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希伯來書全書綜合綱目

 

壹、綜合靈訓要義

 

【耶穌基督的所是】

    一、祂是神子――完全的神(一章)

    二、祂是人子――完全的人(二章)

    三、祂是神的使者,是大祭司(三至七章)

    四、祂是中保(1~18)

    五、祂是道路――又新又活的路(19~39)

    六、祂是我們信徒的榜樣(十一至十二章)

    七、祂是大牧人(十三章)

 

【希伯來書中的耶穌】

    一、耶穌是神子(一章)

    二、耶穌是人子(二章)

    三、耶穌道成肉身時的人生經歷(二至五章)

    四、耶穌贖罪的事工(五至七章)

    五、耶穌遺留的功績和在天上的事工(七至十章)

    六、耶穌對信徒靈性生活的影響(十一至十三章)

          1.祂是我們信心的對象──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十一章)

          2.祂是我們盼望的目標──因盼望而忍耐著追求(十二章)

          3.祂是我們愛心的源頭──因愛而接受祂的成全(十三章)

 

【耶穌基督和基督徒】

    一、耶穌基督自己(一至七章)

          1.祂的尊貴:比眾先知和天使更高(一章)

          2.祂的降卑:成為人子,作成救恩(二章)

          3.祂的升高:在天上永遠作大祭司(三至七章)

    二、耶穌基督的血――祂與基督徒的關係(八至十章)

          1.立定新約,祂成了更美之約的中保(八章)

          2.祂一次獻上自己成了永遠贖罪的祭(1~18)

          3.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19~39)

    三、基督徒該當如何(十一至十三章)

          1.該作成信心的工夫(十一章)

          2.該持守盼望的忍耐(十二章)

          3.該付出愛心的勞苦(十三章)

 

【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9)

    一、從前神藉著眾先知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祂兒子曉諭我們(1~2)

    二、從前神藉著天使傳話,其後這救恩是主親自講的(2~3)

    三、從前摩西在神的全家為僕人,現在是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5~6)

    四、從前約書亞並未叫人享到安息,現在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8~9)

    五、從前的大祭司是從人間挑選的,現在基督作大祭司乃是祂是神的兒子(15)

    六、從前神應許亞伯拉罕,現在神應許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1317)

    七、從前祭司的職任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現在這大祭司的職任長久不更換(23~24)

    八、從前祭司在地上人所支的帳幕裏供奉,現在這大祭司在天上真帳幕裏作執事(24)

    九、從前所獻的禮物和祭物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現在基督只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就除掉罪(926)

    十、從前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現在我們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8;十19~20)

    十一、從前存著信心死的人,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現在神給我們豫備了更美的事(十一1339~40)

    十二、從前人來到西乃山,卻不能靠近那山,現在我們乃是來到錫安山,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十二18~23)

    十三、從前以色列祭司們有一祭壇,上面的祭物可容他們同吃,現在我們有一祭壇,上面的祭物是他們不可吃的(十三10)

 

【至高無上的基督和祂的信徒】

    一、至高無上的啟示──神的兒子耶穌基督(1~13)

          1.基督比眾先知更尊貴(1~3)

          2.基督比天使更尊貴(4~14)

          3.第一個警戒──忽略救恩的危險(1~4)

          4.基督為人得了尊貴榮耀(5~13)

          5.基督為人勝過死權和受苦(14~18)

          6.基督比摩西更尊榮(1~6)

          7.第二個警戒──硬心不信的危險(7~13)

    二、至高無上的大祭司──神的兒子耶穌基督(14~28)

          1.基督是尊榮的大祭司──大祭司的體恤(14~16)

          2.基督蒙神稱祂為大祭司──大祭司的資格(1~10)

          3.第三個警戒──幼稚不成熟和離棄道理的危險(11~8)

          4.基督是進入幔內的大祭司──祂是我們的指望(9~20)

          5.基督是永遠的大祭司──祂的職任長久不更換(1~24)

          6.基督是完全的大祭司──祂能拯救我們到底(25~28)

    三、至高無上的執事──神的兒子耶穌基督(1~18)

          1.基督是被高舉的大祭司──在天上作執事(1~5)

          2.基督是更美之約的中保──更美的應許和更美的職任(6~13)

          3.基督是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獻那更美的祭物(1~18)

    四、至高無上的信心的榜樣(19~十一40)

          1.存著信望愛藉又新又活的路來到神面前(19~25)

          2.第四個警戒──故意犯罪和退後的危險(26~39)

          3.信心的概述──藉信得神喜悅(十一1~6)

          4.挪亞的信心──敬畏神的信心(十一7)

          5.亞伯拉罕的信心──遵命等候的信心(十一8~10)

          6.撒拉的信心──變不可能為可能的信心(十一11~12)

          7.列祖的信心──客旅的信心(十一13~16)

          8.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信心──能叫死人復活的信心(十一17~19)

          9.以撒的信心──祝福的信心(十一20)

          10.雅各的信心──敬拜的信心(十一21)

          11.約瑟的信心──不死的信心(十一22)

          12.摩西父母的信心──無懼的信心(十一23)

