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利未記第八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祭司承接聖職之禮】

   一、召集會眾前來觀禮(1~5)

   二、祭司接受洗濯之禮(6)

   三、祭司穿上聖衣、戴上聖冠(7~913)

   四、抹膏並受膏使之成聖之禮(10~12)

   五、獻贖罪祭和燔祭之禮(14~21)

   六、獻承接聖職之搖祭並抹血之禮(22~30)

   七、行七天承接聖職之禮(31~36)

 

貳、逐節詳解

 

【利八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原文字義〕曉諭」說話,講論;「說」發言,宣稱。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吩咐有關亞倫和他兒子承接聖職的事。

 

【利八2「“你將亞倫和他兒子一同帶來,並將聖衣、膏油,與贖罪祭的一隻公牛、兩隻公綿羊、一筐無酵餅都帶來,」

   〔呂振中譯〕『你要將亞倫帶來,叫他的兒子們和他一同來,也將聖衣和膏油、跟作為解罪祭的一隻公牛、兩隻公綿羊、和一筐無酵餅、都帶來;

   〔原文字義〕帶來」拿來,帶走;「聖衣」外袍;「無酵餅」未放酵粉的麵包。

   〔文意註解〕你將亞倫和他兒子一同帶來」:意指領到會幕前來。

         「並將聖衣、膏油,與贖罪祭的一隻公牛、兩隻公綿羊、一筐無酵餅都帶來」:聖衣指大祭司和祭司的衣服(參出二十八2);這些祭牲和無酵餅都是為祭司承接聖職時獻祭之禮(參出二十九3)

 

【利八3「又招聚會眾到會幕門口。” 」

   〔呂振中譯〕又將全會眾召集在會棚的出入處。』

   〔原文字義〕招聚」聚集,集合;「會」聚會;「幕」帳篷。

   〔文意註解〕又招聚會眾到會幕門口」:為要觀禮以見證他們的任職出於神。

   〔靈意註解〕會幕」:表徵教會。

 

【利八4「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於是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

   〔呂振中譯〕摩西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去行,會眾就聚集在會棚的出入處。

   〔原文字義〕吩咐」命令;「聚集」集合;「門口」入口,開口。

   〔文意註解〕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摩西遵行神的吩咐共有三件事:(1)將亞倫和他兒子一同帶來(2)(2)將祭物都帶來(2)(3)招聚會眾(3)

         「於是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會幕門口場地有限,可能只有眾長老和百姓的代表;或者承接聖職之禮共有七天(35),百姓輪流觀禮或在山坡遠觀。

   〔靈意註解〕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觀禮表徵教會的見證或印證。

 

【利八5「摩西告訴會眾說:“這就是耶和華所吩咐當行的事。” 」

   〔呂振中譯〕摩西對會眾說:『永恆主所吩咐行的事乃是這樣。』

   〔原文字義〕當行」製作,完成;「事」言論,言語。

   〔文意註解〕摩西告訴會眾說:這就是耶和華所吩咐當行的事」:意指下面所行的事都遵照神的命令。

 

【利八6「摩西帶了亞倫和他兒子來,用水洗了他們。」

   〔呂振中譯〕摩西把亞倫和他兒子們帶來,用水給他們洗,

   〔原文字義〕洗」清洗,沐浴。

   〔文意註解〕摩西帶了亞倫和他兒子來,用水洗了他們」:意指在洗濯盆那裡用水洗身,以除去罪污。

   〔靈意註解〕摩西帶了亞倫和他兒子來,用水洗了他們」:表徵聖靈的洗淨(林前六11)和『話中之水』的洗滌(26)

   〔話中之光〕()血,洗淨我們的罪;水的潔淨與事奉有關。我們在生活上的失敗就是不潔;還有,凡是不在神心意中的事也是不潔的。

         ()消極方面,是洗淨污穢;積極方面,是加添神的成分,才能成為聖潔。

         ()我們每次來到神面前,都要存著清潔的心;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參來十二14)

         ()祭司要經過三重的潔淨:水的潔淨(6),血的潔淨(24),膏油的潔淨(12)。聖經說:「作見證的原來有三:就是聖靈,水,與血,這三樣也都歸於一」(約壹五8)

         ()聖經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祭司是神的僕人,不僅管理使用神的器皿,他們自己就是神的器皿,所以要潔淨成聖。

         ()奉神所召受任的祭司,要先經過水洗,表明是在主道的光中,照真理潔淨自己,徹底悔改認罪,賠還對人的虧欠,把罪對付清楚。

 

【利八7「給亞倫穿上內袍,束上腰帶,穿上外袍,又加上以弗得,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

