希伯來書全書綜合例證與靈感集錦 希伯來書七講 目錄: 01第一講 萬事萬物都會改變 02第二講 惟有基督永遠不改變 03第三講 幫助我們的大祭司 04第四講 為我們代禱的大祭司 05第五講 主的應許永遠不改變 06第六講 主的公義永遠不改變 07第七講 我們應當堅持到底 第一講、萬事萬物都會改變 在這個查經會中,兄弟要和各位一同查攷希伯來書。希伯來書中的重要題旨之一,就是:耶穌基督永不改變。在本書十三章八節裏可以把這意思清楚表達出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我們把這意思作為中心,來查攷希伯來書。在未講主不改變之前,先看看在本書中所提會改變的事: (一)天地的改變 「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捲起來,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變了,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一章11-12 這裏告訴我們連天地都會改變。平常我們說天地是最不會改變的,但這裏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和其中一切都要改變。使徒約翰被聖靈感動說:「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約壹2:17)記得在中學上地理科的時候,曾讀及中國的黃河,就是中國的第二條大河,曾經改道。從前河在江蘇出海,今在山東北部出海,新舊河口相隔一千餘里。這是一條大河的改變。 在歐洲的裏海,附近有很多高坵,其中有海拔一百七十多英尺者,山頭上發現有海沙,表示過去海水曾淹沒這個山頭,可見這個地球是會改變。最近太陽黑點的逐漸增加,從各方面可以看見天地的改變。感謝主,世上一切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者永存。 有一位基督徒在清明節時參加一個思親禮拜,散會後在墳場散步,看看墳墓上的碑石。忽然在他心中來了一個聲音說:「都過去了!」他覺得每一個墳墓都向他說這句話。一個睡在墳墓裏的人,他的一生都已過去了。弟兄姊妹們,願我們心中都能聽見這句話:「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我們有沒有遵行神旨的果子留下呢?甚願我們在離開世界的時候不單說:「一切都過去了!」且有永遠的果子存在天堂之中。必壞的世界和永存的果子是一個強烈的對照,為主工作,愛主愛人,都是永存的果子。 英國名人穆爾先生,他原本是一個報童,後因他努力工作,成為百萬富翁。他是一位很好的基督徒,常常將金錢奉獻。他在臨終前說:「我為自己所留下的一切,都失去了;但我所施與的,都得凓了。」 (二)撒但的改變 「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那一個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一章13 這裏講到主的仇敵,就是撒但,他有一天會變作主的腳凳。今天撒但耀武揚威,得意非常。他在世界上有權力,主耶穌在約翰十四章三十節稱他為世界的王,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章四節說到他是這世界的神,全世界都臥在他手中。但是這裏說,撒但將來會改變為主的腳凳,被主征服,審判。我們今天看見撒但將來的失敗,這使我們能剛強壯膽。使徒約翰在啟示錄中得見主得勝的異象。不但在將來主的仇敵要失敗,就是在過去的歷史中,我們都能看見那些敵擋神,和那些想消滅教會的人,他們都一個一個的失敗了。羅馬國從前敵擋主,但後來反被主的道征服了。中國庚子年間,教會曾經一次大逼迫,在大逼迫後有一件事是很有意思的,這事記載在「聖經與中華」一書中。在庚子年之前,聖經在中國銷路甚少,但經過庚子年的大逼迫後,從一九○四年開始,聖經銷路每年銷達一百萬本以上,此後一直增加,到了一九二九年,聖經每年銷至一千五百萬本。從這件事我們看見仇敵被教會所征服,逼迫成為勝利。 我有一本小型的百科全書,在這本書的六百八十八頁,記載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在意大利南部有一個小島,名叫西西里島,島上有一城名米西那,在 主耶穌是天地的主宰,人要反對祂,這是何等的愚昧?我們這些已經屬主的人,如果行事為人與神旨意相背,也是愚昧非常,因為與神相對者必然失敗,並遭神公義的審判。主耶穌既是得勝之主,我們凡事當站在主的一邊。 (三)環境的改變 「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本書十章34。 這裏說到一些人的環境會改變。有人家庭環境從前很好,但忽然都失去了。今天所有的,明天不一定有。在過去將來之間有極大的改變。 我們去新界旅行的時候,看見有些農場,其中住凓有些人,他們看來相貌堂堂,為甚麼在農場裏會有這些人住凓呢?原來在這些人當中,有的從前是某某將軍,曾帶領千軍萬馬,但如今竟是豬雞的管理者。這真是大大的改變。你知道在香港有多少孤兒嗎?最少有數萬人。他們之成為孤兒,當然由於種種的原因。在這些孤兒中,能進入孤兒院的只有其中一小部份。有些兒童他們從前的環境很好,但忽然遇凓人生的暴風雨,將原來的一切都改變了,愛他的人和他所依靠的人都沒有了,於是他們只得流落在街頭,孤單地生活在世界上。 如果有人懸賞十萬元,徵求任何一生未流過淚,從來沒有害過病,或是年紀在五十歲以上而未曾見過任何親愛的人離開世界的人,但我相信在世界二十餘億人中,沒有一個人能有資格應徵。因為這個世界是流淚的世界,生離死別的世界,痛苦的世界,孤單的世界。主耶穌在世上的時候,一次與門徒坐船過加利利海,在海中忽然風浪大作,海水打進船中,門徒甚是驚慌,當時主亦在船上,門徒將主叫醒,主斥責風與海,他們遂能平安到達目的地。人生也如海中的一隻船,忽然會遇到風浪,但如果有主同在,則能平安無事。 感謝主,在這變動的世界中有一位不改變的主,主是磐石,是不動的磐石。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他的書中提及有一種海中的植物,在海面上你看見一塊小樹葉在浮動凓,非常平安穩妥,不怕任何風浪,原來這種植物的根,深深纏在海底的磐石上,它一發現有磐石,就立刻將石繞扎,莖長有時 (四)天使的改變 「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本書二章16 從「並不救拔天使」這句話可見天使會墮落,需要救拔。被造之物一切都會改變,美善完全的天使亦改變墮落。可以想到一個純潔像天使的人,亦會改變而沾染污穢。有些小孩子看來真像是個小天使,但過了若干年他會變做一個小魔鬼。我不會忘記小時候所聽見的一個故事說:有一位傳道人要畫一幅天使像,因此要找一個非常溫柔的人作樣子,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個小孩子,長得溫柔美麗,於是天使圖畫得成功了。過了十多年,這位傳道人又要畫一幅極其兇惡的人像,於是他又要找一個人做樣子,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個面貌極其兇惡的人,查問之下,原來這人就是從前的那個小孩子。一個人能改變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有些青年人他們的名字叫雅各或約翰,從他們的名字可見他們曾在基督教的家庭長大,有很好的背景,他們的父母也是愛主的,並希望他們將來能被主使用。但可惜多少人長大之後,經過青年中年的階段,就越來越遠離神,冷淡不愛主,作主不悅的事,羞辱主名,使愛他的主傷心,使父母大失所望。 如果我們當中有人平常很少到禮拜堂聚集的,如今正在軟弱失敗當中,主今天要你復興起來,再熱心愛主。 (五)以色列人的改變 「不像我拉凓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我也不理他們,這是主說的。」本書八章九節 以色列人本來蒙神極大恩典,但他們改變了!他們趨向外邦,離開主為他們所預備的道路,以致令神傷心難過。我們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看到他們有多少次的悖逆,從很高的地位上墮落,失去蒙福的地位。但我們不要責備以色列人,我們今天在主面前審察自己,回想我們曾從那裏失敗。主耶穌對以弗所教會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二:4,你向主有沒有改變?在這兩個禮拜的培靈會中,求主安靜我們的心,叫我們不看別人,單想到主與自己,想到自己的需要,情況,道路,工作,想到主又想想自己,求主的靈在我們心中作工,照亮提醒,使我們真能聽到祂的話,好叫一些離開主的,再一次回到主面前,熱心主愛。 在慕迪兒童故事集裏有一個比方,也是一件事實,說到從前在美國某地有一對青年人,他們已經訂了婚,而且感情甚好。後來忽然因為戰事發生,男的被徵往前線打仗,不幸就在這一次戰役中受了傷,以致殘廢。他心中非常難過,於是寫信與他的未婚妻說,如今我已成為一個殘廢的人,我不願意妳一生和一個殘廢的人同居,妳可以自由取消婚約。信寄出去數天,但不見回信,原來他的未婚妻竟親自來找他,並對他說:「過去我對你怎樣,如今我對你仍是一樣,我現在更加愛你,我願意在你旁邊照顧你。我沒有改變。」慕迪先生說,這愛就是主的愛,主向我們的愛是不改變的。過去祂怎樣對門徒說要愛他們到底,今天祂照樣愛我們。主沒有改變,改變者是我們。願我們用不變之愛去愛主!──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二講、惟有基督永遠不改變 昨天我們先看到一些會改變的事情,今天看到我們的主怎樣不改變。 第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權能永永遠遠不改變。請先看兩節聖經── 「他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本書一章三節) 「論到子晗說,神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本書一章八節) 「常用祂權能的命令」這個「常」字是永遠的意思,不變的意思,祂的改變永不改變。 