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民數記第十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窺探迦南美地】

   一、摩西打發十二族長作探子(1~16)

   二、摩西告訴他們窺探的任務(17~20)

   三、他們上去窺探共花了四十天(21~25)

   四、十二探子回來報信(26~33)

 

貳、逐節詳解

 

【民十三1「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告訴摩西說:

   〔文意註解〕耶和華曉諭摩西說」:表面上,神允准百姓所提出的要求(參申一22),實際上,神是藉此行動以顯明人的存心所在,是憑眼見,或是憑信心。

 

【民十三2「“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

   〔呂振中譯〕『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按他們父系的支派每支派打發一人一人去,都要做他們中間的首領的。

   〔原文字義〕打發」打發,送出去;「窺探」偵查,探索;「首領」長官,王子,領導者。

   〔文意註解〕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窺探』意指偵察敵情,用來規劃對策,調兵遣將,但神無所不知,並無此需要,所以此處用來試驗、教育神的選民;『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神多次應許將迦南地賜給以色列人(參創十七8;出六4;十三11;三十三1)

         「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作首領的』並非指各支派軍隊的統領(比較十三4~15和一5~16),可能是各支派統領的輔佐官,派駐總指揮部擔任連絡。

   〔靈意註解〕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表徵必須在信心的道路上,已經有了相當的成就。

   〔話中之光〕()窺探迦南地的行為是神根據百姓的要求所許可的(參申一22)。可能是百姓們還沒有確信迦南地是神所應許的土地(參出三817)。神並沒有責備這些信心軟弱的人,為了他們信心的成長命令摩西差遣探子。神不責備我們的軟弱,在接納我們軟弱的同時眷顧我們,使我們能漸有成熟的屬靈生命。這就是神「豐富」的品性(羅十一33;雅二5;啟三17)

         ()當你要接受新任務時,你必須要瞭解情況,掌握應有的知識。擁有基本常識對成全神的旨意極有幫助。

         ()值得我們留意的是,那些被派出去的探子,都是每一個支派的首領。這批人要比一般的百姓多有認識和經歷,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十二個人是在日前分受降在摩西身上的靈的那七十個長老之中。這些人既在信心上有了破口,全體的百姓就更在信心上跟不上來。

 

【民十三3「摩西就照耶和華的吩咐從巴蘭的曠野打發他們去;他們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長。」

   〔呂振中譯〕摩西就照永恆主所吩咐的從巴蘭的曠野打發他們去;他們都是以色列人中做首領的人。

   〔原文字義〕巴蘭」充滿洞穴的地方;「族長」頭,頂,首領,領袖。

   〔文意註解〕摩西就照耶和華的吩咐從巴蘭的曠野打發他們去」:『巴蘭的曠野』就是巴蘭曠野的加低斯(26)

         「他們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長」:『族長』介於家室和支派之間的宗族族長(參一2註解),從這些宗族族長中間,先選出各支派軍隊的統領,再從其餘的族長選出此次任務的特派偵查員。

   〔靈意註解〕他們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長」:表徵具有身分地位。

 

【民十三4「他們的名字:屬流便支派的有撒刻的的兒子沙母亞。」

   〔呂振中譯〕以下就是他們的名字:屬如便支派的是撒刻的的兒子沙母亞;

   〔原文字義〕流便」看哪一個兒子;「撒刻」留意的,注意的;「沙母亞」有盛名的。

   〔文意註解〕他們的名字:屬流便支派的有撒刻的的兒子沙母亞」:『沙母亞』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以利蓿(參一5)

   〔話中之光〕()十二人只有迦勒跟約書亞二人是信心堅固,其他十人不行,回來報告壞的信息,做了以色列人的阻礙,使他們信心動搖以至在曠野漂流三十八年。這十人雖然是禍根,但聖經也排列出他們的名字;告訴我們教會的領袖好的並不多,然而他們的名字同樣被時人看重,其效果使人跌倒,正如這十個人的使以色列人信心動搖一般!

