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第二十六章短篇信息 目錄: 利未記第二十六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利未記第二十六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論主與以色列民立約其或得福或受禍之事 利廿六
(佚名) 與我反對我所以與他們反對 利廿六40 (佚名) 有關禍福的規矩——任你選擇(譚志陽) 行道守約 神必同在(二十六1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背道棄約 神必懲教(二十六14至39節)
(香港讀經會) 謙卑認罪 神必紀念(二十六40至46節)
(香港讀經會) 利未記第二十六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在還沒有看二十六章以前,我想稍微補充一點點上次我應該說,可是還沒有說的。也許有弟兄姊妹引起一些疑惑,我們提到,在城裏的房子是可以賣斷的,但是他賣出去一年內,他可以把它贖回來。上次我們只是提了,人已經有的要持守,不要放棄,這一件事是指著神所造的新耶路撒冷。因此,如果在新耶路撒冷的建造上,我們已經有了一點份在那裏,我們千萬不要失去那一份,這是上次我們所提到的。 但是有人賣掉,一年裏不贖回來,他就永遠不能再有這一份產業,因為在城裏的成房子一年內不贖回,就是永遠賣斷。上次我們漏掉把一年內可以贖回那個意思交通出來,為甚麼一年內就可以贖回來?我們必須這樣看,在這一個產業還沒有賣斷以前,人如果覺得,我這樣賣出去是作錯了,因此他改變他的意思,他要贖回來。這是說出一個甚麼事實?在新耶路撒冷還沒有顯出來以前,或者說,一個人在神面前的路沒有走完以前,因為一個人的路在神面前走完了,那就一切都成了定局。在他還沒有走完他要走的路以前,他發覺「我走錯了,作了愚昧的事。」他悔改,回轉,重新把他原來有但是已經失去的找回來。 這樣,他就可以不致永遠失去他的產業。這給我們看見一件很清楚的事,我們能一直維持著在神面所已經有的,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假如有一個時候,我們失落,我們離開了主的路,結果就會失去了神所應許的賞賜。在主還為我們存留的時間以內,還沒有到了那界線以前,神還是允許我們有悔改,回轉的餘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神一直在提醒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我們可能會有失敗的,有些時候我們會作了愚昧的事,但是我們的主留下回轉悔改的機會給我們,在神所顯明的定局還沒有出現以前,我們還是有機會回到父那裏去,這是一年裏你可以贖回的意思。 但弟兄姊妹必須要注意,一年的時間不是很長的,如果說五十年是一個禧年,一年跟一個禧年來比較,一年是非常短的時間。如果這樣比較,就是五十分之一。這是神留下給我們有悔改的機會,但神不是永遠在那裏等著我們悔改,如果我們堅持不肯悔改,我們的主不會無限期的等待。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神等待的時間很快就過去,如果神等待我們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只能承擔我們自己所招來的虧損,這一點是我須要補充進去,是上一次所漏掉的。 豐盛的救恩 到了二十六章,弟兄姊妹看到,神現在對整個的利未記來作一個總結。二十六和二十七這兩章,是最末後的兩章。在這兩章裏,你看下去,就明明給我們看到了,是神對利未記的總結。神在利未記裏說了很多話,神為甚麼說這許多的話?神說這些話的目的在那裏?我們看到神從利未記一開始,一直到現在,神說了許多的話,我們可以把神所說過的話,歸類為幾點。頭一點是從第一章開始,說到神預備人回到祂面前的路。這是非常明顯的,因為一開始就是說到五個祭,五個祭就是人回到神面前去的路,五個祭就是神所預備為要挽回人的方法。在這挽回裏,祂不僅是我們得恢復的資格,並且是把我們恢復到神起初的定意去。所以我們看到那五祭的事,每一點,每一滴都是說到神的兒子所作的一切。神的兒子所作的一切,乃是要把神的自己,借著神的兒子來作成在我們這些失落的人身上。 過了這五個祭,我們就看見一些潔淨的條例,從生活,從飲食,從人與人中間相處的事上,來說到如何維持在神面前活在祂的光中。像大麻瘋怎麼去潔淨,食物怎麼去分別潔與不潔,如果人落到不潔裏,他要怎樣去恢復,這些都是潔淨的條例。從這些潔淨的條例裏,我們仍然看見神在為人預備回轉的路。然後我們就看到一些生活上實際的操練,指導人如何活在神的面前,如何在神的心意裏活出神的喜悅。這也是一些條例,這些條例是把人帶回到神自己的光中,活出神的所要。 所以不僅是有了道路,也同時有了內容,有了榜樣,並且更進一步引進榮耀。特別是在最近幾次,我們看到禧年這一部份,我們看禧年的條例,好象是怎樣處理人和人的關係,如何處理人和產業的關係,但是看進去的時候,你非常容易看見,這是神把新天新地的光景作為影兒的放在那裏,叫一切都還原,叫一切都得釋放,叫一切都活在自由裏,那就是一個新的永遠的開始。我們感謝讚美主,如果我們知道新天新地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就知道那是神榮耀毫無保留的彰顯,我們人被帶進新天新地的時候,那就是神豐盛的救恩完全作成,也是神的一個新的帶領的開始,或說是神在宇宙中間工作的新的開始。我們感謝讚美主! 維持活在神的應許裏 從利未記第一章到二十五章的末了,我們看到神透過這些條例,給我們啟示了祂要作成的事。現在二十六章來了,二十六章和二十七章是說出甚麼呢?乃是說出要維持活在神的應許裏。我們感謝讚美神,我們看見神向人說的話,實在是說得很仔細,不像我們有些時候想說這個,結果沒有說出來,有些時候,不要說的也說了出來。但神說話是說得非常細,祂沒有要說的祂不說,祂也沒有把不要說的說了出來,祂的話一說出來,我們都看見神的完全。從二十六章開始,我們可以說,那是神總結整個利未記裏所說的,也是非常清楚的向人指出,他們如何維持活在神的光中,回到神的命定裏。 我們看二十六章第一節到第二節,很容易就看見,這就是十條誡命所涵蓋的濃縮,把十條誡命濃縮在這兩節經文裏。目的在甚麼地方?乃是向神的百姓很清楚的說明神是誰,人該如何的活在神的面前。我們感謝讚美神!我們要留意,「你們不可作甚麼虛無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們的地上安甚麼鑿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1)弟兄姊妹很清楚,這不就是頭四條誡命的濃縮嗎?這不是非常清楚向人說出神該有的地位嗎?神在這個時候,向祂的百姓確定神的地位,讓神的百姓非常明確的去持定獨一的真神,除祂以外,再沒有別的神,只有祂是配得敬拜,配得服事的。這明明就是頭四條誡命。 接下去,就說「你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2)那就是進入安息,雖然只是提到安息日和敬重神的居所,安息日很清楚就是安息日,敬重神的居所就包括了人在地上的生活,你如何活在神的面前。如果你敬重神的聖所是在人的中間,你活著就不能離棄神的路。這不就是十條誡命中的後六條嗎?神自己說出,「我是耶和華。」(2)很清楚,很乾脆,「我是耶和華。」為甚麼你們要這樣作?因為「我是耶和華。」耶和華是甚麼意思?我們一再提過,用我們中文聖經翻譯,耶和華就是自有永有。如果從意義上來說,就是從永遠到永遠,祂是開始,祂是終結;祂是阿拉法,祂是俄梅戛;祂是始,祂是終;祂是起初,也是末後。 弟兄姊妹,這很清楚把神是如何的一位神,放在神的百姓眼前。因此神說,你們都是要被帶進禧年去的人,這一點我們是很清楚的,因為只要你是一個以色列人,只要你是活在以色列地上,你就是朝著禧年前行的。不管你是在甚麼時候,你是一步一步靠近禧年的
。既然是靠近禧年,那就是靠近完全享用神的供應,神的豐富,神的保護,神的同在 。我們看禧年的時候已經指出過,這一個禧年就是指著千禧年。 在顯出禧年的時候,也給我們引到一件事,第一個禧年以後,按著人的歷史來說,再過五十年就是第二個禧年,過了第二個五十年,就等第三個禧年
。按著人的歷史來說,好象禧年過了,那就回復原來的樣子。但弟兄姊妹,別忘記,禧年前面還有禧年,第二個禧年前面還有第三個禧年,但在禧年條例裏,就牽連到上一次我們所提到的,在城裏的房子不可以賣斷這一點,我們就看見那永遠的禧年。這不是過了第一個禧年,就等第二個,過了第二個就等第三個,乃是你一碰到禧年的時候,你就被帶到那永遠的禧年。這一個永遠的禧年,當然是包括千禧年,但卻是越過千禧年而進到永世裏,就是進到新天新地裏。進到了千禧年,更進到新耶路撒冷去。我們感謝讚美主! 現在神說,祂所要作的祂都預備好了,現在剩下的不是神再要作甚麼,現在剩下來的乃是人要怎樣的跟上去,這是非常嚴肅的一點。弟兄姊妹,你千萬不要以為神還要為我們預備甚麼,從舊約的啟示到新約的成全,都叫我們看見,神所要預備的都預備好了,神在已經為人預備好的以外,祂不會再有甚麼新的預備,因為在神所預備的一切,人如果能跟上去,神永遠的計畫就成就了。現在讀到利未記末了的時候,我們就不再看見神怎樣再為人預備,只看見神在告訴人該怎麼生活。你再也看不見神告訴人說,他們要來恢復在神面前蒙悅納,這些神都預備好了,所以剩下來的是人如何跟上去。 跟上神的道路 第一、第二節,這兩節肯定了神的地位以後,從第三節開始,神就向人指出,人所該選擇的路,或者說,人所該跟上的事物。從三節開始到十三節為止,在這十一節的經文裏,乃是從正面說出人該如何揀選,人該如何跟上。從十四節開始,一直到四十六節,就是二十六章的末了,乃是從反面來說出,人在神面前所作的揀選。當然,從正面來說,這些都是承受應許的應許。如果從反面來看,也就是說出人在神面前一定受虧損的應許。都是應許,但一些應許是叫人蒙恩的,另一些應許是叫人受虧損的。 當然,我們都願意活在承受神祝福的應許這一點上,我們就來看這一部份。第三節開始,神說出了一個條件,那是唯一的條件,沒有再多的條件。這一個條件管理著人在神面前蒙福的一切,因為從第四節到十三節,全是神的祝福如何臨到祂的子民。這些祝福怎麼能臨到神的子民呢?有一個條件,是唯一的條件,神沒有在這條件以外加上甚麼