   〔呂振中譯〕給亞倫穿上內袍,給他束上長腰帶,穿上外袍,又加上聖裲襠,用巧設圖案織成的聖裲襠帶子束上,將聖裲襠繫在他身上。

   〔原文字義〕穿」置,放;「內袍」襯衫似的長外衣;「穿上」打扮,穿戴;「外袍」祭司長袍;「加上」置,放;「以弗得」祭司斗篷;「巧工織的」精巧的;「繫」綁住。

   〔文意註解〕給亞倫穿上內袍,束上腰帶,穿上外袍」:『亞倫』是初代大祭司,大祭司的聖衣共有七件:內袍、腰帶、外袍、以弗得、胸牌、冠冕、金牌。『內袍』指襯衫式的長外衣;『腰帶』指繡花的手工做的腰帶,用來束緊內袍;『外袍』指穿在以弗得下面的大祭司服。

         「又加上以弗得,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以弗得』指大祭司穿的特製背心,『帶子』以弗得的兩條肩帶,鑲著兩塊紅瑪瑙,在上面刻以色列十二兒子的名字,表徵肩負以色列十二支派。

   〔靈意註解〕給亞倫穿上內袍」:表徵內裡生命的純潔美麗(撒上十六7)

         「束上腰帶」:表徵以謙卑束腰(約十三4;彼前五5)

         穿上外袍」:表徵披帶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

         「又加上以弗得」:表徵掛心教會的事(林後十一28)

         「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表徵擔當眾聖徒(加六2),存心忍耐(提後二24)

   〔話中之光〕()衣袍表徵生活行為,事奉主必須穿上衣袍;若沒有好的生活行為,與神、與人一點用處都沒有。

         ()不僅祭司其人要成聖,祭司的衣服也要成聖。衣服所代表的是祭司的職任。所以神的僕人,必須謹慎自己,也要不使所代表的職任受損害。

 

【利八8「又給他戴上胸牌,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內,」

   〔呂振中譯〕又給他戴上胸牌,將烏陵土明放在胸牌裏,

   〔原文字義〕戴上」置,放;「胸牌」祭司袍子上的口袋;「烏陵」眾光;「土明」完美。

   〔文意註解〕又給他戴上胸牌,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內」::『胸牌』又稱決斷的胸牌,裡面放置烏陵和土明,藉以尋求神的旨意;『烏陵和土明』可能是兩塊小玉石,用來顯示神的旨意,前者字義光明,後者字義全備,它們在被擄時便已失蹤,至於如何藉烏陵和土明來明白神的旨意,聖經並沒有明確的記載,解經家們雖有各種推測,但不足採信。

   〔靈意註解〕又給他戴上胸牌」:表徵愛心的關懷(來六10)

         「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內」:表徵按照神的旨意服事聖徒(徒十三36)

   〔話中之光〕()祭司的胸牌表明服事主的人應當胸懷愛心,以神子民的需要為念,為神的子民在神面前求問,引導他們當行的道路,不至於失迷。

         ()當以色列人遇到了不能解決的難處,就藉著『決斷的胸牌』尋求神啟示、說話(參民廿七1618~21;撒上卅1~818~19)。在這決斷的胸牌裏,有烏陵和土明。『烏陵』在希伯來文的意思就是『亮光』,『土明』在希伯來文的意思就是『完全』。當大祭司帶著決斷的胸牌到神面前,神的光照亮的時候,神的旨意就完全的顯明出來了。

         ()烏陵和土明表徵聖靈在基督徒心中,使人明白神的旨意(弗一17~18;林前二10~11)

         ()在教會中,沒有一個人可以輕視甚麼人。連人的怨言、反對,你都得帶到神面前去讀,你還得用肩擔著他們去到神面前求問。你不能獨斷。

 

【利八9「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呂振中譯〕把禮冠戴在他頭上;在禮冠上頭、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冠冕」包頭巾;「戴上」置,放;「釘上」置,放;「牌」花卉;「聖」分別為聖;「冠」冠冕。

   〔文意註解〕把冠冕戴在他頭上,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冠冕』指頭巾式禮冠,是用純白的細麻布做成的;『牌』指繫在冠冕上的金牌,但按原文字義,應當是指花朵狀冠冕上的飾物,代表大祭司的身分、地位和職責。

         「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意指大祭司的聖衣製作和穿戴,全都根據神所吩咐摩西的。

   〔靈意註解〕把冠冕戴在他頭上」:表徵高舉教會的頭,就是基督(23)

         「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表徵歸神為聖(彼前三15)

   〔話中之光〕()事奉神是何等榮耀的一件事,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前五4)

 