          13.摩西的信心──捨己的信心(十一24~28)

          14.以色列人的信心──拯救和得勝的信心(十一29~30)

          15.喇合的信心──順從的信心(十一31)

          16.信心偉人們的信心──剛強勇敢並忍受苦害的信心(十一32~40)

    五、至高無上的盼望的榜樣(十二1~29)

          1.奔跑基督徒路程的榜樣(十二1~4)

          2.忍受父神管教的益處(十二5~13)

          3.捨棄盼望(賣掉長子名分)的後果(十二14~17)

          4.新約更美的盼望──天上的耶路撒冷(十二18~24)

          5.第五個警戒──為著不能震動的國當存敬畏的心事奉神(十二25~29)

    六、至高無上的愛心的榜樣(十三1~25)

          1.對人有愛心──相愛、接待、記念(十三1~3)

          2.對己有愛心──不行淫、不貪愛錢財(十三4~6)

          3.對神的道有愛心──不被怪異的教訓勾引了去(十三7~9)

          4.對神有愛心──出到營外就了祂去,獻神所喜悅的祭(十三10~16)

          5.對神的僕人有愛心──依從引導的人並為他們禱告(十三17~25)

 

【我們對『祂』該有的態度】

    一、要『聽』從祂的話(2)

    二、要惟獨『見』祂(9)

    三、要『思想』祂(1)

    四、要坦然無懼的『來到』祂面前(16)

    五、要『學』祂並『順從』祂(8~9)

    六、要『持定』祂(18~20),不可羞辱祂(6)

    七、要『靠著』祂進到神面前(25)

    八、要知道我們『有』祂,並要『認識』祂(111)

    九、要『等候』祂(28)

    十、要取用祂的寶血和功績,就是『經過』祂(19~20)

    十一、要在靈裏『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十一27)

    十二、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十二2)

    十三、要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十三13)

 

【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本書共有四次)

    一、以神兒子的身份(3)

    二、以大祭司的身份(1)

    三、以人子的身份(12)

    四、以信心創始成終者的身份(十二2)

 

【諸天之上的基督和屬天的賞賜】

    一、基督的地位:

          1.祂升入高天(14)

          2.祂高過諸天(26)

          3.祂進了天堂(24)

          4.祂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3)

    二、基督屬天的賞賜:

          1.天召――屬天的呼召(1)

          2.天恩――屬天的恩賜(4)

          3.天上事――天上的事物(5)

          4.天上更美的家鄉(十一16)

          5.天上的耶路撒冷(十二22)

 

【更美的】

    一、更美的名(4原文)

    二、更美的行為(9原文)

    三、更美的位分(7原文)

    四、更美的指望(19)

    五、更美之約(22;八6)

    六、更美的職任(6)

    七、更美的應許(6)

    八、更美的祭物(23;十一4)

    九、更美長存的家業(34)

    十、更美的家鄉(十一16)

    十一、更美的復活(十一35)

    十二、更美的事(十一40)

    十三、更美的說話(十二24)

 

【基督為兒子】

    一、祂的地位(Rank)――神的兒子,祂的神性――六處舊約經文證明祂的超越(5~12)

    二、祂的顯現(Revelation)――人子,祂的人性――祂比天使微小一點(6)

    三、祂的治理(Rule)――大衛的兒子,祂的權柄――萬物都服祂(8~9)

    四、祂的角色(Role)――亞伯拉罕的兒子,祂的職事――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16)

 

【信徒所承受的是甚麼】

    一、承受救恩――被天使(服役的靈)效力(14)

    二、承受應許――堅固又牢靠的指望得以進入天上(17~18)

    三、承受那從信而來的義――因信靠神不改變的話(十一7)

 

【聖徒的七樣保障】

    一、聽見――當鄭重所聽見的道理,以免隨流失去(1)

    二、小心――要謹慎,免得存著不信的惡心(12)

    三、勸勉――天天比此相勸,免得被罪迷惑而心裏剛硬(13)

    四、殷勤――務必竭力,免得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11)

    五、思想――要思想耶穌,免得疲倦灰心(十二3)

    六、修理――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使瘸子不至走差(十二13)

    七、注視――要謹慎(原文是『殷勤地看』),免得失去神的恩,被毒根擾亂(十二15)

 

【危險的信號--紅燈轉綠】

    一、不可隨流失去,但要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1)

    二、不可搖動,但要堅持起初確實的信心(614)

    三、不可落後,但要竭力進入安息(11)

    四、不可轉向,但要進到完全的地步(1~3)

    五、不可被勾引了去,但要靠恩得堅固(十三8~9)

 

【五大勸勉】

    一、不要忽略這麼大的救恩(1~4)

    二、務要進入神應許的安息(7~13)

    三、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11~12)

    四、總要堅固不可動搖(19~39)

    五、忍耐著奔跑那擺在前面的路程(十二1~29)

 

【我們所見的耶穌(本書中有八次未附其他尊稱)

    一、耶穌――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9)

    二、耶穌――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1)

    三、耶穌――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20)

    四、耶穌――作了更美之約的『中保』(22原文是『保證人』)

