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民數記第十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在曠野中拔營起行與安營】

   一、做兩隻銀號,吹號發出各種指令(1~10)

   二、第二年二月二十日拔營按序起行(11~28)

   三、摩西請求米甸人何巴同去(29~32)

   四、約櫃起行與停住時摩西該說的話(33~36)

 

貳、逐節詳解

 

【民十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要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本章記載了軍隊編組之後的行軍指示,以及第一次出發行軍的詳細情況。

 

【民十2「“你要用銀子做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

   〔呂振中譯〕『你要作兩枝號銀號筒,用錘的法子來作;使你可以招集會眾,也可以叫眾營往前行。

   〔原文字義〕號」號角;「錘出來(原文雙字)」錘打金屬(首字);做,製作,完成(次字);「招聚」集會,召集;「營」營地,營盤。

   〔文意註解〕你要用銀子做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用銀子』跟用羊角製的喇叭不同,銀子在聖經裡表徵救贖;『號』用來傳達行軍號令;『錘出來』表示整體的材質沒有摻雜,是純銀作的,金燈台也是錘出來的(參出二十五31)

         「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招聚會眾』表示號聲可以傳送至遠處,數以百萬計的會眾都能聽見;『叫眾營起行』吹出大聲是起行的(5~6),與招聚會眾的號不同(3~47)

   〔靈意註解〕你要用銀子做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銀號表徵宣告救贖,『錘』表徵經過十字架的壓榨。

   〔話中之光〕()銀子是救贖的表號,用銀子錘出來的號筒,說明瞭主忍受十字架的苦難而完成的救贖。吹號來招聚和指揮前行,除了當時的實際用途以外,也表明了救恩在人身上的功用。

         ()神是以救贖來召聚分散的人,也是在救贖中引領人去享用祂榮耀的應許。用吹號作為召聚的訊號,使以色列人從散漫中成為一個整體,救贖的宣告使信主的人成為基督的身體,也是救贖的果效叫教會被提,進入神榮耀的同在。

         ()兩枝銀號也說明救恩的見證,神在救贖中選召了屬祂的人,把他們留在地上,叫他們根據救恩的法則來生活,在地上作神的見證。眾人也因著救恩的吸引,響往著神的見證,為著這個見證,聯結在一起,同心合意的去奔跑那屬天的路程。

 

【民十3「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

   〔呂振中譯〕他們吹兩枝的時候,全會眾都要聚集到你這裏、在會棚的出入處。

   〔原文字義〕聚集」約定集合,使見面。

   〔文意註解〕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吹號』指悠長的響號(4710),是召集的訊號;『你那裡』指摩西和亞倫所在的地方,亦即當時的指揮中心,位於會幕門口處(參利八3~4)

   〔靈意註解〕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按不同的號聲而有不同的行動:二號齊吹,全會眾聚集會幕門口。『吹號』表徵神的旨意和命令。

   〔話中之光〕()3~7節各種不同的號聲,表明神細緻的關照。神在這些細緻的事情上都教導得如此詳細,說明神的話語與人整個生活有關係。如果以色列百姓不側耳細聽各種不同的號聲,就會引起混亂。所以,在曠野旅程中以色列百姓必須要具備的是對號聲的熟悉和識別。同樣,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信徒最需要的是聽神的話並具有屬靈的洞察力。這些是神作為禮物賜給我們的恩賜(參彼前五8;約壹四1)

         ()號聲一響,以色列人立刻就有行動,沒有號聲發出,一切都保持平靜,一動一靜都隨著號聲的指揮。人對號聲的反應就是順從,沒有人要問為甚麼,他們只留心號聲有沒有吹響。

         ()在屬靈的路上奔跑的秘訣就在這裡,神一直藉著人的順服去作成祂榮耀的計畫,人也因著順服神的權柄而進入神榮耀的豐富,因此神在帶領他的百姓往前行的路上,不住的多方給他們學習這功課。大前提是以安營學習以主為中心,然後以號聲的定規來讓會眾學習接受隨時的引導,在大事上或小事上,都要神的百姓活在祂的權柄下。

 

