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第十九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圣洁生活的条例】 一、圣洁生活总纲(1~2节) 二、向着神的圣洁生活条例(3~8节) 三、向着人的圣洁生活条例(9~18节) 四、向着财物的圣洁生活条例(19~25节) 五、守身敬畏神的圣洁生活条例(26~31节) 六、爱人敬畏神的圣洁生活条例(32~37节) 贰、逐节详解 【利十九1】「耶和华对摩西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文意注解〕「耶和华对摩西说」:本章论到圣洁生活的条例,要求神的子民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符合神圣洁的性情。 【利十九2】「“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 〔吕振中译〕「『你要告诉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成圣别,因为我永恒主你们的神是圣的。」 〔原文字义〕「全会众(原文双字)」会众,群落(首字);儿子,孙子,成员(次字);「圣洁」神圣的,有分别的。 〔文意注解〕「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本节是全章的总纲,要点有二:(1)要求的对象:全体神的子民;(2)要求的事:要圣洁。 「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本句说出神子民应当圣洁的理由,因为他们的神是圣洁的;人若要与神来往,便须圣洁。 〔话中之光〕(一)神对人行为上的要求是基于祂自己圣洁的属性。 (二)这是呼唤我们要效法神。神在这里,祂圣洁的眼目注意我,我怎可犯这大罪呢?所以这就使我抵御试探。我们有这位伟大富有的神,就应慷慨为怀,对穷苦者有恩赐的心,当神以爱护卫我们,保抱我们,我们也待人以和善于真诚。 (三)常想念神,是圣洁喜乐生活的源头。我们有时下了许多决心,结果却一五所成,究竟我们的目的不完全,就轻易遗忘了。圣洁可以帮助我们,祂必教导我们一切的事,使我们想起所有的事。祂能帮助我们不软弱:「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但是圣洁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为我们代求。」 (四)每日清晨,让神的同在深刻在你心中体验。等候祂,一直到神的同在那么真实,你可欢呼说神真在这里,然后仰望圣灵保守你在神的爱里,深信祂必引导你。在日常生活的责任里也不住地思念神。你就经常活在祂的恩爱中,敬畏祂,整天都这样经历着。 (五)我们若是想一想我们圣徒的称呼,一切污秽都应当除去。我们必须先洁净我们的生命,然后才能被圣灵充满。 【利十九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你们各人都要孝敬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父亲;我的安息日你们务要守: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孝敬」惧怕,敬畏;「守」保守,遵守。 〔文意注解〕「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十诫的第五诫(参出二十12),刻在第一块石版,意指首五诫属于人对神的关系,因为父母是子女的源头,正如神是人的源头,孝敬父母就是尊敬神。 「也要守我的安息日」:守安息日是第四诫(参出二十8~11),因为神用六日创造万物,第七日安息,所以神吩咐人守安息日,目的是要引导人寻求真正的安息,就是主耶稣基督。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句话在本章里共提到八次(参2,3,4,10,25,31,34,36节),用意是在申明神子民若违背了圣洁生活的条例,就会破坏与神之间的关系。 〔灵意注解〕「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父母象征神是人的源头;孝敬父母表征敬畏神。 「也要守我的安息日」:表征享受基督里的安息(参太十一28~29)。 〔话中之光〕(一)信徒每周有一天(主日)可以和其他信徒一同交通敬拜神,思想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达到神所要求的圣洁。 (二)「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是本章反复的用语,是神屡次提说的。这也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钟声鸣响,使我们心中常思念祂。 【利十九4】「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你们不可偏向偶相,也不可为自己造铸像的神;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偏向」转向;「虚无的神」虚无的,无价值的;「铸造」做,制作,完成;「神像」神,像神的。 〔文意注解〕「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偏向』指从正确的方向转向错误;『虚无的神』指偶像假神,它们是虚假、毫无价值的。 