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利未記第十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痲瘋病的條例()

   一、皮膚長痲瘋病的診斷與對策(1~17)

   二、皮膚病與痲瘋病的區別與對策(18~44)

   三、對痲瘋病患者的處置(45~46)

   四、衣服長痲瘋病的診斷與對策(47~59)

 

貳、逐節詳解

 

【利十三1「耶和華曉諭摩西、亞倫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亞倫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亞倫說」:本章講各種皮膚病的診斷和對策。

 

【利十三2「“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癤子,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痲瘋的災病,就要將他帶到祭司亞倫或亞倫作祭司的一個子孫面前。」

   〔呂振中譯〕『人在肉皮上若腫起來,或是有了癬、或是火斑,而在肉皮上成了痲瘋屬災病,他就必須被帶到祭司亞倫、或亞倫子孫中一個做祭司者面前。

   〔原文字義〕癤子」腫塊,升起;「癬」疹,疥瘡;「火斑」進來,出現狀況;「大痲瘋」痲瘋病;「災病」疫病,疾病,疤痕。

   〔文意註解〕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癤子,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肉皮』指皮膚;『癤子』指紅腫;『癬』指患處會發癢;『火斑』指形成斑點。

         「在他肉皮上成了大痲瘋的災病」:『大痲瘋』狹義指皮膚像鱗片那樣剝落或無知覺,類似現代所謂的「漢森氏病(Hansen)」;廣義指一切嚴重的皮膚病。『災病』的字根的意思是「擊打」,暗示大痲瘋是神的「擊打」,是一些令人厭惡的東西,各人都視其為羞恥和禁忌。

         「就要將他帶到祭司亞倫或亞倫作祭司的一個子孫面前」:意指須由祭司察看並判斷是否大痲瘋,因為此病被認為與罪惡有關,患病的人被視為不潔(3)

   〔靈意註解〕大痲瘋的災病」:表徵從人裡面的罪性顯露出來的罪污。

         大痲瘋顯於皮膚:「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癤子,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表徵高傲(癤子)、不受約束()、自滿(火斑)

   〔話中之光〕()大痲瘋病與今天的愛滋病(AIDS)一樣,都能導致人死亡,並且都有欺瞞性,潛伏性,成長性,傳染性,隔絕性,這些性質與罪的性質很相似。大痲瘋病只能毀肉體,但罪比痲瘋病更可怕,是能殺死人的肉體、精神和靈魂的屬靈毒菌。

         ()痲瘋病明明是肉體的病,卻要為之獻贖罪祭;而且不把患者帶到醫生面前,反帶到祭司面前察看。由此可見,神把痲瘋病和罪等同看待。

         ()對自己而言,罪有漸進性;對他人而言,罪有傳染性。痲瘋病的最大特點是傳染的至深至廣,因此,痲瘋病像徵罪惡(雅一15)。人的墮落不是從觸目驚心的罪開始的,而是從微小的罪開始的;一個家庭的破裂決非因偶然犯了什麼大罪,而是從極小的誘惑開始的。

         ()發病初期,痲瘋病的症狀小得不易引起重視,不過是小小的瘡,小紅斑點,這小東西就是痲瘋病的第一信號。痲瘋病和罪的相似之處是什麼?痲瘋病有很長的潛伏期,罪也是不為人知地長期秘密隱藏著。

         ()「癤子」意思是高起的、突出的、腫起的,猶如人心中所起的驕傲。驕傲使人自我膨脹、自大自恃、自以為是。今生的驕傲是魔鬼引誘人的伎倆之一(參約壹二16)

         () 聖經明白地教訓我們:「驕傲在敗壞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我們當效法主耶穌,心存柔和謙卑,才能戰勝魔鬼的試探(參太四5~7;十一29),在事奉主的路上,以謙卑束腰(參彼前五5),才能心合意,共同建設完美的教會,顯出神的恩典來。

         ()「癬」之原意是創痕,可說是瘡癤(參利十三18),是結痂的現象。無論是新的或舊的創傷,若是再發病起來,對人的傷害很大。這種現象猶如潛伏在人心中的嫉妒和怨恨。經云:「嫉恨如陰間之殘忍」(歌八6),又云:「恨能挑啟爭端」(箴十12),人心中若充滿嫉妒,雖有一時之明理,卻無法永遠忘卻,常會挑起仇恨。

         ()「火斑」之原意是光明的斑點,是皮膚出現了雜色的痕跡,又有發光的意思。微小又亮亮的斑點,有時很難讓人警覺地防備和發現。這種大痲瘋的現象也很可怕,今天有些罪如同火斑,人很容易陷在其中而不自覺。如雅各書中所提醒:「人的舌頭在百體中是最小的,卻能污穢全身,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雅三1~8)。我們不得不常藉主真理的光反省自己,遠離一切污點。

         ()一個人若發現皮膚有了異樣,或長了東西,就要將他帶到祭司面前,由祭司根據神所吩咐的條例,詳細觀察。今一切是非曲直,不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和觀念來判斷,當效法保羅:「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林前四4)。以順服真理的心,不好情面、私欲,作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得以分辨好壞(參來五14)

 

【利十三3「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災病,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大痲瘋的災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為不潔淨。」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災病;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又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痲瘋屬災病;祭司要察看他,斷他為不潔淨。

   〔原文字義〕察看」觀察,注視;「毛」毛髮;「現象」景象,外表;「深於」深的。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災病」:目的是為斷定是否染患大痲瘋。

         「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大痲瘋的災病」:指染患大痲瘋有兩種症狀:(1)患處的毛變白;(2)皮膚上發生病變現象。

         「祭司要察看他,定他為不潔淨」:意指祭司須察看患者本人,才能判定他是否染患大痲瘋。

   〔靈意註解〕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大痲瘋的災病」:『毛變白』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深於肉皮』表徵不肯認錯。

         「祭司要察看」(33050):祭司表徵親近神的人負診斷的責任。

   〔話中之光〕()大痲瘋病的潛伏期很長,開始發病的時候,是不起眼的小紅斑,這是大痲瘋的前兆,就是這小小的皮疹漸漸發散麻痹全身,帶來巨大的不幸。罪開始的時候也是微不足道,但漸漸成長便會麻痹判斷力,犯罪卻不覺羞恥,不害怕,逐漸喪失良心,最終毀滅肉體和靈魂。心中的惡念,不加思索地論斷人,看別人在說,自己也隨聲附和,這些事看似極小,一旦成長起來,便破壞信心和靈魂,引向滅亡之路。

 

【利十三4「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於皮,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祭司就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若火斑在肉皮上發白,沒有深於皮的現象,上頭的毛也沒有變白,祭司就要將患災病的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火斑」皮膚上發亮的斑塊;「變」轉換,改變;「關鎖」關閉,禁閉。