。那是甚麼條件呢?「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3)換句話說,人如果確實的服在神的權柄底下,具體的來說,人若實在的活在神的話語的管理底下,神就要作第四節以下的事。 第四節是這樣開始的「我就給你們。」(4)我就給你們,給甚麼呢?就是底下說的許多事。神把這許許多多的給人,只是根據這個事實,就是人活在神話語的權柄底下。弟兄姊妹記得,類似這兩句話的話,在神跟以色列人所說過的話裏,並不是很生疏的,對他們來說,他們應該是很熟悉。弟兄姊妹記得,神頭一次向他們說這話是在甚麼地方呢?是在西乃山下。他們出埃及來到西乃山下的時候,神就向他們說話,那是在出埃及記十九章,「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行我的吩咐,我就叫你們在萬民中作我的子民,」然後又說,「你們要作祭司的國度,作聖潔的國民。」這些話對神的百姓來說不是陌生的,神很多次已經跟他們說了,頭一次就說在西乃山下。在別的地方說的,也許以色列人可以忘記,但頭一次在西乃山下神向他們說的,他們不可能忘記的。為甚麼呢?因為神說了這話以後,神就告訴以色列的百姓說,「我要降臨到西乃山,你們要好好預備潔淨自己三天,我要降臨到那裏,我要跟你們說話。」那三天過了,以色列人實在是看見,神在祂自己的榮耀裏降臨到西乃山。接下去一連串的,就是神把律法傳給他們,接著神就把為神建造會幕的整個安排託付給他們。所以以色列民不可以忘記神這樣說過的話,因為神說過這樣的話以後,他們就經歷一連串他們沒有辦法忘掉的事。 現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神又再說這話,離開頭一次說這話,大概有六,七個月的時間,不算是太長久,他們是忘不了的,不可能忘記的。現在神重新來說這一點,那是非常明顯的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律法你們已經有了,會幕你們也已經有了,律法告訴你們如何活在神面前,會幕是使你知道神陪伴著你們行走,並且你們與神中間也建立了交通」,因此,神的子民就該毫無保留的接受神的權柄,承認神的權柄,服在神的權柄底下。 神再說這一句話,「你們要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弟兄姊妹留意,中文聖經裏有一個事實,英文聖經同樣有這樣事實,那就是路。神肯定的給人指出,準確的路是這樣走的,走與不走是你自己去決定,如果你決定了是這樣走,神就說,「我就給你們。」如果你決定不要這樣走,神也說得很清楚,那是在十四節以後,你們就得不到這些,你們會失去這一些,不僅是失去這一些,還要接受許許多多你們不該去接受的。這點我們留在以後再交通,我們今天晚上要從正面來看。 跟隨主的人所接受的賞賜 神的百姓若是真實的按著神話語的權柄來跟隨,神說,「我就給你們。」(3)給你們甚麼呢?以下說了好些事,但是歸納起來就有一個事實,第一,神作他們的供應,第二,神是他們的豐富,第三,神是他們的保護,第四,神是他們的得勝。弟兄姊妹們,光是這四點,已經是非常非常足夠了。因為神說這四樣,好象是有以下的事發生在他們中間,但是你讀進去的時候,你讀到的是神自己借著這些現像,顯出神是在他們中間,是神讓他們去享用神的自己。我們稍微來看看這幾點。神說,「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3)這是及時的降雨,弟兄姊妹們,我們對這個及時的降雨,不會領會得很透徹,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裏,及時下雨當然是好,如果不及時下雨,也沒有甚麼大不了。因為我們有很多水庫,這個水庫都可以把水儲起來。 說我們在加州吧,我們過去曾經歷過接連七年的旱年,我們還沒有缺過水。雖然用水是有點限制,那時地方政府也告訴我們,要一再的利用再制水,把那些洗過衣服的水不要放掉,要留著來澆花。你洗車子的時候,不要用自來水,你用那些再制水來洗。甚至告訴你說,你們洗車子的時候,把車子開到草地上,洗過車子的水也就澆了草地,地方政府都跟我們說得很詳細。你雖然是在用水時有很多的限制,但是我們還沒有缺過水,我們還活得到今天,沒有因著天旱而引來災害。 但是在以色列地就不是這樣,在以色列地若不及時下雨,他們就完了。尤其是那時的人根本就沒有水庫的概念,就是有水庫這個觀念,你放到以色列地,也沒有多少水給你儲起來。以色列的農作能有豐收,完全是根據及時的雨。我們讀聖經的時候,特別是在舊約的先知書上讀到類似這樣的話,「及時叫春雨秋雨降在你們的地上,」我們就說,那有甚麼了不起?很了不起,對以色列人來說,如果春雨不下,他們上半年就不必耕種了,如果秋雨不降,他們下半年的農作也不必存甚麼盼望了。如果春雨秋雨及時降下,以色列人就很開心,我們幾乎可以說,他們就坐在那裏等豐收。這是神給以色列人的一個應許。 神賜下豐收 神在這裏頭一件事就告訴他們,「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你們打糧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時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種的時候,並且要吃得飽足,在你們的地上安然居住。」(3—5)弟兄姊妹,你看神在這裏用這樣的話來描寫他們的豐收,你們打糧食一直打到摘葡萄的時候,你們摘葡萄,一直摘到撒種再種地的時候。弟兄姊妹,你能想像得到豐收的情景?底下還有幾句話,說得更清楚的,「你們要吃陳糧,又因新糧挪開陳糧。」(10)甚麼意思?弟兄姊妹們,這就是說,你們去年收割的,今年還沒有吃完,還剩下很多,新的收割又來了,你就覺得這些陳糧不好吃了,我不要吃,把它放到一旁去,我要吃新糧。 弟兄姊妹看到,神給他們看見,他們要在那地豐收到這樣的一個光景。神不是說,你們要在那裏拼命,汗流滿面,然後你們就可以有糧食。弟兄姊妹,這個是墮落的人所接受的咒詛,我們都記得,神向誰說過「要汗流滿面才得糊口」,但是在利未記這裏,你看見神非常豐富的給他們供應,神沒有說,你們要像你們的祖宗一樣,「汗流滿面,才得糊口。」我們要看見神這樣說的話,不是糊口的問題,這裏所說的是豐足的問題,不是汗流滿面的問題,是他們守神的話的問題。在亞當被趕出伊甸園的時候,他們要得著吃的,他們必須履行一個條件,就是「汗流滿面」。但現在神給祂的子民一個豐富的應許,這豐富的應許不是要他們去汗流滿面,但不是叫他們作懶惰的人,而是叫他們作所應該作的。不是汗流滿面,而是謹守遵行神的話。我們感謝主!這個的確是寶貝。 神作保護 還有第二件事,神是他們的保護,我上星期六到沙加緬度,我去看一個弟兄,那是我們張弟兄的哥哥。我們到了他家的時候,我們就懷疑是不是找錯了房子,好象不大像樣,好象變了樣子。我們在那裏猶豫的時候,我們就認出一些東西,是這裏,沒有錯,但是為甚麼引起我們疑惑?原來他這個房子所有的門戶和窗戶裝了鐵花,我們覺得好象不是從前那樣。我們進去了,我們弟兄的妻子就給我們說了很多的話,說到沙加緬度現在的治安壞到一個甚麼程度,那些人來搶東西的時候,是把你屋子裏所有的都搬走。有人在前面按門鈴,你去前面開門,另外一些人在後門用大石頭把玻璃門打破,他們就進來。他們進來作的頭一件事,就叫你快點燒開水,你也不知道燒開水作甚麼用。那姐妹跟我們說到,隔壁兩條街上有一家人就是這樣的被搶,賊人走掉,他們就馬上報警。員警來了,記錄了一些事,也看見一壺水燒開在那裏,那員警就說,「你們真是幸運,他們沒有拿開水燙你,他們這些人就是把開水燙得你不敢反抗,要是他們搜出來的東西不能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拿開水來燙你,逼著你要再拿出來。」還有一家人,被這樣搶過一次,過了不到兩個禮拜又再來,頭一次是來兩個人,第二次就來四個人,他們就把他家裏的東西全部搬光。所以我們的弟兄姊妹就說,「不成不成,」趕快就把鐵花裝起來。 弟兄姊妹,你說,只有沙加緬度是這樣嗎?嚴格說起來,我們在地上到甚麼地方去,可以真實給你有安全感的嗎?無論你到甚麼地方,你都不會有安全感。你說,「我裝上安全系統,我就安全了。」你曉得,人家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那些人就會來把你的電源先弄斷,甚麼反應也沒有。 弟兄姊妹,你看我們活在地上隨時會碰到這種光景。但是你記住,神給祂的子民有一個應許,你們雖然很富足,你們豐足的到一個地步,陳糧沒有吃完,新糧就來了。收割還沒有收割完,葡萄也成熟了。葡萄還沒有收穫完,新的種植由開始了。雖然你們是這樣的豐富,但是你們卻是非常的安全,因為神說,「我要賜平安給你,在你們所住的地方,沒有人侵害你們,連惡獸我都不讓它們在你們周圍出現,人不成為你們的傷害,獸也不成為你們的傷害。」(參6) 雖然這裏沒有說蛇,我說實在話,很多獸我都不怕,就是對蛇有點恐懼。