「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禁戒制造、敬拜偶像属于第二诫(参出二十4~5),因为神是忌邪的神。 〔灵意注解〕「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表征不可敬拜偶像假神。 〔话中之光〕(一)假神称为虚无的神,因为是有神之名,无神之实,所以靠他求他,都是枉然的(参诗一百十五4~11;赛四十一21~24)。 (二)「不可为自已铸造神像」——神是个灵,是人所看不见的,人所铸造的神像不是神的真像,乃是凭着目己的空想和欲念铸造的,所造的这些像非但不能说明人认识神、亲近神,反倒引诱人偏向虚妄,谙媚鬼魔,因此神严严禁止人铸造偶像(参出二十4~6;三十四14~17)。 【利十九5】「“你们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 〔吕振中译〕「『你们宰献平安祭给永恒主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 〔原文字义〕「献」宰杀祭牲,献祭;「祭」祭物;「悦纳」喜爱,接纳。 〔文意注解〕「你们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平安祭』此名词在希伯来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为一私人的献祭,所献的可为感谢、还愿或甘心献的(七15~16),表明献祭者对神的感恩,虔敬与奉献,并藉此显明神与人、及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献得可蒙悦纳』指务必遵守平安祭的条例。 〔灵意注解〕「你们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平安祭指甘心祭;意指必须遵行献平安祭的条例,才能蒙神悦纳。 〔话中之光〕(一)我们或祈求神,或敬拜神,或吃主的圣餐,以及行等等的事,都要行得可蒙悦纳,不然就非但没有益处,倒是得罪神(参雅四3;赛一11~17;林前十-27~32)。 (二)信徒应从5~8节谆谆训诲中领悟到,敬拜神的方式须完全合乎圣经,不可染上属世的迷信或人的价值成分,否则不只亵渎神,且能招来严厉的刑罚。 (三)擘饼记念主要作得蒙主悦纳,但有的擘饼,使徒说算不得甚么(参林前十一章)。 (四)神的儿女,从父神得了新生命,也应该爱从同一位父神所生的兄弟姊妹。这是在主爱中的团契。 【利十九6】「这祭物要在献的那一天和第二天吃,若有剩到第三天的,就必用火焚烧。」 〔吕振中译〕「这祭物要在宰献的那一天和第二天吃;余留到第三天的、要用火烧。」 〔原文字义〕「剩到」留下来,剩下;「焚烧」燃烧,烧尽。 〔文意注解〕「这祭物要在献的那一天和第二天吃」:实际上,为感谢而献的平安祭必须当天吃(参七15);为还愿或甘心献的平安祭第二天还可以吃(参七16)。 「若有剩到第三天的,就必用火焚烧」:为感谢而献的平安祭,不可留到次日早晨;而为还愿或甘心献的平安祭,不可以留到第三天,必须用火焚烧(参七17)。 〔灵意注解〕「这祭物…若有剩到第三天的,就必用火焚烧」(6~8节):表征与神之间的交通必须保持新鲜。 〔话中之光〕(一)平安祭要有新的交通和新的奉献,不论我们和主之间或是圣徒彼此之间的交通都要一直更新的,否则是陈旧的平安祭,轻看了神圣的事,是严重的罪孽,是可憎的。 【利十九7】「第三天若再吃,这就为可憎恶的,必不蒙悦纳。」 〔吕振中译〕「第三天如果真地给人吃了,这祭就「不新鲜」,必不蒙悦纳;」 〔原文字义〕「可憎恶的」恶臭的东西,废物。 〔文意注解〕「第三天若再吃,这就为可憎恶的,必不蒙悦纳」:意指献祭的人若舍不得将余剩的祭肉焚烧,到第三天再吃了,神就必不喜悦。 【利十九8】「凡吃的人必担当他的罪孽;因为他亵渎了耶和华的圣物,那人必从民中剪除。」 〔吕振中译〕「吃的人要担当他的罪罚,因为他亵渎了永恒主的圣物;那人必须从他族人中被剪除。」 〔原文字义〕「担当」举,承担;「罪孽」罪恶,不公正;「亵渎」亵渎,玷污;「圣物」分别,神圣。 〔文意注解〕「凡吃的人必担当他的罪孽」:意指祭肉逾时而吃的被算为有罪。 「因为他亵渎了耶和华的圣物,那人必从民中剪除」:凡亵渎圣物的,必被治死。 【利十九9】「“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 〔吕振中译〕「『在收割你们的地的庄稼时,不可把田边都割尽了,也不可捡你收割时所遗落的。」 〔原文字义〕「收割」收割,收获;「庄稼」农作物,收割;「割尽」消耗,用尽;「拾取」收集,积聚;「遗落的」拾穗。 〔文意注解〕「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这个条例的目的是为留些麦穗给穷人有机会得粮吃,因为耶和华神是怜恤人的(参二十三22)。 〔灵意注解〕「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9~10节):表征必须顾念贫穷的人。 〔话中之光〕(一)9~10两节昭示:一个看重人的生命的社会,应该体现神对自己子民中穷苦人的关怀。收割的时候应在田园里留下小量谷物和果实给穷人和寄居的。人人在神面前平等,信徒彼此间应充分彰显弟兄之爱。 (二)如果献平安祭,而不与人分享,也不顾念穷人,其人必是缺乏慈爱怜悯,为人吝啬,辜负神所赐给他的恩典,违背爱邻舍的团契精神。 (三)神的圣洁主要性质之一,就是祂的恩慈,祂对于有缺乏的人那种温柔而亲切的关怀。一切蒙召作神圣洁标本的百姓,必须发现这一事实。