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利未記第十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利十1「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

         「聖火」代表我們獻上之事奉的火,乃是出於聖靈,就是聖潔的靈。我們為求工作有果效,以別的代替聖靈,不啻點燃凡火。肉體的能力,以及頭腦的聰明,未經聖靈的浸,乃是污穢的;在事奉神的事上,是毫無功效,也不能討神悅納的。獻上「凡火」──乃是一件死亡的事。我們很可能有一套真實的制度,作的也是神所指定的工作,但我們若試圖以別的能力,代替聖靈去從事這些事工,就有被神棄絕的危險。―― 摩根《話中之光》

 

【利十1  神不會計較我們的身分地位,但不會容忍輕慢的態度……】燔祭壇上的火,當永遠點著不可熄滅(6:12-13),表明它是神聖的。拿答和亞比戶在神面前獻上的凡火是甚麼呢?可能是他們二人從別處將炭火帶到這壇上,是不聖潔的;也可能指二人不按主所規定的時間獻祭。不管怎樣,他們二人是濫用了祭司的職權而輕慢神,因為神剛剛才對他們詳示過敬拜之道。他們身為領袖,就有順服神的重任,以他們的地位,很容易領許多百姓走入歧途。如果神指派你去領導、教導人,你一定要先與祂親近,遵從祂的吩咐。――《靈修版聖經註釋》

 

【利十1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獻凡火──凡火就是俗火,並不是出於神的,也不是從天上來的;乃是出於人的,出於地的,並且是未經贖罪的。這不過是人天然的熱心、熱情、熱力,所以不蒙神悅納。──《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十1~2獻祭的條例是,每次燒香,必須用祭壇上的火來點。拿答、亞比戶的失敗,就是不用祭壇上的火,卻用別的火來焚香,結果是死在神面前。祭壇乃是十字架的豫表。香是我們在神面前的事奉。我們事奉的熱心,必須是從十字架的祭壇來的。凡不按此例獻的,必定死。十字架是甚麼呢?是我們的己死的地方,也是我們讓主生活的地方。十字架對付了我們己的智慧、意見、能力、熱切、盼望、喜好。我們乃是經過這樣的對付之後,才配到神面前來事奉。凡火就是己的火,就是屬魂生命所發出來的火,就是血氣生命、天然生命的火。許多時候,我們的熱心固然是熱心,但並不是出乎神的。火固然是火,但並不是祭壇上的火,不過是凡火而已。── 倪柝聲

 

【利十1~20要訓】(-)敬拜神,須按神的吩咐,不可用私意崇拜(西三23),【比方】朝見君王的人必須遵著君王所欽定的禮,【比方】該隱無血之祭(創四35注),拿答、亞比戶非聖之火(十1-2),掃羅違命之行(撒上十五1523),法利賽人自是之心(路十八11-12);(二)人侍奉神,若非遵著神的吩咐,雖是出於好意,神也是不能悅納的;(三)人站的地位雖高,若犯了罪,也必不能逃脫他所應受的刑罰;(四)須知飲酒的人最易敗壞自已的事功。──丁良才《利未記註釋》

 

【利十2  刑罰每每使我們警覺自己的處境……】亞倫的這兩個兒子,對於遵奉神的獻祭條例太過隨便,神就以火來燒滅,以示懲戒。獻祭本來是順服神的行為,做得一絲不苟表示對神的尊敬。我們對順服神這件事,很容易隨隨便便地照自己的方式,不依照神的方式來行。人若以為不管甚麼方式都是一樣的話,神就不必吩咐我們遵照祂的法則了。祂的吩咐總是饒有深意的,我們不管是有意或是無意地怠慢、不順服祂,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靈修版聖經註釋》

 