但是我想,神說這話的時候,蛇也一定包括在裏面。甚麼都不能給你們有傷害,你們非常非常的平安,也不會有戰爭的事情發生,你們完全是活在平安的光景裏,因為那平安不是別的,乃是神的自己。神在那裏,誰都不能越過神來侵犯你們。我們感謝主,這樣的應許到了新約的時候,還是那麼真實。若不是神的允許沒有任何的傷害可以臨到神的子民。 神就是得勝的保證 提到這樣一件事,我們就要感謝神,因為我們又看到另一件事,就是神是他們的得勝,他們這樣享用平安,因為神是他們的得勝。弟兄姊妹注意,「你們要追趕仇敵,他們必倒在你們刀下。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7—8)五個人能追趕一百人,這五個人一定是很厲害,一定是人看見就發抖,所以大喝一聲人就逃跑。 我們中國有一本小說叫做三國演義,裏面就說到有一個人叫張飛,他在一個地方叫長板坡,那時很多敵人的軍隊來追趕。那個故事我不講,追到這個長板坡橋上的時候,這一個張飛就騎在馬上站定在那裏,那些軍隊一看見是張飛,他們都不敢再往前。他們不敢向前,但他們也不退後,張飛在那裏大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和我決一死戰。」他這樣一喝,故事就說得離奇了,橋就給他喝斷了,還不僅是橋被他喝斷了,連那個溪水的水流也給喝退了,倒流了。那些軍兵一看見,不得了,趕快跑,就散掉了。 神說五個人追趕一百人,這五個人一定是像張飛一樣的,他大喝一聲,所有的敵人都倒啦。弟兄姊妹們,這是小事,五個人追趕一百人有甚麼了不起?你再看底下那一句,「你們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8)。弟兄姊妹們,你留意看,五個人追趕一百人,五十個人才追趕一千人,要追趕一萬人,必須要有五百個人。但這裏不是說五百個人,這裏說是一百個人,一百個人就追趕一萬人,五倍的加了上去。弟兄姊妹,你說這一百人一定都是張飛那樣的。不是,不是在乎這些人是甚麼人,乃是在乎神在他們中間,他們也能同心的跟隨主的道路。 弟兄姊妹,你千萬要記住,這許多的應許完全是根據第三節,「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底下的事就發生了,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五個人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追趕一萬人,那個秘訣完全是因為他們站在神那一邊,神也站在他們中間。他們與神同心,他們自己也彼此同心,神在他們那裏得了一個厲害的出口,神的得勝就在那裏顯明出來。弟兄姊妹們,我們實在要向主低頭敬拜,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謹守遵行神自己的話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平常我們只是覺得,遵行神的話與不遵行神的話,好象沒有太大的區別。你們遵守神的話,又不見得了不起到甚麼地步,我們沒有遵行神的話,也不見得神現在就追討我。弟兄姊妹們,我們真看到神的經歷裏去,就會發現是非常嚴重的事。雖然神今天沒有顯出遵行神話語的結果是甚麼,有些時候會顯出,不一定都顯出。但是總有一天神會顯出。等到那一天,我們眾人都到基督台前去的時候,弟兄姊妹,你就看見了,遵行神話語所帶出的結局是怎麼一回事,不遵行神的話語所帶出的結局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神,在這裏非常明顯的叫我們留意到這一點。 神要住在人中間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一點是甚麼呢?「我要眷顧你們,使你們生養眾多。」(9)弟兄姊妹們,這話好象很久沒有聽過了,甚麼時候聽過呢?在神造人的時候。神造人的時候曾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作甚麼呢?為神來執掌權柄,把神的榮耀彰顯在全地。在亞當失落了以後,這話沒有了。「生養眾多」就成了人的重擔,生出來了,你怎麼養呢?你養得來了,你怎麼教呢?一大堆的問題在這裏,所以在亞當墮落了以後,生養眾多就不再是一個祝福。挪亞出方舟後,雖有這話,但都沒有帶著祝福。如今神又提起了,「你們要生養眾多。」從字面上來看,神把他們帶回神起初的目的去,神把他們帶回起初的計畫,也就是神永遠的計畫。 不僅是如此,你說,現在生養眾多是一個重擔。弟兄姊妹,剛才我們說,陳糧還沒有吃完,新糧又來了,你不必擔心生養眾多,拿甚麼來給他們吃。回到神的旨意裏,好是好,但是我去那裏找那麼許多給孩子們吃?神說不是你去負責的,神自己會作成這一個。這不就是在馬太福音中主說的,「你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都要加給你們了。」這正是主說的話。但是我看重的,弟兄姊妹看重的,還不是說我們生養眾多,神負責給我們各樣需用,我們要看重的,乃是我們實在聽從神自己的話所引出的結果。那結果是我們給恢復到神永遠的旨意裏,回到神永遠的旨意裏。 你接下去再看,「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我的心也不厭惡你們,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神。」(11)弟兄姊妹們,留意這一句話最先出現在甚麼地方?在出埃及記二十五章。最末了出現在甚麼地方?啟示錄二十一章。弟兄姊妹們,你看到了麼?你真看到神永遠的旨意,或說神永遠的計畫是怎麼的一回事,神要在人中間支搭帳篷,神要住在人的中間,神要與人同住,神要與人合一。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神,神說,「我不厭棄你們,雖然你們是亞當的後裔,雖然你們有墮落的歷史,但是我不厭棄你們,我要與你們同住,因為我是你們的神,我要作你們的神。」弟兄姊妹們,這是何等榮耀的一件事!神要作我們的神,神要住在我們中間,神現在已經住在我們裏面,祂也實在是住在我們中間。 這些都是在我們的信心裏和經歷裏領會過來的。但是等到有一天,神要叫人在眼見裏也看到這樣的事。弟兄姊妹,你讀到啟示錄二十一章的時候,你看見神這個心意的成全。這是神的旨意恢復在人的身上,只是這恢復的路是怎麼走呢?我們仍然要回到第三節,「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給甚麼呢?剛才我們所細細看的這幾個部份,神都要給我們。弟兄姊妹們,這是何等寶貝的事! 末了,神說了一句話,這句話給我們一個好大的光照。祂說了「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然後就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曾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使你們不再作埃及人的奴僕,我也折斷你們所負的軛,叫你們挺身而走。」(13)甚麼叫「挺身而走」?那就是作全地的主人,不再作人的奴隸,不再作地的奴隸,因為神在這裏說,是「我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 弟兄姊妹們,出埃及的目的乃是要叫神的子民作全地的主人,出埃及的目的乃是叫人去承受神的自己,那道路只有一條,就是遵行神的話。同樣是這個原則,弟兄姊妹可以看到,出埃及不就是指著我們今天蒙救贖的恩典嗎?我們蒙了救贖,我們能滿足於僅僅得救嗎?許多人滿足於僅僅得救,弟兄姊妹,你看到神的話在這裏發表的時候,在舊約以色列百姓的身上,神還沒有叫他們停留在僅僅離開埃及,何況現今我們在神兒子的救恩裏面,祂是要借著祂的兒子把祂所有的有形有體的豐富,都賞賜給我們,我們能滿足於僅僅得救嗎?我們感謝主,我們不滿足於僅僅得救,因為我們看見神拯救的目的,乃是把我們帶回祂自己的一切裏。 我們感謝主!祂給我們指出了一件事,要得著神的這一切,只有一條路,那是唯一的路,就是追隨神的話語。我們把整個利未記來重複溫習一遍,我們就看到,從第一章到二十五章,完全是神給人的預備,預備人如何給恢復到神的豐富裏,所有神要預備的,祂已經預備好了,神就向人指出那一條路,如何走進祂所預備的豐富裏。非常簡單,只是謹守遵行神的話語。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一切的追求,就是回到神的話裏去。很多人追求經歷,我們說,我們需要有經歷,但是我們不追求經歷,我們追求活在神的話裏。甚麼時候我們活在神的話裏,經歷就自然在那裏。所以我們追求的方向,目的,不是經歷,而是活在神的話裏,叫神的話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切。這是主向我們解開祂的心意,求主恩待我們,叫我們不僅是明白,也產生愛慕。──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離棄神心意的結果(二十六14—46)(王國顯) 上次我們看了利未記二十六章上半,我們說從第一章到二十五章,神要作的已經作好了,神為人預備的,也預備得非常完全。二十六章開始神就給祂的子民一個非常嚴肅的勸勉,鼓勵和警戒。我們上次就看了勉勵的那一部份,神勉勵祂的子民要好好地跟隨神的心意,這樣,神那出人意外的各樣的祝福就要顯在他們的中間,各樣的恩待都不缺。 今天晚上我們要從十四節開始,十四節開始就剛好翻過來,從另一方面來提醒神的子民。