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第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祭司的职任:使神悦纳人】 一、祭司献祭前的准备(1~7节) 二、先为自己献赎罪祭(8~11节) 三、次献燔祭(12~14节) 四、后为百姓献赎罪祭、素祭、燔祭和平安祭(15~22节) 五、有神的荣光向众民显现,降火烧尽燔祭(23~24节) 贰、逐节详解 【利九1】「到了第八天,摩西召了亚伦和他儿子,并以色列的众长老来,」 〔吕振中译〕「到了第八天,摩西将亚伦和他儿子们、跟以色列众长老都召了来;」 〔原文字义〕「召」召唤,召集;「长老」老人,长者。 〔文意注解〕「到了第八天」:就是守七天的承接圣职之礼后翌日。 「摩西召了亚伦和他儿子,并以色列的众长老来」:意味着要让刚完成承接圣职之礼的祭司,在以色列的众长老面前,开始尽职献祭。 〔灵意注解〕「第八天」:表征在复活里事奉。 「摩西召了…以色列的众长老来」:表征众长老作见证。 〔话中之光〕(一)兴奋过后,人的称赞、欣羡过后,人要记得献祭亲近神。 【利九2】「对亚伦说:“你当取牛群中的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作燔祭,都要没有残疾的,献在耶和华面前。」 〔吕振中译〕「对亚伦说:『你要取一只公牛犊、就是小公牛、做解罪祭,一只公绵羊做燔祭,都要完全没有残疾的,牵到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取」拿,带着;「牛犊(原文双字)」儿子(首字);小牛(次字);「没有残疾」完全的,健全的。 〔文意注解〕「对亚伦说:你当取牛群中的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一只公绵羊作燔祭」:『一只公牛犊作赎罪祭』为赎大祭司本人的罪(参8节),因他一人的罪,连累众百姓也陷在罪恶里(参四3);大祭司须先为他自己赎罪,然后才能为百姓赎罪。『一只公绵羊作燔祭』燔祭指整个祭物须在祭坛上经过火烧,使馨香之气上升,全部献给神。 「都要没有残疾的,献在耶和华面前」:『没有残疾』原文是从头到底(形容词),就是完全的意思;『献在耶和华面前』将无残疾的祭牲全然焚烧献给神,目的乃是要蒙神悦纳。 〔灵意注解〕「当取…牛...羊」(2~4节):准备祭牲,表征不可空手前来朝见。 【利九3】「你也要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当取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又取一只牛犊和一只绵羊羔,都要一岁、没有残疾的,作燔祭,」 〔吕振中译〕「对以色列人、你也要说:”你们要取一只公山羊做解罪祭,又取一只牛犊和一只绵羊羔、都要一岁以内、完全没有残疾的、做燔祭,」 〔原文字义〕「公山羊(原文双字)」山羊(首字);毛茸茸的,公山羊(次字)。 〔文意注解〕「你也要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当取一只公山羊作赎罪祭」:『以色列人』指众百姓,这里的赎罪祭是为全体神的选民。 〔灵意注解〕「又取一只牛犊和一只绵羊羔,都要一岁、没有残疾的,作燔祭」:『一岁』表征富有生命力;『没有残疾』表争健全;『作燔祭』表征为神而活。 【利九4】「又取一只公牛,一只公绵羊作平安祭,献在耶和华面前,并取调油的素祭,因为今天耶和华要向你们显现。’」 〔吕振中译〕「又取一只公牛和一只公绵羊做平安祭,祭献在永恒主面前;并取用油调和的素祭;因为今天永恒主要向你们显现。”』」 〔原文字义〕「献」宰杀祭牲,献祭;「面前」脸,面;「调」搀合,混和;「显现」被看见,显示。 