【利八10「摩西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聖;」

   〔呂振中譯〕摩西拿膏油膏帳幕、和其中所有的東西,將它們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抹」塗抹,抹油;「成聖」分別出來,成為聖。

   〔文意註解〕摩西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聖」:凡被膏油抹到的器物,就都分別為聖。

   〔靈意註解〕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聖」:表徵教會和一切與事奉相關的人事物,都蒙聖靈分別為聖(羅十五16)

   〔話中之光〕()信徒的外面有神的話──聖經,裡面有膏油的塗抹──聖靈;兩者合起來是神所賜的兩大禮物,極其寶貴。

         ()神的話若沒有恩膏的教訓,就會成了儀文、字句(參林後三6);恩膏的教訓若沒有神的話的平衡,就會以個人主觀的經歷取代客觀的真理,產生錯誤而不自知。兩者不可偏枯,以免出錯。

 

【利八11「又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又抹了壇和壇的一切器皿,並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聖;」

   〔呂振中譯〕將膏油在祭壇上彈了七次,又膏了祭壇和它一切的器皿,以及洗濯盆和盆座,將盆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壇」祭壇;「彈」噴出,淋,灑;「抹」塗抹,抹油;「器皿」器具,用具;「洗濯盆」盆,鍋;「盆座」基部,柱腳。

   〔文意註解〕又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又抹了壇和壇的一切器皿」:『壇』燔祭壇;所有與會幕相關的器具,僅燔祭壇例外,除了抹油,還需用膏油在壇上彈七次,其他的僅需抹膏油。

         「並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聖」:洗濯盆和盆座僅需抹膏油,便可使它成聖。

   〔靈意註解〕又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又抹了壇和壇的一切器皿,並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聖」:表徵聖靈的感動而奉獻自己(羅十二1)並取用神的話(林後三6)

 

【利八12「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

   〔呂振中譯〕他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立他,將他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倒在」澆灌,傾倒。

   〔文意註解〕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凡接續亞倫作大祭司的,都在承接聖職的時候這樣受膏。聖經描述:『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詩一百三十三2)

   〔靈意註解〕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表徵聖靈厚厚的澆灌(多三6)

   〔話中之光〕()膏油倒在頭上,必定會往下流(參詩一百卅三2);聖靈倒在元首基督身上,我們只要持定祂,凡事順從祂,自然就會得著聖靈的引導。

 

【利八13「摩西帶了亞倫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呂振中譯〕摩西把亞倫的兒子們帶來〔同詞:供獻〕,給他們穿上內袍,束上長腰帶,包上裹頭巾: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帶了」靠近,到達;「穿上」打扮,穿戴;「束上」綁上;「包上」綑綁,包紮;「裹頭巾」包頭巾。

   〔文意註解〕摩西帶了亞倫的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束上腰帶,包上裹頭巾」:『亞倫的兒子』當時尚未擔任大祭司,僅任祭司職,其所穿服飾只有三件:內袍、腰帶和裹頭巾。『裹頭巾』與大祭司的冠冕(9)不同,它的前面沒有金牌。

         「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意指祭司的聖衣製作和穿戴,全都根據神所吩咐摩西的。

   〔靈意註解〕包上裹頭巾」:表徵戴上救恩的頭盔(弗六17)

   〔話中之光〕()神的工作當約束自己的頭腦(裹頭),讓主耶穌居首位(西一18),這種樣才致成為屬靈的榮美。

 

【利八14「他牽了贖罪祭的公牛來,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贖罪祭公牛的頭上,」

   〔呂振中譯〕摩西把解罪祭的公牛牽來;亞倫和他的兒子們按手在解罪祭公牛頭上,

   〔原文字義〕牽了」拉近,靠近;「按」放在,靠在。

   〔文意註解〕他牽了贖罪祭的公牛來」:『他』指摩西;大祭司和祭司承接聖職時,須為他們自己贖罪。

         「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贖罪祭公牛的頭上」:『按手』表徵與祭牲聯合,藉此表示祭牲代替他們流血贖罪。

   〔靈意註解〕按手在贖罪祭公牛的頭上」(14~17):贖罪祭表徵基督十字架的贖罪。

   〔話中之光〕()祭司承受聖職,是一項非常鄭重的事,要獻三種的祭:贖罪祭(14),燔祭(18),承接聖職的祭(22)

 