在十三節裏,神明明指出神為甚麼這樣恩待他們,因為是神把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的,這也是給我們在救恩裏的人看到的相同的原則,謹守神在救恩裏把我們從罪和死裏面分別出來。救恩不是只給我們一個分別,並且要把我們領進神本性所有的一切豐富,所以救恩的目的不是僅僅脫離罪和死,救恩的目的乃是叫我們承受神榮耀的豐富,也是彰顯這位榮耀豐富的主。 現在到了十四節,神的話語一轉,就轉了個方向。上面是告訴他們,若是準確地活在神的面前,他們的結果是如何。從十四節開始,話語就好象一下子變得很嚴肅。我們說得嚴重一點,謹守神的警告,說得輕一點,是神對祂子民的一些提醒。提醒甚麼呢?提醒他們不要離開神自己的話。我們看上面的那一段話,神子民蒙福唯一的條件是遵行神的話,十四節開始就指出,神的子民如果落在神的管教和擊打裏,原因也只有一個,就是離開了神的話。我們常常說我們很重視神的話,因為神是用著祂自己的話來引領我們走路的,也只有神自己的話纔能印證我們在神面前的揀選是否準確。 認識神的性情 我們如果把二十六章念下來,我們好象看見神從一端一下子又轉到另外的一端。為甚麼神是這樣作的呢?是不是像人的話所說的,「翻臉不認人」?明明說得好好的,一下子就變臉了。如果我們不夠認識神,我們就會說神是變化無常。人往往不留意為甚麼神會給我們這樣的感覺,沒有留意我們是怎樣活在神面前。只是說神很厲害。我們看到十四節以下的一段,我們不能不先注意神的性情,或者說我們要注意神那完全的自己。我們都知道神是完全的神,我們說到神的完全,就是說在祂沒有一點點殘缺。祂是完全滿了憐憫,同情,但神也同時是非常的聖潔和公義。神是豐豐富富的神,但有些時候我們也覺得我們向神的等候,神就好象很吝嗇的樣子,根本就沒有答應我們。有的時候我們覺得神很大方闊綽,有的時候我們又覺得神很吝嗇。在我們的感覺裏,常常掌握我們不到神那完全的性情。 在二十六章裏,很明顯就有兩個很極端的對比。一面是滿了恩典,另一面是滿了追討。我們如果不認識神的自己是完全的神,我們就會論斷說,「為甚麼神會這樣?」若我們領會神是完全的神,果真是滿了慈愛,滿了恩待,但祂也是滿有公義,滿有聖潔。所以我必須從神的話語裏,不只是看見神說話的內容,也從神所說的話裏去認識神的自己。我們讀何西阿書的時候,先知就指著以色列人說了以下話,先知說,「以色列是沒有翻過的餅」。甚麼叫做「沒有翻過的餅」呢?我們作餅的時候,放進煎盤裏燒,燒了一段時間就把餅拿出來,看看是甚麼一個樣子,沒有翻過的餅是怎麼樣的呢?一面是燒焦的,另一面可能還未燒熟。我們不要用我們今天的烤箱來看這烤餅的事,我們要從當年那些人烤餅是怎麼烤,我們就懂得沒有翻過來的餅,一面就是焦的,一面還是生的。 神借著先知指著以色列人就是這樣說,這些人是沒有翻過來的餅。一個時候很熱心向著耶和華,轉過臉來就不認識耶和華,敬拜偶像。好象就是要跑極端,人一直是走極端的,因為我們人都不是完全的,我們是有缺欠的人,所以不只是以色列人會成為沒有翻過的餅,連我們也常常會成為沒有翻過的餅。神不是這樣,祂是完全的神,祂不會偏離任何一方面的,一擺出來就是很全面的。我們就很難會這樣,我們常常在弟兄姊妹們當中看到的事。一些弟兄非常有愛心,但愛到一個地步,連神的公義都可以不管,只是愛就成了。翻過來也有一些弟兄姊妹只看見神的公義,一點點跟公義合不來的事,他就儘是不放過。不放過不公義的事是對的,但是在處理這事的時候,常常少了一點憐憫的心腸。我們人是會這樣,顧得公義就丟掉了愛,管得了愛,就忘掉了公義。所以許多時候,弟兄姊妹中的難處就是在這樣的光景裏產生出來。 感謝神,祂給我們看見,祂擺出來就是完全的神,所以我們看見,神在這裏的勸勉和提醒,是放進同一章的聖經裏。當然聖經的分章分節是人後來所作的,我們儘管可以忽略這一點,但我們不能不承認神好象是把相反的性情擺在一處。所以第三節就說,「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怎樣,怎樣……使你們享用各種各樣的祝福。現在到了十四節就馬上轉了口風了,「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例,厭棄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14—15)我待你們就要這樣,這樣……。我們看見整個口風完全轉了。但細細留意這樣的話,我們就看到神心裏面的感覺。第三節那裏短短兩句話,「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怎樣,怎樣賜福給你們。但是到了十四節就看到,從不同的方向來說同一件事。為甚麼神要這樣說呢?為甚麼不像第三節那裏那樣說「你們若不遵守我的誡命,不謹守我的律例,」我就怎樣怎樣了?十四節裏就不是這樣說,說了很多你以為是重複的話,但是卻一點都不重複的。 神是從各方面來叫人注意。我們看,第一,「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例,厭棄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說了多少事情在這裏?但這些事歸納起來,仍然可用第三節那兩句話加個「不」字上去就行了。但是神沒有這樣說,神說得非常仔細,一點一點地給人指出來。從律法裏指出來,從誡命裏指出來,從神自己本身點出來,從神的典章點出來,從神跟子民立約的歷史點出來。這樣就看見神很完整地在提醒人,不讓人好象有一點的誤解和走迷了路。看神的話說得那麼細,這樣細的話,說出神雖然在責備人,祂仍然是我們的保護,祂要借著一些責備的話叫我們得保護。人用背來向著神的時候,神就說明祂這樣來待他們。神說祝福的話一共說了十一節,但是說到這些提醒人的話,就從十四節一直說到末了四十六節。為甚麼神說了這許多的話?神的話說得越清楚,人受保護的程度就越明確。同時也說出神在管教祂的子民的時候,神還是在人的身上有一個等候,有一個盼望。 逐步的管教 我們細細地看下去,頭一件事,神對那些悖逆的百姓的管教是一步一步地加重。起初神是輕輕地給他們一點管教,他們不回頭,神就加重一點。在神加重了一點以後,他們仍是不回頭,神又再加重一點。我們看這一大堆話的時候,就發覺這一個事實,有點像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神對付埃及的人一樣。我們看見神對埃及的對付,也是一步一步加重的。如果神對那些與祂作對的人,還是存這樣的心思,那麼對自己的百姓,更是如此的顯明祂的憐憫。 我們來看看是怎麼一步一步的加重。「我待你們就要這樣,我必命定驚惶,叫眼目乾癟,精神消耗的癆病,與病轄制你們。你們也要白白地撒種,因為仇敵要吃你們所種的。我要向你們變臉,你們就要敗在仇敵面前。恨惡你們的,必轄制你們。無人追趕,你們卻要逃跑。」(16—17)從這裏我們看到不單只是責備,同時是有了管教,叫他們失去了安全的保證,叫他們失去勞苦所得來的結果,叫他們落在一種驚恐的光景當中。我們想,這些已經很不好受了。我們承認這些的確是不好受,但是神不這樣作,人就不知道自己走錯了。神若不在我們前面堵住我們的出路,我們不知道我們已經走歪了。我們看到從起初神就在那裏堵住我們要走的路,我們就走不上來,若我們靈裏面是蘇醒的,我們就會想,為甚麼沒有辦法走上去呢?失去了神的祝福,失去了神的同在,就知道自己錯了。我們就不能再繼續走下去,我們要回轉。我們看到神一切的管教,責備都是帶著這一樣的成份。 再往下去看,「你們…若還不聽從我,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18)接下來就講到神怎樣處理他們。「我必斷絕你們因勢力而有的驕傲,又要使覆你們的天如鐵,載你們的地如銅。」(19)我們看到以色列人進迦南的時候,的確是帶著神的權柄,能力和恩待的。在利未記傳給以色列人的時候,他們還沒有進迦南,但是神已經對他們說這些話。從二十五章我們就可以看到,從開始就說,「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的地的時候,」(二十五1)就要怎樣,怎樣了。我們看見以色列人進迦南的時候,他們的確是很威風的,因為神一直走在他們的前頭,他們一直跟著在神的後面。他們所走的路都是神為他們打開的,神讓他們毫無保留地享用神為他們所作的,所以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確是有可驕傲的本錢。 當然是不應該驕傲,但他們是顯出了驕傲,因為他們有點本錢。他們的本錢就是神的同在和神的應許,結果神就把這些收回。他們可以照樣顯出驕傲,但卻沒有驕傲的本錢了。不單是如此,覆蓋他們的天如鐵一樣,載他們的地好象銅一樣。哎!這不是很好嗎?我們改行作礦工吧!我們向天一拿就拿到鐵,向下一挖就拿到銅了,那是多好的事。但不是這樣,神說天如鐵,地如銅,乃是說出他們生存的條件全都沒有了。為甚麼呢?以色列人在迦南地所享用的屬地豐富,乃是根據神的祝福。那祝福就是叫秋雨春雨按時降在他們的地上。所以天如鐵,就是沒有雨下了,天就不再下雨了。禱告求神下點雨,但卻發覺天好象沒有這麼柔軟,禱告的話到了那裏就過不去,這個天好象把我們跟神的寶座分隔開。 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禱告的經歷?禱告卻禱告不出來,好象受了很大的壓制,使禱告出不來。有的時候從掙扎中把話語從口裏迫了出來,但這些話好象是出來,但卻是無影無蹤,用人的話來說,就是消失在空氣中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經歷過的弟兄姊妹就懂了。禱告出來,禱告好象是往上升了,但是上升的到一個地步,它反彈回來,這個是最糟糕的,禱告好象是給彈了回來一樣。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天成了鐵,跟神的交通已經沒有路了。人可以拼命在這裏掙扎,但是無論怎樣掙扎,都是不能越過這個障礙,因為交通的路已經斷了。 「地好象銅」,我們懂得迦南地的豐富就顯明在他們地裏的出產,地裏的出產是叫他們不住地享用豐富,但現在地成了銅的樣子,怎樣可種地呢?要把地犁開,犁不動,用耙把它耙松更不可能,這樣,地怎可長出作物來呢?上文說到,下種的,別人給你收割,別人去收割,還能種下去,但現在連種下去都不成。一作比較,我們就看到神的手在那裏加重。神也明明說過,神的懲罰要七倍地臨到他們。 我們再一段一段地往下去看,我們就看到一段比一段更重了。重到一個地步,他們要吃他們兒女們的肉。這成了怎麼樣的世界!就算是這樣,他們吃了兒女們的肉
