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一書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地位、命運、責任 約壹三1—3 (史多福) 準備與展望 約壹三l—6 (唐佑之) 神兒女當學的功課 約壹三1—12 (石醒吾) 潔淨自己 約壹三3 愛 約壹三13—24 (吳明節) 禱告與行為 約壹三20—23 地位、命運、責任 史多福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l—3節 今日的經文使我們對基督徒生活有一綜合的觀察。這段經文幫助我們能後退一步,並且細察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景況。聖約翰在這段經文中,將基督徒生活三個階段的輪廓描畫出來。 基督徒的地位——我們是什麼 約翰壹書三章1—2節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聖約翰在這兩節經文中,兩次說到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似乎要使我們深信這是無可懷疑的事實。我們不是只「得稱為」祂的兒女,我們實在「是」祂的兒女。神不但賜給我們一個稱呼,而且已經賜給我們一個地位。「神的兒女」不僅是一個禮儀上的尊稱,而且是一個確實的名稱。 是神的兒女有何意義?它的意義就是與神發生關係。神不因赦免我們眾罪,就心滿意足;祂又歡迎我們進入祂親密的家庭圈子裡。我們屬於祂,祂屬於我們。 不但如此,我們又與祂的本姓有分,因為我們不是藉著合法的認養手續,乃是藉著靈命的重生,進入祂家庭。我們是從神生的,我們已經成為神的兒女。 約翰壹書三章1節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創造了諸世界,又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祂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天和天上的天不足祂居住,祂已經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 約翰壹書三章1節的「何等的」,希臘原文直譯的意思就是「屬於何等國家的」。神的愛是這世界所沒有的。它本身有不屬世的謙遜的特性。它是奇異的,並且奇妙非凡。 我們的兒子身份在世上不是常獲得世人的承認。雖然天父已經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世人卻不是常常認識我們是祂的兒女。從前世人也未能認識神的那位元道成肉身的兒子。 如果他們認識祂,他們就不會將這位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他們不認識祂,所以他們也不認識我們。 基督徒的命運——我們將來如何 約翰壹書三章2節說:「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這是一段重要的話語,因為它將我們所知道的,與我們所不知道的,劃分清楚。 一、我們所不知道的 當一個基督徒謙卑地承認他無知,並且說「我不知道」之時,證明他靈命十分健康。基督徒實在不是全知的。假裝是全知者,顯然是愚昧的事。神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在聖經中向我們啟示出來。 使徒約翰生活聖潔,思想哲學化,是主所愛的門徒,曾蒙主特別賜予許多啟示,他在這裡寫下:「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論到來生的詳情,有許多事情在今生是無法成為教義的內容的。 二、我們所知道的 聖約翰又繼續說,有些事情是我們現在確實知道的,毋須加以懷疑和辯駁。這些事情共有三件。 (1)基督將要顯現 本章二節的「顯現」的希臘原文,在本章五節被用來描寫我們的主在地上的第一次顯現。永存的主在地上的第一次顯現。永存的神—耶穌基督,從前在地上顯現了一些年月以後,現今已經不顯現,但將來必再顯現。祂的顯現如同一出有兩幕的舞臺劇。在第一幕,祂顯現在人類歷史舞臺上,而且在各場為主角。 在第一場,祂是伯利恒的嬰孩;第二場,祂是拿撒勒的男童;在第三場,祂是加利利的傳道人;在第四場,祂是猶太人的王,但祂被棄和被釘;在第五場,祂是死亡的征服者。 現今,第一慕已經落幕了,我們正在等候第二幕開始演出。終有一天,那幕必再上升,耶穌必再顯現在世界舞臺上。 (2)我們必得見祂的真體 那時祂不再受能朽壞的肉身的軟弱所限制,祂帶著能力與大榮耀,堂堂皇皇地顯現。那時,信心成了眼見,我們面對面地看見我們救主的榮耀,又看見祂的真體,我們必異常快樂! (3)我們必要像祂 那時,不但我們的品格必要反映祂的美麗,我們的身體也必要改變,和祂榮耀的身體相似。