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第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數點利未人】 一、亞倫的兒子供祭司的職分(1~10節) 二、數點利未人並分派他們的職責(11~39節) 三、以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頭生的歸神(40~51節) 貳、逐節詳解 【民三1】「耶和華在西乃山曉諭摩西的日子,亞倫和摩西的後代如下:」 〔呂振中譯〕「當永恆主在西乃山對摩西講話的日子、亞倫和摩西的後代、是以下這些人。」 〔原文字義〕「摩西」被拉的,拉出水來;「亞倫」帶來光的人;「後代」世代。 〔文意註解〕「耶和華在西乃山曉諭摩西的日子」:指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第二年二月初一日(參一1),或者指其後的短暫日子。 「亞倫和摩西的後代如下」:這裡的意思是概指利未人(參9節)。亞倫的名字列在摩西之前,是因為:(1)亞倫是長子(參出四14);(2)摩西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他的職位並不傳給他的子孫。 〔話中之光〕(一)神的話是像摩西說的,而神的工作卻是由亞倫和他的後代去作的;亞倫的事奉是顯在人眼前的,是外面看得見的,摩西的事奉是在與神的交通中的,是在靈裡面的。所以摩西的後代雖然沒有名字寫下,但摩西在神面前的事奉是永遠蒙紀念,也長久的作為亞倫的事奉的指導。 【民三2】「亞倫的兒子,長子名叫拿答,還有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 〔呂振中譯〕「以下是亞倫兒子們的名字:長子是拿答,還有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 〔原文字義〕「拿答」豐富的,慷慨的;「亞比戶」他是父親;「以利亞撒」神已幫助;「以他瑪」棕櫚岸。 〔文意註解〕「亞倫的兒子,長子名叫拿答,還有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拿答…亞比戶』他們因獻凡火而被燒死(參4節;利十1~7)。 【民三3】「這是亞倫兒子的名字,都是受膏的祭司,是摩西叫他們承接聖職供祭司職分的。」 〔呂振中譯〕「以下是亞倫兒子們的名字,就是那些受膏為祭司的,承受聖職供祭司職分的。」 〔原文字義〕「受膏」塗抹,膏立;「承接聖職(原文雙字)」充滿(首字);手(次字);「供祭司職分」作為祭司,扮祭司角色。 〔文意註解〕「這是亞倫兒子的名字,都是受膏的祭司」:『受膏的祭司』祭司承接聖職時要受膏(參八12),故稱受膏的祭司。 「是摩西叫他們承接聖職供祭司職分的」:其實是出於神的旨意(參出二十九1)。 〔話中之光〕(一)沒有摩西在靈裡的事奉,亞倫的所作就是再忙碌,也沾不上事奉的邊沿。因為他們的事奉是開始在「是摩西叫他們承接聖職供祭司職份的」。 【民三4】「拿答、亞比戶在西乃的曠野向耶和華獻凡火的時候就死在耶和華面前了。他們也沒有兒子。以利亞撒、以他瑪在他們的父親亞倫面前供祭司的職分。」 〔呂振中譯〕「拿答亞比戶在西乃曠野將平常火獻在永恆主面前的時候,死在永恆主面前;他們沒有兒子;以利亞撒和以他瑪就在他們的父親亞倫面前、供祭司的職分。」 〔原文字義〕「凡」疏離的,令人憎嫌;「供祭司的職分」作為祭司,扮祭司角色。 〔文意註解〕「拿答、亞比戶在西乃的曠野向耶和華獻凡火的時候就死在耶和華面前了,他們也沒有兒子」:『凡火』指祭壇以外任何地方取來的火;而祭壇上的聖火來自神自己(參利九24),其後早晚添柴,不可熄滅(參利六12)。 「以利亞撒、以他瑪在他們的父親亞倫面前供祭司的職分」:他門是亞倫的三子和四子,接續兩位哥哥供祭司的職分。 〔話中之光〕(一)事奉神是一件非常嚴肅的是,不能憑著人意,也不能單憑著人的熱心,事奉必須要根據神的心意去供應神的所要。事奉作得不對,個人失去神的紀念還算是小事,把死亡帶進神的家中,加增神兒女的難處,拖延神的計畫執行的時間,這才真正是大事。我們不能在事奉神的事上作糊塗人。 (二)獻凡火是人的糊塗,是不接受神的權柄,不知道要活出分別的見證的結果,以至他們自己死了,他們也沒有後代接上他們的職份,在事奉神的職事上,他們這一個家族是完結了,再沒有份了。這一個記錄非常嚴肅的向我們指出,事奉必須要根據神,要照著祂的心意去作,不然就失去事奉的效用和地位。 (三)多少年來,「工作就是事奉」這一種錯誤的觀念,害了不少神的兒女,帶領人的和被帶領的都一同陷在這網羅裡,把錯謬的道理當作真理。拿答和亞比戶並不是不工作,他們是死在工作中,但是他們的死卻是被神一直定罪的。 (四)—切的工作若不是根據神,出於神,而果效又不是彰顯神,叫人得著神,這些工作就沒有事奉的成份。事奉不能脫離工作,但工作不就是事奉,只有根據神又作在神的面前的,才夠得上稱為事奉神。 【民三5】「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6~10節指定利未支派辦理帳幕的事。 【民三6】「“你使利未支派近前來,站在祭司亞倫面前好服事他,」 〔呂振中譯〕「『你要叫利未支派走近前來,讓他們站在祭司亞倫面前、好伺候他。」 〔原文字義〕「利未」結合;「近前」靠近,到達,接近;「服事」服事,伺候,供職。 