【利八15「就宰了公牛。摩西用指頭蘸血,抹在壇上四角的周圍,使壇潔淨,把血倒在壇的腳那裡,使壇成聖,壇就潔淨了;」

   〔呂振中譯〕就宰了公牛;取點兒血,用指頭抹在祭壇四角上的周圍,給祭壇除罪污,把血倒在祭壇腳那裏,將壇分別為聖,給祭壇除罪染。

   〔原文字義〕宰」屠宰;「蘸血」血;「四角」角;「周圍」四方,四圍;「潔淨」罪得潔淨,承擔過錯;「腳」根基,底部。

   〔文意註解〕就宰了公牛」:宰公牛是為獻贖罪祭(14)

         「摩西用指頭蘸血,抹在壇上四角的周圍,使壇潔淨」:先潔淨壇,才能在壇上獻祭;而壇的四角表徵救贖的能力(參出二十七2)

         「把血倒在壇的腳那裡,使壇成聖,壇就潔淨了」:抹血後所剩下的血,倒在壇的腳那裡,表示整座祭壇分別為聖。

   〔話中之光〕()祭牲先流血,消除神的怒氣,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一切所獻的都燒完,不再在眼前了。但血是灑在壇上,也倒在“腳下”(利一5;四7),留在壇上的血是不會抹掉的,這是一次獻上,就永遠存留著。

         ()沒有祭牲就要定罪;有了祭牲就得赦免,神也不能再定人的罪了,因為神是公義的(來九13~14)。祭牲使祭壇成了流恩典的地方。基督不只審判人,祂也赦免人的罪。

 

【利八16「又取臟上所有的脂油和肝上的網子,並兩個腰子與腰子上的脂油,都燒在壇上;」

   〔呂振中譯〕摩西又把臟腑上的一切脂肪、和肝上的附屬物、兩個腰子、和腰子的脂肪、都燻在祭壇上。

   〔原文字義〕臟」內臟,內部;「脂油」脂肪;「網子」網狀肥脂,附屬物;「腰子」腎。

   〔文意註解〕又取臟上所有的脂油和肝上的網子」:『脂油』即指肥肉,是牲畜體內最肥美上好的部分,要燒在壇上歸神享用;『肝上的網子』或作「肝葉」,乃指肝上的脂油,其狀似網。

         「並兩個腰子與腰子上的脂油,都燒在壇上」:『兩個腰子』雖非脂油,但要和脂油同燒;『腰子上的脂油』,就是就是靠腰兩旁的脂油(9)

 

【利八17「惟有公牛,連皮帶肉並糞,用火燒在營外,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呂振中譯〕至於公牛、其皮、肉、和糞、他都在營外用火去燒: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糞」糞便,排泄物;「營」營地,營盤。

   〔文意註解〕惟有公牛,連皮帶肉並糞,用火燒在營外」:因這個贖罪祭是為贖祭司的罪。祭司不能分享皮,也不能吃祭肉,否則便會無效,所以連皮帶肉並糞都要用火燒掉。

         「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意指上述的作法,不是摩西擅自作主的。

   〔話中之光〕()脂油要燒在壇上(16),皮、肉、糞則要燒在營外。前者成為馨香之氣蒙神的悅納,滿足神一切的要求;後者是審判的火,預表基督為我們受苦。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祂去,忍受祂所受的凌辱(來十三13)

         ()正確的門路,往往是須要忍受凌辱的門路,是不易走的『窄門小路』(太七13~14);我們千萬不可根據人數的多寡,來決定正誤所在,因為主所定規的屬靈原則,畢竟只有少數人才懂得去追求的(參路十三23~24)

 

【利八18「他奉上燔祭的公綿羊;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

   〔呂振中譯〕他將燔祭的公綿羊牽來〔同詞:供獻〕;亞倫和他的兒子們按手在那公綿羊頭上;

   〔原文字義〕奉上」靠近,到達;「燔祭」完全焚燒的祭;「按」放在,靠在。

   〔文意註解〕他奉上燔祭的公綿羊;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他』仍指摩西;『按手』表徵與祭牲聯合,藉此表示燔祭牲的全然焚燒給神,等於亞倫和他兒子全然奉獻給神。

   〔靈意註解〕奉上燔祭的公綿羊」(18~21):燔祭表徵蒙神悅納的完全奉獻。

   〔話中之光〕()「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六19~20)。因此,信徒將身子全然奉獻給神,乃是理所當然的。

 

【利八19「就宰了公羊。摩西把血灑在壇的周圍,」

   〔呂振中譯〕摩西就宰了牠;把血潑在祭壇的四圍。

   〔原文字義〕宰了」(原文無此字);「灑」投,擲;「周圍」四方,四圍。

   〔文意註解〕就宰了公羊;摩西把血灑在壇的周圍」:頭隻公綿羊是為獻燔祭之用的;公綿羊的血全部倒在壇的周圍,這是因為:(1)祭壇已經被贖罪祭牲的血潔淨了,不須再抹血(15)(2)燔祭的祭牲需要先放血倒掉,然後才能全隻肉切塊燒掉(20)