〔文意注解〕「又取一只公牛,一只公绵羊作平安祭,献在耶和华面前」:『平安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为一私人的献祭,所献的可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七15~16),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邻舍的和谐关系。 「并取调油的素祭,因为今天耶和华要向你们显现」:『素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含有礼物或贡物的意味,是一种自愿的献祭,敬拜者藉此向所敬拜的神表明忠贞与感恩的心意,也间接供应祭司们生活所需的食物。 〔灵意注解〕「平安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为一私人的献祭,所献的可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七15~16),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邻舍的和谐关系。 「并取调油的素祭」;表征圣灵所充满的神、人二性。「素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含有礼物或贡物的意味,是一种自愿的献祭,敬拜者藉此向所敬拜的神表明忠贞与感恩的心意,也间接供应祭司们生活所需的食物。 【利九5】「于是他们把摩西所吩咐的,带到会幕前;全会众都近前来,站在耶和华面前。」 〔吕振中译〕「于是他们把摩西所吩咐的带到会棚前;全会众都走近前来,站在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近前来」靠近,接近。 〔文意注解〕「于是他们把摩西所吩咐的,带到会幕前」:指第八天所要献的祭牲和祭物,当日共有四种祭须献:赎罪祭、燔祭、平安祭和素祭,其中的赎罪祭,一只公牛犊是为祭司(参2节),一只公山羊是为全会众(参3节)。 「全会众都近前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近前来观礼并作见证。 〔灵意注解〕「全会众都近前来」:表征祭司所服事的对象。 【利九6】「摩西说:“这是耶和华吩咐你们所当行的;耶和华的荣光就要向你们显现。”」 〔吕振中译〕「摩西说:『这是永恒主所吩咐你们的事;你们要行,永恒主的荣耀就要向你们显现。』」 〔原文字义〕「当行的」工作,行事,遵行;「荣光」荣耀,尊荣,富足。 〔文意注解〕「摩西说:这是耶和华吩咐你们所当行的」:表明所献的各种祭,乃是遵行神的吩咐。 「耶和华的荣光就要向你们显现」:意指只要行所当行的献祭之后,就蒙神喜悦,且以荣光的显现为印证。 〔话中之光〕(一)都照耶和华所吩咐的:给我们显明了献祭的根本不在于仪式,而在于顺服。 (二)祭司不能添加自己的想法、意念或旨意,只能顺从神的吩咐。说到摩西,无论是学问、经验,还是属灵的经历都非常突出。但是,他从不按自己的意思和想法去做,只顺从神的话语。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俯伏在神面前求问神的旨意,并且明白神的旨意就顺从,将神的话语视为最高权威。一旦神发命令,顺从毫不迟延。 (三)神的话语不需要我们的想法和意思;教会不是借着人的理性和常识,而是因着信进入的。对神的话语以绝对的顺从和阿们响应,并遵从,就能理解神的话,看到神的能力,并能得到所应许的。 【利九7】「摩西对亚伦说:“你就近坛前,献你的赎罪祭和燔祭,为自己与百姓赎罪,又献上百姓的供物,为他们赎罪,都照耶和华所吩咐的。” 」 〔吕振中译〕「摩西对亚伦说:『你走近祭坛前,献你的解罪祭和燔祭,为你自己和你的家〔或译:和人民〕行除罪礼;也献人民的供物、为他们行除罪礼,照永恒主所吩咐的。』」 〔原文字义〕「就近」靠近,接近;「献」工作,行事,遵行。 〔文意注解〕「摩西对亚伦说:你就近坛前,献你的赎罪祭和燔祭」:『你的』表明这个赎罪祭和燔祭是专为大祭司而献的。 「为自己与百姓赎罪」:意指为大祭司赎罪,也就是为百姓赎罪,因大祭司是百姓的代表,他有罪即表示百姓有罪,他蒙赎罪即表示百姓蒙赎罪。 