因此,只有在將來當祂顯現之時,我們要如何像祂,才顯明出來。這個啟示將來必同時出現。祂必顯現,我們也必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 聖經未提過,將來我們有一時期,先要在天堂的陰暗門廊,如同作夢地等候進入天堂的榮耀中,聖經也沒有提及,我們將來先要進入一個滌罪或長進的預備階段,才能進入天堂。將來祂必顯現;當祂顯現之時,我們必看見祂;而且,當我們看見之時,我們必要像祂。 基督徒的責任——我們現今應當怎樣 我們現在的地位與將來的命運,一同使我們不能不要負起基督徒的實際責任。約翰壹書三章3節說:「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在新約中,「指望」的意思就是信心的期望,我們的指望就是:基督再來。 我們現在乃是存著期待的心情,等候祂來,直到祂顯現的時候。我們要等候祂再來,直到我們改變了,眼睛能看見祂顯現的情景的時候。 這樣的期待能在我們靈命中發生果效。因為祂顯現的時候,我們必看見祂完全潔淨的本體,所以我們現在必須潔淨自己。我們將來必改變,與祂的形像相似,我們的一切不潔都必脫落,離開我們,如洞污穢破爛的衣服。我們知道:只有清心的人必得見神,因此,我們在靈戰中,絕對不能讓自己漸漸懈怠。 我們須要以清醒的頭腦來思想這些重大的真理。我們若思想我們是甚麼,我們將來如何,就能清楚地知道我們每天應當怎樣! 約翰壹書三章2節說:「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 準備與展望
唐佑之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1—6節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祂並沒有罪。凡住在祂裡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祂、也未曾認識祂。」(約壹三1—6) 新春、新禱、新盼望,乃一般人的觀念,但對新年的願望,于信徒乃非常實際,因為主恩成為盼望之基礎。故今早在神面前舉行新春崇拜時,特別要感恩,為過去之恩感謝主,為今得之恩而感謝。過去,主為我們成就這麼大的救恩,今日成了何等人,完全是主恩才成的。故須在主前低頭敬拜,抬頭仰望,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祂一路恩待,且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不改變,這進展之恩也一直在進行著,需要我們用信心來領受,來享受。 基督裡的新人 過新年,就聯想到舊年,新舊究竟有何分別?新有絕對標準嗎?沒有!新是相對的。舊年過去,新年開始。著新衣、新氣象,不過是耽式方面,觀念方面的。論實質,無所謂新,穿新衣,身體仍是舊的。從少年、青年、中年至老年,身體是越來越舊的,離世之日越來越近。世上許多新東西,不過改頭換面,並非真新。或有真新之物,很快就舊了。難怪傳道書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但聖經告訴我們新的意思:「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只有在日光之上,在基督耶穌的恩典裡面,我們確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而且祂的恩典,每早晨都是新的。保羅也有這個感受說:「我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這才是真的新,神的恩典從來不重複的,祂不但給我們新的恩典,且是更新的,最近的恩典。如果我們覺得在主面前沒有得到新的恩典;不在神的話語上得到新的知識;不在神的真理裡面得到新的亮光,可能在神面前有問題了,因為沒有新的領受。真需要神的憐憫,願主日日恩待,幫助我們。英國詩人白朗甯給老年人寫鼓勵的話:「最好的就要到了。」但還未到!我們信徒當有這信心。 又新又活的路 希伯來書十章20節告訴我們:「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絛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是永遠新,永遠活的路,是神為我們預備的永生的喜樂,生命的福樂,願我們今日在主面前敬拜的時候,充分的領受。 神帶領以色列民過約但河,進迦南美地,要他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杆直跑,祂為選民預備的是美好的,更美好的,最美好的流奶與蜜之地。但神要他們付代價,並非藉付代價來換取神恩典,乃要他們覺得神恩典之珍貴。以色列人在埃及作奴隸,有四百年的經歷,又四十年在曠野飄泊、流浪,缺少信心。摩西將神的話對百姓說:「你們在曠野繞圈已久。日子到了,該長進!」如今,約書亞又從神領受信息告訴百姓:「要過河領受神所預備更豐盛的恩典。」過河雖然不容易,但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在神凡事都能,離了主就不能作甚麼,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只是要趕緊潔淨自己。昔日神這樣訓練選民,今日也照樣訓練神的教會和祂的兒女們,使在信心方面得長進,在恩典的路上向前行。