〔文意註解〕「你使利未支派近前來,站在祭司亞倫面前好服事他」:『利未支派』利未是流便和西緬的同母弟弟,因另有任務,故未列在軍隊中(參二32~33);『好服事他』意指在祭司的指揮下處理祭牲、看守會幕和器具,以及搬運會幕和器具等工作(參7節)。 〔話中之光〕(一)在神向摩西所說的話中(6~8節),把事奉的實意啟示了出來。不在這些原則中活出來的就不是事奉,因為事奉的實意是透過這些原則表明了出來。 (二)在此,亞倫預表基督,所以「近前來」,就是進到基督面前來,表示在主與事奉的人中間發生了交通,有了交通就有了事奉的開始。這是事奉的第一個原則。 (三)在舊約的時候,祭司接受職份是藉著獻平安祭而作成的,平安祭就是一個交通的祭,人在交通中接受事奉的託付。新約的教會是在交通中建立的,在門徒聚在一處與主有交通時,聖靈照著主的應許降臨建立教會。彼得是在與主的交通中,接受差遣到哥尼流的家去,保羅和巴拿巴是在弟兄們的禁食禱告中明白神的安排到外邦人中去作工的。 (四)要有事奉,就只有經過交通才能產生。交通要嚴肅確實,因為是近到主的面前來,不能馬虎,不能隨便。成了宗教儀文形式的,不能算是交通,為了應付人而向神應付一下也不能算是交通。 (五)「站」一面表明作僕人的態度,又一面是表明等候差遣。到主面前去事奉的人,都要懂得「站」在主的面前,不會「站」的人定規是不會事奉的人。 (六)事奉是要「站」的,因為事奉的人不能越過主的地位,一越過主的地位,這人就成了主人,不再是作僕人。認識事奉的人永遠知道自己是僕人,並且是隨時都預備好了,只等候主的差遣。這樣作就是會「站」,是摸著事奉的路。 (七)「他」指亞倫,而亞倫預表基督;「服事他」就是事奉主。在我們的事奉中,我們常是在人身上作工,或是服事弟兄姊妹,或是在眾人中傳誦主的真道,好像我們所作的只是在服事人,但重要的是,我們服事人的結果必須把人帶到主面前來。 【民三7】「替他和會眾在會幕前守所吩咐的,辦理帳幕的事。」 〔呂振中譯〕「他們要守盡亞倫的職守,也要在會棚前守盡全會眾的職守,來辦理帳幕的事務。」 〔原文字義〕「守」保守,遵守;「辦理」工作,服事;「事」勞動,服伺。 〔文意註解〕「替他和會眾在會幕前守所吩咐的,辦理帳幕的事」:『替他和會眾在會幕前守所吩咐的』意指替祭司看守會幕的器具,又替會眾辦理帳幕的事(參8節)。 〔話中之光〕(一)利未人所作的是根據神要他們作的,他們作工的地點是在會幕前,他們作工的內容是「守所吩咐」的,他們具體的執行是辦理帳幕的事。 (二)事奉的要點是作神所要作的,是在人順服神的安排裡作工去滿足神的心,是根據神去作他所要作的。 (三)從舊約到新約,我們看見神有一個需要,就是祂要得著人在祂的榮耀裡。按著神的需要去供應神,這就是事奉,我們傳福音不是因為人的需要,而是因為神要這樣作,我們追求生命的成長,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需要,而是因為神喜悅我們這樣作。作神所要作的,供應神所要的,這樣作的才是事奉。 (四)為了更好地「辦理帳幕的事」,神也要在今天的教會中「揀選」一批足以滿足日常事工之需的全職侍奉的「利未人」。對於這個特殊的群體,教會和信徒都應予以尊重、擁護、支援和供應,因為他們其實也是「代替」我們事奉神。我們怎能對他們的生活之需不聞不問呢? 【民三8】「又要看守會幕的器具,並守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辦理帳幕的事。」 〔呂振中譯〕「他們要看守會棚裏一切的器具,也要守盡以色列人的職守,來辦理帳幕的事務。」 〔原文字義〕「看守」保守,遵守;「器具」器皿,用具,物品。 〔文意註解〕「又要看守會幕的器具,並守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辦理帳幕的事」:『吩咐以色列人的』本來辦理帳幕的事是全體以色列人該作的,後來改由利未人擔任(參38,41節;八16;出十三11~16)。 〔話中之光〕(一)在神的聖工上,必須遵從神的安排。守自己的本分,不是擅權越分;不守自己的本分,以為自己很高明,想要照自己的意思來,就是擅權越分,是最得罪神的事。 【民三9】「你要將利未人給亞倫和他的兒子,因為他們是從以色列人中選出來給他的。」 〔呂振中譯〕「你要將利未人給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他們是從以色列人中選出來完全給他的。」 〔原文字義〕「選出來」(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你要將利未人給亞倫和他的兒子」:意指選定利未人作祭司的幫手。 「因為他們是從以色列人中選出來給他的」:意指神特別選出利未人作祭司的幫手;他們不同於在會幕周圍作雜事的外邦奴隸(參書九27)。 〔話中之光〕(一)利未人的存在和他們的所作,都顯明了他們的功用,他們活著的目的是事奉神,他們存在的意義也是事奉神,他們整個的人就是一個事奉,他們就是神在地上的見證,也成了神在人中間所顯出的恩典。 【民三10】「你要囑咐亞倫和他的兒子謹守自己祭司的職任。近前來的外人必被治死。”」 〔呂振中譯〕「你要派亞倫和他的兒子們;他們要謹守他們的祭司職任;走近前來非祭司的平常人必被處死。』」 〔原文字義〕「囑咐」指派,指示;「謹守」保守,遵守;「外人」疏離。 〔文意註解〕「你要囑咐亞倫和他的兒子謹守自己祭司的職任」:『亞倫和他的兒子』指亞倫的嫡系子孫;『謹守自己祭司的職任』指他們專任祭司職責,並且務必盡忠於職守。 「近前來的外人必被治死」:『外人』意指非利未人,包括以色列其他支派和外族人。 