【民十4「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

   〔呂振中譯〕他們若單吹一枝,眾首領、以色列的族系長、就要聚集攏來到你這裏。

   〔原文字義〕首領」長官,王子,領導者;「統領」頭,領袖,高階。

   〔文意註解〕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單吹一枝』指兩枝號(2)不可同時吹,只吹其中一枝;『軍中的統領』指十二支派的首領。

   〔靈意註解〕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單吹一號,召集眾首領,為要下達指令。

 

【民十5「吹出大聲的時候,東邊安的營都要起行。」

   〔呂振中譯〕你們吹緊急聲的時候,那紮在東邊的營、都要往前行。

   〔原文字義〕大聲」戰爭的呼喊。

   〔文意註解〕吹出大聲的時候,東邊安的營都要起行」:『吹出大聲』原文是一個字,急促的響號,適合起行及行軍的情緒;『東邊安的營』即指第一隊猶大營(參二39);『起行』指拔營出發。

 

【民十6「二次吹出大聲的時候,南邊安的營都要起行。他們將起行,必吹出大聲。」

   〔呂振中譯〕你們第二次吹緊急聲的時候,那紮在南邊的營都要往前行。要往前行、他們總吹緊急聲。

   〔原文字義〕起行(首字)」出發,旅行;「起行(次字)」拔營離去,啟程。

   〔文意註解〕二次吹出大聲的時候,南邊安的營都要起行」:『南邊安的營』即指第二隊流便營(參二1016)

         「他們將起行,必吹出大聲」:『他們』指全會眾;『吹出大聲』原文是一個字,急促的響號,適合起行及行軍的情緒。

   〔話中之光〕()百姓依據號聲的次數而依序起行。以色列人在進向應許地的路上,一切的行動都是有次有序的根據神的指揮,在神的指揮中一直前行。

 

【民十7「但招聚會眾的時候,你們要吹號,卻不要吹出大聲。」

   〔呂振中譯〕但招集大眾的時候,你們要吹號筒,卻不要吹緊急聲。

   〔原文字義〕招聚」集會,召集;「吹出大聲」吹出響聲,喊叫。

   〔文意註解〕但招聚會眾的時候,你們要吹號,卻不要吹出大聲」:『吹號』指悠長的響號(3~410),是召集的訊號。

 

【民十8「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呂振中譯〕是亞倫子孫做祭司的要吹號筒:這要做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條例。

   〔原文字義〕號」號角;「定例」法令,條例。

   〔文意註解〕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這要作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作祭司的要吹這號』祭司吹號成為以色列人永遠的規矩,暗示打仗是神的事,祂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參書五14)

   〔靈意註解〕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8):祭司擔任吹號;『祭司』表徵親近神的人。

   〔話中之光〕()「作祭司的要吹這號,」把吹角的事分別為聖了。這是因為號聲代替神威嚴的聲音,引導著以色列的行軍。也就是說,號不是享受世界上的娛樂所使用的工具,而是用來引導神聖潔軍隊的工具。

         ()世世代代」要吹這號。這些號不是只在曠野行走時要吹,進入應許固然是要憑著救贖,就是享用應許也不可以離開救贖的根基,所以這些號要不住的吹響。

         ()救贖的果效存留到永永遠遠,進入與享用神榮耀的豐富,都離不開救贖的根據,因為神為人所作的都是在救贖中完成,離開救贖,人就與神無份無關了。所以救贖絕不能被忽略,神要屬祂的人在各時各地,都要為救贖而揚起聲來作見證。因此,這些號必要世世代代的吹響。

 

【民十9「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便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得蒙紀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

   〔呂振中譯〕你們在本地若跟擾害你們的敵人交戰,就要用號吹緊急聲,那你們就要在永恆主你們的神面前被記起,也要得拯救脫離你們的仇敵。

   〔原文字義〕欺壓」綑綁,被限制,緊縮;「打仗(原文雙字)」進入(首字);戰役,戰爭(次字);「紀念」記得,回憶;「拯救」解救;「脫離」(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自己的地』指迦南地;『欺壓你們的敵人』指犯境的敵軍。