神兒女當學的功課 石醒吾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1—12節 感謝神!他要我們在未學習這些功課以前,先知道我們的地位。這地位就是約翰壹書三章1節所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為未曾認識祂。」何等尊貴的地位——「神的兒女」。我們知道,兒女與奴隸是大有分別的,奴隸可以用錢買得來。比如你若有錢,買一個奴隸是很方便的。但兒女不是用錢買得來,用甚麼法子可以得來的。兒女必須自己生的。 亞伯拉罕要得三百十八個奴隸(壯丁)很容易,因為他有的是財產。然而,要得一個兒子(以撒)很困難,因為他壯年時,他的妻子撒拉不給他生育。雖然他有很多羊群,但這些東西換不來寶貴的兒子。直等他年屆百歲時,神的應許在撒拉身上實現出來,他才有了一個兒子。可見兒女的地位何等尊貴! 所以使徒約翰用一枝生動的筆,描寫神兒女的地位,有何等大的價值!他說:「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喔!弟兄姐妹們:我們得著這兒女的名分,真不是件僥倖的事。乃是父神用「無限的愛」恩召我們;用「寶貴的血」買贖我們;並用他「自己的雲」生育我們,我們才有這至高至美的地位! 一、神兒女的特性 「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約壹三1)神的兒女應該是不同凡響,與世人大有分別的。他的思想、言語、作為,應該隨處顯出他有神兒女的特性。感謝神!在這末世的時代裡,許多時祂還給我們看見祂自己兒女們的特性。許多屬靈的信徒,他們的態度超奇、言論正大、行為聖潔,真是值得我們贊羨的!雖然世人誣認為他們思想陳舊、言論乘謬、行為古板。但這些正是表明他們自己不認識神,所以如此批評信徒。 主耶穌說:「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11—12)我看見過幾位愛主的兄姊,他們的態度真是奇特,在極貧窮軟弱,苦難臨頭的逆境中,仍能歌唱讚美,述說神是怎樣的愛他們,使我們有權利為主吃一點小苦!有的自重生到現在,數年如一日的為主作見證。他們的口常傳述神的慈愛給一班未信的人聽。使他們知道信耶穌如何可享受天堂的福氣,等等…:有的雖處在險惡的政界、商界、學界,軍界的黑暗社會中,仍能保持自己的清潔,不沾染世俗,顯出神兒女的特性。這實在是件難能可貴的事!雖然有人批評他們的心思固執、行為拘泥,說甚麼神魔鬼、天堂地獄,這都是癡人說夢話。但他們仍不撓不屈的為主作證,向兇惡的鬼魔進攻。這真是他們屬靈愛主的表記! 然而,我最痛惜流淚的,就是許多神的兒女,在他們的身上,竟然看不出神兒女的特性,反而與世人同流合一行!他們好像鹽失了味;燈沒有光。他們沒有屬靈的脊骨,一經邪風吹襲,世濤的衝撞,就隨波逐流的滾到罪海裡去! 啊!主裡的兄姊們,若你因為愛主,有神兒女特性的緣故,你的態度外教人(包括你至親愛的父母、妻子、兄弟、親戚、朋友都在內。)不能明白;你的言論,他們不能領會;你的作為,他們不能和你表同情,你就有福了!應當歡喜快樂,剛強壯膽的前進。不然,你的態度與他們相同,他們戀世,你也戀世。他們說污穢的言語,你也隨從附和。他們有乖僻的行為,你也不覺得痛楚。那末,你就有禍了!應當痛切悔改。 我們學校有九歲的小學生,他真有神兒女的特性。他父親有的是錢,家裡有汽車,有幾個傭人。他每天到學校裡來讀書。本有汽車可坐,他不要坐。他情願步行,在路上遇到小朋友,就和他們談道。派傳單給他們。他有幾個兄姊:他們課餘常在家中擾嚷,玩耍,但他不與他們同流,常一個人埋首案上,讀經禱告。有一次他母親叫他去看影戲,他說:「基督徒可以看影戲嗎?我不去,應該分別為聖!」他在上課的時候,不像別人那樣偷懶,戲耍。端坐椅上,目不轉睛的聽老師講課,平常也孜孜不倦的溫習攻課。他有應享的權利,為主的緣故不享。可以犯罪的時候,他仍保守自己,而不犯罪,弟兄們:讓我們邁步前進,不要讓他們專美罷! 二、神兒女的指望 「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約壹三2)神兒女對於未來的事,雖然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但,我們的地位是確定的。