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一書導論綱目 壹、內容大綱 【生命中的相交】 一、建立相交的根源──生命之道(一1~4) 1.生命之道的本源、顯現和傳報(一1~2) 2.傳報生命之道的目的──相交和喜樂(一3~4) 二、維持相交的條件──在生命的光中相交(一5~二11) 1.在光明中行(一5~7) 2.承認自己的罪,信靠那中保耶穌基督(一8~二2) 3.遵守主的誡命(二3~11) 三、確保相交的要素──在生命的認識中相交(二3~四6) 1.認識神和偶像(世界)的不同(二3~17) 2.認識基督和敵基督的不同(二18~23) 3.認識恩膏的教訓和人的教訓之不同(二24~27) 4.認識神的兒女和魔鬼的兒女之不同(二28~三24) 5.認識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之不同(四1~6) 四、增進相交的要領──在生命的愛中相交(四7~五3) 1.住在愛裏面(四7~16) 2.住在愛裏面的佐證──沒有懼怕(四17~18) 3.愛是神生命的自然流露(四19~五3) 五、在生命中相交的軌跡(五4~21) 1.總綱──從信心到勝過世界(五4~5) 2.因神的見證而信耶穌是神的兒子(五6~11) 3.因信神的兒子而有生命(五12~13) 4.因有生命而知道神必聽我們的祈求(五14~15) 5.因祈求而蒙神保守,不至犯罪(五16~19) 6.因住在那位真實的裏面而自守,遠避偶像(五20~21)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約翰壹書註解》 貳、其他綱目 【全書分析】 一、第一段 引言──生命之道(1:1-4) 1.使徒對生命之道的見證(1:1-2) 2.使徒見證「生命之道」的目的(1:3-4) 二、第二段 在光明中跟神相交(1:5-2:17) 1.在光明中跟神相交該有的認識(1:5-7) 2.怎樣保守自己常在光中(1:8-2:2) 3.行在光明中者該有的表現(2:3-17) 三、第三段 認識敵基督者(2:18-29) 1.對敵基督者該有的認識(2:18-23) 2.對起初所聽的真道要有的態度──持守真理(2:24-26) 3.對「恩膏」的教訓應有的順從(2:27-29) 四、第四段 神的兒女與世人的分別(3:1-24) 1.生命和指望的分別(3:1-3) 2.對罪惡的態度分別(3:4-7) 3.生命與性情的分別(3:8-12) 4.愛心生活的分別(3:13-24) 五、第五段 靈的辨認(4:1-6) 1.分辨他們的來源(4:1) 2.分辨他們的信仰(4:2-3) 3.分辨他們的跟從者(4:4-6) 六、第六段 彼此相愛(4:7-21) 1.因神愛我們而彼此相愛(4:7-11) 2.因相愛就與神聯合(4:12-16) 3.因相愛的結果可以向神坦然無懼(4:17-18) 4.相愛的動機與實行(4:19-21) 七、第七段 信心的困效(5:1-21) 1.因信而有的生命(5:1-5) 2.因信領受的見證(5:6-12) 3.因信而有的確知(5:13-20) 4.結語(5:21) ――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 【本書分段】 一、第一分段法: 1.光(一1~三10),永生之道即光──神是光 2.愛(三11~四21),永生之道即愛──神是愛 3.生命(五1~21),永生之道即生命──神是生命 二、第二分段法(生活要素): 1.愛 2.樂 3.光 三、第三分段法: 1.神就是光──人與神交通的原則(一5~二23) (1)光中神交以義為據(一8~二6) (2)光中神交以愛為據(二7~17) (3)光中神交以信為據(二18~23) 2.神就是義──神兒女生活的原則(二24~四6) (1)神兒女以義為據(二24~三10) (2)神兒女以愛為據(三11~24) (3)神兒女以信為據(三25~四6) 3.神就是愛──人彼此相交的原則(四7~五20) (1)愛的關係(四7~五3) a.愛與愛的關係(四7~12) b.愛與信的關係(四13~16) c.愛與義的關係(四17~五3) (2)信的關係(五3~12) a.信心與得勝(五3~5) b.信心與見證(五6~11) c.信心與生命(五12) (3)信與知的相關(五13~20) 四、第四分段法(按章分五段): 1.靈交與光明(一章) 2.靈交與保守(二章) 3.靈交與靈德(三章) 4.靈交與知識(四章) 5.靈交與得勝(五章) 五、第五分段法(以「小子們」分): 1.小子們如何交通(一3~二11) 2.小子們對於世界(二12~28) 3.小子們如何相識(二29~30) 4.小子們怎樣同居(三1~29) 5.小子們對於仇敵(四1~6) 6.小子們有何保證(四7~五2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本書概要】 一、信賴生命之道(1:1-4) 1.因為是關於起初就存在的永恆的神的消息(1:1) 2.因為有使徒體驗過的見證(1:2) 3.因為我們也可以體驗耶穌基督(1:3-4) 二、生活在光明中(1:5-2:2) 1.