         「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得蒙紀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意指吹號不僅是向以色列全軍發出訊號,以與敵人爭戰,並且也蒙神紀念與幫助。

 

【民十10「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呂振中譯〕在你們快樂日子和制定節期、跟月初一、你們獻燔祭和平安祭的時候,也要用號筒吹緊急聲,這在你們的神面前要替你們使他記起:我永恆主是你們的神。』

   〔原文字義〕快樂」喜悅,歡樂;「節期」(原文與快樂」同字)

   〔文意註解〕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快樂的日子』指舉國歡慶感謝的日子(代下五12~13;七6;二十九27;斯九19;約十22);『月朔』指每月的第一日,或新月出現的日子;『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馨香之氣上升,全部獻給神;『平安祭』此名詞在希伯來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為一私人的獻祭,所獻的可為感謝、還願或甘心獻的(15~16),表明獻祭者對神的感恩,虔敬與奉獻,並藉此顯明神與人及人與鄰舍的和諧關係;『也要吹號』指吹號也用以招聚會眾,前來過節,一同歡樂。

         「這都要在你們的神面前作為紀念。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意指遇事吹號這一件事是出於神的旨意,必須用心遵行。

   〔靈意註解〕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節期,並月朔』表徵快樂;『獻燔祭和平安祭』表徵享受。快樂與享受的時候,也要吹號。

   〔話中之光〕()節期就是人在神面前快樂的日子。在快樂的日子裡,不管是作甚麼,切的行動,包括聚會,獻祭,和吃喝,都是根源在救贖的。救贖使神宣告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神成了人的神,這就是大喜樂的根源,人與神恢復和好,這就是最大的祝福。

 

【民十11「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

   〔呂振中譯〕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上頭被收了上去。

   〔原文字義〕法櫃」見證;「收上去」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第二年二月二十日」:距離這日子,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安營十一個多月(參出十九1)

         「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表示要拔營起行(參九17)

   〔靈意註解〕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跟隨雲彩拔營;『雲彩』表徵聖靈。

 

【民十12「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就從西乃曠野按路站往前行;雲彩在巴蘭曠野停住。

   〔原文字義〕按站」(原文無此詞);「前行(原文雙字)」出發,旅行(首字);拔營離去,啟程(次字);「巴蘭」充滿洞穴的地方。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按站往前行』雲彩每次停留的地方,以色列人就在那裡安營,稱作站或站口(參出十七1);就這樣一站過一站的往前行。

         「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巴蘭的曠野』位於西乃半島的東北角,距離西乃曠野約三天的路程,第一站是基博羅哈他瓦(參十一34),又稱他備拉(參十一1~3)。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大部分時間就在巴蘭的曠野中輾轉度過。

   〔靈意註解〕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跟隨雲彩安營;『雲彩』表徵聖靈。

   〔話中之光〕()神以雲柱在他們的前面引導,一切順從指揮,有條不紊;新約說神不是紛亂的神!基督徒有秩序的生活是很要緊的,一個自稱屬靈的人如果生活紛亂家庭沒有秩序,那不但不屬靈,就連基督徒也不配稱呼;一個屬靈的基督徒應該是上仰神,下與兄姐和睦相處,生活有秩序,因為神不是紛亂的神,基督徒當然不可紛亂,以色列人的生活,可以做我們很好的榜樣!

 

【民十13「這是他們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初次往前行。」

   〔呂振中譯〕他們頭一次往前行、是照永恆主、由摩西經手所吩咐的。

   〔原文字義〕吩咐」口;「初次」第一的,最前的。

   〔文意註解〕這是他們照耶和華藉摩西所吩咐的,初次往前行」:『初次往前行』意指離開西乃的曠野後的第一次,並非指出埃及後的初次。

 

【民十14「按著軍隊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

   〔呂振中譯〕猶大的營的大旗、按着他們的部隊在頭裏往前行;統領部隊的、是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

   〔原文字義〕首先」第一的,最前的;「猶大」讚美的;「統領」(原文無此字);「亞米拿達」我的親屬是高貴的;「拿順」男巫。

   〔文意註解〕按著軍隊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營的纛」:『按著軍隊』指按著行軍的次序;『首先』指第一隊;『猶大營』包括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三個支派(參二3~9);『纛』指旗幟。

