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第二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利未記第二十三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利未記第二十三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論以色列之七定節期 利廿三 (佚名) 七個節期 利廿三 (佚名) 耶和華的節期 利廿三2 (佚名) 禮拜日考 羅達園 收主的莊稼 利廿三9—14
(佚名) 感謝節 利廿三9—21 黃六點 五旬節的火 利廿三15—21
(佚名) 初熟的莊稼 利廿三19—25 鄭泉馨 歡欣的月份 利廿三23—25
張之宜 有關節期的規矩——當有聖會(譚志陽) 工作有時、安息有時(二十三1至14節)
(香港讀經會) 收成感恩、顧念窮人(二十三15至25節)
(香港讀經會) 贖罪更新 歡享天恩(二十三26至44節)
(香港讀經會) 利未記第二十三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到了二十三章,就來了一個很大的轉折。利未記是在會幕支搭好了以後,神在會幕裏向摩西發出呼召的開始,從第一章一直到二十三章,我們看到幾個段落。頭一個段落是五祭,五祭的啟示,是給人看見到神面前去的路。這條到神面前去的路,不是單獨談到承受救恩這一點,乃是說到人去承受神的全榮耀,全豐富的那一條路,所以有五個祭來表明神借著祂兒子的所作成為我們的道路。然後我們接上去就看見,顯明神這樣安排的人就是祭司。祭司產生在以色列人中間,著重點是祭司承接的那職份。因為有了祭司,神一切的定規纔能在人的中間有出路。沒有祭司在執行,神所預備的五祭就沒有辦法能顯明出來。祭司這個段落完結了以後,我們就看見神把人領進生活裏。著重點是進入生活的認識,從一般人生活上的認識,一直擴展到祭司們在神面前生活的認識。然後就到二十三章,這是第四個段落。 七個節期的啟示 進到二十三章,我們看見那啟示的內容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不是再說神為人預備甚麼,也不是說人在神面前該怎樣預備,而是說出神在祂永遠旨意裏的安排。利未記二十三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章,是說到神的節期的。在這裏提到神有七個節期,這七個節期,就把神永遠的計畫的七個階段,或七個作法啟示在其中,說到神如何來顯明祂永遠的計畫,也說明神如何成就祂永遠的計畫,一直到神如何完成祂永遠的計畫,都在二十三章這一章裏給我們啟示出來。 我們在沒有看到這七個節期以前,我們要留意神宣告節期的目的是甚麼。剛才我們已經提到,神是借著這七個節期來發表,來啟示祂永遠的旨意的內容。但神預備節期的目的是甚麼呢?這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神永遠的計畫的目的是甚麼呢?如果目的不明朗,你就是抓到一個神永遠的計畫,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神計畫完成的時候會達到甚麼目的。但是感謝神,祂從來沒有作拖泥帶水的事,祂也不會糊裡糊塗的進行作事。祂要作的事,祂都非常明顯的向人解開。 我們留意神當時向摩西說的話是怎麼說的。我們留意,「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耶和華的節期,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1-2)神這樣說話以後,很明顯在底下就是說到神的節期。弟兄姊妹要注意,神在這裏所說的話與所用的詞。神沒有告訴以色列人說,「現在我告訴你們,我為你們所預備的節期,你們在一年裏該有些節期,現在我給你們定規好,安排好,你們就聽著,以後就按著安排來作就是。」神沒有這樣說。 我們注意神怎麼說,神是說,「耶和華的節期。」這些節期不是人的,這些節期是神的,這不是以色列民的節期,也不是神選召的人的節期,這是神自己的節期。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看到,在這七個節期的安排裏,神啟示了祂永遠的計畫,神要讓人知道,祂很注意一些日子,這些日子都是有屬靈的內容的,這屬靈的內容是和神永遠的救贖計畫有關聯。這些事情作好了,神就很高興。所以這個節期是神的,不是人的。我們留意這一點,神啟示節期的開始,很清楚說到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在人這一方面,就要跟上並宣告守為聖會的節期。人所要作的,乃是按著神的心意,宣告這一段日子是分別為聖的,要在其中借著守節來表明神所要表明的。 弟兄姊妹們,有一件事我們要留心一下。我們讀到新約的時候,耶和華的節期就變了樣,耶和華的節期就不再是耶和華的節期。在約翰福音裏,我們一再的看到,猶太人的甚麼甚麼節,猶太人的逾越節,猶太人的住棚節。我們要注意,在舊約是耶和華的節期,到了福音書的時代,耶和華的節期就成了猶太人的節期。如果我們留意那屬靈的實際,我們就發覺,神的節期成了人的節期,當中就起了一個質變。在舊約的時候,在律法的底下,以色列人守節是以神為主,這一個地位重點的改變,就引發了質的改變。 在律法的底下,人所重視的是神的心意成全,或者是神心意的表達。到了福音書的日子,那些節期就成了人高興熱鬧的宗教活動,整個內容就不一樣了。雖然節期的名稱還是那個名稱,但內容就完全不一樣。關於這一點,我們讀的時候實在要注意。要注意甚麼?要注意求神給我們有夠用的恩典,保守我們不離開神的目的和神的心意,因為一離開神的心意,所有人的動作,都成了一些人的活動,神在當中沒有地位,神在當中不受尊重,這個是很嚴重的問題。 節期的目的是叫人進入安息 我們現在就來留意一下,神宣告祂的節期,究竟神安排這些節期的目的是甚麼?我們留意第三節,「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聖安息日,當有聖會,你們甚麼工都不可作,這是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弟兄姊妹你看,是不是很有一些不一樣,明明上文是說到耶和華的節期,現在接上去說到的就不是節期,而是安息日。甚麼原因?是不是神一下子想到安息日,祂就說到安息日去呢?當然不可能是這樣,我們是會這樣,想到一件事,突然就跑到另外一件事去,但神就不會這樣,祂在說一件事,祂就一直說,一直說得非常完全為止。我們說到第二件事,就忘掉第一件事。但我們的神不是這樣說話,祂說話一定是把祂的話說清楚。 因此我們就要注意,明明是提到節期,怎麼一下子就跑出安息日來,怎麼節期的事好象不見了?如果我們不在第四節再開始,我們根本就不覺得神是在講節期的事。正因為有第四節,第三節那一個關鍵就更顯得重要了。第四節怎麼說呢?「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到了日期要宣告為聖會的,乃是這些。」是那一些呢?是底下所說的。這顯然就是說出第三節所提的安息日絕對不是節期的內容,絕對不是節期的本身,也不給包括在耶和華的節期裏,而是另外的一件事。 為甚麼神明明在上面說節期,底下說節期,中間就插了一個安息日?弟兄姊妹,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也就給我們看到,為甚麼在神的節期裏,有那麼重要的內容。很簡單的一個體會,我們瞭解安息日就是叫人安息,安息日就是神定規人要進入安息。現在提到節期的時候,先提了有節期那麼一回事,然後就停下來說安息日,說完了安息日,再接上節期。這很顯然給我們看到,安息乃是神的節期的目的,神的目的乃是要叫萬有都進入安息,不僅是人得著安息,而是神所造的萬物都進入安息。還有更重要的,不單是神所造的得安息,乃是神的自己也進入安息。 安息日的實意 弟兄姊妹,我們看創世記那六天,神一直在作工,到了第七天,神就進入安息,神就定第七日為安息日。弟兄姊妹,你看到了沒有?安息日記錄下來的主要內容,乃是神自己進入安息。神進入安息,祂的安息就成了祂所造的萬物包括人在內所享用的安息。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實在看見一件事,神在祂所作的一切工作裏,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要叫萬有都進到祂面前得享安息。我們看以弗所書第一章,我們已經看到在日期滿足的時候,神就叫天上的,地上的,一切被造的,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叫神的榮耀得著稱讚。 因此,這裏先提到安息日,我們就看到神的心意顯明清楚了。安息一面是說到神停止了祂一切要作的工,另一面是說到神手所造的一切也享用安息。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弟兄姊妹們留意安息日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求主給我們看得很清楚,不然的話,我們就落在猶太人狹窄的觀念裏。猶太人以為安息日只是為著他們的,以為安息日就是要在那特定的日子裏卸下一切的工作。在猶太人的心思裏,他們很注意這個動作。在耶路撒冷有一條主要交通的通道,大概是這樣,這條路安息日是不開放的,因為在安息日,人都不會到處跑。但現在成了國際都市,也跟阿拉伯人混雜的住在一起,如果道路封閉了不開放,就有很多很多的不方便。所以最近以色列政府決定暫時在安息日開放那一條道路,但是許多猶太人就反對。他們說不可以,因為那天是安息日,不可以開放。 我想起我們那次去以色列,在禮拜六那天,我們是住在六、七、八樓,需要坐電梯到樓下,或是要坐電梯上去,平日甚麼事都沒有發生,禮拜六我們也沒有放在心上,我們看到電梯就跑進去,我們明明是按底層,那裏曉得電梯每一層都停下,但是沒有人進來,就是每一層都停,一直每一層停、停、停到樓下,我們煩死了。沒有人要進來,為甚麼會是這樣?我一時弄不懂,後來有人告訴我,因為那天是安息日,猶太人在安息日按一下按鈕都不可以。既然不可以,要上下樓怎麼辦?所以在那一天,從禮拜五黃昏開始,那些管理人就把每一層電梯的按鈕全都按上不改變,所以不必按鈕,你進去就是一層一層的上,下來也是一層一層的下來。弟兄姊妹們,這是人的安息的觀念,但是神卻不是這樣,神提到安息的時候,就是人去享用安息,因為神自己安息了。所以我們看到安息日所發表出來的神的心意是在不住擴張的。 我們留意,安息日首先說出來是在創世記第二章,那裏說,「你們要守為聖日,因為神在這一日,歇了祂一切的工。」這是安息日最開始的意義。我們看到律法傳下來的時候,那是在出埃及記二十章,安息日的意義仍然是這樣,因為六日神創造了萬有,在第七日,神停止了祂一切的工。到了申命記第五章的時候,那時以色列人已經從埃及出來了,到了約但河的岸邊了。神借著摩西再宣告律法,提到安息,我們就看到安息日的內容擴張了。怎麼擴張法?「你們要守為聖日,因為神在那日歇了祂一切的工,並且你們也從埃及出來,脫離那為奴之家,你們要進入神的應許地,在那裏享用神。」(參申五12—15)我們就看見安息日的意義擴大了。 我們感謝讚美神,如果我們繼續往前看,到了新約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一件事,不僅是神六日的創造,和以色列人出埃及,我們看到安息的內容就更擴大了。
擴大到甚麼地步呢?主說,「我就是你們的安息,你到我這裏來,就得安息。你到我這裏來,你就享安息,主自己就成了安息。」(參太十一28—30)弟兄姊妹們,主自己真的是成了我們完全的安息,那是在甚麼時候呢?不是在國度裏,乃是在新天新地裏。弟兄姊妹,你看到這安息擴張到一個甚麼地步?神和祂造的一切都享用完全的安息。 我們把安息日的內容擴展掌握過來以後,我們回過來看利未記二十三章第三節,我們就看到那意義的深重。神有一個節期的安排,這一個安排是在神要進入安息的基礎上,同時你也可以說,神安排節期的目的,乃是要叫人與一切被造的都進入安息,所以非常非常有意思。我們看到底下就提到七個節期,這七個節期有些是幾天的,有些只有一天,但是不管它是幾天也好,是一天也好,都沒有離開安息這一個事實。如果只有一天的,那一天本身就是一個安息,雖然那天不是禮拜六,但那一天是安息,是安息日以外的安息日。如果是幾天連在一起,我們又看到一件事,比方說除酵節有六天,在六天裏,頭一天要守為安息,末了的一天也守為安息。住棚節有七天,頭一天守為安息,末了的一天也守為安息,然後,再加上一個不是節期裏邊的第八天,那一天又是一個嚴肅的安息日,但不是禮拜六。因此在節期裏,一周可以有兩個至三個安息日。 弟兄姊妹,我們看到神這個安排,我們回頭來看第三節,我們就能瞭解,為甚麼神宣告了節期,但是又停下來,又宣告安息,宣告安息過了以後,才再開始宣告節期。現在我們明白了,原來神預備這些節期,乃是為了表明神永遠的計畫和祂的目的。 節期發表神永遠的計畫 現在我們往前去看節期的本身,我們在沒有一個一個節期去看以前,我們先大概的把這些節期,按著它們啟示出來的內容,很自然的分成三段,也可以說是分成三組。節期一共有七個,但是有些弟兄以為是六個,因為在第一組裏,初熟節是與無酵節並在一起的。但是我個人以為仍然要看它為七個,因為初熟節,在節期裏有它自己特殊的意義,和除酵節沒有直接的關連。所以我個人看,耶和華的節期一共有七個。這七個節期是分成三組。所以分成三組,乃是因為它們中間彼此連接的關係。比方說,第一組,那是逾越節,除酵節,和初熟節,這三個節期是連在一起的,都是在猶太曆的正月裏。逾越節是 在沒有提到這一組的意義以前,我先提第二組。第二組是甚麼呢?第二組就是五旬節,它是獨自的成為一組,那節日是在猶太人的五月間。現在我們就把這兩組先並起來,看看它們在神計畫裏所表達的主題,因為節期裏隱藏著神永遠的計畫。神永遠的計畫是從神的救贖開始,所以第一個節期是逾越節。逾越節是恩典,除酵節仍然是恩典,因為是在恩典裏帶出來的結果。初熟節更是恩典,待會我再跟弟兄姊妹說。然後到第二組的五旬節,這是神的新造在地上顯明出來的啟示,提到了新造,那又是神恩典的工作,所以在第一組跟第二組的節期裏,我們給它們一個主題,就是恩典。 然後到了第三組。第三組是發生在猶太人的七月,大概在我們的陽曆十月與十一月之間。這一組又有三個節期,一個是吹角節,一個是贖罪日,再一個就是住棚節。這三組都是發生在七月裏。七月一號是吹角節,七月十號是贖罪日,七月十五號開始是住棚節。我們留意到這幾個節期,我們就瞭解到,這幾個節期所表達的,乃是神國度的顯現。這七個節期分成三組,就說出了神永遠的旨意的三個階段。頭一個階段是神作工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人接上神工作的階段,第三個階段就是神計畫的完成。我們感謝讚美主,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寶貝的一個啟示。 剛才我輕輕提了一下,除了這七個節期,還有一個在住棚節完了以後,加了一個第八日,那日並不是節期,為甚麼要加上去連上住棚節的末了?我們從第八日的內容,和貫串整個節期所表達出來的意思,我們就看到了,這第八天是給我們看到在國度以後新天新地來到的事實。因為到了那一個時候,一切都進入完全的安息了。我們感謝神,祂把這七個節期放在一年裏,一年好象是給我們看到,神永遠旨意的開始和結束,一年是人計算日子的一個完整的時期,我們是過一年,我們就長大壹歲。過了一年,我就說我認識你又多了一年。我們感謝神,整段的時間的計算,在人中間是以年作為單位的觀念。 逾越節-神救贖工作的起點 我們感謝讚美神,我們要開始一個一個的節期來看。頭一個節期是逾越節。逾越節從歷史上來看,那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開始。以色列人出埃及,乃是說明他們不再作奴僕,不再受重壓。他們離開埃及的目的乃是要進入神的應許,在神的應許裏享用神的榮耀和豐富。所以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歷史所預表的,乃是我們現在進入救恩的表明。以色列人當年怎麼出埃及,我們如今也是如何脫離罪和死。以色列人當年如何進入迦南地,我們如今也是如何進入神的應許。 當年以色列人怎麼離開埃及進入迦南呢?我們弟兄姊妹都很熟悉這一段歷史。逾越節的羔羊被殺,羔羊的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這兩個很突出的事實,就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羊羔的被殺,乃是指著神的兒子掛在木頭上,因為逾越節的羊羔乃是遠遠的指著要來的神的羔羊,因著神的羔羊被殺,我們這些人就蒙了恩典。 神的羔羊怎麼被殺呢?在逾越節那一天,神也作了啟示。那被殺的羊羔是一歲的,是公的,那就是兒子。又是沒有瑕疵的,那就是完美無罪的,在沒有被殺以前,它是先被選出來,留起來的。這給我們看到神在創世以前,就定規了祂的兒子要接受十字架。所以在初十日就把羊羔選出來,留到十四日才殺那一隻羊羔。這一段留下來的日子就說到那一只要被殺的羊羔,不是偶然拿出來的,而是有安排的,有定規的。然後我們又看到,羊羔被殺了以後,它的血就塗在門楣和門框上,這也就說出羊羔死的形像,塗在門框上的兩攤血痕,那是主的手被釘的痕跡,塗在門楣上的血跡,是主給為我們戴上的荊棘冠冕刺破所流出來的血。門楣上的血不會完全凝在門楣上,總會滴下到門檻上,這是主的腳被釘的血跡。弟兄姊妹,你把這四個血點連起來,那就是十字架的形像。所以在逾越節這事上,神非常清楚的啟示救贖是如何作成功的。 以色列人的歷史,說出了拯救的果效,逾越節的羊羔說出了拯救的經歷。我們感謝讚美神,剛才提到說,頭兩組的節期乃是表明恩典,逾越節是恩典的起頭。羊羔的死釋放了以色列人,神的羔羊的死釋放了我們這些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因為神兒子基督的死,把罪從人身上除去。這是逾越節,是頭一個節期,這節期我們不必詳細去看,因為弟兄姊妹們都很熟悉了。 無酵節—帶進脫離罪的生活 我們接下去要留意,第二個節期就是從十五日開始。第六節就說「 現在正統的猶太人還是那麼嚴格的遵守這節期,這是不得了的事。在他們眼中看來,這是甚麼意思呢?在新約的事實裏,我們就留意到了,一個蒙恩得救了的人,他不是只接受一個得救的地位,他不是只接受一個得救的經歷,他必須以那一個經歷作基礎往前行。怎麼往前行呢?那就是脫離罪的生活,與罪有完全的隔離,與罪有完全的分別。我們都曉得,大體上來說,酵在聖經裏,一貫的表明是指著罪而說的。我們看到五旬節的時候,好象看到一個例外,但是你再看深一點,你仍然看到那原則。所以除酵節的預表乃是要把一切的罪都從他們生活環境當中拿走。我們留意,用酵作成的食物不能留下,酵的本身不能留下,如果我們從預表上面去看,用酵所作成的食物,是罪的結果,酵的本身乃是罪的原因。在除酵節的表明上,罪的原因和結果全都要給拿掉。 我們感謝主,這是神給我們的救恩所要表明的,當主降生的時候,天使預先跟約瑟所說的話,馬利亞「要生一個孩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將祂的百姓從罪裏救出來。」(太一21)從罪裏救出來,不是說從罪的事實裏救出來,乃是說從罪的權勢裏救出來。能脫離罪的權勢,當然罪的結果也可以弄掉了,這是除酵節所作的事上表達出來的實際。我們感謝主! 有人說,這節期是紀念他們在出埃及的路上,根本沒有時間去發麵,所以只是一個歷史的紀念而已。我們承認,以色列人有這樣的歷史,我們讀出埃及記十二章,我們就讀到這個,他們匆匆忙忙就走了,根本沒有時間發麵,就把生面帶走,他們就吃生面。但弟兄姊妹,我們必須要注意,以色列人當年沒有吃發酵的食物是事實,但神讓他們去除酵,並不是根據那段歷史,乃是根據神心意的發表,要讓人知道一個在神拯救裏的人,他們不應該留在罪裏生活。所以在這裏是說吃無酵餅七天。為甚麼是七天?為甚麼不是一天?為甚麼不是整年,只是七天?我們感謝主,神借著這個七,說出一個事實,就是神完全的要求。神的工作是在第七天完成,七就是神完全的要求,因著這七天不吃有酵的東西,乃是向神所買贖的人來說明,要徹底、要完整的、要毫無保留的,脫離罪而生活,這個就是神的心意。 我們承認我們在神面前是需要神的憐憫,我們纔能給帶到這個地步。但是感謝神,這是神定規要作成的,不是說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我們願意,神固然要作,我們就是不願意,神也一樣作,這是神要作的,所以我們感謝主。我們也受一點的安慰,儘管有些時候,我們偶然被過犯所勝,不夠滿足神那除酵的要求,但是我們還是感謝主,我們雖然帶著軟弱,但神在恩典裏是照著祂的定意來作,祂總有那麼一天要把我們帶進完全「聖潔沒有瑕疵,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的光景裏。我們感謝神,罪除掉了。死除掉了,那是逾越節。罪也除掉了,那是無酵節。 彰顯復活的生命 頭三個節期成為一組,密不可分,這三個節期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就是初熟節,初熟節是在甚麼時候呢?是在除酵節的節期當中。我們留意第九節,「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將初熟的莊稼一捆帶給祭司,他要把這一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這捆搖一搖。」(9—11)我們先看這一個,下一次我們再詳細的看看初熟節,因為今天晚上不點出初熟節,那麼第一組所表達的節期就不完全。 初熟節是那一天呢?是除酵節期中的那個安息日的第二天,也就是逾越節後的第一個安息日的第二天。說得再清楚一點,那就是逾越節以後的七日第一日,我想這樣說說,那意義就很明朗。初熟節乃是在七日第一日,逾越節以後的七日第一日,這是甚麼日子?是主復活的日子,借著初熟的物來表達這個節期。在他們的生活上,這是他們一年裏頭一次的收成,所以叫作初熟節,他們把初熟的帶到神面前來獻上作搖祭。這搖祭擺在神的節期裏,這事實就非常嚴肅。我們知道麥子成熟了纔能收割,我們沒有辦法忘記主說的,「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約十二24)這許多子粒顯出來的時候,就是收割的時候,初熟節乃是指著這樣的事來說的。 說到初熟的果子,我們不能忽略的,第一就是說到初熟的果子是基督,然後又說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人,也算是初熟的果子。說初熟的果子是基督是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我們在基督裏的人也是初熟的果子是出於雅各書第一章。弟兄姊妹,我們看到初熟節是指著基督的復活,當然也是引出神兒女們的復活,這就初熟節的意義。最重要的當然是主自己的復活。如果沒有初熟節,逾越節的果效就沒有保證,除酵節的要求也沒有動力的供應。初熟節指出復活的基督,顯明祂來作我們的生命,顯明祂來作我們的供應,也保證逾越節的果效不會落空,也叫我們在追求聖潔的路上有了供應。 我們感謝神,這是頭一組的節期,裏面有三個節期,逾越節,除酵節,初熟節,這一組是特別啟示救恩的根據。我們感謝神,在這七個節期裏,頭三個節期成了一組,這一組是救贖計畫的開始,以後就按著救贖的果效發展下去,那是以後幾個節期所表明的。 我們感謝神,神啟示祂的節期,實際是向我們啟示祂永遠的旨意。借著祂的靈幫助,叫我們看見耶和華的節期不是歷史的節期,不只是一個歷史的事實,乃是神永遠計畫的啟示。有了這樣的領會,我們就進到神的心意裏去。──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耶和華的節期《二》(二十三15—21)(王國顯) 我們繼續在「利未記」的二十三章看進去。我們上一次提到這一章中所提的七個耶和華的節期,我們也提到這七個節期擺在一年裏,正好把神永遠的計畫表達了出來。神怎麼開始,神怎麼執行,神怎樣去完成,就在一年中,借著這七個節期就表達了。一年就是一個完整的時期,神就在祂所定規的一個完整的時期裏成全了祂所要作的工。 我們也特別提到,七個節期是以安息日作基礎的,因為提到七個節期的時候就先提到安息日,我們也知道安息日並不列在七個節期裏。但神在說到節期,在沒有提到節期以前就先說了安息日,顯然的給我們看到,耶和華的節期是為了達成神所要顯明的安息。我們記得安息日是根據神在創造裏成就祂所要作的而定下的,神在第七日歇了一切的工。以後我們又看到,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的這一個事實,又給神納入守安息日的原因裏,就是說,等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安息日的意義不僅是包括神創造的完成,也加上了以色列人脫離了為奴之家進入迦南,這也叫作享用安息。我們繼續再看的時候,等到我們的主來到地上,祂就宣告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叫他得安息。」 