〔話中之光〕(一)事奉神的人必須確實將人帶到以心靈敬拜神的地步,任何存著不信的惡心,只在外表上作所謂的「主工」,其結果乃是死亡。 【民三1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12~39節論及數點利未人並分派他們的職責。 【民三12】「“我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利未人要歸我。」 〔呂振中譯〕「『看哪,我本身從以色列人中取了利未人、來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胎的長子,利未人是要歸我的。」 〔原文字義〕「揀選」選擇,取出;「代替」(原文無此字);「歸我」(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我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利未人要歸我」:本來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兒子要分別出來歸給神的(參出十三2),現在神揀選利未人代替長子(參40~41節)。 〔話中之光〕(一)神的揀選是由於祂完全的主權。神從所有的以色列人中,特選利未人事奉祂。神為何這樣作,我們不能知道;但我們當知道,神有主權,祂要怎樣作,就怎樣作,包括從不必要我們知道,也不必向任何人負責。 (二)利未人的職分是服事祭司的。在會幕裏,事奉神的工作很多,絕不是亞倫和少數祭司所辦理得來的,必須有人幫助。這就是規定利未人要作的。這類工作看來並非顯要尊貴,而且一部分要用體力勞動,可能並不是每個人,在所有的時候,都作得滿意;但既然揀選的是神,神就可以自由配搭,人不能發表反對意見。 (三)頭生的男子,有特別優越的地位,因為是父親力量強壯時所生的,被認為「大有尊榮,權力超眾」(創四十九3),通常在家中有祭司的地位。利未人並不是每一個都有頭生的身分,但蒙神的恩典揀選,代有長子的榮耀而事奉神。教會在基督裏得蒙恩典,像利未人一樣,是「有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來十二23),就當時時感恩,敬虔寅畏,用聖潔公義事奉神。 【民三13】「因為凡頭生的是我的;我在埃及地擊殺一切頭生的那日,就把以色列中一切頭生的,連人帶牲畜都分別為聖歸我;他們定要屬我。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因為一切頭胎的都是我的:我在埃及地擊殺一切頭胎的那一天,就把以色列中一切頭胎的、無論是人是牲口、都分別為聖而歸我:他們是屬我的:我永恆主。』」 〔原文字義〕「分別為聖」使成聖,分別;「定要屬我」(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因為凡頭生的是我的」:『凡頭生的』包括所有的人和牲畜的頭生,是因神付出犧牲祂獨生愛子的代價而取得的。 「我在埃及地擊殺一切頭生的那日,就把以色列中一切頭生的,連人帶牲畜都分別為聖歸我」:當日埃及地一切頭生的都被擊殺,唯獨以色列中一切頭生的都得保全,故他們理當分別為聖歸給神(參出十三12;利二十七26)。 「他們定要屬我。我是耶和華」:意指沒有例外,因為神說話算話。 〔話中之光〕(一)從神是自有永有這一點看,一切都是源於神,也都屬於神,從神所作的保護來看,蒙拯救的人更該是屬於神的。以色列人中的—切頭生的必須要以利未人來作代替,就顯明了神的主權。 【民三14】「耶和華在西乃的曠野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在西乃曠野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在西乃的曠野曉諭摩西說」:下面論到數點利未人的數目。 【民三15】「“你要照利未人的宗族、家室數點他們。凡一個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數點。”」 〔呂振中譯〕「『你要將利未人、按他們父系的家屬、按宗族點閱點閱;一切男的、從一個月和以上的、你都要點閱。』」 〔原文字義〕「宗族(原文雙字)」房屋,家庭(首字);父(次字);「家室」家族,部族;「數點」造訪,指派,召集。 〔文意註解〕「你要照利未人的宗族、家室數點他們」:『宗族』意指介於支派和家族之間的部族;『家室』指略大於家庭的家族。 「凡一個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數點」:『一個月以外』生命的價值不在乎年歲,一律平等。 〔話中之光〕(一 一般說來,嬰孩生下來到滿了—個月的時候,生命就算是穩定了,作母親的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比較利十二1-4)孩子也可以平穩的過活。中國人對這—點也許會體會得比較深刻一點,但神的這一樣定規,並不是為了人的生活習慣,而是要藉此來說明事奉的基礎。 (二)真正的事奉是不受年紀和經歷來限制的,因為真正的事奉是出於生命的,是神的生命管理著人去作神所要作的。事奉是根據生命這一件事,長久以來都受到神兒女的忽略,在一般人的眼中,服事的條件是學歷和經歷,他們認定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人就不可能有好的事奉,因為他們只是看見工作,而沒有看見事奉。 (三)有了生命就有了事奉的條件,有了豐富的生命才能有顯出神榮耀的事奉。我們並不是拒絕學歷和經歷,而是要提醒神的兒女注意生命才是事奉神的首要條件,沒有生命作基礎,甚麼人以為不可缺的條件都是空虛的。 【民三16】「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數點他們。」 〔呂振中譯〕「於是摩西按永恆主所吩咐的給他們點閱、照永恆主所命令的。」 〔文意註解〕「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數點他們」:『他們』指一個月以外的利未人男子(參15節)。 【民三17】「利未眾子的名字是革順、哥轄、米拉利。」 〔呂振中譯〕「以下這些人是利未的兒子、按名字排列的:革順、哥轄、米拉利。」 〔原文字義〕「革順」流亡;「哥轄」集會;「米拉利」苦味。 〔文意註解〕「利未眾子的名字是革順、哥轄、米拉利」:他們分別是利未的長子、次子和三子;摩西和亞倫則是哥轄的孫子(參出六18~20)。 【民三18】「革順的兒子,按著家室,是立尼、示每。」 〔呂振中譯〕「革順兒子的名字按家屬排的是立尼和示每這兩個。」 〔原文字義〕「立尼」白色;「示每」著名的。 〔文意註解〕「革順的兒子,按著家室,是立尼、示每」:『立尼、示每』請參閱代上六17;另在代上二十三7;二十六21中的拉但即為立尼的別名。 【民三19】「哥轄的兒子,按著家室,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呂振中譯〕「哥轄的兒子、按家屬排的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 〔原文字義〕「暗蘭」高貴的人;「以斯哈」光亮的油;「希伯倫」聯合;「烏薛」神是我的力量。 〔文意註解〕「哥轄的兒子,按著家室,是暗蘭、以斯哈、希伯倫、烏薛」:『暗蘭』就是摩西和亞倫的父親(參出六18,20)。 【民三20】「米拉利的兒子,按著家室,是抹利、母示。這些按著宗族是利未人的家室。」 〔呂振中譯〕「米拉利的兒子、按家屬排的是抹利、母示:這些是利未的家族,按他們父系家屬排列的。」 〔原文字義〕「抹利」生病的;「母示」柔順的。 〔文意註解〕「米拉利的兒子,按著家室,是抹利、母示。這些按著宗族是利未人的家室」:『抹利、母示』請參閱出六19;代上六19。 【民三21】「屬革順的,有立尼族、示每族。這是革順的二族。」 〔呂振中譯〕「屬革順的、有立尼的家族和示每的家族:他們這兩個是革順的家族。」 〔原文字義〕「革順」流亡;「立尼」白色;「示每」著名的。 〔文意註解〕「屬革順的,有立尼族、示每族。這是革順的二族」:『革順的二族』安營在會幕的西面(參23節)。 【民三22】「其中被數、從一個月以外所有的男子共有七千五百名。」 〔呂振中譯〕「他們被點閱的、根據一切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和以上的、有七千五百人被點閱過。」 〔文意註解〕「其中被數、從一個月以外所有的男子共有七千五百名」:他們擔任看守並搬運帳幕、罩棚、罩棚的蓋、會幕的門簾、院子的帷子和門簾,並一切使用的繩子(參25~26節)。 【民三23】「這革順的二族要在帳幕後西邊安營。」 〔呂振中譯〕「革順的家族要在帳幕的後面、就是西邊、紮營;」 〔原文字義〕「安營」紮營。 〔文意註解〕「這革順的二族要在帳幕後西邊安營」:亦即安營的地點介於會幕和以法蓮營(參二18)之間。 【民三24】「拉伊勒的兒子以利雅薩作革順人宗族的首領。」 〔呂振中譯〕「有拉伊勒的兒子、以利雅薩做革順人父系家屬的族長。」 〔原文字義〕「拉伊勒」屬於神;「以利雅薩」神已加添;「首領」首領,長官,王子。 〔文意註解〕「拉伊勒的兒子以利雅薩作革順人宗族的首領」:『以利雅薩』與迦得支派的首領同名不同人(參一14)。 【民三25】「革順的子孫在會幕中所要看守的,就是帳幕和罩棚,並罩棚的蓋與會幕的門簾,」 〔呂振中譯〕「革順的子孫在會棚中的職守是帳幕、罩棚、罩棚的遮蓋、和會棚出入處的簾子、」 〔原文字義〕「帳幕」居所,會幕;「罩棚」帳篷;「罩棚的蓋」覆蓋物;「簾」幔子,簾子。 〔文意註解〕「革順的子孫在會幕中所要看守的,就是帳幕和罩棚,並罩棚的蓋與會幕的門簾」:『帳幕』指會幕的內層的幕幔(參出二十六1~6);『罩棚』指用山羊毛製成的第二層幔子(參出二十六7~13);『罩棚的蓋』有兩層的蓋,一是染紅的公羊皮製的蓋,和海狗皮製的頂蓋(參出二十六14);『會幕的門簾』指進出會幕的門簾(參出二十六36)。 〔話中之光〕(一)從神的主權這一方面看,利未人的事奉是在事務上作神要他們作的,他們不只是全人的事奉,也是全體的事奉,全體的利未人在神的管理下,一同配搭起來作神的事務。配搭事奉是神在人中間作工的法則,在律法下的以色列人是這樣,在恩典中的教會也是這樣。時代是改變了,但神的法則沒有改變,祂要用著屬祂的人,藉著事奉上的配搭,在地上來建立祂的榮耀豐滿的見證,使祂永遠的計畫進向完成。 (二)全體的事奉就是沒有一個閑懶的人,只要是利未人,他就有一定的職事去作,不是眾人都作同一的事,而是在—個共同的目的與方向中,各人作各人該作的事,來顯明和成全那共同的目的。利未人安營有一定的地點,他們的工作內容有一定的安排,每人都照著這些定規去生活,去工作。 (三)利未人的事奉不是亂作一團的,他們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崗位,每一個人都有崗位,都有自己要作的一份,這樣的各站各位,就是配搭的事奉,完整的顯出會幕的功用。 