我們的永遠家鄉,既不在這塵濁的罪世,就只有一個指望,即等候主的再來!聖經說: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主在黑門山上變像時,祂是怎樣的榮耀,怎樣的聖潔?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我們將來也要同祂一樣榮耀,一樣聖潔! 但以理十二章3節說:「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七章9—14節說:「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眾天使都站在寶座相眾長老並四活物的周圍,在寶座前,面伏於地,敬拜神,說:阿們:頌贊、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都歸與我們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長老中有一位問我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裡來的。我對他說: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這班榮耀的、聖潔的人,就是你我作神兒女的人。我們想到將來榮耀快樂,豈不應當愛慕等候主的顯現麼? 但我們有這指望的人,應當注意約翰告訴我們的下文,他說:「凡向祂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約壹三3)你看見麼?這裡聖靈指示我們,凡想得著主再來時的榮耀聖潔,必須現在先付代價;請閱者注意:這裡約翰壹書三章2節的「像祂,」與約翰壹書三章3節的「像祂」是大有關係的。我們若想將來時「像祂,」必須要有現在的「像祂」。 親愛的!你指望主再來麼?你若有這指望,必定已經履行潔淨的條件。否則,你是自己哄騙自己,是可憐不過的!這樣,或者有人要問我說:「我怎樣算已經潔淨了呢?」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若真的已經預備好了,潔淨了,你現在活著,應該不再為自己活,乃是為替你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如經上所言:「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章15) 你若是做生意的,你應該在你的生意上榮耀主。你做生意的目的,不是為賺錢、發大財,乃是要在生意上引人歸向主。你若作傳道的,你不應該以傳道為職業,服事自己的肚腹,也不是為著沽名釣譽,討人的喜歡。乃是專心服事主,剛強壯膽,高舉主的十字架,萬事歸榮耀與神。你若作教員,不是僅僅將世界知識,栽培你的學生,更要將主的生命,灌輸到學生心裡,使他們得永生。你若作醫生,不是僅僅醫人的病,賺點錢養活你自己,應當以主的心為你的心,非但要醫治他們的病,更要救他們的靈魂。你若是學生,應當知道讀書不是僅僅為將來的功名利祿,乃是要多得科學知識,來發明真道的奧秘,使人更認識主的偉大和慈仁!你若是服事人的,你應當比別的不信主的人格外忠心,像約瑟在他主人面前忠心一樣,使別人看見你的長處,而歸榮父神!你若養育兒女,不要想望他們將來榮宗耀祖,作你老年時的靠托,應當將你的兒女奉獻在主手中,好好的將主的真道澆灌他們,使你兒女將來能夠作一個真理的中流砥柱者,親愛的,你若指望主的再來,必須照上面那樣去做,方是個真正的潔淨者! 三、神兒女犯罪的結果 我們既作了神兒女,對於罪惡應該有深刻的認識。不然糊塗終身,難免被魔鬼引誘掉在罪惡險阱裡,將來免不了要受主的公義審判!這段聖經清楚的告我們:「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祂並沒有罪。凡住在祂裡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祂,也未曾認識祂。小子們哪,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樣。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凡從,帝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從此就顯出誰是 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你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甚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約壹三4—12)這裡清楚提到犯罪一竟有什麼結果? (1)犯罪是違背律法(約壹三4)。