我們感謝讚美神,神一切的工作,是為了要把安息帶入全宇宙裏,最開始是顯明在這個地上面。神說完了安息日以後,就開始啟示祂的節期了。第一個節期是逾越節,我們提過了,這是救贖的預表。接下去馬上就是無酵節,這是從生活上進入神所要的心意裏,讓神得著這些在救贖裏的人,成為聖潔沒有瑕疵,像祂兒子一樣。接著我們也提了初熟節,在初熟節中把初熟的果子獻給神。 初熟節—復活的基督作我們生命與生活的供應 上次我們輕輕地提了一下初熟節,今天晚上我們要繼續從初熟節開始。我們提過,有一些弟兄以為初熟節不在神的節期裏,特別是近代的那些神學院裏出來的教導,以為神只有六個節期,初熟節是不列在神的節期當中的。但是我們來留意初熟節裏面的事,我們注意到一件非常嚴肅的事,逾越節,無酵節,神都沒有說,「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但是在獻初熟的果子那一個日子,神明顯地說,「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14)我們看到只有三個節期神是提到這一句話的。一個是初熟節,一個是五旬節,一個是住棚節。只有這三個節期神是提到「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因此我們就看到這個節期的重要性。 為甚麼我們說初熟節是那麼重要,不能忽略呢?我們提到這七個節期是分成三組。第一組是逾越節、除酵節、初熟節。第二組是五旬節。第三組是吹角節、贖罪日和住棚節。所以在第一組中,這三個節期都是說到救贖的起頭。在救贖的起頭,第一個我們要注意的是生命的問題,那是逾越節。緊接著是無酵節,這是生活的問題。現在就來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了,你怎麼知道逾越節是生命的問題?你憑甚麼能保證那一個生活的問題?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不然的話,逾越節和除酵節只是說說而已。道理是很好聽,但事實能不能執行呢?這就是一個謎了。但是感謝神,在這一組的節期中,神不僅是給人有逾越節,神也給人有除酵節,神更給人有一個初熟節。 這個初熟節我們上次也輕輕地提到,那是說到基督的復活。我們一摸到復活的這一件事,我們就看到這件事在屬靈的意義上的重要性。我們說初熟節是說到基督的復活,乃是叫我們想起主說的,「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然後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初熟節就是這樣一回事,把初熟的莊稼獻給神。這一個初熟的果子是摸著那個復活的事實的。 我們現在來注意了,為甚麼我們說逾越節是有根據有把握的呢?固然那是神的應許,固然那也是神的安排。神告訴以色列人,你們這樣安排,那樣預備,到那一天你們就得拯救,這一個方法是神安排,神定規的。然後我們就看到,那只被殺的羔羊果然就顯出拯救的果效。但是這個被殺的羔羊為甚麼能顯出拯救的果效呢?固然那是神的應許,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一隻羔羊是誰?祂作了甚麼事?逾越節叫我們看見這只羔羊的死,但是只有死的羔羊,那不是拯救。那只死的羔羊必須要活過來,那拯救纔是有把握,有根據的。這樣才顯明那一隻羊羔是誰,祂作的是甚麼事。 逾越節只是給我們看到那只羊羔被殺的果效,為甚麼羊羔被殺能帶出這樣的果效呢?沒有看到初熟節,我們就無法看到這個完全的拯救。這是從逾越節裏面來看初熟節。沒有初熟節,逾越節就沒有根據。所以神不僅給以色列人有逾越節,也給他們有初熟節,這是關乎救恩的起頭的,這是接受生命的階段的事。 接下去馬上就是生活的部份。一個進到神兒子的生命裏的人,或者說是神兒子的生命進到他裏面去的那些人,他們要活出聖潔沒有瑕疵的生活,他們要活出像神兒子的形像,根據甚麼來作成這事呢?我們的經歷叫我們感覺是很苦惱的事,就像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所說的,不是我不想作好,而是我沒有力量去作好。不是我願意去作壞事,但是我沒有力氣去拒絕那些壞的念頭。這是我們在進入生活的時候,常常碰到的一些困擾和難處。感謝神,神的憐憫和神的恩典,也不住的扶持我們經過一個又一個的難處。為甚麼有神恩典的扶持,我們就可以走過來了呢?這叫我們不能不看到初熟節。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初熟節不是擺在除酵節的開頭,乃是擺在除酵節的當中。如果我們結合我們的經歷來看就更清楚了。我們也許經過一段的追求,在神面前只有一個歎息,我們那聲歎息就是,「誰能救我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保羅就在那裏說,「感謝神,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那就在凡事上得勝有餘了。」這個就是初熟節對除酵節所起的扶持,或者說是支持的功用。沒有復活的生命,或者說不根據復活的生命,我們要進入神所要的生活的樣式裏,我們可以這樣說,「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是在復活的生命裏來進入生活,我們頂多只能作到一個道德的生活的規範,我們沒有辦法能活出神所要的生活的樣式。」 初熟的果子是基督 感謝主,在第一組的關乎救恩的節期的啟示中,神非常明確的給我們看到祂如何領我們去接受救恩,祂又如何領我們去活出這救恩。關鍵在那裏呢?就在初熟節。我們感謝讚美神。現在我們再在初熟節裏注意一下。在初熟節要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初熟的禾捆帶到神面前來搖一搖(參10-11),在那一天去搖呢?「在安息日的次日」(11)。安息日的次日是那一日呢?就是七日的第一日,這正是主復活的那一日,所以很顯然在神的話中已經把救恩的過程在律法中啟示出來了。我們說亞伯拉罕所等候的那一座城,是神所經營,神所建造的。從甚麼地方可以看出這一點呢?我們常常想到新耶路撒冷,那是神在那裏作成的。但神甚麼時候開始作呢?我們以為是五旬節的時候開始的,或者是主在十字架被釘的時候開始的。但是我們讀到舊約律法的時候,我們非常清楚地看見,在律法傳下來的時候,神已經把祂所要經營所要建造的事啟示出來了。因著這樣的事實,我們才會比較有把握的領會,為甚麼救恩,或者說是神整個的計畫乃是在創世以前就開始了。所以我們說到那一座城是神所經營,神所建造的,我們就從過去的永遠裏看到神的設計了。 在七個耶和華的節期裏,神把祂的設計作了初步的啟示,在安息日的次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把初熟的禾捆一捆,帶到神面前來搖一搖。這個搖一搖乃是彰顯的意思,彰顯甚麼呢?彰顯那個初熟的果子。誰是初熟的果子呢?我們感謝神,我們有份在其中,但是我們不能說我們是絕對的初熟的果子。我們只能說我們是在初熟的果子的範圍裏面有份。這個是「雅各書」第一章上面給我們看到的。我們讀到「哥林多前書」十五章,那就非常明確的說到,「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祂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林前十五23)祂要叫他們給帶到像祂的模樣。所以我們也就給圈進初熟的果子的範圍裏,但初熟的果子是基督。所以在初熟節中的獻祭是特別在高舉復活的基督。 神兒子毫無保留的揀選神 這一位復活的主顯明出來的時候,我們就又來注意一件事。搖了這一捆禾捆以後,這裏就說又有一個獻祭(參12)。這個獻祭很有意思,其他的節期獻的祭幾乎五個祭都包括在裏面的,但是初熟節只獻兩個祭。一個是燔祭,一個是素祭。這叫我們看得很清楚了,燔祭是人的心思向著神,尋求神的喜悅,毫無保留的把自己交給神。素祭從我們身上來說,那是把基督發表出來的生活,因為素祭本身就是基督。這樣就給我們看到,剛才我們交通到的初熟節是印證了逾越節,也供應了除酵節。這裏又給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我們來看看所獻的那個燔祭。神說,「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12)一歲就是羊羔,那就是羔羊。沒有殘疾就是那羔羊完全沒有瑕疵。公的就是兒子。 現在問題來了,為甚麼是綿羊?為甚麼不是牛?為甚麼不是山羊?牛羊都可以作燔祭,但是為甚麼不是牛?羊可以作燔祭,但為甚麼不是山羊而是綿羊?這真有意思。如果我們能掌握住神所發表過的話語,我們曉得在祭牲上面,神是悅納綿羊,也悅納山羊的。如果從神悅納那方面來說是一點難處也沒有。但是在人這一方面,綿羊與山羊就有區別了。 當國度的審判執行的時候,主不是把山羊和綿羊分開了嗎?綿羊是代表那一些人?山羊又是代表那一些人?我們就很清楚了,綿羊是代表那些體貼神心意的人;山羊是代表那些根本不理會神的人。當然這個不是指著教會這個範圍,因為在國度的審判時,那審判的範圍是萬民,不是教會。教會早就在國度審判以前在天上接受基督台前的審判了,所以國度的審判裏面沒有教會的份。我們就看到綿羊所表明的,在這裏用的是公綿羊,我們就看到這個祭牲是表明主,不是我們。我們看到初熟節所獻的那只羊羔,明確地說出聖潔沒有瑕疵的神的兒子,祂是毫無保留的揀選神,順服神的定規,祂把自己獻上,初熟節把神所要顯明的完成了。因為在燔祭裏帶上去的素祭,奠祭,都是附在血祭上面獻的,最主要是附在燔祭上面獻的。所以我們看到最關鍵的那一點是那祭牲。初熟節裏的祭牲,是毫無疑問地把那一位造成救恩的神的兒子表明出來。 操練屬靈的次序 在神兒子的那一方面,在初熟節裏說了這許許多多。初熟節在人這一方面又有些甚麼學習?我們留意,「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們獻給神的供物帶來的那一天,纔可以吃。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14)我們要注意這裏了,當然初熟節的收割不是指在安息日的次日那天收割下來的,乃是說在這一天以前就收割下來了,所以才必須要等到這一天。也就是說,在除酵節的第二天開始,他們就會有最開始的收割了。他們收割下來,只能存放在那裏,暫時還不能享用。一直等到安息日的次日獻祭以後,他們就可以享用了。 弟兄姊妹們,這給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屬靈的次序,神非常樂意把祂自己給人作享用,在救恩裏,我們領會這點很清楚。祂把祂兒子整個的給了我們,所以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這是神的心意,一點難處都沒有,完全樂意給人去享用。但是你細細地去看整本聖經所啟示的與這點有關的事,我們都能看到一個沒有改變的事實,當神把祂自己作為人的享用以前,神已經先得著滿足。誰能叫神得滿足呢?只有祂的兒子。我們讀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我們也看見,先是主的喜樂滿足,然後是主的喜樂也成為我們的滿足。弟兄姊妹們可以看到次序的問題。先是讓神滿足,然後神的滿足就成了人的滿足;神的喜樂就成了人的喜樂。 初熟節裏也是給我們看到這個次序,禾稼已經收割下來了,但是你不能動,你一直要等到初熟節那天獻過祭以後,人就可以享用地裏所出產的一切。我們感謝神,這是在初熟節裏給我們所看到的,神特別指著這一點,初熟節所表明,所說出的一切,要「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我們很清楚地看到,直到永世裏,這個定規沒有改變。在永世裏面,你仍然看見那被殺的羔羊是神整個旨意完成的焦點。天上的敬拜集中在這個焦點,新耶路撒冷所彰顯的一切也是集中在這個焦點,這實在是世世代代永永遠遠的定例。我們就這樣結束了初熟節,但是還有許多細的地方我們可以注意的,我想讓聖靈直接跟弟兄姊妹們說會更好一點。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交通得太細。 五旬節—建立教會的預告 我們要進到五旬節。五旬節是甚麼意思呢?一旬就是十天,五旬就是五十天。現在我們來留意了,五旬節是根據甚麼來計算呢?就是從「安息日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15),就是從初熟節那天開始,所以如果把初熟節剔除在節期以外就會發生好多難處了。神很重視初熟節那一日,五旬節就是根據那一日作計算。我們先看歷史上的問題,為甚麼根據那一天算五十天呢?我們看「使徒行傳」我們就明白了,五旬節乃是主復活後的第五十天。 現在很多人,特別是靈恩派的人,他們把五旬節在人的心思裏造成是聖靈降臨的日子,好象把五旬節說成是聖靈的日子。我們看到五旬節的源頭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人偏離神的話偏離到一個甚麼樣的程度。首先我們要留意,五旬節是根據初熟節,五旬節乃是根據基督的復活。我們剛才提到,沒有初熟節就不可能印證逾越節,也不可能供應除酵節,現在我們要說,如果沒有初熟節就沒有五旬節,因為五旬節是根據初熟節來開始計算的。這是由復活的主所帶進的一個節期,或者說是因著主的復活把神的計畫帶進一個新的階段。我們曉得,從第一組節期到第二組節期當中,大概隔了一個半月,一個半月的日子當然不算是很長久,但是作為啟示來說,這一個半月可以是一個相當長的年代了。 根據主復活的這件事,就引到五旬節的出現。五旬節究竟是甚麼意思呢?我們留意,從「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15—16),要經過七個安息日,就是四十九天,第七個安息日的第二天,那就是第五十天,五旬節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靈恩派的人把五旬節說成是聖靈的節期,聖靈降臨節。當然我們不能說沒有這一個事實,但是我們不能不說,這一個不是五旬節的焦點,連重點也不是,我們看五旬節裏面神的安排和設計,我們就可以看到了。 我們留意,在五旬節裏,神是怎麼作安排的呢?留意在第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16)在五旬節那天的焦點是向神獻一個新素祭。新素祭是甚麼呢?從字面上來說,就不是五祭中的素祭,是五祭中的素祭以外的另一種祭,但在性質上仍然是素祭。我們現在來看,為甚麼叫作新素祭?為甚麼說是另外的一種素祭?看下去我們就知道了。 教會是基督的見證 「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出細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當作初熟之物,獻給耶和華。」(17)又是初熟之物,這跟初熟節有甚麼分別?這就叫我們看到了,初熟的果子是基督,然後在基督裏的人也是給列在初熟的果子的範圍裏。現在我們看到了,原來五旬節的焦點乃是因著復活的基督而帶出來的基督的見證,所以是兩個有酵的餅。弟兄姊妹記得,二這個數字在聖經裏就是見證的數位,根據復活的基督,在五旬節裏帶出基督的見證就是兩個有酵的餅。我們留意「使徒行傳」第一章,第8節,許多許多人,特別是靈恩派的人很重視這一節經文,當然我們也重視,但是我們不敢過份的重視,我們只能恰如其份地去重視這一節經文。我們留意主在那裏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你們就要在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主自己的話說得很清楚;聖靈降臨,是五旬節的歷史,在五旬節的歷史所帶出的結果是甚麼呢?是顯出基督的見證。因此我們看到五旬節不是重點在聖靈降臨,而是借著聖靈降臨來建立基督的見證。 我們回到五旬節的最原始的那些安排上去,我們就看到了兩個素祭的餅。這兩個餅稱為新素祭,因為這個新素祭跟五祭的素祭不一樣。五祭的素祭是直接也是單單的指著神的兒子,所以表明神的兒子的素祭是絕對絕對不能加酵的,也不能加上蜜。酵在聖經的一貫用法是說到罪;蜜是人間的最甜蜜的食物,但是在素祭中這些都不能加上去,因為神兒子固然是沒有罪,祂也不需要人的加工而顯出祂的甜美。但是在五旬節的新素祭裏,你看到一件事,很著重地指出,這個新素祭,就是這兩個餅,必須要加酵的,如果不加酵,就不是新素祭。 為甚麼要加酵呢?加了酵怎麼能成為素祭呢?感謝神。這裏明明告訴我們這是新素祭,為甚麼是新素祭呢?因為這個是基督的見證。基督的見證是甚麼呢?乃是基督的教會。基督的教會的組成是甚麼呢?是基督加上人。基督是聖潔沒有瑕疵的,祂是素祭。人是亞當的後裔,是帶著犯罪的生命的。現在是基督和人調在一起,就成了基督的見證,是基督復活的生命,蓋過了亞當所帶來的殘缺。在基督的見證的組成裏,很明確的看到完全是基督。從亞當出來的人,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雖然蒙恩得救了,也許我們在主面前也追求了相當的年日了,但是我們都不敢承認說,我們已經完全了,我們已經完全地像基督一樣了。既然不能完全像基督一樣,那就帶著許多的殘缺。甚麼殘缺呢?犯罪的生命沒有完全脫掉。我們說得準確一點,犯罪的生命的影響沒有完全脫掉;也沒有完全進入聖潔的生活,所以就帶著許多的殘缺。這個是教會。 弟兄姊妹你不要說,「看得見的教會,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你說得不錯,因為看得見的教會是基督加上從亞當出來的人,但這一個組成是因著基督的緣故給神悅納了。神說,「這個是新素祭,他們是不夠完全的。但是因著我的兒子在當中,我就悅納這一個新素祭。」 弟兄姊妹看得很清楚了吧?那是非常非常的清楚。五旬節在神起初的設計裏所要表達的是甚麼事實呢?五旬節乃是說出神借著基督的復活而建立祂的教會。我們看使徒行傳第一章,就看到從主復活那天算起,一直到第五十天,聖靈降臨了,聖靈來了。五旬節的應驗是應驗在聖靈降臨,但不是完全用聖靈降臨來表明這個節期的設計和意義。這一個節期的設計和意義乃是在建立作基督見證的教會。我們感謝主。在這個節期裏,我們回到神原始的設計,我們看見的主題是教會,不是聖靈。聖靈有工作在裏面,但聖靈是隱藏的,聖靈沒有顯露祂自己。聖靈的工作在那一天非常清楚顯出,為要叫教會給建立,這也是我們在神面前重視教會建造的原因之一。 基督是教會見證的根據和內容 我們又看祭物。
在五旬節要獻許多的祭物。先要注意為甚麼五旬節又是獻初熟的莊稼(兩個有酵的餅)呢?初熟節所獻的是頭一天的收割,五旬節所獻的是頭一次的收割,因為從初熟節到五旬節的這一段時間,都是在夏收的這個季節中,陸續地去收割夏天成熟的莊稼。到了五旬節的時候,夏收就完全完成了,所以他們再總合的來獻一個當年的初熟之物,這個初熟乃是夏收與秋收的分別。這樣我們就懂了,初熟節是基督,五旬節是教會。 我們看到這一點,我們就要留意了,在五旬節那一天獻祭的時候,獻祭的內容是甚麼呢?「又要將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兩隻,和餅,一同奉上。」(18)這兩個餅是教會,因為是見證,因為這餅是兩個,所以是指著教會。教會在神面前,能完全給悅納作為基督的見證是憑甚麼呢?就憑這裏所獻的祭物。 這裏所獻的祭物,和其他節期所獻的祭牲在數位和祭牲所使用的類別上不完全一樣。現在我們就看看這一個。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這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主,是神的兒子,但是要七隻,為甚麼是七隻呢?一歲沒有殘疾已經是完全沒有殘缺,七只是更明確地突出或強調那完全的程度,完全到不能再完全了,或者說是完全中的完全,就是絕對的完全。當然這是說到我們的主,說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神的眼中,祂是絕對的完全,毫無瑕疵的完全,極峰的完全。這是我們的主。祂是獨生子,所以要一隻公牛犢,表明祂是神的獨生子。 再有兩隻公綿羊,這要帶出甚麼呢?兩隻,我們知道是見證,公綿羊是說到主的善良嗎?在初熟節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是善良,但是對這兩隻公綿羊,我們所注意的就不是單獨的個體,如果是單獨的個體,我們可以說是指著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這裏是兩隻,那是眾數,也是見證的數字。見證甚麼呢?我們注意公綿羊,在山羊綿羊的審判裏,綿羊是承受神的國,神的產業的那批人。所以在這裏給我們看到,兩隻公綿羊是表明承受恩典的見證的人。這裏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取得了承受神的國的資格,他們憑甚麼可以有這個資格呢?乃是憑神的兒子所作成的。 我們感謝讚美主,在這裏給我們看到為甚麼兩個有酵的餅可以在神面前蒙悅納。我們看在這裏所獻的祭牲,我們就看到那非常重要的一點,完全是神兒子的工作把教會的見證顯出來。有時候,我看到那些過份地高舉聖靈的人,好象完全把神兒子的位置放在一邊,甚至把神兒子所作成的也算到聖靈的工作裏去,我不細細地在這裏舉例了,以後有機會的時候我再說吧。明明是主的工作,這些人就算到聖靈的賬上。當然我不抹煞聖靈在其中有作工的一份,但是主要把救贖作成的那一位是神的兒子,聖靈只是把人引進神的兒子所作的裏面。 我想還是輕輕點一下好了。比方說,一個在神面前降卑自己,認罪而靠近神的人,他們都經歷神的喜樂充滿在他們裏面,他們都能感覺神和他們非常的接近,他們都能說,他們是與主已經預先的面對面了。這顯然就是約翰壹書第一章裏主給我們所看見的屬靈成長的路。任何一個人只要按著約翰壹書裏所提的這樣活在神面前,他就享用神的喜樂的充滿。因為主的話在那裏說得很清楚,「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1)但是你看到那些高舉靈恩的人,他們就說這些是聖靈充滿的結果。弟兄姊妹們,我們不能說他們甚麼不好,他們向著主,要求活在與主接近的這種光景,我們要說那實在是好的。但是他們把主的地位壓下去,這個就非常不好。我們看見五旬節起初的設計和安排是非常明顯,兩個新素祭所以能蒙悅納,乃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祭牲所表明的神的兒子所作在那裏。我們感謝讚美主。 我們留意,在七個節期中,五旬節所獻的燔祭數量是第二多的,只是少於住棚節。住棚節所獻上的燔祭是最多的,以後我們讀到住棚節的時候再看。除了住棚節,燔祭獻在神面前最多的就是五旬節,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這裏說是甚麼呢?是人對神的尋求有一個很高的渴慕。我們感謝神。在五旬節中,他們把這些都帶到神的面前,也是搖一搖。這個就是彰顯的意思,彰顯基督的工作,彰顯基督的見證。這是五旬節,又是「世世代代成為永遠的定例」(21),為甚麼呢?因為教會從五旬節那天建立開始,直到永永遠遠,作基督身體的教會是不停地在彰顯基督的榮耀。如果我們能夠懂得甚麼叫新耶路撒冷,我們就領會這個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在五旬節裏面所表達的意思。 求主給我們真能透徹地領會五旬節的實意,好叫我們在跟隨主的道路上不偏左右。更重要的是在看耶和華的節期,我們要看到神在創世以前的設計,祂的經營並以後祂親自所作的建造。這樣,我們纔能領會我們這些人真的就是在創世以前被神所認識,被神所紀念的。這是何等的恩典和祝福。所以我們說,我們的主實在是配得世世代代永遠的敬拜。──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耶和華的節期《三》(二十三22—25)(王國顯) 我們繼續在利未記的二十三章裏看耶和華的節期。我們上一次看了五旬節,五旬節又叫七七節,又叫收割節,因為五旬節是夏收完畢的一個日子。我們提到,在五旬節裏的特點就是獻兩個新素祭。這兩個新素祭是帶著酵的,這是素祭裏所沒有的,所以叫新素祭,和神所定規的那個素祭是有點不一樣。這個新素祭是兩個有酵的餅,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特別提到,一般人認識五旬節,就是認識聖靈降臨。但是五旬節的真正意義,真正的表明,不是聖靈降臨。聖靈降臨在五旬節裏只是神的一個動作,不是神的目的。五旬節的目的乃是那兩個有酵的餅,就是那稱為新素祭的。 這兩個新素祭就是一個見證,就是神與人聯合的見證。這一個見證是借著教會來表明,所以我們一直很清楚地指出,五旬節所預表的目的乃是教會的建立。兩個餅是見證的記號,有酵的餅乃是我們這些在亞當裏的人接受了神的生命的光景。我們感謝神!