那些在自己一切的经营和事工上,还能顾念到别人需要的,实在是有福的人。 (四)人很容易忽略忘记比自己贫穷的人,但是神要人人心存慷慨。你用甚么方法,可以将你田地「角落」的庄稼,留给穷人享用呢? 【利十九10】「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不可把你葡萄园的果子都摘尽了,也不可捡你葡萄园中所掉下的;要留给贫困的和寄居的: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摘尽」严格处理,无情待人;「所掉的」掉落的;「留给」离开,放开,撇下。 〔文意注解〕「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表示与收割庄稼相仿,总要顾念穷人。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9~10节的条例教训神的子民:(1)田地和果园表面上虽是他们的产业,实际却是神的(参二十五23);(2)不可存有贪婪、吝啬、自私的新;(3)应当纪念穷人,乐意施舍给他们。 〔话中之光〕(一)这个条例是要使以色列人得三个教训:(1)他们所得为业的地,不是自己的,乃是神的(参二十五23);(2)不可有贪婪、吝啬、或为己的心;(3)快乐的时候正是施舍的好机会。 (二)在神的诫命与律法之中多次提到「不可(做这或做那等)」。所以有人以为圣经是一卷只专门讲戒律的书。但是主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二十二37~40)。如此就把所有律例简洁地归纳起来,祂称这是诫命与律法之中最大的。我们只要遵行主耶稣这简单的命令,也就遵守了神的其他律法。 【利十九11】「“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 〔吕振中译〕「『你们不可偷窃,不可欺骗,不可以诈伪相待。」 〔原文字义〕「偷盗」偷窃,拿走;「欺骗」行虚伪,使失望;「说谎」不真实对待,耍诡计 〔文意注解〕「你们不可偷盗」:第八诫(参出二十11);指将原属于别人的金钱、财物、生财之道(如专利、秘方、公司组织等),以不正当的手段据为己有,一律称之为『偷盗』,其中包括:(1)不正常的运用权位谋利、私下索取贿赂、佣金;(2)克扣工资、利用童工或奴工、欠债不还;(3)不正当的买卖、斤两不足或多报、偷工减料、故意倒闭、假冒商标、欠漏税;(4)拐卖人口、装残乞讨、谎称陷入绝境、不正当的募捐…等等。凡是在别人不知情的景况下,使神、国家、社会、团体、私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而自己蒙受利益者,均可列入偷盗。 「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这两项禁戒与不可偷盗同列,表示三者相似,是用不诚实的手段,为自己窃取利益,包括钱财、名誉、权利等。今日许多政治人物、社会上有头有脑的人善于欺骗和说谎,乃是变相的偷盗。 〔灵意注解〕「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表征不可用不诚实的手段,为自己窃取不正当的利益。 【利十九12】「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而亵渎你的神的名:我永恒主耶和华。」 〔原文字义〕「假」欺骗,虚假;「誓」发誓,起誓;「亵渎」亵渎,玷污。 〔文意注解〕「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这是第三诫『妄称神的名』的一种,假借神的名来获取利益,是对神的名亵渎、不恭敬。 「我是耶和华」:这句话在本章里也提到八次(参12,14,16,18,28,30,32,34节),用以表示若违犯了这些条例,会引起神的不悦、憎恶、忿怒。 〔灵意注解〕「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表征不可做神棍,使别人蒙受损失。 【利十九13】「“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 〔吕振中译〕「『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东西;雇工人的工钱不可在你那里过夜到早晨。」 〔原文字义〕「欺压」强加于,压迫,错待;「邻舍」朋友,同伴;「抢夺」掠夺,抢劫;「雇工人」受雇的;「工价」报酬。 〔文意注解〕「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意指以强暴的手段剥夺邻人的权益,使他们蒙受不当的损失。 「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意指不可拖欠工钱,因为那是他们的生活所需。 【利十九14】「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物放在瞎子面前;要敬畏你的神: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咒骂」诅咒,使之鄙陋;「绊脚石」绊跌物;「敬畏」敬畏,惧怕。 〔文意注解〕「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意指不可欺负那些身体有缺陷、残废的人,以为不会遭到他们的报复。 「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要知道神是慈爱、公义的,祂对弱势的人以怜悯为怀,对仗势欺人者却是公义、可畏的,所以要敬畏祂。 