有交流(1:7) 2.不斷地有罪的赦免(1:7) 3.認罪(1:9) 4.有中保(2:1) 5.有挽回祭(2:2) 三、遵守神的誡命(2:3-11) 1.遵守神的誡命的人得到的恩惠(2:3-6) 2.遵守神的誡命的生活的意義(2:7-11) 四、不要愛世界(2:12-29) 1.因為不愛世界, 所以可以拒絕(2:12-17) 2.打退世上敵基督而可以拒絕世界(2:18-29) 五、潔淨自己(3:1-10) 1.因為神賜給我們極大的愛(3:1) 2.因為有主將來會來並帶走我們的盼望(3:2-3) 3.因為住在罪裡有背於主來的目的(3:4-6) 4.因為犯罪的人屬於魔鬼(3:7-8) 5.因為我們裡面有神的品性(3:9-10) 六、至死相愛(3:11-18) 1.因為愛是基督徒的標誌(3:11-15) 2.因為基督徒應以耶穌為典範彼此相愛(3:16-18) 七、彼此相愛的人的特權(3:19-24) 1.因為知道我們屬於真理, 所以坦然無懼(3:19) 2.因為神比我們的心大, 知道一切的事, 所以坦然無懼(3:20) 3.因為確信神會應答我們所求的, 所以坦然無懼(3:21-23) 4.因為有主住在我們裡面, 我們住在主裡面的確信, 所以坦然無懼(3:24) 八、試驗靈(4:1-6) 1.試驗的必要性(4:1-3) 2.確信的必要性(4:4-6) 九、以神的愛彼此相愛(4:7-21) 1.我們應該彼此相愛的理由(4:7-12) 2.我們彼此相愛時所得的果子(4:13-21) 十、見證生命的存在(5:1-12) 1.顯現給基督徒的見證(5:1-5) 2.神賜給的見證(5:6-12) 十一、享受特權(5:13-21) 1.信的人有永生(5:13) 2.信的人照神的旨意所求的禱告有應答(5:14-17) 3.神必保護信的人使之不犯罪(5:18) 4.信的人不屬於世界屬於神(5:19) 5.信的人認識那位元真實的(5:20-21) ── 李泰雄《愛與真理的生活──約翰一書研究》 【本書大綱】 一、序言:與基督的相交(一1~4) 二、保持相交的途徑(一5~二2) 三、與基督相交者的特徵:遵守誡命和愛弟兄(二3~11) 四、相交的進階(二12~14) 五、兩樣危害相交的東西:世界和假師傅(二15~28) 六、與基督相交者的特徵(續):公義、愛、安穩(二29~三24) 七、分辨真理與謬妄的需要(四1~6) 八、與基督相交者的特徵(續)(四7~五20) 1.愛心(四7~21) 2.健全的教義(五1上) 3.愛心和所生的順從(五1下~3) 4.勝過世界的信心(五4,5) 5.健全的教義(五6~12) 6.以神的話為確據(五13) 7.對禱告的信心(五14~17) 8.知道屬靈的真實(五18~20) 九、結束的提醒(五21)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約翰一書大綱】 一、前言(一1~4) 二、使徒的信息和在道德上的應用(一5~二2) 1.相信罪會破壞我們和神的相交(一6~7) 2.相信我們的本性有罪(一8~9) 3.相信罪會彰顯在我們的行為中(一10~二2) 三、測驗第一回合的應用(二3~27) 1.順服,或道德的測驗(二3~6) 2.相愛,或社會的測驗(二7~11) 3.岔開主題,談教會(二12~14) 4.岔開主題,談世界(二15~17) 5.信仰,或教義的測驗(二18~27) 四、測驗第二回合的應用(二28~四6) 1.道德測驗的說明:公義(二28~三10) 2.社會測驗的說明:相愛(三11~18) 3.岔開主題,談確據與定罪的心(三19~24) 4.教義測驗的說明:信仰(四1~6) 五、測驗第三回合的應用(四7~五5) 1.社會測驗的進一步說明:相愛(四7~12) 2.教義與社會測驗的結合(四13~21) 3.三個測驗的綜合(五1~5) 六、三個見證和我們的確據(五6~17) 1.三個見證(五6~12) 2.我們的確據(五13~17) 七、三個肯定和結尾的勸勉(五18~21) ──《丁道爾聖經註釋》 【約翰一書大綱】 一、引言:生命之道(一1-4) 二、與神相交之道(一5-二17) 1.行在光中(一5-二2) 2.遵守誡命(二3-11) 3.不愛世界(二12-17) 三、作神兒女之道(二18-三24) 1.謹防敵基督(二18-27) 2.持守救恩盼望(二28-三3) 3.堅決不犯罪(三4-10) 4.當彼此相愛(三11-18) 5.安穩在神面前(三19-24) 四、真信仰之道(四1-五12) 1.分辨諸靈(四1-6) 2.行在愛中(四7-21) 3.得勝的信心(五1-5) 4.神的見證(五6-12) 五、結語:永生的確據(五13-21) ──《串珠聖經註釋》 【大綱】
──《靈修版聖經注釋》 【大綱】 一1~10與聖徒相交、與神相交 二1~6聖潔、順服、效法 二7~11舊命令、新命令 二12~23重溫神恩、洞悉末時 二24~29你們從主受恩膏 三1~12神的兒女 三13~24在施與上表現愛 四1~6道成肉身的基督 四7~21愛源 五1~12使愛由抽象變具體 五13~21釋放 ──《新舊約輔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