   〔文意註解〕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於皮,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意指他的皮膚上若僅有白色斑點,而沒有其他異狀,斑點上的毛也沒有變白。

         「祭司就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意指上述現象還不足以判定他是否染患大痲瘋,但為了防止傳染給別人,須將他隔離七天。

   〔靈意註解〕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於皮,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表徵犯罪的情況並不嚴重。

         「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表徵要完全隔離。

         長瘡和長火斑的診斷與對策(21~28),原則上和長癤子、長癬(4~20)相同。

   〔話中之光〕()大痲瘋病先隱後現:從神吩咐如何判定此病的情形:「現象是否深于皮」、「是否發散」(利十三46),可知這病先是隱藏的,終必擴散出來。如同罪惡雖深藏于人心中,但終必顯露出來(參太七15~16),最後在神面前接受審判(林後五10),因此唯有願意接受真理的光照和聖靈的更新,把一切罪惡從心中除去(雅一21),領受神所賜的新命令,才能於將來坦然無懼的站在神光明寶座之前。

         ()祭司察看時,若不能一時判斷清楚,就要等候幾天(54),再看病情之變化而作出判決。因判定一個人患了大痲瘋,對他和家人所造成的影響極大,不可不慎。我們對於神的旨意或真理,若有不甚清楚之時,亦不可隨己意加以解釋(參彼後一19~20;三16),當謙卑祈求神的指引,忍耐等候神旨意的顯明。

 

【利十三5「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見災病止住了,並沒有在皮上發散,那麼、祭司還要再把他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止住」站立,停止;「發散」擴散。

   〔文意註解〕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到了第七天,祭司須再察看他。

         「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如果患處的病狀沒有進一步變壞,部位也沒有擴散變大,就將他再隔離七天。

   〔靈意註解〕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表徵觀察結果,確定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

         「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表徵還要繼續隔離。

 

【利十三6「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要定他為潔淨,原來是癬;那人就要洗衣服,得為潔淨。」

   〔呂振中譯〕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見災病暗淡了,災病沒有在皮上發散開,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潔淨;那只是癬;他只要把衣服洗淨,就潔淨了。

   〔原文字義〕發暗」黯淡,暗色;「癬」疹子,疥癬。

   〔文意註解〕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指第二次的第七天,祭司須再察看他。

         「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要定他為潔淨,原來是癬」:如果患處的顏色變暗,而且也沒有擴散變大,由此判斷它是皮膚癬,而不是大痲瘋,故祭司須判定他為潔淨。

         「那人就要洗衣服,得為潔淨」:『洗衣服』是一種禮儀上的手續;病患雖經祭司判定不是大痲瘋,但仍須洗衣服,才算潔淨。

   〔靈意註解〕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要定他為潔淨」:表徵情況好轉,就斷定為潔淨。

 

【利十三7「但他為得潔淨,將身體給祭司察看以後,癬若在皮上發散開了,他要再將身體給祭司察看。」

   〔呂振中譯〕但是為了證明自己已經潔淨、他給祭司察看了以後,癬若在皮上發散開了,那麼、他就要將自己再給祭司察看。

   〔原文字義〕發散開了(原文雙同字)」擴散。

   〔文意註解〕但他為得潔淨,將身體給祭司察看以後,癬若在皮上發散開了,他要再將身體給祭司察看」:意指皮膚病的患者,雖然經過祭司察看,並判定他為潔淨之後,如果皮膚癬的患處擴散變大了,那就要讓祭司再察看。

   〔靈意註解〕癬若在皮上發散開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7~8):表徵情況進一步惡化,就要斷定為不潔淨。

 

【利十三8「祭司要察看,癬若在皮上發散,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若見癬在皮上發散開了,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那是痲瘋屬之病。

   〔原文字義〕察看」觀察,注視。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癬若在皮上發散,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意指祭司再察看之後,如果皮膚癬的患處擴散變大了,祭司就要判定他得了大痲瘋,成為不潔淨。

   〔話中之光〕()大痲瘋會漸漸發散,蔓延全身,無論是發在人身上,或是物品上,猶如蠶食一般(51),使人受到極重的打擊和痛苦。罪惡也是一樣,如同一點點的面酵,卻能使全團發起來(參林前五6),也如同「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5)。,所以當深深記住主耶穌的提醒:「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太十六6),一發現有所錯誤、軟弱,立即悔改求主除去。

 

【利十三9「“人有了大痲瘋的災病,就要將他帶到祭司面前。」

   〔呂振中譯〕『一個人身上若有了痲瘋屬災病,他就要被帶到祭司面前。

   〔原文字義〕帶到」進來,與一起來。

   〔文意註解〕人有了大痲瘋的災病,就要將他帶到祭司面前」:凡是患了大痲瘋症狀的人,必須被帶到祭司面前,由祭司來正式判定。

 

【利十三10「祭司要察看,皮上若長了白癤,使毛變白,在長白癤之處有了紅瘀肉,」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若見皮上有了白白腫腫的地方,又使毛變了白,而在腫的地方也有了生的赤肉,

   〔原文字義〕癤」腫塊,升起;「紅瘀(原文雙字)」活著的,有生命的(首字);新生的皮肉,維持生命(次字)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皮上若長了白癤,使毛變白」:『長了白癤』指患處腫大,或甚至有膿包。

         「在長白癤之處有了紅瘀肉」:『紅瘀肉』指患處出膿、紅肉顯露在皮外。

   〔靈意註解〕皮上若長了白癤,使毛變白,在長白癤之處有了紅瘀肉,祭司要定他為不潔淨」(10~11):表徵習於犯罪,且變本加厲,就要斷定為不潔淨。

 

【利十三11「這是肉皮上的舊大痲瘋,祭司要定他為不潔淨,不用將他關鎖,因為他是不潔淨了。」

   〔呂振中譯〕這就是肉皮上宿伏的痲瘋屬之病,祭司要斷他為不潔淨;不用將他關閉,因為他已是不潔淨。

   〔原文字義〕舊」睡著,靜止,陳舊。

   〔文意註解〕這是肉皮上的舊大痲瘋,祭司要定他為不潔淨」:意指患者一旦有了10節的現象,那就是大痲瘋病復發,必須判定他不潔淨。

         「不用將他關鎖,因為他是不潔淨了」:凡是患了大痲瘋病症的人,在禮儀上是不潔淨,必須被隔離起來。

 

【利十三12「大痲瘋若在皮上四外發散,長滿了患災病人的皮,據祭司察看,從頭到腳無處不有,」

   〔呂振中譯〕痲瘋屬之病若在皮上到處發作,這種病若佈滿了患災病者全身的皮,儘據祭司眼光所看得到的、從頭到腳、無處不有,

   〔原文字義〕四外」長出,冒出,發芽;「長滿」遮蓋,披上;「無處不有」(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大痲瘋若在皮上四外發散,長滿了患災病人的皮」:意指大痲瘋患處若擴散變大,以致整片皮膚長滿了大痲瘋。