,他們還是不能活下去。神懲罰七倍,加七倍。弟兄姊妹,我不知道我這樣領會有沒有錯,我不是說一定是,但很可能,開頭是正常的追討,正常的追討沒有反應就是七倍的追討,若果七倍的追討沒有反應,就再加七倍,若用算術級數來算,那就是十四倍,跟起初來算是十四倍。若用幾何級數來算,那就是四十九倍。當然不敢說我這領會是準確,但是有可能。連續幾個七倍,我不知道用那一個來計算,若用起初那正常的追討來作計算,那還好一點。若用受罰的光景來作計算,那就很厲害。我們看到神的話裏有這樣一句話,「神是輕慢不得的,」我們求神實在給我們從神提醒以色列人的話裏,也看到我們該領會的。 管教與鞭打是為了叫人回轉 我們的難處就來了,神那麼嚴重的處理,我們怎樣可以受得了。神為甚麼這樣嚴厲?不可輕一點嗎?這是我們的感覺。我們能體會得到的。我們若不落在神審判裏,就不會覺得重,人若是落在神對付裏,他會感覺很重很重。我們不能忘記,就是在我們的感覺裏面覺得很重,很重,我們還必須注意為甚麼神會叫我們感覺得這麼重?我們從神的話裏便可以體會出來。「你們若不聽從我」,「你們若還不聽從我」,「你們若仍不改正歸我……」「你們因這一切的事,若不聽從我」(14,18,23,27)我們看見神說的話也是一步一步地說得更清楚,「你不聽從我,就有這樣的事,」「你還是不聽從,我就作這樣的事,」「我作了這許許多多的事以後,你仍然不聽從。」我們摸到神的心思嗎?接觸到神裏面的感覺嗎?我們以為神一步一步加重祂的警告,神會很開心,很喜樂嗎?如果我們以為這樣,神就會很痛快,因為神能把祂的怒氣發洩,那我們就錯了。 作父母的人都知道,他們責備兒女的時候,在管教兒女的時候,那作父母的心裏不是很喜樂的。你說他們當然不喜樂了,他們發怒到了頂點。不是發怒到了頂點,乃是傷心到了頂點。我們要摸到神心裏這樣的感覺。我們纔能看到「你不聽從」,「你若還不聽從」,「仍然不聽從」的意義,我們碰到神裏面的傷痛,也是一層一層地升高。這是一方面。 另外我們還要看見神對付人的目的是甚麼。祂要叫人從悖逆中回轉到祂面前。我們會問若一直管教下去,人都不回轉,神還在那裏這樣作嗎?原諒我這樣說,神不能不作,因為神永遠紀念給人所立的約,祂沒有辦法忘記祂與人立約的事。對以色列人來說,祂沒有辦法丟開跟亞伯拉罕所立的約,祂不可能丟開跟以撒說過的話,也不能放棄祂跟雅各說過的許許多多。神的信實讓神沒有辦法放棄祂所揀選的。所以祂雖然沒有看見祂的子民回轉,祂仍然在那裏繼續作祂要作的工。 我們翻到這一章末了,我們就會看到。「並且他們要服罪孽的刑罰,因為他們厭棄了我的典章,心中厭惡了我的律例。雖是這樣,他們在仇敵之地,我卻不厭棄他們,也不厭惡他們,將他們盡行滅絕,也不背棄我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卻要為他們的緣故紀念我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他們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我要作他們的神。我是耶和華。」(43—45)我們看到神對人的紀念,在這裏完全沒有保留地解開了。祂那樣的管教,和嚴厲的對付,目的是要把人帶回神揀選他們的目的。神起初揀選他們的目的是甚麼呢?如果我們看以色列人,我們就不能忘記「你們要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子民。」若是說到在人身上的目的,我們絕對不能忽略神起初造人的宣告。神雖然作這些管教的事,在人的感覺上好象叫人受不了,但是神卻是為了那一個榮耀的目的,要把人一個一個地挽回過來。 我們感謝神,神說儘管你們照樣用背向祂,祂也不厭棄他們,祂是這樣的一位神。我們必須再看一件事,神作這許許多多,仍是為著叫人認識自己的愚昧。所以在四十節那裏,我們看見一件事,「他們要承認自己的罪和他們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並且承認自己行事與我反對。我所以行事與他們反對,把他們帶到仇敵之地。那時,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我就要紀念我與雅各所立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並要紀念這地。」(40—42)。我們看到這一位信實的神,就是祂在管教人的時候,祂仍然紀念祂起初的定意。我們感謝祂,因為祂是信實的神。我們還是要感謝祂,因在追討最重的時候,在我們感覺裏,好象從今以後,神不再理會我這個人的時候,祂仍然沒有關閉讓我們認罪回轉的路,祂仍然打開叫人認罪悔改得恢復的那一條路。我們感謝主! 我們看到這個地方,我們領會到神對人的提醒,可以說是甚麼話都說盡了。如果一個人向著神的心是柔軟的,他也會從神的嚴厲裏遇見神的憐憫,這是關乎人的這一方面。但是因著人的愚昧無知就演出了一件很不簡單的事。從三十四節開始一直到四十三節,我們看到神說的另外一件事。上面說到許許多多是直接說到人的身上,但在這一段話裏是說到人所住的地的上面。在這段話裏,如果我們能領會神說的話,我們也只能向神更深的俯伏和敬拜。 地享用安息 我們留意這樣的事,「你們在仇敵之地居住的時候,你們的地荒涼,要享受眾安息,正在那時候,地要歇息,享受安息。」(34)我們看見一件甚麼事?看外面,這個地荒涼,長了野草了,成了野獸狐狸的住處了,那樣好的地落到這樣的光景,實在是太可惜和可憐,這是從外面看。但是我們看到神心裏的意念,我們就看到一件事,神不是說那地荒涼,神乃是說這地享用安息。我們不大領會地享受安息是甚麼一回事,但如果我細細體會地在神的心思裏的地位,也許我們會稍微領會一點。神創造天地的時候,神六天工作,第七天安息。那一個安息是誰的安息?是神的安息。神怎麼能安息?因為神所作的,完全作好了。本來是一塌糊塗的地,現在已經被生命充滿了。地不再是空虛混沌,地不住地享用生命的清新氣息。神心裏面安息,地也安息,地也不再在仇敵的手上成了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人墮落以後,連累了地也得不到安息。 我們舉例來說,現在許多地方都鬧水災,其中有相當多的原因是人為的。為甚麼說是人為的呢?因人為了增加財富,亂開墾土地,也亂伐那土地上的樹木,所以很多河流的兩岸水土保持作得不好,雨下多了一點,水流一沖下,難處就發生了,使地也得不到安息。但是神實在是要地得到安息,神不單要地得安息,神是要萬有都進入安息。所以人得安息是神所注意的,地得安息同樣是神所注意的,萬有進入安息仍然是神所注意的,神要借著祂名下的人把地帶進安息。我們讀二十五章的時候,讀到禧年,就是說這個問題,安息年,禧年都是說到這個問題。但是人的墮落也叫地得不到安息。 神不能讓人長久把地負累,祂的子民背叛的時候,神只好暫時放棄人,來維持地要得安息的這一個心意。我們注意神怎麼說「地多時為荒場,地要多時歇息。地這樣歇息,是你們住在其上的安息年所不能得的。」(35)神定規一個安息年是讓地得安息,但是人既然不肯進入安息,神卻不讓人的不要安息,也叫地不得安息,所以神就把祂的民交給外邦人擄去。地在人的眼前好象荒涼,但卻是在那裏表明神使地得安息。我們感謝神,神對地尚且有那樣的感情,對祂的子民的感情怎麼會比地更小呢? 我們往下看的時候,我們就看見神管教人,實在是不得已的。神要把人帶回祂榮耀的旨意裏,所以一直說到末了,神就說,「我是耶和華神」,然後有一個說明,「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借著摩西立的。」(46)神是用立約的形式來宣告這些事,人可以不守約,但神卻是不能不守約,因為祂是耶和華。就因為是耶和華,所以祂給祂子民的帶領是這樣的完全,一面叫人看見,在應許裏的豐富,一面也叫人看見離開神的結果。在離棄神的人身上,神仍然沒有顯出一點放棄他們的意念,祂用盡各樣方法把他們挽回過來,這就是我們的神,祂的名字叫作耶和華。──
王國顯《在耶和華面前蒙悅納──利未記讀經劄記》 利未記第二十六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以色列入是在西乃山與神立的約。 耶和華神在啟示了’禧年』之後,又把蒙祝福的路擺
在以色列入面前,神指示以色人的事如下: 一、重申誡命的前四條(]一2節),和尊敬神的居所, 這是典章。 1,因為我耶和華是你們的神,(誡命第/.條和第三
條) 2、不可為自己作虛無的偶像,雕刻的或柱像,鏨成的 石像,向它跪拜(誡命第二條) 3、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曰(誡命第四條) 4、敬我的聖所(神的居所) 二、遵行神的律例,謹守神的誡命(命令)的祝福(6— 1 3節) 1,土產,樹結果子,糧食,葡萄,吃得飽足。吃陳 糧,因新糧挪開陳糧(1 0節) .77.