「又献上百姓的供物,为他们赎罪,都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这里表示百姓仍须为全会众献上赎罪祭和燔祭(参3节)。 〔灵意注解〕「都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表征遵行神的旨意。 「耶和华的荣光就要向你们显现」:表征神悦纳如此的事奉。 〔话中之光〕(一)一个事奉主的人,一面要将罪对付清楚,一面要奉献,完全归给神。 【利九8】「于是,亚伦就近坛前,宰了为自己作赎罪祭的牛犊。」 〔吕振中译〕「于是亚伦走近祭坛前,宰了为自己做解罪祭的牛犊。」 〔原文字义〕「坛」祭坛;「宰」屠宰,击打。 〔文意注解〕「于是,亚伦就近坛前,宰了为自己作赎罪祭的牛犊」:这是指为大祭司自己献赎罪祭。 〔灵意注解〕「为自己作赎罪祭的牛犊」(8~11节):表征先为自己赎罪。 〔话中之光〕(一)作为属灵领袖的,实在要自己先亲近神,保持与神良好关系,才能帮助他人。 (二)先献赎罪祭。虽然过去七天,已作过了,但是就职过后,更是不可忘记。要儆醒在神面前,省察自己,保守自己不失脚,这样作祭司才与身份相称。 (三)祭司在担当这尊贵的事工之前,必须先为自己献赎罪祭和燔祭,即与神的关系是首位的,然后是事工。这是我们通过利未记得到的宝贵教训。主的工人中有太多的人因过分忙于事工,而忘记鉴察自己的时候太多了。无论如何,建立与神的正确关系比什么都更重要,与主的关系永远先于事工。 【利九9】「亚伦的儿子把血奉给他,他就把指头蘸在血中,抹在坛的四角上,又把血倒在坛脚那里。 」 〔吕振中译〕「亚伦的儿子们把血递给他,他就把指头蘸在血里,抹在祭坛的四角上,又把血倒在祭坛脚那里;」 〔原文字义〕「奉给」靠近,接近;「蘸在」蘸,浸入;「抹在」给,置,放;「倒在」浇灌,倒出。 〔文意注解〕「亚伦的儿子把血奉给他,他就把指头蘸在血中,抹在坛的四角上」:先洁净坛,才能在坛上献祭;而坛的四角表征救赎的能力(参出二十七2)。 「又把血倒在坛脚那里」:抹血后所剩下的血,倒在坛的脚那里,表示整座祭坛分别为圣。 【利九10】「惟有赎罪祭的脂油和腰子,并肝上取的网子,都烧在坛上,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吕振中译〕「至于解罪祭中的脂肪跟腰子、和肝上的附属物、他都熏在祭坛上:照永恒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义〕「网子」肝开口处的肥脂;「烧」使冒烟。 〔文意注解〕「惟有赎罪祭的脂油和腰子,并肝上取的网子,都烧在坛上」:『脂油』即指肥肉,是牲畜体内最肥美上好的部分,要烧在坛上归神享用;『腰子』虽非脂油,但要和脂油同烧;『肝上的网子』或作「肝叶」,乃指肝上的脂油,其状似网。 「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意指上述这一切献祭的程序,都是遵照神吩咐摩西的话而行。 【利九11】「又用火将肉和皮烧在营外。」 〔吕振中译〕「那肉和皮、他却在营外用火去烧。」 〔原文字义〕「营」营地,营盘。 〔文意注解〕「又用火将肉和皮烧在营外」:本来祭司可以享用赎罪祭牲的皮(参七8),又可以在圣处吃祭肉(参七6);然而为祭司自己所献的,必须完全烧掉。 【利九12】「亚伦宰了燔祭牲,他儿子把血递给他,他就洒在坛的周围,」 〔吕振中译〕「亚伦宰了燔祭牲,亚伦的儿子们将血递给他,他就泼在祭坛的四围。」 〔原文字义〕「燔祭牲」燔祭;「递给」找到,到达;「洒在」投,掷。 〔文意注解〕「亚伦宰了燔祭牲」:继献赎罪祭之后,就是为他自己献燔祭(参2节)。 「他儿子把血递给他,他就洒在坛的周围」:燔祭牲须先放掉血,才能切块;而血则须洒在坛的周围(参一5)。 〔灵意注解〕「把燔祭…烧在坛上」(12~14节):表征为神而活。 〔话中之光〕(一)祭司开始正式工作,他要再献上自己,完全的把自己献在坛上,这样在神面前才能成为馨香的火祭,被神悦纳。事奉神到底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祭司时时记得献上自己,不然,他的事奉在神面前难以成为馨香。 