【民三26】「院子的帷子和門簾(院子是圍帳幕和壇的),並一切使用的繩子。」 〔呂振中譯〕「院子的帷子、院子出入處的簾子、(院子是環繞帳幕和祭壇四圍的)和帳幕的繩子,以及一切關於帳幕所使用的東西。」 〔原文字義〕「帷子」懸掛的布;「圍」四圍;「使用」勞動,服侍。 〔文意註解〕「院子的帷子和門簾(院子是圍帳幕和壇的),並一切使用的繩子」:『院子的帷子』指外院四面的帷子(參出二十七9~15);『門簾』指進出會幕的門簾(參出二十七16);『一切使用的繩子』指用於罩棚和院子的一切繩子,使它們穩定和直立。 【民三27】「屬哥轄的,有暗蘭族、以斯哈族、希伯倫族、烏薛族。這是哥轄的諸族。」 〔呂振中譯〕「屬哥轄的、有暗蘭的家族、以斯哈的家族、希伯倫的家族、烏薛的家族:他們這些人是哥轄的家族。」 〔原文字義〕「哥轄」集會;「暗蘭」高貴的人;「以斯哈」光亮的油;「希伯倫」聯合;「烏薛」神是我的力量。 〔文意註解〕「屬哥轄的,有暗蘭族、以斯哈族、希伯倫族、烏薛族。這是哥轄的諸族」:『哥轄的諸族』安營在會幕的南面(參29節)。 【民三28】「按所有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看守聖所的,共有八千六百名。」 〔呂振中譯〕「根據一切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和以上的、有八千六百人、應當守盡聖所的職守。」 〔文意註解〕「按所有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看守聖所的,共有八千六百名」:『看守聖所』指不容外人靠近。 【民三29】「哥轄兒子的諸族要在帳幕的南邊安營。」 〔呂振中譯〕「哥轄子孫的家族要在帳幕的南面紮營。」 〔文意註解〕「哥轄兒子的諸族要在帳幕的南邊安營」:亦即安營的地點介於會幕和流便營(參二10)之間。 【民三30】「烏薛的兒子以利撒反作哥轄宗族家室的首領。」 〔呂振中譯〕「有烏薛的兒子以利撒反做哥轄家族父系家屬的族長。」 〔原文字義〕「烏薛」神是我的力量;「以利撒反」我的神已保護。 〔文意註解〕「烏薛的兒子以利撒反作哥轄宗族家室的首領」:『以利撒反』曾經與他的哥哥以沙利幫忙把被火燒死的拿答、亞比戶兩人屍體抬到營外(參利十4~5)。 【民三31】「他們所要看守的是約櫃、桌子、燈檯、兩座壇與聖所內使用的器皿,並簾子和一切使用之物。」 〔呂振中譯〕「他們的職守是法櫃、桌子、燈臺、祭壇香壇、和供職用的聖所器皿、跟簾子和帳幕所使用的一切東西。」 〔原文字義〕「約櫃」箱子,櫃子;「壇」祭壇;「聖所」分別,神聖。 〔文意註解〕「他們所要看守的是約櫃、桌子、燈檯、兩座壇與聖所內使用的器皿,並簾子和一切使用之物」:『約櫃』又稱法櫃,並其上的施恩座、基路伯(參出二十五10~22);『桌子』即指陳設餅的桌子(參出二十五23~30);『燈檯』亦即金燈檯(參出二十五31~40);『兩座壇』指金香壇(參出三十1~10)和銅祭壇(參出二十七1~8);『聖所內使用的器皿』指陳設餅的桌子、金燈檯和金香壇所使用的器皿(參出二十五29,38);『簾子』指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和簾子(參出二十六31);『一切使用之物』可能指掛幔子的柱子和柱子上的金鉤(參出三十六36)。 〔話中之光〕(一)利未人的事奉崗位,是根據神藉著摩西給他們的安排,他們就照著神的安排來顯明他們的功用,他們能這樣的作得有條不紊,因為他們是實在的活在神的主權下。在新約的恩典中,神的教會也該是—樣的活在主的管理下,藉著事奉上的配搭,來顯明教會的見證,就是基督身體的見證。 (二)以弗所書四章裡所說的,「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和「凡事長進,連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凡事指著配搭事奉來說的。神作事的法則沒有改變,在律法下的以色列人也好,在恩典中的神的教會也好,神都是在屬祂的名下的人,藉著配搭事奉來建立祂在地上的見證。 【民三32】 「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作利未人眾首領的領袖,要監察那些看守聖所的人。」 〔呂振中譯〕「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要做利未人首領中的領袖,要監察那些應守聖所職守的人。」 〔原文字義〕「以利亞撒」神已幫助;「首領」首領,長官,王子;「領袖」(原文與「首領」同字);「監察」監督,訪問;「看守(原文雙字)」保守,遵守(首字);守衛,保管(次字)。 〔文意註解〕「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作利未人眾首領的領袖,要監察那些看守聖所的人」:『以利亞撒』不僅將來繼承亞倫作大祭司,他並且也是利未人眾首領的領袖;『監察那些看守聖所的人』亦即監督利未人的事工。 【民三33】「屬米拉利的,有抹利族、母示族。這是米拉利的二族。」 〔呂振中譯〕「屬米拉利的、有抹利的家族、母示的家族:他們這兩個是米拉利的家族。」 〔原文字義〕「米拉利」苦味;「抹利」生病的;「母示」柔順的。 〔文意註解〕「屬米拉利的,有抹利族、母示族。這是米拉利的二族」:『米拉利的二族』安營在會幕的北面(參35節)。 【民三34】「他們被數的,按所有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的,共有六千二百名。」
