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希伯來書第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希伯來書第五章講義    來五

大聲哀哭、流淚禱告   來五7     (司布真)

基督大聲哀哭    來五7      (李道生)

禱告的學校    來五7       (慕安得烈)

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來五8      (司布真)

紀念主耶穌復活    來五9     (鄭大和)

兩種不同的基督徒    來五1314      (楊百合)

幼稚與成熟     來五1314      (蔡清寧)

乾糧    來五14

作完全人    來五14     (慕安得烈)

 

 

         希伯來書第五章講義

                   經文:希伯來書五章

 

    「祂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為祂自己也是被軟弱所困。」(來五2

    「愚蒙,」原文是無知。一「失迷,」是錯路。人犯罪多因無知而陷入錯誤。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

    「大聲哀哭,流淚禱告。」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的禱告,是一個大的禱告;這一個禱告,主是大聲禱告出來的。如果你裡面的負擔夠重,你禱告的聲音就要與裡面的負擔相稱才行。裡面負擔沒有那麼大,而外面聲音那麼大,就不過是聲音。如果裡面負擔夠重,你的聲音就要把它發表出來。

    「免死,」原文是落到裡邊以後從裡邊出來,所以免死當譯作『從死裡出來』信

    『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我們若向來只禱告,而從未有重擔壓得哀哭流淚的禱告,我們在禱告上必有缺欠。

    「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五8 )

    「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或譯在所受的苦難上學了順從。主寧肯受苦、受死也不能不順從順從。順從就受苦,受苦還是順從;主既然有受苦的經驗,就是至死順服而得勝的經驗,祂也就完全了。

    「祂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來五9

   『永遠得救。』我們的得救,不是在於我們自己和我們的行為,乃是在於主和祂的工作。我們和我們的行為會改變,不可靠;主和祂的工作不會改變,永遠可靠。我們的得救,既是在我們行為之外的,就我們的行為絕不會影響我們的得救。我們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

    「論到麥基洗德,我們有好些話,並且難以解明,因為你們聽不進去。」(來五11

    「聽不進去,」就是聽覺遲鈍了,原因乃在心竅未開。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來五12

    「小學,」原文是原質。希臘人以日、月、水、火、風為一切的原質,這是最起碼的東西。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來五13

    「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原文是對義的道理沒有經歷。義的道理,就是十字架彭顯神的義,是義的代替不義的救贖道理。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4

    在尋求神的旨意時,我們必須習練我們的思想意志。我們要把我們的意志放在神一邊而與神同工。我們放下自己的意思是應該的,但是除去思想意志的機能,落在思想空白和意志被動的反常情形裡,那是不可以的。

 

        大聲哀哭、流淚禱告    司布真

                    經文:希伯來書五章7

 

    「基督……大聲哀哭、流淚禱告……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

    耶穌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難道祂怕被神拋棄嗎?一定有比這更嚴厲的考驗,但被神拋棄確實是極悲慘的事情之一。撒旦會在旁邊取笑:「禰看,禰現在一個朋友也沒有,神掩面不看禰,天使也不伸手救援禰,天堂之門與禰無緣。馬利亞之子啊!看看禰的兄弟雅各,看看禰所愛的門徒約翰,還有那勇敢的門徒彼得!他們正睡得香甜,而禰卻一個人孤苦伶仃地被遺棄在這兒,天上地下都沒有人要禰。地獄的幽靈更是傾巢而出,在今夜要擊打禰,我也召告所有的黑暗勢力,在今夜要出力與禰作對。禰完蛋了!」然而,因祂害怕而懇切禱告,所以祂的禱告蒙垂聽,祂不再孤單,神要與祂同在。朋友,禰在害怕憂懼中的祈禱,神也必垂聽。

 

            基督大聲哀哭    李道生

                   經文:希伯來書五章7

 

    本書作者告訴我們:「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這一節的描寫意思,系指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的情形,按路加福音廿二章44節的記載:「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相信這『大聲哀哭,流淚禱告。」就是在此時此地所發生的,是耶穌當時內心極度悲傷、痛楚而表現於外部強烈哭號,熱切懇求的心靈狀態(參太廿六3739的;詩廿二1;太廿七46)。