 

【民十三5「屬西緬支派的有何利的兒子的沙法。」

   〔呂振中譯〕屬西緬支派的是何利的兒子的沙法;

   〔原文字義〕西緬」聽見;「何利」洞穴居民;「沙法」審判的,他已判定。

   〔文意註解〕屬西緬支派的有何利的兒子的沙法」:『沙法』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路蔑(餐一6)

 

【民十三6「屬猶大支派的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

   〔呂振中譯〕屬猶大支派的是耶孚尼的兒子迦勒;

   〔原文字義〕猶大」讚美的;「耶孚尼」他將被面對;「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猛烈,狗。

   〔文意註解〕屬猶大支派的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迦勒』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拿順(參一7)。這個迦勒和約書亞二人,是當時僅有的成年男人,沒有死在曠野(參十四30),得以進入迦南美地。

 

【民十三7「屬以薩迦支派的有約色的兒子以迦。」

   〔呂振中譯〕屬以薩迦支派的是約色的兒子以迦;

   〔原文字義〕以薩迦」有價值;「約色」耶和華已增添;「以迦」祂救贖。

   〔文意註解〕屬以薩迦支派的有約色的兒子以迦」:『以迦』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拿坦業(參一8)

 

【民十三8「屬以法蓮支派的有嫩的兒子何西阿。」

   〔呂振中譯〕屬以法蓮支派的是嫩的兒子何西亞;

   〔原文字義〕以法蓮」兩堆灰燼,我將獲雙倍果子;「嫩」魚,後裔;「何西阿」拯救。

   〔文意註解〕屬以法蓮支派的有嫩的兒子何西阿」:『何西阿』摩西另給他改名約書亞(17),他曾率領一批精選的軍隊殺敗亞瑪力人(參出十七9),又當過摩西的幫手(參出二十四13),其後又被摩西選為以色列全軍的統帥(參閱二十七18~20)。他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以利沙瑪(參一10)

 

【民十三9「屬便雅憫支派的有拉孚的兒子帕提。」

   〔呂振中譯〕屬便雅憫支派的是拉孚的兒子帕提;

   〔原文字義〕便雅憫」右手之子;「拉孚」被醫治;「帕提」我的拯救。

   〔文意註解〕屬便雅憫支派的有拉孚的兒子帕提」:『帕提』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亞比但(參一11)

 

【民十三10「屬西布倫支派的有梭底的兒子迦疊。」

   〔呂振中譯〕屬西布倫支派的是梭底的兒子迦疊;

   〔原文字義〕西布倫」高貴的;「梭底」相識;「迦疊」神是我的財富。

   〔文意註解〕屬西布倫支派的有梭底的兒子迦疊」:『迦疊』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以利押(參一9)

 

【民十三11「約瑟的子孫,屬瑪拿西支派的有穌西的兒子迦底。」

   〔呂振中譯〕屬約瑟支派的、就是屬瑪拿西支派的、是穌西的兒子迦底;

   〔原文字義〕約瑟」耶和華已增添;「瑪拿西」導致遺忘;「穌西」我的馬;「迦底」我的財富。

   〔文意註解〕約瑟的子孫,屬瑪拿西支派的有穌西的兒子迦底」:『迦底』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迦瑪列(參一10)

 

【民十三12「屬但支派的有基瑪利的兒子亞米利。」

   〔呂振中譯〕屬但支派的是基瑪利的兒子亞米利;

   〔原文字義〕但」審判;「基瑪利」駕馭駱駝的;「亞米利」神是我的親屬。

   〔文意註解〕屬但支派的有基瑪利的兒子亞米利」:『亞米利』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亞希以謝(參一12)

 

【民十三13「屬亞設支派的有米迦勒的兒子西帖。」

   〔呂振中譯〕屬亞設支派的是米迦勒的兒子西帖;

   〔原文字義〕亞設」快樂的;「米迦勒」有誰像神;「西帖」隱藏。

   〔文意註解〕屬亞設支派的有米迦勒的兒子西帖」:『西帖』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帕結(參一13)

 

【民十三14「屬拿弗他利支派的有縛西的兒子拿比。」

   〔呂振中譯〕屬拿弗他利支派的是縛西的兒子拿比;

   〔原文字義〕拿弗他利」摔角;「縛西」富有;「拿比」隱藏。

   〔文意註解〕屬拿弗他利支派的有縛西的兒子拿比」:『拿比』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亞希拉(參一15)