         「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拿達的兒子拿順」:『拿順』是亞倫的妻兄(參出六23),也是大衛的先祖(參得四21~20)

 

【民十15「統領以薩迦支派軍隊的是蘇押的兒子拿坦業。」

   〔呂振中譯〕統領以薩迦人支派的部隊的、是蘇押的兒子拿坦業。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以薩迦」有價值;「蘇押」渺小;「拿坦業」神的賜予。

   〔文意註解〕統領以薩迦支派軍隊的是蘇押的兒子拿坦業」:『拿坦業』他是以薩迦支派的領袖(參一8;二5),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1823)

 

【民十16「統領西布倫支派軍隊的是希倫的兒子以利押。」

   〔呂振中譯〕統領西布倫人支派的部隊的、是希倫的兒子以利押。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西布倫」高貴的;「希倫」力量;「以利押」神是父。

   〔文意註解〕統領西布倫支派軍隊的是希倫的兒子以利押」:『以利押』西布倫支派的領袖(參一9;二7),他曾以領袖身分,在會幕的祝聖典禮上獻上支派的供物(參七2429)

 

【民十17「帳幕拆卸,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

   〔呂振中譯〕帳幕拆卸下來,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着帳幕往前行。

   〔原文字義〕拆卸」下來,沉下;「革順」流亡;「米拉利」苦味。

   〔文意註解〕帳幕拆卸,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帳幕拆卸』即指將會幕和外院的框架拆卸,有幕幔、幕板、院帷、柱子、閂、,帶卯的座等,分別由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負責搬運;『先往前行』指跟隨在猶大營的後面,這樣,當他們到達新的營地,可以立即支搭起來,好讓哥轄的子孫所搬運的聖物(器具)到達時,馬上搬進去(21),不容不相干的人碰觸。

 

【民十18「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流便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

   〔呂振中譯〕如便營的大旗按着他們的部隊往前行;統領部隊的、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

   〔原文字義〕流便」看哪一個兒子;統領」(原文無此字);「示丟珥」迅光;「以利蓿」磐石是神。

   〔文意註解〕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流便營的纛」:『流便營』包括流便、西緬、迦得三個支派,是第二隊(參二10~16)

         「統領軍隊的是示丟珥的兒子以利蓿」:『以利蓿』流便支派的領袖(參一5;二10),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3035)

 

【民十19「統領西緬支派軍隊的是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

   〔呂振中譯〕統領西緬人支派的部隊的、是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西緬」聽見;「蘇利沙代」我的磐石是全能的;「示路蔑」神的朋友。

   〔文意註解〕統領西緬支派軍隊的是蘇利沙代的兒子示路蔑」:『示路蔑』協助摩西在曠野數點以色列人數目的其中一個族長(參一6;二12),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3641)

 

【民十20「統領迦得支派軍隊的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

   〔呂振中譯〕統領迦得人支派的部隊的、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迦得」軍隊;「丟珥」他們認識神;「以利雅薩」神已加添。

   〔文意註解〕統領迦得支派軍隊的是丟珥的兒子以利雅薩」:『以利雅薩』迦得支派領袖(參一14;二14),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4247)

 

【民十21「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他們未到以前,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

   〔呂振中譯〕哥轄人抬着聖物往前行;人把帳幕立好、等他們來到。

   〔原文字義〕哥轄」集會;「聖物」聖所;「支好」立起,支起。

   〔文意註解〕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他們未到以前,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聖物』指約櫃、金香壇、金墱台、陳設餅的桌子、洗濯盆、祭壇等器具和它們的附件;『已經把帳幕支好』請參閱17節註解。