    耶穌原是明知神有絕對權能救祂免死,即從死裡復活(可九31,32)。祂之所以為此哭泣流淚禱告,是因身為祭司性質,並且要將自己為了罪人,向神獻為贖罪祭的時候,自然在肉體的軟弱上有所流露懇求的表情;但祂的心志是完全交托在「那能救祂免死的主」面前(參路廿二42;廿三46)。這裡所謂「救祂免死」原文意思乃指「救祂出死」(to save him out of death),就是指祂從死裡面出來。換而言之,不是懇求救祂免於肉體的死去(from cying) ,而是懇求祂能從死裡復活Resurrection fromDeath

    在耶穌的生平言行中,從來沒有見過祂為肉體的免死祈求,只知祂曾經早有預言自己要在死後第三日復活,當然沒有需要為肉體的免死祈求。然而總因祂是如此敬虔的順服於神,遵從神的旨意,(來五7;路廿二42),祂的禱告便「蒙了應允」一詞原文乃是指「聽進去」(being heard),意思就是由於祂的這種完全順服神的安排,被神悅納,蒙神垂聽,賜給祂的力量能忍受肉身的苦難,並從墳墓中出來,從死裡復活,使祂成為人類得救永遠的根源,所信的盼望。(來五89;參來十一2426;林前十五14,17)。

 

              禱告的學校    慕安得烈

                     經文:希伯來書五章7

 

    「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

    耶穌是教會的元首,現在在天上為我們禱告;我們是連于元首的身體,在地上作耶穌的禱告同工。莫以為耶穌平生得了這職份,祂能成為我們的榜樣,不知付出多少的心血代價!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012節說:「……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祂必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所以我要使祂與位大的同份,與強盛的均分擄物,因為祂將命傾倒,以致於死……。」請思想最後一句,祂將命傾倒以致於死。

    「將命傾倒」,這就是禱告的真義。任何的犧牲服事,若沒有嘔心瀝血的禱告做基礎,將帶不出神的能力。祂如此為必滅亡的罪人,將自己的性命擺上付出,正顯示神的能力與祂同在,否則耶穌怎能甘受痛苦,為眾人死在十架上?

    我們要做個代禱者,與耶穌同工,勢必要以耶穌的心為心,如祂一般地「將命傾倒」,確確實實為所關懷的對象或事工,做恒切、迫切的代禱,而不是馬馬虎虎地三言兩語交待過去。代禱不是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動作;它乃是嚴肅的課題;每天的操練,是我們活力的源頭,也惟有如此發自肺腑、自我犧牲的禱告,才能感動天庭,帶來屬靈的能力。(徒十五26;廿24;腓二17;啟十二11

    我們愈花長時間做深入的火熱禱告,愈發現這能很有果效地引人悔改信主;因此我們深深領悟「禱告」實在是靈界的秘密超強武器,值得我們放下一切,每天都來到神面前操練這功課,使神的榮耀彰顯全地。

    禱告:親愛的耶穌:求你教導我如何與你聯合,為你所安排在我們周圍的人禱告;求你的愛充滿在所有信徒的心中,教導我們學會如何情詞迫切地代禱,經歷到你聖靈浩大能力的運行與彰顯。奉耶穌的名,阿們。

 

       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    司布真

                    經文:希伯來書五章8

 

    「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五8 )

    我們這位無瑕疵的救主,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更何況我們這些有罪的凡人,需要受苦難的磨煉也不足為奇了。耶穌頭戴荊棘冠冕,我們這些跟隨的人豈可安逸地坐在搖椅享福?耶穌淌著血,一步一腳印地走向各各他山,我們信徒豈可穿著金縷衣,繡花鞋去得那榮耀?不,絕對不行的.救主的經驗告訴我們,受苦是必要的訓練。而且令人感到安慰的是,救主深刻瞭解我們的痛苦與軟弱,因為祂不是不知人間疾苦、高高在上的祭司,祂乃是與我們平起平坐,受試探如我們一樣,所以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使我們得力量。

    信徒們,在我們受委屈痛苦的時候,思想耶穌也曾因受苦而學會了順從,讓這樣的想法支撐你心頭得力,以便效法耶穌的腳蹤,好在苦難中堅定忍耐地渡過。受苦是與你有益的事,也是一件尊貴榮耀的事,因為耶穌看得起你,認為你配得接受這樣的考驗與磨煉。就像門徒們深以為主耶穌受逼迫為榮,並相信耶穌也與他們同行在火窖中,他們心不孤單。信徒們的苦難,正如蚌蛤中的砂石,要磨成亮麗的珍珠,塗抹在君王頭上的膏油,是用苦難、憂傷釀成的。「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後二12