 

【民十三15「屬迦得支派的有瑪基的兒子臼利。」

   〔呂振中譯〕屬迦得支派的是瑪基的兒子臼利。

   〔原文字義〕迦得」軍隊;「瑪基」減少;「臼利」神的尊貴。

   〔文意註解〕屬迦得支派的有瑪基的兒子臼利」:『臼利』有別於支派軍隊的統領以利雅薩(參一14)

 

【民十三16「這就是摩西所打發、窺探那地之人的名字。摩西就稱嫩的兒子何西阿為約書亞。」

   〔呂振中譯〕以上就是摩西所打發去窺探那地的人的名字。摩西稱嫩的兒子何西亞為約書亞。

   〔原文字義〕何西阿」拯救;「約書亞」耶和華是拯救。

   〔文意註解〕這就是摩西所打發、窺探那地之人的名字」:以上十二個人(4~15)就是摩西派遣去窺探迦南地的探子。

         「摩西就稱嫩的兒子何西阿為約書亞」:請參閱8節註解。

 

【民十三17「摩西打發他們去窺探迦南地,說:“你們從南地上山地去,」

   〔呂振中譯〕摩西打發他們去窺探迦南地,對他們說:『你們這就是從這裏取道南地上去,直上山地。

   〔原文字義〕迦南」低地,商人,經商者;「南地」尼吉,南方;「山地」山嶺。

   〔文意註解〕摩西打發他們去窺探迦南地,說:你們從南地上山地去」:『南地』指迦南地境內的南部地區,別是巴以南一片貧瘠乾地;『山地』指南地以北,加利利以南中間綿延不斷的高山山脈。

 

【民十三18「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

   〔呂振中譯〕看那地怎麼樣,看住在那裏的人民是強壯是軟弱、是少是多,

   〔原文字義〕如何」(原文無此字);「強」強壯的;「弱」鬆弛的。

   〔文意註解〕看那地如何,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那地如何』指迦南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和物產;『所住的民』指迦南七族的體格、人數和民風。

   〔靈意註解〕看那地如何,所住之地是好是歹,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181920):地表徵天然資源。

         「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1819):人表徵必須攻克的難處。

 

【民十三19「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

   〔呂振中譯〕看他們所住的地怎麼樣、是好是歹,看他們所住的成怎麼樣、是營盤、還是堡壘,

   〔原文字義〕好」好的,令人愉悅的;「歹」壞的,惡的;「營盤」營地;「堅城」防禦工事,堅固城,堡壘。

   〔文意註解〕所住之地是好是歹,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是好是歹』指是否適宜居住;『是營盤是堅城』指有無防禦設施。

 

【民十三20「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

   〔呂振中譯〕看那地怎麼樣、是肥沃還是瘠薄,看那裏有沒有樹木。你們要放膽,把那地的果子拿些來。』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

   〔原文字義〕肥美」肥胖的,強健的;「瘠薄」瘦削的,貧瘠的;「放開膽量」使勇敢,鼓舞;「初熟」最先成熟,新穀。

   〔文意註解〕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其中有樹木沒有」:『是肥美是瘠薄』指是否適宜生長農作物;『有樹木沒有』指是否適宜種植果樹。

         「你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相當於陽曆七月間。

   〔話中之光〕()摩西打發探子去的時間,「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土地的肥美與豐富都在這時顯露出來,這些景象會吸引人更愛慕神的應許地,認識神應許的寶貴而生髮進取的心,抓緊神的信實去承受應許,這是摩西的心情。

 

【民十三21「他們上去窺探那地,從尋的曠野到利合,直到哈馬口。」

   〔呂振中譯〕他們上去、窺探了那地,從尋的曠野到利合,向着哈馬口那方向。

   〔原文字義〕尋」平面;「利合」寬闊的地方;「哈馬」堡壘。

   〔文意註解〕他們上去窺探那地,從尋的曠野到利合,直到哈馬口」:『尋的曠野』位於加低斯巴尼亞以北,迦南的南地(17)以南的曠野;『利合』指迦南地北部的一個城,後來劃歸亞設支派轄境;『哈馬口』位於迦南地的最北端(參三十四8),黑門山之北,後來劃歸拿弗他利支派轄境,今日在敘利亞境內,大馬色之北,詳細地點已不可考。