【利十2「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也有火從神面前出來──這火的功用與第九章不同,不是悅納,乃是審判。──《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3聖潔“……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
有時神似乎反應過分。在利未記第十章中,我們讀到有人被擊殺,只是因為他們敬拜的方式不正確。祭司們被警告,如果他們不穿著整齊或走離會幕就會被擊殺。對現代的讀者而言,他們喜歡穿著輕鬆、自在地生活,這些教導似乎叫人窒息。
然而這個教導的目的並不是告訴我們上教堂要穿什麼,而是教導我們對神的態度。它提醒我們神是神聖的,是輕慢不得的。
聖經並不是單單教導我們道德方面的事。神賜下聖經並不是要教我們如何做一個乖乖的小男孩或小女孩。實際上,聖經要求我們有著尊崇敬拜的心,活在這位神聖威嚴的神面前。沒有神的聖潔,我們的信仰就失去意義。英國的神學家P·T·福司(1848~1921)寫道:罪惡就是忽視神的聖潔,恩典是神對罪惡的行動,十字架是神的勝利,信心就是我們對神的敬拜。
天使在神寶座前彼此呼叫,聖哉,聖哉,聖哉,全能的神!(啟48)如果我們在基督裡,就能加入他們的讚美行列了。
在神聖的神面前,我們是如此渺小;
但是當我們被聖靈充滿時,
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就被看見了。
不犯罪並不能使我們聖潔,
但是聖潔卻能使我們不犯罪。
──《生命語》

 

【利3「亞倫就默默不言。」】

亞倫的心必定被悲哀所困,因為他眼看著他親愛的兒子屍體躺在會幕的地上。他壓抑著眼淚,飲泣含啜,勉強支持著繼續從事聖職。他的悲傷是無可厚非的,雖然他與神的關係密切,但是情感仍不能自盡。

明白神的心意——神的律法是重要的,祂的公義必須維持。祭司要體切神的心意,不可照自己的想法來定是非。亞倫重視他的職分,知道他的兒子有罪。他們輕忽神命令他們自潔的聲音。順服是敬虔、尊榮與事奉的基礎,如果祭司隨意,一般人會怎樣呢?所以凡攜帶主器皿的人總要謹慎。為神工作必須恐懼戰兢,十分謹慎。

順從神的作為——負軛必須溫和,用手捂口,在塵土中屈身,這樣才有安息與平安。我們應這樣喝主的杯,與主一同受苦。

事主以身作則——作為神所膏的祭司必須端正,事奉第一,其次是別的,必要時也只好不顧。我們也要這樣,將一切的事都以工作為主,事奉神比什麼都重要。

──邁爾《珍貴的片刻》

 

【利十3凡火的警誡】「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

  事奉神的人,知道神是可以親近的,會忘記我們的“神乃是烈火”。親近,絕不是輕慢的許可。
  人間的權貴,常是對親近的人給予特別寬容,甚至不理他們的違法錯誤行為,枉曲公義。但公義的神不是如此。祂對於親近的人,要求反而更加嚴格。
  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新受膏為祭司,也許是太得意了,以至喝了些酒(利一○:9),竟然僭越大祭司的職事,去在耶和華面前燒香(利一六:12);而且他們所用的火,不是從耶和華降在壇上的火種流傳,而是出於自己的“凡火”,不是聖火;燒香的人既不對,時候不對,興之所至,隨自己的時間燒香(利一六:2);方式不對,“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是一切惡的來源。神的震怒臨到他們,“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利一○:1-3
  在人看來,這是太突然的事件,可能有人以為過分了。但摩西知道神的法則,這事屬於干犯神,有其嚴重性。摩西對亞倫說:“這就是耶和華所說:‘我在親近我的人中要顯為聖,在眾民面前,我要得榮耀’。”亞倫身為大祭司,知道神聖潔忌邪的性向(參出三○:7-9,一九:22),想起兒子們的囂張欠缺約束,自取其咎,就閉口不敢說甚麼話。在受神管教的時候,應當有的敬畏態度。有時似乎是不公平:“別的人可以,神卻不放過你。”不要埋怨神,更應該自省。
  以色列全民的最高領袖摩西,是面對面被神認識的,也是神最重用的人;只因為在米利巴的磐石那裏,當著以色列爭鬧的會眾,說了急躁的話:“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流出來嗎?”耶和華因他這樣發怒,並擊打磐石,遂即對摩西和亞倫宣判:“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民二○:10-12
  這看來似是罰之過當,但神的原則是對親近祂的人,更加不能寬容。這是主耶穌所說的:“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一二:48
  神尊重祂的僕人,所以應當居高思危,在神在人的面前,時時自省,謹慎作眾人的榜樣。── 于中旻《聖經研究》