 

         紀念主耶穌復活    鄭大和

                  讀經:希伯來書五章9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絕對的不同點,就是在耶穌基督的復活的事實上,基督復活的信仰是生命之道的中心,因為羅馬書第十章九節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祂從裡復活,就必得救,可知基督的復活是人類得救的根源。(來五9)在此紀念復活節的日子筆者有幾點感想述說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一、先有苦難十字架的替死方有榮耀的復活

    聖經明說耶穌是從死裡復活的,而耶穌的死是替眾罪人死。保羅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羅五8 )彼得前書第二章24節記載;「祂(耶穌)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說耶穌被掛在木頭上,這木頭乃是指著古時羅馬國處死罪犯所用的刑具十字架說的。誠然,耶穌受了鞭打是為了使我的得醫治,祂並沒有犯罪而受刑罪,乃是為了赦免我們的罪惡的緣故。祂為了要信祂的人得榮耀冠冕,自己卻戴上荊棘冕。為賜我們義袍,祂的袍子竟被脫了去。祂被戲弄遭咒駡,就是要我們得尊貴和祝福。祂並沒有救自己,乃是為了要救活我們。祂悲慘的死在十字架,正是為要給我們永遠的生命。

    感謝讚美神,希伯來書第二章9節說:「耶穌因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使徒保羅說:「神叫祂從死裡復活了。」(羅十9)腓立比書第二章八,九節記載:「主耶穌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主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很清楚地,基督復活得高舉尊榮,乃是先有十字架的苦難和捨命。讓我們與基督同死,就必與祂同活。(提後二11)但願基督的大愛激勵我們,(林後五14)使我們至死忠心,(啟二10)為神的道,並為主作見證。

 

二、基督復活證明主得勝魔鬼救功完全

    基督若沒有復活就沒有救恩,使徒所傳也不過是空洞哲學,而基督徒所信也枉然,我們仍在罪裡。

    昔時,在哥林多教會中竟有不信復活的人,保羅教導他們,基督若沒有復活,那相信祂而死的人也滅亡了。對於我們不只沒有來世的盼望,就是在今世也就算比眾人更可憐。然而基督復活顯明神悅納基督所作成的贖罪工作,使我們相信祂的人,有根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的實底。

    聖經又教訓我們。基督的復活亦是證實了,主誇勝掌死權的魔鬼。(來二14)換句話說,基督複話的大能勝過屬於魔鬼的罪,死,幽暗世界,地獄。從此以後信主的人永不灰心喪膽,反倒剛強壯志,作主聖工,等候救主降臨。(腓三20)雖然仇敵惡魔,如同吼叫的獅子,想吞吃我們,但是靠著愛我們復活的主,在一切的事上,就能得勝有餘。(羅八37

    記得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曾不斷和那惡者魔鬼爭戰,他拒絕了蜜言蜜語的試探,(太四110)斥責肉體的體讓,(太十六23)就是在彼拉多面前也剛強為真理作證。(約十八37)最後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滅了仇敵魔鬼。(弗二1516)就照聖經所說,第三年復活,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

    讓我們高興歡樂歌唱,因為主從死復活得勝了;死阿,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死阿!你的毒鉤就是罪。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十五5557

 

三、基督復活證明聖經絕對可信

    保羅為向他顯現復活的救主作證時說,基督的復活是照聖經所說的。(林前十五4)這意思著基督的復活的事早在聖經中預言到,而到了時候就應驗了。關於基督復活的預言,摩西的律法書中說:女人的後裔(指耶穌)要傷你(魔鬼)的頭。(創三15)此句預言在基督復活時就應驗了。詩人約伯書裡預言,我知道救贖主活著,未了必站立在地上。(伯十九25)先知大衛豫先看明基督復活說:他的靈魂不撒在陰間,祂的肉身,也不見朽壞。(詩十六10)以賽書五十三章十節說:耶和華以祂(耶穌)為贖罪祭,祂必看見後裔,並且延長年月,耶和華所喜悅的事,必在祂(耶穌)手中亨通。可見律法,詩歌,先知的書所預言基督被高舉,得尊榮的聖言,都在基督復活的事上應驗。