 

【民十三22「他們從南地上去,到了希伯;在那裡有亞衲族人亞希幔、示篩、撻買。(原來希伯侖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鎖安城早七年。)」

   〔呂振中譯〕他們取道南地上去,來到希伯崙;在那裏有亞衲人的後代亞希幔、示篩、撻買。(這希伯崙之建造比埃及的鎖安還早七年。)

   〔原文字義〕希伯侖」聯合;「亞衲」頸;「亞希幔」我兄弟是個禮物;「示篩」貴族;「撻買」犁溝;「鎖安」啟程之地。

   〔文意註解〕他們從南地上去,到了希伯」:『希伯』位於南地以北,耶路撒冷以南,後來劃歸猶大支派轄境,大衛曾經在此地稱王。

         「在那裡有亞衲族人亞希幔、示篩、撻買。(原來希伯侖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鎖安城早七年。)」:『亞衲族』是一個身量高大的巨人族(2833);『亞希幔、示篩、撻買』是亞衲三子,三個家族從他們而出;『埃及的鎖安』是當時的埃及京城。

 

【民十三23「他們到了以實各谷,從那裡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杠抬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

   〔呂振中譯〕他們來到以實各谷;從那裏砍了一根枝子,上頭挂葡萄樹,須要兩個人用杠抬着。他們還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

   〔原文字義〕以實各」串束;「谷」河谷,水流;「掛」串,束。

   〔文意註解〕他們到了以實各谷,從那裡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以實各谷』希伯崙附近的山谷,盛產果實。

         「兩個人用杠抬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一掛葡萄需要『兩個人用杠抬著』,表示那地所產葡萄巨大沉重,非同尋常。

   〔靈意註解〕從那裡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杠抬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2327):表徵信心的目標──基督──豐富的屬靈產業。

         碩大的葡萄,用兩人槓抬,說明基督豐盛的生命(參約十五5)。「石榴」這種果子裏面,是由千百子粒所構成的。它象徵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是一顆子粒,在基督耶穌裏面成為一個身體。所以石榴,即說明基督身體的豐富。「無花果」是一種香甜,叫人吃得飽足的水果。屬靈意義,是豫表基督的香甜,給人飽足。

   〔話中之光〕()「以實各谷」是山地,那是豫表基督的超越和得勝,同時也說明基督的降卑和偉大。這是山和谷所豫表的。還有在迦南的平原,擁有大麥、小麥、新酒、五穀;此乃說出迦南的豐富,也表明基督耶穌無窮豐富。總而言之,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都是把基督無限的豐富,全有、全足、全豐的光景襯托出來。所以必須仔細一地一地的察看。就著屬靈經歷說,即我們不僅必須靠著聖靈,細讀聖經,常禱告;同時還得從環境上多方多面的來認識基督,經歷基督,領受基督。

         () 這一挂的葡萄,表明了迦南地的性質──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聖靈住在我們裏面,也像這挂葡萄一樣。今天我們所豫嘗的是如此,將來天上的滋味也必定是如此。

 

【民十三24「(因為以色列人從那裡砍來的那掛葡萄,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實各谷。)」

   〔呂振中譯〕為了以色列人從那裏砍下來的那挂葡萄,那地方纔叫做以實各〔即:一挂〕谷。

   〔文意註解〕因為以色列人從那裡砍來的那掛葡萄,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實各谷」:『以實各』是一掛葡萄的意思。

   〔靈意註解〕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表徵要進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的艱難(參徒十四22)

 

【民十三25「 過了四十天,他們窺探那地才回來,」

   〔呂振中譯〕窺探那地過了四十天,他們就回來。

   〔原文字義〕窺探」搜尋,探索。

   〔文意註解〕過了四十天,他們窺探那地才回來」:遠路行走,總共花了四十天,表示他們調查得很詳盡。

 

【民十三26「到了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見摩西、亞倫,並以色列的全會眾,回報摩西、亞倫,並全會眾,又把那地的果子給他們看;」

   〔呂振中譯〕來到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見摩西亞倫和以色列人全會眾,向他們和全會眾報告,又把那地的果子給他們看。