         「據祭司察看,從頭到腳無處不有」:意指甚至擴散到全身各處。

   〔靈意註解〕大痲瘋若在皮上四外發散,全身都變為白,他乃潔淨了」(12~13):表徵若承認滿身是罪,悔改信主,就被寶血洗淨。

 

【利十三13「祭司就要察看,全身的肉若長滿了大痲瘋,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全身都變為白,他乃潔淨了。」

   〔呂振中譯〕那麼、祭司就要察看;若見痲瘋屬之病佈滿了全身的肉,那麼、他就要斷那患災病的為潔淨;身上既全然變白,他就潔淨了。

   〔原文字義〕長滿」遮蓋,披上。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全身的肉若長滿了大痲瘋,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意指如果全身都長滿了類似大痲瘋症狀,而患處的肉卻未潰爛脫落,那就表示它不是大痲瘋,祭司可以判定他是潔淨的。

         「全身都變為白,他乃潔淨了」:意指全身的皮僅變為白色,患處的肉卻未潰爛脫落,這就不是大痲瘋,他是潔淨的。

   〔話中之光〕()我們若自以為是,為自己的罪推辭,看自己可愛尊貴,救贖的恩典對我們就無效了,但是我們認為無能無助,一無是處,神白白的恩典才可向我們賜福。我們已到了盡頭,完全失望,在主的腳前塵土之中,從頭頂至腳底都是需要,全是污穢,那麼我們就與主最親近了。我們不僅自己蒙恩,也成為別人蒙福的導管。

         ()你願升高嗎?那麼先要在神面前謙卑下來。神的寶座不是從臺階走上去,而是走下去,那個稅吏捶著胸說: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他回家時就得以稱義了。罪在哪裡顯多,恩典也在那裡顯多。凡謙卑的必升高。「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的靈蘇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蘇醒」(賽五十七15)

         ()如果大痲瘋發透的話反而定為潔淨。為什麼?基本上講到這個人已經完全徹底的知罪了,神顯明他全身沒有一處不是罪,他也知道也承認自己從頭到尾沒有一處不是罪、沒有一處是好的,他真是覺得自己完全徹底完全的敗壞,因為這樣子的人反而在主面前會降卑,他反而在主的面前會有真心的悔改,重在他徹底地被神光照顯明出來,從頭到尾承認在我裡面一無良善,我需要神,這樣子的人在神面前反而容易接受救恩,容易成為一個潔淨的人。

 

【利十三14「但紅肉幾時顯在他的身上就幾時不潔淨。」

   〔呂振中譯〕但赤肉幾時現在身上,他幾時就不潔淨。

   〔原文字義〕紅」活著的,有生命的;「顯在」發現,看見。

   〔文意註解〕但紅肉幾時顯在他的身上就幾時不潔淨」:意指患處出膿、紅肉顯露在皮外(10),這樣的症狀就表示他並不潔淨。

   〔靈意註解〕但紅肉幾時顯在他的身上就幾時不潔淨,紅肉本是不潔淨,是大痲瘋」(14~15):表徵靈性軟弱,不能勝過肉體的敗壞(羅七18~19)

 

【利十三15「祭司一看那紅肉就定他為不潔淨。紅肉本是不潔淨,是大痲瘋。」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那赤肉,斷他為不潔淨:赤肉本不潔淨;那就是痲瘋屬之病。

   〔原文字義〕一看」成為不潔的,被沾污。

   〔文意註解〕祭司一看那紅肉就定他為不潔淨」:祭司一看到患者有了14節所述的症狀時,就要判定他是不潔淨的。

         「紅肉本是不潔淨,是大痲瘋」:紅肉顯露在皮外,原屬潔淨,因為它是大痲瘋的症狀。

 

【利十三16「紅肉若復原,又變白了,他就要來見祭司。」

   〔呂振中譯〕或是,赤肉若再變白,他就要來見祭司;

   〔原文字義〕復原」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紅肉若復原,又變白了,他就要來見祭司」:『復原』指肉上生新皮膚,皮色轉白。

   〔靈意註解〕紅肉若復原,又變白了,祭司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16~17):表徵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13)

 

【利十三17「祭司要察看,災病處若變白了,祭司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他乃潔淨了。」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他;若見災病已經變白,那麼、祭司就要斷那患災病的為潔淨;他就潔淨了。

   〔原文字義〕災病處」疤痕,疫病,疾病;「患災病的」(原文與「災病處」同字)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災病處若變白了,祭司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他乃潔淨了」:『災病處』指患處皮膚的狀況。

 

【利十三18「“人若在皮肉上長瘡,卻治好了,」

   〔呂振中譯〕『人的肉身若在皮膚上長了瘡,已經好了;

   〔原文字義〕瘡」疔,癤,迸出的疹子;「治好」醫治,痊癒。

   〔文意註解〕人若在皮肉上長瘡,卻治好了」:『長瘡』指紅肉顯露在皮外(14)

   〔靈意註解〕在長瘡之處又起了白癤,或是白中帶紅的火斑,若現象窪於皮,其上的毛也變白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18~20):『白癤或火斑』表徵不受約束()、自滿(火斑);『窪於皮』表徵不肯認錯;『毛變白』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

 

【利十三19「在長瘡之處又起了白癤,或是白中帶紅的火斑,就要給祭司察看。」

   〔呂振中譯〕而在長瘡的地方又腫的白白地,或是有白中帶紅的火斑,那麼,他就要給祭司看。

   〔原文字義〕癤」腫塊,升起;「火斑」皮膚上的發亮斑塊。

   〔文意註解〕在長瘡之處又起了白癤,或是白中帶紅的火斑,就要給祭司察看」:『白癤』指皮上生腫塊;『白中帶紅的火斑』指腫塊開始由白轉紅,形成紅色的斑紋。

 

【利十三20「祭司要察看,若現象窪於皮,其上的毛也變白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發在瘡中。」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若見有比皮窪深的現象,上頭的毛也變了白,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那是痲瘋屬災病在瘡中發作。

   〔原文字義〕窪於」低的,卑微的;「發在」長出,冒出,發芽。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若現象窪於皮,其上的毛也變白了」:『窪於皮』指患處皮膚下陷。

         「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發在瘡中」:意指長瘡之處(19)現出大痲瘋的症狀,所以須定為不潔淨。

 

【利十三21「祭司若察看,其上沒有白毛,也沒有窪於皮,乃是發暗,就要將他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但祭司察看那病狀,若見那上頭沒有白毛,也沒有比皮窪深,只是暗淡而已,那麼、祭司就要將他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發暗」黯淡,暗色。

   〔文意註解〕祭司若察看,其上沒有白毛,也沒有窪於皮,乃是發暗」:『窪於皮』指患處皮膚下陷;『發暗』皮膚的顏色變深。

         「就要將他關鎖七天」:意指需要將他隔離七天。

 