許多時候,我們看到許多因著追求聖靈的恩賜所引發的混亂,乃是因為不明白神在五旬節所設立的預表是甚麼,只是單單留意神在五旬節那一天所作的一個動作,卻沒有看到那個動作的目的乃是教會的建立。 我們今天接下去把剩下的三個節期都看完。但是在沒有看第三組的節期以前,我想給弟兄姊妹們一個明確一點的時間觀念。大概從逾越節開始到五旬節一共是五十三天,從五旬節到第三組節期的開始中間大概有四個多月,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如果我們用猶太歷來算的話,正月是逾越節、無酵節、和初熟節。二月底或者是三月初是五旬節,然後到猶太人的七月則是最末了的一組節期。我們看到當中的距離,從逾越節到五旬節中間的時間是比較短的,從五旬節到第三組的節期中間的時間是比較長的。這一段長的時間,我們說那是我們稱為神永遠旨意裏的恩典時期。我們感謝神!這一段時間是比較長,因為神願意留下更多的時間等候人悔改,等候人回轉歸向神。 神紀念全地的人 突顯了這樣一個恩典的心思,你就可以看到在五旬節和吹角節中間,插入了一段好象跟節期沒有關係的文字。事實上只有一節的經文,那就是22節。22節插在這裏,裏面所說的話,不是唯一在這裏說的,在別的地方神已經一再地說過了。但神在這裏特別說了這樣的話,這些話跟節期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這裏提到一件事,那不是節期的內容,只是在節期間所發生的事,神提醒他們要留意一下他們該作的事。我們讀下去就會明白這個與節期沒有直接關連的內容。那是甚麼呢? 神說,「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22)為甚麼呢?神說,沒有別的理由,因為「我是耶和華」。就是因為「我是耶和華」,所以你們就要這樣作。耶和華是甚麼呢?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就是說到一切的起頭,也是一切供應的源頭。現在神在這裏說,你們收割的時候,不要把田角的都割盡。在人來說,田角還是我的田地,田角所有的莊稼也是我勞力作來的,我要收割就收割了,這些原來就是我的財產。神說,「不。田角的那一塊你要留下,你不能收割。還有,那些掉在地上的麥穗,你也不能拾起來。你就留下在那裏,你不要動。」「為甚麼呢、」「留給你們中間的貧窮人和寄居的。」從這一個吩咐來看,本質上就是一個恩典的動作,叫一些無有的人,叫一些有缺欠的人,他們能得著他們所需要的,叫他們活著。他們接受這樣的供應,並不是那些耕種的人的義務,而是因著神的吩咐,他們就遵行神的話而表達的一個事實。這一個事實本質上就是恩典。這恩典是給有缺欠的人去享用。 現在我們來注意,耶和華的節期是給誰的?乃是給神的百姓的,乃是給神的選民的,說得清楚一點乃是給以色列人的。這事是很清楚的,是給神的的百姓的。所以我們讀以弗所書的時候,我們讀到猶太人的心裏有一個很牢固的的意念,神與人所立的約,神給人一切的應許,都是給我們以色列的,外邦人是在神的諸約之外的,在神面前與神一切的應許是無份無關的。我們讀以弗所書第二章就可以瞭解到這一點,這是以色列人長久以來的觀念。這些觀念是從甚麼地方來的呢?乃是從律法裏面的一些話來的,以色列人只注意了那些明顯的,沒有注意那些隱藏的,他們就產生了這樣的一個主意。但是如果他們讀神的話細心一點,讀律法讀得清楚一點,他們就會看到,在五旬節和吹角節的當中,神告訴他們一件事,「要紀念貧窮人。」 貧窮人可以說是以色列人當中貧窮的。寄居的顯然就是外邦人。弟兄姊妹,你可以看到,神的節期在字句上好像是給以色列人的,事實上也是給以色列人的,因為神要借著以色列來發表祂永遠的旨意。但因為是神永遠的旨意,所以就不能限於以色列人,也把外邦人包括在裏面。按著神計畫執行的次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這次序是明確的,因為神是這樣安排,但卻不是說,神在「先是猶太人」的時期就把外邦人完全清除出去。我們感謝神!五旬節所預表的教會建立的時候,我們就看見神在人中間的工作,一直是借著恩典的原則來發表的。這就是22節插在那兩個節期中間的屬靈的意義。不然的話,我們就無法瞭解神為甚麼在22節說了這樣的一些話。 救贖計畫完成的啟示 我們現在就進入第三組的節期,就是七月裏的節期。這組節期有三個,我們已經提過,第一個是吹角節,第二個是贖罪日,第三個是住棚節。 為了國度的顯明,神要作一些事,特別是在以色列人的中間,這些事是根據神跟亞伯拉罕所立的約,神要成就祂和亞伯拉罕立的約,神必須要作幾件事,因為在這一個時候,亞伯拉罕的後裔已經偏離神到了一個很嚴肅的地步。神給他們的管教和鞭打,也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地步。神要把他們帶回亞伯拉罕所接受的應許裏面去,神必須先要解決他們的難處。這一個難處是在但以理書所啟示的七十個七那一個異像裏所提到的。 因為以色列人悖逆神的緣故,神管教他們,神分散了他們。神讓他們飄流在世界的各地,神沒有讓他們活在神的應許地。但是神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應許要成就,他的後裔必須是要活在應許地,並且在這個應許地裏建立國度。現在神的百姓不在應許地,神要把國度帶進來,祂要怎麼作呢?第一件事祂要把祂的百姓召聚回來。召聚回來以後還要繼續作一些事。 我們先看神把他們召聚回來。到了 關於應許地這方面,如果那地的自然環境是正常的,那是流奶與蜜之地。如果是這樣的一塊地,沒有以色列人在那裏居住,別的人就要進來了。事實上別的人也曾在過去的年日裏進去了。如果別的進去了的民族在那裏強大起來,等到神要把祂的百姓召聚回來的時候,那怎麼辦呢?所以神在過去為了保留這一塊地作了很多的工。最明顯的乃是神叫春雨秋雨停止降在那塊地上,結果那塊地就不再是流奶與蜜的地,而是成了不毛之地,不再適合人居住了,只能讓非常非常少數的人住在那裏。卻不能養活許許多多的人。神就作了這樣的工。 很希奇的,如果我們稍微留意一下在以色列複國之前,很希奇的一件事發生了,那差不多停止了過千年的雨量慢慢、慢慢地恢復了正常,一直到現在,算是恢復正常了。我們又要問,誰能控制那上千年的時日的雨量不正常﹖這明明是神作的工。我只是提到當中的一樣,如果你看到在歷史上迦南地所發生的一些事,我們更看見神的手是如何保留那一塊地。 從人這方面來看,以色列的複國容易不容易呢?一點都不容易,從上一個世紀末,一直到一九四八年,幾十年的工夫,以色列人纔能有那麼一點點的成就。但是複國了以後,一直到今天弟兄姊妹,你看見那塊地上沒有安寧,還是許許多多的苦惱,那容易不容易呢?把神的百姓從各地召聚回去,容易不容易呢?一點都不容易。弟兄姊妹們,剛才我們所提的只是我們眼睛所看得見的,有些是我們眼睛所看不見的。神還是要作。 弟兄姊妹們曉得,以色列雖然是複國了,但是現在絕大部份的以色列人只是三個支派的人。是那三個支派呢?猶大支派,便雅憫支派,和利未支派。當然其他支派的人也有,但是非常少,大部份是屬於這三個支派的。也就是說,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裏,有十個支派現在不知道在甚麼地方,這十個支派到那裏去了呢?如果神把祂的百姓召聚的時候,所召來子民只是那三個支派,神應許的成就就不完全。我們讀啟示錄的時候,我們在第七章看到,在大災難還沒有開始以前,神就讓天使去數點以色列人。你看到十二個支派的人全都出來了,沒有漏掉一個。十二個支派的人雖然不算頂多,但每一個支派的人數可以說是沒有差別的,一共是十四萬四千人。所以神召聚祂的百姓回來,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剛才提到一些眼見的事情,已經知道不容易。這些是看不見的,這些人都不知道在那裏的,怎麼召聚他們回來呢?感謝神,這用不著我們擔心,這是神要作的工,神也必定要作成這個工作。所以在神的節期的啟示中,到末了的一個階段,第一個節期就是吹角節。 吹角節—神召聚祂的百姓 甚麼叫作吹角節呢?我們以前讀了民數記,我們曉得神給以色列人一個安排,他們要吹響號角。號角有幾個作用,一個是召聚,一個是起行或者是停止行動,還有一個是準備爭戰。這裏所說的吹角節究竟是甚麼意思呢?這裏有甚麼行動呢?他們是準備爭戰呢?還是召聚呢?我們如果光是看節期的經文,就不大看得見這裏吹角的目的是甚麼。但是我們參考別的經文,我們就很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個召聚的號角。 我們留意看看以賽亞書第十七章,第7節,「當那日,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上頭就說到以色列的荒涼,到第七節的時候,就說到有一天來到了。這一天來到的時候,人就要仰望造他們的主,再重新看以色列的聖者。我們要注意的吹角的事是在那裏呢?我們來留意二十七章第一節,「到那日,耶和華必用祂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並殺海中的大魚。」這就說到神對付仇敵的那一面。第二節,「當那日,有出酒的葡萄園,你們要指這園唱歌說,我耶和華是看守葡萄園的,我必時刻澆灌,晝夜看守,免得有人損害。」這裏給我們看見神叫以色列地重新有一個恢復。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神。 我們特別留意到這一點,在以賽亞書裏面,神說「當那日,必大發角聲。」那是二十七章的十三節。要大發角聲作甚麼呢?「在亞述地將要滅亡的,並在埃及地被趕散的,都要來,他們就在耶路撒冷聖山上,敬拜耶和華。」我們就看到了這個角聲乃是為了召聚。弟兄姊妹又要注意了,你說這裏的話是不是說到他們從巴比倫回來呢?不可能,因為不是指著那裏說。為甚麼我們這樣說呢?原因就是,神從甚麼地方去召聚人﹖亞述地包括巴比倫,不單是巴比倫和埃及地,還有巴比倫以外的地方。就是說在其他許多的地方,那些被趕散的,神都要把他們召聚回來。我們感謝神! 在以賽亞書中一再說到這些事,我們今天晚上不擺那麼多時間去念了。但是神又提到一個地方,也是以賽亞書裏面的「神第二次伸手召聚祂的百姓。」那第一次是甚麼時候呢?是從巴比倫的歸回。第二次是在以後吹角節的時候。雖然在神自己設計要完成的時候,有許多難上加難的事要解決,在人看來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但是神一再地說,「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感謝主。在祂手中沒有難成的事。等到那個時刻來到,天使在天上把號角吹響,神的百姓就給召聚了,從各個地方都顯明出來了。 我說一件不一定是準確的,但是可以幫助我們去瞭解一下的事。在吹角節的啟示應驗的日子來到,天上的角聲吹響的時候,這裏所說的召聚是指以色列的召聚。但是我們曉得,當角聲一響的時候,神在當時要作的是兩個召聚,這個是真實的。若不是真實的,我們到時候就會知道。頭一個召聚是甚麼呢?是教會被召聚,神的兒女被提。這個和以色列沒有關係,這部份是發生在教會的。在帖前第四章裏說,「號筒吹響的時候,死人就要復活,活著還存留的人就身體改變,一同被提到雲裏,與主在空中相遇,與主永遠同在。」這是一個召聚,是吹角的時候,神要作的。這部份和以色列人沒有關係。在這號筒吹響的時候,地上還有一個召聚出現,這個出現就是以色列人回到以色列地。我們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裏可以看到主說的情景。神的號筒吹響的時候,神就把祂的選民從各方各地召聚回來,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 現在我就說一些不一定是真的,我們被提到天上,我們在那裏一定要接受基督台前的審判,如果我們是頭一批被審判過的,那就沒事情了,我們就看其他的弟兄姊妹們接受審判了,或者把眼睛看地上,看到以色列人到處給召聚。你說,那個人不是我在地上認識的嗎?那個人不是住在我隔壁嗎?我還以為他是匈牙利人呢,怎麼他會是以色列人?或者你又看到另外一個人,他在你隔壁那條街道上居住的,你說他怎麼會是以色列人呢?他明明是英國人嘛,或者說他明明是法國人嘛,或者他明明是埃及人嘛,是敘利亞人嘛。怎麼他們現在都變成以色列人了呢?這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卻很有可能。因為失散了的那十個支派,現在不知道混在那一個民族裏。 關於這一點,我們讀以賽亞書十九章也有一點參考,十九章末了那一節,就著我們現在的認識,我們怎麼都不能承認埃及人是神的百姓;我們怎樣也不能承認亞述人,就是現在北邊的敘利亞、伊拉克這一帶地方的阿拉伯人是神手中的工作。我們更不能想像神說這些人是把神的祝福帶給全地的。但是你讀十九章末了的時候,你看到甚麼?神說,「亞述我手的工作,埃及我的百姓,以色列我的產業,到那日,這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參賽十九24-25)按著我們一般的認識,一定覺得怎麼樣都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但是主的話是這樣講的,我們不知道神怎麼作,很可能就是剛才我說不一定是真的那種情況出現,有許許多多的人,我們以為他們跟以色列完全沒有關聯的,當那一天,神顯明他們原是失散了的十個支派中的一部份。 不要忘記教會被提的日子 我們感謝主。吹角節雖然只是那麼短短的二三句話就說過了,但是神要叫吹角節成為事實的時候,我們就看到這許許多多在人看為不可能的事,絕不可能發生的,都成了事實。感謝神,神說,「到那日,祂要用吹角的大聲把分散的人召聚回來。」當然,我們看到吹角節的時候,我們也該分一點心思去留意到我們被提的這一件事。雖然吹角節的主題不是教會的被提,這是天上的召聚。地上的召聚是以色列,天上的召聚是教會。 我們現在來留意,以色列給召聚以後,他們就要面對一些甚麼事呢?聖經沒有說得太清楚,只是輕輕提了一下,那就是彼得問我們的主,「主啊,現在我們已經撇下一切來跟隨你,我們到那一天要得甚麼賞賜呢?」主就說,「你們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參太十九27—28)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可以留意到,以色列被召聚以後,他們就要接受國度的審判,這是關乎以色列的。至於教會,教會是在天上的召聚,召聚到天上去的時候,我們所面對的馬上就是基督台前的審判,那時我們要在主面前交賬了,各人把各人的賬交給主。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交銀子給僕人的那個比方,就是說到這件事。 現在我們就要問,如果被提的事發生了,我們都見主了,我們帶甚麼到主那裏去?我們怎麼見主呢?是歡歡喜喜的與主面對面,還是帶著許多的虧欠,當然也帶著許多的愁苦來到主的面前?我們看到耶和華的節期裏的吹角節,我們不能只看見地上的召聚,我們也不能只看見以色列的被召聚。我們從以色列複國這一件事上看到,以色列的全體被召聚也一定會出現。同樣,被提的事情也必定要發生。雖然地上的召聚跟我們沒有關係,但是天上的召聚跟我們大有關係,我們就要留意怎麼去等候那一個召聚的出現。我們求主借著聖靈和祂自己的話,給我們更多的提醒和光照,叫我們懂得在沒有被提見主以前,我們要好好預備等候見主的時候。 我們留意到在以色列身上發生的那些事,是那樣準確的照著主的預言,或是照著主的應許來出現,主給我們被提的應許,也是一定按著主的啟示要出現的。我們感謝讚美主,因為祂是信實的。過去的逾越節的啟示我們經歷了;除酵節我們也在追求著;初熟節我們已經享用了;五旬節我們也實在是在其中了,現在擺在前面的就是吹角節。從逾越節到五旬節,我們都經歷在其中,主的話是怎樣的啟示,我們就怎樣的去經歷,去享用了。吹角節也是一樣,神過去是如何顯明祂是信實的,在前面神所要顯明的,祂仍然是一樣信實的。我們感謝神! 求主給我們真能領會吹角節,雖然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神向我們所解開的心意確實是很寶貝,一面是說出神的信實,一面也是顯明神是充滿了憐憫,我們就是等候仰望這一位神。我們不等候地上的召聚,但是我們不能不等候天上的召聚。但願吹角節這一個日子提醒我們,給我們心裏明亮過來,知道如何等候那日子。──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耶和華的節期《四》(二十三26—32)(王國顯) 我們在利未記二十三章裏繼續去看末了的兩個節期。上次我們看到吹角節。我們看到主回來的時候,祂要召聚祂的百姓,祂也提接祂的教會。當然吹角節的主題還是以色列人的被召聚,我們的主也是這樣提到,天使吹號的時候,祂要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把祂的百姓召聚回來。神的百姓給召聚回到以色列地的時候,神的計畫就要繼續往前來成全了。我們也曉得救贖的計畫末了的階段完成,乃是主的國度建立。但是國度建立必須要解決一些難處,這一個難處就是以色列人跟神的正常的關係。 贖罪日-以色列全家悔改歸向主 在吹角節,神把祂的百姓都召聚回來,但是這些回來的百姓跟神的關係正常不正常呢?不正常。因為神的百姓還沒有認識神的兒子為他們所作成的,仍然是拒絕神的兒子。所以這裏面就有一個很大的難處。以色列人被召聚回到以色列地的時候,他們仍然是抱著他們從前守律法的時候的認識,還沒有認識神的兒子所作成的救贖,所以神要繼續作一件事,來除掉以色列人的石心。怎麼作呢?在七個節期中,神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贖罪日,那是在以色列的曆法上的 以色列人長久以來,一直拒絕神的兒子,在甚麼光景底下,他們纔能領會他們不能再拒絕下去了?在甚麼情形底下,他們才承認他們的錯誤—殺害了神的兒子?這一件事就非常不容易了。主從死裏復活到現在,二千年快要過去了,以色列人所受的難處也非常不容易來述說得清楚,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在他們所遭遇的難處當中醒悟過來。他們要求釘死主耶穌的時候,彼拉多就在他們前面洗手,說,「流這個人的血與我沒有關係。」弟兄姊妹們記得,以色列人當時怎麼說?他們說,「流這血的罪歸給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如果殺掉這個人真的有罪,那罪就歸給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吧 ( 他們很有自信他們沒有殺錯耶穌。從那時直到現在二千年快過去了,他們還是認為這一位稱為耶穌的人是該死的,是該咒詛的。就是現今在美國所碰到的許許多多的猶太人,跟他們提起主耶穌的時候,他們都是抱著非常藐視的態度,甚至當面就給你吐唾沫出來,覺得就是說這個人都污穢了他。 在這樣的情形底下,怎麼可能叫他們的心思轉變過來,叫他們承認說,「我們殺了神的兒子,我們犯了極大極大的錯。」弟兄姊妹們記得,我們的主升天的時候,天使就說到將來我們的主要回來,眾目都要看見祂,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這是在主回來的時候,一定要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事怎麼能發生呢?我們就不能不從撒迦利亞書上面來留意,我們讀撒迦利亞書的時候,就看到最末了的日子,在教會被提以後,地上就發生了災難。這些災難到末了的時候,地上就有一次非常厲害的戰爭,這一個戰爭的主題,乃是全地的人都集中起來對付以色列,全世界的勢力都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對付以色列。 哈米吉多頓戰役 我們讀撒迦利亞書的時候,我們實在看見,那一些日子,就是在啟示錄裏被稱為哈米吉多頓的戰爭的那一段日子,以色列是獨力與世界聯合起來的力量對抗,當然以色列是沒有辦法能撐得住的。我們翻去撒迦利亞書來看一看那時候大概的光景。在撒迦利亞書中有幾個地方都提到那段日子的事。我們先來留意,以色列人跟世界的勢力在哈米吉多頓展開了主力戰,以色列當然是戰敗了,他們就從哈米吉多頓向耶路撒冷這邊退守了,就是從北向南撤退了。哈米吉多頓是在加利利地區,他們從那裏撤退回到耶路撒冷,地上的聯軍跟著就來圍困耶路撒冷。 這些話是記載在撒迦利亞書十四章中,從第一節到三節,在這裏看到萬國與以色列對抗,耶路撒冷給圍困,城也給攻破,一半的人給擄去了。但以色列剩下的那一半人還不肯投降,他們還是守在耶路撒冷的中心點,也許就像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陷落的光景一樣。他們都聚集在聖殿那裏作最後的抵抗,但是怎麼能應付這世界的大軍呢?所以他們到最末了的時候,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在這樣的情形底下,以色列人還能有出路嗎?按人來看是沒有了,但是感謝神,當他們最危急的時候,我們從十二章就看到一件事了,第八節,「那日耶和華必保護耶路撒冷的居民。」然後看第十節,「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紮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這是當時的情形。 以色列人已經沒有路走了,他們就來禱告神。在這個時候,他們還是不承認神的兒子。雖然他們不承認神的兒子,但他們還是尋求神的拯救。我們感謝神,人可以愚昧,但是神不因著人的愚昧而停止祂的憐憫。神是按著祂的信實來作成祂所要作的,在耶路撒冷的人已經走投無路的時候,我們的主就降臨了。我們看看主當時怎麼降臨的,主是帶著教會一同降臨,教會在主來到空中的時候,已經被提到主那裏去了,現在主降臨到地上,乃是帶著經過了基督台前審判的教會,也就是完全給潔淨了的教會,一同降臨到地上。這也就是馬太福音二十四章裏所說的,主帶著千萬聖者降臨的那一回事。 主是怎麼降臨呢?我們的主升天時,是在甚麼地方呢?是在橄欖山,當時天使就在那裏向使徒們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看甚麼?你們看見這個被接上升的耶穌,祂是怎樣去,祂將來也要怎樣來。」(參徒一9-10)弟兄姊妹注意,主是怎樣去,祂就怎樣來。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以後祂要駕雲降臨。這是怎樣去也就怎樣來。在那裏去也就在那裏來,祂在橄欖山去,祂就回到橄欖山來。我們看撒迦利亞書所說的,當主降臨的時候,祂就是降臨到橄欖山上。 主腳踏在橄欖山的時候,從亞十四章第四節一直念下去到第七節。弟兄姊妹你就看到,當主的腳踏在橄欖山上的時候,橄欖山就裂開成為二半,從東到西裂開,一半的山向北挪移,另一半向南挪移,那裏就成了一條大道,被圍困在耶路撒冷剩下的那些以色列人,他們就從這個裂開的山谷那裏逃跑。這是他們得保存的唯一辦法。同時我們的主降臨的時候,也用祂自己的榮光來對付因著撒但的激動所結連成的敵擋神的力量,列國就這樣在主的榮光底下給摧毀了。如果我們有時間去看以西結書,三十七和三十八,還有三十九那三章,我們就看到那一次戰爭以後的結果,以色列用了半年的時間來掩埋戰場上的屍體。那細節我不說了,因為扯得太遠了。 頑梗的以色列人蘇醒了 剩下的以色列人經歷了這一件事以後,他們看見了,原來我們從前所拒絕所殺的耶穌,果然是神的兒子,果然是我們所等候的彌賽亞,果然是我們的拯救者。現在祂從天降臨,我們得了拯救,這就是十二章裏面所提到的,「他們必仰望我,就是他們所紮的」。他們知道了,我們的祖宗和我們,曆世歷代以來一直犯了一個很大的罪。從內容來看是拒絕承認耶穌基督是彌賽亞,實際就是在敵擋神。長久以來他們是作著敵擋神的事,現在他們發現了真相,「我們錯了,我們錯了,我們錯得很厲害,我們把神兒子都殺掉了。」因此,在主的拯救顯明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就回來了,他們的心就悲哀了。 撒迦利亞書十二章末了的那一段,就是描述這光景。第十節開始,他們為被他們殺死的主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這在人中間的確是一件很悲慘的事,只有一個兒子,但死掉了。他把一切的好處都準備放在那作長子的身上,按著人一般的情形是這樣,但是這個長子又死掉了,那悲哀確實是很重的。我們看十一節至十四節。他們看見主果然是他們的彌賽亞的時候,他們發覺自己錯了,錯了!我們得罪神到了一個極深的地步,所以剩下的以色列人全家悔改得救就是在這個時候。羅馬書說到以色列人全家得救就是在這個時候,因為他們都悔改了,他們看見彌賽亞了,所以他們很深切地悔改。每一家的人,不管他們的出身和社會地位怎麼樣,他們都一家一家在神面前痛悔,痛悔到一個地步,已經不再顧念人的感情。「男的獨在一處,女的獨在一處。」大衛 他們這樣痛悔,神就赦免他們的罪,神就拯救他們。贖罪日就是說到這一個時候所發生的事。也就是解決以色列人和神中間的難處。為著更透徹地瞭解贖罪日的啟示,我們不能不翻到但以理書去看另外的一個啟示。我們看但以理書第九章,但以理為著以色列民的前途在神面前有一個仰望,神就差遣使者來給他一個啟示。