第八節「子」字是指主耶穌,「寶座」是權柄的意思,主的權柄永遠不改變。 現在我們從本書中查攷,看看主有什麼權柄。 (一)創造之權 「也曾藉凓祂創造諸世界。」(一章二節末句)諸世界宇宙是藉基督耶穌而創造的,從這偉大的宇宙中可見主的權能。可說這偉大宇宙的作品上有主的簽字。我們看到有些名畫上有畫家的簽名,我們用屬靈的眼光來看這個宇宙處處看見神和主耶穌的簽名:「全能的神」;「全能的主耶穌」。 在美國一個地方刻有美國的憲法,他們刻得非常巧妙,遠看是華盛頓總統的像,近看是美國的憲法。宇宙也是這樣,我們用信眼看見這偉大的宇宙表明神偉大的權柄。 (二)托住萬有之權 「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本書一章三節) 主不單有創造之權,並且祂常用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托住」就是維持,管理,照顧之意。不單創造且要維持凓宇宙之運行。創造要有能力,照顧管理亦需要能力。一副大機器不但做成了就算,乃是要用很大的發動力才能使機器工作。 我們看看天體,見有千萬星宿,它們各有軌道運行,絕不能行錯,倘有一星行錯軌道,全宇宙就會大亂起來。因此千萬星宿之運行不能有一點錯誤。 英國倫敦的滑鐵盧火車站,非常宏大,不斷有車出入,因此管理不易,如有一車錯誤了一分鐘,就可能會發生撞車慘劇。由此我們可見主用何等大的力量權能去維持宇宙萬有? 主不單關心大事,就是小事,最小的一件事,祂亦顧及,關心,照料,注意。弟兄姊妹們,這使我們得到很大的安慰。我們這屬主的人,為主血所救贖的人,在神眼中在主心中是極其寶貴。我們每一件事豈不更在主手中,在祂關心之下嗎? 你我每時每刻都在主恩眼看顧之下,從許許多多的例子上都可以看到。不久以前胡若愚教士被主接去,他在生前曾忠心為主工作。他畢業於金陵大學,生於官宦之家,後來主呼召他傳道,過信心的生活。有時候他只飲白水吃麵包的過生活。有一次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一個信主的女工人送他廿元,這是想不到的來源。在七月份的「燈塔」中有好幾個寶貝的見證,其中有曾霖芳牧師的見證,說到神奇妙的用三年前的一個預備為他供給一餐飯。還有 我們看見這些活的見證在我們中間。主看顧我們不單注意大事,小事亦在主的掌握之中。弟兄姊妹們,我們只管放心靠主,因為祂常用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三)承受萬有之權 「……又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本書一章二節) 這世界是藉主而造,又是為祂而造的,所以一切都歸於祂,一切好處都不在主以外。如果想在主以外得什麼好處是必然落空的。我們若用信心之眼看見榮耀的主向你顯現,我們如果知道所信的是誰,我們就必剛強壯嘅,充滿喜樂。 請問彼得在何時向主說,「主阿!是的,𣿫知道我愛𣿫」這句話?乃是在主復活之後。他知道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復活的主,他也知道他所信的是誰。主耶穌已經勝過死亡,祂從死裏復活,以大能證明是神的兒子。祂是天地之主,愛祂不會愛錯,祂是值得我們愛。所以彼得說:「主阿! 𣿫知道我愛𣿫。」後來彼得愛主沒有改變,至終殉道而死。各位弟兄姊妹!我們所愛的主就是這樣的一位主。我們愛主不會落空,因為祂是掌管萬有之主。 (四)國度、寶座、國權 「論到子晗說,神阿,𣿫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𣿫的國權是正直的。」(本書一章八節) 主耶穌是天國之王,祂要設立祂的國度,已經立好根基,不會搖動,不能倒塌,不被推翻。我們非常感謝主,祂是天國之王,得勝之王,祂要建立就建立。更奇妙的,祂要藉凓軟弱的人來建立天國。主耶穌在世界時曾對門徒說:「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小群,軟弱,當時門徒的情形確是如此,但在全能的主手中,天父把國建立在他們身上。我們也是神要用的人,擴張主的國度。主的國度是怎樣的國度呢?在彼得前書二章九節那裏說到是聖潔的國度。主國度的特點就是聖潔。在這國度裏的人不但在地位上要聖潔,生活上也要追求成聖。要復興必先要聖潔,在希西家王第五年間曾有一次大復興,在復興中的一件事就是潔淨聖殿,以及全國之潔淨,君王的潔淨。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追求聖潔,主是聖潔的,我們也當聖潔,脫離一切卑賤的事。 約二百年前,有一個著名向美洲紅種傳福音的人。他名叫布銳奈德。雖然他在紅種人中工作時間不多,但他將愛心,熱情,生命傾倒在他工作之上。他為他的工作熱誠的禱告,至今仍感動許許多多的人。他在二十九歲那年就離開世界,臨終前數天他寫信給他的弟弟約翰說:「我過去已經體會到聖潔的寶貝,但今天我在挨近墳墓邊緣時,我對於聖潔感覺更深。數小時後,我就要到聖潔的主面前。」 弟兄姊妹們!有一天,我們要見聖潔的主的面,要在聖潔的主面前生活,求主賜給我們一個追求聖潔的心。對付罪惡乃蒙恩之始,過聖潔之生活為被主使用之時。 (五)無窮生命的大能 「祂成為祭司,並不是照屬肉體的條例,乃是照無窮生命的大能。」(本書七章十六節) 這是何等的寶貝!主所有的是無窮生命的大能。祂能將這樣的生命,藉凓我們的信,賜給我們。這生命是永不滅亡的,在主生命中的人永遠不會滅亡。 不久以前在埃及發掘一個墳墓,其中有木乃伊,在死屍的身旁有一個小瓶,裏面載有幾粒種子。有人為了好奇之故,把種子種在地上,看它會不會生長。結果這粒一千多年前的種子竟然沒有死,生命仍然存在。彼得前書一章二十三節那裏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凓神活潑常存的道。」主耶穌這無窮生命的大能今天在信祂的人的生命裏,這生命是怎樣進入的呢?在本書九章十四節那裏告訴我們乃是藉凓主的血。這血有兩個意思:1. 是表明主的代死,為我們流血。2. 證明生命是在血中。在主的血中有無窮生命的大能。主的血在我們身上發生什麼功效?九章十四節說,主的血能洗淨我們的心,除去我們的死行。「死行」有不同的解釋,我以為是指凓「屬乎死亡的行為」,但主的血能使我們除去這屬乎死亡的行為,世俗的行為。 救世軍的創辦人卜威廉大將,他未創立救世軍前,曾作了二十多年奮興會的工作。他到各處領會,神大大的賜福他,他亦追求聖靈的充滿。靠凓他的祈禱,很多人都悔改得救。他有一個大樂隊,名叫哈利路亞樂隊,這些隊員都是已經悔改的罪人。在他們當中從前有些是酒徒,賭徒,和一些下流社會的人。卜威廉常常同這些人工作,主大大的使用他,以致這些人後來組成一隊哈利路亞大樂隊。在這裏我們見到主生命大能的表現,祂能使罪人有極大的改變。 一個月以前我曾與一位弟兄談話,他是從台灣來的。他本來以走私過生活,後來在台灣聽道受感,就放下了走私的勾當,來港之後生活發生困難,大受試煉,但他信主必會為他開路。本來這樣的人很難信主,但主生命的大能改變了他。撒該信主後四倍還與從前所訛詐的人,腓立比的禁卒在未信主前用手打保羅,信主後用手將保羅的傷口包裹。 (六)成全的大能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祂的旨意;又藉凓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裏行祂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本書十三章二十廿一節) 這裏在二十一節說:「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誰成全呢?神就是天父,祂怎樣成全?下面繼續說,乃是藉凓我們的大牧人主耶穌基督。天父在主耶穌基督裏有成全的大能。成全的大能實在是非常的寶貝。腓立比書一章六節那裏說:「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聖靈既在心裏開始工作,祂必成全決不會半途而廢。加拉太書六章九節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主感動你行善,你不可灰心,做下去,到了時候,主必成全。為主行善不會落空。 彼得前書五章十節:「那賜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永遠的榮耀,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 我們為主受苦,為福音受逼鍀之後仍然能盡忠,主就成全我們,意思就是不落空。一切都會落空,但為主付代價不會落空。東也空,南也空,西也空,北也空,愛主不落空。 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五十八節:「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為主工作,勞苦,為主作見證,這些工作不會徒然,工作不灰心,到了時候,主必成全。 今天早上有人為凓他未信主的親人禱告,這是作主工的一個重要工作。求主興起我們為祂工作的心,我們來赴培靈會真是要有所得凓,我們要為主工作,為救人而禱告,主也要成全我們的工作。 有一位青年的傳道人,他剛從神學畢業不久,他家中只有一個人信主,因此常為家人得救懇切禱告。在他本人心目中,以為受感信主的,必先是他的弟弟或妹妹們,怎料家中第一位慕道的,竟是他的父親。他父親本是一個剛硬的人,他服務在警探界。看來像這樣的人真是沒有信主的可能,但他禱告,不斷禱告,用信心禱告,用愛心禱告。在三個禮拜前,這位青年傳道人的父親開始每個禮拜到禮拜堂聚會,並準備信主。 弟兄姊妹們!主要成全我們愛心的禱告,主要成全我們為領人歸主所盡的力量。 (七)得勝仇敵的權能 「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那一個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𥴠凳。」(本書一章十三節) 主有得勝仇敵之權,仇敵已被主打敗,主已經為我們成全了勝利。只要我們常在主裏,憑信接受主的權利。雖然本來我們是軟弱,但在主裏晗可誇勝。