〔话中之光〕(一)穷人虽抵不住,聋子虽听不见,瞎子虽看不见,神却有能力能抵住、能听见,也能看见(参32节)。 (二)本节的教训是叫人不可趁着人软弱或缺乏的时候去占他的便宜或陷害他(参二十五17,36,43)。 【利十九15】「“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吕振中译〕「『审判案件时、你〔或译:你们〕不可行不公道的事;不可徇穷困人的情面,也不可着重大人物的情面;只要按公义审判你的同伴。」 〔原文字义〕「审判」判决,判断,施行公义;「不义」没有公理,不公义;「偏护」高举,支持;「重看」尊崇,增添光彩;「有势力的」巨大的,伟大;「公义」公正,正直。 〔文意注解〕「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这是对审判官和百姓的官长警戒,应当秉公施行审判,不可枉法。 「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意指不论对方的身分如何,都不可影响你的判断。 「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总要秉持公平、公义,施行审判。 【利十九16】「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原文作流他的血)。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不可在你族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取一种立场、去害死你邻舍的牲命〔原文作血〕;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往来」行走,来去;「搬弄是非」毁谤,造谣;「为敌」站立,保留,抵挡;「置之于死」流血。 〔文意注解〕「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搬弄是非』指往来传舌,造谣,说未经证实的话。 「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我是耶和华」:意指故意陷害邻人。 〔话中之光〕(一)犹太人解释说本节含着两层意思:(1)不可把无辜的人因你的假见证置于死地(参箴二十四28;利-11~12);(2)不可把无辜的人因你明知道真情,却不肯为他作见证,置之于死(参箴二十四11~12)。 【利十九17】「“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 〔吕振中译〕「『不可心里恨你的族弟兄;总要指责你的同伴,免得你因他而担当罪罚。」 〔原文字义〕「恨」恨恶,怀恨;「指摘」证明,决定,判断;「担」举,承担。 〔文意注解〕「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你的弟兄』指以色列人,他们都是骨肉之亲(参罗九3)。 「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你的邻舍』与『你的弟兄』同义;对待族人,动机不是怀恨而是关心,如果他有错,应当率直指出他的错来,以免他陷于不义,否则,就会招来神的罪责。 【利十九1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不可报仇,也不可怀恨你本国的子民,要爱你的邻舍如同你自己: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报仇」报复,复仇;「埋怨」怀着,保留;「如己」像,一如。 〔文意注解〕「不可报仇」:报仇的观念不是神子民所该有的;不以恶报恶,不自己伸冤,听凭主怒(参罗十二17~18)。 「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埋怨』是推卸责任的心态,神的子民应当宽容、饶恕别人的顶撞与过犯(参太六14~15;十八21~35)。 「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爱人如己』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参太二十二37~39);『爱人如己』意指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比中国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更高一层。 【利十九19】「“你们要守我的律例。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 〔吕振中译〕「『我的条例、你们务要守。不可让你的牲口和两样的种性交而相配耦;不可用两样的种子种你的田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子作的衣服穿在身上。」 〔原文字义〕「守」保守,遵守;「律例」法令,条例;「异类」混杂,不同种类;「配合」躺下;「搀杂的」(原文和「异类」同字)。 〔文意注解〕「你们要守我的律例」:『律例』指清楚且具体的条规(参十八4注解)。 「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各从其类』是神创造的原则(参创一24),神在上古以洪水除灭地上的活物,是因违反这个『各从其类』的原则(参创六4~7)。 