    五、耶穌――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得以進入至聖所(19~20)

    六、耶穌――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十二2)

    七、耶穌――新約的『中保』(十二24原文是『辯護者』)

    八、耶穌――在城門外受苦,好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十三12)

 

【為大祭司的耶穌基督】

    一、慈悲忠信的大祭司──能搭救被試探的人(17~18)

    二、我們認為使者的大祭司──為那設立祂的盡忠(1~2)

    三、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能體恤我們的軟弱(14~15)

    四、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祂為大祭司──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9~10)

    五、進入幔內的大祭司──又堅固又牢靠的靈魂之錨(19~20)

    六、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完全聖潔,與我們是合宜的(25~27)

    七、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右邊的大祭司──作更美之約的中保(16)

    八、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用自己的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11~12)

    九、治理神家的大祭司──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20~21)

 

【獲得安息的步驟】

    一、『思想耶穌』(1)

    二、『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12)

    三、『要…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裏就剛硬了』(13)

    四、『當畏懼,免得我們中間,或有人似乎趕不上了』(1)

    五、『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11)

 

【聽祂的話或硬著心】

    一、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7~815;四7)

    二、三樣導致硬心的因素:

          1.不信的惡心(12)

          2.被罪迷惑(13)

          3.趕不上神的應許(1)

 

【本書中七樣心的標誌】

    一、迷糊的心(10)

    二、剛硬的心(8~15)

    三、不信的惡心(12)

    四、分辨的心(12)

    五、灑淨的良心(22)

    六、誠實的心(22)

    七、堅固的心(十三9)

 

【不可離棄】

    一、不可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12)

    二、不可離棄道理,否則不能從新懊悔(6)

    三、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就必大得賞賜(35)

    四、不可棄絕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祂乃是烈火(十二2529)

 

【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的五個理由】

    一、因祂能拯救到底(25)

    二、因祂升入高天(14;九24)

    三、因祂是神的兒子,是神又是人(14)

    四、因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15)

    五、因祂也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15)

 

【神所揀選的大祭司】

    一、祂的人位(Person)――神的兒子耶穌(14~15;五5)

    二、祂的準備(Preparation)――受苦難(8)

    三、祂的樣式(Pattern)――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10)

    四、祂的對象(People)――我們蒙恩的人(20)

    五、祂的能力(Power)――永遠常存(25)

    六、祂的職事(Purpose as Priest)――獻自己贖罪並為我們代求(25~27)

    七、祂的場所(Place)――天上(24)

 

【七項永恆的真理】

    一、永遠的救恩――基督是它的根源(9)

    二、永遠的審判――基督道理的開端(2)

    三、永遠的救贖――用基督的血(12)

    四、永遠的靈――基督藉著祂將自己獻給神(14)

    五、永遠的產業――應許給蒙召的人得著(15)

    六、永遠的約――靠基督的血生效(十三20)

    七、永遠的成全――因著神兒子為大祭司(28)

 

【我們的大祭司】

    一、祂的設立(Ordination)――出於神(5~6)

    二、祂的順從(Obedience)――成為人(8~9)

    三、祂的全能(Omnipotence)――大祭司(14~16)

 

【信徒生命不長進的三種圖畫】

    一、嬰孩――本該長大成人,卻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13~14)

    二、學生――本該作師傅,卻還需有人教導神聖言小學的開端(12)

    三、建築物――本該進到完全的地步,卻仍再立基督道理的根基(1~2)

 

【天上帳幕和地上帳幕的比較】

    一、天上的帳幕是主所支的;地上的帳幕是人所支的(2)

    二、天上的帳幕是真體;地上的帳幕是形狀和影像(5)

    三、天上的帳幕沒有幔子的隔閡;地上的帳幕分成頭一層和第二層(6~8;十19~20)

    四、天上的帳幕是更大更全備的;地上的帳幕是不完全且有瑕疵的(91123)

    五、天上的帳幕是屬靈、榮耀且永存的;地上的帳幕是屬乎這世界的,故會毀壞(11)

 

【新約與舊約的比較】

    一、舊約是新約的預備,地上祭司的事奉不過是天上事奉的形狀和影像(1~5)

    二、新約本著更美的應許而立,舊約有瑕疵,是漸舊漸衰、快歸無有的(6~13)

    三、新約是代替舊約、廢除舊約的,舊約的規矩和條例到新約時都當止息(1~10)

    四、新約的祭物是更美的(11~28)

          1.舊約是用牛羊的血,新約是主用祂自己的血

          2.舊約是叫身體潔淨,新約是洗淨人的心

          3.舊約祭物是多次的,新約的祭物是一次已足

    五、舊約的祭物斷不能除罪、永不能除罪,新約主耶穌所獻的祭,是『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1~18)

 

【新約是神永遠旨意的說明、執行與保證】

    一、新約是神永遠旨意的說明(1~13)

          1.聖靈裏的基督是新約一切事物的真實意義(1~5)

                (1)得著榮耀的耶穌是一切屬靈事物的關鍵(1)

                (2)耶穌得著榮耀專一的職事是為著建造屬天的帳幕(2)