【利十三22「若在皮上發散開了,祭司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災病。」

   〔呂振中譯〕倘若在皮上發散開了,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那就是災病。

   〔原文字義〕發散開了(原文雙同字)」擴散。

   〔文意註解〕若在皮上發散開了,祭司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災病」:『發散開』指患處擴散變大。

 

【利十三23「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發散,便是瘡的痕跡,祭司就要定他為潔淨。」

   〔呂振中譯〕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發散,便是瘡的瘢痕,祭司就要斷他為潔淨。

   〔原文字義〕止住」站立,停留;「痕跡」痂,傷癒的疤。

   〔文意註解〕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發散」:意指原來皮膚上所長的癤子、癬或火斑(2),並沒有進一步擴散變壞。

         「便是瘡的痕跡,祭司就要定他為潔淨」:『瘡的痕跡』指皮膚長瘡後結疤癒合的痕。

 

【利十三24「“人的皮肉上若起了火毒,火毒的瘀肉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帶紅的,或是全白的,」

   〔呂振中譯〕『或是,人的肉身上若在皮膚上起了火傷,火傷的生肉又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帶紅,或是全白;

   〔原文字義〕毒」被燒的一塊,燙傷的疤痕;「瘀」(原文與「毒」同一字);「火斑」皮膚上發亮的斑塊。

   〔文意註解〕人的皮肉上若起了火毒」:『火毒』指皮膚好像被火燒傷一般形成的傷口。

         「火毒的瘀肉成了火斑,或是白中帶紅的,或是全白的」:意指皮膚傷口上的肉色白中帶紅或純白色。

 

【利十三25「祭司就要察看,火斑中的毛若變白了,現象又深於皮,是大痲瘋在火毒中發出,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

   〔呂振中譯〕祭司就要察看那病狀;若見火斑中的毛變了白,又有深於皮的現象,那就是痲瘋屬之病在火傷中發作,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那是痲瘋屬災病。

   〔原文字義〕現象」景象,外表。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火斑中的毛若變白了,現象又深於皮」:意指原來皮膚上所長的癤子、癬或火斑(2),其上的毛變白,並且症狀深入皮內或下陷。

         「是大痲瘋在火毒中發出,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意指上述的現象,乃是大痲瘋的症狀顯現出來,所以祭司須判定他為為不潔淨。

 

【利十三26「但是祭司察看,在火斑中若沒有白毛,也沒有窪於皮,乃是發暗,就要將他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但祭司察看那病狀,若見火斑中並沒有白毛,也沒有比皮窪深,只是暗淡而已,那麼、祭司就要將他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窪於」低的,卑微的。

   〔文意註解〕但是祭司察看,在火斑中若沒有白毛,也沒有窪於皮,乃是發暗,就要將他關鎖七天」:請參閱21節註解。

 

【利十三27「到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火斑若在皮上發散開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

   〔呂振中譯〕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火斑若在皮上發散開了,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那是痲瘋屬災病。

   〔原文字義〕發散開了(原文雙同字)」擴散。

   〔文意註解〕到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火斑若在皮上發散開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的災病」:請參閱22節註解。

 

【利十三28「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在皮上發散,乃是發暗,是起的火毒,祭司要定他為潔淨,不過是火毒的痕跡。」

   〔呂振中譯〕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在皮上發散,只是暗淡而已,那便是火傷腫起來的,祭司要斷他為潔淨:那不過是火傷之瘢痕。

   〔原文字義〕起的」腫塊,升起;「痕跡」痂,傷癒的疤。

   〔文意註解〕火斑若在原處止住,沒有在皮上發散,乃是發暗,是起的火毒,祭司要定他為潔淨,不過是火毒的痕跡」:『起的火毒』指腫起的一塊。

 

【利十三29「“無論男女,若在頭上有災病,或是男人鬍鬚上有災病,」

   〔呂振中譯〕『一個男人或女人、若有災病在頭上或是鬍鬚上,

   〔原文字義〕頭上」頭頂,上面。

   〔文意註解〕無論男女,若在頭上有災病」:『頭上』指原本生長毛髮的頭皮部位。

         或是男人鬍鬚上有災病」:『鬍鬚』指生長鬍鬚的嘴唇四周和下巴部位。

   〔靈意註解〕大痲瘋顯於頭部:「在頭上有災病,或是男人鬍鬚上有災病」:表徵不順服神(頭上)、顧到自己的面子(鬍鬚)

 

【利十三30「祭司就要察看;這災病現象若深於皮,其間有細黃毛,就要定他為不潔淨,這是頭疥,是頭上或是鬍鬚上的大痲瘋。」

   〔呂振中譯〕祭司就要察看那災病;若見它的現象深於皮,那裏還有細黃毛,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不潔淨;這是頭上或鬍鬚上的痲瘋屬癩疥。

   〔原文字義〕細」小的,纖細的;「頭疥」痂,皮膚長的東西。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這災病現象若深於皮,其間有細黃毛,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深於皮』指患處的皮膚發生異狀。

         「這是頭疥,是頭上或是鬍鬚上的大痲瘋」:『頭疥』指頭部和臉部上的惡性皮膚病。

   〔靈意註解〕這災病現象若深於皮,其間有細黃毛,就要定他為不潔淨,這是頭疥」:『深於皮』表徵不肯認錯;『有細黃毛』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

 

【利十三31「祭司若察看頭疥的災病,現象不深於皮,其間也沒有黑毛,就要將長頭疥災病的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祭司察看癩疥之災病,若見它的現象並不深於皮,那裏也沒有黑毛,那麼、祭司就要將那患癩疥災病的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災病」疫病,疾病,疤痕。

   〔文意註解〕祭司若察看頭疥的災病,現象不深於皮,其間也沒有黑毛」:『不深於皮』指皮膚症狀不深入皮下。

         「就要將長頭疥災病的關鎖七天」:因還不能判定是否大痲瘋,須先隔離七天,以觀症狀的後續發展。

   〔靈意註解〕祭司若察看頭疥的災病,現象不深於皮,其間也沒有黑毛」:表徵犯罪的情況並不嚴重。

         「就要將長頭疥災病的關鎖七天」:表徵要完全隔離。

 

【利十三32「第七天,祭司要察看災病,若頭疥沒有發散,其間也沒有黃毛,頭疥的現象不深於皮,」

   〔呂振中譯〕第七天祭司要察看那災病,若見癩疥並沒有發散,那裏也沒有黃毛,癩疥也沒有深於皮的現象;

   〔原文字義〕深於」深的。

   〔文意註解〕第七天,祭司要察看災病」:指患者被隔離七天後,仍須經過祭司察看。

         「若頭疥沒有發散,其間也沒有黃毛,頭疥的現象不深於皮」:祭司在判定有沒有長大痲瘋時,注意三點:(1)症狀有沒有發散;(2)患處有沒有長黃毛;(3)症狀有沒有深入皮下。