「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混种(如接枝)和混纺(如棉纤合织)在现代科技行之多年,用以改善品种和质量,但在旧约时代,其属灵的意义重于生活实用,目的是为防止以色列人与外族同化,效法外族人的宗教和生活习俗。 〔话中之光〕(一)「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神创造万物,都是各从其类(参创一11~12,21,24~25),故此不愿意人混乱祂所定的,凡从异类配合而生的动物,都是不能生育的。 (二)禁止把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混杂在一起,包含非常深厚的属灵真理。这个条例教训耶和华信仰的纯粹性和纯洁性。新约时代保罗说:「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林后六14~16;参申二十二9~11)。所以这节经文提醒不要把耶和华的信仰和世俗的外邦信仰、属灵和属肉体混杂在一起,要维持纯粹、纯洁的耶和华信仰。 【利十九20】「“婢女许配了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人若与她行淫,二人要受刑罚,却不把他们治死,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 〔吕振中译〕「『人和一个女人同寝交合,那女人是婢女,已经许配了一个男人,却没有完全得释赎,也还没有自由给了她,那么就要施行检察的刑罚,二人却不必受处死,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 〔原文字义〕「许配」订婚,获得;「被赎」赎身,赎回;「释放」自由;「刑罚」惩罚;「治死」处死,死刑。 〔文意注解〕「婢女许配了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意指婢女在还没得到自由之前,若主人已经为她择定了配偶的情况之下。 「人若与她行淫,二人要受刑罚」:『人』指别的男人。 「却不把他们治死,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意指罪不至于死,因为主人给她的婚配可能违背了她的意愿。本节的规定,似乎尊重主人和奴仆双方的权益。 【利十九21】「那人要把赎愆祭,就是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吕振中译〕「但那人却要把他的解罪责祭牲、就是一只解罪责祭的公绵羊、带到会棚的出入处、永恒主面前。」 〔原文字义〕「赎愆祭」赎愆祭,罪疚,犯法,补偿;「牵到」带来。 〔文意注解〕「那人要把赎愆祭,就是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那人』指与她通奸的男人;『赎愆祭』指在行为上得罪了神,求神赦罪的祭。 【利十九22】「祭司要用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他的罪就必蒙赦免。」 〔吕振中译〕「祭司要用那只解罪责祭的公绵羊、在永恒主面前、替他行除罪礼,他的他所犯的罪就蒙赦免。」 〔原文字义〕「赎」遮盖,赎回;「所犯的」错过目标,出差错;「罪」罪疚;「赦免」宽恕。 〔灵意注解〕「祭司要用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他的罪就必蒙赦免」:『赎愆祭的羊』预表耶稣基督代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犯的罪行。 【利十九23】「“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结果子的树木,就要以所结的果子如未受割礼的一样。三年之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如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 〔吕振中译〕「『你们到了那地的时候,栽种各样产食物的树,要以它的果子为未受割礼而不可吃的;三年以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为未受割礼而不可吃的。」 〔原文字义〕「栽种」种植,建立;「果子(首字)」食物;「果子(次字)」果实。 〔文意注解〕「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结果子的树木,就要以所结的果子如未受割礼的一样」:『如未受割礼的一样』意指:(1)果树早期所结果子小且涩,不宜吃,须剪去;(2)果子如人一样,未受割礼的人视为不洁净。 「三年之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如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意指头三年所结的果子,人不可吃;到第四年所结的成熟果子,才算为初熟的果子,是用来献给神的(参24节)。 【利十九24】「但第四年所结的果子全要成为圣,用以赞美耶和华。」 〔吕振中译〕「第四年、它的果子都要作为嬉乐感恩的圣物、归与永恒主。」 〔原文字义〕「果子」果实;「成为圣」分别,神圣;「赞美」欢欣,颂赞。 