〔呂振中譯〕「他們被點閱的、根據一切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和以上的、有六千二百人。」 〔文意註解〕「他們被數的,按所有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的,共有六千二百名」:他們的人數在三族中最少。 【民三35】「亞比亥的兒子蘇列作米拉利二宗族的首領。他們要在帳幕的北邊安營。」 〔呂振中譯〕「有亞比亥的兒子蘇列做米拉利家族父系家屬的族長。他們要在帳幕的北面紮營。」 〔原文字義〕「亞比亥」我的父親是有權力的;「蘇列」我的磐石是神。 〔文意註解〕「亞比亥的兒子蘇列作米拉利二宗族的首領。他們要在帳幕的北邊安營」:亦即安營的地點介於會幕和但營(參二25)之間。 【民三36】「米拉利子孫的職分是看守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和帳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 〔呂振中譯〕「米拉利子孫受派的職守是帳幕的框子、橫木、柱子和帶卯的座、跟一切器具和所使用的一切東西、」 〔原文字義〕「帶卯的座」基座,插座。 〔文意註解〕「米拉利子孫的職分是看守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和帳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即指會幕的硬體(參出二十六15~30);『帳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可能指敲打的錘等安裝器具。 〔話中之光〕(一)會幕一切的工都是合作分配均勻的,簡單的說革順專管搭拆,哥轄收拾,米拉利杠抬,由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任總指揮,指揮這一切的事宜,使之有秩序,不紛亂,看出神美好的安排。 (二)神的國度有秩序高尚!祂不是紛亂的神,卻是有秩序的,四季輪轉井然有條,祂也使教會有秩序,可惜今天的教會都不遵守!本來教會內不是爭權利而是責任的問題,不是誰為上司,誰為下屬而是分工合作,如利未人做會幕的分工情形。不幸今天教會俗化,樣樣要以民為「主」錯了,教會是共和體式的,按神的安排,大家不相嫉妬,共同合作! 【民三37】「院子四圍的柱子、帶卯的座、橛子,和繩子。」 〔呂振中譯〕「院子四圍的柱子、帶卯的座、橛子,和繩子。」 〔原文字義〕「橛子」釘,掛釘,樁。 〔文意註解〕「院子四圍的柱子、帶卯的座、橛子,和繩子」:即指外院四周的硬體(參出二十七9~19)。 【民三38】「在帳幕前東邊,向日出之地安營的是摩西、亞倫,和亞倫的兒子。他們看守聖所,替以色列人守耶和華所吩咐的。近前來的外人必被治死。」 〔呂振中譯〕「在帳幕前、就是在東邊、在會棚前、日出的方向紮營的、是摩西亞倫和亞倫的兒子們、守盡聖所的職守,替以色列人盡應盡的職守;走近前來非祭司的平常人必被處死。」 〔原文字義〕「看守(原文雙字)」保守,遵守(首字);守衛,保管(次字);「守」守衛,保管;「外人」疏離。 〔文意註解〕「在帳幕前東邊,向日出之地安營的是摩西、亞倫,和亞倫的兒子」:『東邊』是最尊貴的方位,也是以色列軍隊的中心指揮所;由摩西和眾祭司在那裡駐紮安營。 「他們看守聖所,替以色列人守耶和華所吩咐的。近前來的外人必被治死」:意指不容許外人闖進聖所。 【民三39】「凡被數的利未人,就是摩西、亞倫照耶和華吩咐所數的,按著家室,從一個月以外的男子,共有二萬二千名。」 〔呂振中譯〕「凡被點閱的利未人、就是摩西亞倫照永恆主所吩咐要按家族而點閱的,一切男的、從一個月和以上的、有二萬二千人。」 〔文意註解〕「凡被數的利未人,就是摩西、亞倫照耶和華吩咐所數的,按著家室,從一個月以外的男子,共有二萬二千名」:『共有二萬二千名』若將革順、哥轄、米拉利的數目(參22,28,34節)加起來應為二萬二千三百名,相差三百名,《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哥轄族是八千三百名,而非八千六百名。 【民三40】「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從以色列人中數點一個月以外、凡頭生的男子,把他們的名字記下。」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要點閱以色列人中一切頭胎的男子、從一個月和以上的,登記他們名字的數目。」 〔原文字義〕「頭生的」長子,長女。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要從以色列人中數點一個月以外、凡頭生的男子,把他們的名字記下」:數點的目的,是要以利未人一個月以外的男子取代以色列中一個月以上頭胎的男子(參41節)。 【民三41】「我是耶和華。你要揀選利未人歸我,代替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頭生的牲畜。”