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著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石版上,乃是寫在心版上。我們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一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聖靈)(林後三3—6)這裡的律法,不是墨寫的律法,乃是永生神靈寫的律法;不是寫在石版上,乃是寫在我們的心版上。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八2)這律法就是生命和聖靈的律法。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壹三4)有人以為這律法,是舊約裡的律法,說我們不守安息日,就是違背律法,犯罪。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聖經,牽強附會,憑著字句,不憑著精意。但我們知道:「字句是叫人死」,今日教會中許多分門爭執,因字句而產生的!「精意是叫人活」,信徒若能本著精意而讀聖經,解釋聖經,就要用愛心說話,彼此合一了!許多人不知不覺,因批評人而犯罪,還說別人違背律法,他們自己犯了論斷人的罪,倒不覺得,真是可惜! (2)犯罪是破壞主工(約壹三5) 主曾顯現,為要除掉人的罪,在祂並沒有罪。信徒若犯罪就是與主為敵。站在寇仇的地位上,破壞主的工作。 (3)犯罪是離開了主(約壹三6) 主說:「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約十五4)常在主裡面的有三種結果: (1)多結靈果。「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 (2)禱告蒙允。「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十五7) (3)父得榮耀。「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五8) 犯罪的是離開了主,所以許多信徒不能結果,禱告不蒙應允,不能榮耀神。也許因為犯了罪。閱者:你又如何? (4)犯罪是未曾見主(約壹三6) 犯罪的信徒,他的靈眼已經失明,不然他斷不敢犯罪。那有強盜,在法官前還敢放火,犯各樣罪孽呢?一定沒有。大衛王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祂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徒二25)信徒阿;你的靈眼若瞭亮,就要常見主在你面前。你還敢犯罪嗎? (5)犯罪是未曾識主(約壹三6) 一個信徒,若真正認識主,知道主怎樣為他的罪。被掛在木頭上。「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二24)他決不會喪心病狂的再去犯罪,信徒阿:若你要犯罪,請你多多思想,主是怎樣的為你飲了苦杯罷! (6)犯罪的是屬魔鬼(約壹二7—10) 我們知道,魔鬼是犯罪的祖宗,所有犯罪的就是魔鬼的子孫。神是行義的祖宗,所有行義的都出乎神。在靈界可說有兩大領域,一是魔鬼的,一是神的。凡住在魔鬼領域內,可以犯罪;但住在神領域裡,就不能犯罪。信徒在未得救前,是魔鬼軍隊裡的俘擄。被罪惡的鎖煉捆綁,等候受地獄的永刑。但,神的慈愛,藉主耶穌在十字架的勝利,打傷了魔鬼的頭,把我們從魔鬼手裡釋放了出來,得了自由,和兒子的名分。若我們再犯罪,就是自投羅網,魔鬼就有權控告,轄制、攻擊我們。雖然靈魂不至永遠滅亡,但,我們的肉體魔鬼有權敗壞我們。「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五5)使我們無權享受神兒女的自由,暫時受魔鬼的轄制。信徒阿:請你記得,我們的父神,在魔鬼的國度裡,沒有領事栽判權可以庇護我們,我們犯罪是要付出受刑罰的代價的。小心罷! (7)犯罪與殺人無異(約壹三11—12) 該隱因犯罪殺了他的兄弟亞伯。信徒犯罪,就是放絆腳石于天國門口,阻擋人進天國。古今有多少人不肯信主,是因為信徒的行為不好。南京有一大學教授,因見兩個牧師打官司,他就廿二年不進禮拜堂。有人因見信徒犯罪,一生一世不肯信主。信徒啊!你犯罪的時候該想到你是正在殺人的靈魂!有一西國姐妹說:「基督徒殺人比強盜更利害!因強盜只殺人的身體,而信徒則殺人的靈魂!」這話誠然是信徒的當頭捧喝!願主裡的同道共勉之。 以上三種重要的功課,都是我們今日信徒所需要的。願主賜我們能力,使我們真有神兒女的特性,不疲不倦的背著十字架跟從主。