 

【利十6「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以利亞撒、以他瑪說:“不可蓬頭散髮,也不可撕裂衣裳,免得你們死亡,又免得耶和華向會眾發怒;只要你們的弟兄以色列全家為耶和華所發的火哀哭。」

         摩西對亞倫和他兒子以利亞撒、以他瑪說,不可蓬頭散髮──蓬頭散髮指人在教會中事奉不受約束。祭司的頭上要有裹頭巾,意思是要服權柄,使一切納入正軌。

         不可撕裂衣裳──衣服是事奉神的道德行為。我們要謹慎保守在人跟前的生活為人沒有破口裂痕,否則會失去祭司的資格。──《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十7「你們也不可出會幕的門,恐怕你們死亡,因為耶和華的膏油在你們的身上。”他們就照摩西的話行了。」

         不可出會幕門口,因神的膏油在他們身上──事奉神的人無法離開基督和教會。──《利未記讀經綱目》

<syncBible ref=10:8-11>

【利十8~11  這條誡命對今日擔當重任的人,有甚麼鑑戒?】祭司進入會幕事奉以前,不可喝清酒濃酒。如果喝醉了酒,頭腦不清醒,就會犯拿答與亞比戶所犯的罪,使百姓的敬拜蒙污;此外,喝醉酒也沒資格再去教導別人。要遵守神的命令,人就須有節制。異教有醉酒的習俗,以色列人的祭司卻應當迥然有別。――《靈修版聖經註釋》

 

【利十9「“你和你兒子進會幕的時候,清酒、濃酒都不可喝,免得你們死亡;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清酒濃酒都不可喝──事奉主的人不可有世界的享受,肉體的興趣,天然的興奮。──《利未記讀經綱目》

<syncBible ref=10:10-11>

【利十10~11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分別聖與俗?】這兩節及1912節經文是利未記的中心。十誡是神的基本律法(參出20:1-17)。利未記則作詳盡的解釋,增補了其他許多細則,幫助百姓在生活中應用。神頒賜律法的目的,是要叫他們明辨是非、分出聖俗。遵照神的律法來生活,百姓便能自然而然地分別為聖,將自己獻上事奉祂。――《靈修版聖經註釋》

 

【利十12「摩西對亞倫和他剩下的兒子以利亞撒、以他瑪說:“你們獻給耶和華火祭中所剩的素祭,要在壇旁不帶酵而吃,因為是至聖的。」

         剩下的素祭要壇旁不帶酵而吃,且在聖處吃──我們一直要在十字架旁,也就是在分別為聖的地方,除掉罪惡,享受主的生活為人。──《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十14~15平安祭中胸作搖祭,腿作舉祭,亞倫和他的兒女都可吃──主的愛是在復活裏給人享受,主的能力是在升天裏給人享受。所有的信徒無論強弱都可享受,沒有要求的條件。──《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十17~18祭司在聖所裏吃贖罪祭的肉,擔當神百姓的罪──(1)贖罪的事完全是基督自己作的,我們無分。但我們作神的祭司,必須有一種心情,常常記念神子民在神面前的光景,顧到他們的難處,背負他們的擔子,並且帶領他們到神面前對付罪。那一天亞倫和剩下的兒子們因為家中死人,沒有脫離自己的感覺,而顧到神的百姓,這是他們的軟弱。(2)祭司要吃贖罪祭的肉,說出主擔當別人罪過的生命,應當在我們裏面作我們的供應,叫我們也能在神子民中間擔當他們的問題。──《利未記讀經綱目》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利未記 10

獻凡火干罪

1      亞倫的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著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平常的火,是耶和華沒有命令他們獻的。

