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民數記第二十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曠野末期的戰事和遭遇】

   一、在何珥瑪戰勝迦南人(1~3)

   二、掛銅蛇救治被火蛇咬的人(4~9)

   三、經摩押谷到比珥向井歌唱(10~20)

   四、在希實本戰勝亞摩利王(21~31)

   五、戰勝巴珊王奪了巴珊地(32~35)

 

貳、逐節詳解

 

【民二十一1「住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就和以色列人爭戰,擄了他們幾個人。」

   〔呂振中譯〕住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就和以色列人交戰,擄了他們幾個人為俘虜。

   〔原文字義〕亞拉得」野驢;「亞他林」道路,探子。

   〔文意註解〕住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南地』指迦南地境內的南部地區,別是巴以南一片貧瘠乾地;『迦南人』迦南七族之一;『亞拉得』在南地的北部,位於希伯崙以南約27公里;『亞他林路』原文與『探子』同義字,可能是以前探子所行之路,確實位置無從考究。

         「就和以色列人爭戰,擄了他們幾個人」:『爭戰』此處非指正面衝突;迦南人可能出其不意,擄走了幾個掉隊的以色列人。神容讓迦南人稍微得逞,以教訓以色列人不敢輕敵。

   〔靈意註解〕住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就和以色列人爭戰,擄了他們幾個人」:『迦南人亞拉得王』表徵信徒所畏懼的敵人;『亞他林』字義「探子」,表徵從前的失敗(參十四45);『擄了他們幾個人』表徵仇敵的威嚇。

 

【民二十一2「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向永恆主發願說:『你若將這族人交在我手裏,我就把他們的城市盡行毀滅歸神。』

   〔原文字義〕發願(原文雙字)」發誓(首字);誓言(次字);「交付」給,置,放。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發願』指立誓祈求神成全們的心願;『交付我手』意指被我方打敗;『盡行毀滅』與『永獻』(參利二十七28)的原文同一字根,含有願意為神的榮耀而爭站的意思。

   〔靈意註解〕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禱告表徵信靠神──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參可九23)

 

【民二十一3「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們,他們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盡行毀滅。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瑪(就是毀滅的意思)。」

   〔呂振中譯〕永恆主聽了以色列人的呼聲,把迦南人交給他們,他們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市盡行毀滅歸神;那地方便名叫何珥瑪〔即:毀滅歸神〕。

   〔原文字義〕應允」蒙垂聽;「何珥瑪」庇護所,毀滅。

   〔文意註解〕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們」:意指神使以色列人大大戰勝迦南人。

         「他們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盡行毀滅。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瑪(就是毀滅的意思)」:『何珥瑪』將敵人與財物盡都毀滅,正與這名字的意義相符。

   〔靈意註解〕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們,他們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盡行毀滅。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瑪」:表徵靠神得勝(參腓四13)

   〔話中之光〕()何珥瑪是以色列人從前失敗的地方(參民十四45),如今就在那地反敗為勝,而且是大大的得勝。米利巴記錄了百姓的虧欠,何珥瑪記錄了百姓的信心恢復。在神的路上所遇到的挫折,不該使我們氣餒,因為挫折常是引導我們恢復信心的前奏。

 

【民二十一4「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

   〔呂振中譯〕他們從何珥山按到蘆葦海的路向往前行,要繞過以東地;人民因了這一條路、心裏着急;

   〔原文字義〕紅海」蘆葦海;「難行」(原文無此字);「煩躁」沮喪,窘困。

   〔文意註解〕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何珥山』是亞倫去世之所(參二十25~26),其確實地點不詳;『紅海』即指現在的阿卡巴灣(參王上9~26)

         「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難行』指繞道而行,並非捷徑;『煩躁』指因無法立即進入迦南地,內心甚是焦急。

   〔靈意註解〕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心中煩躁表徵肉體的蠢動。

   〔話中之光〕()此時以色列百姓因內心的焦急,想要立刻就進入迦南。從屬靈的方面來看,這是要逃避應該經歷的苦難,想要過安逸生活的非常利己的行為。在信仰生活中,需要忍耐和盼望。

 