    再者,四福音書記載耶穌親自預言:你們拆毀這殿(指耶穌的身體)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又對求神蹟的猶太人領袖說:約拿怎樣為尼尼微成了神蹟,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了神蹟。(路十一30)而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大十二40)。耶穌又清楚的指示門徒,祂弛必須受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大十六21)如上所述基督的復活是新舊約聖經所預言的真理,而基督復活應驗聖經的預言,並證實了聖經永生神的道是真實可信的。(約五39)詩人說:耶和華,禰的話安定在天,直到永遠。(詩一一九89)。深信先知的話是對的,草必枯乾,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賽四十8 )求神因基督的復活使我們更堅信全部聖經,藉神的話得著豐富恩典。

    如今紀念基督復活,盼世人能信靠愛世人而釘死在十字架復活的救主耶穌,罪得赦免蒙恩得救。尚且亦能在這不信邪惡時代,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提前六12)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得勝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同心合一傳揚復活福音拯救靈魂,並穿戴神所賜全副軍裝,抵擋魔鬼。

 

          兩種不同的基督徒    楊百合

                   讀經:希伯來書五章1314

 

    希伯來書五章十三節至十四節指出有兩種基督徒:一種已長大成熟,一種還逼留在嬰孩的階段上。現在讓我們自我討論一下,究竟自己是否已經長大成熟?

    長大的人,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能分辨好歹。未長大的人很容易受欺騙,保羅寫信給以弗所教會說:「……我們……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異端。」(弗四1314)一個基督徒如果屬靈的生命不長大,還逼留在「小孩子」的階段,就很容易中人的詭計,受人欺騙,失去原有的信仰。我們今日所處的環境,有許多事物都可能成為攻擊我們的巨風,搖動我們的信仰,使我們飄來飄去。

    我們還作小孩的時候,很容易受人的欺騙,有些小孩貪一時器官(嘴)的暢快,貪吃人家一粒糖,就被人拐騙。我們好多時候也是為了暫時的罪中之樂,而離開了主,陷入黑暗、痛苦的深淵。

    未成熟的基督徒,好像嬰孩不能吃乾糧,因為乾糧要用力去嚼,乾糧太硬,嬰孩消化不了。這種基督徒只愛讀一些見證、故事之類的文章,不能讀深一層道理的書藉。我們要看一個基督徒的靈命如何,只要看他平日所看的是什麼書,就可以知道他的光景。奶並不是不好,奶的營養也不錯,只是一個人不能老是停留在吃奶的階段。聖經說,只能吃奶的基督徒,「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來五13

    長大的人不但能吃吃乾糧,也能吃苦、吃虧。

    小孩子最怕吃苦,他只喜歡吃甜的東西。信徒因為已經長大了,所以他能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詩一一九71)小孩子一吃苦就埋怨,常常發怨言的基督徒,表明他的靈命還未成熟。有人說如果我們肯把要發的怨言保留收藏一下,不久便會發現那些怨言變為祝福。

    有一礦工,他是個基督徒,謝飯時常被人譏笑,有一次,他要吃一個麵包,祝謝時被一隻狗銜去了,工人們看了哈哈大笑:「你的神也閉上眼睡了!」這個基督徒於是去追那只狗。其他工人這時下隧道採煤去了,不料這時升降機的鐵線斷了,那些工友慘跌下去,死的死,傷的傷。那基督徒因為追狗,躭誤了時間,反而蒙神保守,得到意外的平安。如果這個基督徒發怨言,埋怨神為什麼讓狗銜了他的麵包,那麼他怒言未免發得太早了。所以聖經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長大的基督徒也能不怕吃虧。保羅是一個長大了的人,所以他吃得虧,他對哥林多教會說:「你們……為什麼不情願吃虧?」(林前六7)當時哥林多教會裡有人不和睦,你不願吃虧,我不願吃虧,結果彼此告狀,告上法庭去。如果他們其中一個肯吃虧,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為無事了。所以一個基督徒在生活,處處為別人著想,寧願自己吃虧,這表明他的生命已接近成熟的地步。耶穌說:「沒有人點燈放在…鬥底下。」(路十一33)有人說這個「鬥底下」的意思是:鬥是一種作生意用的器皿,作生意的人個個要賺錢,無人肯做賠本生意,我們是神的器皿(提後二2021),我們若作事斤斤計較,處處要占人的便宜,不願吃虧,我們就不能為主發光。這樣的基督徒,他的靈命恐怕仍跳不出小孩的階段。