                (3)榮耀的基督就是建造帳幕啟示出來的樣式(5)

          2.聖靈裏的基督是新約的內容與實際(6~13)

                (1)更美的應許、更美的約與更美的職事(6)

                (2)舊約的瑕疵與新約的必需(7~9)

                (3)新約的實際與根基(10~13)

    二、新約的精意乃是耶穌達到了『聖中聖』(1~11)

          1.『聖中聖』說出神最高的心意和觀念(38)

          2.『聖中聖』說出基督救恩的奧秘(6~10)

          3.『聖中聖』說出基督的無限豐滿(1~5)

          4.『聖中聖』是神向著一切蒙恩之人的呼召(811)

    三、享受新約的能力乃是藉著寶血的豐滿屬靈意義(11~18)

          1.寶血使我們得以事奉那永生神(11~14)

                (1)寶血的能力乃在於基督優美超越的人性(14)

                (2)寶血的能力開啟了至聖所(11~12)

                (3)寶血的果效乃在於永遠的靈(14)

                (4)寶血的能力使我們能事奉神(14)

          2.寶血使我們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15~28)

                (1)祂的受死結束了人一切的罪案(15)

                (2)祂的受死開啟了屬天的福份(15)

                (3)祂的受死啟動了遺命的效力(16~17)

                (4)祂一次受死所流的寶血成了新約的憑據(18~22)

                (5)祂一次受死所流的寶血具有永遠贖罪的功效(23~28)

          3.寶血使我們得以成聖並永遠完全(1~18)

                (1)祂照神的旨意一次獻上身體叫我們得以完全成聖(1~10)

                (2)祂一次獻了永遠的贖罪祭叫我們得以永遠完全(11~14)

                (3)聖靈藉新約印證永遠的除罪(15~18)

 

【基督和天上的聖所】

    一、祂已打開了天上的聖所(11~12)

    二、祂潔淨了天上的聖所(20~23)

    三、祂在天上的聖所裏為我們顯在神面前(24)

    四、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使我們能進入至聖所(19~22)

    五、祂在天上的聖所裏將我們的頌讚為祭獻給神(十三15)

 

【我們對大祭司該有的回應──信心、盼望和愛心】

    一、總綱(19~25)

          1.大祭司已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並正治理神的家(19~21)

          2.我們當存著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22)

          3.我們要堅守所承認的指望(23)

          4.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彼此勸勉(24~25)

    二、如何才能存著充足的信心(十一1~40)

          1.明白信心的實意(十一1~3)

          2.效法因信而得美好證據的人們(十一4~39)

          3.信靠神必使叫我們同得祂所豫備更美的事(十一40)

    三、如何才能堅守所承認的指望(十二1~29)

          1.跟隨見證人的腳蹤,仰望主耶穌而奔跑前程(十二1~4)

          2.甘心領受父神的管教(十二5~13)

          3.謹慎不受玷污,持守那不被震動的,並敬畏神(十二14~29)

    四、如何才能激發愛心(十三1~25)

          1.在日常生活中操練愛心的行為(十三1~6)

          2.在屬靈生活中效法愛心的榜樣(十三7~17)

          3.禱告求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我們(十三18~25)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希伯來書註解》

 

、其他綱目

 

【以主為中心】

  一、耶穌是神(神子,一章)

   二、耶穌是人(人子,二章)

   三、耶穌是神的使者,是大祭司(三至七章)

   四、耶穌是中保(八章~18)

   五、耶穌是道路(19~39)

   六、耶穌是我們的榜樣(十一至十二章)

   七、耶穌是大牧人(十三章)

── 牛述光

 

【信、望、愛】

讀經:來十19~25;十一1~2;十二1~2;十三1~2

   一、希伯來書的中心是基督與教會

         1.希伯來書不只講到基督,也講到教會

               (1)希伯來書是一本對比的書,講到主耶穌的超越性,祂遠超過天使、摩西、亞倫,祂所立的新約比舊約更美

               (2)像約翰福音一樣,希伯來書前面許多章講到基督,最後一個段落才講到教會。本書最後的四分之一是講到教會

         2.希伯來書不只講到個人,也講到團體

               (1)許多聖徒寶貝希伯來書中的教訓,但很可能會以為本書中許多警告、勸勉的話,是只為著我們個人的

               (2)在希伯來書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詞,就是『進前來』,英文作come todraw near,一再地呼召眾人進前來:『我們來到施恩的寶座前』(16);『凡進到神面前來』(25);『我們進入至聖所我們來到神面前』(1922)

               (3)可見,本書中的教訓不只是針對個人,也是針對團體的。所以我們要從希伯來書,來看一些關於教會的異象

   二、信望愛與教會息息相關

         1.教會是神的家,有大祭司在治理

               (1)希伯來書說主耶穌是大祭司,祂已升入高天,能體恤我們的軟弱(15),並坐在父神的右邊,為我們代求(25;八1)

               (2)希伯來十章又說祂是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1),就是神在地上的教會。這位大祭司如何治理神的家呢?就在22~24節給我們一些的啟示