   〔話中之光〕()我們要留意的是,不管隊形如何變動,神的聖物包括約櫃在內,始終是在隊形的正中間。讚美神,這是可喜樂的大事,因為神的心意就是喜歡祂自己常在人的中間。

         ()有一點不能忽略的,神喜歡在祂的百姓中間,但要維持神常在人中間,必須要依照神的定規而作行動,動也好,靜也好,我們都要承認祂是我們的中心,也實在的讓祂作我們的中心,在以色列中是這樣,在教會中也是這樣。保羅勸勉哥林多教會,要讓別人看到「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林前十四25)。正是神的教會照著神的安排來聚會的結果。我們巴不得神常在我們中間,我們常要活在讓神作我們的中心的生活中。

 

【民十22「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以法蓮營的纛,統領軍隊的是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

   〔呂振中譯〕以法蓮人的營的大旗、按着他們的部隊往前行;統領部隊的、是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

   〔原文字義〕以法蓮」雙倍果子;統領」(原文無此字);「亞米忽」我的親屬是尊貴的;「以利沙瑪」我的神已經聽到。

   〔文意註解〕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以法蓮營的纛」:『以法蓮營』包括以法蓮、瑪拿西、便雅憫三個支派,是第三隊(參二18~24)

         「統領軍隊的是亞米忽的兒子以利沙瑪」:『以利沙瑪』他是以法蓮的領袖(參一10;二18),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4853)

 

【民十23「統領瑪拿西支派軍隊的是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

   〔呂振中譯〕統領瑪拿西人支派的部隊的、是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瑪拿西」導致遺忘;「比大蓿」磐石已贖回;「迦瑪列」神的獎勵。

   〔文意註解〕統領瑪拿西支派軍隊的是比大蓿的兒子迦瑪列」:『迦瑪列』他是瑪拿西支派的領袖或族長(參一10;二20),並代表族人在壇前獻祭(參七5459)

 

【民十24「統領便雅憫支派軍隊的是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

   〔呂振中譯〕統領便雅憫人支派的部隊的、是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便雅憫」右手之子;「基多尼」我的砍伐者;「亞比但」我父是公義。

   〔文意註解〕統領便雅憫支派軍隊的是基多尼的兒子亞比但」:『亞比但』他是便雅憫支派的首領(參一11;二22),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祭(參七6065)

 

【民十25「在諸營末後的是但營的纛,按著軍隊往前行。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

   〔呂振中譯〕但人的營的大旗做眾營的後隊、按着他們的部隊往前行;統領部隊的、是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

   〔原文字義〕但」審判;統領」(原文無此字);「亞米沙代」我的親屬是大有能力的;「亞希以謝」我兄弟是幫助。

   〔文意註解〕在諸營末後的是但營的纛,按著軍隊往前行」:『但營』包括但、亞設、拿弗他利三個支派,是第四隊,也是最後的(參二25~31)

         「統領軍隊的是亞米沙代的兒子亞希以謝」:『亞希以謝』他是但支派的首領(參一12;二25),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上供物(參七6671)

 

【民十26「統領亞設支派軍隊的是俄蘭的兒子帕結。」

   〔呂振中譯〕統領亞設人支派的部隊的、是俄蘭的兒子帕結。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亞設」快樂的;「俄蘭」憂慮的;「帕結」神的事件。

   〔文意註解〕統領亞設支派軍隊的是俄蘭的兒子帕結」:『帕結』他是亞設支派的領袖(參一13;二27),曾代表其支派於會幕建成時獻祭(參七7277)

 

【民十27「統領拿弗他利支派軍隊的是以南的兒子亞希拉。」

   〔呂振中譯〕統領拿弗他利人支派的部隊的、是以南的兒子亞希拉。

   〔原文字義〕統領」(原文無此字);「拿弗他利」摔角;「以南」有眼睛;「亞希拉」我兄弟是惡毒的。

   〔文意註解〕統領拿弗他利支派軍隊的是以南的兒子亞希拉」:『亞希拉』他是拿弗他利支派的首領(參一15;二29),曾代表其支派在會幕建成時,獻上供物(參七7883)

 

【民十28「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往前行,就是這樣。」

   〔呂振中譯〕這是以色列人按着他們的部隊往前行的次序,他們就這樣往前行了。

   〔原文字義〕前行(原文雙字)」出發,旅行(首字);拔營離去,啟程(次字)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按著軍隊往前行,就是這樣」:『按著軍隊』指按著行軍的次序;『就是這樣』指14~27節所敘述有次有序的樣子。