〔灵意注解〕「但第四年所结的果子全要成为圣,用以赞美耶和华」:『第四年所结的果子』即初熟的果子,预表基督复活的生命(参林前十五20);凡领受基督复活生命的信徒,理当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为神而活(参罗十二1)。 【利十九25】「第五年,你们要吃那树上的果子,好叫树给你们结果子更多。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第五年你们纔可以吃它的果子,好叫它给你们增加出产: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果子(首字)」果实;「结」加,增加;「果子(次字)」(原文无此字);「更多」产物,产品,所得。 〔文意注解〕「第五年,你们要吃那树上的果子」:意指果树须等到第五年,才能吃那树上所结的果子。 「好叫树给你们结果子更多。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意指蒙神悦纳而赐福,自然就结果子更多。 【利十九26】「“你们不可吃带血的物;不可用法术,也不可观兆。」 〔吕振中译〕「『你们不可吃带血的东西,不可观兆头,不可算命。」 〔原文字义〕「物」(原文无此字);「法术」占卜,卜卦;「观兆」观测预兆。 〔文意注解〕「你们不可吃带血的物」:意指一切没有经过流血而死的牲畜,肉里含血,不能吃;因为血中有生命,是为着赎罪之用的,人不能吃血(参申十二23)。 「不可用法术,也不可观兆」:『法术』指一种邪术,藉邪灵行超自然的现象;『观兆』指一种星象术,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这两种都是外邦人的迷信。 【利十九27】「头的周围(或作:两鬓)不可剃,胡须的周围也不可损坏。」 〔吕振中译〕「不可将你们头的两边剃圆形,也不可把胡须的两边割损。」 〔原文字义〕「周围」角落,边缘;「剃」崁下,修整;「损坏」毁灭,破坏。 〔文意注解〕「头的周围不可剃」:意指仅留下长在头顶的头发,而剃光四周,这是当时一种拜偶像假神之外邦人的风俗(参耶九26;二十五23;四十九32)。 「胡须的周围也不可损坏」:虔诚的犹太男人均留胡须,而以剃胡须为极大的羞辱(参撒下十4;赛七20)。 【利十九28】「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纹。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不可为死人将刻纹划在你们的肉身上,也不可在你们身上割花纹: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用刀划」(原文无此字);「刺」给,置,放;「花纹」切痕,戳记。 〔文意注解〕「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纹。我是耶和华」:『为死人用刀划身』包括在头上划记号,是一种敬拜偶像假神的标志;『刺青或纹身』也是外邦人的一种恶习。 【利十九29】「“不可辱没你的女儿,使她为娼妓,恐怕地上的人专向淫乱,地就满了大恶。」 〔吕振中译〕「『不可叫你的女儿受污辱、使她为妓女,恐怕这地一味向着淫乱,就满了罪大恶极的事。」 〔原文字义〕「辱没」玷污,污染;「娼妓」作妓女,犯奸淫;「专向淫乱」(原文与「娼妓」同字);「满了」充满;「大恶」邪恶,乱伦。 〔文意注解〕「不可辱没你的女儿,使她为娼妓」:包括卖女为娼,和容许女儿自甘堕落,均在禁止之列;当时拜偶像假神的庙宇盛行庙妓。 「恐怕地上的人专向淫乱,地就满了大恶」:『淫乱』指不正常的男女性行为,神仅容许婚姻之内的性关系;『大恶』指破坏人伦和家庭的正常秩序。 【利十九30】「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我的安息日你们务要守;我的圣所你们务要敬重: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守」保守,遵守;「敬」惧怕,敬畏;「圣所」神圣的地方。 〔文意注解〕「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请参阅3节注解。 「敬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敬我的圣所』圣所在此指会幕和外院;人不可冒犯圣所,随意容许不相干的外人或闲人出入、移作他用。 【利十九31】「“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以致被他们玷污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你们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以致因他们而蒙不洁;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偏向」转向;「交鬼的」巫师,巫术;「行巫术的」熟悉灵界,与灵界有密切交往;「求问」寻求,查询;「玷污」为不洁净的,变不纯洁。 〔文意注解〕「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偏向』指转而相信异教;『交鬼的』指乩童、女巫之类与邪灵、污鬼来往的人;『行巫术的』指会看相、算卦、占卜等邪术的法师。 「不可求问他们,以致被他们玷污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求问他们』即是打开自己的心门,容许邪灵、污鬼有机可乘,进驻心房,以致被玷污。 