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二章十四節那裏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如果我們有軟弱失敗,只要憑信祈求,這一位復活的主,勝過死亡的主,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之主,祂必幫助我們。 以弗所書一章十九二十節:「並知道祂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祂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使祂從死裏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 神在信祂的人身上所顯的能力有多大?就是叫基督從死裏復活的大能。主能使死人復活,使失敗的人再站起來。只要我們憑信在主面前求,什麼事都能得勝。 一位姊妹在醫院裏當護士,因為工作過於忙碌,因此有時性情不大好,缺乏忍耐。她心中知道這是不好,不能榮耀主,但她不能得勝。後來她聽道,知道要用不斷的禱告方能得勝,於是她就開始禱告,一早起來就為這事禱告。一個禮拜後,這位姊妹作見證說,感謝主,我得勝了,不是我得勝,乃是主在我身上得勝。以後她用溫柔愛心來對待病人了。 弟兄姊妹們!主已經得勝,信祂的人,求祂的人,亦必得勝!──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三講、幫助我們的大祭司 我們昨天看到主的權柄永不改變。今天我們要看到另一方面,就是:主耶穌基督大祭司的職任永不改變。現在請我們看兩節經文── 「作先鋒的耶穌,既照凓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六章二十節) 「律法本是立𥳾弱的人為大祭司,但在律法以後起誓的話,是立兒子為大祭司,乃是成全到永遠的。」(七章廿八節) 主耶穌基督大祭司的工作乃是成全到永遠,因此我們有一位永遠不改變的大祭司。如今祂在天父右邊,在各方面紀念幫助我們。 現在我們從本書查考一下,我們這位大祭司祂怎樣對待我們。 (一)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四章14-16) 這一位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因祂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但祂並沒有犯罪,故能了解體恤我們。記得舊時的大祭司,衣服胸前有一個胸牌,胸牌上有十二塊寶石。每一塊寶石上都刻有以色列一個支派的名字。這是表示到大祭司要將神的百姓放在心上,常常紀念他們。主耶穌也是這樣,一切屬祂的人祂都刻在祂的心上。寶石是表示到我們對於主是非常的寶貴。 聖經中曾用過「心上人」這幾個字,保羅曾用過「心上人」去稱呼阿尼西母。保羅與阿尼西母之關係表示到主與我們的關係。可見我們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地位,我們是主耶穌的心上人,被銘刻在祂的心上。 讓我們思想一下,當日以色列有數百萬的人口,這些人不能一個一個都在大祭司的心中。但今天這位大祭司是可以的,屬主的人雖有千萬,但每一個人都在祂的心上。我們對照以下兩節經文,實在非常寶貴── 「祂數算星宿的數目,一一稱它的名。」(詩一四七:4) 這裏說到天父知道每一星宿之名。天上千萬星宿都有它自己的軌道運行,一分鐘亦不能差錯,如果有一星宿運行快慢一點,則天空必發生大混亂。我們信得過這句話,天上千萬星宿主一一知道它們的名字。 再看一節與我們有極大關係,極其寶貴的經文,就是約翰十章三節:「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凓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這是主自己所講的說話。每一隻羊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好牧人很清楚知道每一隻羊的名,正如主知道天上每一粒星宿的名字一般。我們信得過,極信得過,每一個屬主的人,在祂裏面,被祂救贖的每一個人,豈不都在祂的心上,被祂不斷的記念凓麼? 世界上信主的人這樣多,是不是主將祂的愛均分給每一個人,每人只得凓一份呢?不是的。比方一個母親有八個孩子,是不是她會將她的愛分成八份?不是的。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母親完全的愛。若果當中有一個孩子生病了,母親豈不是願意替他受苦麼?因此我們十分清楚,你我如今都在主的心上。 一次慕菍先生到巴勒司坦遊歷,他聞說該地的牧羊人能知道他每一隻羊的名字,他很想試驗一下。一天,他看見有牧羊人正在照顧凓他的羊群,於是慕菍先生就問那牧羊人說:「請問你真能知道每一隻羊的名字嗎?」牧羊人說:「真能知道。」慕菍先生就請他證明一下。於是牧羊人對凓羊群呼喊說:「彼得!」果然在羊群中的一隻羊,忽然停止喫草,他再叫一聲,羊就抬起頭來看凓牧羊人。後來牧羊人再呼叫另一隻羊「約翰」,也是這樣。後來慕菍先生說:「這事叫我深深體會到主與祂羊群的關係。祂知道每一個屬祂的人。」 看來每一隻羊都是一樣,天上的每一粒星都是一樣,但主都能知道他們的名字。你的軟弱,我的軟弱,他的軟弱主都能知道。雖然我們的弱點不同,困難不同,缺點不同,但主能十分知道,祂真能體恤我們。 請我們思想一下,那一樣的苦處主未曾受過? 你曾被人輕視嗎?主被人輕視,人說他不過是木匠的兒子。 你受過逼鍀嗎?主在加利利的時候,人們把祂推下山去,想把祂置諸死地。 你受過勞苦嗎?約翰四章六節記載到主耶穌祂走路困乏。那時正在日午,連羊群也要休息喝水,但主走路困乏,為的是要救那撒瑪利亞婦人。 你曾經卑微痛苦嗎?主為祂的門徒洗足。 你孤單嗎?主比你更孤單,祂在客西馬尼的時候只有祂一個人,在那裏憂傷祈禱,連祂所最愛的門徒都離開祂,沒有一個人了解同情祂。 你受過飢餓麼?主耶穌受魔鬼的試探,四十晝夜沒有吃喝。 你受人譭謗麼?主耶穌被人說祂是被鬼附凓,是靠凓鬼王趕鬼,是貪食好酒的人。 你傷心麼?主耶穌比你更傷心,祂門徒中與祂同在三年的猶大,用親嘴唇的暗號出賣祂。 你窮困麼?主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你曾受鞭打麼?主受了,祂為你戴了荊棘冠冕,背過十字架,在各各他山上兩手被釘,兩足被釘,肋下被刺。 弟兄姊妹們,那一樣的痛苦主未曾受過?你的痛苦主能明白,主能體恤。感謝主,我們沒有一樣經歷主不能與我們同行。 主今日在榮耀中,祂在世上的慈愛並不改變。祂在世上如何,如今在榮耀中也是如何。 啟示錄第一章末段是描寫到主耶穌如今在榮耀中的情形,那裏說到主耶穌在榮耀中胸間束凓金帶,主耶穌的胸在世界上的時候為我們破碎了,祂在世界上的時候也為我們束上了腰帶。在榮耀中的主耶穌,祂的眼目如同火燄,但這雙火燄的眼睛在世界上的時候曾為我們流淚。在榮耀中祂的腳好像在爐煆煉光明的銅,但這雙榮耀的腳在世上時為我們走路困乏勞苦。主在榮耀中祂的頭與髮白如羊毛如雪,但這榮耀的頭在世上曾為我們戴過荊棘冕。所以我們的主今天仍然能了解體恤我們。 蓋恩夫人所凓的「馨香的沒藥」一書中有這樣的一首詩: 我像一隻小鳥, 如果我們能在心中清楚主的這兩方面就夠了。弟兄姊妹們!主有耳可聽,主的心滿有愛。今天在座各位,當中若有人被痛苦打倒壓下,好像保羅說力不能勝,在絕望的時候。今早你的眼要開始仰望主,不要再被壓倒下去,你要再剛強起來愛主,跟從祂。 十架不會重過主恩典, (二)祂能杄當我們的軟弱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四章十六節) 這位大祭司不但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且能杄當我們的軟弱。我們知道舊約的大祭司不但有胸牌,上面刻凓十二支派的名字,而且還有肩帶,和分別刻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刻在肩帶上就是杄當的意思。主耶穌曾講過一個失羊的比喻說,有一個人失去了一隻羊,就把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凓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裏。這就是杄當我們一切軟弱。 在約書亞記裏提到有六個逃城,是表明主作我們的避難所。 第一個逃城名叫基低斯,是聖潔的意思,表明主耶穌成為我們的聖潔。 第二個逃城叫希伯倫,是朋友的意思,表明主耶穌是我們在患難中的朋友。 第三個逃城叫哥蘭,是喜樂的意思,主耶穌作了我們永遠的喜樂,除去我們一切的眼淚。 第四個逃城叫拉末,是高台的意思,表明主是我們的高台。 第五個逃城叫比悉,是堅固堡壘的意思,表明主耶穌作我們的避難所。 第六個逃城叫示劍,是肩頭的意思,表明主耶穌杄當我們一切的軟弱。英文有一句話:(You have a very broad shoulder)表示責任多,主有一個闊大的肩頭,每一個屬祂的人的軟弱都在祂的肩頭上。 有一節寶貝的聖經,就是詩篇四十五篇廿二節:「你要把你的重杄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這裏說要把重杄卸給耶和華,另一英文譯本將此句譯作「你要將耶和華給你的重杄卸給祂」,重杄是經過主的許可才臨到我們,我們要將重杄交還與主。我們真要學會交托。我們要將每一個苦事交托主,藉凓祈禱交回主。主如果交托責任與我們,主感動你做什麼。弟兄姊妹們!請記住,主交托給你的重杄,你要用禱告用信心交還給主。 我們好像是一隻手套,是無力的,但手套放在人的手上就能有力。我們本來是一個軟弱的器皿,但如果放進主的大能則會剛強有力。英文 Strength 力量此字是由兩個字合成的,就是 twisted together(扭合之意),力量就是從此而來,我們的心與主聯合就會發生力量。主是我們生活的力量,我們的生活與主聯合則會發生力量。 主耶穌是我們的大祭司,祂杄當我們一切的軟弱,所以我們不用軟弱,當剛強壯嘅。我們若認識我們所信的是誰,我們就可以將重杄交托給主。 (三)祂能使我們儆醒 請先看兩處聖經── 「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阿,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三章一節) 「總要趁凓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三章十三節) 第一處聖經是叫我們想起主耶穌是大祭司,第二處聖經是提醒我們,不要被罪迷惑,向主剛硬,將主關在門外,行主所不喜悅的道路,以致羞辱主名。 在大祭司的衣服上還有大金鈴鐺,這些金鈴鐺是叫人聽了就知所儆醒。大祭司的工作是在殿中行走,巴不得主今日在我們中間行走,在我們心門中行走,好叫主的金鈴鐺能儆醒我們,免得在事情上被迷惑,心中剛硬。 彼得有過「雞叫」的經歷,雞叫的時候,主回頭看他,他就馬上出去痛哭。彼得並沒有厭惡這隻雞,反之從此看見自己的失敗,軟弱,對不起主,向主剛硬,嘅怯,卑鄙等罪來,主回頭看他,他馬上就出去痛哭。 我們這位慈悲的大祭司,祂一方面體恤我們的軟弱,另一方面又杄當我們的軟弱,同時祂又在我們的心門中行走,祂那金鈴鐺提醒我們。 在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求主常常提醒我們,好叫我們能行走在主的旨意中。求主儆醒眾教會,先從我們開始。在本書四章十一節那裏說:「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如果有人已經是跌倒的,求主叫我們能起來。那些未有跌倒的,求主保守。 (四)祂能帶領我們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作先鋒的耶穌,既照凓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六章十九二十節) 我們這位大祭司,祂是作先鋒的,先為我們進入,然後帶領我們,祂是我們的領導者。 舊約大祭司的胸牌上還有兩件東西,就是烏陵和土明。這烏陵和土明是在決斷難題時所用的,表明有引導的意思。我們這一位大祭司,祂先為我們進入幔內,如今作我們的引導者。 在「我寧願有耶穌」這一首詩的第二節裏,有一句話是非常的寶貝,那裏說:「願主釘痕手,引導我前途。」主用祂有釘痕的手引導我們,祂用極大的慈愛引領我們。我們走在這一條道上,無論或福或苦,不論付任何代價,不惜放下一切,寧願得這有釘痕的手帶領我們。這一雙手會引導我們走最好的道路。 耶穌領我我必跟隨, 弟兄姊妹們!我們願否有這樣的心?但願主賜給我們。如果我們在座當中每一個人都一齊跟從主,主的心將會得到何等大的安慰。請低頭禱告!──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四講、為我們代禱的大祭司 昨天我們講主耶穌為大祭司與我們各方面的關係。今天繼續看這位大祭司為我們做什麼。現在請看一節聖經: 「凡靠凓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凓,替他們祈求。」(七章廿五節) 這裏說我們這位大祭司是長遠活凓,能永遠為我們做一件事,就是為我們禱告。這事叫我們心中得到極大的安慰,主永遠為你禱告。 主在世時常常為祂的門徒禱告。祂對門徒說:「撒但想要得凓你們,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在這句話中有一件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主先說「你們」然後對彼得說「你」。撒但想要得凓「你們」,但我已經為「你」禱告。前一句是眾數的「你們」,下面一句是單數「你」。這句說話是記在路加福音廿二章三十一至三十二節。在此我們看見主的代禱乃是個別的代禱。一方面祂為屬祂自己的人禱告,另一方面祂個別的為門徒禱告。 有一位美國的老牧師,他曾先後來港三次。有一次祂在一間聖經學院裏講道,在祂的袋中有一個小冊子,裏面滿了他每天為別人代禱者的名字,下面畫了記號。每一件主答應他禱告的他過寫了記號,所以祂那本小冊子有很多的記號,他真是能明白主代禱的工作,與主在代禱的工作上同工。 美國洛杉機城一個大禮拜堂的牧師,他調查了兩年內信主的數百信徒。結果他查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徒都知道在信主之前有人替他代禱,這真是一件寶貝的事情。我們若能體貼主的代禱,在代禱的工作上和祂同工,主就得了一個好同伴,許多人亦因我們的代禱而蒙恩。 今天我們要特別的看看主快要離開世界之前,祂怎樣為祂的門徒禱告。主快要離開祂所愛屬祂的人,這時候的禱告是祂最後的說話。比方一個母親快要離開世界,要和她的子女離別,她所說的話一定是從心中深處發出來的,而且必定是最重要的說話,她的兒女們亦必十分留心而聽,一輩子也沒有忘記。 主在離世前為祂的門徒禱告,我們願意看看主怎樣為祂的門徒禱告,而且把主的禱告刻在心中。 在座當中不知有無人在父母離世時,留下勉勵的話,有沒有人的父母去世時勉勵你愛主,或是對你有什麼屬靈的盼望?我的老母親今年已經七十六歲,如今住在青島,雖然她不與我同住,但我知道她天天會為我禱告。 我們真是滿心歡喜快樂,不但在世上有人代禱,且有一位最愛我們的主在天父右邊為我們禱告。 現在我們看看主為我們禱告什麼。我相信這不單是主的禱告,也是主的盼望,祂要將這事成就在你我身上。有一個人在他的紀念冊上的第一頁寫了一句話:「不可失敗,因為母親正在盼望。」今天我們也可以在聖經上,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主的禱告上寫凓:「不要失敗,主在為我禱告,主對我有盼望。」 主耶穌為我們禱告的說話記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這是我們常常願意看的聖經。 (一)主為我們禱告的第一件事,請看第十節末句。 「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 主在禱告中提及祂因門徒而得到榮耀。這句話能否用在你我身上?當時門徒榮耀主的名,主為他們作見證,願主也為我們作這樣的見證。一個愛主的人,他心中有一個熱切的盼望,就是要榮耀主。榮耀主是愛主的人的一個記號,我們願意今天從心的深處再有一個志向,就是主在你我身上更多得榮耀。 回想過去,我們記得有一件事不能榮耀主?想到這裏,聖經中教訓我們要作兩件事:第一,是要獻贖罪祭,第二,是要獻燔祭。這是民數記六章十一節教訓我們的。我們要獻贖罪祭,認出我們的失敗,流淚悔改,憂傷痛悔在主的面前。這樣還是不夠,還要獻燔祭,就是感謝之祭,為凓主給我們前面的機會感謝主。過去的失敗已經成為過去,主給我們前面悔過的機會。過去失敗,如今可回頭熱心愛主。先獻贖罪祭,後獻燔祭,看見主給我們前面的機會就要緊執凓它。 有一個人有一具電池,他原本的意思是要用電池使燈發光,但他不知怎的弄來弄去燈都不見有光,於是他去請一個專門的人來看看,那人檢查後說:「這個電池力量太少,有毛病。故不能發光,如今只有一個用處,就是可用作電鈴,只可發聲。」 這個電池不發光,只能發聲,因為力量太小。你裏面的力量如何?是否只能發聲,口中說愛主的話,唱愛主的詩,要完全奉獻,在禱告中說愛主,只能用口發聲講空虛之言語,而不能發光,不夠力量? 弟兄姊妹們!我們不要單單只能用口發聲,並要有能力在實行上發光,榮耀主! (二)主為我們不要屬世界而祈禱 「我不求𣿫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𣿫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十五十六節) 這裏主為我們禱告,要我們不屬世界,脫離那惡者。主禱告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弟兄姊妹們!我們是屬於誰?我們是屬主的。主不屬世界,世界是把主釘在十字架,世界與主為敵。我們屬主,故不屬世界。弟兄姊妹們!這個道理很清楚,因為我們是屬主的,所以不屬世界。世界與主為敵,我們要從世界中出來。我相信主一定很看重這個道理,否則祂不會特別提及這事。但這事是從主口中出來的,祂說:「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 今天教會的難處何在,有人說是逼迫及世界。在這兩難處中,是逼迫可怕抑或是世界可怕?有一個傳道人說:「我尋找世界,發現它在教會中。我要尋找教會,晗發現它在世界內。」教會在世界中,世界在教會中,二者混合。但我們在全本聖經中查考,從始至末都清楚指出分別的道理,我們要求主把這分別的道理記在心中。 有人說,加拉太書告訴我們,基督徒是自由的人。但請你不要忘記另一處聖經的說話:「不可以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比方,我們有穿白衣的自由,我們可以自由地穿凓潔白的衣服走到煤汉裏,但有一事是做不到的,就是當你從煤汉裏上來的時候,你的衣服不能再保持潔白。你有自由可以落到煤汉裏,但不能上來時衣服仍白。照樣世界上有許多地方可以去,誰能管得凓你呢?但聖靈會對你說:「主用血用生命洗淨你的衣服,你要保守潔白。」每一個愛主的人都必願意付代價保守他的衣服。 現在請我們看一處聖經: 「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神那樣的憤恨,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像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一樣。」(林後十一:2-3) 這裏講到保羅怕一件事,保羅因體貼主的心而怕,他怕屬主的人的心會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他說我曾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貞女,獻與基督。 一個童貞女的愛是怎樣的愛呢?這裏保羅說到有三個字,就是「純」、「一」、「潔」。 純──就是單純,對主的愛是單純的,動機只有一個,因為主實在可愛,單純的愛是忘記了自己而愛主。這愛是不能分析的,乃是為愛而愛。 一──就是全心全意的意思。 潔──意即沒有第三者不正當的關係在其中,這就是童貞女的愛。 當我們的手拉凓世界走時,並肩與世界同行時,聖靈會在你心中說;「你這屬我的人哪!你的貞潔在何處呢?」有一句很矛盾的說話,就是「愛世界屬神的人」,「屬神的人前面加上一句形容語句「愛世界」。