    語雲:「民以食為天」。喜事吃,喪事吃,出來工作叫「吃頭路」,信教叫「吃教」,去遊玩叫「吃風」,樣樣都吃,只有一樣不吃,就是不「吃虧」,但身為基督徒,為了主的緣故,他應當有情願吃虧的心志。

    我們如果能吃乾糧、能吃苦、能吃虧,這表明我們的靈命已逐漸長大,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六1)

 

              幼稚與成熟    蔡清寧

                 讀經:希伯來書五章1314

 

鑰字:

    「嬰孩」:指靈性還很幼稚

    「成人」:指靈性已經成熟

 

引言:

    今天我證道的重點,特別要說明一個重生得救的人,他的靈性程度可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是「幼稚時期」。

    第二:是「成熟時期」。

    但我還要請諸位注意一件事,幼稚與成熟不在乎「年齡的大或小」,亦不在乎「信主的年日長或短」。乃在乎他對「屬靈的追求有多少」。請原諒我說:有的人信主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廿年老是那個樣子,這就印證他的靈性還是很幼稚。但是有的人所處的環境、生活滿有難處,他不但不為「難處」灰心退後,反而口口聲聲說:「主不會錯,祂作在我身上的一切事,都是好的」。你看,這就印證了他的靈性已經成熟了。下面我要將「幼稚的基督徒」與「成熟的基督徒」說明一下:

 

一、幼稚的基督徒:表現有四方面

    (一)只能吃奶—

    意思是說,只能聽好聽的,聽膚淺的道理。責備的話,深奧的道理一句也聽不進去。為什麼呢?因為靈性幼稚。(來五13

    (二)不能自立—

  屬靈的人在他身邊,他就虔誠。屬靈人離開他,他就隨便。

  現在我來舉出兩個例子給諸位看一看。

  (一)祭司耶何耶大在世時,約阿施王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代下二四2)

  在主被賣的那個曉上,主在猶大身上作了三件事。就是要感動猶大悔改。可惜!猶大心硬到底。

  1)第一件事—主為門徒洗腳(約翰十三111)這一件事猶大的心豈能說沒有感覺?但他卻消滅了聖靈的感動。

  (2)第二件事—主蘸餅給猶大(約翰十三2627)第二件事也能感動猶大的心,就是洗腳以後,主與門徒正在吃逾越節筵席時告訴門徒說:「你們中間有人要賣我」。門徒都問主說:「主啊!到底誰要賣你?」主說:「我蘸餅給誰,就是誰要賣我。」主說到這裡,難道猶大心裡不明白嗎?猶大竟然又消滅了這個感動。消滅聖靈感動的人無法悔改。

 3)第三件事—主說你用親嘴為暗號賣我嗎?(路三48)主說這話豈不是夠叫猶大心裡難過嗎?但猶大又消滅了這一次的感動。可以說:猶大已經是一個慣常消滅聖靈的感動。難怪他走上滅亡的道路上去了。

    結論:弟兄姊妹們!猶大的滅亡,夠作我們的鑒戒。不要再存著不正的心來對待主。不要再貪愛世界了。更不要再消滅聖靈的感動了。免得滅亡。最後我要發一個問題?猶大有沒有得到卅塊錢?沒有,反倒失去他的靈魂而滅亡。

    只要撒但使你成為一個貪心的人和愛慕盛名,貪食美味的人,牠已達到破壞你事工的目標了。

    當基督管理你的時候,平安也將跟隨著你。

    耶何耶大死後,約阿施王就離棄耶和華,事奉偶像,不聽先知的警戒,更厲害的就是同心謀害耶和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代下二四1722

    ()尼希米在時,百姓的屬靈景況很好。尼希米不在,僅一年時間,情況變壞了(尼十三610)這是靈性的幼稚。

    (三)容易受騙—

    有些信徒,忙碌世界賺錢的事,從來不讀聖經,自然就不明白真道,什麼是「純正的道理」,什麼是「異端邪道」不能分辨。因此他們就亂跑亂闖,有的跑去真耶穌教會,有的跑去天主教會,有的跑去摩門教會,這全因靈性幼稚,才會受騙。(弗四14

    (四)屬乎肉體—

    凡是注重肉體,反抗神命令,違背神的旨意,這樣的人就是靈性幼稚。(林前三3

 

二、成熟的基督陡:表現有二方面

    (一)神能凡事為他放心(林後七16

    一個人能使神放心,神不必為他擔憂,顯明他是十分成熟。聖經中有誰使神能為他放心呢?為了時間限制,今舉兩人: 

  (一)挪亞:經上說:「那時的人在地上罪大惡極,惟有挪亞在耶和華面前蒙恩」,請大家特別注意「惟有挪亞」四個字,所有的人都使神擔憂,唯有挪亞能使神為他放心(創六8)

  (二)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經上說:「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我們所事奉的神能救我們;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618)哦!這三位敬畏神的人靈性是何等的成熟呀!