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在生活上區別自己,等候祂的再來!阿門。 潔淨自己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3節 「凡向祂有道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約壹三3) 一、約書亞吩咐百姓要看耶和華神的約櫃 約櫃象徵神同在。它是放在至聖所,給人在神前敬拜,希伯來書告訴我們當進入幔子內,在施恩座前與神有親密靈交。約櫃也象徵神的引導,民要跟著約櫃向前行,無論過河,或爭戰,均由它引來,以它為目標,為方向。有神同在,神幫助,誰能敵擋呢!神愛我們,愛裡沒有懼怕,且充滿喜樂,並有意外的平安。約櫃或稱法櫃,內有法板是律法,神的訓誨與心意。我們要讀神的話語,要明白祂的心意與教訓,作為走路的方向。神這樣教導以色列民,叫他們學習過河往前行,這實在是恩典裡的訓練,如此才有信心向前。 二、要與約櫃距離二千肘 這是訓練百姓有敬虔與謹慎的心。神是聖潔的,所以親近祂的必須絕對聖潔、敬虔、謹慎,不能隨便。保持這種距離也叫百姓不妄從。我們信神也可能會迷信,相信要用靈性、理性、情感、意志、全個人格相信神,也要用悟性。保羅說:「用悟性禱告,也用悟性讀神的話,不要作糊人,要知道神的旨意如何。」要在神面前等候、仰望、靜思,直到明白神所給的恩典,知道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我們向來未走過,不能憑過去的經驗,自己有的知識、本領,要全心全意仰望神。 你我新年前面的路也是未行過,是歡笑是哀哭?是憂慮或快樂?神不讓我們知道,但祂有應許: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祂有夠用的恩典,不怕!緊要是用充足的信心仰望祂。 各位記得雅各離家出走,神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在雅各一生中,始終記得伯特利的經驗。以後家中發生多事;在示劍女兒受辱,兒子報復殺人,不敢居住在原地。神說:「起來!上伯特利去。」在那裡敬拜神,有新的開始,神重新給他恩典。雖然家中又生一連串的事,利百加的奶母死,妻子拉結死,後來父親也死,但神在那裡預備他的心,記取伯特利的經驗,叫他能忍受這些痛苦。 以色列人過河後,有許多戰爭,艱難,但靠神得勝。你我的前面困難是有,但神的能力也有,憂傷會有,但神的安慰必有。軟弱是有,但神的能力在軟弱人的身上顯得完全。戰爭也有,無戰爭怎能有得勝。須靠神助我前行。 三、要自潔 禮儀方面,以色列人根據神所給的律法所指示,來潔淨自己,要得神的恩典,最要緊是自潔。但相信不止是外表的潔淨,屬靈方面的潔淨。聖經說:「你要自潔,因明天主必在你們中間行奇事。」要神給我們恩典,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恩典,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曾想到的。是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這就是奇事,想像不到,變得驚奇的。 當我們唱詩:「主的恩典數一數,即刻就快樂驚奇。」因想不到神給這麼多的恩典,這麼豐盛的恩典,這是奇事,在你我身上行出神的計畫,神的旨意,神的心意,問題是你我預備好了沒有?自潔了沒有?今日的自潔,即能確保前面的奇事。今日在個人身上的聖潔,明日神要在個人身上行奇事。今日在家庭,在教會聖潔,明日神就在家庭,在教會行奇事。神有非常豐富生命的恩典要給我們,問題在乎我們究竟竟自潔了沒有。今早在神要領受新的恩典,必須照神所指示的去行,要有敬虔、謹慎的心,體會神的同在,隨從神的引導。要有信心的自潔,會保證明日神更豐盛的恩典,賜給一切誠心愛主的人。阿門。 愛 吳明節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13—24節 「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約壹三13—24) 這段經文完全論「愛」,有人把愛當道德之一項目,但基督教的愛不是如此。愛很重要,我們愛花,愛小獵小狗,母親對兒女的愛尤深,雖髒且醜還是抱著叫:「我的小心肝,小寶寶!」青年男女一對對抱著擁著,世上滿了這種愛。兇殘如虎豹,微小如昆蟲,都有一種愛。這個愛滿了宇宙萬有。如果把這個愛完全拿掉,這個世界實在不能存在。不過事實如何呢?宇宙萬有中的愛,已被罪惡奪走抵消了! 試想,愛是永不止息的,永不改變的,我們就很難找到這種永不改變的愛。講到基督教愛的問題,不僅僅包括世上愛的表現,乃是有更高深的意義,更穩固的根基在裡面,就是基督的愛。