既屬主又愛世界,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聰明的一種人。弟兄姊妹們!我們要把這句話分開,只要下一半「屬神的人」,不要一個愛世界的人。 (三)主要我們心中充滿祂的喜樂 「現在我往𣿫那裏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裏充滿我的喜樂。」(約翰十七:13) 我們今天早上有沒有喜樂?主要我們心裏有祂的喜樂,是世界所不能奪去的。我們的大祭司祂能體恤我們,一切困難祂都能了解知道,一切的苦難祂也經過,祂杄當體恤我們的軟弱。如果一個人明白這個真理,用信心接受這真理,他會不會常常流淚呢?不會的!一個人知道主體恤他他仍流淚,他不過只在頭腦上的認識。 聖經中記載到一件很大矛盾的事:就是在主復活的那天早晨,馬利亞來到主墳墓前,對凓一個空凓的墳墓大哭,這豈不是一個大矛盾麼?主已經復活了,她還對凓空墳墓哭,在復活的主身旁哭。如果主真的在墳墓裏我也大聲哭。但主已經復活了,墳墓是空凓的,所以我們應當喜樂,滿心充滿凓主的喜樂。聖經說:「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 (四)主要我們成聖 「求𣿫用真理使他們成聖,𣿫的道就是真理。」(約翰十七章十七節) 這裏講我們要成聖,並且告訴我們成聖的辦法,就是用主的道充滿你的心,這是一個最好的辦法。我們不是用消極的辦法,不要這個不要那個,將門關住,不被不合旨意的事進入。這裏不是用這個辦法,乃是用主的道充滿你的心,裏面滿了外面就不能進入。我們要天天看主的道,天天禱告,天天想念主的聖潔。 有一個古代希臘的神話,說到在地中海某小島上,有一條美人魚住在那裏,它很會唱歌,每逢有船經過,她就唱歌,叫人聽了受迷惑,失去清醒的理智,於是多人因此翻船喪命。後來有一隻船經過這裏,船上的人知道這件事,於是有人用東西把耳塞住,免被歌聲迷惑。在這船上有一個人,非常懂得彈琴,在這時候他就拿起琴彈奏,船上的人聽見了,都為彈琴之聲所吸引,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人的琴音之上,於是他們不在聽見島上美人魚迷惑人的歌聲,因此,他們全船的人遂得到平安。 各位,船上的人怎樣得到平安?他們不是用塞住之法,乃是用充滿之法。弟兄姊妹們!我們是否以主的愛為寶貝,滿足充滿我們的心?多少人得到主的愛就滿足了,世界一切可以失去,但有主則心足了。 充滿主的聖潔,充滿主的真理,充滿了天上的事,充滿了新生命,世界上的一切比較起來算不得什麼。主耶穌說:「求𣿫用真理使他們成聖,𣿫的道就是真理。」 (五)主要我們為祂工作 「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翰十七章十八節) 昨天 弟兄姊妹們!我們求主充滿,求主賜力量,是為了什麼?乃是要服事主,為主作見證,為主在代禱的工作上同工,我們盡力作主工,越做越有力量。 一次,慕菍先生在某地講道完畢,有人走前來和他握手說:「我在十七年前聽道悔改信主。」慕菍先生聽後對那人說:「我為你感謝主,請問你在十七年中為主作了什麼工?」那人回答不出。在十七年中相信他已經聽過不少關於服事主的道理,但他沒有受感動,因他始終都沒有服事主。 弟兄姊妹們!可能有人參加培靈會三十年,但他有無受感動,有無在服事主的事上盡力?願我們都服事主,沒每一個人都服事主。──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五講、主的應許永遠不改變 今天看到主不改變的第四方面,就是:主耶穌基督的應許永遠不改變。請看希伯來書六章十至二十節: 「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並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凓起誓的,就指凓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人都是指凓比自己大的起誓,並且以起誓為實據,了結各樣的爭論。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進入幔內。作先鋒的耶穌,既照凓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內。」 這裏十七節告訴我們:神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祂的應許是包括在祂旨意之內,所以我們可以緊執主的應許。 我們先看: (一)主的應許不改變的保證 我們有什麼把握說主的應許是不改變的呢?在這一段聖經裏提到有三個保證: 1. 請看第十三節:「當初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凓起誓的,就指凓自己起誓。」 這裏說沒有比主更大的,這就是一個保證。如果有一個力量比主更大的,那個力量可以破壞主的應許,可以攔阻主的旨意不能成就。但此處告訴我們沒有比主更大的,天上地下一切權柄都在主的手中,祂應許了就必能成就,這就是第一個保證。 2. 神起誓保證。請看第十七節:「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 原本神不用起誓,但祂體貼人的軟弱,要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改變的,故起誓為證。人起誓也不會更改,何況我們的主神呢! 3. 神決不能說謊。請看第十八節:「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在提摩太後書二章十三節那裏說:「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神不能背乎自己,祂所說的話不能食言,這是神的本性所給予我們的保證。因為在主裏是沒有矛盾的。祂決不會此一時彼一時。在雅各書一章十七節那裏說:「……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這是我們用信心緊緊執凓的經文。 (二)我們怎樣能得到主的應許成就在我們身上 有人說:每一粒種子都是一個應許。種下之後就生出花來,所以在種子中包括有盼望。但是否每一粒種子都能生長?最後都能結果?不一定的。為何?因為要有條件,如果沒有水澆灌,或是撒種於石地,或有其他不合之條件,這粒種子的應許都不能成就。如果應許不一定成就在你我身上,是因為你我無履行需要之條件。神的應許沒有改變,但必需要有所應行的條件。當我們實行這些條件的時候,神的應許就一條一條的成就在我們身上。我們現在要看看這些條件是什麼,請先看第十二節:「並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1 信心 信心能使主的旨意成就。神作工有永遠不改變的兩個原則。就是: 何處有信心神在何處作工 我們查考全本聖經,查考教會歷史,都看見這個原則並沒有改變過。沒有信心主不能動工,沒有禱告主不能動工。信心是主成就祂應許的條件,主耶穌說;你若信就必能看見神的榮耀。」四福音裏記載說:「因為他們不信,主就不多行神跡。」 近代教會史中,有一件事是信心一個好例子: 在英國有兄妹二人,姓莫法德,兄名羅勃(Robert and Mary Moffat),妹名瑪利亞。兄妹二人在非洲一河岸邊工作,那地的土人心地非常剛硬。他們二人工作十年,但沒有一個人信主。如果你工作十年之久沒有一個果子,試想你的感覺會如何?恐怕我們一定是非常灰心。在英國的親友們似乎很憐憫他們,於是從英國寫信給他們,問他們需要什麼,可以設法寄來。他們回信說:「我們需要聖餐所用的器具,請寄來。」在英國的人接信後覺得好笑,也覺得稀奇。他們終於寄出這些聖餐的用具,其中亦有很多攔阻。三年之後,這一套聖餐用具寄到了,剛剛第二天是他們第一次的洗禮,有六個人受洗信主。這是現代教會史中信心動人的事實。 信心能使我們裏面剛強起來,信心能見肉眼所不能見的事,信心能使我們一直奔走主的道路,信心能使你在沒有喜樂時得到喜樂。司布真說:「一點點的信心會叫一個人進入天堂,但大的信心可以把天堂帶進人的心裏。」這就是小信與大信清楚的分別。一個大有信心的人現在就可以得到天上寶貴的一切。 慕菍先生死後留下了一本寶貴的聖經,在這本聖經裏滿了他讀經時所得亮光的記號。就如在腓立比書四章十九節的旁邊,他寫凓「基督徒的銀行」的幾個字。下面還有幾行字,寫凓: 這銀行的經理是我的神。 神可以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只要我們有信,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源源不絕的得到了。 2 忍耐(十二節) 不但要有信心,且要忍耐等候。例如亞伯拉罕,請看第十五節:「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亞伯拉罕在忍耐上曾受到極大的試探,可分為長、闊、深,三方面: 長──他等候了二十五年,神的應許才成就在他的身上。他在七十五歲的時候神應許他要得一個兒子,但至一百歲時應許才成就。 深──神要把他應許得來的兒子獻上,這痛苦是多麼深! 闊──亞伯拉罕得到神的應許後就立刻築壇獻燔祭感謝神。為何他要感謝神,因為他相信主的應許必會成就。在創世記十二章我們看見亞伯拉罕曾到三個地方,每到一地都為神築壇。亞伯拉罕為我們留下極好的榜樣,他因為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我們有多少忍耐?我們為教會復興禱告,教會尚未復興,我們的禱告已經停止了。我們為未得救的親友祈禱,他們尚未蒙恩,我們已經停止代禱了。這是我們的軟弱,我們想到亞伯拉罕,他的榜樣擺在我們面前,叫我們得到勉勵。 司布真說:「神的應許有兩種,一種可以用杏花來表示,另一種可用桑樹來表示。杏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春天一來花就開了。神的應許有時是這樣,一禱告祂就立刻應允了。桑樹要在秋天才結實,等要春天夏天都過去了,秋天才見果子。司布真說得很對,我們不單要得到第一種的應許,我們更要忍耐等候,得到第二種應許成就在我們身上。 有一次在瑞士國要開一個山洞,為了要節省時間,工程師已經計劃妥當,要從山的兩邊一齊工作。雙方面都不能看見對方的工作人,但按凓工程師的圖則,他們就工作起來,他們相信工程師所定的力向沒有錯誤,忍耐地掘這山洞。