 

【利八20「把羊切成塊子,把頭和肉塊並脂油都燒了。」

   〔呂振中譯〕既把公綿羊切成了塊子,摩西就把頭和切塊跟板油都燻了。

   〔原文字義〕切」割切,分開;「塊子」一塊塊;「燒」冒煙。

   〔文意註解〕把羊切成塊子,把頭和肉塊並脂油都燒了」:『切成塊子』是為方便將整隻羊燒掉;燔祭牲的頭和肉塊並脂油都要全部燒掉。

   〔話中之光〕()「切成塊子」表徵破碎自己,任何信徒若要事奉神,便須接受十字架的破碎;越想保全自己,事奉就越沒有路。

 

【利八21「用水洗了臟腑和腿,就把全羊燒在壇上為馨香的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呂振中譯〕用水洗了臟腑和腿之後,摩西就將整個公綿羊燻在祭壇上:這是燔祭、怡神之香氣,是火祭獻與永恆主的:都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臟腑」內臟,內部;「馨」安靜,舒坦;「香」香氣,芳香;「獻給」(原文無此字);「火祭」用火獻的祭,經火的祭。

   〔文意註解〕用水洗了臟腑和腿,就把全羊燒在壇上為馨香的燔祭」:燔祭牲的內臟和腿部在焚燒之前,必須先用水洗過;『馨香』指聞起來會覺得心曠神怡、心平氣和的氣味。『燔祭』指整個祭牲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馨香之氣上升,全部獻給神。

         「是獻給耶和華的火祭,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火祭』指經過火燒的一種獻祭;在任何的獻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燒在壇上的,都稱為火祭。

 

【利八22「他又奉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接聖職之禮的羊;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

   〔呂振中譯〕他又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受聖職所獻的公綿羊、牽來〔同詞:供獻〕:亞倫和他兒子們按手在那公綿羊頭上;

   〔原文字義〕奉上」靠近,到達;「承接聖職之禮」設立(祭司)

   〔文意註解〕他又奉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接聖職之禮的羊」:獻第二隻公綿羊,是為使祭司預備好自己,適合於承接聖職。

         「亞倫和他兒子按手在羊的頭上」:『按手頭上』意指與這羊聯合為一,表徵祭司是在基督裡才能蒙神悅納,有資格承接聖職。

   〔靈意註解〕他又奉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接聖職之禮的羊;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22~24):表徵今後聽從神的話(),作神事工()、行走神路()

 

【利八23「就宰了羊。摩西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

   〔呂振中譯〕摩西就宰了牠;取點兒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跟右腳的大拇趾上。

   〔原文字義〕宰了」屠宰,擊打;「抹在」置,放;「垂」尖端,耳垂;「大拇指」手或腳的拇指。

   〔文意註解〕就宰了羊」:就是宰第二隻公綿羊。

         「摩西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把些血抹在』抹血之處表示在神面前已蒙神赦罪,分別為聖歸給神用;『右耳垂上』表徵今後耳朵全為聽從神的話;『右手的大拇指上』表徵今後雙手全都為神作工;『右腳的大拇指上』表徵今後雙腳全都為神行走道路。

   〔話中之光〕()我們的耳、手、腳上有寶血救贖的記號,表示乃是屬於神的,今後,我們的耳朵應當聽那神所要我們聽的話,雙手做那神所要我們做的事,雙腳行那神所要我們行的道路。

 

【利八24「又帶了亞倫的兒子來,把些血抹在他們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又把血灑在壇的周圍。」

   〔呂振中譯〕既把亞倫的兒子們引進來〔同詞:供獻〕,摩西就將點兒血抹在他們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跟右腳的大拇趾上;摩西又把血潑在祭壇的四圍。

   〔原文字義〕帶了」靠近,到達;「抹在」(原文無次字);「灑在」投,擲。

   〔文意註解〕又帶了亞倫的兒子來,把些血抹在他們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請參閱23節註解。

         「又把血灑在壇的周圍」:意指把剩餘的血都倒在祭壇的周圍。

 

【利八25「取脂油和肥尾巴,並上一切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

   〔呂振中譯〕他取脂肪和肥尾巴跟臟腑的一切脂肪、和肝的附屬物、跟兩個腰子和腰子的脂肪、以及右腿:

   〔原文字義〕取」拿來,握著;「一切」(原文此字)