2、安然居住,有平安,無人驚嚇,息滅惡獸,沒有刀 劍,五人要追趕100人,100人要追趕l萬人,仇敵
必倒在你們刀下。 3、生養眾多。 4、神必堅定所立的約一一與神的關係 神不不厭惡他們:要在他們中間立帳幕,在他們中間行 走,作他們的神,以色列入作神的子民。
三、以色列人若不聽從神,不遵行神的誡命,厭棄神的 律例,厭惡5申的典章,不遵行神的一切命令,違背 神的約,神的管教就要臨到(]4-39節) l、驚惶 2、癆病、熱病 3、興起仇敵,在敵人前逃跑 4、白白撒種,仇敵要吃你們所種的(16節),天如 鐵,地如銅,地不出土產,樹也不結果子。 5、按罪加七倍災(1 8節)七次懲罰,七次擊打 (24、2 8節) 6、打發野地的走獸到你們中間(22節) 7、使你們人數減少(22節) 8、降瘟疫,刀劍臨到(25節) 9城荒涼(3 1節)城成為荒場(33節)分散在列邦
中(3 3節) 1 0、在列邦中滅亡(38節) 四、神的管教是一步步加重,神的管教是根據以色列人 對神的態度。 l、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的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 例,厭惡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
的約,我待你們就要這樣(1 6節) 2、你們因這些事若還不聽從我(受了管教還不聽
從)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1 8節) 3、你們行事若與我反對,不聽從我,我就要按你們的 罪加七倍,降災與你們(2 1節) 4、你們因這些事仍不改正歸我,行事與我反對,我就 要行事與你們反對,因你們的罪擊打你們七次, (2 3節)斷絕你們的糧。 5、你們因這一切的事若不聽從我,卻行事與我反對, 我就要發烈怒,行事與你們反對,又因你們的罪,
懲罰你們七次,並且你們要吃兒子的肉,也要吃女 兒的肉„„我要把你們散在列邦中滅亡(38節) 五、當以色列人遠離神,落在神的管教下,(來十
31,落在永生神的手裏,真是可怕的)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9),唯一的路乃是順服,悔
改,謙卑 l、要承認自己的罪,和他們祖宗的罪:罪性,和總 罪。 2、承認自己行事與我反對,(40節)指罪行。承認 自己有罪的行為。 3,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4 1節)乃是心裏政 變。 4、服了罪的刑罰(43節)信而順服。乃是從裏面順 服了。 六、當以色列人轉向示申:神就要如此待他們。 l、神卻不厭棄他們(神是信實的神,約壹一9)不 將他們盡行滅絕(44節) 2、神要記念與雅各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 罕所立的約。(42節)神不背棄約。 3、神並要記念這地. 以上的律例,典章和法度(律法)是耶和華與以色列 入在西乃山借着摩西立的(46節),所有神對以色列入的 管教,也可作我們基督徒的警誡(來十二4.12),管教的 目的乃是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改變我們使我們有神的
性情(彼前一4) ,這也是藉水和道(神的話)把教會 洗淨,成為聖潔榮耀的新婦(弗五26,啟十九7)。 ──
蔣繼書《利未記讀經劄記》 論主與以色列民立約
其或得福或受禍之事(佚名) 利廿六 利未記一書。既至二十五章。論禧年大福最高慶之一事。是則可以為其書終之完全無缺矣。但最末之兩章。即廿六廿七章。 乃可以之為附篇也。 先以二十六章分之為三。 第一至第十三節。論以色列民若守主約則獲福。 十四至三十九個。論以色列民若背主約則受禍。 四十至四十六節。論以色列民于末時知罪歸主。 本書上文。多以禮儀表彰主道。惟有數章。是屬於歷史之體栽者。至此章則直言以色列民將來所必。曆返其故土之預言。 以色列選民。若守主約則獲福。此福如何。可曰有五。一其國豐富。(本章四五節)二其國平廉。(六節)三其國勝敵。(八節)四其國民增。(九節)五主與永偕。(十至十二節) 惜乎。以色列民。竟不能以獲此諸福。其故何歟。皆由其不遵守主約者耳。然將來以色列民。返回故土悔改之時。而後方可享之。經曰。以色列民乎。爾有福社。何民若爾。為主所救。主護爾如盾。使爾以刃獲勝有榮。敵必詔媚於爾。爾必履其山岡云云。(申命記三十三章廿九個) 以色列民之背主約也。其所受之禍如何。曰播種徒勞。地土變為荒蕪矣。敵人憾恨。被轄而受苦矣。瘟疫饑荒。死亡而相繼矣。凡此諸災。皆不能免。 然使地土變為荒蕪者。此即被異邦異族所蹂躪也。主曰。以色列民將死於力及。擄至諸國。耶路撒冷為異邦人所蹂躪。直至異邦人之期滿焉云云。(路加廿一章廿四節0羅馬十一章二十五節)嗚呼。以色列民之所以受此刑罰者。亦為其不受每七年之安息年。故主特使其地土休息。而享安息之年焉。看本書二十六章三十四五節有曰。爾寄居敵國。爾地荒蕪。此時地自可休息而享安息年。因爾居此地之時。未守安息年。不容地休息。既荒蕪。則自休息云云。 此章書有四次言曰。主必譴責以色列民至七倍。(十八節廿一節廿四節廿八節。)惟此倍字。當釋為載字。可曰主必譴責以色列民至七載。此七載。即如但以理四章十六節。廿五節。九章廿四至廿七節。所言之七載也。有解之以一日為一年而計者。可查民數記十四章三十四節。是論偵探者往迦南地偵探四十日而歸。以色列民因難受罰。以一年抵一日。凡曆四十年。流離於野雲。又看以西結先知所經歷之事為證。(以西結四章六節)如是。猶太歷數一年之三百六十日。可計為三百六十年。七年中。合計得二千五百二十年。故以此二千五百二十年。為以色列民被罰而被逐於故土。散于萬國。其聖地被蹂躪於異邦之時代。此傳又名為異邦之時代也。主曰。以色列民將死於刀刃。擄至諸國。耶路撒冷為異邦人所蹂蹣。直至異邦人之期滿焉。(路加二十一章二十四節)若在以色列民始被擄掠于巴比倫時計起,直至於今。可 知異邦時代之期將滿矣。 蓋聖經既載有聖靈所默示之預言年數在內。而信徒則不妨盡力以研究之。但研究此等聖經。最要者。常常記憶勿忘之一事。即聖經中所預言之年數也。此年數非為指定主耶穌再臨之時。乃是多關於以色列之時代。故有曰以色列可稱為上主之日咎也。或以色列之時代輿主耶穌再臨之將近。有相關涉。此則必然。 茲者。欲略發明久經研究預言之士者所言。今乃提及。鄙人尚未敢必其完全。無所差錯。因此二千五百二十年起始之時。不過是世人所定之年數而已。但查此年數。既然適至今時。即主降生後一千九百十餘年。主刑罰猶太人。如經所稱為異邦代之期始滿。則甫當有異邦諸國之大戰爭。在歐洲發現。噫、此之預言。豈不如其果然始初得以應驗哉。所以鄙人不得不依聖經而言之也。倘若猶為之緘默。如珠藏在櫃中。使閱書諸君。無從研究思想。則子不盡之本份孰甚。 今將此年數大約如何。試列之于左。 一猶太人首次被擄掠于巴比倫之時。在主前約六百零六年。 一聖殿之榮光升離以色列地之時。在主前約五百九十五年。 一聖殿被巴此倫王所毀滅之時。在主前約五百八十七年。 若依猶太人首次被擄掠年起罰。則二千五百二十年。應主後約一千九百十四五年期滿。 若依聖殿榮光離以色列年起罰。則二千五百二十年。應主後約一千九百廿五六年期滿, 若依聖殿被巴比倫毀滅年起罰。則二千五百二十年。應主後約一千九百卅三四年期滿。 論此年數。有數層可提。蓋在於異邦代之始。上主如有三級之時候離棄以色列而立異邦代。又由此三級時候計起。在於異邦代之終。亦如有三級之時候。然後此時代乃滿也。此三級中之首時者。即主後一千九百十四五年是。 此年數如上文所言。非為指定主耶穌再臨之時。乃以為猶太人受刑罰之時代。異邦人蹂躪聖地之時代始滿耳。夫此異邦代之始滿者何耶。是言上主始起預備收權於異邦。而將權交回於猶太人也。故現今歐洲大戰爭之事。其終結局大約如何。或可曰其事有二。 一或能見但以理二章人像之鐵股(即指羅馬國)所分之十足趾。即但以理七章第四獸所生之十角興起。後或見昔時之羅馬國復興。以其小角操權於天下。 一或能見猶太人脫於異邦之土耳其國槽下。以複得其故土而成為國也。斯二事。或可以為異邦代末時當成就之事焉。 或問此諸事。在異邦代末時。有何關於主臨空中接其信徒。及主臨世上。成立其千年平安國之二事乎。 答曰。此年數雖然不可捐定為主耶穌再臨之時。或可以之為主速來之預兆。論主臨空中接其聖徒此事之時。雖主曰無人知之。惟可必其降臨立國時之先而有此也。至於主成立其平安國之一事。乃在此異邦代滿期之後方可。總而言之。實大有儆醒于我儕信徒。以為之預備其再臨者也。 本章四十至四十六節。乃論以色列全國。痛悔認罪歸主之時代。此即主耶穌再臨。以色列複得其故土。大獲享福之時代也歟 與我反對我所以與他們反對(佚名) 利廿六:40 本章是神用最清楚明白的話,向人宣佈禍福的門徑,順逆的結果。神賜福給人,是有條件的。人若無條件的順服神,遵行神的律例,謹守神的誡命,神要降各種的福,如降下時雨,莊稼豐收,戰勝仇敵,在一切的事上,使人看出神與他們同在。神說: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但是:人若厭棄神的律例,背棄神的約,就有各種的災禍降到他們。因此發生疾病,白白的撒種,在仇敵面前逃跑。神四次說:你們行事若輿我反對,我就要行事與你們反對。這叫我想起中國墨子的話說:『我為天之所欲,天亦為我之所欲。我不為天之所欲,而為天之所不欲;天亦為我之所不欲,而不為我之所欲。』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好像是人人生來就知道的一樣。主耶穌是真光,照亮凡坐在世上的人。凡生在世上的人,都知順從神得福,悖逆神有禍。聽從神的人,神也聽從他的禱告;行事反對神的,神也行事反對他。全部聖經,好像有繼縷不斷的聲音警告人說:看哪!我今日將生與福,死輿禍,陳明在你們面前。所以你們要選擇!各人的生死禍福,在乎各人怎樣選擇。各人永遠的命運,也在乎各人怎樣選擇。各人對神的態度如何?各人自己負責任。 但是,讀本章卻不可忽略最後一段的第四十四節說:雖是這樣,他們在仇敵之地,我卻不厭棄他們,將他們盡行滅絕,也不背棄我輿他們所立的約。這是神宣佈最後的得勝!神是信實不改變的,人雖然失信,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他的計畫,終必實現神的愛,終必勝過一切在人身上的失敗。保羅說: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他讚美神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有關禍福的規矩——任你選擇(譚志陽) 利未記第二十六章 這一章提出 神擺在以色列人面前的兩條道路,就是順服與不順服(申28:1-68)。他在舊約時代一再差遣先知,警告百姓不可敬拜偶像。然而人竟以木頭石頭所刻的像,當作跪拜的物件,這樣的自欺,實在令人費解。他現在也會給我們同樣的警告,因為我們喜歡把偶像放在