         2.證實信心,堅固盼望並激發愛心

               (1)22~24節裡面有一個重要的詞,英文作let us意即『讓我們』,可惜中文和合本沒有翻出來。此段經文共有三次題到『讓我們』

               (2)22節是說:『讓我們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意思是說,讓我們的信心再得著保證、證實

               (3)23節是說:『讓我們堅守所承認的指望。』意思是說,讓我們的盼望再蒙堅固

               (4)24節是說:『讓我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意思是說,讓我們的愛心再被激發

               (5)這裡講到信、望,也講到愛。大祭司治理神的家,使我們的信、望、愛都得到加強

         3.希伯來書十一至十三章,就是講信望愛

               (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十一1~2)。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給我們看見許多信心的見證人,是要叫我們的信心更加得著證實

               (2)『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十二1~2)。希伯來書第十二章是說我們信心既因許多信心偉人而重得證實,就更能夠放下、脫去、忍耐和奔跑,我們的盼望也就更加得著堅固

               (3)『你們務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十三1~2)。希伯來書第十三章是在激發我們的愛心,在熟識的聖徒之間要弟兄相愛(『弟兄相愛』原文就是『非拉鐵非』,意即友愛),對陌生的訪客要用愛心接待(『愛心接待客旅』在原文是一個字,含有待人如友之意)

         4.信望愛是教會的見證

               (1)在新約裡給我們看見:教會是神的教會(林前一2),是基督的教會(羅十六16),又是眾聖徒的教會(林前十四34原文)

               (2)教會正常的見證,乃是對神有充足的信心,對基督有堅固的盼望,對聖徒有友誼的愛心

   三、教會與聚會的關係

         1.教會彰顯于正常的眾聖徒聚會

               (1)希伯來書第十章在題過三次『讓我們』之後,接下去就說『你們不可停止聚會』(25),真是饒有意義。大祭司治理神的家,乃是彰顯於眾聖徒的聚會中

               (2)甚麼是教會的聚會?教會的聚會就是『讓我們』。教會正常且美好的團體見證,是不分我們、他們,而只有『讓我們』。凡是說我們、他們的,就是沒有看見甚麼是教會的聚會

               (3)在教會中不僅不能分門結黨,也不可有『我們』、『他們』的極化的味道。可能我們沒有明顯的分門別類,但若帶著色彩、極化偏向一邊,這個總是分門結黨的開始

               (4)『你們不可停止聚會』,英文翻作『不可停止我們自己的聚會』;這個翻作『自己』的希臘原文,在感覺上也包括『你們』的意思。教會的聚會是『我們自己的聚會』,不僅是所有弟兄姊妹的聚會,並且也是眾聖徒合一的聚會(弗五章說妻子要順服『自己』的丈夫,丈夫要愛『自己』的妻子,這個『自己』有兩個就是一個的含意)

         2.正常的眾聖徒聚會加強教會的見證

               (1)正常的眾聖徒聚會,會使人有這是『我們』的聚會的感覺;眾聖徒不分彼此,人人都有份,軟弱的肢體也能盡其功用。這樣的聚會,就是教會的見證。你不必勸勉人來聚會,只要讓人感到教會正常的氣氛,自然不會停止聚會到習慣了的地步

               (2)正常的眾聖徒聚會,不僅讓人看見有一位大祭司在治理神的家,並且也讓眾聖徒的信心都得著證實,盼望都得著堅固,愛心都得著激發。這樣的聚會,就是加強了教會的見證

   四、正常教會聚會應有的光景

         1.眾聖徒同感不配,卻是受主歡迎

               (1)『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借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19~20)

               (2)我們常把這段話應用在個人方面,其實,這段話也是為著團體的。我們每一次聚集的時候,也都需要借著祂的寶血,對付消極的一面,一同進到至聖所,進到靈裡

               (3)教會的聚會不是要求人達到了相當水準、相當程度,才可以來參加聚會,才可以在會中盡功用。我們每一次來聚會,都感到自己雖然不配,卻因耶穌的血而能『坦然』進前來

               (4)也許有人因環境的關係,不能經常聚會,也許有人在個人的生活裡有軟弱和難處,但這些都不能攔阻他們在聚會中坐在前排,禱告、作見證、分享感覺,因為他們不只受主的歡迎,弟兄姊妹們也沒有側目相看

         2.證實信心並堅固盼望

               (1)在教會的聚會中,主常常借著人說話,因此我們要本著聽主話的態度來彼此交通,聽的時候要為自己聽,不要為別人聽;講的時候要講給自己聽,不要帶著動機和目的講

               (2)教會每一次的聚集,總是要叫弟兄姊妹的信心得著證實,在靈裡得著享受和幫助,回去之後自然就有信心的流露,不但信祂,也信祂賞賜那些尋求祂的人。如此,教會的聚會跟日常的生活就不至於脫節

               (3)正常的教會聚會,總是把我們帶到不見一人,只見耶穌的情景。就像在啟示錄第一章裡的約翰,他沒有看見高大的人物發出宏亮的聲音來,只看見七個金燈檯和人子行走在其間。若是我們都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我們的盼望就會更加堅固