   〔文意註解〕取脂油和肥尾巴,並上一切的脂油與肝上的網子」:『脂油和肥尾巴』一向被認為是祭牲中的上好部分;『網子』是脂油的一種。

         「兩個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並右腿」:『右腿』或譯作右肩,代表事奉的能力。

   〔靈意註解〕把這一切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搖祭」(25~29):表徵在神的事工上()充滿並獻上最好的(脂油)和愛心(胸肉)

 

【利八26「再從耶和華面前、盛無酵餅的筐子裡取出一個無酵餅,一個油餅,一個薄餅,都放在脂油和右腿上,」

   〔呂振中譯〕又從永恆主面前裝無酵餅的筐子裏取一個無酵哈拉餅、一個調油的哈拉餅、和一個薄餅,放在脂肪和右腿上;

   〔原文字義〕薄餅」薄脆餅。

   〔文意註解〕再從耶和華面前、盛無酵餅的筐子裡取出」:『筐子』指盛裝獻祭用無酵餅的筐子。

         「一個無酵餅,一個油餅,一個薄餅,都放在脂油和右腿上」:這三種餅都是無酵餅,和脂油和右腿一同作搖祭(27)

   〔話中之光〕()『右腿』原文是『肩』。餅和肩是表明主耶穌的兩方面。肩是能力的地方。羊的肩,是給我們看見主耶穌的神格方面的事。脂油是肥美的。所以是指神的榮耀方面的事。餅,給你看見是祂人性的問題,祂是一個沒有酵的,沒有瑕疵的完全人。

         ()祂是充滿聖靈的人,祂是一個頂細定嫩的人。祂的性情,祂心裏的感覺,祂屬靈的知覺,都是頂細、頂嫩的。祂不粗魯的人,祂是細嫩的人,像一塊薄餅一樣一碰就要破的。這些東西,要擺在亞倫的手裏,然後再加在燔祭上燒掉,這個叫作奉獻。

 

【利八27「把這一切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呂振中譯〕把這一切都交在亞倫的手掌中、和他兒子們的手掌中、做搖獻物搖在永恆主面前。

   〔原文字義〕搖祭」搖動,搖擺,搖祭;「搖一搖」來回搖動,揮動。

   〔文意註解〕把這一切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搖祭」:『放在手上』意思是充滿雙手;『搖祭』指將祭物按水平方向前後擺動,表示基督人性的美麗。

         「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向神表示願像基督那樣地服事神。

   〔話中之光〕()在希伯來文裏,奉獻應當繙作to fill the hand,意即充滿這手,或作把手充滿了。本來手是空的,現在把它裝滿了。亞倫手裏空的時候,還沒有奉獻。亞倫手裏滿的時候,他手裏再也不能拿別的東西的時候,這是奉獻。亞倫手裏只能有主的餅的時候,這是奉獻。我的手裏──手是作事最高的表示──滿有基督的時候,這一個時候就是奉獻。

         ()「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每一位蒙恩的信徒,在得救之時就已經得著了基督復活的生命,問題乃是我們要服事神,必須將裡面所得基督復活的生命展現出來。

 

【利八28「摩西從他們的手上拿下來,燒在壇上的燔祭上,都是為承接聖職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

   〔呂振中譯〕然後摩西就從他們的手掌中接過來,把這些物品燻在祭壇上燔祭品上面;這些是承受聖職獻為怡神之香氣的;這是獻與永恆主的火祭。

   〔原文字義〕承接聖職」設立,裝置;「馨香(原文雙字)」舒坦,寧靜(首字);香氣,香味(次字);「火祭」用火獻的祭。

   〔文意註解〕摩西從他們的手上拿下來,燒在壇上的燔祭上」:意指獻過搖祭之後,從他們手中接過三種餅來,將它們燒在祭壇上的燔祭上。

         「都是為承接聖職獻給耶和華馨香的火祭」:『馨香』指聞起來會覺得心曠神怡、心平氣和的氣味。『火祭』指經過火燒的一種獻祭;在任何的獻祭中,凡把全部或一部分供物燒在壇上的,都稱為火祭。『馨香的火祭』表徵使神心滿意足,因而神人相安的獻祭。

   〔話中之光〕()「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事奉神的目的,是要討神喜悅;而神所喜悅的,不在乎所做的事多大,也不在乎成果多大,乃在乎事奉的本身是否能發出馨香之氣──裡面有多少基督的成分。

 

【利八29「摩西拿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是承接聖職之禮,歸摩西的分,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

   〔呂振中譯〕摩西取羊的胸做搖獻物搖在永恆主面前:這是承受聖職所獻的公綿羊屬於摩西的分兒:照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原文字義〕承接聖職之禮」設立,裝置;「分」一份,部分。