   〔原文字義〕巴蘭」充滿洞穴的地方;「加低斯」神聖的;「回」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到了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見摩西、亞倫,並以色列的全會眾」:『巴蘭曠野的加低斯』就是們出發的地點(3)

         「回報摩西、亞倫,並全會眾,又把那地的果子給他們看」:『那地的果子』就是那一掛葡萄,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23)

   〔話中之光〕()加低斯靠近迦南地南部的邊界,雖只是曠野之中的小綠洲,卻是以色列人歷史上的關鍵之處。探子偵察過迦南地後,回到加低斯報告,百姓面臨是進入那地,還是轉身退回的抉擇。可惜他們缺乏信心,竟決定回埃及去,結果被神懲罰在曠野飄流40年。摩西也是在加低斯不順從神(參二十7~12),為此而不得進入應許之地的。亞倫與米利暗同樣不得進入。因為沒有信心,以色列人要用不只一代人的時光,才能從加低斯邁進應許之地。

 

【民十三27「又告訴摩西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

   〔呂振中譯〕他們向摩西敘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的;這就是它的果子。

   〔原文字義〕果然」(原文無此字);「流」流出,排出。

   〔文意註解〕又告訴摩西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那地』指迦南地。

         「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這就是那地的果子」:『流奶與蜜』形容物產豐富。

 

【民十三28「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了亞衲族的人。」

   〔呂振中譯〕不過住在那地的人民很壯健、城邑也有堡壘、又極大;我們也看見亞衲人的後代在那裏。

   〔原文字義〕然而」表示否定;「強壯」強壯的,有力的;「堅固」難以進入;「寬大」巨大的;「亞衲」頸。

   〔文意註解〕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然而』表示他們的感受;接下去是誇張地描述無法征服的兩大因素:(1)居民強壯;(2)城牆高大堅固

         「並且我們在那裡看見了亞衲族的人」:『亞衲族』請參閱22節註解。

   〔話中之光〕()神告訴以色列人,祂所應許之地是流奶與蜜之地。探子雖然將那地的土產帶回給摩西,但是懼怕當地的巨人與堅固的城邑,忘記了神扶持的大能。當你面對艱難抉擇的時候,不要讓不利的因素令你看不到正面的光景,要仔細衡量正反兩面,不要讓預期的困難令你忘記神的應許和幫助的大能。

         ()人不信的情形,真是可怕而又可哀。在埃及和曠野,看見神行了那麼多的神蹟,相信神的大能,應該是最不會有問題的了;但這些人先是要憑眼見,證實神的話,「果然」不錯,但問題並沒有解決:他們不僅對於沒見到的,還是不相信,更糟的是輕信人誇大的謊話:為了畏難退縮,規避前進,造出了自比蚱蜢的話,誰能信得下去?但以色列人接受了,因為合於他們的心意和選擇。這不是信一半,簡直是全不信!他們只幻見亞衲人的偉大,不相信更偉大的神。他們只幻見敵人的強壯,比自己強,造出了必敗論,卻忘記了神的大能。

 

【民十三29「亞瑪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但河旁。”」

   〔呂振中譯〕有亞瑪力人住在南地;有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有迦南人住在海邊、和約但河旁。』

   〔原文字義〕亞瑪力」山谷的居住者;「赫」恐懼;「耶布斯」被踐踏,打穀場;「亞摩利」山中居民,卓越的;「迦南」熱心的,商人;「約但」下降。

   〔文意註解〕亞瑪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但河旁」:這裡簡略描述迦南地各族的分佈狀況。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子孫(創卅六12),是以色列人的世仇;『赫人』他們比亞伯拉罕較早定居於迦南地,故亞伯拉罕在他們中間算是寄居的(參創二十三3~4);他們人多勢大,擁有大片土地(參書一4)『耶布斯人』也是迦南的子孫中的一族(參創十16),是耶路撒冷的原住民(參書十五63);『亞摩利人』是含子孫中很強大的一支(參創十16),多居住在山地(原文字義);『迦南人』以含的兒子迦南取名的一族(參創十二6),居住在迦南地西部谷地和沿海一帶。

 