 

【民十29「摩西對他岳父(或作:內兄)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他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

   〔呂振中譯〕摩西對他的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我們要往前行到永恆主所說到的地方去,就是他曾經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的。如今求你和我們一同去;我們要厚待你;因為是永恆主親自指着以色列來說到厚待我們的。』

   〔原文字義〕岳父」岳父,姻親;「米甸」爭鬥;「流珥」神的朋友;「何巴」被珍愛的;「厚待」好的,愉悅的;「好處」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摩西對他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流珥』又稱葉忒羅(參出二18);『何巴』這裡說他是摩西的內兄,但別處聖經說他是摩西的岳父(士一16和合本小字),究竟是內兄或是岳父,令人困惑。原來希伯來文的岳父和內兄是同一個字(參本節小字),故何巴仍宜解作內兄。

         「我們要行路,往耶和華所應許之地去;祂曾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們。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因為耶和華指著以色列人已經應許給好處」:摩西對何巴的話,可視為對不信的福音朋友說的話,有四點值得我們信徒學習:(1)口裡承認自己是行走天路的信徒;(2)得著了神寶貴的應許;(3)邀請對方一同前往;(4)必能同得屬天的好處。

   〔靈意註解〕摩西對他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2931):摩西請求岳父同行,好作眼目,表示他的信心不足。

 

【民十30「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 」

   〔呂振中譯〕何巴對摩西說:『我不去;我要往我本地我親族那裏去。』

   〔原文字義〕何巴」(原文無此字);「本族」宗族,出生。

   〔文意註解〕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何巴的拒絕,可視作福音朋友最初的反應,雖然口硬但卻心軟。何巴後來還是同去(參士一16;四11;撒上十五6;王下十15;代上二55)。

   〔靈意註解〕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這是出於神主宰的拒絕。

 

【民十31「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

   〔呂振中譯〕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因為你懂得我們在曠野紮營的問題;你可以做我們的眼目。

   〔原文字義〕離開」離去,棄絕;「知道(原文雙字)」正確的,確實的(首字);認識(次字);「眼目」眼睛。

   〔文意註解〕摩西說:求你不要離開我們」:摩西謙卑懇求。

         「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意指何巴在曠野中長大,十分熟悉曠野的標誌和路徑,知道哪裡有水。

 

【民十32「你若和我們同去,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你。”」

   〔呂振中譯〕你若和我們一同去,將來永恆主有甚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要用甚麼好處待你。』

   〔原文字義〕好處(首字)」好的,令人愉悅的;好處(次字)」好的,愉悅的。

   〔文意註解〕你若和我們同去,將來耶和華有什麼好處待我們,我們也必以什麼好處待你」:由本節可知,外邦人也能得到神的厚待,正如我們這些原本與神的應許無分無關的外邦人信徒(參弗二12),竟也能得著神的厚恩(參羅十一11~12)

 

【民十33「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從永恆主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永恆主約櫃在他們前面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探覓停息處。

   〔原文字義〕路程」路程,旅程;「安歇的地方」安息之所,休息。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山』即指西乃山(參民三 1),或稱何烈山(參出三1)

         「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約櫃在前頭行』通常抬約櫃的利未人哥轄的子孫是跟在流便營的後面(1821節;二17),但若遇到特別緣故,約櫃便會轉到前頭(參書三6)

   〔靈意註解〕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約櫃在前頭行,尋找安歇之處;『三天』表徵死而復活。

 

【民十34「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

   〔呂振中譯〕每逢他們從營盤往前行的時候,日間總有永恆主的雲彩在他們上頭。

   〔原文字義〕拔營」出發,旅行。

   〔文意註解〕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耶和華的雲彩』表示與普通的雲彩不同,是神同在的象徵,又稱雲柱,神用它來指示以色列人所當行的路(參申一33)

   〔靈意註解〕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表徵神與他們同行。

 

【民十35「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

   〔呂振中譯〕每逢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總說:『永恆主阿,起來哦!願你的仇敵潰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