   〔文意註解〕摩西拿羊的胸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羊的胸』指第二隻公綿羊(22)的胸部,因第一隻公綿羊已經全羊燒作燔祭(20);『胸』表徵服事別人的胸襟或胸懷。

         「是承接聖職之禮,歸摩西的分,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指作為搖祭的胸歸給摩西享用。

   〔話中之光〕()事奉神有一樣好處,就是從神得著賞賜,作為給我們享受的「分」;而我們最大的享受,不是金錢、地位、名譽,乃是基督復活的生命(搖祭),滿足我們的心靈。

 

【利八30「摩西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使他和他們的衣服一同成聖。」

   〔呂振中譯〕摩西取點兒抹的膏油和祭壇上的一點兒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跟他的兒子們和他兒子們的衣服上;把亞倫和他的衣服分別為聖,也把他的兒子們和他兒子們的衣服、都分別為聖。

   〔原文字義〕彈」噴出,灑,淋;「成聖」分別,顯為聖。

   〔文意註解〕摩西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衣服』指他們供職時穿的祭司服(7~9)

         「並他兒子和他兒子的衣服上,使他和他們的衣服一同成聖」:意指使他們本人和所穿的衣服都一同分別為聖。

   〔靈意註解〕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表徵行事為人(衣服)分別為聖(彈膏油和血)

   〔話中之光〕()衣服成聖,表示我們的行事為人應當分別為聖,從此以後,「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並且,「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十四26)

         ()我們的衣服應當顯出成聖的樣子來。在衣服上應當有聖靈的印記在上面,應當有膏油的印記在上面。能夠在那裏穿得成聖,像你的那一個人一樣。

 

【利八31「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說:“把肉煮在會幕門口,在那裡吃,又吃承接聖職筐子裡的餅,按我所吩咐的說(或作:按所吩咐我的說):‘這是亞倫和他兒子要吃的。’」

   〔呂振中譯〕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們說:『將肉煮在會棚的出入處,在那裏喫,也喫承受聖職筐子裏的餅,照永恆主所吩咐我〔或譯:照我所吩咐〕說:「亞倫和他兒子們要喫它」的。

   〔原文字義〕煮」煮沸,翻騰。

   〔文意註解〕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說」:下面提到祭司們吃祭物的條例。

         「把肉煮在會幕門口,在那裡吃,又吃承接聖職筐子裡的餅」:『會幕門口』亦即會幕內院進門口處;『筐子裡的餅』指三種無酵餅(26)

         「按我所吩咐的說:這是亞倫和他兒子要吃的」:這是摩西遵照神對他的吩咐,轉達給祭司們的條例。

   〔靈意註解〕把肉煮在會幕門口,在那裡吃」:在聖處吃,表徵吃時要本著聖潔的原則。

         「又吃承接聖職筐子裡的餅」:即吃聖物,表徵禁戒不潔之物。

 

【利八32「剩下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焚燒。」

   〔呂振中譯〕所留下來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燒。

   〔原文字義〕剩下」剩下,留下來,多餘的。

   〔文意註解〕剩下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焚燒」:關於『聖物』的規定如下:(1)承接聖職的祭司必須吃,吃了才能成聖;(2)不相干的外人不可吃;(3)必須當天吃,不可留到次日早晨;(4)不可再吃剩下的,必須用火燒了(參出二十九33~34)

   〔靈意註解〕剩下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焚燒」:表徵有責任保守聖物的聖潔(太七6)

 

【利八33「你們七天不可出會幕的門,等到你們承接聖職的日子滿了,因為主叫你們七天承接聖職。」

   〔呂振中譯〕七天不可從會棚的出入處出去,直等到你們承受聖職的日子滿了,因為主要給你們行授與聖職的禮七天,

   〔原文字義〕出」出來,前往;「滿了」充滿,成就,結束;「承接聖職(首字)」設立,裝置;「承接聖職(次字)」手。

   〔文意註解〕你們七天不可出會幕的門,等到你們承接聖職的日子滿了」:『承接聖職的日子』祭司行承接聖職的禮共有七天,每天獻祭(參出二十九35~36)

         「因為主叫你們七天承接聖職」:這七天承接聖職的禮是神所規定的。

   〔靈意註解〕七天不可出會幕的門,等到你們承接聖職的日子滿了」(33~35):七天表徵完全,即指一生活在聖潔的原則下。

 

【利八34「像今天所行的都是耶和華吩咐行的,為你們贖罪。」

   〔呂振中譯〕像今天所行的、永恆主所吩咐的、給你們行除罪禮。

   〔原文字義〕吩咐行的(原文雙同字)」命令,吩咐,指示。

   〔文意註解〕像今天所行的都是耶和華吩咐行的,為你們贖罪」:重述七天獻祭行禮的規定乃出於神的命令。

 