         3.激發愛心而不惹氣

               (1)如果教會的聚會正常,我們定規在信心上是個尋求神的人,在盼望上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在眾聖徒中自然就存弟兄相愛的心

               (2)正常的教會聚會是和生活一致的。平時不僅弟兄相愛,並且用愛心接待,大家都覺得這是我的家。到了聚會中,還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不要有單獨的感覺,不要以自我為中心

               (3)激發愛心的『激發』,和以弗所書六章四,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的『惹氣』,這兩個字在希臘原文很相近,但意義差別很大。惹,是把怒氣惹出來,是消極的;激,是將愛心激發出來,是積極的

               (4)在教會生活中,我們都非常的接近,難免會彼此影響,所以在聚會中與聖徒交通時必須注意,用主所給我們的話來彼此分享,來激發眾人的愛心,而不是去惹動人的怒氣

         4.正常的教會性聚會是例會,不是慣會

               (1)聖經的話是說,停止聚會會變成習慣,所以不可停止聚會。我們要小心,千萬不要把聚會當作習慣。任何一個正常教會性的聚會都不是習慣

               (2)教會的聚會是『例會』,但不是『慣會』;我們必須規定一定的時間,不然人不曉得甚麼時候來聚集。例會是為著時間上的肯定,但不是慣會,沒有一個聚會該是習慣式的

               (3)慣會的內容一定是老套,陳腔老調,但教會的聚會沒有一次是這樣的。雖然是同樣的時間、地點,唱詩、禱告、交通,在形式上好像是差不多,但因為每一次主都有新鮮的話,所以這是例會,不是慣會

         5.不分彼此,信望愛同步增長

               (1)希伯來書十章二十四節說要『彼此』相顧,但到了二十五節,照希臘原文直譯應為『倒要勸勉』,,並無『彼此』二字。聖靈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真正進入教會聚會的情況時,就不再分彼此,而只有『我們』了

               (2)教會的聚會應該是『倒要勸勉』,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不要說,常來聚會的人比較強,他們才可以勸勉不常來的人

               (3)當教會的聚會,不常來聚會的人也能投入,常來聚會的人也能敞開接受幫助,如此分享、供應的結果,我們的信、望、愛統統都要得著增長──《查經輯要》()

 

【用信心與神的話調和】

讀經:來一1~2;四1~2;十一章全;十二1~2

   一、神的話須要活出來

         1.主耶穌是活出神的話的好榜樣

               (1)主耶穌說,人活著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這是說,人必須天天靠神的話而活,才能活得合乎神的標準

               (2)主耶穌在地上的生活、工作,全是為著應驗經上的豫言。甚至祂在十字架上說『我渴了』,以及祂如何死,如何復活、升天,都是照著聖經。主耶穌實在是一個靠神的話而活的好榜樣

               (3)主耶穌就是神的話。祂是那太初就有的道,成了肉身(約一114),從這個肉身又活出道來。在祂一生的每一階段,把神的話全都活出來了

               (4)希伯來書一章一節給我們看見,神是說話的神,在古時祂是借著眾先知說話。第二節說,在這末了的新約時代,神的話語都是借著祂的兒子向我們說的。主耶穌是道成了肉身,又是肉身活出來的道

         2.神子民不能活出神的話的原因

               (1)神是說話的神,很多人都聽見神的話,但不一定每個人都得著益處。希伯來書四章一節說,不只以色列人在曠野失敗了,連我們也或有人似乎趕不上了

               (2)第二節說,有的人聽了道而沒有得著益處,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人沒有用信心與所聽的道調和

               (3)神是借著祂的話作工在我們身上,但需要我們信心的配合。我們若用信心和話調和,就會發生生命的變化

   二、信心的見證人就是活出神的話的人

         1.相信並活出神的話

               (1)希伯來書十一章全章說到信心的見證人。他們相信神,也相信神的話。他們因信神的話就開始一個新的生活,至死不渝。甚至他們的死都是帶著信心死的

               (2)這些人也許有的只得到神的一句話,他們的一生就活在這句話中,忠於這一句話,活出這一句話。雖然在度量上和主耶穌活出神所有的話大不相同,但仍蒙稱許為信心的見證人

               (3)許多時候我們失敗了,自己都恨自己,對自己完全絕望,但我們若看看雅各,想想參孫,就會受鼓勵,重新得著信心。當然我們不是效法他們的失敗,乃是學習他們那一點信心的行為