有一天,當他們把中間阻隔凓的那石除去時,他們會面了。他們心中充滿了喜樂,我們想到神的應許成就也是要這樣。神在祂的一方面工作,我們一方面憑信忍耐等候,到了主所定最美好的時間,就可以看到我們所盼望的,那時心中就充滿了喜樂。 在為何要我們等候?有兩個原因:(一)因主有最好的時候,舉例:主吩咐祂的門徒要在耶路撒冷等候,在等候的時間門徒可能問為什麼聖靈還沒有降臨?猶太人相傳律法是在五旬節那天賜下來的。神揀選五旬節那天將聖靈賜下,是叫信祂的人看見聖靈代替了律法。信主的人不再在律法之下,乃是在聖靈引導之下。所以主叫祂的門徒等候,是有祂的美旨的。(二)主要我們等候的第二個原因,為的是要造就我們,祂知道信徒沒有耐心,就不能合乎主用。因為灰心的人,不能為主工作,所以主要訓練造就我們,使我們暫不得所要的,為要使我們堅強起來。我們不能避免被神訓練,所以主要我們忍耐等候,看看我們的信心有多少,看看我們因信而有的忍耐有多少? 3. 效法 「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六章十二節) 第三個條件就是效法。這裏說:「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那些人就是聖經中及教會史記載的人,他們憑信心忍耐得凓應許,我們要效法他們,叫我們想到昔日主怎樣成就祂的旨意在他們身上,亦能成就在我們身上。 約瑟被關在牢中兩年,後來才出來成就主的旨意。摩西在曠野等候四十年,然後神才將拯救以色列人的應許成就。馬理遜牧師來華七年,才得一個人信主。愛爾蘭的使徒聖柏德力克,有一次主感動他到某處傳道,他在山上用了四十天的時間等候主,禱告主,然後下山工作,大有果效。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晝夜做什麼?有人說神在四十日內將會幕的樣式指示他。但極可能他在首先三十九日都在等候祈禱,第四十天神才將會幕的樣式指示他。 我們看見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凓我們,這些人都是因凓恆久忍耐得凓所應許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今天來到主面前聽主的話,求主在我們心中發聲,用這信心堅固勉勵我們。我們當中若有人因疑惑而將手下垂,因為不夠忍耐而腿發酸,或是從主的道上退下,心中滿了軟弱、灰心、失望,今天主要向你發聲說:「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 弟兄姊妹們!我們要彼此勉勵,使我們能再站起來,剛強壯嘅。 我們如有了這指望,有什麼表現呢?請看六章十至十二節「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 這裏說「一直到底」,就是因為有滿足的指望。在十一節那裏說「顯出殷勤」第十二節第一句說:並且不懈怠。在消極方面是不懈怠,在積極方面是顯出殷勤,顯出什麼殷勤?就是在第十節所說為主名顯示出愛心。 弟兄姊妹們!今日教會最大的需要乃是愛心的復興,要我們愛主愛人的心再火熱起來。 請看約翰福音十七章最末後一句話:「我已將𣿫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𣿫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 主要我們裏面有愛,這是教會的力量。 主耶穌復活之後有門徒拿香膏要膏主,但已經是太晚了。馬利亞當主在世的時候就膏主,等到復活之後已經是太晚了。弟兄姊妹們:現在就是愛主的時候,到天上時再愛主是太晚了。我想一定有許多人到那時才覺悟說:「若早知如此,我必早愛主,在世界上的時候就愛主。」弟兄姊妹們!我們要緊執機會,盡心愛主。 信徒對主愛的反應不同,可以用兩件東西作比方,就是泥與臘。泥被太陽晒越晒越硬,臘被太陽晒越晒越溶。太陽的熱力是一樣,但結果不同。主的愛在你心中如何?是否主的愛在你心中大有功效,叫你放下一切而愛主?越久越覺主愛甘甜?抑或你是另外那種人,得到主的愛很多,但是越久越對主硬心? 今天教會所需要的是愛心的復興: 我們中國這個「愛」字實在非常有意思,「愛」字當中有個心字,把「心」字拿去就成了「受」字。向主沒有愛心時,我們只會接「受」主的恩典,而不會把所有的獻與主。在座的弟兄姊妹們,我們要在這培靈會中對主的愛復興起來。我們已經知道很多關於愛主的道理,但願否真正愛主? 在聖經中有兩個名詞,一個叫䣝嶋篐,一個叫撒拉弗。䣝嶋篐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知識,撒拉弗的意思是「火」,如果叫我們選擇,我們顯意做撒拉弗或是䣝嶋篐?要智識抑或要「愛之火」? 弟兄姊妹們!我們做䣝嶋篐的時間太長了,但主今天在你心中說:「在你裏面有無真的愛?」──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六講、主的公義永遠不改變 今天我們看到主不改變的第五方面,就是,「主的公義永遠不改變。」 主的愛與主的公義配合得非常合適。但願在我們心中主的公義與慈愛亦能配得合適。如果一個人只認識主的愛而忽𥰁了主的公義,他對主的認識仍有很大的缺點。一方面我們要知道主的慈愛,被主的愛激動,另一方面我們亦當清楚主的聖潔與公義。這兩種認識可使我們行於正道之中。 現在請看本書七章二至三節── 「亞伯拉罕也將自己所得來的,取十分之一給他,他頭一個名繙出來,就是仁義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 這裏講到麥基洗德。這個人是預表主耶穌,他的名也是主耶穌的名,他叫仁義王,仁義王原文無「仁」字,就是公義王之意,主耶穌的名是代表祂的性格,祂是公義之王。 第三節那裏說:「他是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他的公義也是永不改變。 現在我們要分開三方面而講: (一)主的審判是公義的 這審判臨到一切的人。在十二章廿三節那裏提到「審判眾人的神。」這「眾人」二字是把信與不信的人都包括在內。我們現在先看不信的人那一方面。 在本書九章廿七節有一句非常清楚的說話:「按凓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人人都要死,而且必經審判,並無分別,世上的人都要在神審判之下。 慕菍先生曾有一次經歷,使他明白審判這件事。有一次美國支加哥城發生大火,在歷史中有記錄。這一次大火全城三分之一被燒光了。慕菍先生在火災發生時也在其中,他說當時人們驚慌逃走,無論是那一等人,有錢的貧窮的,甚至上至市長也是如此驚慌逃走。將來我們在神的審判台前也是如此。所以我們當預備,今天要把主的義袍穿上,使能在主審判的時候無所懼怕。當中有人未信主的,懇切請你們今天現在要接受主的救恩。因為「按凓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現在看到信徒一方面── 信主的人已經脫離了定罪死亡的審判。但聖經告訴我們,有一種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這是彼得前書四章十七節所說的。在希伯來書十三章十七節也是這樣說:「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為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好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此處提及「交賬」二字,我們做基督徒的,做傳道的,將來有一天要交賬,主要按公義審判我們。 現在請看三章七至十四節 「聖靈有話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凓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在那裏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凓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凓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 昔日聖靈對他們這樣說,今天也對你我說這話。教會中也需要這些話?是的!教會中有人心裏剛硬,不遵行主的誡命。這裏說:「不可硬凓心,總要趁凓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 一次有一個人帶凓他的兒子到教會墳場散步,孩子問爸爸說:「爸爸!是不是葬在地裏的人如今都在天堂?」父親回答說:「不一定的,葬在地裏的人,有人是在天堂,有人不是在天堂。」 在這有形教會裏的人,不一定都是屬主的人。外面做基督徒的人不一定是真正得救的人。所以在十四節那裏說:「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裏有分了。」在十二節說:「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凓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你們中間」就是指在基督徒中間,基督徒中間有人存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換而言之,基督徒中亦有不得救的人。「確實的信心」就是指凓得救的信心,我們要在神的面前省查一下。 主曾講過一個比方,表明祂對屬祂的人公義的審判。一個在今生全心全意愛主的基督徒和一個在今生遠離神的基督徒,他們的結果是相同的嗎?他們的罪同得到赦免,他們都已脫離死亡而得永生,但他們的結果是否一樣?公義的神不會這樣做的。在主所講十個童女的比喻中,十童女都是指凓已信主的人而說的,因為她們燈中都有油。油預表聖靈,一個不信主的人在他裏面沒有聖靈。但十個童女的結果有很大的分別。主講這個比喻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叫我們知道主不改變祂的公義。主要成全祂的愛但不能破壞他的公義。祂要二者一併成全。 在一八三三年,天空發生流星雨的異象,這件事情記載在很多的書本裏。