【民二十一5「:“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

   〔呂振中譯〕就說壞話攻擊神和摩西說:『你們為甚麼把我們從埃及領上來,讓我們死在這曠野呢?這裏沒有食物、沒有水;這淡薄的食物,我們的胃口都憎厭了。』

   〔原文字義〕厭惡」厭煩,憎嫌;「淡薄的」無用的,不屑一顧的。

   〔文意註解〕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百姓從不耐煩轉為抱怨。

         「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沒有糧,沒有水』他們從日常的飲食找碴;『這淡薄的食物』指嗎哪;『淡薄』含有令人不屑一顧的意思。

   〔靈意註解〕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表徵傾向肉體的情慾,厭煩屬靈事物的平淡。

   〔話中之光〕()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就是厭惡那從天上降下來的嗎哪,到如今也有許多人照樣以神的話為淡薄的食物。

         ()我們從詩篇第七十八篇中看到,人埋怨神是出於:(1)向著神心不誠實(8)(2)不肯照祂的律法行(10)(3)忘記祂所行的奇妙作為(11)。我們的牢騷也常常出於這些輕率的態度與行為。如果我們能徹底根治訴苦的因由,它就不會在生命之中繁衍滋長。

 

【民二十一6「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

   〔呂振中譯〕於是永恆主打發火蛇進入人民中間,蛇咬了人民,以色列中就死了許多人。

   〔原文字義〕火蛇」一種毒蛇。

   〔文意註解〕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火蛇』指棲息於曠野的一種毒蛇,顏色似火,人被其咬傷後會發炎紅腫,重者喪命。

   〔靈意註解〕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表徵神容讓魔鬼吞噬一些不謹守警醒的人(參彼前五8)

   〔話中之光〕()神從棲息在曠野的火蛇口中,保護了自己的百姓(參申八15),但是當以色列百姓因天上的糧食嗎哪發怨言時(5),神收起了保護的手,讓火蛇奪走了他們的生命。對於那些拒絕萬有的主宰——神的旨意,得到恩典而不知感恩的人,神已經為他們預備了審判。

 

【民二十一7「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瀆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

   〔呂振中譯〕人民來見摩西說:『我們說壞話攻擊永恆主和你,我們有罪了;求你禱告永恆主叫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人民禱告。

   〔原文字義〕怨瀆」說話,講論;「有罪」射不中目標,犯錯。

   〔文意註解〕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瀆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怨瀆』指批評論斷以發洩怨氣。

         「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為百姓禱告』這是父母的心腸,以德報怨。

   〔靈意註解〕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瀆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表徵認罪悔改轉向神。

 

【民二十一8「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你造一條銅蛇,挂在旗杆上;凡被咬的、一看這蛇,就會活過來。』

   〔原文字義〕得活」活著。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製造一條火蛇』指打造一條狀似火蛇之物,有其形卻無其毒,正如救主耶穌道成肉身,卻無罪性。

         「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凡被咬傷的人,仰望這蛇就必得醫治。

   〔靈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表徵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參徒四12)

   〔話中之光〕()這銅蛇預表主耶穌的救法,有五層要義(約三14~15)(1)真神所設的救法(參太一21;約三1416;約壹四9;羅八3;林後五21;彼前二22~24)(2)人人能用的救法(參賽四十五22;林前一23;二14;約三15~16;徒二21;十43;羅十12~13)(3)十分可靠的救法(9節;約三15;五24;六27)(4)立刻成功的救法(參路二十三42~43)(5)獨一無二的救法(參徒四12;提前二5~6)

         ()杆子是預表十字架。銅在聖經中是審判的意思,預表耶穌在十字架上替我們受了審判,所有的火蛇都有毒,只有銅蛇是沒有毒的,那就是預表耶穌是沒有罪的;銅蛇的被舉起,預表主耶穌之被掛在木頭上。以往神吩咐以色列人仰望這銅蛇便得醫治,照樣今日神也吩咐世人仰望主耶穌,就可以得救。我們知道世人因罪惡的捆綁和魔鬼的攻擊,可以說已經受了傷;現在脫離罪惡捆綁和魔鬼轄制的唯一法子,就是仰望主耶穌,舍此之外,別無他法!

         ()並不是銅蛇能醫治百姓,乃是他們對神醫治的信心發生功效。他們的信仰,藉順從神的吩咐表明出來。同樣,我們也當仰望讓我們得救贖的耶穌(參來十二2)

         ()信心之父慕勒先生說:「憂慮的起頭是信心的滅沒,信心的開始是憂慮的消滅」。神有許多寶貴的應許,而且在應許上都加上印記(表明可靠的意思)。此後祂暫時往後退一步,要看我們有多少相信;同時祂又准許苦難的風浪來臨,這風浪正和所應許的話相反。那時候正是信心得勝的時機,就是從苦難的風浪中,只要我們存戰兢的心往上看,而內心發出呼聲說,「我相信神必定照祂所說的成就」!