【利十九32】「“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吕振中译〕「『在白头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要尊敬老人,要敬畏你的神: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白发的人」头发灰白,老人;「站起来」起立;「尊敬」尊崇,增添光彩;「老人」老者,长者;「敬畏」惧怕,害怕。 〔文意注解〕「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白发的人』与『老人』是同义慈;『站起来』表示尊敬;尊敬老人有两个意思:(1)敬服神所安排的次序;(2)敬重前辈的经历与功绩。 「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参箴九10),得以认识神,行事为人讨祂的喜悦。 〔话中之光〕(一)人常常轻易把长者的意见当作耳边风,不加理会,也不想花时间去探望他们。但是神吩咐以色列人要敬重年长的人,表明应当尊敬长者,他们人生经验丰富,满有智慧,能使后辈免犯错误。 【利十九33】「“若有外人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负他。」 〔吕振中译〕「『若有外侨在你们的地寄居,和你在一起,你们不可欺负他。」 〔原文字义〕「外人」外国人,旅居者;「同居」寄居;「欺负」压迫,压制,恶待。 〔文意注解〕「若有外人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负他」:意指对外侨不可有差别待遇。 〔话中之光〕(一)遇到外国人,尤其是言语不同的人,你会怎样待他们?是不耐烦,想赶他们走,还是想占他们的便宜?神说,你对待外来人,应当像对待本地人一样,应当爱他们如己。实际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外来人,因为这里只是我们暂时的家。我们要把握机会,把陌生人、外人、别国的人,全当作可以显明神大爱的对象。 【利十九34】「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吕振中译〕「和你们在一起的寄居者、你们要看为你们中间的本地人一样;要爱他像你自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做过寄居者;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 〔原文字义〕「本地人」当地人,在地的;「如己」(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意指对待外侨,要与本族的人一视同仁。 「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意指以色列人也曾经做过侨民:(1)先是受过优待,要知感谢神恩;(2)后来受过苦待,要避免苦待外侨。 【利十九35】「“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 〔吕振中译〕「『在审判案件上、在尺秤量器上、你们不可行不公道的事。」 〔原文字义〕「施行审判」判决,伸张公义,决定案例;「不义」没有公理,不公义;「尺」尺寸,测量;「秤」重量;「升、斗」(原文无此字)。 〔文意注解〕「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请参阅15节注解。 「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意指不可有两种的衡量器具,用来欺骗别人;同样的原则应用在待人的心态上,对待自己与对待别人不可有两种标准。 【利十九36】「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码、公道升斗、公道秤。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吕振中译〕「要用公道的天平、公道的法码、公道的升斗、公道的加伦;我永恒主是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原文字义〕「公道」公正,正直;「法码」秤锤,石头;「升斗」伊法;「秤」一欣。 〔文意注解〕「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码、公道升斗、公道秤」:意指所用的衡量器具,必须是公正、公平的。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意指我们要饮水思源,神拯救我们,并不是要让我们转而欺负别人。 【利十九37】「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华。” 」 〔吕振中译〕「你们要谨守我的一切律例、一切典章、而遵行它;我是永恒主。」 〔原文字义〕「谨守」保守,遵守;「遵行」做,制作,完成。 〔文意注解〕「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华」:『律例』指清楚且具体的条规;『典章』指人际间行为的规范(参十八4注解)。 叁、灵训要义 【圣洁生活的条例】 一、圣洁生活总纲(1~2节): 1「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2节):神的子民务必圣洁。 