   〔靈意註解〕若頭疥沒有發散,其間也沒有黃毛,頭疥的現象不深於皮」:表徵觀察結果,確定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

 

【利十三33「那人就要剃去鬚髮,但他不可剃頭疥之處。祭司要將那長頭疥的,再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那人就要把鬚髮剃光,頭疥之處可不要剃;祭司要將那長癩疥的再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剃」刮掉;「鬚髮」(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那人就要剃去鬚髮,但他不可剃頭疥之處」:意指要剃光患處以外的毛髮和鬍鬚。

         「祭司要將那長頭疥的,再關鎖七天」:頭疥的症狀若沒有32節的三點情形,仍須再隔離七天。

   〔靈意註解〕那人就要剃去鬚髮,但他不可剃頭疥之處」:表徵對付自尊(鬍鬚)和虛浮的榮耀(頭髮),但仍須尊神為大(不可剃頭疥之處)

 

【利十三34「第七天,祭司要察看頭疥,頭疥若沒有在皮上發散,現象也不深於皮,就要定他為潔淨,他要洗衣服,便成為潔淨。」

   〔呂振中譯〕第七天祭司要察看那癩疥;若見癩疥在皮上並沒有發散,現象也不深於皮,那麼、祭司就要斷他為潔淨;他只要把衣服洗淨,就潔淨了。

   〔原文字義〕洗」清洗,洗掉。

   〔文意註解〕第七天,祭司要察看頭疥,頭疥若沒有在皮上發散,現象也不深於皮,就要定他為潔淨」:意指頭疥的症狀若沒有變壞,祭司就要判定他為潔淨。

         「他要洗衣服,便成為潔淨」:『他』指患者;『洗衣服』是一種禮儀上的手續;病患雖經祭司判定不是大痲瘋,但仍須洗衣服,才算潔淨。

   〔靈意註解〕頭疥的診斷與對策(34~44),原則上和長癤子、長癬(4~20)相同。

 

【利十三35「但他得潔淨以後,頭疥若在皮上發散開了,」

   〔呂振中譯〕但是他得潔淨以後,癩疥若在皮上發散開了,

   〔原文字義〕以後」在之後。

   〔文意註解〕但他得潔淨以後,頭疥若在皮上發散開了」:雖經祭司診斷,認定不是大痲瘋,但過後如果發現頭疥仍會擴散開來,就要照36節所述重新判定。

 

【利十三36「祭司就要察看他。頭疥若在皮上發散,就不必找那黃毛,他是不潔淨了。」

   〔呂振中譯〕祭司就要察看他;若見癩疥在皮上發散了,祭司不必找黃毛,他就是不潔淨的。

   〔原文字義〕找」尋找,詢問。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他」:判定是否大痲瘋,仍需由祭司察看。

         「頭疥若在皮上發散,就不必找那黃毛,他是不潔淨了」:一旦發現頭疥在頭皮上擴散開來,就不必找有沒有長黃毛,可以逕行判定他患了不潔淨的大痲瘋。

 

【利十三37「祭司若看頭疥已經止住,其間也長了黑毛,頭疥已然痊癒,那人是潔淨了,就要定他為潔淨。」

   〔呂振中譯〕若在祭司看來、癩疥已經止住,那裏也生了黑毛;癩疥已經好,那人就潔淨了;祭司要斷他為潔淨。

   〔原文字義〕止住」站立,停止;「長了」長出,萌芽。

   〔文意註解〕祭司若看頭疥已經止住,其間也長了黑毛」:祭司若看見患者的頭疥並沒有擴散開來,患處頭皮上也長了黑毛。

         「頭疥已然痊癒,那人是潔淨了,就要定他為潔淨」:那就表示他的頭疥已經痊癒,祭司可以判定那人是潔淨的。

 

【利十三38「“無論男女,皮肉上若起了火斑,就是白火斑,」

   〔呂振中譯〕『一個男人或女人若皮肉上有了火斑,白的火斑,

   〔原文字義〕肉」血肉之體;「火斑」皮膚上發亮的斑塊。

   〔文意註解〕無論男女,皮肉上若起了火斑,就是白火斑」:『白火斑』指皮膚上白中帶黑的斑點,它是白癬(39)

 

【利十三39「祭司就要察看,他們肉皮上的火斑若白中帶黑,這是皮上發出的白癬,那人是潔淨了。 」

   〔呂振中譯〕祭司就要察看;若見火斑在皮肉上灰白,那就是水泡疹在皮上發作:那人是潔淨的。

   〔原文字義〕發出」長出,冒出,發芽。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他們肉皮上的火斑若白中帶黑,這是皮上發出的白癬,那人是潔淨了」:意指皮膚上的症狀經祭司察看後診斷是白癬的話,它不是大痲瘋,所以可判定那人是潔淨的。

 

【利十三40「“人頭上的髮若掉了,他不過是頭禿,還是潔淨。」

   〔呂振中譯〕『一個人的頭上若掉了頭髮,他雖禿頭,還是潔淨。

   〔原文字義〕掉了」赤裸,光頭;「頭禿」禿頭。

   〔文意註解〕人頭上的髮若掉了,他不過是頭禿,還是潔淨」:意指禿頭不是大痲瘋,所以禿頭的人是潔淨的。

 

【利十三41「他頂前若掉了頭髮,他不過是頂門禿,還是潔淨。」

   〔呂振中譯〕若是他頭的前面掉了頭髮,他不過是頂門禿,還是潔淨。

   〔原文字義〕(原文雙字)」角落,邊緣(首字);面,在之前(次字);「頂門禿」前額禿頂。

   〔文意註解〕他頂前若掉了頭髮,他不過是頂門禿,還是潔淨」:無論是前禿、頂禿或後禿,反正都是潔淨的。

 

【利十三42「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若有白中帶紅的災病,這就是大痲瘋發在他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

   〔呂振中譯〕但是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若有白中帶紅的災病,那就是痲瘋屬之病、在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在發作。

   〔原文字義〕帶紅」帶紅色的。

   〔文意註解〕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若有白中帶紅的災病,這就是大痲瘋發在他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但是如果禿頭的地方有白中帶紅的症狀,便是長大痲瘋。

 

【利十三43「祭司就要察看,他起的那災病若在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有白中帶紅的,像肉皮上大痲瘋的現象,」

   〔呂振中譯〕那麼、祭司就要察看;若見在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有了白中帶紅的災病腫起來,像皮肉上痲瘋屬之病的現象,

   〔原文字義〕肉皮(原文雙字)」血肉之體(首字);皮膚(次字)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他起的那災病」:禿頭處有了異常的狀況,就要由祭司來察看。