   (二)熟練與通達(來五14

    這是成熟的基督徒第二個表現。

    (一)熟練—對靈性的道理很熟識,又能運用得老練,這證明靈性成熟了。

    (二)通達—對好歹能分辨。

 

結論:

    今天信徒的損失,就是「幼稚時期」太長了,所以我們要趕快求長進,早日結束幼稚時期,進到成熟的地步,長大成人以滿足天父的心。

    「怎樣作一個不討人厭的人」——王明道

    1)不要專顧自己,而一點不想到別人。

    2)不要虛偽待人。

    3)不要想別人應當愛你。

    4)不要成為別人的重擔。

    5)不要隨便輕浮作人。

     (6)不要輕易借用別人的東西。

    7)不要過問自己無權過問的事。

    ( 8 )要注重禮貌。

    9)要常使你的臉、手、口、牙、身體、衣服;並一切東西都清潔。

    10)要儘量糾正自己的毛病。

    11)要發揮生活的美德,並發揮工作成績。

    12)要珍惜別人的財物,如房屋、陳設、器具、書藉、都要愛護。

 

              乾糧

                   讀經:希伯來書五章14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4

     作者在此提及的「乾糧」到底所指為何?再看希伯來書五章710節上下文內容:「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誠,蒙了應允。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祂既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祂為大祭司。」為了幫助我們瞭解這段經支,就必須複習我們曾經讀過的一段經文;「所以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來二17

    希伯來書五章第九節提到耶穌得以完全(神的兒子原本就是完全的)乃指祂道成肉身後,甘心接受祂局限於肉身的人性,和肩負祭司的角色和職份。祂也像任何世人一般,必須「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祂和別人相同,必須經歷死亡的恐懼感,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神;並且必須為了神的旨意而不顧一切,拼了命的「順從」——祂非得學習「順從」和「受苦」的功課。

    為什麼要如此行呢?因為父神在預備羊羔——這頭羔羊同時也會成為祭司。這羔羊的寶血供應了永遠得救的根源,並且將超越時間和空間,成了為人贖罪完全的祭物。按此來看,祂在進行的救贖計畫,也包含有永遠的祭司職任和功效。舊約時代的大祭司,理當為百姓的罪獻上毫無瑕疵的羔羊成為贖罪祭。但是現在我們有一位不同等次的祭司——甚至這位祭司超越時空,為所有的人流出祂自己的寶血,而且將存活至永遠,在天上依舊為神和人中間的中保。神乃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預備了這樣的一位祭司。

    禱告:主神,求禰現在應允我們,使我們在主裡面更加長進以致成熟;容我們將禰聖潔的說話當作食物吃了,並成為我們靈和魂、身體的養分和力量。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作完全人    慕安得烈

                      讀經:希伯來書五章14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五14;六1   

    希伯來人已經是老基督徒,應該可以教導人,卻只能吃奶,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像是嬰孩。(來五1214)使徒保羅想要激勵他們,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懊悔死行等,乃要進深明白基督是大祭司。「這位既是永遠常存的,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七1415)祂永不改變的祭司之職,及完美的拯救,是基督徒信賴祂的根基,並繼續在此根基上建造,追求成聖

與完全。現在耶穌在神面前為我們代求,將來我們可進到至聖所,和祂面對面溝通。(來十1920)

    惟有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我們才得以在恩典上剛強,屬靈的生命才得長大成熟,與基督才能更緊密的契合。

    喔,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若你們確知自己已重生得救,切莫以此為滿足,要知道這只是永恆生命的開端,要繼續追求成聖與完全,這是神的心意,也是耶穌要在我們身上完成的工作。學習完全降服於耶穌基督,每天去領悟耶穌同住的內在隱密生活,多多支取神的恩典,讓你做個得人漁夫,沒有一件事比越來越像耶穌,更能令人心滿意足,因為把自己當作活祭獻給耶穌的生活,是最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