2      那時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

3      於是摩西對亞倫說:“這就是耶和華曾經告訴我們的,他說:‘在親近我的人中,我要顯為聖,在眾人面前,我要得榮耀。’”亞倫就默然無語。

9      “你和你的兒子一起進會幕的時候,淡酒烈酒都不可喝,免得你們死亡,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律例;

10    使你們可以把聖的和俗的,潔淨的和不潔淨的,分辨清楚;

11    可以把耶和華藉著摩西告訴以色列人的一切律例,教訓他們。”

 

重申祭司的分與權利

12    摩西對亞倫和他剩下的兒子以利亞撒和以他瑪說:“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剩下的素祭,你們要拿來在祭壇旁邊作無酵餅吃,因為這是至聖的。

13    你們要在聖潔的地方吃,在獻與耶和華的火祭中,這是你和你兒子的分,因為耶和華是這樣吩咐我。

16    那時,摩西急切地尋找那作贖罪祭的公山羊,發現已經燒了;他就向亞倫剩下的兒子以利亞撒和以他瑪發怒,說:

17    “這贖罪祭是至聖的,耶和華又把祭肉給你們,要叫你們擔當會眾的罪孽,在耶和華面前為他們贖罪,你們為甚麼沒有在聖潔的地方吃呢?

18    這祭牲的血既然沒有帶進聖所裡去,你們就應該照著我所吩咐的,在聖所裡吃這祭肉。”

19    亞倫對摩西說:“今天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已經獻了贖罪祭和燔祭,而且有這樣的災禍臨到我;如果今天我吃了贖罪祭的祭肉,耶和華怎能看為美好呢?”

20    摩西聽了,也覺得合理。

 

個人禱告感言

 

亞倫的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各拿著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平常的火,是耶和華沒有命令他們獻的。那時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利未記 10:1-2

 

讚美大有榮耀和威嚴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我們大能的拯救者,感謝祢揀選我們,使我們到祢的面前親近祢,叫我們可以住在祢恩典的院子裡。願我們因祢的居所,就是祢聖殿的美福心滿意足。祢必按公義應允我們誠心獻上的禱告,因祢是我們近處和遠處的人所倚靠的。

聽禱告的主啊!我們清早起來尋求祢的光照,叫我們今日全身光明,毫無黑暗,憑祢的慈愛救贖我們,讓我們今日不但領受祢的賜福,更能去為別人祝福,並與人分享祢的恩惠。見證祢以恩典為我們年歲的冠冕,祢在我們的路徑上都滴下脂油。見證祢向我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並叫我們末後有指望。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時時刻刻都以父的事為念,感謝祢留下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的心都均衡增長的榜樣。祢只行天父所做的事,祢絕不憑自己的意思去做事。並且,祢叫我們效法祢的人,就是遵行祢命令的人,必得能力忍受試探,且得著生命的冠冕。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原諒我們失去儆醒的心,沒有讓心靈的壇火永遠點著不可熄滅。赦免我們輕慢的態度,縱容世界的智慧、意見、能力、熱切、盼望和個人的喜好來事奉,結果用了屬肉體生命所發出來的火,就是屬血氣的火,是老我生命的火來事奉。不但自己走錯路,也使別人誤入歧途,和在恩典中墮落。

 

感謝讚美不離不棄的聖靈,感謝祢從我們信主的一刻開始,就點亮我們的心燈,縱使我們把燈放在斗底下,祢沒有把它吹滅。不管我們有意或無意地怠慢,感謝祢仍為我們亮起警告的紅燈,拉動我們的心弦,免得我們死在罪惡過犯之中。

求聖靈光照我們眾教會,在這疫情和天災人禍不斷在我們的信心、盼望和愛心上塗鴉的日子,求聖靈的烈火來潔淨我們眾教會,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能為弟兄姊妹預備合宜的敬拜場所,安全團契交通的地方。賜眾教會的牧者及領袖們能活出居高思危,在神在人的面前,時時刻刻自省及彼此守望,謹慎作眾人的榜樣,作未信者的指路明燈。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