         「若在頭禿處或是頂門禿處有白中帶紅的,像肉皮上大痲瘋的現象」:如果禿頭的地方有白中帶紅的症狀,便是長大痲瘋的現象。

 

【利十三44「那人就是長大痲瘋,不潔淨的,祭司總要定他為不潔淨,他的災病是在頭上。」

   〔呂振中譯〕那麼、他就是患痲瘋屬之病,他不潔淨;祭司總要斷他為不潔淨;他的災病是在頭上。

   〔原文字義〕總要定他為不潔淨(原文雙同字)」為不潔淨的。

   〔文意註解〕那人就是長大痲瘋,不潔淨的」:凡是長大痲瘋的人,就是不潔淨的。

         「祭司總要定他為不潔淨,他的災病是在頭上」:無論災病是在頭上或是在身上別處,祭司總要判定他是不潔淨的。

   〔話中之光〕()有時大痲瘋的病徵顯在人的頭額(頂門處),猶如人的頭腦、思想受到罪的污染和控制,以致「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六5),「心中沒有神」(詩十四1),「喜好理學、虛空的妄言、人間的遺傳、世上的小學」(西二8),以致厭棄神的救恩(提後四3~4),最終必陷入神嚴厲的審判中。因此我們當謹防世界罪惡思想潮流之影響(來二1),常存敬畏神、倚靠神的心志(箴三5~7),就必領受神所賜榮耀的冠冕。

 

【利十三45「“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

   〔呂振中譯〕『身上有痲瘋屬災病的人、他的衣服要撕裂,頭髮要蓬散;他要摀着上脣喊叫說:我不潔淨,不潔淨。

   〔原文字義〕撕裂」扯破,扯裂;「蓬頭」頭頂;「散髮」鬆開,解開;「蒙著」蒙上,包住;「上唇」蓄在上唇的小鬍子。

   〔文意註解〕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凡是身上長了大痲瘋症狀的。

         「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頭散髮」:他就要撕裂衣服,並且弄得蓬頭散髮。

         「蒙著上唇,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意指警告別人不要靠近,以免被傳染。

   〔靈意註解〕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表徵認罪。

         「也要蓬頭散髮」:表徵不可掩飾自己。

         「蒙著上唇」:表徵承認自己嘴唇不潔。

         「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表徵警告別人不要接觸。

   〔話中之光〕()聖經將大痲瘋和罪聯繫起來,又基於痲瘋病與罪的特點相仿,所以又賦予屬靈的含義。大痲瘋由最明神旨意的祭司診斷,因為祭司是按神的律法斷罪的。長大痲瘋的人必須承認祭司的診斷,並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這樣做才有望治癒。

         ()大痲瘋可能容易發的地方是任何地方都可能發,頭皮、頭髮、手上、身上,任何地方都可能發大痲瘋,這個點提醒我們一個教訓,就是不要以為我不會犯某類的罪。不錯,我們每個人跌倒的點都不一樣,所以,當你看見那個人說:哎喲,你怎麼會有外遇呢?你怎麼會有那樣子的罪呢?我們可能在那裡覺得自己可能絕對不會幹那樣的事。林前十章說,當你認為自己站立得穩的時候你反而要更謹慎,(林前十12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利十三46「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

   〔呂振中譯〕儘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總是不潔淨;他既不潔淨,就要獨居;住所須要在營外。

   〔原文字義〕獨」孤立,分開,單獨地;「外」外頭。

   〔文意註解〕災病在他身上的日子,他便是不潔淨」:一天大痲瘋沒有痊癒,就一天是不潔淨的。

         「他既是不潔淨,就要獨居營外」:不潔淨的人必須獨居營外,不可與潔淨的人雜居。

   〔靈意註解〕要獨居營外」:表徵教會應予革除。

   〔話中之光〕()從得此病者,「要獨居營外」之規定,可知當時判定此病或會傳染給別人,或汙染別人使別人不潔淨。猶如罪會污染自己(參可七23),也會傳染他人,如經云:「又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來擾亂你們,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來十二15),所以保羅命令信徒要與心存不潔而犯罪的人分開(林前五11),免得受其錯誤觀念和扭曲真理的影響。

         ()大痲瘋若未能得醫治、潔淨,患者最後終必痛苦而死,相當可憐。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因此唯有信靠主耶穌,終身守住真理,遠離一切罪惡,才是智能人,得享永生的恩賜。

         ()因不潔淨了,怕污染他人,故必需獨居營外,與家人和朋友分離,忍受孤獨和親情失散之苦。以患者而言,值得同情。若以預表罪惡所帶來的心靈虛空、孤單、恐懼、沒有親情而言,很值得我們作為鑒戒。

 

【利十三47「“染了大痲瘋災病的衣服,無論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

   〔呂振中譯〕『染上痲瘋屬災病的衣服,無論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

   〔原文字義〕麻布」亞麻布。

   〔文意註解〕染了大痲瘋災病的衣服,無論是羊毛衣服、是麻布衣服」:意指衣服上若染了大痲瘋,無論它是甚麼質料的衣服。

   〔靈意註解〕大痲瘋顯於衣服:「染了大痲瘋災病的衣服」:表徵不良的行事為人(衣服)

 

【利十三48「無論是在經上、在緯上,是麻布的、是羊毛的,是在皮子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

   〔呂振中譯〕無論是線條是幅塊〔或譯:經線上、緯線上〕,是在麻布上、或羊毛上,是在皮子上或皮子作的任何物件上,

   〔原文字義〕經」經線;「緯」緯線,混合物;「皮子」獸皮;「做的」工作,作品;「物件」(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無論是在經上、在緯上,是麻布的、是羊毛的」:若是織成的布料,無論是在經上或是在緯上。

         「是在皮子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若是皮料裁製的任何物件。

 

【利十三49「或在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這災病若是發綠,或是發紅,是大痲瘋的災病,要給祭司察看。

   〔呂振中譯〕這災病在衣服上或皮子上、在線條上或幅塊上〔或譯:經線上、或緯線上〕、或任何皮子的物件上、若是發綠、或是發紅,那就是痲瘋屬狀態的災病,要給祭司看。

   〔原文字義〕發綠」淺綠色的;「發紅」帶紅色的。

   〔文意註解〕或在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意指無論是在衣服、布料或皮料,在布料的經上或緯上,以及在皮料裁製的任何物件等的上面。

         「這災病若是發綠,或是發紅,是大痲瘋的災病,要給祭司察看」:意指若發現發綠或發紅等異樣症狀,便可能是長了大痲瘋,所以要給祭司察看。

   〔靈意註解〕在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這災病若是發綠,或是發紅,是大痲瘋的災病」:表徵無論對神()或對人()的行為表現(衣服、皮子),呈現異常狀態(發綠或發紅)

 