我們從24節來留意,「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引進永義,封住異像和預言,並膏至聖者。」(但九24)這裏就提到神告訴但以理,為了以色列人,為了神的百姓,神定了七十個七,七十個七就是七十個七年,這在下文裏面就說到是怎麼一回事。從出令建造耶路撒冷的時候開始算,一定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那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就說出兩件大事,七個七就是七個七年,就是耶路撒冷從巴比倫被擄時的破壞得以重新建造。然後再過六十二個七年,那就說到主耶穌被殺,「受膏君被剪除」。到了這個時候,因為主被殺了,所以這個七十個七,在過了六十九個七以後,就暫時停住不再繼續發展了。因為七加六十二就是六十九個七了。耶路撒冷重新建造好,主給釘在十字架上,這是開頭所說的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當中的兩件大事。 因為人拒絕主,所以這個最末了的七年就沒有繼續下去。當中就插入了一段這裏所說的荒涼的時期。我們要留意甚麼荒涼。這一個啟示是為了以色列民和聖城耶路撒冷,因此這個荒涼就應驗在以色列人和耶路撒冷。這一段時間有多長呢?這裏沒有說,只是說「荒涼的事已經定了」。荒涼到甚麼時候呢?「一直到底。」如果我們從預言上面去注意,這就是說到我們現在這一個成為恩典時代,或者說是教會時代的一千多年。一直等到主回來,最末了的一個七才又再接上來。也就是說,當教會成熟了,被提了,最末了的一個七就開始了。 最末了的一個七是甚麼呢?那就是啟示錄所提到的災難的時期,末了那七年就是災難的時期。災難的時期一結束,國度就建立了。因為災難的末了就是主從天上降到橄欖山拯救以色列人,這一次拯救就把國度帶進來了。當然中間還有一些細節的事,我們不在這時候說了。 弟兄姊妹你看到了,神為以色列和聖城定了七十個七,這七十個七的目的是甚麼呢?要留意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弟兄姊妹,你讀英文聖經就讀到了,那裏有一個冠詞,是指定的一件罪過,是只有一件的。我們讀中文聖經的弟兄姊妹最好在罪過上面加上一個「那」字,那就很清楚了,就是說七十個七完畢的時候,就帶出一個結果,以色列人的那罪過就停止了。是那一個罪過呢?有那一個罪過是叫以色列人一直給纏著不能在神面前蒙紀念呢?那就是拒絕主耶穌作他們的彌賽亞。感謝神,到了七十個七的末了,就是我們的主降臨到橄欖山的時候,他們看見了,受我們棄絕的主耶穌果然是我們的彌賽亞,我們錯了,我們得罪神到了極處,所以他們都回轉過來,他們悔改,他們認罪,他們接受主耶穌作他們的彌賽亞。 不僅是「止住那罪過」,也「除淨罪惡」。弟兄姊妹注意,那給除淨的「罪惡」也是單數的,甚麼罪呢?在神面前那一個罪是神看為最嚴重的呢?不信。感謝神,到了那一天,他們的不信的噁心也給拿掉了,還有「贖盡罪孽」。你看到在這一個時候,「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惡」,以色列民跟神的關係不再有阻隔了。這一千多二千年以來,擋在神和人中間的阻隔挪去了,因為以色列全家悔改,以色列全家轉回歸向神,以色列全家都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 贖罪日的真意 我們看到這許許多多的事,這些事情就是贖罪日那天所表達的。我們看到這些將來要發生的歷史,我們回過頭來看利未記二十三章的贖罪日那日的光景,從26到28節,弟兄姊妹你們看,這就是在贖罪日裏面所要以色列人作的。我們先來看「贖罪日」這個名詞,從中文來看就是「贖罪」了,解決了罪的問題了,從罪裏給贖出來了,從今以後與罪再沒有關係了,因為是已經被贖出來了。既贖了出來,就和原來的那個關係完結了,就是跟罪的那個關係完結了。若是從英文聖經上去看,我們把贖罪日解開來看,就是回到一裏面去,從「贖罪」這字的組成去分解,你就看到一件事,原來是分離的,甚麼分離呢?神的百姓和神是分離的。現在歸為一了,神的百姓與神歸為一了,再沒有分離。這個叫作「贖罪」。 感謝神,我們領會了這樣的一件事,我們就看到節期所表達的神永遠的計畫,實在是按著神的啟示一步一步來成全。我們看末了那三個節期,那是將來必成的事,我們用啟示錄的話來說,就是「將來必成的事」。第一件事是吹角節,主要是召聚百姓。這些百姓給召聚回來以後,他們就認罪悔改,因為他們在眼見裏面看見主耶穌是彌賽亞,所以他們悔改了,他們回轉了,這是贖罪日。他們回轉,悔改,全家得救以後,我們就看到末了那個節期就是住棚節。住棚節就是國度了。我們今天晚上不能看到國度了,因為在贖罪日我們還有話要交通。 贖罪日只有一天,一天就夠了,因為人在神面前悔改是一瞬間的事,你不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纔能悔改。過去有一些弟兄帶領人信主,他們就叫那些願意信主的人在神面前去認罪,從前所犯的罪要一件一件地認清,如果有一件沒有認清,這個人就不能得救。這是不準確的帶領。現在在中國大陸上又有一些弟兄這樣說,當然這些年來神在中國大陸興起祂的工作,我們常常看見神的工作在那裏,撒但的工作也跟著在那裏。我不是說那些弟兄們是故意跟隨撒但的引誘,但是總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地在神的話語上下工夫,所以他們就落到一個光景裏,用經歷來代替真理,因為他們中間確實有些人信主的時候,心裏很難過,經過二三天的時間,那難過的情緒還沒有過去,他們抓住這個經歷就說,如果人要得救重生,必須要難過三天三夜。你要是不難過,「不哭夠」三天三夜,你就不能得救了。這一批弟兄現在在大陸上被稱為「哭重生派」。弟兄姊妹,這個是不準確的。 我們在神面前悔改是一瞬間的事,甚麼時候我們蒙光照,甚麼時候我們在神面前僕倒,這僕倒的一下,先轉向神承認自己是錯了,這樣的一個心思的轉回,就帶我們進到接受神的兒子這一個地步,我們就得救了。弟兄姊妹們,以色列人將來的悔改也是一樣,他們看見主從天上降到橄欖山上,給我們顯明拯救,他們就痛悔了,他們就歸向神,他們全家就得救了。 我們看贖罪日這一天,有兩個特色,第一,「他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32)那就是享用安息,就是停下自己一切的掙扎,停止一切的勞苦,不再憑著自己來掙扎,就是很簡單地轉回歸向神,就享用神所賜的安息。所以贖罪日那日是一個安息的日子
, 甚麼工都不作,就是停下來享用神赦免的恩典。第二,這好象和安息有點衝突,「刻苦己心。」(32)心裏感覺很沉重,我很難過,我很痛苦。為甚麼呢?因為我拒絕神的兒子,這是第二個特色。在贖罪日這一天,你一面要歇下一切的工,享用安息,另一面又要刻苦己心,要看見自己是如何的得罪神,要看見自己是如何的頂撞神,因此難過,痛苦。這是在贖罪日中必須要作的兩件事。這兩件事從表面看來好象是矛盾的,愁苦怎麼能安息呢?你安息了怎麼會愁苦呢?在表面上看好像是矛盾的。感謝神,在神的工作中,這兩件事是連在一起的。我們在神面前有悔改,馬上接上去的就是安息。或者反過來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們得著安息,因為我們在神面前悔改,痛悔自己。我們感謝讚美主,這個是贖罪日中兩個很重要的內容。 我們看逾越節要安息,除酵節的開始與末了要安息,五旬節要安息,吹角節也要安息,下一次我們看的住棚節也是一頭一尾要安息。那六個節期裏的安息就是安息。但在贖罪日,你就看見很嚴肅地說出「刻苦己心」。為甚麼其餘的那些節期就是享受安息,在贖罪日中卻又要安息,又要刻苦己心?因為在這一日,神的百姓扭轉和神的關係。這一個關係已經給神的百姓破壞到簡直不成樣子了,但是現在給挽回過來,這一個挽回是因著神的百姓很深刻的悔改。我們感謝讚美主,這是贖罪日。 當然除了這兩樣,還必須要作每一個節期都必須要作的,那就是獻祭,獻火祭。這裏沒有說甚麼祭,只是說火祭,但是從別的經文中,我們可以曉得,這裏所獻的是贖罪祭和燔祭,還有平安祭。反正是用火燒的祭都要獻。我們感謝主。這就是贖罪日,狹義地來說是神和祂的選民恢復關係。廣義來說,那是人和神恢復和好,或者是人與神恢復和好,這都是天大的一件事。 我們感謝主!在神永遠的計畫中,神安排了一個贖罪日,一面是說明神沒有棄絕祂的百姓,另一面也說明人在神面前永遠有路可走,因為神的憐憫不會讓祂所選召的人走到一個地步看不見路。這是贖罪日,是第六個節期,主要是說到以色列人全家歸主的那一件事。原則上也給我們看見,我們與神和好的那一個恩典。我們感謝讚美神。──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耶和華的節期《五》(二十三33—44)(王國顯) 我們今天還是在「利未記」二十三章看下去。上次我們看到贖罪日,在神的七個節期中,最後第二個是贖罪日。我們沒有看最後的住棚節的時候,我們要留意32節最末了的兩句話﹕「你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並要刻苦己心。從這月初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為安息日。」(32)弟兄姊妹們,我們讀節期一直讀到現在,我們留意到一件事情,很多節期都說到要守安息。但是在贖罪日這一天,在他們安息的時候,他們要作一件事,那是刻苦己心。這一點我們上一次已經輕輕提了。我們說到好象在安息裏面要作到刻苦己心是非常不調和的,刻苦己心的時候,好象就沒有安息了。如果他實在是安息的,他就不會刻苦己心。但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若是在贖罪日要有安息,他就是要刻苦己心。 我們已經看到神永遠的旨意了,從預表上,這是說到以色列人的全家得救。怎麼能全家得救呢?這個全家是指著經過大災難以後所剩下的那些以色列人。雖然是剩下的一些以色列人,他們得拯救不是從列國的圍攻中,當然這是眼睛所看得見的拯救。但是以色列人的全家得救,乃是說到他們全家的歸回神,讓神悅納。他們怎麼能讓神重新收納呢?這就是贖罪日的焦點。他們必須經過悔改,他們在那裏承認他們作了一件非常非常大的罪過,就是拒絕了神的兒子,殺害了神的兒子。就在那一天主降臨在橄欖山上,他們看見了,這一位果然是我們從前所殺的,是我們一直以來所拒絕的那一位,祂果然是神的兒子,祂果然是神所應許給我們的彌賽亞。所以他們就悔改,痛痛的悔改了,在贖罪日那天就說到這個刻苦己心。這是我們上次提過的。 對於神用節期來表明祂永遠的計畫,我再補充一點點,贖罪日一過,馬上我們就看見一件事,那就是住棚節開始。當然不是說 弟兄姊妹,雖然在近代有一些人以為神已經用教會代替了以色列人,但是這一個說法在聖經裏是非常難以越過一些經文的要求。神從來沒有說要棄絕以色列,我們讀羅馬書的時候,讀到第十一章,也很清楚地看見神借著保羅說,神沒有棄絕以色列人,神只是在隱藏裏紀念他們,等到有一天,時間到了,以色列人全家悔改,在那給砍掉的橄欖樹根上,神再讓它發芽,生出樹枝來。我們曉得這一件事,我們就能瞭解了。將來國度顯明的時候,教會是與主一同從空中降臨在地上,與住一起在地上執掌王權。地上是以色列人為主要的百姓,把列國都帶到主的目前,承認主的權柄,接受主的管理,國度就是這樣開始的。所以在將來國度顯明的時候,以色列人有他一定的地位,教會在神的旨意中,從來沒有說可以代替以色列人。因為這個不在我們主要讀經的內容裏,我們就不扯那麼遠了。 從贖罪日到了住棚節,再加上吹角節,我們看得最末了時連串所發生的事。先是神召聚祂的百姓從世界各地到以色列,這不是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複國的那回事。一九四八年以色列人複國是這一個召聚的起頭,這不是那完全的召聚,一直等到主再來的時候,那時候纔是神把祂的百姓完全召聚回來。召聚回來以後,以色列人就全家悔改。以色列人悔改以後,國度就顯明了。所以我們看住棚節,我們就是看這一件事。 住棚節乃是說到神的國度在地上顯明出來。我們留意,在七個節期的裏頭,有兩個節期是七天的,其他的節期都是一天。是那兩個節期呢?第一個是除酵節,這節期是七天,這是說到在救恩裏面的人,經過逾越節的人,他們有一段的年日要追求住在聖潔的生活裏,這是關乎教會從蒙恩一直到給造成實際的聖潔沒有瑕疵。當然除酵節不是說這個經歷,乃是說出神在救恩裏所定的要求,因為教會是在五旬節才顯明出來的。我們看得救恩的要求,不是人僅僅得救,如果僅僅得救,只要有一個逾越節就夠了。神把救恩給人,祂不僅是給人預備赦免的恩典,也給人預備進入聖潔的恩典。神就按著這樣一個安排來作成祂的工。 到了五旬節的時候,教會顯明了。五旬節以後,過了一長段的時間,以色列人被召聚了,他們悔改了,他們進入住棚節。所以住棚節也是用了一段的時間來顯明,因為住棚節乃是表明整個國度的時間。救恩給神兒女們的要求,也是從教會在地上建立,一直到主再來這一段長的時間裏。弟兄姊妹們就可以看到住棚節和除酵節這兩個節期都是七天。因為悔改一瞬間就可以解決了,得救一瞬間就解決了,但是一個人的生命的長成卻是需要一段時間。將來神的國度在地上的顯明,也是需要一段的時間,不是一瞬間的事,所以在這兩個節期裏有所表明,都是七天。我們看到這個「七天」,我們注意,到了住棚節就是神的節期到了最末了的時候。 現在我們要發問了,神的節期為甚麼是七個?為甚麼不是八個?為甚麼神不只定規一個?雖然看上去好象還有第八個,我們過去輕輕提過,但是那好象是第八個的卻不列入神的節期裏,所以是七個。我們問為甚麼是七個?如果我們沒有忘記,神是借著一年的七個節期來說明祂救贖的計畫。我們就看到了,七乃是神作工作到完全的數位。神在祂的計畫中,祂作工作到一個地步,祂自己也滿意了。這樣的領會乃是從創造的七天裏給我們看到的,因為神用了六天的工夫,創造了給仇敵敗壞了的這個地,神把地和其上的重新安排,創造了出來。到第七天,神所要作的都作完了。 在神的救贖的計畫裏,神也是一直在作七個節期所表明的工作,神在祂救贖的計畫裏要作的也作到末了,所以神就用了七個節期來說明祂永遠的旨意。現在我請弟兄姊妹們要注意一件事,先注意這些細節,然後我們才進入住棚節裏去。我們先念這些,從33節開始到35節和39節。弟兄姊妹們,我們在這段話裏要留意了,這裏說到住棚節的第一日和第八日要守為聖安息日。這和安息日的安息有沒有區別呢?如果我們就是這樣讀,再加上我們原來有的觀念,我們就覺得沒有區別。但是我們細細地讀,就會發覺有區別,不是一樣的事。如果弟兄姊妹們,你讀一些英文的翻譯會發覺在翻譯上的安息日和這裏的守安息是兩回事。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領會錯,但是我看下去的時候,感覺有非常明顯的不同。我們中文的翻譯,大概翻譯的人也覺得不同,所以在翻譯上給我們一些可留意的地方。 我們留意第32節,就是我們所說到的贖罪日的那一天,「你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注意中文的翻譯,然後看看其他的守安息的話怎麼說。第39節「第一日為聖安息,第八日也為聖安息。」還有在上面的其他節期裏也是這樣提的。我們就問了,為甚麼翻譯的人會這樣翻法?英文的一些翻譯本還是不那麼清楚但是若是看達秘的翻譯就非常明顯。贖罪日的那個就是「聖安息日」,但是在其他的地方,這一個安息就是休息,就是歇下一切的工,就是休息,你甚麼工都不要作。 為甚麼我特別提這一個出來呢?原因就是在神那永遠的旨意。我們要留意到安息日有它特別的意義在。我們過去也曾輕輕提了一下,那一天乃是紀念神用六天來完成創造,然後又再加上神把以色列人領出埃及帶進迦南。所以在創世記第二章的時候,安息日就是指著神完成了祂創造的工作,等到傳律法的時候,安息日就增加了內容,就是因為神把他們領出為奴之家,把他們帶進迦南地。所以安息日這一個日子,有一個特別的意義,乃是說明神的工作完成,神在那一天完成了祂所要作的工。我們領會了這一點,我們就懂了。在一年裏,神讓人每七天都有一天去紀念神的工作,紀念神過去的工作,也等候神以後要完成的工作,每七天就有那麼一天。神說「你們要守這聖安息日」,這是在律法上面很明確的要求。我們看這七個節期的時候不是提過嗎?這七個節期的基礎乃是安息日。所以我們看到在贖罪日的那一天神說,「你們回轉,你們承受赦免的恩典,你們以色列人回到神的計畫裏邊去了。」以色列人回到神的計畫裏邊去,神的計畫就進入完成的階段。 因此我們看到了,在其他的節期裏說你們要守為休息。這一個守為休息,神是在說明﹕你們來到神的工作裏,或者說你們進到神的計畫裏,你們就是去享用神所作成的,你們不必在那裏加上甚麼的勞碌,你們就是去享用神所在好的,所以是休息,是歇下,甚麼工都不必作。當然這個不是說我們日常的工作,如果說是日常的工作,我們都成了懶骨頭了。這裏說的乃是神的計畫中神要作的,神說你不必去加添甚麼,神作好了,才叫你來享用。事實上,我們也真看見在神的救贖的計畫裏,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給神增加一點點的,我們只是享用神所作好的。我們感謝主。 住棚節-國度地上顯出 我們注意到這一些的時候,我們就留意了,現在住棚節來了,住棚節有七天的工夫,在七天的一開始,神就說,「你甚麼勞碌都不要作,你們要好好地歇一歇,你們在這七天裏,你們要作的只是兩件事,一個就是在神面前有敬拜的交通,或者說是在交通裏去敬拜神,另一個要作的,就是享用神為你們所作好的。」(參33-36)所以在住棚節的七天裏面,神說你們就是在那裏快快樂樂的,你們就是在交通裏去敬拜神,你們住在神的裏面有交通,你們住在神的面前享用神所作成的,這個就是住棚節。 為甚麼叫做住棚節呢?神說到了 雖然以色列人當時住的還是帳篷,但是他們的帳篷是織物織成的。但現在神說你們不是用那些織物來作帳篷,你們要用樹枝來搭棚,然後你們就在那裏住七天,這七天你們要歡歡喜喜的度過,你們在神的面前歡樂,彼此也一同在那裏歡樂。為甚麼歡樂呢?神說了,「因為我曾經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他們在出埃及進迦南的路程上,他們就是住在棚裏。」(參43)現在你們也在這裏住棚,你們回想神如何領你們進入祂的應許,你們在神完成祂的帶領的時候,你們就盡情享用祂為你們所預備的一切。所以你們應當歡喜快樂,因為神在你們身上所作的已經作好了,神為你們預備的也預備好了,我們感謝神! 國度的一段光景 住棚節從預表上面來說,那是說到國度的問題。在國度裏是神預備好一切,人在國度裏就享用神所預備的。所以在國度裏所有的人都應該是歡歡喜喜的。所有的人都承認主的權柄,所有的人都是尋求神的,所以全地都是在尋求神,全地都伏在神的權柄底下,全地都在神的管理底下享用繁繁榮榮,豐豐富富。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神!我們讀到一些關乎國度裏的經文,我們就知道國度裏實在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得到的。有弟兄說,那是把人重新帶回人墮落以前的伊甸園,不過我個人感覺,要比以前人沒有墮落前的伊甸園還要豐富,比以前在伊甸園裏還要喜樂,還要叫人的心裏暢快。 當然我們現在很難想像在國度裏的光景是如何,我們稍微提一提就好。當國度來到的時候,第一件事,神成了全地敬拜的中心,有好些經文我們今天晚上就不念了。我只是告訴弟兄姊妹們在甚麼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經文。神成了全地敬拜的中心,我們可以從以賽亞書第二章2節,11節看到;十一章9節看到。撒迦利亞書第八章22節可以看到。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主。到了國度的時候,全地的人都敬拜神,都承認神,不像現在的人那樣抵擋神,拒絕神,反對神,甚至踐踏神。這是第一個在國度裏面的特點,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有一些基督教裏的人以為,天國來的時候,那就是天下太平,所有的人都安居樂業。弟兄姊妹們如果這個就是國度,那麼國度就沒有甚麼意思了。國度裏面沒有了神的地位,那國度就不是國度,那光景就不是國度。因為問題是很簡單的,如果神不是給人完全的接受,弟兄姊妹們,你們能體會一件事,那是誰在管理你們?如果神沒有給接受作全地的管理,那全地是在誰的管理之下呢?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分別那個事實。如果不是神在統管萬有,那就是空中掌權者的權勢還沒有過去。如果是這樣,地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安居樂業的光景出現,那只是人的幻想。所以國度顯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神成為全地敬拜的中心,全地都接受神的權柄。 第二個光景,那就是全地在真正的和平的光景底下。關乎這方面的經文就很多了。我在這裏僅僅提兩個就夠了。第一處,以賽亞書的三十二章13節,詩篇六十五篇11節,其實還有接連好幾節,但11節很突出。我們感謝神。在那些日子裏,就如聖經裏所說的,人把刀劍打成犁頭,另外一面,沒有人再學習戰爭。在那些日子裏真是進到完全的真正的和平。我想我們現在所看見的和平,事實上就根本沒有和平過。聲音越大喊和平的卻正是不住製造不和平的人。這個是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那真的是萬物復興,最明顯的就是羅馬書第八章說到所有被造之物都脫離虛空的轄制,不再歎息了。以賽亞書五十五章從11節到13節,六十五章的17節到25節,阿摩司書的九章11節到15節,彌迦書的四章1到5節,這些都說到在國度裏萬物復興的光景,最有意思的就是以賽亞書說到的,在那一個日子,「獅子和羊羔住在一起,小孩子在毒蛇的洞口玩耍。在那個日子,所有的物件都不傷人不害物。」這是何等美的光景!這是國度的第三個特點。 在地上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你就算人的理想能實現,比方說清楚一點,假如共產主義的想法能實現的話,當然這是根本沒有條件實現的,因為人的敗壞墮落的天性不解決,根本不可能有共產主義的理想可以成功的一天。所以那根本是幻想。假如真的能成就,也還不是國度。為甚麼呢?因為在那樣的情形下,你只不過看見人與人之間有一個好象是合理的相處,但人和自然界呢?根本就不可能有和諧的。動物和動物之間呢?也不可能和平相處的。所以國度顯明的時候,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但是神說這都要一一在全地顯明。我們感謝主! 住棚節的內容 現在我們要來注意住棚節了。住棚節是神的節期。我們說是關乎神救贖的計畫。但住棚節是神給以色列人的,神是在律法的底下交給以色列人的,這就跟外邦人好象沒有關係的。是不是這樣呢?如果我們只是讀到這裏,我們覺得住棚節是神給以色列人的。因為43節那裏不是這樣說嗎?「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裏。」其他人都沒有出埃及的經歷,也沒有住過在棚裏的經歷。很顯然的,住棚節是給以色列人的。但是慢一點,我剛才是說,我們讀到這裏的話,好象住棚節是給以色列人的。 弟兄姊妹們,我們在這裏指出住棚節是預表國度,既然是預表國度,住棚節就不可能是只給以色列人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先是給以色列人,然後給全地的人。從那裏看到呢?撒迦利亞書最末了的那一章,就是十四章,從16節到18節。你們看到住棚節在神的心思中是為了全地的,為了列國的。先是給猶太人,後是給希尼利人,這是神作工的次序。在神作工的計畫中都是按著這個次序。在舊約中我們看到神作工的次序是這樣,在新約,在教會的工作上,我們仍然是看到這個次序。「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我們感謝神!為甚麼我們說耶和華的節期乃是他神救贖的計畫調在當中呢?這些就是給我們看到的依據。 現在我們要用點時間來看看,在住棚節裏,他們是怎麼來度過的。我們留意36節,「七日內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就是說,在這七天裏,每天都要在神面前獻祭,沒有一天是例外,每天都在神面前獻,這也就是剛才我說到的,神成為敬拜的中心的一個表現。在以色列人是這樣,以後在列國都來守住棚節的時候也是這樣。每天都在敬拜神,每天都在尋求神的喜悅,每天都在神面前有感恩,每天都在神的面前喜樂。過了一天又一天,又一天,直到七天。這實在是一個大喜樂的時期。 我們沒有在利未記中看到他們在那七天裏怎麼獻祭,但是我們必須要看看,因為這樣我們纔能知道在住棚節裏,敬拜的交通是非常主要的內容。我們翻到民數記二十九章,其中說到在住棚節怎麼獻祭,我們念兩,三節,12節到16節,你看到每天都有這麼大量的祭要向神獻上,而這些祭中份量最重的是燔祭,燔祭就是尋求神的喜悅,尋求神的悅納。所以在住棚節裏,也就是說在將來的國度裏,人的心就是這樣的歸向神。人所有的愛慕就是這樣的向著神的寶座。 