」 〔呂振中譯〕「你要取利未人來屬我──我永恆主──來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胎的,也取利未人的牲口、來代替以色列人牲口中一切頭胎的。』」 〔原文字義〕「揀選」選擇,取出;「代替」…代替」(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我是耶和華。你要揀選利未人歸我,代替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頭生的牲畜」:意指以以利未人一個月以外的男子取代以色列中一個月以上頭胎的男子,並以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頭生的牲畜,乃是出於神的旨意。 〔話中之光〕(一)不同的生命不能作代替,真正能起代替作用的,必須是要有同一的生命。人代替人,牲畜代替牲畜,牲畜只能代替牲畜,牲畜不能代替人。 (二)神的兒子必須成為人,才能顯明神要「以無罪的代替罪」的果效。我們敬拜主,祂樂意成為人,成為與人有相同生命的人,並且祂又凡事與我們相同,「只是祂沒有犯罪」,因而就作了我們「永遠得救的根源」。 【民三42】「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頭生的都數點了。」 〔呂振中譯〕「摩西就照永恆主所吩咐他的、把以色列人中一切頭胎的都點閱了。」 〔文意註解〕「摩西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把以色列人頭生的都數點了」:摩西應當是在其他人的協助之下數點的。 【民三43】「按人名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凡頭生的男子,共有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三名。」 〔呂振中譯〕「一切頭胎的男子、根據人名的數目、從一個月和以上的、被點閱的、有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三人。」 〔文意註解〕「按人名的數目,從一個月以外、凡頭生的男子,共有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三名」:結果兩者僅相差二百七十三名。 【民三44】「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45~51節論到以利未人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 【民三45】「“你揀選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人的牲畜。利未人要歸我;我是耶和華。」 〔呂振中譯〕「『你要取利未人來代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胎的,也取利未人的牲口來代替以色列人的牲口:利未人要屬我,我永恆主。」 〔文意註解〕「你揀選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人的牲畜」:人代替人,牲畜代替牲畜;利未人是為著協助祭司事奉神,但牲畜並非為獻祭,仍留在利未人的手中供他們食用。 「利未人要歸我;我是耶和華」:意指神有權利作此要求。 〔話中之光〕(一)所有的信徒都要有頭生的觀念,也就是說,自己是神所揀選取代一切頭生的,所以自己從今以後活著是屬於神的。 (二)在教會中為人父母的,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作頭生的孩子歸給神,他們應受教育,專在國內從事聖工。我們父母應切實為他們禱告,使他們真實蒙恩得救之後,實現父母的理想。 (三)我們信徒應當承認自己是頭生的,是屬於神的。自己從事聖工,或用取代的方法。如果你有特別的本分,要為主為教會作些聖工。如果你不能,就奉獻財物來支持,在天上積聚財寶。 【民三46】「以色列人中頭生的男子比利未人多二百七十三個,必當將他們贖出來。」 〔呂振中譯〕「至於頭胎的以色列人比利未人多餘了二百七十三個;這些人之被替贖、」 〔原文字義〕「多(原文雙字)」過量(首字);上面的(次字);「必當」(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中頭生的男子比利未人多二百七十三個,必當將他們贖出來」:意指以色列人要為多出的二百七十三名付出贖金。 〔話中之光〕(一)人要贖出來必須要付代價,不付代價就不能贖出來,不贖出來就要擺在壇上焚燒,但神是說,「必當將他們贖出來。」因此,這贖價一定要付,不付贖價就沒救救贖。 (二)救贖一面是人享用神的恩典,另一面又叫人看見享用救贖要付代價,這似乎是並不能調和的事。但事又不然,在以色列人中發生付贖價的事,是因為利未人不足夠,造成了缺欠。人所能作的都不能完全,利未人所作的雖是預表,但仍然是人所作的,所以有缺欠。當主來作人的代替的時候,絕對不會發生缺欠。人付不起,神就來替人清付。神替人付了贖價,人仍然是享用恩典,救贖原來就是白白的恩典。 【民三47】「你要按人丁,照聖所的平,每人取贖銀五舍客勒(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呂振中譯〕「你要按人丁五舍客勒五舍客勒地去取,按聖所的舍客勒取: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 〔原文字義〕「人丁」人頭;「平」(原文與「舍客勒」同字);「季拉」重量單位。 〔文意註解〕「你要按人丁,照聖所的平,每人取贖銀五舍客勒(一舍客勒是二十季拉)」:『贖銀五舍客勒』是一個月到五歲的男子估定價銀(參利二十七6),約折合57點5公克。 【民三48】「把那多餘之人的贖銀交給亞倫和他的兒子。”