【利九13】「又把燔祭一块一块地、连头递给他,他都烧在坛上;」 〔吕振中译〕「他们又把燔祭一块一块地连头递给他,他都熏在祭坛上。」 〔原文字义〕「一块一块」一块,一片;「递给」找到,到达。 〔文意注解〕「又把燔祭一块一块地、连头递给他,他都烧在坛上」:祭肉切块是为方便全然焚烧。 【利九14】「又洗了脏腑和腿,烧在坛上的燔祭上。」 〔吕振中译〕「又洗了脏腑和腿,熏在祭坛上燔祭品上面。」 〔原文字义〕「脏腑」内脏,当中,内部。 〔文意注解〕「又洗了脏腑和腿,烧在坛上的燔祭上」:燔祭牲的内脏和腿部在焚烧之前,必须先用水洗过(参一9)。 【利九15】「他奉上百姓的供物,把那给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宰了,为罪献上,和先献的一样;」 〔吕振中译〕「他把人民的供物献上,把那给人民做解罪祭的公山羊宰了,献为解罪祭,和首先的一样。」 〔原文字义〕「供物」奉献,奉献物;「为罪」错过目标,未中的,犯罪;「献上」(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他奉上百姓的供物,把那给百姓作赎罪祭的公山羊宰了」:『供物』即祭牲;献完燔祭之后,接着献为全会众赎罪的赎罪祭。 「为罪献上,和先献的一样」:意指跟为祭司自己的罪而献的赎罪祭(参8~11节)一模一样。 〔灵意注解〕「给百姓作赎罪祭…,为罪献上,也奉上燔祭」(15~16节):表征次为众人赎罪,带领众人为神而活。 〔话中之光〕(一)祭司要为百姓献祭,也要提醒他们献祭,好叫百姓记得常与神亲近,保持与神良好关系。 【利九16】「也奉上燔祭,照例而献。」 〔吕振中译〕「他也燔祭,按照典章而行。」 〔原文字义〕「照例」惯例,规矩,合宜。 〔文意注解〕「也奉上燔祭,照例而献」:接着,是为全会众献燔祭,按照现燔祭的条例而行(参一章)。 【利九17】「他又奉上素祭,从其中取一满把,烧在坛上;这是在早晨的燔祭以外。」 〔吕振中译〕「又把素祭献上,从其中取一满把来、熏在祭坛上:这是在早晨的燔祭以外的。」 〔原文字义〕「素祭」礼物,贡物;「一满把」手掌;「以外」除…之外,分开。 〔文意注解〕「他又奉上素祭,从其中取一满把,烧在坛上」:再接下去,就是献素祭;『一满把』指用手抓取满满的一把细面(参二2)。 「这是在早晨的燔祭以外」:意指献完燔祭之后,便接着献素祭。 〔灵意注解〕「他又奉上素祭」:表征供应灵粮,使神和人都得着满足。 〔话中之光〕(一)献素祭讲到神儿女属灵生命的情形,到底他们在神面前属灵生命是否真正有长进,生命是否越来越像主自己? (二)领袖的职分是自然显明出来的,不是轮流公平担当的。可以说领袖是挣来的,绝不是按立来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生命就该活出什么样子的领袖度量来。 【利九18】「亚伦宰了那给百姓作平安祭的公牛和公绵羊。他儿子把血递给他,他就洒在坛的周围; 」 〔吕振中译〕「亚伦宰了那给人民做平安祭的公牛和公绵羊,亚伦的儿子们把血递给他,他就泼在祭坛的四围;」 〔原文字义〕「递给」找到,到达;「洒在」投,掷。 〔文意注解〕「亚伦宰了那给百姓作平安祭的公牛和公绵羊」:再接下去,就是献平安祭(参4节)。 「他儿子把血递给他,他就洒在坛的周围」:献平安祭先宰杀祭牲,洒血在坛的周围。 〔灵意注解〕「那给百姓作平安祭,…把脂油烧在坛上,胸和右腿…当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18~21节):表征将最好的(脂油)献给神,使众人在基督的爱心(胸)和力量(腿)里享受神与人的平安(平安祭)。 〔话中之光〕(一)献平安祭,特别讲到神儿女和主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不是正常、是不是活在和好、平安的里面。当我们去看望弟兄姊妹或是他们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怎样服事他们,把他们带回到跟主之间那个和平、和睦的关系里面。 