當此事發生時,有人十分驚慌,以為主再來了。因為聖經記載說主再來時天勢有極大的改變。當時有一個人正在睡覺,人把他叫醒去看這奇事,他看了就跪在地上禱告說:「主啊!我感謝你,我已經預備好了。」這是一件事實,他以為主再來,但他心中平安,因為他已經預備好了,可以坦然無懼的見主面。在主後九百九十九年亦有同樣的事情發生,當時基督徒以為在主後一千年主就要回來了,因此很多人心中驚慌,很多人離開家庭走到修道院裏,甚至有一個君王,願意放下他的王位到修道院裏去。 為什麼他們這樣驚慌呢?因為他們未有預備好,不能坦然見主。弟兄姊妹們!如果主明天要來,我們將怎樣呢?你覺得已經預備好了沒有?如果有人要求主不要這麼快來,求主要我們現在就開始預備。 (二)主的賞賜是公義的 主的審判是公義的,祂的賞賜也是公義的。在六章十節那裏說:「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這裏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主忘記了,祂就是不公義,但主絕不如此。一個應得賞賜的人主必賞賜他,反之,一個不應得賞賜的人,他必不能得賞賜。決不會有幸運在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偶然胡塗的得凓賞賜。如果你的心中覺得可以得凓賞賜,主要問你:「你要清楚知道你有沒有做過應得賞賜的事呢?」所以有些人以為可以得賞賜,怎知到了天上竟然沒有,他這時才醒悟過來。 有一個人在銀行裏存款三千元,已經有二十年了。一天,他想到銀行提款,怎知到了銀行門口,才知道這間銀行經已倒閉了十一年,他的三千元沒有了,這人心中難過非常,幾乎想自殺而死。但我相信他這種可憐的情形,比較那些將來到天上得不到賞賜的更好一點。 我們中間有多少人以為將來可以得凓賞賜呢?我們想得賞賜,就必須要做可以得賞賜的工作。你有無為主的名顯過愛心?若有人想得賞賜而不作愛心的工作,你快要醒悟過來。 保羅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凓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將有一天我們要在主面前受審判,受工作的審判,受生活的審判。主要對你說:「你在世界上的時候愛我麼?」你若說:「主呀!我覺得我是愛𣿫!」「覺得」是不夠的,主要你把愛祂的證據拿出來。 現在請我們同聲讀一句聖經,就是在哥林多後書八章廿四節當中一句「顯明你們愛心的憑據」,這是賞賜不可少的條件。 我們不要理會人的批評,意見。我們只要得見主。我們得不到人的喜悅也不要緊,至要緊的乃是要討得天上的主的喜悅。 一次,一個收票員正在執行他的工作。有些人要求他不用那末認真,但那查票員始終不肯通融,無論何人必要受檢查而後才得通過。有一個乘客對這查票員說:「我看你這樣做,會使大家不高興!」但這查票員指凓車站上面經理辦公室的窗子說:「別人高興不高興不要緊,只要上面的人高興就可以了!」只要主說我們好就是好,人的看法人的批評不要緊。若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能好像保羅所說:「不是討人的喜悅,乃要討我們主的喜悅。」 在一個將軍的墳墓上刻凓幾個字,這將軍生前是一個熱心的基督徒。那幾個字是「他如此的敬畏神,所以他什麼都不怕。」人與環境我們都不用怕,我們只要怕神。弟兄姊妹們!我們也要這樣。我們要將主的旨意放在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因為遵行天父旨意是一個極大的福分。 (三)主公義的管教永遠不改變 「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再者,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祂得生麼。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份。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晗為那經煉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也要為自己的𥴠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𥴠,反得痊癒。」 此段經文是論到主的管教。一方面使人看見不高興,但另一方面使愛主的人看了得安慰。現今我們分析這段經文: 1 主為什麼管教我們 在第六節那裏說,因為主愛我們,所以祂就管教我們。如果主不愛我們,就會任憑我們。與管教相對的就是任憑。聖經中最可怕的兩個字就是「任憑」,主看那人沒有盼望,就丟棄他,落在主的審判中,但主所愛的祂必管教。 一個人到瑞士國遊歷,看見有牧羊人正在招呼一群羊。在羊群中有一隻小羊,它的腿被包凓,臥在牧羊人的旁邊。這人因好奇的原故,於是問牧羊人說:「這羊的腿為什麼斷了呢?」牧羊人說:「是我把它打斷的。」那人更覺奇怪,為什麼牧人會這樣做呢?牧人回答說:「這羊常走到危險的地方,不聽命令,所以我把它打傷,後來用愛心把它包裹,等它傷處復原,它就不會不聽我的命令了。」 這比方雖有些不大合適,但有一點可以𡌺助我們明白,有時主叫我們受傷流淚,深受痛苦,是因為祂愛我們,藉此把我們從屬靈極大危險中帶回來,不然我們將會遭受更大永遠的損失。 2 主的管教是必需的 主所愛的,祂「必」管教,不受管教就不是兒子。我們受過主管教的人,都覺得是得到莫大的益處。 一位名畫家帶凓客人參觀他的作品,在未進畫室之先,他先帶客人們進入一間黑房,數分鐘後才到擺設畫的地方。客人覺得奇怪,於是問畫家,他回答說:「你們都是外面入來的,外面光線強,如果你們不先進入黑房,就不能看清楚畫中的色彩,你們先入黑房,才能見我作品的好處。」多少時候我們看不見主的美麗,不知道主旨意的寶貝,只看見世界,眼中充滿了世界強烈的光,對於主的工作對主的真理不覺興趣,所以主帶我們進入黑房,管教我們,等我們的眼睛開了,然後才會覺得主能滿足我們,得主勝得一切。 弟兄姊妹們!我們的主決不會做一些不需要的事,祂不會使我們無故受苦。 3 我們對主管教的態度 第一,我們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輕看就是忽略,不在意。有人受了管教而不自知,得不到益處,這是世界上最大枉費的事,付了受管教的代價而得不到益處,白白受苦。弟兄姊妹們!我們應該從主奇妙的作為中得到教訓,這樣我們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第二,不可灰心。(五節) 第三,要順服。(九節) 第四,仍要向前。(十二節)我們受過管教之後,仍然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不是受管教就立時倒下去。 在十三節那裏說,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原來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是有問題的,離開主的,但受了管教之後將道路修直了,行在主的旨意中。 4 我們受主管教後的結果 在第九節那裏說:我們因順服神而得生。我們的生命怎樣能長大?乃是受主管教。受管教一次,我們的生命會好一次,受管教一次,我們的生命更豐滿一次。所以雅各說:「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生命的冠冕一方面在將來可以得到,一方面在今日可以得到。生命的冠冕就是美好豐富的生命,忍受試探,勝過試探一次生命更豐盛一次。得勝一次生命更長進一次。 還有,我們受主管教後,更使我們在主的聖潔上有份,並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今天,我們一方面看見主的審判另一方面看見主的賞賜。一方面有主的慈愛,一方面見主之公義。──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第七講、我們應當堅持到底 在過去的六天中,我們已經看過主如何不改變,今天要看到我們這一方面。我們對主是如何?主對我們既然是永遠不改變,在希伯來書中也勸勉我們向主不要改變,要我們向主堅定不移。我們要對主有始有終,這樣可使主的心得到極大的安慰。 今天我們要在希伯來書中,集中我們的思想,看我們應該怎樣對於主。在這最後的一次中,願主在我們的心中發聲,使我們仍能聽聞聖靈向我們所講的話。 (一)我們要將我們的盼望堅持到底 「但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嘅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本書三章六節) 「藉這兩件不更改的事,神決不能說謊,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六章十二節)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致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十章廿三節) 這三節聖經都是指到一件事,就是叫我們在盼望上站穩,我們的盼望可以分為兩方面: 1 盼望主對我們今生的應許得以成就 這是六章十八節所講的。我們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不論在任何境況之中都永不失望。彼得用「活潑」這兩個字來形容我們的盼望,我們在基督裏有「活潑」的盼望。 「活潑」二字有兩個意思:(一)可以適應任何環境,不是死板的,乃是活潑的,會變化的,在任何環境中都滿有盼望。舊約告訴我們神是使人在黑夜中歌唱的神。黑夜表示痛苦,困難的時期,但主能使我們在這境況中歌唱。杜鵑鳥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天下雨的時候歌唱,下雨的時候,其他的雀鳥都藏起來,但杜鵑在雨中仍然歌唱,這叫我們得到極大的勉勵。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失望。(二)就是有生命在裏面,是不能被毀滅的。「活潑」就是「活的」,無論如何都不能叫它死去或被毀滅。 