在這裏你看到贖罪祭的份量是很輕的,因為在那一個日子,人犯罪的事情就不像現在這麼明顯,所以相對來說,贖罪祭的份量就很輕微,因為神已經在救贖中把他們帶到國度裏。在國度中,人在神面前顯明的就是,我要求神的喜悅。弟兄姊妹可以想像一下,全地的人都在求神的喜悅,這個地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光景?你絕對用不著擔心這個地再有甚麼叫你背重擔的事。最近臺灣接連發生綁票又撕票的事,連我們灣曲66台作廣播的 新天新地的小影 有一件事是我們一再提起的,住棚節有七天,但是這裏也提到第八天。我們讀經文的時候,怎麼也沒辦法將第八天擺進住棚節裏邊去。那既然第八天跟住棚節沒有直接的關係,那為甚麼會出來一個第八天呢?第八天有一個甚麼的意思呢?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第八天,沒有甚麼特別,就是說這一天甚麼工都不可作,要守為嚴肅會,要在神面前獻祭,(參36)就是這樣。這是甚麼意思呢?只有一天,雖然只有一天,但是這一天是一直延到年底的。 弟兄姊妹們,我們很容易就能領會,按照神永遠的計畫,國度在地上完成了以後,就帶進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要顯出來。新耶路撒冷顯出來的時候,那就不僅是地的問題了,而是天與地的問題了,是新天和新地的問題了。我們如果讀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二章,我們就瞭解那個情形了。我們感謝神!沒有第八提天,我們只能看見神救贖的計畫,有了第八天,我們就被帶到神永遠的計畫裏,這是何等大的一件事,在耶和華的節期裏給我們看到了。 但是為甚麼要有第八天呢?當然從神的計畫裏,我們看到次序是這樣,國度以後就是新天新地。但從實際裏我們要注意一件事,我們讀啟示錄二十章時,我們會發覺,撒但在國度的最末了,撒但是暫時給釋放了,它一出來的時候馬上就把地搞得一塌糊塗了,引起最後一次對神的悖逆。結果是神對付了它,也對付了人最末了的悖逆。如果從次序上來看,白色大寶座出來了,把全地都帶進結束,然後新天新地就來到。這件事我們在住棚節裏面就看到了,我不詳細提了,我只是提出事實讓弟兄姊妹去考慮。 住棚節七天不是每天都在獻祭嗎?剛才我們提到第一天所獻祭的祭牲有這麼許多,但是一天一天的比較起來,我們就發覺贖罪祭沒有減少,但燔祭卻是一天比一天減少,第一天是十三隻牛犢。綿羊和公羊羔的數位固定,也沒有減少,就是主要的祭牲公牛犢到了第二天成了十二隻,到了第三天剩下十一只,到了第四天剩下十隻,一天減少一隻,到了第七天就剩下七隻。弟兄姊妹千萬不要以為燔祭的量減少是小事,燔祭的量減少是不是說出人對神尋求的心意也減少了?那是很顯然的。我們不是看國度的問題,所以我只是輕輕的提一下就是了。 國度來臨的時候,明顯的頂撞神的事就不再發生了,但是有一些人心裏仍然是對神不大服氣的,他們還是要找機會去悖逆神。所以在國度的時候,神並沒有把死的權勢完全地廢掉。在國度的日子,人是比較長壽一點了,現在我們人能活到一百就說好長壽呀。但是以賽亞書給我們看到,在國度的日子,如果人活到一百歲,這個人算是罪人,這個人算是給咒詛的,這個人在人眼中看來只不過是小孩。但是這裏就說出一個問題,在國度裏沒有對神明顯的反抗,但還是有在人心裏暗暗的悖逆。所以在國度末了,撒但給暫時釋放出來的時候才掀起了一個大的悖逆。這點在住棚節七天獻燔祭的事上,神就作了一點點的暗示。這些都是將來在神的計畫執行裏發生的事。 我們實在感謝讚美我們的主。神把祂的永遠的計畫透過祂的七個節期來向人發表。雖然在舊約的時候,人不可能領會得那麼多,但是我們今天在新約裏的人,回過頭去看神的啟示,和神在歷史上所作的工,那就很清楚的看見,原來這七個金額贖愆祭數字發表神永遠的計畫的幾個階段。我們感謝神!在七個節期裏,我們是站在當中,我們是在五旬節的這一個節期當中。 關於五旬節,我們在讀的時候已經特別點出過了。現在人把五旬節只看成是聖靈降臨,但是我們細細讀神的安排,五旬節主要的目的不是聖靈降臨,乃是借著聖靈降臨,主要建造祂的教會。所以我們既是在五旬節的節期裏,我們的心思要跟上神的心思,我們的必須注意神在教會裏的建造。因為教會沒有建造好,吹角節的那個號筒不會響。如果吹角節的號筒不響,贖罪日,住棚節就根本沒有條件發生了。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是僅僅知道原來神的節期是說出這麼幾件事。我們必須從這個啟示裏來看出我們今天所站的地位,和我們所該有的追求,並我們所該有的服事。 我們一再的提過,教會的建造是根據兩個事實,一個是傳福音,為神去尋找建造的材料。一個是神的兒女們一同追求,成長,叫神的豐富能在教會裏彰顯。因此我們讀過了節期以後,我們盼望主幫助我們不僅是知道神如何安排工作,也叫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在神的計畫裏該作的是甚麼。我們不是坐在那裏等吹角節的號筒吹響,我們必須跟上神的安排,好讓吹角節的號筒可以有條件吹響,但願主憐憫我們。──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利未記第二十三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一、安息日: 神六日作工,第七日歇工,稱為安息曰(創二1.3)。 主耶穌是安息曰將盡,七日的第一日復活(太二十八 1)。因此七日的第一日是另一個七日的第一天,就是我們 今天的’主曰’。我們今天的主曰是禮拜天,因此我們的 禮拜六就是以色列入的安息日,是神創造天地的第七日。
以色列入要守安息,聖經中沒有命令基督徒守安息曰。 安息曰的屬靈意義,是要我們。享安息』(太十一 29),享安息乃是要學基督的樣式,要負牠的軛,這樣我 們的思想、感情、意志就能享安息。沒有憂慮,沒有掛慮’ 沒有懼,怕像斷過奶的孩子在母親的懷中(詩一三一 2 ) 。 l節的第七日的第字,原文是兩個字合成的:一個是 七,一個是完全,因此第七日可以譯為完全不作工的第七日
或完全休息的第七日。 當有聖會的會字原文意是召聚,安息日是所有以色列入 都要聚在一起在神前享安息。 甚麼工都不可作,作工表示勞苦,勞苦是亞當犯罪後受 咒詛的結果,表徵他因罪而沒有安息(創三1 7)。 如以每年52週計算,以色列入應有52個安息曰,並且 每週都有一天聖會。 二、每年的節期 1、逾越節: 時間是正月十四,日是第一個月的中旬,是每年開始的 第一個月,十四是二乘七(二是見證的數字,七是完全的數字),表徵完全的見證,因這天預表基督的救贖,把以
色列入從埃及(預表撒但和世界)拯救出來。這天黃昏宰 羊羔,夜間出埃及(出十二42)。 6節:正月十四日晚上,是向耶和華守的逾越節。逾越
節是從十四日晚間開始到十五日晚上算作一天,因為七天無 酵節是從十四日晚計算到二十一日晚(出十二18)。 2、無酵節: 時間是和逾越節合在一起,無酵節有七天,從十四日晚 開始吃無酵餅(出十二l8),十五日有聖會,二十一日也 有聖會。 無酵節表徵我們脫離罪,七日完全的數字,表徵我們完
全脫離罪的生活,基督徒是可以不犯罪的(約壹二l、三 6、9)。 8節: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民二十八17.25),
火祭包括燔祭、素祭、贖罪祭、奠祭。 火祭是在常獻的燔祭和同獻的奠祭以外,作為馨香火祭 的食物獻給耶和華。使神滿足,安息。火祭是表徵基督,只 有基督才能使神滿足,使神安息(馨香原文是安息的氣) 。 3、初熟節(出二十三19,三十四26): 10節: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
將初熟的禾捆一捆帶給祭司,他要把這一捆在耶和華面前搖 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祭司要在安息曰的次日,把這捆搖 一搖。 初熟的屬靈意義 (1)是指基督復活(林前十五20) ,基督已復 活,已成了初熟果子。 (2)指基督徒(羅八23,雅一1 8),教會已建 立,已有初熟禾捆。 (3)指得勝的基督徒(啟十四4) ,已經有了, 還有正在成熟中,直到主來前都有成熟的。 從初熟節的時間看:聖經沒有具體規定月曰,只說收割 莊稼的時候。
以色列人的正月,相當我們現在的三月、四月之間。在 巴勒士坦,三月中旬後就應該有莊稼初熟了。因此有人認為 以色列入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除酵節第一日,就可以是初
熟節,也有人認為,除酵節七日的最後一日應該是初熟節, 因為這兩曰都有聖會。也有人認為,除酵節七日之內的安息 曰的次日(就足七日的第
.曰,表徵主的復活)是初熟 節。 從屬靈意義看,除了基督的復活已成為事實,已應驗, 已過去。一捆禾捆,其中除基督外還有基督徒,若從得勝者
的屬靈意義看,得勝就是初熟,是不應該規定日期的,成熟 了就與基督同獻給神,所以沒有規定日期。 12節:搖這捆的日子,你們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同獻的素祭,就是調油的細麵伊法
十分之二,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同獻的奠祭要酒 一欣四分之一。奠祭表徵使神喜樂,四分之一是受造之物最 少應獻之量。 初熟節,這裏是表徵生命成熟,所以沒有贖罪祭,也沒
有平安祭,初熟的禾捆是一切為着神的燔祭,這捆的生活乃 是素祭,聖潔的生活,這捆已經使神喜樂了,所以是奠祭。 伊法十分之二是兩個人一天的飯量(出十六35),這表徵 见證的素祭。
14節: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 吃,直等把你們獻給神的供物帶來的那一天,才可以吃。這 往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基督復活,弛是初熟的果子乃是先獻給神(約二十 17),然後把教會帶到復活中,使我們也能吃新穗子(基 督)。當那初熟的一捆獻給神後,其他的莊稼也逐漸的成熟 了,(這就是那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結出許多粒來約十 二24),就可以供應凡需要的人。
4,五旬節 (1)日子:從安息曰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
曰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曰,到第七個安息曰 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 莖。 由於五旬節是根據於初熟節,所以就沒有固定一個日 子,五旬節是初熟節後的第五十天,所以稱五旬節。 (2)屬靈的意義是從基督復活那曰(安息曰的次 日,利二十三15,太二十八1)起計算七個安 息日,再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七個安息
曰,共四十九日,再加次日就是五十日。七是 完全的數字,七個七是完全的完全,再加安息 曰的次日,表徵在復活裏的完全的完全。 基督的復活,把死廢棄了(林前十五5 4,提後一 1 0) 。
在亞當裏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裏眾人都要復活 (林前十五22),表示藉着基督的復活在宇宙中是一件大
事,死已經沒有權勢了,因為眾人都要復活,這乃是基督復 活所成就的完全的完全。 在伊甸園的創造是沒有“死”,神看都是好的,創世 記第三章撒但把死帶進伊甸園,使神看為好的創造,被死掌 權了(眾人都死了),神乃是藉着牠的兒子經過死敗壞了 掌死權的魔鬼(來二14),然後由於陰間和死亡都不能拘 禁祂,祂復活了(徒二24、27),然後牠將神永遠的生 命賜下來,這是福音,基督的贖罪是福音,基督的復活也是
福音,因牠的復活我們被稱義(羅四25),只傳揚基督的 贖罪還不夠,必須傳揚基督的復活,基督的流血使我們稱義(羅五9),使我們免去神的忿怒,這是基督完全救恩的一 部份。基督復活了,賜下聖靈,因聖靈我們又得到永生,這
就是完全的完全了。這就是伊甸園生命樹果子要作的事,藉 基督的復活,完全了,神永遠的旨意成就了,感謝讚美主。 (3)基督復活的那天,向門徒吹一口氣。你們受 聖靈.(約二十22),這時聖靈已進入基督 徒裏面,但主還有„個命令。不要離開耶路 撒冷.(徒一4) ,就是要等復活後的五十 天’五句節到了,,教會被建立,神在創世 以先在基督裏揀選我們的旨意完成了(弗一 4),這是新素祭(利二十三1 6),教會建 立是由於那一粒麥子死了結出許多子粒來,結 出的子粒又磨成細麵,加上油成為素祭,油是 表徵聖靈,這新素祭就是基督的身體(教會) 。 (4)17節: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出細麵面伊法十分 之二,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當作初熟之 物獻給耶和華。
伊法十分之一代表一個人每天的飯量(出十六35), 伊法十分之二代表兩個人每天的飯量,烤成兩個餅,代表
見證(又是見證數字),這是教會為主作的見證最少的人數 (約十五27,提前五19,啟十一3,這幾處經文既說到教會
要為主作見證,也說到至少是兩個見證人)。加酵代表教會 是有罪的需要洗淨的(弗五26)。因此這兩個有酵餅是表徵 教會的見證,搖祭是表徵教會的事奉(民八11)。當作初熟 之物,五旬節,教會被建立乃是初熟之物,獻給神。 又要將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 山蝗和餅一同奉上,這些與同獻的素祭和奠祭,要作為燔祭
獻給耶和華,就是作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教會應完全為 神而活成為燔祭,羊羔,公牛犢,公綿,素祭,奠祭都表徵 基督,兩個加酵的餅是表徵教會。 19節: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羔 為平安祭。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的餅一同作搖祭,在耶和華 面前搖一搖,這是獻給耶和華為聖物歸給祭司的。
教會建立,需要贖罪祭,平安祭和初熟的餅作素祭,這 是表徵基督的工作,基督是表徵大祭司,這些是歸祭司的。 21節:當日要宣告聖會,什麼勞祿的工都不可作。教會
需要在基督裏停止肉體的活動,完全安息。 22節: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 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神。這
節經文好像是重覆十九章9至l0節,但這裏是五旬節後神的 話,是應該有特別意義的,表徵救恩已臨到外邦人----教會。 福音原是為以色列入的(太十5-6),但是由於以色 列人拒絕福音,福音就臨到外邦人(太十--46.50、十五21. 28,徒十三46.48)。
5、七月初一,下半年開始,要吹角作為紀念,守為安 息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火
祭獻給耶和華。民數記二十九章l至6節例出了火 祭。 燔祭 素祭
公牛犢一隻 細麵伊法十分之三(調油) 公綿羊一隻 細麵伊法十分之二(調油) 七隻羊羔 每隻用細麵伊法十分之一(調油) 贖罪祭,一隻公山羊,伊法十分之二。 七月初一的吹角又稱吹角節。
五旬節約相當以色列曆的二月底,到七月一日中間相隔 四個月。這四個月之間是沒有節期的,這也表示,從五旬節 (預表教會建立)。到七月初吹角是一個很長的時間,在這 段時間中以色列入沒有集體的節日沒有集體的事奉,而在外 邦因為有教會的建立,所以外邦的教會(也包括少數以色列 人中的基督徒)是有事奉的,這就是恩典時代,由於以色列
人拒絕了主耶穌,使徒行傳中雖然有聖殿,以色列入還可以 獻祭,但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候,殿裏的幔子從上 到下裂為兩半,說明舊約的事奉已經停止了(來八13、十 9、九10)。按照月份看要等到七月一日,才有新的節期, 吹角是預表天使吹號,召集以色列入(太二十四31,帖前 四l6),也就是到了主耶穌第二次降臨。 6、贖罪曰 27節:七月初十是贖罪曰,你們要守為聖會,並要刻苦
己心,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當這曰,什麼工都不可作, 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神面前贖罪。 從七月初一到七月初十,只有十天,十這個數字的意義 表示少和完全(創二十四55,啟二l0),也是很短,吹
角節到贖罪曰是很短的時間。 吹角節是預表主耶穌降臨,贖罪日是預表當主耶穌降臨 時,以色列全家因為看到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是他們棄絕 的,就認罪悔改,以色列全家就接受了主耶穌而得救了
(亞十二10.14,羅十一25—27)。 29節:當這曰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民中剪除:表徵到 主耶穌降臨時,以色列人中若還有繼續拒絕主耶穌的。就要
被神棄絕. 並且這日要為聖安息曰(是從九日晚到十曰晚) ,表
徵以色列全家進入安息裏面,停止了一切的工來刻苦己心, 認罪悔改。 7、住棚節 34節:這七月十五曰是住棚節,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
七日。 39節: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就從七月十五日起,要守 耶和華的節七日,第一日為聖安息曰,第八日也為聖安息。
七月十五日,距七月十曰只有五天,這時地的出產不但 收割完畢而且收藏完畢了。收藏是預表莊稼熟透了(啟十 四16),收割完畢,並且收藏在神的庫中(太十三36), 義人進到神的國中,預表千年國度的安息和歡樂。 40節:美好樹上的果子,表徵義人結的果子,聖靈的果
子(加五2 2) 。 棕樹上的枝子,棕樹枝子表徵得勝者(啟七9,出十五 2 7 ) 。
七日,七是完全的數字,是預表千年國度的完全,十二 才是永遠的完全,是指着新天新地的完全。 8、以上的節日,是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這都是特別
的節日,是在安息曰以外,又在以色列入的供物和 所許的願,並甘心獻給耶和華的祭以外。 ──
蔣繼書《利未記讀經劄記》 論以色列之七定節期(佚名) 利廿三 以色列國年間。有主所定之七節期。其事乃載在舊約利未記之二十三章也。 夫利未記一書。在全聖經各卷之中。恐為信徒最少研究者。或以之為已往古代無味之典禮。或以之為不關今時新約之信徒。殊不知利未記。是聖靈所默示聖經中之一卷也。而且在聖經中記主親口之言語。莫如利未記為最多。故知其必然有益於凡以時候而考察之者。何以故。因其為表明新約意義之故。 蓋舊約之事蹟禮儀諸等。皆為譬喻。以表新約之訓誨也。惟欲得明曉此利未記諸禮。莫若閱書者。暫時如作為希伯來人。觀看此書。有若預備本身守此禮儀。既得熟悉其意。則宜尋求其預表之訓誨矣。 凡聖經每卷之中必有數章特別之書。可稱為緊要之章者。查利未記二十三章。即可以為緊要章中之一。因所載之七節期。大有關於以色列民。蓋其全國一年間。必有三次上耶路撒冷為大會。以守此諸節。然求其所表明新約之道。亦為最要之事也。此七節中。有所謂紀念選民昔日所曾經歷。而醒彼感恩之心者。即如逾越節是也。但此七節。無不預表將來當設立節期時未至之事 七節期可列之如左。(二十三章一至三節乃論安息日) 0一、逾越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四五節。 O二、無酵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六至八節。 0三、初實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至十四節。 O四、五旬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十五至二十二節。 O五、吹角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廿三至二十五節。 O六、贖罪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廿六至三十二節。 O七、居廬節 看利未記二十三章卅三至四十三節。 今試以此七節期之大意。略申其預表之訓誨焉。 一逾越節 以色列民於此節。乃在正月十四日守之。其初設立之也。乃為以色列民出埃及時。後每年守此節。為紀念其逾越紅海。脫離埃及泫老土之綁繁。此是以色列國年問之首節也。看出埃及記十二章。則可明其諸禮。 至於此節所預表新約之道如何。保羅曾語信徒有曰。爾之自誇。非善也。豈不知些須之酵。能發全團乎故當除盡舊酵。傳成新團。因爾曹乃如無酵之餅。蓋我儕亦有逾越節羔。為我儕見宰者。即基督也。是以我儕當守節期。不以舊酵。不以暴很惡毒之酵。乃以真正誠實之無酵雲。哥林多前五章六至八節。由是可見主耶穌為新約除越節之羔。且當知主耶穌被釘於十字架上之時。甫當宰逾越節羔之時也。 逾越節羔。其有何貴用乎。非為代有罪之以色列民。見宰以任其諸般之罪乎。若以色列民不宰其羔。不灑其血。則彼人之罪。仍歸於己身上。故遵主命以獻其羔者。乃在主前按手於羔首之上而認己罪。遂以彼為無罪之羔。任有罪者之罪。即義者代不義者受死。以贖其愆也。夫然後宰羔以灑其血焉。斯為表主耶穌為上主之羔。捐軀流血而任萬民之罪。(約翰一章廿九節)其貴用有如此也。 請閱書者返心自問。我既屬為有罪之輩。果曾親至主耶穌逾越節羔之面前。按手於其聖首上。自認己罪。信主乃會代我受死。以使我之罪惡。悉皆得赦得贖否。使我之靈魂得救否。若此事未知清楚。未獲經歷。今則苦心勸爾。速就救主。認罪悔改。求赦倚賴。以致靈魂得救。幸甚望甚。 二無酵節 無酵節。或稱為除酵節。乃隨逾越節後一日也。以色列民即在正月十五日守之。夫酵者。為表不潔之事。故於無酵之意。為表完全聖潔。無些須舊染之汙也。是則此節期所表。是為新約聖潔無瑕之福音。蓋始傅新約之道時。則有各等舊約之律法。如法利賽撒吐該希律等黨。無非欲混雜其左道於新約主耶穌救贖恩典之內。孰知我主之道。潔者自潔。不容毫髮混雜於其間。實明稱為無酵之道也。 保羅曰。爾之自誇。非善也。豈不知些須之酵。能發全團乎。故當除盡舊酵。俾成新團。因爾曹乃如無酵之餅。蓋我儕亦有逾越節羔。為我儕見宰者。即基督也。是以我儕當守節期。不以舊酵。不以暴很惡毒之酵。乃是真正誠實之無酵。(哥林多前書五章六七八節)又曰。少許之酵。能發全團。(加拉太五章九節)又主耶穌謂門徒曰。當謹防法利賽人之酵。即偽善也。(路加十二章一節)又可看馬太十六章六節十二節。馬可幾章十五節。由此數節觀之。可知主所言酵者。即指法利賽撒吐該希律等道。亦指明暴很惡毒偽善等事是也。 舊約諸祭品。凡表主耶穌聖潔之祭者。則嚴禁下酵於其內。(利未記二章十一個)且聖經中凡用酵字。俱指惡事。其指善事。則絕未有也。或問馬太十三章卅三節。主耶穌設譬曰。天國如酵。婦取納於三鬥面中。致均發酵焉雲。此次所用酵字。豈不是指善事乎。而不知亦非也。蓋此婦既然欲獻素祭。而其所為。則大背聖經。豈知律法所命。理宜取鹽納於面中。斷不宜取酵納於面中。因此酵以為不潔之物。乃表惡毒之事者。但主耶穌用此酵字。為譬天國如何。其實指魔鬼以異端左道。撒在教會之中。如主所言撒稗于田中之譬之意義相同。馬太十三章三十三節。至於致均發酵焉。此一言則指此世代末日。所明稱為宗耶穌基督者。多背教而歸於左道。乃改變其初心。如酵之能發其全團然。(加拉太五章九節)乃成為不冷不熱。為主所吐之出口之教會。(啟示錄三章十四至廿二節)我儕欲得明白此酵種之譬。惟要知全馬太十三章所載之七譬。其如何相連接續之訓誨方可。 我儕信徒既是保羅所稱為無酵之餅。哥林多前五章六至八節。惟最要者。返心自問。今我為主之信徒。仍有舊酵之不潔在內焉否也。若有些須之不潔。則當如保羅所言。除盡舊酵。以成為無酵之餅。守此節期。不以舊酵。不以暴很惡毒偽善。乃以真正誠實之無酵。即成為聖潔之信徒以守之也。 三初實節 初實節期。乃在安息日後一日守之。看本章十一節。按此數字。即如新約論主複生之日有曰。安息日既過。七日之首日之言相同。(馬太廿八章一節)如此初實節。即表主耶穌複生之事。新約屢稱為寢者中初實之果等說。(使徒行傳廿六章廿三節O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二十至廿三節O哥羅西一章十八節O啟示錄一章五節)如此。可見主複生之日。即正在以色列民守此初實節之期也。蓋主耶穌雖然代萬民受死於架上。若不復活。其受死豈不歸於徒然乎。是故保羅有曰。若基督未復活。則爾之信徒然。爾仍在罪中雲。(哥林多前書十五章十七節)惟今主耶穌已經復活。且升上高天。在於天父之右。為我儕信徒祈禱(希伯來七章廿五節)請問閱書之信徒。爾所敬拜之主耶穌基督。爾心以為何如。豈僅識其死於十字架而已哉。