【利九19】「又把公牛和公绵羊的脂油、肥尾巴,并盖脏的脂油与腰子,和肝上的网子,都递给他;」 〔吕振中译〕「又把公牛的脂肪和公绵羊的脂肪、肥尾巴、盖脏腑的脂肪、两个腰子、和肝的附属物、都递给他;」 〔原文字义〕「盖」覆盖物。 〔文意注解〕「又把公牛和公绵羊的脂油、肥尾巴」:这是指靠近脊骨处的脂油和整条肥尾巴(参三9)。 「并盖脏的脂油与腰子,和肝上的网子,都递给他」:『网子』是脂油的一种:其他请参阅10节注解。 【利九20】「把脂油放在胸上,他就把脂油烧在坛上。」 〔吕振中译〕「他们把脂肪放在胸上,亚伦就把脂肪熏在祭坛上;」 〔原文字义〕「放在」放置,设立。 〔文意注解〕「把脂油放在胸上,他就把脂油烧在坛上」:在烧脂油以前,先把脂油放在胸上。 【利九21】「胸和右腿,亚伦当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的。」 〔吕振中译〕「至于胸和右腿、他却当作摇献物,摇在永恒主面前:照摩西所吩咐的。」 〔原文字义〕「摇祭」摇祭,摇摆,挥动;「摇一摇」(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胸和右腿,亚伦当作摇祭」:平安祭中有摇祭和举祭,胸是为摇祭,右腿是为举祭(参出二十九27),此处不知何故,仅提摇祭。 「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的」:『摇一摇』指按水平方向前后摆动。 【利九22】「亚伦向百姓举手,为他们祝福。他献了赎罪祭、燔祭、平安祭就下来了。」 〔吕振中译〕「亚伦向人民举手,给他们祝福;他举行了解罪祭、燔祭、平安祭,就下来。」 〔原文字义〕「举」举起,高举;「祝福」祝福,屈膝。 〔文意注解〕「亚伦向百姓举手,为他们祝福」:『举手』是祷告的手势(参出九29),亚伦为百姓求神赐福给他们。 「他献了赎罪祭、燔祭、平安祭就下来了」:这三种祭是为全会众所献的(参15~21节)。 〔灵意注解〕「向百姓举手,为他们祝福」:为众人代祷,求神赐福。 〔话中之光〕(一)主召我们作他的儿女,是为了赐福给我们。圣徒是叫别人因你得福的人,圣徒身上只有福,没有咒诅,因此,我们作为有君尊的祭司要祝福别人。 (二)我们尤其要为我们的邻舍献上祝福和代求,因为神借着祷告进行祂的救赎事工;借着祷告行神迹。若没有祷告就看不到神能力的彰显。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为我们的家庭、教会、社会、国家献上祝福的祷告和中保的祷告。 (三)为别人祈求祝福是圣徒的特权,因此圣徒不能有咒诅、辱骂和恶毒。即使别人辱骂我,诽谤我,忌恨我,我也要为他们祝福,圣徒即使到了怒不可揭、伤心至极的地步,也不能咒诅别人,即使那人是当受咒诅的,也要给他祝福。 【利九23】「摩西、亚伦进入会幕,又出来为百姓祝福,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 〔吕振中译〕「摩西亚伦进了会棚,又出来给人民祝福;永恒主的荣耀向众民显现。」 〔原文字义〕「荣光」(原文无此字);「众民(原文双同字)」百姓,人民。 〔文意注解〕「摩西、亚伦进入会幕」:『进入会幕』就是进入圣所,而不是至圣所;据犹太人的传说,这是摩西最后一次进入会幕,也是亚伦首次进入会幕,在那里摩西交代亚伦有关大祭司在会幕内的事宜,并且在香坛上点香祷告,求神显出荣光给以色列会中看见。 「又出来为百姓祝福,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耶和华的荣光』指神临在所发出的荣耀光辉(参来一3;出四十34)。 〔灵意注解〕「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表征神的临在。 〔话中之光〕(一)神的仆人,不论先知或祭司,都没有权柄赐人祝福,除非他们从与神直接的交通中领受这一权柄。在我们能以出来祝福百姓之先,必须进入与神相会的所在。