神之前。把任何事物看得比 神還重要,就是把它當作偶像來敬拜。我們生活中充滿試探:金錢、外表、成就、美名、安全感──這些全是現代人的偶像。這類假神在你欠缺無倚靠時,一點也不能供給你的需要,你是否願意遠離拜偶像的事呢? 一個人的信仰會影響他的命運,新約聖經亦有這樣的教訓(約3:13,36)。所以我們不可存著不信的噁心,把永生的
神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 一.順服者有福 1-13 1.棄假歸真 1-2 A、離棄偶像:1節 你們不可作什麼虛無的神像,不可立雕刻的偶像或是柱像;也不可在你們的地上安什麼鏨成的石像,向它跪拜,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一個人要得 神的祝福,首先第一條就必須離棄偶像假神,這是十誡中的首要誡命。蒙福的基礎就是——離棄歸真。 第一,不可作虛無的神像。 利19:4,申5:8 第二,不可立雕刻的偶像。 出20:4,申16:21 第三,不可安鏨成的石像。 民33:52 B、歸向真神:2節 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聖所。我是耶和華。 歸向真神是福氣的泉源。基督徒有責任把蒙福的方法向眾人傳講——即領人歸向主耶穌。這節經文提出兩個方面:一是要守 神的安息日(做禮拜);二是敬 神的聖所(到
神的寶座前敬畏讚美 神)。 2.生活充裕 3-5 A、降下時雨: 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 表示 神的恩福如春雨降下,滋潤心田。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他出現確如晨光;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何6:3) B、盛結豐果: ……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 依靠 神的人, 神就會賜福給他,使他田地裡出產豐碩累累。 C、吃得飽足: 你們打糧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時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種的時候,並且要吃得飽足…… D、安然居住: ……在你們的地上安然居住。 3.平安度日 6-8 A、神賜平安,內心平靜:6節 我要賜平安在你們的地上,你們躺臥,無人驚嚇。 B、神作保護,除滅惡獸:6節 我要叫惡獸從你們的地上息滅;刀劍也必不經過你們的地。 C、神是力量,勝過仇敵:7-8節 你們要追趕仇敵,他們必倒在你們刀下。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 4.有神同在 9-13 A、神眷顧:9-10節 我要眷顧你們,使你們生養眾多,也要與你們堅定所立的約。你們要吃陳糧,又因新糧挪開陳糧。 神眷顧是 神同在的愛的彰顯,這裡提到三個方面: 第一,生養眾多。這是家庭的福氣(創1:28,9:6)。 第二,堅定立約。這是生命的福氣(創9:12-16,12:1-3,太26:27-29) 第三,糧食豐裕。這是生活的福氣(詩72:16-17)。 B、神同在:11-12節 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我的心也不厭惡你們。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我要作你們的 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神同在有兩個方面的體現: 第一,在他的百姓中間立帳幕(啟21:3)。 第二,在他的百姓中間行走,證明他是他們的 神(啟2:1)。 C、神帶領:13節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曾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使你們不作埃及人的奴僕;我也折斷你們所負的軛,叫你們挺身而走。 神的帶領也有兩個方面的體現: 第一,帶領他的百姓脫離埃及(罪惡的世界),走出為奴之捆綁(太16:19,18:18)。 第二,折斷他的百姓所負的軛,叫他們挺身而走(太11:29-30)。 應用:神要求我們絕對脫離偶像,他就應許賜給我們福氣。降雨、土地肥沃、家產豐富、生活安康、平安安全、得勝仇敵、生養眾多、有
神同在,這些都是福氣。你為此感恩過嗎? 經文: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 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 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地已經出了土產; 神,就是我們的 神,要賜福與我們。 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詩67:1-7) 二.逆命者遭禍 14-39 1.疾病轄制 14-16 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例,厭惡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我待你們就要這樣:我必命定驚惶,叫眼目乾癟、精神消耗的癆病、熱病轄制你們。 這段經文記載了疾病的來源於不聽從 神的律例誡命,並背棄 神的約。因此,就有許多疾病纏累身心。在這裡提到以下幾種疾病: 第一,驚惶懼怕。即心中得不到安寧,無法鎮定心情。 第二,眼目乾癟。即面黃肌瘦,眼目毫無神氣。 第三,癆病消耗。即有氣無力,精神沒有氣色,漸漸衰弱。 第四,熱病轄制。即時常發火發熱發高燒,感冒是不斷。 2.敗於敵前 16-17 你們也要白白地撒種,因為仇敵要吃你們所種的。我要向你們變臉,你們就要敗在仇敵面前。恨惡你們的必轄管你們。無人追趕,你們卻要逃跑。 這是人生經常失敗的現象,幾乎是沒有成功的事可談。 第一,田地間的出產會被別人所吃(被偷走,或是辛辛苦苦所得之財卻被別人所享受)。 第二,所做的事情經常失敗,時常敗在別人的面前。 第三,被別人恨惡、拒絕、譏笑、轄制等等,終日得不到自由。 第四,由於懼怕,就是沒有人追趕或欺負,自己也是每日都活在懼怕裡面。 3.受罰徒勞 18-20 你們因這些事若還不聽從我,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我必斷絕你們因勢力而有的驕傲,又要使覆你們的天如鐵,載你們的地如銅。你們要白白地勞力,因為你們的地不出土產,其上的樹木也不結果子。 第一,因罪加受七倍懲罰,得不到赦免。 第二,斷絕因勢力而有的驕傲(美名榮譽、權柄威力)。 第三,使天如鐵,地如銅,白白地勞力而無所獲。地不出產,果樹不結果子。 4.人畜荒場 21-22 你們行事若與我反對,不肯聽從我,我就要按你們的罪加七倍降災與你們。我也要打發野地的走獸到你們中間,搶吃你們的兒女,吞滅你們的牲畜,使你們的人數減少,道路荒涼。 第一,加七倍降災,這災是從自己所犯的罪而來的,這就是因罪所招來的禍患。儆醒啊! 第二,兒女、牲畜被野獸所吞吃,人為數就減少,道路也荒涼。 5.各樣災禍 23-26 你們因這些事若仍不改正歸我,行事與我反對,我就要行事與你們反對,因你們的罪擊打你們七次。我又要使刀劍臨到你們,報復你們背約的仇。聚集你們在各城內,降瘟疫在你們中間,也必將你們交在仇敵的手中。我要折斷你們的杖,就是斷絕你們的糧。那時,必有十個女人在一個爐子給你們烤餅,按分量秤給你們;你們要吃,也吃不飽。 這些災禍,似乎都是直接從 神而來的。 第一,因罪受擊打七次。這是表示不再蒙 神憐憫了。 第二,神使刀劍臨到,以至報復背約的仇。 第三,降瘟疫之災。 第四,被交在仇敵的手中。 神不再是你們的保護者。 第五,神要折斷杖,斷絕糧,吃不得飽——饑荒之災。 6.地成荒場方 27-35 第一,神要發烈怒,因罪懲罰七次。 第二,彼此相吞相咬。 第三,神要除掉你們所敬奉的各種偶像,神的心也厭惡你們。 第四,神你們的城邑、眾聖所都變為荒場,無人居住,也不聞馨香的香氣,讓仇敵見了詫異。 第五,神要使你們分散在列邦中,地與城邑就變為荒場,沒有出產。 7.亡於列邦 36-39 第一,剩下的人,每日過著心驚但怯的生活,就是沒有人追趕,自己也跌倒。 第二,要在列邦中滅亡,被仇敵吞吃,在仇敵之地消滅。 你們要在列邦中滅亡,仇敵之地要吞吃你們。你們剩下的人,必因自己的罪孽和祖宗的罪孽,在仇敵之地消滅。 應用:在這一段經文中,讓我們看到不順服 神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災禍連連。這是基督徒的鑒戒呀!要順服