               (4)神對我們的要求不太高,只是相信所得著的這一部分,守住這一部分,一生不放棄這一部分,你就可以列在信心的見證人裡

         2.亞伯因信獻祭與神

               (1)信心的頭一個見證人不是亞當,而是亞伯。他必是從父母那裡聽見,神用羔羊的皮給他們作衣服的事

               (2)亞伯聽了以後就相信,相信他活著乃是靠羔羊,所以他的生活就是牧羊並向神獻祭。他所聽的道雖多,卻一生照著生活,就得了稱義的見證

         3.以諾因信與神同行

               (1)以諾是頭一個勝過死亡的人。他被提不見死,因為他與神同行三百年。在這三百年中,他也生兒養女,過很平常的生活

               (2)以諾所以能如此,乃因信神『是』(六節『有神』原文為『神是』)。不要忘記,只有神『是』,其他都『不是』。我尋求祂,祂必定賞賜我們

         4.挪亞因信預備方舟

               (1)挪亞相信神告訴他要用洪水毀滅這個世界的話,就照著神的話去預備一隻方舟。全家八口一百二十年之久,合力建造方舟,就蒙神稱義

               (2)希伯來十一章其實就是整本舊約的撮要。這些代表性人物共同的特點,就是信靠神並神向他們說的話,並一生持守不渝

         5.亞伯拉罕因信生以撒並獻以撒

               (1)對於亞伯拉罕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得著兒子。無論神給他多少牛羊,如果沒有兒子,神的話就落了空。他七十五歲蒙神應許,信心歷經試煉,等到一百歲才生出以撒。亞伯拉罕花了二十五年的時間,經歷了神是使無變有的神

               (2)這位偉大的信心之父,並沒有作任何偉大的事,只是生了一個小小的兒子。成果雖小,但這是信心的成果。不過事情並沒有停在這裡

               (3)有一天神再來試驗他,要他把以撒獻上。亞伯拉罕相信神的話說從以撒生的才算是後裔,神的應許一定要借著以撒才能成全;他相信神是叫死人復活的神,神必要叫以撒從死裡復活,所以就順服神的命令把以撒獻上,這是何等的信心!

         6.其他的見證人也都因信神的話而活

               (1)希伯來書十一章所舉信心見證人,還有以撒、雅各、約瑟、摩西,不及一一細說。這些人都是神給他們一句話,他們就一生持守並把它活出來。這是他們一生的總結

               (2)33~38節,他們因著信,就一輩子那樣的生活。而39節說,他們只不過得著了『證據』,卻仍未得著神所應許他們的

               (3)最後40節說,神為他們和我們預備了同樣的事,他們要等候我們――新約的信徒,也像他們一樣持守神的話,一生作信心的見證人

               (4)親愛的弟兄姊妹,信心的見證人不是停在舊約,還要加上好多,如保羅、彼得、約翰、提摩太等等。今天還要加上我們。他們等候我們

               (5)從這一章看見,神對人的要求不是太高。他們雖不懂得太多的道理,但他們的確得著了神的一句話,就一生靠著而活。雖經歷失敗,仍舊相信。他們用信心與神的話調和,持守神的話到底。最終神的話成就在他們身上,他們就作了信心的見證人

   三、活出神的話的路

         1.要被神的話成全

               (1)希伯來書十一章三節說,『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的話造成的。』本節按原文可譯為:『我們因著信,就知道這諸世代是藉神的話成全的。』

               (2)『世代』不是指物質,而是由人構成的,一代又一代就構成了諸世代。在神的眼光中,本章所列的見證人,乃代表每個世代的人物。『成全』一詞,與弗四12的『成全聖徒』在原文是同系字

               (3)所以這一節的正解該是:我們因著信,就知道每一個世代的那些見證人,都是借著神的話來成全的

               (4)這裡告訴我們說,舊約的那些人能成為神的見證人,是借著神的話成全的。這正與馬太福音四章四節互相呼應:人能活得合乎神的旨意,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5)讓神的話成全我們,這是一條生活的路,是神所指示的路,是主耶穌親自宣告的路,也是舊約所有信心的見證人所走的路

         2.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1)希伯來書十二張一節說,這些信心的見證人,如同一大片雲彩圍繞著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被消極的、事、物圍著,不要讓人把你和主隔離

               (2)我們還當放下各樣的重擔,並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最纏累我們的罪就是不信的噁心(來三12)。不信就是罪。不相信主的話,不相信神,這是最大的罪。我們還要存心忍耐,奔那擺在前面的路程。這路程就是保羅所說當跑的路(提後四7)

               (3)第二節告訴我們跑路的秘訣,就是仰望耶穌。當我們來實行神話語的時候,很容易落在一個光景――看自己成功或是失敗。只有主耶穌才是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那一位,看自己並不能增加對主的信心

               (4)希伯來書的作者並沒有要我們仰望那些如同雲彩的見證人。我們不該仰望任何一個屬靈的偉人。歷代以奔跑這條路的人,都是單單仰望耶穌,也只有祂配得我們仰望。祂必成全我們所信託祂的,直到那日。阿們!──《查經輯要》()

 