2「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2节):指出人必须圣洁的理由。 二、向着神的圣洁生活条例(3~8节): 1.「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3节):父母象征神是人的源头;孝敬父母表征敬畏神。 2.「也要守我的安息日」(3节):表征享受基督里的安息(参太十一28~29)。 3.「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4节):表征不可敬拜偶像假神。 4.「你们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5节):平安祭指甘心祭;意指必须遵行献平安祭的条例,才能蒙神悦纳。 5.「这祭物…若有剩到第三天的,就必用火焚烧」(6~8节):表征与神之间的交通必须保持新鲜。 三、向着人的圣洁生活条例(9~18节): 1.「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9~10节):表征必须顾念贫穷的人。 2.「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11节):表征不可用不诚实的手段,为自己窃取不正当的利益。 3.「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12节):表征不可做神棍,使别人蒙受损失。 4.「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13~14节):总意是不可欺负别人,特别对那些「弱势」的人(工人、聋子和瞎子)。 5.「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15节):不可偏心待人,总要公平、公正。 6.「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16节):不可制造纠纷。 7.「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17节):别人道德上的过错总要规劝。 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18节):彼此和睦。 四、向着财物的圣洁生活条例(19~25节): 1.「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19节):要遵守神所命定『各从其类』的原则(参创一12,21,25)。 2.「婢女许配了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人若与她行淫,二人要受刑罚,却不把他们治死」(20节):行淫理当受罚,婢女的权益也当受到关注。 3.「祭司要用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他的罪就必蒙赦免」(21~22节):拥有自由的行淫者,除受罚外,还要因得罪神而献赎愆祭。 4.「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结果子的树木,…三年之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如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23~25节):所结果子,前三年不可吃,第四年献给神,第五年才可吃。 五、守身敬畏神的圣洁生活条例(26~31节): 1.「你们不可吃带血的物」(26节):严禁吃血。 2.「不可用法术,也不可观兆」(26节):严禁行邪术。 3.「头的周围不可剃,胡须的周围也不可损坏。」(27~28节):严禁随从异教风俗。 4.「不可辱没你的女儿,使她为娼妓」(29节):严禁淫风败俗。 5.「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圣所」(30节):严禁违犯敬神律例。 6.「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31节):严禁求问鬼媒。 六、爱人敬畏神的圣洁生活条例(32~37节): 1.「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32节):要尊敬老人、敬畏神。 2.「若有外人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负他」(33~34节):要公平对待寄居的外人。 3.「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35节):要公平审判。 4.「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码、公道升斗、公道秤」(35~36节):要公平买卖。 5.「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37节):要谨守律法。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利未记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利未记提要」末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