【利十三50「祭司就要察看那災病,把染了災病的物件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祭司要察看那災病,把染上災病的物件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染了物件」(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那災病,把染了災病的物件關鎖七天」:意指祭司察看後,還須將那些物件隔離七天。

   〔靈意註解〕祭司就要察看那災病,把染了災病的物件關鎖七天」:表徵要徹底地觀察。

 

【利十三51「第七天,他要察看那災病,災病或在衣服上,經上、緯上,皮子上,若發散,這皮子無論當作何用,這災病是蠶食的大痲瘋,都是不潔淨了。」

   〔呂振中譯〕第七天他要察看那災病;那災病若在衣服上、線條上、或幅塊上〔或譯:經線上、緯線上〕、或皮子上、發散了,無論這皮子作甚麼用的,那災病就是頑惡性的痲瘋屬病狀;那是不潔淨的。

   〔原文字義〕當作」製作,完成;「何用」工作,作品;「蠶食的」使疼痛,刺痛。

   〔文意註解〕第七天,他要察看那災病,災病或在衣服上,經上、緯上,皮子上」:『他』指祭司(50);祭司要將隔離七天的染了災病的物件仔細察看。

         「若發散,這皮子無論當作何用,這災病是蠶食的大痲瘋,都是不潔淨了」:如果症狀擴散變大,便可以確定是大痲瘋,這些物件都不能用來製作任何衣物,因為都不潔淨;『蠶食的大痲瘋』意指會侵蝕其他各部位的大痲瘋。

   〔靈意註解〕災病或在衣服上,經上、緯上,皮子上,若發散,這災病是蠶食的大痲瘋,都是不潔淨了」:表徵情形為逐漸惡化。

 

【利十三52「那染了災病的衣服,或是經上、緯上,羊毛上,麻衣上,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他都要焚燒;因為這是蠶食的大痲瘋,必在火中焚燒。」

   〔呂振中譯〕那染上災病的衣服、或在羊毛上或麻布上的線條或幅塊〔或譯:經線或緯線〕、或是甚麼皮子的物件、他都要燒,因為這是頑惡性的痲瘋屬病狀,總要將那東西放在火裏燒。

   〔原文字義〕物件」物品,器具;「焚燒」燃燒。

   〔文意註解〕那染了災病的衣服,或是經上、緯上,羊毛上,麻衣上,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他都要焚燒」:既然在衣料上的大痲瘋無法洗除,只好用火燒掉。

         「因為這是蠶食的大痲瘋,必在火中焚燒」:強調對付衣服和衣料上大痲瘋的唯一辦法就是焚燒,絕對不能再作他用。

   〔靈意註解〕那染了災病的衣服,這是蠶食的大痲瘋,必在火中焚燒」:表徵要徹底對付不良行為的根源,例如壞的職業、交友等都須斷絕。

   〔話中之光〕()若衣服,無論是何種材質制的,一被判定染有大痲瘋,就必須用火焚燒(55),不可愛惜;若是房子也受到此病之侵襲,定為不潔淨,就要全部拆除,棄置于城外不潔淨之處(參利十四44~45),不可捨不得。這表示當將一切的罪惡完全除去,才能使自己永活在主的恩典中。

 

【利十三53「“祭司要察看,若災病在衣服上,經上、緯上,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沒有發散,」

   〔呂振中譯〕『祭司察看;若見災病在衣服上、或線條上或幅塊上〔或譯:經線上、或緯線上〕、或是任何皮子的物件上、並沒有發散,

   〔原文字義〕物件」物品,器具;「發散」擴散。

   〔文意註解〕祭司要察看,若災病在衣服上,經上、緯上,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沒有發散」:意指祭司在第七天察看染了災病的物件(51),如果症狀沒有擴散變大,那就另當別論。

   〔靈意註解〕若見災病在衣服上沒有發散,把染了災病的物件洗了,再關鎖七天」(53~54):表徵若情況沒有惡化,就要交託給聖靈和神話的洗滌,並要繼續觀察。

 

【利十三54「祭司就要吩咐他們,把染了災病的物件洗了,再關鎖七天。」

   〔呂振中譯〕那麼、祭司就要吩咐他們把染上災病的物件洗淨,再關閉七天。

   〔原文字義〕吩咐」命令,指示。

   〔文意註解〕祭司就要吩咐他們,把染了災病的物件洗了,再關鎖七天」:對於經過隔離七天後的衣服或衣料,經祭司察看認定沒有擴散者(53),為謹慎計,仍須將它們清洗後,再隔離七天。

 

【利十三55「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那物件若沒有變色,災病也沒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潔淨,是透重的災病,無論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燒。」

   〔呂振中譯〕洗了以後,祭司要察看那災病;若見那災病並沒有變態;災病雖沒有發散,那物件還是不潔淨:那是腐蝕性的災病;無論是反面的掉毛、是正面的掉毛、你總將那物件放在火裏燒。

   〔原文字義〕變色(原文雙字)」轉換,改變(首字);眼睛(次字);「消散」擴散;「透重」侵蝕,孔;「正面」反面掉毛,禿頭;「反面」正面掉毛,前額禿頂。

   〔文意註解〕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那物件若沒有變色,災病也沒有消散」:『洗過以後』意指經過第二個七天之後;『變色』意指顏色沒有變淺;『消散』意指患處仍舊保持原狀。

         「那物件就不潔淨,是透重的災病,無論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燒」:『透重的災病』意指會侵蝕到另一面的大痲瘋;『正面反面』意指表面或背面。

   〔靈意註解〕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那物件若沒有變色,災病也沒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潔淨,是透重的災病,無論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燒」:表徵嚴重的行為問題,教會必須斷然予以革除。

 

【利十三56「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若見那災病發暗,他就要把那災病從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都撕去。」

   〔呂振中譯〕祭司察看;若見物件洗了以後、那災病暗淡了,那麼、他就要把那災病從衣服上或皮子上、從線條上或幅塊上〔或譯:經線上、或緯線上〕都撕去。

   〔原文字義〕撕去」撕裂,分開。

   〔文意註解〕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若見那災病發暗」:『災病發暗』意指顏色變深。

         「他就要把那災病從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都撕去」:意指將有問題的部位剪除。

 

【利十三57「若仍現在衣服上,或是經上、緯上、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這就是災病又發了,必用火焚燒那染災病的物件。」

   〔呂振中譯〕若仍現在衣服上或線條上或幅塊上〔或譯:經線上、或緯線上〕、或是任何皮子的物件上,那就是災病直發作;那染上災病的物件、你總要放在火裏燒。

   〔原文字義〕又發」長出,冒出,發芽。

   〔文意註解〕若仍現在衣服上,或是經上、緯上、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意指將有災病的部位剪除之後,若其他部位再出現災病的話。

         「這就是災病又發了,必用火焚燒那染災病的物件」:那就表示整件衣服或衣料都已染上大痲瘋了。

 