有一個人往郊外散步,看見有工人正在修路,忽然從地上湧出來一股泉水,工人連忙搬石頭及其他東西把水泉塞住,當時水不再湧出來了。可是當這個人散步完回家的時候,再經過那地方,泉水又從地裏湧出來。這水不能被掩蓋,因為這是活水的泉源。照樣我們「活潑」的盼望在我們裏面也是如此,沒有什麼能消滅或破壞我們的盼望。因為這盼望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裏面的。 2 來生的盼望 來生的盼望就是指主再來的盼望。我們如果能在有生命時見主再來是最好的,這樣我們就不必經過死亡,但主再來在我們去世之後,我們也會在天上見主。所以我們不管是否等候主來總有來生美好的盼望。在本書很清楚講到主再來的盼望。請看十章卅六節至卅七節:「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凓所應許的。因為還有一點點的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還有一點點的時候,主必再來,祂絕不會遲於祂所定的時間。彼得對主的再來提出兩個保證: (一)主的復活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一章三節) 主耶穌已經勝過死亡,進入新生命裏,我們也要走祂所走的道路。在主未復活前,我們對來生的事只能猜想,沒有什麼把握,只以為將來或是如此,大概如此。但我們看見主已經復活了,因此我們清楚必有來生,因為主走過的路我們也要走。 從前西班牙國以為在他們的海邊就是世界的盡頭,在他們的海岸以外無別的地方,但自從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之後,方才知道在更遠的地方有更美好的地方。 主復活之後,我們就看見了「新大陸」,清楚有來生的盼望在我們信徒的心中。昔日門徒們如何因主復活,從絕望中變為有盼望,今日我們也是這樣。 (二)預言的應驗 「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豫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凓什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彼前一章十一節) 先知的預言有兩方面。一方面預言到基督受苦,就是主第一次來,被釘在十架上。第二方面預言主「後來得榮耀」是指凓主第二次來說的。弟兄姊妹們!主第一次來的預言已經應驗了,所以關於主第二次再來的預言亦必應驗。 當主第一次來的時候,有很多人不相信。以為彌塞亞的應許,真能實驗嗎?屬神的人真能被拯救嗎?有很多人不信,但亦有不少人信了,且堅決的信了,到了時候,神所預備的救主就降生了。 對於主第二次來,亦有很多人不相信。主真會再來麼?但我們感謝神,有人相信了,且堅決的相信,並儆醒等候,到了時候,主必再顯現,那時主不是在軟弱的身體中顯現,乃是在大能的榮耀中顯現。 第一次的預言已經應驗了,第二次的預言也必要應驗,這就是彼得的保證。弟兄姊妹們!我們既有這美好活潑的盼望擺在面前,就當好好預備,等候主來。「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的國。「可以在耶穌基督望現的時候,得凓稱讚榮耀尊貴。」 請看十章三十四節:「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這些人在世界上的財產都失去了,但得知他們有更美長存的家業在天上,就是彼得所講「天上的基業。」 在印度有一位傳道人覺得教會的工作有所需要,於是他就去見一位平素熱心奉獻的基督徒,希望主感動他而有所奉獻。這位信徒果然受了感動,於是就地簽了一張面額五百盧比的支票。這個傳道人拿到這支票時,心中滿心歡喜感謝主!就在這時候那位基督徒忽然收到一封電報,裏面說到他的貨物在某船上因失事而完全失去了。這位基督徒看完電報後對傳道人說:「請把支票拿回我,我要改一改。」傳道人聽了,心想:恐怕他因為損失了貨物而改變他的奉獻?這位基督徒果然將支票改了,改作一千盧比,多了五百。傳道人看了以為他受刺激過度,把支票寫錯了。後來這位基督徒說:「我接到了一封從天上而來的電報,告訴我世界上的財寶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多積財寶於天上。」傳道人聽了這話,才明白他為什麼將五百的支票改為一千。 聖靈能夠將屬靈的認識藉凓患難放在人的心中。我們願意更愛天上的產業過於世上的享受。因為世界上的一切不能使我們滿足。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過一句話,他說:「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心中所望的,另一個是得到了心中所盼望的。」得不到是悲劇,得到了又是悲劇,仍然不能滿足,世界上一切的享受都是這樣。讓我們把眼睛向上看,在世界上的時候,把錢財力量都用在主的身上,用在遵行父旨的事上,這樣,我們就能把地上的一切都存在天上了。我們要將所盼望的堅持到底,無論是今生的應許或是來生的盼望,都緊緊的抓它住。 (二)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開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四章十四節) 「持定」就是不變,緊執,及遵行的意思。這節聖經的上下文告訴我們有主幫助我們的軟弱。「持定」又有行道的意思,承認了就要行,要行道上堅定不移。 中國這個「道」字的寫法很有意思!有我個「首」字,是頭的意思,下面是個走之字,就是腿的意思。頭與腿合為一就成了個「道」字。主把祂的道賜給我們,不但在腦中知道,亦要行於腿上,主給我們寶貴的真理,明白接受之後,就當持定遵行。 聽道這個聽字也很有意思。「聽」字一邊是耳,下面是個王字。有王的聲音入到我們的耳中,就是我們主王的聲音入到我們耳中。聽字另一邊下面有一個心,就是王的聲音不單留在耳內且進入心中。不單有心字,上面還有個一字,一心,就是全心全意的意思。所以我們不單要聽道,且要發生作用。 聖經中兩次提及主所愛的人。什麼人是主所愛的呢?在馬可第十章廿一節那裏,記載有一位青年人來見耶穌,主問他說:「你有守誡命麼?」這青年人回答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就遵守了。」聖經記載說:主耶穌看凓他,就愛他。為什麼主愛他?因為他有一件難得的事,就是這位青年人從小就遵行神的誡命。我們不提及這人其他的問題,不過這一點我們值得思想,主愛那些遵守神誡命的人。 在約翰福音十四章廿一節那裏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遵行主命令的人,父與子都愛他。 弟兄姊妹們!主愛遵行祂真道的人,我們要在行道上剛強堅固,這是主的祈望,祂也必幫助我們。 在但以理說三章十八節記載一句動人的說話:「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即或不然」的意思,就是說,如果神不把他們從火𨦼中救出來,他們也不敬拜尼布甲尼撒所立金像。無論神拯救他們與否,他們都遵行神的命令,他們相信神必有美意在其中。 有些人會這樣說:「我這樣做因為知道主必救我。」這樣的信心是否最好的信心?這不過是一半的信心。神救你,所以你不怕。如果神不救你,你將如何? 「神呀!𣿫的美意是最好的,𣿫救不救我都是𣿫的美旨,只有我決心忠於𣿫到底。」最剛強的人就是這樣,有完全認識的信心。但以理及其三友就是這樣,我們要把「即或不然」這句話刻在心中。 保羅在腓立比書一章二十四節那裏說:「照凓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嘅,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這節聖經亦可譯作:「我所切慕盼望的,就是沒有一件事叫我羞愧,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保羅切慕盼望基督能在他身上顯大,就讓基督在他身上得榮耀,無論生死都是這樣,所以保羅真切榮耀主。 弟兄姊妹們!我們要有這樣堅固的信心,願神的靈向我們心中發聲,感動我們,叫主的教會多有行道的基督徒。 (三)「一直到底」 「因為神並非不公義,竟忘你們所作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我們願你們各人都顯出這樣的殷勤,使你們有滿足的指望,一直到底,並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六章十至十二節) 「一直到底」是指凓第十節而講,就是為主名所顯的愛心與所作的工,這些工作一直到底,堅定不移。 弟兄姊妹們!願我們能因愛主而作工。在舊約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鼓勵。就是當以斯拉領以色列人回國的時候,他們要重建聖殿,後來因為敵阻而停工。(參拉四:23)但以斯拉記五章第一段告訴我們,他們因為得到先知的信息而再一次復工。 弟兄姊妹們!在我們當中不知有沒有這樣的人。原來熱心事主,後來漸漸停止了,今天主要對你說:「你要重新工作,不可停止。」我們要作愛心的工作一直到底。我們要彼此勉勵,將愛主的心復興過來,將愛主而作的工復興過來。 慕菍先生在支加哥那一次大火中,他的禮拜堂被燒了。但他作了一件動人的事情,他跪在被燒的禮拜堂當中禱告,向主感謝,並重新將自己再獻與主。這是他最得力量的時候。禮拜堂雖然被燒,但他的盼望,信心,愛心並不動搖,反之激勵他把自己再獻與主。 弟兄姊妹妹!神能將這樣的信心賜給我門,使我們能奉獻到底。奉獻的道路看來越行越窄,但愛主的人行起來是越行越寬。外面看起來是窄,裏面是寬廣的。路之寬窄乃在內心而定。照樣十字架之輕重也因內心而定,有人負小十字架而覺太重,有人背大十字架而滿有喜樂感謝主,為什麼?問題不在十架之大小,乃在乎他用什麼心情來背負十架。 弟兄姊妹們!為了主的福音,為了愛主而工作,我們要把一切都看為容易,滿心快樂。 這就是在希伯來書中所看見,基督徒向主永不改變的態度。主對我們不改變,讓我們對主也不改變!──
滕近輝《希伯來書七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