【利八35「七天你們要晝夜住在會幕門口,遵守耶和華的吩咐,免得你們死亡,因為所吩咐我的就是這樣。”」

   〔呂振中譯〕七天你們要晝夜住在會棚的出入處,守盡永恆主所交付的職守,免得你們死亡,因為所吩咐我的就是這樣。』

   〔原文字義〕門口」門口,入口處;「遵守」保守,看守,遵守。

   〔文意註解〕七天你們要晝夜住在會幕門口」:意指祭司在七天之內,不可走出會幕的院子之外。

         「遵守耶和華的吩咐,免得你們死亡,因為所吩咐我的就是這樣」:意指違背此項命令必會招致死亡的懲罰。

 

【利八36「於是亞倫和他兒子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

   〔呂振中譯〕於是亞倫和他兒子們行了永恆主經摩西手所吩咐的一切事。

   〔原文字義〕一切事」言論,言語。

   〔文意註解〕於是亞倫和他兒子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祭司們都遵命而行。

   〔靈意註解〕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表徵遵行神的命令。

 

叁、靈訓要義

 

祭司承接聖職的禮制】

   一、「會眾聚集在會幕門口」(4):觀禮表徵教會的見證或印證。

   二、「摩西帶了亞倫和他兒子來,用水洗了他們」(6):表徵聖靈的洗淨(林前六11)和『話中之水』的洗滌(26)

   三、穿上聖衣(7~913)

         1.「給亞倫穿上內袍」(7):表徵內裡生命的純潔美麗(撒上十六7)

         2.「束上腰帶」(7):表徵以謙卑束腰(約十三4;彼前五5)

         3.穿上外袍」(7):表徵披帶基督(羅十三14;加三27)

         4.「又加上以弗得」(7):表徵掛心教會的事(林後十一28)

         5.「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7):表徵擔當眾聖徒(加六2),存心忍耐(提後二24)

         6.「又給他戴上胸牌」(8):表徵愛心的關懷(來六10)

         7.「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內」(8):表徵按照神的旨意服事聖徒(徒十三36)

         8.「把冠冕戴在他頭上」(9):表徵高舉教會的頭,就是基督(23)

         9.「在冠冕的前面釘上金牌,就是聖冠」(9):表徵歸神為聖(彼前三15)

         10.「包上裹頭巾」(13):表徵戴上救恩的頭盔(弗六17)

   四、膏油的澆灌和塗抹(10~12)

         1.「用膏油抹帳幕和其中所有的,使它成聖」(10):表徵教會和一切與事奉相關的人事物,都蒙聖靈分別為聖(羅十五16)

         2.「又用膏油在壇上彈了七次,又抹了壇和壇的一切器皿,並洗濯盆和盆座,使它成聖」(11):表徵聖靈的感動而奉獻自己(羅十二1)並取用神的話(林後三6)

         3.「又把膏油倒在亞倫的頭上膏他,使他成聖」(12):表徵聖靈厚厚的澆灌(多三6)

   五、獻祭(14~30)

         1.「按手在贖罪祭公牛的頭上」(14~17):贖罪祭表徵基督十字架的贖罪。

         2.「奉上燔祭的公綿羊」(18~21):燔祭表徵蒙神悅納的完全奉獻。

         3.「他又奉上第二隻公綿羊,就是承接聖職之禮的羊;把些血抹在亞倫的右耳垂上和右手的大拇指上,並右腳的大拇指上」(22~24):表徵今後聽從神的話(),作神事工()、行走神路()

         4.「把這一切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搖祭」(25~29):表徵在神的事工上()充滿並獻上最好的(脂油)和愛心(胸肉)

         5.「取點膏油和壇上的血,彈在亞倫和他的衣服上」(30):表徵行事為人(衣服)分別為聖(彈膏油和血)

   六、日常生活(31~36)

         1.「把肉煮在會幕門口,在那裡吃」(31):在聖處吃,表徵吃時要本著聖潔的原則。

         2.「又吃承接聖職筐子裡的餅」(31):即吃聖物,表徵禁戒不潔之物。

         3.「剩下的肉和餅,你們要用火焚燒」(32):表徵有責任保守聖物的聖潔(太七6)

         4.「七天不可出會幕的門,等到你們承接聖職的日子滿了」(33~35):七天表徵完全,即指一生活在聖潔的原則下。

         5.「行了耶和華藉著摩西所吩咐的一切事」(36):表徵遵行神的命令。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利未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利未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