【利十三58「所洗的衣服,或是經,或是緯,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若災病離開了,要再洗,就潔淨了。” 」

   〔呂振中譯〕但是你所洗的衣服、或線條或幅塊〔或譯:經線或緯線〕或是任何皮子的物件,若災病離開了,還要再洗,然後潔淨。』

   〔原文字義〕離開」轉變方向,出發,離去。

   〔文意註解〕所洗的衣服,或是經,或是緯,或是皮子做的什麼物件,若災病離開了」:意指將有災病的部位剪除,若其他部位清洗之後沒有再出現災病的話。

         「要再洗,就潔淨了」:意指還得再清洗一次,才能判定沒有染上大痲瘋,是潔淨的。

 

【利十三59「這就是大痲瘋災病的條例,無論是在羊毛衣服上,麻布衣服上,經上、緯上,和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可以定為潔淨或是不潔淨。」

   〔呂振中譯〕這是痲瘋屬狀態的災病的法規,無論是羊毛衣服、或麻布衣服、是線條或幅塊〔或譯:經線或緯線〕,要斷為潔淨或不潔淨的標準。

   〔原文字義〕條例」律法,指引,規矩。

   〔文意註解〕這就是大痲瘋災病的條例,無論是在羊毛衣服上,麻布衣服上」:意指從47節至59節所述的,乃是各種質料衣服的大痲瘋診斷條例。

         「經上、緯上,和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可以定為潔淨或是不潔淨」:意指在布料的經上或緯上,或在皮料裁製的任何物件的上面,都可憑大痲瘋診斷條例來判定它們是潔淨的或是不潔淨的。

 

叁、靈訓要義

 

【痲瘋病的條例()

   一、痲瘋病的屬靈意義:

         1.大痲瘋的災病」(2):表徵從人裡面的罪性顯露出來的罪污。

         2.顯於皮膚:「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癤子,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2):表徵高傲(癤子)、不受約束()、自滿(火斑)

         3.顯於頭部:「在頭上有災病,或是男人鬍鬚上有災病」(29):表徵不順服神(頭上)、顧到自己的面子(鬍鬚)

         4.顯於衣服:「染了大痲瘋災病的衣服」(47):表徵不良的行事為人(衣服)

   二、痲瘋病的症狀:

         1.「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大痲瘋的災病」(3):『毛變白』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深於肉皮』表徵不肯認錯。

         2.「這災病現象若深於皮,其間有細黃毛,就要定他為不潔淨,這是頭疥」(30):『深於皮』表徵不肯認錯;『有細黃毛』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

         3.「在衣服上、皮子上,經上、緯上,或在皮子做的什麼物件上,這災病若是發綠,或是發紅,是大痲瘋的災病」(49):表徵無論對神()或對人()的行為表現(衣服、皮子),呈現異常狀態(發綠或發紅)

   三、痲瘋病的診斷和對策:

         1.祭司要察看」(33050):祭司表徵親近神的人負診斷的責任。

         2.皮膚痲瘋病的診斷和對策(4~28)

               (1)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於皮,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4):表徵犯罪的情況並不嚴重。

               (3)「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4):表徵要完全隔離。

               (4)「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5):表徵觀察結果,確定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

               (5)「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5):表徵還要繼續隔離。

               (6)「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要定他為潔淨」(6):表徵情況好轉,就斷定為潔淨。

               (7)「癬若在皮上發散開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是大痲瘋」(7~8):表徵情況進一步惡化,就要斷定為不潔淨。

               (8)「皮上若長了白癤,使毛變白,在長白癤之處有了紅瘀肉,祭司要定他為不潔淨」(10~11):表徵習於犯罪,且變本加厲,就要斷定為不潔淨。

               (9)「大痲瘋若在皮上四外發散,全身都變為白,他乃潔淨了」(12~13):表徵若承認滿身是罪,悔改信主,就被寶血洗淨。

               (10)「但紅肉幾時顯在他的身上就幾時不潔淨,紅肉本是不潔淨,是大痲瘋」(14~15):表徵靈性軟弱,不能勝過肉體的敗壞(羅七18~19)

               (11)「紅肉若復原,又變白了,祭司就要定那患災病的為潔淨」(16~17):表徵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13)

               (12)「在長瘡之處又起了白癤,或是白中帶紅的火斑,若現象窪於皮,其上的毛也變白了,就要定他為不潔淨」(18~20):『白癤或火斑』表徵不受約束()、自滿(火斑);『窪於皮』表徵不肯認錯;『毛變白』表徵不是偶然的過錯。

               (13)長瘡和長火斑的診斷與對策(21~28),原則上和長癤子、長癬(4~20)相同。

         3.頭部痲瘋病的診斷和對策(29~44)

               (1)祭司若察看頭疥的災病,現象不深於皮,其間也沒有黑毛」(31):表徵犯罪的情況並不嚴重。

               (2)「就要將長頭疥災病的關鎖七天」(31):表徵要完全隔離。

               (3)「若頭疥沒有發散,其間也沒有黃毛,頭疥的現象不深於皮」(32):表徵觀察結果,確定情況沒有進一步惡化。

               (4)「那人就要剃去鬚髮,但他不可剃頭疥之處」(33):表徵對付自尊(鬍鬚)和虛浮的榮耀(頭髮),但仍須尊神為大(不可剃頭疥之處)

               (5)頭疥的診斷與對策(34~44),原則上和長癤子、長癬(4~20)相同。

         4.衣服痲瘋病的診斷和對策(47~59)

               (1)祭司就要察看那災病,把染了災病的物件關鎖七天」(50):表徵要徹底地觀察。

               (2)「災病或在衣服上,經上、緯上,皮子上,若發散,這災病是蠶食的大痲瘋,都是不潔淨了」(51):表徵情形為逐漸惡化。

               (3)「那染了災病的衣服,這是蠶食的大痲瘋,必在火中焚燒」(52):表徵要徹底對付不良行為的根源,例如壞的職業、交友等都須斷絕。

               (4)若見災病在衣服上沒有發散,把染了災病的物件洗了,再關鎖七天」(53~54):表徵若情況沒有惡化,就要交託給聖靈和神話的洗滌,並要繼續觀察。

               (5)「洗過以後,祭司要察看,那物件若沒有變色,災病也沒有消散,那物件就不潔淨,是透重的災病,無論正面反面,都要在火中焚燒」(55):表徵嚴重的行為問題,教會必須斷然予以革除。

   四、對痲瘋病患者的處置(45~46)

         1.「身上有長大痲瘋災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45):表徵認罪。

         2.「也要蓬頭散髮」(45):表徵不可掩飾自己。

         3.「蒙著上唇」(45):表徵承認自己嘴唇不潔。

         4.「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45):表徵警告別人不要接觸。

         5.「要獨居營外」(46):表徵教會應予革除。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利未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利未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