不知當識其為復活升天永生之主。有大權能助我每日所為之諸事。主曾由天語約翰曰。我乃生者。 雖死仍生。至於世世。阿們。(啟示錄一章十八節) 四五旬節 五旬節。乃後於初實節七個安息日。即合計四十九日。可知第五十日。則守此節也。凡研究新約聖經之人。自然知聖靈降臨。即在此五旬節期也。按主複生後。四十日升天。(使徒行傳一章三節)升天之後正逢門徒聚集祈禱十日。至五旬節期滿。方聖靈降臨於教會。(使徒行傳二章一節)研究以上所言之數節期。其應驗也。適當其節滿之時候。不速不遲。如是。見得仿佛主有一列代之鳴鐘。其時一至。其事自然即以成就。斷無有太過不及之差。如甫當逾越節期滿。上主之羔。即我主耶穌基督。則見釘於十架以絕氣。甫當初實節期滿。主即復活。又五旬節將至。主徒乃聚集於一處其甫當此節期滿也。則忽然白天有聲。如烈風迅吹。充滿所坐之室云云。(使徒行傳二章一節二節)蓋舊約在西乃山降律法。新約在聖京城降聖靈。此二者雖隔千有餘年。均同在此五旬節之日期成就也。昔在舊約之時。上主以律法刻在石碑上。今在新約之時。上主用聖靈以律法。銘在人心中。是知主行其聖旨。非妄為之。雅各曰凡上主所為。上主自始皆己知之。(O使徒行傳十五章十八節)上文所言之四節期。其所預表之事。經已得成就若是之准。將來所未至未應驗之節期。其所預表之事。亦必皆得若是適合以成就之也。論此五旬節之教訓。今再問閱書之信徒。既然經歷以前所論之數節期。即知主在十字架流寶血之救贖。除凡所有之不潔又知主由墳墓復活之權。既得稱義。且有希望。更必當知此五旬節。聖靈充滿緊要之預表。蓋有多數信徒。雖信主耶穌流血贖罪之道。以獲罪赦之益。惟至盡獻一切於主。而得聖靈充滿。成為聖潔之門徒。則或者未得有如此之程度。斯等信徒。不過經歷守逾越等節。至守五旬節則未也。惜哉。此道如以色列民出埃及。而仍流離曠野。未過約但河。則不得享迦南美地之福。所以我儕信徒。不亦當儆醒也哉。實應當自省自問。我信主後。曾受聖靈否。(使徒行傳十九章二節) 或問得聖靈之充滿。或未得之。于我儕信徒。有何甚關涉歟。答曰。有甚大關涉也。看新約之門徒。若彼得等在五旬節以前。比較其在五旬節以後。其為人則大有分別。是知以得聖靈之充滿也。不亦要乎。蓋信徒未受聖靈充滿。恐有許多舊人之不潔。仍沾於其身。惟既得聖靈充滿。則去盡所有一切不潔之事。而成為聖潔之人矣。 譬如四時。其至冬季之候。草木凋零。舊葉盡落。此何以故。因朔風凜冽之故。惟有等仍然尚有些少之舊葉。存於樹枝。雖極嚴寒之風。亦不能使其脫去。至信徒亦猶是也。既立心悔改矣。歸主耶穌基督矣。然其舊人不潔之習慣。依然如故。或用盡己力。或設法多端。竟難脫此舊染之汙。豈無故哉。欠缺聖靈之充滿也。又如時至春天。氣候和暖。則植物藉賴養料以灌輸。由根而幹而枝。流行全部。其滋長萌芽。雖昔日凜冽之朔風所不能去者。今則舊葉盡落。有不期然而然矣所謂外力不能。而內力則能也。此春天新生命之養料。可表五旬節之聖靈。蓋聖靈之洗。乃各信徒之所當須也。倘若以為未知此事。當即預備心田。為接納聖靈之充滿。向來不潔之習慣。亦即脫離。如舊葉之脫於樹枝然。何者。以內心得有聖靈之新生命。必能使爾似積極主義。成為聖潔之門徒哉。 五吹角節 此節乃在七月朔日。即初一日之時以守之。是可見上文所論一至四之節期。與此下所論五至七之節期。其中相隔數月。但前論四節。是在年初。乃預表主耶穌初臨世之事。此後所論三節。是在年底。乃預表主耶穌再臨之事。其所相隔之時候。可預表教會之時代。茲吹角一節。其所表明者有二。是在主耶穌再臨。吹末時之角。以敘會其選民。及複生其寢于墳墓之信徒也。 在舊約聖經所論吹角之事。乃指主召以色列民會集所用者。看民數記十章所論之銀角。自可知之。以賽亞先知論以色列民將來會集以歸故土之事有曰、當是日。必吹大角。凡流亡於亞述地者。被驅逐於埃及地者。俱旋歸。在聖山。在耶路撒冷崇拜主雲。(以賽亞廿七章十三節)然今日曠觀世界情形。足征末日之將至。可見猶太人之被散於天下各國者。對於歸回故土一事。無不踴躍預備。翹足以待。俟路一通。便即啟程矣。至猶太人複歸耶路撒冷時。都是聖經所稱為異邦之代滿期者也。主曰。耶路撒冷為異邦所蹂躪。直至異邦人之期滿焉。(路加廿一章廿四節)此事。或俟歐戰終局。可得成就未定。 惟新約所諭吹角之事。多指為複生信徒。與變化信徒所用。故保羅論此事有曰。我今以奧妙示爾。我儕不盡死。而皆必變化。即於頃刻轉瞬之間。角。末。亥。吹。響。之。時。蓋角必鄉。死者復活。而永不壞。且我儕皆必變化。(哥林多前十五章五十一二節)又曰。我儕以主之言告爾。迨主降臨時。我儕尚生者。必不先諸已死之人。蓋天使長大聲號呼。吹。上。主。角。時。主必由天而降。則信基督而死者。必先復活。此後我儕尚生而存者。必與彼眾同接至雲際。於空中迎主。如是。我儕與主永偕。(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十五至十七節)主曰。是時人子之兆。將現於天。地上諸族將哀哭。且見人子以大權大榮。乘天雲而來。遣其使。者吹。角。角聲。甚。大。集其選民于四方。自天此極至彼極。(馬太廿四章三十節三十一節)夫信徒之身死。葬於墳墓。聖經以此為寢而已。故主耶穌再臨時。則吹起此角。是為使寢者復活。如天明時之呼人早起然。不獨此也。我儕尚生而存於世者。聞此角響。即被攝上至雲際。於空中迎主。(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十六七節)再四思維上文所言之數節期其所預表之事。時候已過。即正至其期滿而得成就之。如逾越節。初實節。五旬節等是也。此數節既然會得應驗。適合其時。豈非乃循上主之聖旨。不速不遲者乎。至於其次之節期。即第五吹角之節期。亦莫不然。我儕雖不知主耶穌來自何時。惟可知其所定之時日一滿。主必節來。無俟躊躇考矣。且各節期之中。乃按其次序而至。今後將近守者。非吹角節而何。信徒歟。當時刻儆醒。預備聞主之角響聲音。如精兵之循規作事。無所綁系。更格外留意以候其元帥。至則命往即往焉。 惟當主之角響時。未必人人皆必見取。因主曾曰。是夜二人同榻。一見取。一見遺。二婦同磨。一見取。一見遺。二人在田。一見取。一見遺。又可看腓立比三章十一十二節。啟示錄二十章五六節。是可知諸信徒之中。有等不堪獲第一次之複生。亦有不堪升天。乃被遺留於此惡世者。但被取去空中之人。即世人所稱為不見之人。然被遺留於此惡世者則如何。乃在世上之患難中以受試煉。預備後來與主永偕也。 六贖罪節 此節期。乃隨吹角節後數日。即在七月十日守之。蓋此乃為以色列民眾痛悔認罪。自卑於主前之節期也。欲詳查此節期之諸禮。可看利未記十六章全章。是論以色列國守此大節期者。其中諸禮所預表者。多論主耶穌救贖之大恩。然查此節期。總而言之。則為專指以色列一國。將來痛心悔改歸主之事。 蓋以色列民。因違背主命。辜負主恩。至終釘主在十字架之故。所以被散於天下。成為無主無國無地之人。若當此節期所預表滿時。其全國則大為悔改。認主耶穌為其基督。為其彌賽亞。痛哭歸信其昔日所釘死之救主此事於主耶穌再臨時。可得以成就之。 鄙人先數年遊歷至猶太國耶路撒冷京城時。於禮拜五日之暮。即猶太人預備其安息日之時也。於是往見有猶太古時之殿牆。並有空地之一小處所。此特為猶太人祈禱地點者。又見有數十猶太人。一面哭泣。一面懇求。或念先知耶利米之哀歌。或念認罪之詩詞。或叩頭至地。或擊首於牆。或與牆而接吻。或抱牆而申忱。無論其為男女也。老少也。皆如興心呼籲耶和華。此事。真能感動看者之心矣。但彼所求者維何。惟求耶和華憐恤赦罪。複建同其已拆之聖殿。及使其選民早歸此故土等事耳。哀哉惜夫。彼之所求。於其自己亦不真知。因彼仍於暗中而求之者也。正如保羅所謂有如瞽者蒙昧不知。雖然。此事在今日之耶路撒冷可為其將來全國悔改之起點。即此贖罪大節期所預表者。 撒迦利亞先知論此節斯所預表之事有預言雲。主曰。我必向大衛家與耶路撒冷居民。將以恩寵與禱告之靈傾注之。彼必仰視我。即彼所刺者。(彼所刺者即指主耶穌被刺於十字架之上)必為之哀慟。若喪獨子之哀慟。必為之痛哭。若喪長子之痛哭。當是曰。耶路撒冷大有哀哭云云。主又曰。全地家家必哀哭。(撒迦利亞十二章十至十二節)先知又曰。當是日。必有泉源。為大衛家及耶路撒冷居民而開。得以滌罪去汙。(撒迦利亞十三章一節) 先知再有曰。國有人民。豈能頃刻而生(以賽亞六十六章八節)斯即指此國此日贖罪大節之應驗也。既然如是。我儕信徒。豈不當日日為猶太人祈禱。仰望主耶穌再臨以拯救之乎。 七居廬節 此節乃是以色列國一年之間。為最喜樂之節期。(本章四十節)即與前節相反。且是一年閑最末之節期也。乃于收穫時七月十五日守之。故稱為感恩之時候也亦可。當是時。其讚頌主恩。歡忭樊似。因此節期。為預表以色列全國。將來得榮之日也。蓋猶太人既然經歷前節之大憂痛悔。即贖罪節。其所預表之患難。果獲上主之悅納。得主降臨居於其間為王。是以稱之曰居廬節。 以色列民久矣。未有定地可居。與昔日漂流曠野。居於帳幕無異。惟迨至主耶穌再臨為其王時。可能嚴複其地其國以安居之。此即聖經所稱為一千年平安國者。其時之欺樂為何如乎。 撒迦利亞先知。預言此歡樂之時代有曰。來攻耶路撒冷之列邦人。其中所遺者。每歲必上耶路撒冷崇拜大君萬有之主。守。居。廬。節。又曰。若有不上耶路撒冷守居。廬。節。之。族。必無雨降於其地。且有各種災罰於其不上之民。(撒迦利亞十四章十六至十九節) 當是時也。上主居於人間。為猶太人及萬民之王。前者。主耶穌初臨世為人。不過暫居世上三十三年而已。至其再臨為王。則居於世上千年之久。斯即猶太人大得榮耀之時也。昔主耶穌登山變化。彼得既見其榮。遂憶當日先知所預言居廬節。主偕選民同居之事曰。我儕在此善矣。若爾欲之。我建三廬。一為爾。一為摩西。一為以利亞云云。(馬太十七章一至十三節)彼得既目擊主之榮耀如此。其後亦知關係於主耶穌再臨之事。在彼得後書一章十六至十九節有曰。我儕素以我主耶穌基督之大力。及其降臨之事告爾。非從巧飾虛誕。乃目擊其大榮云云。又曰。此即我儕偕主在聖山之時。複勸信徒常顧先知確定之預言。如燈照於暗處。迨日始旦。明星照耀爾心雲。 啟示錄廿一章三節。約翰曰。我聞大聲自天出曰。上主之幕在人間。上主將與。人。偕。居。人將為上主之民。上主在人間。為上主云云。是則主耶穌所明稱為以馬內利者。譯即上主偕我居焉此于其節時。即得以應驗之也。 今以上文所論之七節期之訓誨。試總論之。可有三意。 O一、不可不知各節期之訓誨。 逾越節 教訓我儕必須倚賴主耶穌為世人任罪之羔。 無酵節 教訓我儕必須除盡舊人之不潔。 初實節 教訓我儕必須得知主耶穌復活之大能。以知主為永生之主。在天為我祈禱。 五旬節 教訓我儕不可不得屬靈之充滿。成為聖潔門徒。 吹角節 教訓我儕必須預備我主耶穌再臨。於空中吹角。復活寢者。與變化生存於世者。一同升天。且聚會其猶太選民而歸於故土。 贖罪節 教訓我儕當為以色列猶太人。悔改歸主之事祈禱。 居廬節 教訓我儕當切鑒主耶穌成立為天下萬國之王。 O一、以色列民每年所守之七節期。既表新約逐層之要事。亦有表信徒逐級逐步所當行之天路者也。我儕既立心信賴主耶穌。為任我罪之救主。即如逾越節之羔。試問為信徒者。爾之舊人不潔。即酵種所表者。得除盡於爾中乎。既曾守逾越節矣。而無酵一個。又豈不當即守之乎。 我儕既信主代我受死。亦必信主曾復活升天以勝諸敵。能使我得勝有餘。此即如守初實節也。既守初實節。則當直至五旬節。而得聖靈之充滿。然守此節。甚為緊要。如先有一時而以為立心接納耶穌。喜曰、得罪赦矣。而不知更當在後有一要之時。即為獻身輿凡所有於主為活祭。接納聖靈為心中之王。而進了成聖之地位。此即守五旬節也。 如是。則為預備守其次之吹角一節。何者。無非欲有份於我主耶穌再臨時。被攝升天。見取而不見遺者也。(路加十七章十四十六節)但此等升天之人。必須先要經歷曾守完逾越節。無酵節。初實節。五旬節等。方可預備有份守此吹角節焉。 如是於空中見主。乃得主之賞賜。堪享其羔羊婚筵諸福。是以無愧於主前矣。其守吹角節之效如此。 至於贖罪節。居廬節。之所預表。信徒將必自然有份於守之。 O一、七節期之中。第一節期至第四節期所預表之事。經已應驗。屬於已往之節也。今我儕所等侯者維何。豈非第五節。即吹角節所預表之事。以得成就之乎。其時期得滿。主即降臨空中。吹響大盤之角。喚醒寢者。並取我儕尚存於世者。與之升天。是故我儕應當儆醒不息。時刻等侯。傾耳留心。以預備聞主之角響。蓋我儕不知何日何時。有此角聲命我於此苦世收工。即往見主。與之永偕也。主曰。我誠然速至雲。我儕謹應之曰。阿們。主耶穌歟。切頭爾至。誠心所願。 七個節期(佚名) 利廿三 (一)經文:利二十三章。 (二)名稱:l逾越節,2無酵節,3初熟節,4五旬節,5吹角節,6贖罪節,7住棚節。內以逾越節,五旬節與住棚節為三個最大節期(出廿三14:17)。 七個節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包括首四個節,預表屬天的教會要遇到的事,後一部分包括自吹角節起之後三節,指著猶太人在地上要遇見的事,這兩部分相隔有四個月。 (三)意義:節期顯明神要人親近祂,每個節期事實上是一個筵席,神作主人款待賓客,神人盡歡。這七個節是預表將來的七件大事。這七件事,頭四節已經應驗,後三個節的事尚未應驗;不過這些節期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來十—西三16:17)。所以要瞭解七節的意義,「基督」就是主題,是重要的鎖鑰。霍斯頓博士說,『等到一個基督徒能解釋七節,馬太的天國七喻,啟示錄的七個教會,他離基督徒的知識,方才不遠』,但節期如離開了敬拜親近神的真義,就成了儀文,毫無意義(賽一14)。 (四)安息日與七節。 安息日不列在七節內: 1、因神明明未把其列入(參利廿三4「耶和華的節期……乃是這些」,即下列之七節而已)。 2、安息日是每禮拜守的,七節是每年守的。 3、安息日在各人家中守,七節在神選定之處守(申十二14)
4、安息日從來沒有完全應驗,也不能完全應驗,直到永世裡,七節一個個的在應驗中。 5、安息日完全是屬於猶太人的;七節也有與信徒有關。 壹 逾越節 一、經文:出十二;利廿三5;申十六6,民廿八16:25。 二、預表:代表藉著血得救贖。逾越節的羔羊被殺預表基督的死(林前五7)逾越節筵食,可預表主的聖餐。 三、日期:為期一日,日期在正月十四日黃昏(利廿三5;申十六6),即亞筆月十四日(申十六1)。 這月本來不是正月,是猶太民間舊曆的七月,亦為今之陽曆三,四月。神叫他們改變了日曆(出十二1),過去的日期都取消,改以這月為一年的正月。這表明罪人過去的歲月如同無有,從得救贖之時起,才是新生活的開始,他重生的時候起,才為一生新的紀元。逾越節是救贖的節,故也為其他節期的基礎,是以色列人與信徒的頭一個節,是一個永久的紀念(出廿二14)。 四、選羔,正月初十日,每一家要預備一隻一歲(強壯的,代表主耶穌在壯年時),無殘疾(表主耶穌毫無瑕疵)的公羊羔,留到十四日黃昏,預備時要按人數和飯量計算,務使這羊羔供一家人食用未至有餘或不足。 五、宰羔,正月十四日黃昏就宰羔羊,羊羔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出十二46)這應驗了主死的光景(約十九36)。放血在盆內,用牛膝草(代表信心,這是一種苦草)蘸血,塗在門外左右門框和門楣上(這日正是以後基督受死之日,主的血在每一個信的人心門外,就是免死得救贖的記號,神不看屋內的人是誰,神祇看門外有沒有血,這家的門外有血,這家門內的人都可得救,誰出門去,誰就會被殺,只有在血內有平安)。 六、食羔羊 L逾越節的筵席在當夜要有三樣同吃: a烤的羊羔肉(表受苦的主)b無酵餅(聖潔)。苦菜(因主受死之苦憂傷,為己之罪難過)。 2烤羔條件 a羊肉必須火烤(表受苦煎熬,受審判),要帶著頭腿五臟吃(表接受基督全部的福音)。 b不可生吃(好比只信基督的人格為完人之範)。 c不可吃水煮的(好比只信基督之博愛,犧牲,自由,或者只要從基督教得些好處)。 d不可剩餘留到早晨,否則要用火燒去(表不嫌棄主)。 e要一家人在房子裡吃,不可帶屋外去(注重在主裡的團契)。 3食時心情: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好像要離開埃及的樣子(表明信徒在世是客旅)羔羊的血是免死救贖,羔羊的肉給我們力量,離開埃及時有行走的力量。完全的救恩,不僅僅免死,並且還給生命行走的力量。 4食羔的人:外邦人,寄居的,雇工,未受割禮的都不可吃。銀子買的奴僕(表已得救贖者),受了割禮(表成聖的人),始可吃。 5逾越節的筵席是向前看十字架,聖餐是向後看十字架,逾越節筵席是預表,聖餐是事實的應殮,吃逾越節的筵席代表參加聖餐,主的筵席,照樣閒雜人,沒有得救,帶著罪孽的人,都不得參加。 貳 無酵節 (一)經文:出十二12:20,利廿三6:8 (二)預表:基督埋葬,把人的罪孽完全帶去。 (三)靈訓:酵代表罪惡,無酵是代表信徒在世要有聖潔的生活(林前五7:8)。 (四)日期:正月十五日開始(逾越節在正月十四日黃昏,無酵節是繼續逾越節的,中間並無間斷。按猶太人計日是以黃昏至第二個黃昏為一日,按正月十四日的黃昏後亦即正月十五日的開始,在中國實際上為同一日。甚麼時候就當開始過聖潔的生活) 。 (五)期限:為期七日(七代表完全之意,七日代表信徒歸主後在世間的一生,都感當過無酵節)。 (六)筵席:同前逾越節吃火烤的羊肉,苦菜與無酵的餅,代表吃主的聖餐。 (七)條例: 1守這節要除酵 a不可吃有酵餅 b不可有發酵的物不容有發酵的物在家中(出十三7)故全家須潔除一切污穢。 2吃無酵餅(除酵是消極的,積極的是吃無酵餅)。這是真理的兩方面(各一21,彼前二1:2)。 3第一日與第七日當有聖會,不可工作,要完全安息。 4七日之久都要獻火祭給耶和華(詳情參民廿八17:25)。 三 初熟節 (一)經文:利廿三9:14。 (二)預表:基督復活為初熟之果(林前十五20)這是大收割的先聲(林前十五23)。 (三)靈訓:我們要與主同活過來,把自己獻奉給神為活祭 (四)日期:安息日之次日(即一月十六日)。這就是七日第一日,是主復活之日。初熟節是在收莊稼時。 (五)地點:守這節是在應許地。 (六)條例: l將初熟莊稼一捆交祭司,在神前獻為搖祭。 2把一歲無殘疾公綿羊獻為燔祭。 3獻調油的細面伊法十分之二為素祭。 4用酒一欣四分之一為奠祭。 ——注意以上不獻贖罪祭。 5獻祭未完前,無論餅,烘的子粒,新穗子都不可吃,(惟有與復活的主有聯絡以後,始能享受屬靈的滿足)。 肆 五旬節 (一)經文:利廿三15:22。 (二)預表:聖靈降臨,成立教會(徒二l:4)。 (三)日期:三月六日(即從初熟節算起,滿了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五十天故名五旬節)這日即為以後聖靈降臨之日)。 (四)條例: 1獻新素祭——用細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兩餅,作為搖祭,(兩個餅表明聖靈降臨,成立教會,從茲猶太人與外邦人舍而為一。因信徒不都是完全的,故有酵,但餅會經過火烤,酵亦失其作用)。 2同獻的有燔祭:祭品為七隻一歲無殘疾的羊羔,二隻公牛犢,二隻公綿羊——此表聖靈充滿,完全奉獻了,故所獻燔祭,數量特多。 3尚有素祭(參民廿八26:31),與奠祭同獻。 4再以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 5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為平安祭。 6這一日要有聖會,不過工作,但要安息。 伍 現今的時期 (一)經文:利廿三22。 (二)時期;自五旬節至下一個吹角節,即三月初到七月初,中有四個月的間隔。 (三)意義: 1這是代表聖靈建立教會的恩典時代。 2這是以色列漂流列國時期,這時期在外男人數目滿足時,恩典時代就結束(羅十一25),以色列必返本土,即吹角節開始了。 3這是收割莊稼,聚集禾捆的時期,到最後的一捆都要收聚起來——表明教會被提,惟有留在田角(代表遠處地極)及地上遺下的(這是代表以色列人在地上餘剩的要得救)尚有餘種,也均收聚起來,(賽十21:22,約六12)。 4這是我們應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收割莊稼的時候(太九37:38,約四,35)。 陸 吹角節 (一)經文:利廿三23:25,民廿九1:6 。 (二)預表:基督快再來。 1猶太人複國(太廿四29:31)。 2教會被提(林前十五51:53)——以上四節均已應驗,以下三節正待實現。 (三)日期:七月一日(安息日)——注意;在利廿三章每逢有「耶和華對摩西說」,即成為新一段落的開始。在創造萬有時,神用六天工作,第七天休息了。在律法時代:人六天工作,第七天休息,在耶和華的節期,六個月過去了,七月是進入新的階段,七月一日就是一個安息日。 (四)特點:是吹角,大概用兩支銀號(民十1:10)。吹角是預先準備及表示慶祝之意。吹角是召聚以色列人歸回本土(賽廿七13)及信徒被提(帖前四16 )。 (五)條例: 1要有聖會,守安息。 2要獻燔祭,祭品為一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七隻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羊羔。 3素祭,用調油細面:為一隻公牛要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伊法十分之二,為七隻羊羔,每只要伊法十分之一。 4獻贖罪祭:公山羊一隻。 5獻奠祭。 (六)靈訓:要儆醒預備等侯主來(約壹三8)。 柒 贖罪節 (一)經文:利十六,二三26:32.,民廿九7:11)。 (二)名稱:贖罪節又名贖罪日,為以色列人一年一度最重要之一日? (三)預表: 1基督是大祭司長,把自己獻為贖罪祭(來九11:14)。 2以色列人全體為殺害基督而悲哀,但另一方面神為他們開了洗罪的泉源——結果,以色列全家得救(撒十二12:14,,十三l羅十一26)。 (四) 日期:七月初十日(從初九晚到次日晚)。 (五)會眾的本分: l要有聖會(到神面前)。 2要刻苦己心(深自懺悔)。 3什麼工作都不可做(救贖與自己的工作,永無連系。得救不是靠自己,乃是靠祭司所獻上贖罪的祭)。 4只要獻祭(參民廿九7:11)。 (六)亞倫的工作: 這裡亞倫代表基督為大祭司。 l為自己與本家贖罪—注意:基督為大祭司,無須為已贖罪 a帶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一隻公綿羊為燔祭到聖所去。 b在聖所洗身,穿上細麻布內袍,袴子及腰帶,頭戴細麻布冠冕(注意亞倫在贖罪時不能穿榮耀華美的以法得袍)——要全身潔淨。 C獻上公牛犢為贖罪祭: 一、殺祭牲(因獻祭者之罪而死)。 二、取血放在盆內。 D拿香爐盛壇上火炭。 e拿一捧搗細香料。 f將以上血,火炭,與香料帶入幔子內,將香料與火炭放在香壇上,使香氣滿溢聖所。 g用指頭將公牛血彈在施恩座東面,以後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彈七次。 2為會眾贖罪。 會眾要預備兩隻公山羊為贖罪祭,一隻公山羊為燔祭,帶至會幕門口。 a亞倫出來,為兩羊拈鬮,一隻歸耶和華,一隻歸與阿撒瀉勒(意即替罪之羊,或放生之羊)。 b宰歸耶和華之公山羊。 e取血入幔子內,彈在施恩座上和前面,好像彈公牛血一樣。 當時會幕內不可有人(基督獨自為我們擔罪,成就救贖大功)。 d出來,取公牛與公羊的血抹祭壇四角的周圍,又要指頭把血彈在壇上七次,為壇行潔淨之禮。 e將歸阿撒瀉勘的活羊牽來(甲)亞倫用雙手按在羊頭上;(乙)承認以色列人諸般的罪孽;(丙)派一人把羊途到曠野放逐(表神不再紀念人的罪,來十17,彌七17,詩一O三12。) 3獻贖罪祭完後,亞倫回至聖所: a脫下細麻布衣袴等,放在那裡。 b用水洗身。 c穿上榮耀與華美的聖衣出來。 4把自己和百姓的燔祭獻上。 5贖罪祭牲的脂油,要燒在壇上(脂油表明基督順服至死的心志為神所喜悅)。 6將贖罪祭牲的皮、肉、糞等,搬到營外,用火燒去(這火不是燔祭的火,表示不是蒙悅納的,這是代表神審判,債怒之火。基督亦在城外各各他為我們擔罪而死,來十三11:13)。 7放阿撒瀉勒羊歸來的人,與燒贖罪祭牲的人歸來時都需要(a)洗衣服(b)洗身(c)然後可以進營。 (七)結論;永遠的贖罪祭——亞倫為大祭司,每年一次進入至聖所為民贖罪,但基督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來七26,27,九11:28)。 捌 住棚節 (一)經文:利廿三83:44,民廿九,12:40。 (二)預表:基督作王,千禧年國。 (三)日期: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贖罪節後五天)。 (四)時期:為期共七日(代表完全的安息,第八日又逢安息日,代表千禱年國後永遠的安息)。 (五)意義;—往後看埃及,往前看千禧年。 l感謝神恩,因住棚節系在以色列人莊稼收穫末期所舉行者,他們收穫的是莊稼與葡萄等(出廿三16利廿三39申十六16:15)。 2神面前歡樂(利廿三40:41)與神同住(啟廿一3:5) 3紀念在埃及寄居作客(利廿三42:43申八2) (六)特點:凡以色列家生的人都要住在棚內,棚用棕樹枝(表喜樂得勝榮耀)(啟七9 )追念以琳棕樹,與溪邊柳條製成——柳條(表示愁苦,紀念在巴比倫生活)(詩一三七1:9 )棕樹枝與柳樹枝交相編織,這是表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 (七)條例: l第一日輿第八日都當有聖會,守安息不可勞動。第八日是節期最大之日,要有嚴肅會,獻火祭(利廿三36約七2,37)。 2每逢七年未一年之住棚節,祭司要宣讀神的律法(申卅一10:11)。 3七日內都要獻火祭。 a第一日獻公牛犢十三隻,公綿羊兩隻,一歲公羊羔十四隻,都要沒有殘疾的。 