【第三十三題 事奉的憑藉——會幕四——會幕經歷】

一、經文:來九1至十25

二、要節

來十1922「……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三、信息

1.信徒經歷基督的過程

 a.經歷基督作我們救恩的門。

 b.接受基督為我們在十字架上的代死。

 c.得著在基督裡的地位,被神稱義。

 d.因愛而學習過奉獻的生活。

 e.在愛的激勵下學習對付罪惡。

 f.在聖靈的光照下學習對付世界。

 g.在神話語下學習潔淨自己的行為。

 h.進而學習親近神,享受神的同在。

 i.逐漸學習靠著基督與神交通,享受神的豐富。

 j.逐漸學習藉著基督做我們的生命,認識復活的大能。

 k.逐漸學習藉著基督過審判台前被光照的生活。

 1.逐漸學習藉著基督認識基督的榮耀,及自己的敗壞。

 m.逐漸學習藉著基督來為人代禱。

 n.逐漸學習藉著基督活出種種美德,蒙神悅納。

 o.這樣十字架在他身上有更深的工作,使他成灰。

 p.這樣聖靈在他身上也有更深的工作,使他被純潔。

 q.他逐漸脫離了以己為中心的生活。

 r.他進而經歷了己的破碎。

 s.他摸到了基督是一切的生活。

 t.他有那能供應人的豐富生命。

 u.他有那復活大能的權柄。

 v.他有那隱藏的光卻又是審判人的亮光。

 w.他活在神的同在裡與神面對面。

 x.他與神調和一致。

 y.他活出了神的榮耀。

    2.聖徒經歷基督的層次——可分三層

 a.第一層——外院的經歷

  ⑴ 靠著基督而進入——祂是院門。

  ⑵ 靠著基督而得救稱義與神和好。

  ⑶ 因愛而有奉獻。

  ⑷ 蒙光照而對付罪惡、世界,逐漸得潔淨。

  ⑸ 經歷重在整理自己的行為。

 b.第二層——聖所的經歷

  ⑴ 靠著基督而進入——祂是會幕的門簾。

  ⑵ 靠著祂親近神而事奉神。

  ⑶ 靠著祂享受基督為生命。

  ⑷ 經歷基督為亮光。

  ⑸ 藉著基督蒙悅納。

  ⑹ 多在感覺裡、在魂裡明顯的經歷基督。

  ⑺ 逐漸認識基督,認識自己。

 c.第三層——至聖所的經歷

  ⑴ 靠著基督而進入——基督為幔子。

  ⑵ 然而己必須被破碎——幔子必須裂開。

  ⑶ 這樣才能在靈裡深處經歷基督自己。

  ⑷ 這樣才能與神調和合一。

  ⑸ 這樣才能彰顯神榮。

3.聖徒經歷基督的比較

 a.第一層與第二層的比較

  ⑴ 在外院的聖徒工人多;在聖所的聖徒基督多。

  ⑵ 在外院的聖徒注重行為;在聖所的聖徒注重生命。

  ⑶ 在外院的聖徒靠教訓(日光)過生活;在聖所的聖徒靠基督(燈檯)得光照。

  ⑷ 在外院的聖徒靠美德作香氣;在聖所的聖徒靠復活作香氣。

  ⑸ 在外院的聖徒除掉得多,對付得多;在聖所的聖徒多增加基督,多認識基督。

  ⑹ 在外院的聖徒常被世界沾染(有塵土);在聖所的聖徒不易沾染世界(不易摸到塵土)。

  ⑺ 在外院的聖徒不一定有神的性情;在聖所的聖徒有神的性情。

  ⑻ 在外院的聖徒愛熱鬧;在聖所的聖徒多安靜。

  ⑼ 在外院的聖徒神的同在不明顯;在聖所的聖徒神的同在明顯。

 b.第二層與第三層的比較

  ⑴ 在聖所的聖徒是浮面的;在至聖所的聖徒是深處的。

  ⑵ 在聖所的聖徒是憑感覺活在神面前;在至聖所的聖徒是憑信心活在神面前。

  ⑶ 在聖所的聖徒是憑照出來的光活著;在至聖所的聖徒是以神為光。

  ⑷ 在聖所的聖徒有神的同在,卻不能與神面對面交通;在至聖所的聖徒不只有神的同在,還能與神面對面相會交通。

  ⑸ 在聖所的聖徒有神的同在,但與神還有間隔;在至聖所的聖徒不只有神的同在,也是與神面對面。

  ⑹ 在聖所的聖徒所做的還是顯揚的;在至聖所的聖徒一切都是隱藏的(聖所的桌子、燈檯及香壇,就是至聖所裡隱藏在約櫃裡的嗎哪、法版及發芽的杖)。

4.神的盼望——我們能進到至聖所與祂相會。

四、重點

要深處與神相交還得靠著基督。

── 何廣明《出埃及記讀經資料》

 

【救恩(希伯來書七次提到救恩)

   一、是承受的(13)

   二、是極大的(3)

   三、是可靠的(10「救他們的元帥」)

   四、是永遠的(9)

   五、是結果的(9)──人若得救,雖不完全,卻與從前不同(雅二2617~18;林後五17)

   六、是到底的(23~25;四16)

   七、是完成的(27~28)──基督二次再來,是要完成信徒所蒙的救贖(腓三20)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耶穌為完全的祭司】(來二17~18)

   一、是父神揀選的(來五4~610)

   二、是起誓立的(來七20~22)

   三、是毫無罪孽的(來七26~27)

   四、是永遠常存的(來七23~24)

   五、是獻完全祭的(來九25~28)

   六、是救人到底的(來七25;十1~10)

   七、是溝通神人的(來一、二章)

―― 丁良才《經題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