只有当我们在圣所里,借着敬拜、安静,以及在神的悦纳里事奉,我们纔能在营里,借着工作、话语来供应人,来服事人。 (二)然而,我们常会陷入一种危险中,就是容让服事人的热切,干扰我们与神之间的交通,终致遭遇不幸的失败。 (三)当祭司与百姓都照神心意献祭时,神的荣耀就会显现,人就会更认识神,更敬爱神。 【利九24】「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 〔吕振中译〕「有火从永恒主面前出来,在祭坛上烧尽了燔祭和脂肪;众民看见、就大声欢呼,脸伏于地。」 〔原文字义〕「烧尽」吃,吞噬;「俯伏」仆倒。 〔文意注解〕「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意指神悦纳大祭司所献的燔祭和各种祭的肥美部位。 「众民一见,就都欢呼,俯伏在地」:第八天大祭司正式执行献祭职责,就以全会众的欢呼敬拜结束。 〔灵意注解〕「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表征神的悦纳。 〔话中之光〕(一)神使火从天上降下,烧尽亚伦所献的燔祭,显出祂的大能。以色列百姓看到,就都俯伏敬拜。有人因为未亲睹神迹奇事,就以为世上没有神;事实上,神在现今的世界动工,跟在摩西的时代一样。 (二)当众多信徒积极地事奉祂的时候,祂就不用以超自然的大能,来彰显祂的权能,祂可以借着信徒的工作,改变这个世界。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就能领会某些人有信心与爱心的工作,同样显示了神超自然的大能。 (三)祭坛上第一次的火是神点的,是从神出来的圣火,又是一道火流(参但七9~10原文)。 (四)水流是神生命的供应,火流是神圣洁性情的要求。神的生命与性情是相连的。凡与神性情相合的,火就来烧──神来悦纳。凡与神性情不合的,火也来烧──神来审判。 (五)从这时候起,自天上有一道火流出来,代表神自己,一直把爱神、体贴神、合神心意的人烧了,吃了,成为馨香之气,而蒙神悦纳。 叁、灵训要义 【祭司的职任:使神悦纳人】 一、祭司尽职前的准备(1~7节): 1.「第八天」(1节):表征在复活里事奉。 2.「摩西召了…以色列的众长老来」(1节):表征众长老作见证。 3.「当取…牛...羊」(2~4节):准备祭牲,表征不可空手前来朝见。 4.「并取调油的素祭」(4节);表征圣灵所充满的神、人二性。 5.「全会众都近前来」(5节):表征祭司所服事的对象。 6.「都照耶和华所吩咐的」(7节):表征遵行神的旨意。 7.「耶和华的荣光就要向你们显现」(6节):表征神悦纳如此的事奉。 二、祭司当行的事(8~21节): 1.「为自己作赎罪祭的牛犊」(8~11节):表征先为自己赎罪。 2.「把燔祭…烧在坛上」(12~14节):表征为神而活。 3.「给百姓作赎罪祭…,为罪献上,也奉上燔祭」(15~16节):表征次为众人赎罪,带领众人为神而活。 4.「他又奉上素祭」(17节):表征供应灵粮,使神和人都得着满足。 5.「那给百姓作平安祭,…把脂油烧在坛上,胸和右腿…当作摇祭,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18~21节):表征将最好的(脂油)献给神,使众人在基督的爱心(胸)和力量(腿)里享受神与人的平安(平安祭)。 6.「向百姓举手,为他们祝福」(22节):为众人代祷,求神赐福。 三、神的悦纳(23~24节): 1.「耶和华的荣光就向众民显现」(23节):表征神的临在。 2.「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在坛上烧尽燔祭和脂油」(24节):表征神的悦纳。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利未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利未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