 

【民二十一9「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

   〔呂振中譯〕摩西便造了一條銅蛇,挂在旗杆上;蛇若咬了甚麼人,那人一望這銅蛇,就活了。

   〔原文字義〕製造」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銅蛇』銅的顏色也近似火。表徵主耶穌為著罪人被掛在十字架上。

         「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表徵凡被古蛇撒但傷害的人,只要承認自己有罪,相信而仰賴救主基督,就必蒙恩得救。

   〔靈意註解〕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仰望銅蛇表徵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參太十六24)

   〔話中之光〕()這裡記錄了象徵人類罪惡的火蛇和象徵神恩典的銅蛇。這樣的對比強調了即使人的罪惡達到極點,神所設定的計畫仍然得以成就。

         ()信心的根據不是在人的理智的瞭解,更不是人在感情上的幻想,而是在乎人聽見神說了甚麼,神所說的就是信心的根據,因為神怎麼說,祂就怎麼作。在信心功課的學習上,我們是要不住的學,學了再學,在信心上支取神的豐富。

         ()仰臉看不止是有信賴主耶穌的意思,還有深一層的教訓。因為我們看一種物件,無論他是甚麼,那物件必要反照在我們眼睛裡。「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

 

【民二十一10「以色列人起行,安營在阿伯。」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往前行,在阿伯紮營。

   〔原文字義〕阿伯」皮革製的水袋。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起行,安營在阿伯」:『阿伯』位於阿卡巴灣的北面,以東地的東境,那裡的以東人防備較為鬆懈,甚至賣糧賣水給以色列人(參申二6)

   〔靈意註解〕以色列人起行,安營在阿伯以耶亞巴琳撒烈谷亞嫩河向亞珥城眾谷的下坡」(10~15):表徵信心的道路,一路不缺飲水。

 

【民二十一11「又從阿伯起行,安營在以耶亞巴琳,與摩押相對的曠野,向日出之地。」

   〔呂振中譯〕又從阿伯往前行,在以耶亞巴琳紮營,在摩押對面的曠野、日出的方向。

   〔原文字義〕以耶亞巴琳」遠山的廢墟;「摩押」他父親的;「相對」對面。

   〔文意註解〕又從阿伯起行,安營在以耶亞巴琳,與摩押相對的曠野,向日出之地」:『以耶亞巴琳』由『以耶』和『亞巴琳』兩個字組成,意指亞巴琳的一座城,而亞巴琳位於約旦河和死海東面的山地;『與摩押相對的曠野』亦即摩押的曠野,表示他們正往北移動;『向日出之地』指面向摩押地的東邊。

 

【民二十一12「從那裡起行,安營在撒烈谷。」

   〔呂振中譯〕他們從那裏往前行,在撒烈谿谷紮營。

   〔原文字義〕撒烈」杞柳小溪。

   〔文意註解〕從那裡起行,安營在撒烈谷」:『撒烈谷』是一條流入死海的小河,通常乾旱無水,形成河谷。

 

【民二十一13「從那裡起行,安營在亞嫩河那邊。這亞嫩河是在曠野,從亞摩利的境界流出來的;原來亞嫩河是摩押的邊界,在摩押和亞摩利人搭界的地方。」

   〔呂振中譯〕又從那裏往前行,在亞嫩河那邊紮營;這亞嫩河是在曠野、從亞摩利人的地界流出來的;因為亞嫩河是摩押的邊界,在摩押與亞摩利人之間。

   〔原文字義〕亞嫩」湍急的溪流;「亞摩利」山居者;「搭界」(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從那裡起行,安營在亞嫩河那邊。這亞嫩河是在曠野,從亞摩利的境界流出來的」:『亞嫩河』是一條從摩押高原流入死海中部的河,河谷深約五百公尺,寬約三公里,形成小型的峽谷;『那邊』指河谷的另一邊,一邊是摩押境內,一邊是境外。

         「原來亞嫩河是摩押的邊界,在摩押和亞摩利人搭界的地方」:死海之東面,從撒烈谷到亞嫩河是亞摩利人的境界,從亞嫩河到雅博河是摩押人的境界。

 