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細面,為那十三隻公羊每只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那兩隻公羊,每只要獻伊法十分之二;為那十四隻羊羔,每只要獻伊法十分之一。 再獻贖罪祭為一隻公山羊。 同獻的尚有素祭奠祭。 b第二日至第七日;祭與祭物同,惟公牛犢逐日遞滅一隻——這預表人感恩的心逐漸減少。好比在千年國完後,撒但複出,人又跟隨了它。 c第八日所獻者為公牛一隻。公羊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七隻作燔祭。其他素祭,贖罪祭與同獻的奠祭與上例均同。 (八)實現:住棚節是預表千禧年國的喜樂。其實現時景象當如聖經所預言者:賽二2:4,十一6:9,卅二17:25撒十四16:21。 節期的衰落 l懂有儀文的舊樣,心卻遠離神,雖有節期,但因祇注重崇拜的形式,以致以色列人的節期,終成為神所憎厭之對象(王上十二32:33,賽一11:15)。 2節期隨著猶太人自己的愛憎,隨意更改,以致本來是耶和華的節期,到了新約的時候,聖經已名之為猶太人的節期,雖有崇拜之名,未必有崇拜之實。 3同時節期,月朔,安息日原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西二16:17)基督既來,節期的存在,已失其真實的意義了。神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四24)。 耶和華的節期(佚名) 利廿三:2 這是聖經最奇妙的一章,宣佈神的子民全年當守的節期。這些節期,都是宗教性質;這是選民的特色,也是象徵他們與神的關係。共有八個節期:第一、安息日。每七天一次,不住的提醒他們與神的關係,他們國家的生存,完全在乎神。第二、逾越節,和無酵節。是在一年的起頭,特為紀念他們怎樣蒙神的拯救,出埃及,脫奴籍,分別為聖,享受神的自由。第四、是初熟節。收割莊稼的時候,要將初熟的莊稼獻給神。從那日算起,滿了七個安息日,即是五旬節。這是宣佈他們的生活,日用的糧食,都出乎神。他們耕種田地,也是向神負責任。七月是最神聖的一月。因這個月中,有三個節期:一,吹角節;二、贖罪日;三、住棚節。吹角節:令人停止工作,專心敬拜耶和華。贖罪日,一年一次,大祭司進入至聖所,為眾民贖罪。住棚節,乃是好叫他們世世代代知道神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他們曾經在帳棚裡,要他們紀念神的救贖和引導;又要提醒他們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他們進入迦南建造房屋居住,容易貪戀世界,看世界為家。現在有幾多基督信徒,也是因此墮落。神有時來干涉我們,搖動我們世界上的家,提醒我們在這裡本沒有長存的城,乃是尋求那將來的城。舊約的住棚節雖然廢了,那住棚節的原則,住棚節的精神,不可不有。主耶穌曾為我們禱告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以色列人每年守這些節期。神用各樣的方法訓練人,警告人不住的信靠神,順從神;在各種的時候上承認神。不但獻祭焚香是神聖的,就是一飲一食,在家在外,都要榮耀神。新約聖經說:無論作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歌西三章十七節) 禮拜日考 羅達園 夫安息日聚會。乃猶太人常例。利未記廿三章三節特羅亞雖無會堂。或祈禱處。但所集在三層樓上。為僻進之所。守安息日。亦算合宜。從保羅者八人。合特羅亞之通道者。亦成一群會眾。乃並不見保羅在安息日聚會。豈有在安息日之夕。始行聚會乎。安息日會謂此乃辭別之會。非正式之會。是集在安息日之夕。亦足見安息日會。公認保羅在安息日之中。未曾聚會也。因擘餅之事。平時聚會。固無不可。但在正式聚會擘餅。尤為應行之事。保羅謂哥林多人曰。爾曹集一處。意不在主餐。前書十一章二十節此哥林多人聚會。必為正式之聚會。因非時時有辭別聚會也。哥林多人在正式聚會以享主餐。保羅已許之。則保羅在安息日聚會。反不享主餐乎。安息日會謂在安息日之夕。始行聚會擘餅。則未在安息日聚會可知也。若曰特羅亞無猶太人。又無食堂聚集。可與猶太人辯論。既無特別之事。雖守安息日。亦循例耳。何足書也。至此辭別之會。開於安息日之夕者。因有猶推古之事。故特書之也。吾謂保羅在安息日已經聚會。在首日必不再行聚會。若立意在首日聚會。必不在安息日先行聚會。因居七日之久。必不二日相連聚會也。但路加明書在首日聚會。則安息日未嘗聚會可知也。抑再思之。若安息日果有聚會。在安息日之夕。又開辭別聚會。安息日雖無可書之事。但是夕有猶推古之事。路加必連安息日聚會而匯書之曰。安息日。門徒集。擘餅。然後接書是夕猶推古之事。乃路加著書之筆法也。乃不見路加書安息日之聚會。祇書曰七日節首日。門徒集。擘餅。遂接書是夕猶推古之事。路加之筆法既如此。則未在安息日聚會可知也。亦非在安息日之夕。開辭別聚會又可知也。安息日既未聚會。則首日之集。實正式聚會。其據十也。 路加著使徒行傳一書。凡涉要事。無不列入傅中。特羅亞開辭別聚會。與米利都開辭別聚會同。猶推古自備墮下。保羅蘇之。與路士得之弱足人。保羅愈之又相同。此固要事。有足書者。其餘如腓立比逐蔔筮之神。致裭衣受杖下獄。路士得彼石擊瀕死。帕弗叱巫者使之目瞽。以弗所舉邑騷動。哥林多被攻。曳至方伯署。皆保羅經歷之大事。路加逐一書之。但皆據事直書。並無一處繁有日期名者。獨在特羅亞之集會擘餅。則特書明在七日節首日。可知此日期。非為辭別而書之。因辭別以弗所長老。未書日期也。亦非為猶推古而書之。因愈路士得之弱足人。亦未書日期也。路加特書此日期者。實因保羅在首日聚會擘餅。為歷來所未行者。由保羅為開始。所以路加特書明於傳中。為聖會守首日為安息日之模範。其據十一也o 保羅二次出門傳道。至特羅亞時。路加已與保羅偕行。使徒十六章十節其後或因事別去。使徒行傳十七章十四五節十八章五節又十九節迨保羅第三次巡行至特羅亞時。路加複與保羅同游傳道。適逢保羅與門徒在首日聚會擘餅。在路加一方面觀之。從守安息日之習慣中。勿轉面守首日為安息日。覺有一層最新之景象。為平生不能忘者。故路加特表著之為紀念。所以明書曰七日之第一日。我儕聚集擘餅之時候。則此七日之第一日。即為第一日。非在安息日之夕也。此路加親身所經過之事。非耳聞者可比。又為親手所書之文。非他人代記者可比。其所書者定無錯誤。此以路加之閱歷。為守首之證據十二也。 更將當日之情景而細揣之。亦可證保羅確在首日日中聚會也。第七節雲。我儕聚會擘餅之時候。既曰我儕。則路加在此首日日中聚會無疑也。第十三節雲。我儕先上船。開往亞朔去。意思要在彼處接保羅。因為彼是如此安排者。按此言推之。確見路加先上船開行。不克與此夜會。祇留保羅一人在此夜會。又無疑也。安息日會謂非在首日日聚中會。獨在安息日之夕聚會。但路加已上船先行。不在此夜會。又何必稱七日之首日。為我儕聚會之時候乎。若曰路加亦在此夜會。則路加又何必日我儕先上船開行乎。若曰路加在此夜會。至天明始上船開行。但保羅亦在天明啟行。 路加必不曰我儕先上船也。且水路較陸路遠。船行較人行遲。又何能在亞朔接保羅乎。若謂路加在此夜會。至半夜始上船開行。則半夜尚未散會。保羅已安排路加輩先上船開行。必不于聚會至半夜時。始速之上船。況保羅以幕為業。使徒十八章三節其行旅等物。於黑夜上船。亦多難事。若謂餘人己上船。獨路加留至半夜始上船。吾謂路加已與保羅偕行傳道。各處皆有聚會。即在特羅亞七日之久。其聚會亦必不止一次。又何必戀此辭別夜會。至半夜始上船行乎。按行船之例。大約日中出貨落貨。至薄暮之後開行者居多。則路加上船。亦必在薄暮之時。祇留保羅一人。與信徒開辭別夜會。而路加所謂我儕聚會之時候。已非此夜會之時候。則確在首日日中之時候可知也。此保羅守首日為安息日據十三也。 或詰曰。此憑我儕二字。為路加在會之據。而路加既言我儕聚會擘餅之時候。又言我儕聚會彼座樓上。此二句均稱我儕聚會。既同一口吻。亦必同一時候。而我儕聚會彼座樓上。明明為夜中之聚會。則我儕聚會擘餅之時。亦即夜中聚會之時也。保羅亦只此一次之夜會也。況路加所紀多設燈之事。必為路加目擊之事無疑。不然。何能如此詳悉乎。吾謂路加于首日日中。既在此三層樓上聚會。保羅於首日之夜。又在此樓上聚會。路加雖既上船開行。不克與此夜會。亦可稱為我儕聚會彼座樓上?因日中會聚會於此樓上也。故不得孰此言。而疑路加亦在此夜會也。若謂保羅首日日中。未嘗聚會。獨在夜中聚會一次。則路加所謂我儕聚會之時候。果在何時候乎。其必在日中聚會。路加始有是言也。若如安息日會所言。直誣路加之書為誑言耳。若燈燭一事。謂路加目擊可也。謂之未嘗目擊亦可也。因保羅已議定夜中聚會。一至薄暮。即須燃燈。方館聚會講論。路加縱使薄暮已上船。亦可於船上見其燈燭之光。因樓高三層也。若在薄暮之後始上船。則路加面在樓上。見其燈燭既燃。然後上船也。但行傳全書所紀之事。其詳且盡者。路加多未目擊之事。即使路加未瞥見其燈燭。亦不得孰此為說。因斷無黑暗中談論者。且十二節謂眾抉少年。見其生慰甚之言。不第路加未見。即保羅亦未見。則未見燈燭而紀之。何害乎。此路加聚會己在日中。即保羅守首日為安息日。其據十四也。 安息日會謂保羅倘以首日為安息。決不行路。以犯安息日。因其為主忠僕也。安息日正論十四面吾謂安息日會。不悉紀日時之法。將計日時之法。而解首日之集。為安息日夕之集。故謂保羅在首日步行。其實則按文法之表面觀之。三尺孩童。皆知保羅在首日聚集。二日步行。祇因安息日會先有注重安息日之心。而欲抹煞首日。故強詞如此。實則道理不能掩也。然保羅為何不重安息日。而重首日乎。吾謂安息日之日期。與逾越、贖罪、各節之日期等耳。因上主視安息之日期。亦節期類也。利末記廿三章二節惟安息二字之精義。則不可磨滅。其成就則在基督身。其歸宿則在新天地。此保羅信基督後所得之見識。與前時大異也。初為法利賽人。謹守安息日。無所缺憾。故曰就律法上之義言之。我是無可指責者。迨信基督。始知無益而有損。恃法稱義之心始消滅。以信稱義之心乃萌芽。所以對羅馬人。有賴基督而盼律法之書言。七章四節對腓立比人。有藐視諸事。致獲乎基督之言。三章八節對加拉太人。有若恃法稱義。則基督之死為徒然之言。二章二十一節對哥羅西人。有安息日為影。基督為形之言。二章十六個此實保羅深藏於基督。故對哥林多人。有吾情乃得基督之心之言,也前書二十六節此不守第七日。而守首日之據十五也。 收主的莊稼(佚名) 利廿三:9—14;太九:34—38 每年十一月第四主日是教會所定感恩節紀念主日。A D一八六四年美國林肯總統制定為法定紀念節日(第三主日後的星期四),為紀念秋天收割莊稼而感謝神恩惠。今天是感恩節主日,我們感謝主恩,因祂賜下莊稼,本日又是中會排定要紀念海外宣道
:我們記得主會以傳道救靈喻為收割莊稼,因此,今早以收主的莊稼為題而想及下列三點,表示尊主為大。 (第一點)收割莊稼的感恩:①獻上初熟莊稼感恩;以色列人進迦南收割莊稼的時候要獻上初熟的莊稼(利23:9—14)。我們收割莊稼須要感謝主恩奉獻。我在南部,感恩節主日曾往農村教會,看見弟兄帶來許多收割的農畜產品,例如稻米,果子,菜疏,也有雞鴨,生畜,魚,蛋等排在講臺下麵,公務員獻上金錢為初熟果子,感謝主恩。②基督復活初熟果子:保羅說,基督復活成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23)。猶太人七個節期均有預表,逾越節表主為贖罪羔羊獻上,除酵節表主受死除去人的罪惡,初熟節表主的復活。基督成為一粒麥子落地受死,復活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我們當效法基督獻他本身為活祭,感恩節同時也是獻身節。各位兄姊,我們在感恩節不但收割莊稼感謝主恩,且要獻身參加收割莊稼,就是傳道救靈的工作。 (第二點)收主莊稼的比喻:主耶穌曾在馬太9:37—38並約翰4:35—38的聖經裡,①以那些需要拯救的眾人為莊稼,②以作傳道救靈的工作比喻收割,③以參加收割工作的人為收莊稼的工人,比喻之。收割莊稼為喻傳道救靈,我們看聖詩二一三及二一七首表達極其清楚,收割莊稼的要緊,歡喜快樂並其意義深奧,實在奇妙。 (第三點)收主莊稼的工人:主的工人須有下列各點的存心 ①眼看:主看見許多的人……如同羊沒有牧人(太9:36),主向門徒說,舉目觀看,莊稼已經熟了(約4:35)。各位兄姊,人要作工,必先舉目觀看,像先知以賽亞看見天上的異象,使徒保羅看見馬其頓人的異象,馬禮遜看見中國人的需要,各人蒙召作工。今日臺灣的救靈工作確實急要,正像九九隻在外失迷的現況,然而海外宣道也不能忽視的。據幾年前的統計全球華僑的77%約有一、一00萬人是分佈在東南亞一帶,泰國三七O萬,星馬二三01萬,印尼二00萬越寮一二一萬,緬甸三六萬,北波羅二六萬五,菲島一四萬五等,這些華僑需要福音,我們是否看見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麼? ②耳聽:圭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人要作工必須傾耳以慧,以賽亞,保羅蒙召均聽見主呼召的聲音。各位兄姊,你是否曾聽見,由臺灣教會派出海外的宣教師有多少位?包括將要出國的僅有10位而已。本堂出身的陳複生牧師等4名在星馬,其餘在泰國,日本,菲島,模里西斯,大溪地,飛枝島各1名。 ③腳行:主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父的旨意(約4:34),收割的工人不但眼見,耳聽,且要腳踏出去實行,撒瑪利亞婦人,保羅,腓利,他們就是如此。美國教會兄姊,他們獻金錢遣人出去傳福音而實行主升天以前的命令(可16:15)。 ④手作:主的食物又是作成父的工(約4:34),收割莊稼手最忙,我們親手作工心裡快樂。姊妹,青年作手工藝品賣金錢奉獻,實局奇妙。 ⑤口講:我們如不能遵主命令出去傳道,也能開口為海外宣道禱告。 ⑥心想:我們心想收割主的莊稼切實的急需,不但僅在耶路撒冷作工,同時也要派出更多的人到海外去宣道直到地極而蒙主的祝福。 感謝節 黃六點 利廿三:9—21 每年十一月第四禮拜是世界共同之感謝節,在此日全體信徒在年中享受神恩典,有感謝之表示。保羅先生說「……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使徒十四17),我知世界萬物,以及人類之衣、食、住、各項皆是由神賞賜,所以人要感謝神:神為要給人類能曉得謝恩,持定感謝節,本日此感謝節是照以色列民之傳統。 一、感謝節之由來 A三千餘年前以色列百姓在曠野的漂流其時不能耕作,常常無可飲食。 B神領他們進入在一個很好之土地,廣且肥沃,出產乳蜜,是很好之迦南地。 C神賞賜各樣之種子,使他們栽植,每日用涼風治氣,出日落雨,使萬物發生,五穀獲豐盛的收割,葉子滿是,他們很歡喜亦很感謝神。 D神命令他們在每年收割五穀之時,要用初熟之五穀帶到祭司面前奉獻給神做感謝節。 E以色列百姓,就設兩個感謝節。一個在六月初,就是他們收麥之時,另一個是在十一月中,就是一切之菜蔬菜子收割完竣之時,其中較盛大,較歡喜之,就是第二個感謝節之時。 二、怎樣要設感謝節 A要紀念他們往時皆無好之土地,且只在曠野沙漠漂流,每日艱苦過日,住在帳幕生活。 B使他們感覺神賞賜肥沃土地,充足之菜蔬米糧,這皆是對神之恩典。 C對摩西時代勞祿,到約書亞率百姓入迦南地,獲得此地作業以後,代代之子孫均有守此節,感謝上主鴻恩。 三、現在教會感謝節 A對以色列百姓之傳統而來。 B美國之國民在年中宗教行事中之一,就是此感謝節,將每年十一月第四之禮拜日,做感謝節之紀念日。 C主後一七七五至一七八三年,除起一七七七年以外美國議會命令全國之百姓,皆要遵守感謝節。 d美國初代大統領華盛頓(
Gearge W ashintton )將十一月廿六日(拜四)制定為每年感謝節之日。 E主後一八六四年美國大統領林肯( Abraham Lincoln)將每年十一月第四禮拜日制定感謝節之節日,訖到今日他們均有遵守。 F世界各國之基督教會及我台海長老教會亦皆共通將十一月第四禮拜,做感謝節之日。 四、要怎樣來守 A古代以色列百姓皆取初熟五穀交祭司之手,來搖在神面前,獻給神做感恩之意思。 B現在之教會,每個信徒將他們全年所對神得之恩賜,或帶米菜,雞鴨卵,菜子,金錢,衣服等各項物件帶到禮拜堂交給傳教者或是長執,在十一月第四的禮拜日始特別舉行感謝節之紀念禮拜式,將會友所獻金錢物品由任職會處分作各項慈善及教會之用,以此感謝神大恩典。我各人靜靜來想之時,實在是「主之恩賜你豈算不了,主的恩賜各項算來記,穩當滿心感謝神大慈悲」我無論何人貧賤富貴在神前皆有得其恩賜,我所可感謝之種類:如l全年平安 2事業順利 3病得痊癒4生子添孫 5升學就職 6結婚娶媳 7新居誌慶 8其他感謝,以上項我各人皆有分, 皆有得神之恩典,請我們都能知感恩。 結論 ① 色列百姓在他們收割之時,用初熟之五穀葉子取到聖殿獻給神,而幫助祭司教人識神,及做各種慈善之用。②我每個主日學學生及信徒亦要如此用感恩之心,儘量來獻錢獻物,作教會傳道,使他們能知曉明白神之大愛及各種慈善之用。 「五旬節的火」(佚名) 利廿三:15—21;徒二:1—4 舊約律法是新約美事的影兒(來10:1)。舊約豫表新約而新約應驗了舊約。自從神從罪中把我們拯救出來,我們才能與神和好及與神有美好的交通,更能服事主利未記廿三章曾載猶太人當守的七個節期,各有豫表。㈠逾越節(5節)豫表得救重生,則十字架寶血的救贖,主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㈡無酵節(6—8節)豫表分別為聖,則得救的基督徒必須遠離除去罪惡。㈢初熟節(9—14節)豫表奉獻與主,則基督復活成為初熟的果子獻與主前(林前15:20)。㈣五旬節(15—21節)豫表聖靈充滿,則主應許聖靈降臨。㈤吹角節(22—25節)豫表基督再臨,則耶穌再臨神的號吹響(帖前4:16)又表傳揚福音。㈥贖罪節(26—32節)豫表選民得救,則選民悔改債主得救。㈦住棚節(33—44節)豫表永遠安息,則選民得贖,教會被提,與主永偕. 前周我們想到「逾越節的火」,本周則想「五旬節的火」,如果沒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贖罪受死,就沒有五旬節的聖靈降臨了。我這次往聖地耶路撒冷去,我們看到主和門徒守最後聖餐的房間就是五旬節日他們受聖靈充滿同一個地方,實在奇妙。 五旬節是從主復活算起第五十天,是神賜下聖靈降臨的日子。五旬到了,門徒都聚在一處(徒2:1)。各位兄姊,我們欲求教會得著復興,我們必複效法初代教會常常聚在一起同心合意懇切禱告。主將應許的聖靈降下來,充滿聚集的眾人。他們蒙恩得著能力與膽量傳福音,因此,教會就興旺起來了。 利記廿三章七個節期獻上的祭都要將火祭一同獻上(利23:8、15、18、25、27、28)。五旬節日聖靈降臨的時候,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徒2:2—3)。 聖靈有舌頭如火焰,又五旬節獻上火祭,這就是五旬節的火了。五旬節的火就是聖靈的火。聖靈的火降下來,究境如何? (一)冷淡中得著火熱(徒1:5;2:3):聖靈降臨,叫人悔改認罪。洛山磯第一是老教會的復興,由一次姊妹會,母女彼此認罪禱告,燃起全教會四十八小時繼續祈禱會,因此獲得聖靈的火燃起,大家得著聖靈的大復興。我國宋尚節博士于民固廿五年四月來台奮興,英國衛司禮約翰膏興英國教會,又英國司布真,美國慕迪,均因五旬節聖靈的火,教會得著大復興。我們全教會必須參加復興的禱告會,得蒙聖靈的火燃燒,使我們冷淡的心情,獲得火熱的心情,在各種聚會,做禮拜,事奉主,讀聖經,祈禱,做見證,傳福音等蒙主賜下火熱的心。 五旬節的火不但叫我們冷淡中得著火熱且叫我們 ㈡黑暗中得著光明(則聖靈的光照)㈢在孤獨中得著安慰則聖經的安慰。㈣在亢旱中得著活水(得聖靈的活水江河)。㈤且可在軟弱中得著強壯(得聖靈的能力)。主升天前向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徒l:8 )。求主賜下五旬節聖靈的火,在這個時候,可以復興主的教會。 「初熟的莊稼」 鄭泉聲 利廿三:19—25 人在苦難中都易於許願,盼望脫離艱困好做某些有益的貢獻,然而難關一過就又忘形,不盡本分成了糊塗人。在西乃山下神為使以色列百姓明白在埃及受種種壓力痛苦時所立的願,能夠確記,免得辜負神和違背所立的約,就吩咐他們在進入新地,得新田新收成時應帶初熟的五穀來奉獻,可見神明明愛教祂的百姓通過這樣的命令想起以前,懂得現在和將來,這命令對今天的我們又怎樣: ㈠、當從奴隸得釋要進入流奶與蜜之地前,神要以色列人千萬勿忘飲水思源因為能到那地是由於使人脫離苦楚並賞賜享受初熟五穀的主權者耶和華,人當通過這個做法來承認神的主權和感謝祂的恩惠!又說:「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你們把獻給神的供物帶來那一大,才可以吃。」可知神是很嚴格要求人得很完全誠實地承認祂是一切的來源,在初熟的事物上當尊主為先。幾天來大家都忙互贈中秋禮品,目的是感於承受別人的恩惠,幫助和栽培:人對人都能如此,若說在你第一次有成就時不懂得也會受了神的一份恩情, 這豈不是基督徒的糊塗事?其實如歷代志上卷29:14:萬物都是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神所要的不過是一份感謝的心而已,如果不會基督徒的第一課承認神的主權,可說已失落基督徒的資格,更談不上要將一切的榮耀歸與祂。 ㈡、神吩咐他們獻祭時也當同獻燔祭、素祭和奠祭,很清楚的當你要獻初次的成就時不是拿你所喜歡的來就可以了,同時也得帶羊羔來,以羊羔的死來代贖你一切罪,朌望通過神所設的辦法,在那種與神和好的關係中來獻祭,若是尚未化神的忿怒,你獻什麼禮物都是白費的,為此人若不是出於愛神也得神疼愛的奉獻,我們必不接受這種不信不清潔的錢。所以一個人能奉獻是他的權利就是這意思,當我們要奉獻時當一面歡喜感到光榮,一面要檢討手上所拿的錢是和神清楚了的,或是還沾及污穢,癡想讓神喜悅,這種虛偽是褻瀆神的,我們明認任他拿出多少錢都必不蒙悅納,願你帶不敢先花用初熟的成果來時,也獻上燔祭讓神赦免你的罪接受你作祂兒女,在這關係中的奉獻才有功效。 ㈢、奉獻不是募捐,神說你當「帶來」不是因聽勸或勉強才做的,是心願亦是如意的,祂從無定那獻上的一捆要多大、要多小,而是要誠實,自由坦白地在神面前量祂的恩情來反應的,你想今天祂在你身上賞賜了些什麼,是身體、金錢、才能、時間、地位和在世上一切初次的歡喜,在你享受這些之先你的態度是什麼?最可怕的是不甘以神享用為先,竟或全部自吞,這搶奪祂的榮耀,否定祂的主權以自己為神的,真是犯了最嚴重的罪。 各位兄姊,盼望我們再次在主前檢點我們奉獻的精神和方法,是否你奉獻時沒求神赦免與和睦,是勉強和比較的錯誤奉獻,還是按本身得聰明將你從神而得的,每月每次奉到主前,耶穌報我們知道那獻二個半厘的婦人獻最多,聖經也明記:將你的心都給我。神惟一喜悅的是奉獻你的心,人若實在按聖經認神是主權者,也愛神歡喜地拿出來,那教會的經費必極有餘,可派置教師到很遠、可辦許多的社會福利事業,能在神面前更得到悅納的。 歡欣的月份 張之宜 利廿三:23—25;尼八:2—18 每逢十月,全國上下便洋溢著一片歡欣的氣氛,興奮的情緒,和喜樂的景象。 因為在十月裡,慶典與紀念日比較多:民國護生的國慶日,臺灣重歸祖國的紀念日光復節,以及偉大的民族救星,國民革命軍之父,總統 蔣公的誕辰。所以稱為「光耀的十月」。 在這個月份,不但國內的同胞歡欣鼓舞,從事慶祝;常年遠離祖國的海外僑胞們,也都紛紛組團返國參與盛典,以致一般的外國旅客,不容易訂到旅館,望洋與歎。 湊巧的是,猶太人節期最多的月份,也是陽曆十月,就是猶太曆的七月——以他念月( Ethanim ) ;因為在這個月份中,有猶太人的三大節日:初一的吹角節( Feast of Trumpets )、初十的贖罪節、與十五日的住棚節(
Feast .of Booths ) 。 依照利未記所載:「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紀念,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大祭獻給耶和華。」(利廿三23—25)民數記中則記述獻祭較為詳細:「七月初一日,你們當有聖會,甚麼勞祿的工都不可作,是你們當守為吹角的日子。你們要將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一隻、沒有殘疾一歲公羊羔七隻、作為馨香的燔祭,獻給耶和華。同獻的素祭用調油的細面,為一隻公牛要獻伊法十分之三,為一隻公羊要獻伊法十分之二,為那七隻羊羔,每只要獻伊法十分之一。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為你們贖罪。」希伯來人被擄歸國以後,曾在七月一日聚集,聽以斯拉宣罪、士師時代的罪、被擄以後的罪;其後,會眾領袖又率領會眾,立約簽名發誓,此後一定遵行 神藉著僕人摩西所傳的律法,謹守遵行一切誠命、典章、律例。最後,會眾又熱烈捐輸奉獻: 定例捐銀一舍客勒三分之一,為 神殿使用;獻初熟的土產;納十一捐等。這種情形,確像一次培靈奮興大會;不過其效果此我們現今的同類大會,效果要具體熱烈的多;以色列人經過此次奮興大會,造成一次民族大復興,砥礪靈性,保守信仰、效果宏遠歷久彌新。 假若我們虛心謙卑思想,我們所得 神的恩典,真是豐富長深,巴不得能于歡欣慶祝之余,像古時的以色列人、或者現代的韓國人一樣,時常敬虔舉行查經培靈奮興大會,恒切祈禱,悔改認罪、遵行 神旨、熱烈奉獻,相信對民心士氣,社會建設、甚至反攻複國、拯救同胞,必定大有裨益。阿們。 有關節期的規矩——當有聖會(譚志陽) 利未記第二十三章 在以色列人的習俗之中,節期扮演重要的角色。這是