【民十三30「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

   〔呂振中譯〕迦勒在摩西面前叫人民安靜下來、說:『我們立刻上去、取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勝過它。』

   〔原文字義〕迦勒」有才能的,勇敢,全心的,猛烈,狗;「安撫」使安靜;「立刻上去(原文雙同字)」上去,上升,攀登;「足能得勝(原文雙同字)」有能力,有權力。

   〔文意註解〕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說」:『安撫百姓』這話表示當眾百姓聽了探子們的報告之後,人心惶惶,害怕之情溢於言表。

         「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這是信心的宣告:(1)立刻上去,不可遲延;(2)力能克敵,足能得勝。

   〔靈意註解〕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迦勒和約書亞二人表徵信心剛強的人。

         「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表徵信心的宣告──在乎神不在乎人。

   〔話中之光〕()迦勒是受派探察迦南地的人之一,所看到的與其他的人自然完全一樣;但他的信息卻全然不同。他有信心,激勵百姓:「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今天,不是每一個人的信息都可以相信,雖然經歷可能一樣,人傳的信息卻可能不同:有人相信神和祂的話,有人不相信神和祂的話;你跟從誰,結果會大不相同。要謹慎分辨。

         ()迦勒是一個專心跟從主的人(參書十四14),他相信神的應許是靠得住的。一個專心跟從主的人,就是相信因為神與我們同在的緣故,「我們足能得勝」的人。許多人相信是相信,但是發抖的相信,他的膽子小得痕。好像唱詩一樣,字句是對了,但是音調不對。迦勒不只字句對,音調也對。他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罷」。一個以主為靠得住的人,遵行神的旨意都是立刻的。

         ()在絕大多數人持相反意見時發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迦勒卻甘願孤軍奮鬥到底,照神的吩咐去做。若要矛盾迎刃而解,取得眾人的贊同,你必須要有下列三個條件:(1)有事實依據(迦勒親眼看見那地)(2)有正確的態度(迦勒信靠神的應許,要將那地賜給他們)(3)有足夠的信心(迦勒說:我們足能得勝)

         ()十個人的說法與另外兩個人說的不同。十個人將偉人與他們自己比,但那兩人將偉人與神來較量。我們不要怕他們,主與我們同在。信心不看困難只看神。我們不要以為困難需由我們的克服。在神看來,真算不得什麼。對我來說牆太高太堅固。但是神一碰,它們好像紙版一般掉下來了。繩好堅強,但是在神面前好似火滔燒著一樣。我不要看生命的脆弱與危險,卻專心仰望創造的主。祂造天地,也使海浪平息。

         ()信心所見的是天上的神和神所要作的,不信的心所看見的是地上的人和他們的所有,所看見的不同產生了行動上的不同,這些相差在人心裡只是一點點,但生發的果效就大不相同了,信心使人承受祝福,不信使人接受咒詛。

 

【民十三31「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

   〔呂振中譯〕但是那些和他一同上去的人說:『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族,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

   〔原文字義〕攻擊」(原文無此字);「強壯」強壯的,強大的。

   〔文意註解〕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說」:指除迦勒和約書亞以外的十個探子。

         「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這是『高估敵勢,低估己力』的示弱宣言。

   〔靈意註解〕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1~32):表徵高估難處。

   〔話中之光〕()神允許他們去窺探,是要藉著環境來磨煉他們的信心,催促他們去取用神的信實。但是人裡面的光景不對,他所看見的也就不對,該看見的神他們沒有看見,不該看見的他們倒看到像山那麼大。同樣是看見,但一個是在信心裡看見,因為他的靈對,另一個是在肉體裡看見,因為他的靈不對。

         ()在跟從主的路上,我們所要追求的是信心裡的看見,該棄絕的是肉體裡的眼見,因為眼見的結果總是破壞信心的。人的天然的本能,一定是使人落在眼見裡的,唯有常活在與主的交通裡的人,才會脫離眼見的纏累。十二個探子出去,只有兩個人是在信心裡看見神,其餘的都是看見地上的人、事、物,因此帶回來的訊息是使人灰心喪膽的,他們給眼見所引出的不信的噁心捆綁住了。

 