   〔原文字義〕約櫃」箱子,櫃子;「興起」起身,起來;「四散」分散,打破;「逃跑」逃離。

   〔文意註解〕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這是信心的禱告,求神『站立』準備爭戰(參弗六13~14)

         「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這裡將神與神的子民合而為一,以色列人的仇敵就是神地仇敵,恨以色列人的人就是恨神的人,故『從你面前逃跑』也就是從以色列人面前逃跑。

   〔靈意註解〕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起行時求神興起驅逐仇敵,表徵靠神爭戰。

 

【民十36「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

   〔呂振中譯〕櫃停歇的時候,他總說:『永恆主阿,返回哦!回到以色列的萬萬千千哦!』

   〔原文字義〕約櫃」(原文無此字);「停住」休息;「回到」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意指求神同住和同在。前行時退敵,停留時看顧;神與以色列人的關係,何等美好!

   〔靈意註解〕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安營時求神同在,表徵靠神生活。

 

叁、靈訓要義

 

【在曠野中拔營起行與安營】

   一、做兩隻銀號,吹號發出各種指令(1~10)

         1.「你要用銀子做兩枝號,都要錘出來的,用以招聚會眾,並叫眾營起行」(2):銀號表徵宣告救贖,『錘』表徵經過十字架的壓榨。

         2.「吹這號的時候,全會眾要到你那裡,聚集在會幕門口」(3):按不同的號聲而有不同的行動:二號齊吹,全會眾聚集會幕門口。『吹號』表徵神的旨意和命令。

         3.「若單吹一枝,眾首領,就是以色列軍中的統領,要聚集到你那裡」(4):單吹一號,召集眾首領,為要下達指令。

         4.「他們將起行,必吹出大聲」(6):吹出大聲,拔營起行。

         5.「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吹這號」(8):祭司擔任吹號;『祭司』表徵親近神的人。

         6.「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9):打仗要吹出大聲。

         7.「在你們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獻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號」(10):『節期,並月朔』表徵快樂;『獻燔祭和平安祭』表徵享受。快樂與享受的時候,也要吹號。

   二、第二年二月二十日拔營按序起行(11~28)

         1.「第二年二月二十日,雲彩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11):跟隨雲彩拔營;『雲彩』表徵聖靈。

         2.「以色列人就按站往前行,離開西乃的曠野,雲彩停住在巴蘭的曠野」(12):跟隨雲彩安營;『雲彩』表徵聖靈。

         3.「按著軍隊首先往前行的是猶大營的纛」(14~16):第一營先行。

         4.「帳幕拆卸,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就抬著帳幕先往前行」(17):搬運會幕框架的利未人隨行,受到軍隊的保護。

         5.「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流便營的纛」(18~20):第二營在其後。

         6.「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他們未到以前,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21):搬運聖物(會幕中器具)的利未人隨行,表示行進中受保護,安營時有會幕遮蓋。

         7.「按著軍隊往前行的是以法蓮營的纛,在諸營末後的是但營的纛,按著軍隊往前行」(22~28):第三、第四營殿後作後衛。

   三、摩西請求岳父同去(29~32)

         1.「摩西對他岳父米甸人流珥的兒子何巴說:現在求你和我們同去,我們必厚待你。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2931):摩西請求岳父同行,好作眼目,表示他的信心不足。

         2.「何巴回答說:我不去;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30):這是出於神主宰的拒絕。

   四、約櫃起行與停住時摩西該說的話(33~36)

         1.「以色列人離開耶和華的山,往前行了三天的路程;耶和華的約櫃在前頭行了三天的路程,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33):約櫃在前頭行,尋找安歇之處;『三天』表徵死而復活。

         2.「他們拔營往前行,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34):表徵神與他們同行。

         3.「約櫃往前行的時候,摩西就說:耶和華啊,求你興起!願你的仇敵四散!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35):起行時求神興起驅逐仇敵,表徵靠神爭戰。

         4.「約櫃停住的時候,他就說:耶和華啊,求你回到以色列的千萬人中」(36):安營時求神同在,表徵靠神生活。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民數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