神為百姓設立的,叫人用這些節日來到他面前慶祝,與充滿敗壞道德行徑的異教節期迥然不同。 神為他們定出節日,叫大家休息,一同吃喝歡樂,紀念 神恩,並因他為百姓所做的大事獻上感謝。 這些節期有其重要意義, 神也就藉看這些節期,讓他的子民世世代代學會敬畏 神。在靈意上,也預表了基督的救恩,從耶穌道成肉身開始一直到永恆的天家為止。 一.安息日——生命的安息 1-3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耶和華的節期,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聖安息日;當有聖會,你們什麼工都不可作。這是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 1.安息日的實意 第一,六日要作工。因 神在這六日曾作創造之工(創1:31-2:3),到了摩西時代,
神就把它定為十誡中重要條例之一(出20:8-11)。 第二,當有聖會。這是 神要以色列民在第七日要有聖會,不作其它俗事(賽58:13-14)。 第三,在一切的住處向 神守安息日。 神要求各人在各處守安息日,表示不可出外遠走(徒1:22)。 神規定,六日勞碌工作之後,第七日或安息日,要有一日不工作。這就是每週惟一的聖日。 2.安息日的靈意 安息日的靈意是:基督是我們生命的安息(太11:28,可2:27-28)。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只來到他的裡面,就得享永遠的安息。 應用:弟兄姊妹,你會在忙碌中回歸安息嗎? 神特別在七天中抽出一天來定為安息日,目的是要我們學會忙中安息,敬拜真
神,恢復靈力,使我們更好的事奉 神。 經文: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 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2-3) 二.逾越節——被殺的羔羊 4-5 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到了日期要宣告為聖會的,乃是這些: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 耶和華的逾越節是在正月十四日舉行。這節日是為了紀念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蒙救贖。 逾越節的靈意:逾越節的羔羊是耶穌基督的預表;基督是 神的羔羊——我們的逾越節祭牲(林前5:6-8),他為我們流血,救贖我們脫離罪的奴僕。他並沒有在創造的時候死去,而且是在時候滿足才死去的(加4:4-6)。因此,耶穌成了逾越節的羔羊,為我們被殺獻祭,我們當紀念他(林前11:24-25)。 應用: 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為我們的罪走上各各他,且被釘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使我們成為聖潔,蒙恩得救。從今天起,我們要時時擘餅喝杯紀念他。當你每次紀念主時,你的心情怎樣呢? 經文: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林前11:23-26) 三.無酵節——聖潔的生活 6-8 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七日是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無酵節與逾越節有關。這節日為期七日,從逾越節之後那一天開始——即尼撒月的第十五日至二十一日。這兩個節期的名字常被交換使用。在這期間,猶太人必須把家中所有的面酵拿走,因酵代表罪。 節期的時間是正月十五日,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民眾都吃無酵餅。在這節期間,第一日與第七日有聖會,什麼工都不可作。 無酵節預表基督徒經歷了逾越節的救恩之後,就要過著聖潔的生活(林前5:6-8,林後7:1,彼前2:1),將舊人與基督一同埋葬(羅6:3-5)。 在逾越節(我們的救贖)與無酵節(我們過聖潔生活的責任)之間並沒有時間上的推移,直到今天猶太人在節期仍然吃無酵餅。他們烤制這餅的時候要在餅上打眼(刺穿),這樣,在烤制過程中就會變成有斑紋。這種無酵餅顯然要提醒我們基督是無罪的,他為我們被刺穿,借著他身上的鞭痕,我們得到了醫治。 應用:我們本是有罪的,且罪孽重大,使我們無法脫離罪惡的纏累及罪所帶來的死亡。但我主耶穌基督作了逾越節的羔羊,為我們流血,洗淨我們的罪,讓我們安然地過著“無酵節期”(聖潔)的生活。 經文: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 神面前。按著肉體說,他被治死;按著靈性說,他復活了。(彼前3:18) 四.初熟節——復活的喜訊 9-14 1.初熟節的實意 9-11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將初熟的莊稼一捆帶給祭司。他要把這一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這捆搖一搖。 A、收割莊稼的時候:這天是收割大麥的開始,是在一年中的第一次收割。 B、獻上初熟的莊稼:獻祭時要把一捆大麥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作為收割的一種感恩。同時也要獻上燔祭和素祭。在向
神獻上這種祭以前,百姓不可吃所收割的。 C、在安息日的次日:這是初熟節所規定的時間——即一周的第一天,表示新的生命開始了。耶穌就是次日天未亮的時候復活的,他成了初熟的果子獻給了
神。 2.所獻上的祭物 12-13 搖這捆的日子,你們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同獻的素祭,就是調油的細面伊法十分之二,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同獻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 一是獻初熟的一禾捆為搖祭; 二是獻一歲的公綿羊為燔祭; 三是獻調油的細面作為火祭; 四是獻酒四分之一欣為奠祭。 3.吃初熟的定例 14 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們獻給 神的供物帶來的那一天才可以吃。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在尚未給 神獻祭物之前,無論是都不可以吃這些初熟的果實,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都不可吃。直等到獻祭的供物帶來向 神獻了祭的那一天,百姓才可以吃收穫的莊稼。 4.屬靈上的意義 第一,耶穌在安息日的次日復活(太28:1,約20:1),耶穌成了睡了之人復活的初熟果子(林前15:20)。 第二,第一次的收割被視為更豐富之收割應許。這象徵著復活的基督——耶穌基督成初熟的果子。他的復活保證所有相信他的人,都要透過復活而得著不死的生命。 應用: 神現在仍然期盼我們,把歸於他的一份首先分別出來,而不是等到末後將剩餘下來的獻給他,這絕不是感謝
神的好方法。 經文: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 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 神。(羅6:13) 五.五旬節——聖靈的降臨 15-22 1.五旬節的時間 15-16 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 五旬節或稱七七節,是在逾越節的安息日後第五十天舉行。也就是從初熟節算起到第五十天——即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 2.五旬節的奉獻 16-19 這是一收割的節日,目的是為開始收割小麥而感謝 神。 A、獻上素祭: 16-17節——初熟節獻細面加酵的二個餅 又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出細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當作初熟之物獻給耶和華。 B、獻上燔祭: 18節——獻七隻一歲的羊羔,一隻公牛犢,二隻公綿羊。 又要將一歲、沒有殘疾的羊羔七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兩隻和餅一同奉上。這些與同獻的素祭和奠祭,要作為燔祭獻給耶和華,就是作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 C、獻贖罪祭: 19節——獻一隻公山羊 你們要獻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 D、獻平安祭: 19節——獻兩隻公綿羊 ……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羔為平安祭。 3.五旬節的定例 20-21 A、祭司所得的那分:20節 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麥子作的餅,一同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是獻與耶和華為聖物歸給祭司的。 這是 神沒有忘記他的工人生活所需要的,因祭司是專職的聖職人員,是沒有田地產業的,他們就是靠著 神的供應來生活的(路10:7,提前5:18)。 B、節日所定的聖會:21節 當這日,你們要宣告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這是敬拜 神的特別日子,每個節期都當有聖會,使百姓更加懂得敬畏 神,生命更加得以成長。 4.五旬節的收割 22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這節經文與第9章9-10節是一樣的,這就是
神的慈愛彰顯,施憐憫與窮人和寄居的。 5.五旬節的預表 “五旬節”:表示聖靈降臨(徒2:1-4);“面酵”:表示 神的道(有活潑的發動力 來4:12);“兩個餅”:表示見證生命(“兩”是見證數,“餅”表示表示生命的糧 約6:11,35)。 連起來的含意是——聖靈把 神的道見證出來,能使人得生命,又帶來教會的大復興(太13:33,徒2:11-42)。使貧窮的人也能得福音(利23:22,路4:18,可16:15,賽55:1)。 應用:五旬節是頌贊 神賜下豐收的節日,又是聖靈降臨的大復興。每一個基督徒都要過“五旬節”,請問:你有“五旬節”聖靈充滿的經歷嗎? 經文: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2:1-3) 六.吹角節——基督的再來 23-25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七月初一,你們要守為聖安息日,要吹角作紀念,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1.吹角節的實意 吹角節是在七月初一日舉行。吹角是招聚以色列民眾一起來舉行聖會(即敬拜讚美會)。在這期間,以色列民有十天自省和悔改的機會,跟著就是贖罪日。吹解節與贖罪日預表以色列要重聚到應許之地,然後有全國的悔改。這就是猶太人新年的第一天——即一年的年頭。 五旬節的時間是在七月初一日,它的性質就是要守為聖安息日,節日的標記是吹爭作紀念,五旬節的主要要求是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2.吹角節的預表 其實這節期是描述另一次聚集——聖徒聚集被到空中與主相遇。 當主基督降臨時,也在吹角相送而來。“吹角”:表示吹號,就是表示基督降臨空中迎娶教會的吹號(帖前4:16-17,太24:27-28,林前15:52)。 應用:號筒即將要吹響,基督即將要再臨。弟兄姊妹:你預備好了嗎? 經文:我如今把一件奧秘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林前15:51-52) 七.贖罪日——教會的被提 26-32 贖罪日是在七月初十舉行,這日子已經在第16章有詳細的描述。在這裡又作了一些簡單複述。 1.贖罪日的實意 贖罪日預示以色列全國的悔改,那時一群有信心的餘民要歸向彌賽亞,並且得到赦罪(亞12:10,13:1)。這日的意義有如下幾點: 第一,當守為聖會。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七月初十是贖罪日,你們要守為聖會…… 第二,要刻苦己心。……並要刻苦己心…… 第三,獻火祭給神。……也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 第一, 不作任何工。當這日,什麼工都不可作…… 幾乎在第一節提到贖罪日的經文裡, 神都重複不可作工的命令。在這天,惟一忙碌工作的人就是大祭司。 第二,
在神前贖罪。……因為是贖罪日,要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贖罪。 第三,
違例者剪除。當這日,凡不刻苦己心的,必從民中剪除。凡這日作什麼工的,我必將他從民中除滅。你們什麼工都不可作。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第四,
守日的時間。你們要守這日為聖安息日,並要刻苦己心,從這月初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為安息日。 2.贖罪日的預表 以色列民所守的大贖罪日,可表示到將來主降臨在地上對猶太遺民的贖罪,那時猶太人才悔改認主(亞14:4,12:10,12,太23:39,羅11:25-26)。 當到了第五十年的贖罪日,“遍地發出角聲”(利25:9),為引進禧年。吹角節所預表的吹號是表示到主降臨的第一步:迎接教會被提;這時的吹角所預表之吹號,可表示到主降臨的第二步:到地上招聚選民(太24:29-31,結20:33-35。預備進入住棚節所預表的千禧年國度(啟11:15)。 應用:能夠進入千禧年國度的條件就是——認罪悔改,蒙主赦罪,成為聖潔。你已經分別為聖了嗎?耶穌第二次來臨時,你坦然見主的面嗎? 經文:所以,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也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癒。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2-14) 八.住棚節——永恆的天家 33-44 住棚節從七月十五日開始,以色列民要住在棚裡七日。住棚節象徵最後的安息和最後的收割,在千禧年期間,以色列民要安穩地住在他們的地上。 住棚節又稱為收藏節,這是全家人一起慶祝的慶典(參23:34;出23:16;申16:13)。這個節日和逾越節一樣,為要教導以色列人全家老少認識 神,也曉得 神為他們所做的大事,將自己再一次獻給 神。我們的家庭也需要宗教的慶祝,好使信仰更新,並將這種信仰傳給兒女。除了耶誕節與復活節以外,也應當揀選其他特別的日子來紀念神的恩典。(注:靈修版聖經) 1.住棚節的實意 A、守節的時間: 33-34,39節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七日。 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就從七月十五日起,要守耶和華的節七日。第一日為聖安息,第八日也為聖安息。 B、聚會的安排:35-38節 第一,首末兩日有聖會。第一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第二,七日之內要獻祭。七日內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第八日當守聖會,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要將火祭、燔祭、素祭、祭物並奠祭,各歸各日,獻給耶和華。這是在耶和華的安息日以外,又在你們的供物和所許的願,並甘心獻給耶和華的以外。 第三,勞碌的工不可作。這是嚴肅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 C、所懷的動態: 40節 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歡樂七日。 這裡所論到的有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用果樹和棕樹上的枝子搭棚。第二是要在耶和華 神面前歡樂七日。 D、設立的目的: 41-44節 每年七月間,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這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於是,摩西將耶和華的節期傳給以色列人。 神設立住棚節的目的有兩個意義:第一是作為選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第二是為要紀念 神領百姓途中的住棚。 2.住棚節的預表 A、預表主耶穌的道成肉身 約翰福音第1章14節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這裡的“住”字可譯為“
神支搭帳棚”,這樣,屬靈的住棚節就是“以馬內利”了(太1:23)。 B、預表千禧年的和平景象 啟11:15,賽2:2-3 C、預表永世時的新民蒙恩 啟21:3-5 應用:以色列人在無酵節中吃中無酵餅,這在《哥林多前》第5章7-8節是象徵什麼?給我們什麼提醒? 經文: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 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 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來4:9-11) 工作有時、安息有時(二十三1至14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教我善用時間,使我曉得把握機會更多親近你。 分別為聖,不單指向物質的奉獻,也包括時間在內。耶和華的節期(2)正是歸神為聖的日子,在其中要有聖會,會中神與人相會相通,人與人相交相愛,所以宣告為聖會的節期。 在神創造的設計中,一周之內祂是安排六日要做工,第七日是安息日的(3)。工作有時,安息有時,人不單要挑擔工作任務,也要效法神在六日創造後,第七日放下工作,享受安息(參創2:2)。安息日是紀念神創造之功,享受在創造中的一切恩賜。每當想起今天之所以有我們,全因為神的創造,就要感謝神,沒有祂的創造,那有我們呢!六天忙於作工,第七天安靜下來,親近敬拜這位創造我們的主,實在是應該的。 安息日除了紀念創造之功外,也紀念神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拯救他們不再過為奴的生活(參申5:15),因此談論安息日之後,第一個要宣佈的節期,就是逾越節。 逾越節翌日,正是無酵節,以色列人按例要吃無酵餅七日(6),預表靠著神羔羊的代贖,遠離罪惡,成為自由的人。 在神的拯救和護蔭下,人的工作才有成果,因此在初熟收成時,人要獻上初熟的莊稼一捆,作為搖祭(10-11,參9:21,14:12、24),以示感恩。獻上初熟的莊稼,一方面象徵基督成為初熟的果子(參林前15:20),另一方面是人也願意把工作上的收穫歸耶和華為聖,因此直至獻祭之後,人才可享用這些莊稼(14)。 節期是讓人從工作中釋放出來,使身心得著安息,這安息是有神參與在其中的。請注意,經文稱節期為耶和華的節期(2、4),而逾越節又稱之為耶和華的逾越節(5)。節期既是以神為中心,節期中的活動就絕不能以個人尋歡作樂為目的了,節期中的慶典和歡樂,跟感謝神恩息息相關,一方面紀念神的作為,同時帶著感恩的心去享受神所賜下的一切福分。請思想,屬神的人應如何安排今天的各種節日,才能把時間分別為聖,過有意義的節期和假日呢? 收成感恩、顧念窮人(二十三15至25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施恩的主,謝謝你賜下工作的成果,求主賜我愛心,顧念那些貧乏的人。 西奈山下,神所頒佈的律例中有這一條:「一年三次,你要向我守節。你要守除酵節……吃無酵餅七天。……又要守收割節,所收的是你田間所種、勞碌得來初熟之物。並在年底收藏,要守收藏節。一切的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見主耶和華。」(出23:14-17)從獻初熟莊稼的安息日之次日算起,滿了七個安息日後的翌日,定為收割節,兩者前後相差共五十日,因此收割節又稱為五旬節,或七七節(參出34:22)。 收割節介乎陽曆的四月至六月之間,是完成收割小麥的季節。節日為期一天,充滿感恩的歡樂,紀念神在農耕收成上的保守和供應,而所獻的祭包括兩個搖祭的餅(16-17)、燔祭(18)、贖罪祭和平安祭(19)。地裡能有出產,能有收成,並非必然的恩典,蒙恩的人實在值得慶祝歡樂。在新約中,喜樂、禱告、和感恩,是彩色生活的三元色,也是神在基督耶穌裡,為屬神的人所定下的旨意(參帖前5:16-18),而收割節正是這幅彩色人生的寫照。 在收成之時,特別在收割過程中,要紀念窮人和寄居者的需要,在此訂定了「留下餘穗」的規例(22),以提醒我們在感恩之餘,不可忘記與生活困乏的人分享神的恩典。 到了七月初一日,要守吹角節(24),提醒百姓要作好預備迎接同月快要來的節期:贖罪日(七月初十日)和住棚節(七月十五日)。按猶太人的曆法,一月是宗教年曆的正月,而宗教年曆的七月初一是猶太人的元旦日,吹角是表明神紀念祂的約,讓新的一年有新的恩典。 五旬節跟今天的感恩節,可謂有異曲同工的果效。在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社會節奏中工作,你是否願意放一天假,不為別的,只容讓自己有空間去數算神在工作上所賜下的恩典,也與一些朋友、親友、身旁的鄰舍,或者一些落難的人,一同吃飯,分享神賜給我們的恩典? 贖罪更新
歡享天恩(二十三26至44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謝謝你賜下更新的機會,讓我更深體驗天恩的豐盛。 以色列人的七月,是一個相當特別的月份,因為其中有三個節期。七月初一是吹角節,七月十日是贖罪日,七月十五至二十二日是住棚節。 今天的經文提及七月兩個重要的節日,首先是贖罪日,全民一起省察認罪,也要一起禁食,因這是唯一要禁食的節期。按以色列人計算,一天的習慣是從日落開始至翌日的日落為止,因此,贖罪日是從初九日落開始,至初十傍晚結束(32)。贖罪日特別強調要刻苦己心(27、29、32),認真的對付罪,不沾不潔的物,分別為聖的以親近神為念,好能與蒙赦的恩相稱。能有一天放下一切,專心來到神面前,一方面省察自己過錯,另一方面體會神的赦罪之恩,發現生命更新和成長的路向是美好的。 贖罪日後的第五天是住棚節,這是一個農耕安竭的日子,一切受割工作已經完成準備,把農作物收在倉庫裡(39),所以這個節期又稱為收藏節(參出23:16)。人能享受辛勞工作的成果不是理所當然的,乃是神賞賜給人的上好福分(參傳3:12-13),我們不要忘記感恩。 另一方面,住棚節也是紀念以色列人昔日出埃及、在曠野飄流的日子(43)。這些歲月相當艱苦,若不是神的同在和保護,人實在活不了。住棚節期間,以色列民要在帳棚住七天(42),每天都要獻火祭(37-38,參民29:12-38),且要在神面前歡欣快樂,數算神恩(40)。 「忙」這個字十分有意思,是由「心」字和「亡」字合成。在忙碌的世代中,往往把感恩的心也「亡」掉了。贖罪日和住棚節是讓人從工作中釋放出來,因為人往往忙於日常事務,既輕忽了赦罪的大恩,也忽視了神的同在,以致放鬆自己,不知不覺中容讓自己陷入罪的網羅。最致命的是,忙碌還抹殺了我們在神面前的省察和享受神的同在,甚至連回轉更新的機會也吞噬了。所以,贖罪日和住棚節其實是屬靈生命的保險設計,不容忽略。你願意在一年之中,將一天分別出來,定為你的贖罪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