」 〔呂振中譯〕「把那多餘之人被替贖的銀子交給亞倫和他的兒子們。』」 〔原文字義〕「多餘」過量;「贖」贖出。 〔文意註解〕「把那多餘之人的贖銀交給亞倫和他的兒子」:贖銀共有1365舍客勒,約折合15697點5公克。 〔話中之光〕(一)從預表這一方面看,贖銀就是救贖的能力,亞倫是預表主,贖銀歸給亞倫就是說明救贖的能力是屬於主的,救贖的榮耀也是主的,因救贖而顯明的榮耀是歸於主的。 (二)救贖的工作是出於神的,因此從救贖所顯出的榮耀必定是歸於神的。以弗所書一章裡所提到的三次「叫祂的榮耀得著稱讚」,都是直接連上神的救恩和救恩的果效而引出來的。「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弗二10)。而主作成這工作後,祂得了「超乎萬名以上的名,叫一切…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9~11)。 【民三49】「於是摩西從那被利未人所贖以外的人取了贖銀。」 〔呂振中譯〕「於是摩西取了那替贖的銀子、從那比利未人多餘之人所被替贖的、」 〔文意註解〕「於是摩西從那被利未人所贖以外的人取了贖銀」:意指亞倫和他的兒子把贖銀轉交給摩西。 【民三50】「從以色列人頭生的所取之銀,按聖所的平,有一千三百六十五舍客勒。」 〔呂振中譯〕「從頭胎的以色列人取了銀子、一千三百六十五舍客勒,按聖所的舍客勒。」 〔文意註解〕「從以色列人頭生的所取之銀,按聖所的平,有一千三百六十五舍客勒」:約折合15697點5公克。 【民三51】「摩西照耶和華的話把這贖銀給亞倫和他的兒子,正如耶和華所吩咐的。」 〔呂振中譯〕「摩西照永恆主所吩咐的、把被替贖的銀子交給亞倫和他的兒子們,正如永恆主所吩咐摩西的。」 〔文意註解〕「摩西照耶和華的話把這贖銀給亞倫和他的兒子,正如耶和華所吩咐的」:意指贖銀經摩西核對後,又交回給祭司。 叁、靈訓要義 【利未人的職任】 一、亞倫的兒子供祭司的職分(1~10節): 1.「亞倫的兒子,長子名叫拿答,還有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2節):亞倫生了四個兒子,『四』代表受造物的數目字。 2.「都是受膏的祭司,是摩西叫他們承接聖職供祭司職分的」(3節):四個人都被神選定作受膏的祭司。 3.「拿答、亞比戶在西乃的曠野向耶和華獻凡火的時候就死在耶和華面前了」(4節):其中兩個人不遵守神的命令,私自獻凡火而被神處死。 4.「以利亞撒、以他瑪在他們的父親亞倫面前供祭司的職分」(4節):另外兩個人代表正常的盡職。 5.「你使利未支派近前來,站在祭司亞倫面前好服事他」(6節):祭司得以享受其餘利未人的服事。 6.「替他和會眾在會幕前守所吩咐的,辦理帳幕的事,又要看守會幕的器具」(7~8節):利未人的職責是在祭司的指揮下辦理會幕的事,包括看守會幕的器具。 二、數點利未人並分派他們的職責(11~39節): 1.「我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12節):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 2.「一切頭生的,連人帶牲畜都分別為聖歸我」(12~13節):利未人定要歸神。 3.「你要照利未人的宗族、家室數點他們。凡一個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數點」(15節):照宗族、家室數點一個月以上的人數。 4.「革順的二族要在帳幕後西邊安營。…在會幕中所要看守的,就是帳幕和罩棚,並罩棚的蓋與會幕的門簾,院子的帷子和門簾,並一切使用的繩子」(23,25~26節):革順族安營西邊,負責看守並搬運會幕本身的軟器物。 5.「哥轄兒子的諸族要在帳幕的南邊安營。…他們所要看守的是約櫃、桌子、燈檯、兩座壇與聖所內使用的器皿,並簾子和一切使用之物」(29,31節):哥轄族安營南邊,負責看守並搬運會幕內的器具。 6.「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作利未人眾首領的領袖,要監察那些看守聖所的人」(32節):以利亞撒作利未人眾首領的領袖。 7.「米拉利二宗族…要在帳幕的北邊安營。米拉利子孫的職分是看守帳幕的板、閂、柱子、帶卯的座,和帳幕一切所使用的器具,院子四圍的柱子、帶卯的座、橛子,和繩子」(35~37節):米拉利族安營北邊,負責看守並搬運會幕本身的硬器物。 8.「在帳幕前東邊,向日出之地安營的是摩西、亞倫,和亞倫的兒子」(38節):利未人的領袖和祭司們安營在東邊。 三、以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頭生的歸神(40~51節): 1.「以色列人中頭生的男子比利未人多二百七十三個,必當將他們贖出來」(46節):以色列人多出的頭生男子需付贖銀。 2.「你要按人丁,照聖所的平,每人取贖銀五舍客勒,把那多餘之人的贖銀交給亞倫和他的兒子」(47~48節):每人的贖銀五舍客勒。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民數記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