神,就得蒙福。 經文: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不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咒詛都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裡必受咒詛,在田間也必受咒詛;你的筐子和你的摶面盆都必受咒詛;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受咒詛。你出也受咒詛,入也受咒詛。(申28:15-19) 三.悔罪者蒙恩 40-46 神是不輕易發怒的(出34:6)。以色列人雖然故意不順服他,被分散在仇敵之中,他仍然給他們悔改、歸向他的機會。神的目的不是要消滅他們,乃是使他們成長。我們日常的體驗是,有時遭遇的困難極重,除非能看出神的目的是要我們繼續成長,否則容易沮喪。 耶利米先知清楚地說出我們所需要的盼望:“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耶29:11-12)。 在受苦的時候不放棄盼望,表明我們已懂得神對待子民的憐憫之道。 1.當認罪的表態 40-41 他們要承認自己的罪和他們祖宗的罪,就是干犯我的那罪;並且承認自己行事與我反對,我所以行事與他們反對,把他們帶到仇敵之地。那時,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 第一,承認自己的罪。耶3:12-13 第二,承認祖宗的罪。耶14:20 第三,承認逆神的罪。代下29:6,20-21 2.蒙神的顧念 42-45 我就要紀念我與雅各所立的約,與以撒所立的約,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並要紀念這地。他們離開這地,地在荒廢無人的時候,就要享受安息。並且他們要服罪孽的刑罰,因為他們厭棄了我的典章,心中厭惡了我的律例。雖是這樣,他們在仇敵之地,我卻不厭棄他們,也不厭惡他們,將他們盡行滅絕,也不背棄我與他們所立的約,因為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神。我卻要為他們的緣故紀念我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他們的先祖是我在列邦人眼前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作他們的 神。我是耶和華。 第一,神紀念所立的約。 第二,神紀念他的百姓。 第三,神沒有盡行滅絕。 第四,神要用百姓之神。 神要紀念與列祖所立的約,因而顧念百姓。這裡也正表示我們的蒙恩,乃因
神的信實與慈愛(提後2:13,約一1:9)。 第46節是結語與鑰節。 這些律例、典章和法度,是耶和華與以色列人在西奈山藉著摩西立的。 應用:一個人活在世上,難免會有犯罪之時,但 神要的是知罪悔罪隔罪與斷罪,只要如此行即蒙
神慈愛與赦免。 經文: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民14:18-19) 行道守約
神必同在(二十六1至13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賜我順服行道的心志,領受你為我所預備的福分。 古時的條約,多以「守約得福,違約招禍」來作結束語,本章也以近似的形式作為聖潔條約的結論。神的命令本來是必須遵守、沒有討價還價餘地的,然而為了要讓人進深明白禍福之道,教人知所選擇,便出現這一章的應許和警戒。 首先,人絕不能以任何好的行為去換取神的庇佑;相反,當人還在罪中打轉的時候,神的福氣已經臨在,因此守約行道不是一項屬靈交易,而是對神預先存在的恩典之回應。本章一開始,神便重申在西奈山下與以色列人所訂立的約,其中特別強調十誡中的第一部分,因為以色列人將要立足迦南地,當地各式宗教林立,拜偶像的風氣盛行,他們不單有土地上的爭戰,還有屬靈上的爭戰,所以神特別吩咐他們要保持信仰的純潔,遠避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並且要謹守安息日。守安息日和尊敬聖所(2)不單有助他們遠離偶像,更加強他們愛神的心志。同樣,今天恒常守主日的敬拜,也能保守我們的心不貪愛世界,專一事奉真神。 行道守約的人,都可領受神所賜的福分,這福分共有五項:1風調雨順,土產豐收(4-5);2國泰民安,克勝強鄰(6-8);3人丁旺盛,口糧充足(9-10);4以馬內利,與神同行(11-12);5生活自由,挺身而走(13)。 神所賜的福分是十分全面的,包括物質、精神和社群,這都是世人的期盼。但對屬神的子民而言,更重要的福分是神親臨在其中:「我要在你們中間立我的帳幕……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11-12)這是何等重大的應許,也是所有屬於神的人共同的渴望。新約末世的盼望中有同樣的情景:「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恊21:3)今天我們與世人同享從神而來的福分,其中大部分屬普遍的恩典,唯獨屬神的人才可經歷神的同在,享受與神同行。 背道棄約
神必懲教(二十六14至39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助我不偏行己路,在人世間的困苦中,能知道當走的道路。 正如上文所說,聽命而行絕不是一項屬靈交易,而是人對神恩典所作的回應,也是對生命的設計者的尊重。 每次在宣判咒詛之先,都有這句話出現:「若不聽從我……」,顯然逆命就是不聽從神的命令(14-15、18、21、27)、行事與神作對(21、23、27),並表現出討厭的姿態(15),即使受罰受苦仍不聽從、不知歸正(18、23)。 逆命招來以下的後果:1生活上和心靈上不安(17);2工作上徒勞無功(20);3猛獸的災害,導致人口減少,道路荒涼(22);4刀劍臨在,被交在仇敵的手中(25);5斷糧饑荒,食物要配給,十個家庭才共用一個烤爐(26)。 還有更可怕的咒詛,就是他們要吃親子的肉(29),聖所成為荒場(31),所在的土地和城邑也荒涼,他們要被分散在列邦之中(33)。地因以色列人的罪而受咒詛,成為荒地,這樣反而可以得享安息,甚至是安息年所不能及的(34-35)。相反,悖逆的子民卻要流離失所,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沒有一刻安寧。這正是與神失去聯繫後的生命寫照。 神對逆命者的回應,乃是要使他們面對地獄的真實。 神對逆命者的懲治,看來相當嚴厲,但神的心意,是盼望人從犯罪而來的苦難中,能夠醒覺回轉。可是人悖逆的心是十分頑梗、不知醒悟的,以致神要七倍和七次加重刑罰(18、21、24、28,七倍和七次有繼續不斷的意思,參箴24:16)。不信的人悖逆神的命令,尚可理解,但是那稱為神的子民、與神立約的人,仍這樣悖逆神,這正如先知以賽亞的慨歎:「天哪,要聽!地啊,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賽1:2-3) 罪的權勢何等可怕,不容掉以輕心。你是否養成這個習慣:每天都省察和檢視自己與神的關係?你有否我行我素,偏離了神的命令和祂的道路? 謙卑認罪
神必紀念(二十六40至46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賜我醒悟的心,可以從錯誤中回轉過來,繼續奔走天路。 對身陷罪中的人,今天的經文實在是莫大的福音。在短短的經節中,包含了兩個鮮明的對比: 1.人雖然逆命,但神仍然為人預備出路(40-42):人若回轉,存謙卑的心(41),願意承認自己所犯的罪,也承認自己祖宗所犯的罪(40),神就紀念祂與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應許的約,再向人施恩,神的懷抱總是向人開放。神的門從來沒有關閉,肯悔改的,祂就接納。舊約的大衛王曾經犯下重罪,得罪了神,當他受責罰之時,寫下了一篇懺悔詩,其中一句說:「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7)大衛王在犯罪以後,能重新站起來,一方面他瞭解神的心腸,另一方面他抓緊了神的約,因為耶和華是一位守約施慈愛的神。 2.人雖然厭棄神,神卻沒有厭棄人(43-44):人厭棄神,表現在不行道和不守約之上(43)。人雖然要為此接受刑罰,但神的心不會背棄祂所立的約。神對祂的子民所施的刑罰,是另類的福分,他們流落異邦,但故鄉的地土卻得享安息。他日悔改回歸故土之時,原來神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上好的福分。神的應許和所立的約,猶如一支已經向箭靶射出的箭,向著目標進發,沒有任何人或物可以改變其方向。這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雨雪從天而降,並不返回,卻滋潤地土,使地上發芽結實,使撒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所命定的事上必然亨通。」(賽55:10-11) 新約登山寶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就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太5:3)這話正是今天經文的迴響。任何人只要願意接受神的光照,知道自己的真貌原來是徹底的破產、無一可誇、也無一可恃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回歸到神的懷抱中。今天不論你身處甚麼光景,你是否願意心存謙卑,向祂祈求赦罪之恩,支取祂所應許的平安和力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