這個愛是全備的,是永不可缺少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表現得不錯,不一定就是愛,世上許多人外表表現很好而內心無憂。被罪惡污染了心靈乙以仇恨驕傲,自私代替愛,以致人類間失了融洽,發生種種戰爭,千萬人流離失所。失了愛何其可怕!今就這段經文提出幾點大家思想,約翰所提的愛,究竟是甚麼? (1)愛是出死入生之結果 我們有了愛,就證明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保羅說:「我們前是死在過犯罪惡中。」人沒有耶穌,即在罪惡過犯中死了,也再沒有愛了,充其量不過感情耳。但當他信了耶穌,重生了,有耶穌生命在他裡面,脫離罪與死亡,此即出死入生,愛也就有了。這愛實際就是耶穌基督,有耶穌就有愛。人無愛,心裡充滿了仇恨、詭詐、欺騙,其重生就有問題。重生無論如何軟弱,絕不會公然恨人,殺害人,總有愛存在的。 (2)愛是為弟兄捨命 主為我們捨命,從此就知何為愛。祂是在我們作罪人,作祂的仇敵時為我們死,基督的愛就顯明了。我們承受祂這捨命的愛,也當為弟兄捨命。誰是我們的弟兄。有愛心的信徒就要為他們犧牲。或謂:逼迫我,視我為仇敵,怎能為他們死?基督就是如此,這就是基督的愛。浪子吃苦,醒悟,悔改,回頭,父親還是受納為子,歡喜快樂。哥哥不悅說,他與娼妓吞滅你的財產,未加責備,反為他宰牛犢。我天天持本分在田裡作工,你未為我宰一羊羔。父親說:你弟乃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不該快樂嗎。哥哥就缺了父愛,以為弟犯罪是罪人,好人卻不為弟難過,尋找幫助失落的返來。浪子回頭,父為快樂,反而在旁生氣。世人就是這樣,有道德又安分,卻沒有神的愛。為何我們常常為同胞禱告,流淚痛苦,為何常常去傳福音?這是因為主的愛激勵我們,可是這離我們該做的還差很遠,因為愛弟兄要愛到捨命的地步呢! (3)愛是行為和誠實的表現 有人批評牧師在講臺上講的很好,只是往往與耶穌不一樣。耶穌是道成肉身,所講與所行是一致的。講甚麼,行甚麼。行甚麼,才講甚麼。耶穌是這樣的一位主。哥林多前書十三章3節:「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一男一女高樓跳下,說是為愛犧牲,其實沒有一點愛,因為愛是不加害於人,所要行要于人有益,而且誠實,不誠實,其愛不能算愛。經上說:人行善,右手所作不叫左手知,無論榮耀神或益人之事,行在暗中,不叫人知道。真有愛的,在行為上所表現出來也是誠實。馬太福音廿五章主舉例;末世,主要分別綿羊、山羊,即義與不義的人。主要對義人說:你們作好事在我這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祭司和利未人看見同胞被強盜打傷,躺臥路旁,卻置之不理,還是外邦的撒瑪利亞人幫助受傷的人。所以主耶穌叫我們要學外邦人。他們作了多少善事,轟轟烈烈的捐錢,有時教會都趕不上。我們作基督徒要藉行為來證明我們有愛,無愛即仍然在死中。 (4)愛是良心的安穩坦然 我們的良心早已喪盡,作信徒後才活過來。不信的人良心無力量,可是還有影子,作壞事心會不安,行善心就快樂。是所謂:作惡常懷懼怕,行善常懷喜樂。一個有良心的人,良心很安穩,也是有愛的人。每見許多該作的不作,心不平安,這也因愛的緣故。世上每個人的關係,是愛的關係,故當我們看見別人受苦,或遭遇難處,要想我們有甚麼責任?打開報紙滿載各種罪惡,我們有甚麼責任?為甚麼我們常帝難過?常為這些事歎息?因良心不安穩,我們愛不夠,作的太少,為求良心的安穩,我們必須幫助別人,救別人。 (5)愛是住在神裡面 與神成為一體,神就是愛,有愛,就與神住在一起。怎麼知道住在神裡面呢?因祂賜給我們聖靈,這是根本。我們住在神裡,我們的愛,為要先捨命,幫助別人,傳福音,為別人流淚禱告,獻上一切所有去拯救人類,就因有聖靈我們心裡,使我們屬靈,不屬世界,不屬肉體,不屬老亞當。現在世界混亂,戰爭,罪惡,均因失掉愛,要怎樣叫有愛呢?就是要把耶穌傳給他們,叫他們也來信耶穌。首先我們要在愛上團結起來,彼此相愛。愛裡面無自私,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為弟兄捨命,能這樣,就滿有力量,吸引更多的人到主前。有愛才有永生,我們有愛,我們已出死入生了。 禱告與行為