【民十三32「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

   〔呂振中譯〕那些探子向以色列人發表他們所窺探之地的惡報告、說:『我們所經過而窺探的地、那是個吞喫居民之地,並且我們所看見的、其中的人民、都是身量高大的人。

   〔原文字義〕報惡信」耳語,毀謗,罪惡的報導;「身量」度量,尺寸;「高大」(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報惡信』請參閱2831節。

         「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吞吃居民之地』形容歷經戰火的鍛鍊,得勝者才能存活下來。

   〔靈意註解〕報惡信,說」: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參太十二34)

   〔話中之光〕()那十個探子看那地的居民身量高大,城邑堅固寬大,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他們的眼睛所看見的就是他們面前的難處和自己的失敗。你如果一直看難處,當然你就沒有辦法。但是神沒有要我們的眼睛一直看那擋在前面的高山。神是要我們對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許多人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一天到晚在看他自己的失敗。許多失敗的經歷就是你自己豫備好了而臨到你的。你的眼睛一直看你自己,你就必定失敗。

 

【民十三33「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

   〔呂振中譯〕在那裏我們看見了巨人、亞衲人的子孫、屬於巨人一種的;據我們看、我們正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正如蚱蜢。

   〔原文字義〕看見」覺察,凝視;「偉人」巨人;「看」眼睛,眼中的形象。

   〔文意註解〕我們在那裡看見亞衲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偉人』原文是拿非林,一種身材魁偉的巨人,被懷疑是變種人類(參創六4)

         「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如蚱蜢一樣』形容自己微不足道。

   〔靈意註解〕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表徵小看自己,也就是輕看神。

   〔話中之光〕()在屬靈的意義上,亞衲族人是代表艱難;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能夠看見有亞衲族人在高視闊步。在我們的家庭裡,在我們的教會裡,在我們的社會生活裡,在我們自己的心裡都有;我們必須戰勝他們,否則他們就會象以色列人所說的迦南地的亞衲族一樣吞吃我們(32)

         ()凡不自重的人,總沒有人尊重他,所以這班懦夫可不必加上末了一句「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若人自覺如同蚱蜢,看起來必像蚱蜢,他的懦弱足使仇敵深知。小人若真勇敢之心,可成為大,偉人若有懼怕,則像蚱蜢。

 

叁、靈訓要義

 

【信心的考驗】

   一、窺探迦南地的緣由:

         1.出於人的意思:「我們要先打發人去,為我們窺探那地」(申一22)

         2.神同意派人,藉以顯明人的存心:「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2)

   二、探子的成員:

         1.「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都要作首領的」(2):表徵必須在信心的道路上,已經有了相當的成就。

         2.「他們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長」(3):表徵具有身分地位。

         3.都已經蒙恩得救:「以迦」(7) 字義祂救贖、「何西阿」(8) 字義拯救、「帕提」(9) 字義我的拯救、「約書亞」(16) 字義耶和華是拯救。

         4.在主裡已經有學習:「沙法」(5) 字義審判的、「迦疊」(10) 字義神是我的財富、「迦底」(11) 字義我的財富、「亞米利」(12) 字義神是我的親屬。

         5.受到眾人的肯定:「沙母亞」(4) 字義有盛名的、「迦勒」(6) 字義有才能的、「臼利」(15) 字義神的尊貴。

         6.謙卑不自高:「西帖」(13) 字義隱藏、「拿比」(14) 字義隱藏。

   三、窺探的對象:

         1.「看那地如何,所住之地是好是歹,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181920):地表徵天然資源。

         2.「所住的民是強是弱,是多是少,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1819):人表徵必須攻克的難處。

   四、窺探的結果:

         1.以實各谷為代表:「從那裡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杠抬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2327):表徵信心的目標──基督──豐富的屬靈產業。

         2.亞衲族人為代表:「住那地的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24):表徵要進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的艱難(參徒十四22)

   五、靈裡剛強──信心堅固:

         1.「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30):迦勒和約書亞二人表徵信心剛強的人。

         2.「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30):表徵信心的宣告──在乎神不在乎人。

   六、肉體的軟弱──單憑眼見:

         1.「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1~32):表徵高估難處。

         2.「報惡信,說」(32):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參太十二34)

         3.「據我們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33):表徵小看自己,也就是輕看神。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民數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