經文:約翰壹書三章20—23節 「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約壹三20—23) 這段寶貝的經訓論及禱告與行為的關係,我們身為代禱勇士,更須加以默想,從其中吸收靈命所需的養分。 我們的內心 本段經文首先提到「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似「坦然無懼」地與神親近,並且向祂祈求。(約壹三20—21) 「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約壹三20)其實祂本身比整個宇宙更大,「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詩一四五3)我們內心的活動和裡面所蘊藏的一切,在祂看來,實在等於虛無,因為「看哪!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祂舉起眾海島,好像極微之物一。」「萬民在祂面前好像虛無,被祂看為不及虛無,乃為虛空。」(賽四十15,17)但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祂就特別關心我們,時刻鑒察我們的內心,我們裡面的「一切事」,祂沒有不知道的。(約壹三20)整個宇宙每一角落,每一活動和每一狀態,祂都不斷地鑒察:我們各人的內心,因有聖靈同住,故祂更能時刻親自鑒察我們。 祂若看見我們裡面有什麼當除掉的罪或者不當有的東西,祂的靈就要叫我們「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要我們立刻認罪悔改,然後蒙潔淨,與祂保持親密的交通。(約壹三21) 所以,在禱告事奉上,我們首當注意內心的清潔。不要像從前那兩位被主責備的門徒一樣,我們的心「如何」,我們「並不知道」!(路九55) 我們的行為 本段經文不僅要我們注意內心,同時也要我們注意行為,因為我們的行為如何,內心也必如何,我們的心「怎樣思量」,我們「為人就是怎樣」。(箴廿三7 )我們根據自己行為的表現,可知自己內心的真實景況,就可以認罪悔改,以免禱告不蒙神垂聽應允。 使徒約翰在這段經文中告訴我們,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當有的具體表現乃是:「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約壹三22)本節聖經原文「命令」與「事」都是複數。換言之,凡是神要我們遵守的命令,我們都當順從;我們因遵守祂的命令而行的事,就是「祂所喜悅事」。「命令」就是生活的原則,「事」就是按原則實踐所成就的事情。 使徒約翰又在這段經文中告訴我們:「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約壹三23)本節聖經原文「命令」是單數。換言之,神給予我們的命令就是:先要悔改信主,成為神的兒女(成為基督徒);然後要在神家中彼此相愛(過著基督徒生活)。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總則。 因此,我們必須時時省查,看自己在什麼事上違反了這原則,或在哪一方面沒有基督徒生活應有的表現。 我們的禱告 若我們的內心與行為都蒙神喜悅,就必常與祂同心,聖靈也當然自由運行在我們裡面,便能使我們作名副其實的代禱勇士,按著祂的旨意禱告,即暗供應末世靈戰所需的後援力量,正如使徒約翰在這段經文中所說的:「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因為我們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約壹三22)。 在舊約時代,詩篇的作者已經看見禱告與生活的關連,他說:「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六十六18)先知以賽亞也曾鄭重宣佈禱告不蒙應允的原因之一,就是禱告者有罪,他說:「耶和華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你們的罪惡使祂掩面不聽你們。」(賽五十九1—2) 到了新約時代,主耶穌曾說:「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祂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裡,因為我常作祂所喜悅的事。」(約八29)聖經記載:「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父阿,我感謝禰,因為禰已經聽我。我也知道禰常聽我,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叫他們信是禰差了我來。」(約十一41—42)可知主耶穌的禱告常蒙神應允的原因,就是祂常作神所喜悅的事。神永不改變,祂今日也要我們像主一樣。 親愛的代禱勇士們,願我們的心常常「向神坦然無懼」;願我們常常「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悅的事」;因為我們需要常常「從祂得著」「我們一切所求的」,供應全球末世靈戰所急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