【民二十一14「所以耶和華的戰記上說:“蘇法的哇哈伯與亞嫩河的谷,」

   〔呂振中譯〕因此永恆主的戰紀上說:『我們掃蕩了哇哈伯、和眾谿谷、亞嫩河、

   〔原文字義〕蘇法」蜂巢,滿溢,旋風;「哇哈伯」他所行的。

   〔文意註解〕所以耶和華的戰記上說:蘇法的哇哈伯與亞嫩河的谷」:『耶和華的戰記』大概是一本詩歌書,記載以色列人得勝的凱歌(17~18);『蘇法的哇哈伯』哇哈伯是地名,確實地點不詳,按【呂振中譯文】蘇法是形容詞,意「掃蕩」。

 

【民二十一15「並向亞珥城眾谷的下坡,是靠近摩押的境界。”」

   〔呂振中譯〕以及眾谿谷的下坡、就是伸展到亞珥居住之地,靠近摩押邊界的。』

   〔原文字義〕亞珥」城市;「眾谷」水流,河谷;「下坡」底部。

   〔文意註解〕並向亞珥城眾谷的下坡,是靠近摩押的境界」:『亞珥城』摩押的舊京城,位於亞嫩河的北邊,摩押王巴勒到此迎接巴蘭(參二十二36)

 

【民二十一16「以色列人從那裡起行,到了比珥(就是井的意思)。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又從那裏到了比珥〔即:井的意思〕:從前永恆主對摩西說:『你把人民聚集了來,我好將水給予他們』,說的就是這個井。

   〔原文字義〕比珥」井。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從那裡起行,到了比珥(就是井的意思)」:『比珥』摩押境內一處出水的地方,後來改名比珥以琳(參賽十五8)

         「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活水井』表徵內住的基督是信徒的活水泉源,解決人的乾渴(參約四11~1214)

   〔靈意註解〕到了比珥(就是井的意思)。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表徵內住的基督乃是活水的源頭(參約四14)

 

【民二十一17「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啊,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

   〔呂振中譯〕當時以色列人唱了以下這一首歌說:井阿,湧上來吧!你們要向這井唱和;

   〔原文字義〕湧上」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啊,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唱歌』表示感謝讚美;『井啊,湧上水來』意指除去井中堵塞之物,自然就會湧出水來,而這堵塞之物可指肉體的情慾,它與聖靈相爭,須藉十字架除去(參加五1724)

   〔靈意註解〕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啊,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向井歌唱表徵信心的享受。

   〔話中之光〕()讚美使我們得到泉源,怨言使我們招審判。甚至禱告亦不能使井湧上水來,因為沒有一件東西比讚美更能叫神喜悅。讚美是信心最準確的憑據。

 

【民二十一18「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以色列人從曠野往瑪他拿去,」

   〔呂振中譯〕這井是首領們所挖的,是民間的領袖用指揮棍用扶杖所開掘的。』以色列人又從曠野到了瑪他拿,

   〔原文字義〕尊貴人」貴族,尊貴的;「圭」(原文無此字);「瑪他拿」耶和華的禮物。

   〔文意註解〕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首領』指十二支派的首領;『民中的尊貴』指七十位長老(參出二十四1);『用圭用杖』指權杖和行路的手杖,表徵出於神的指示找到活水的泉源。

         「以色列人從曠野往瑪他拿去」:『瑪他拿』確實地點不詳,它的字義是『神的禮物』,表徵神賞給水喝。

   〔靈意註解〕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表徵隨從靈不隨從肉體的人(參羅八5);『用圭用杖』表徵運用信心的權柄(參太二十一21);『所挖所掘的』表徵除去肉體的堵塞,才能使裡面的活水湧流出來(參約七38)

 

【民二十一19「從瑪他拿到拿哈列,從拿哈列到巴末,」

   〔呂振中譯〕從瑪他拿到拿哈列,從拿哈列到巴末,

   〔原文字義〕拿哈列」神的水流;「巴末」高處,極高處。

   〔文意註解〕從瑪他拿到拿哈列,從拿哈列到巴末」:有解經家認為從挖井出水後所列舉的這幾個地名,並不是指以色列人所經過的地方,而是指『水源的示意圖』,都須按照它們的原文字義解釋,意思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得水喝,乃是神的禮物(瑪他拿),來自神的水流(拿哈列),從至高之處(巴末)流下來的。』

 

【民二十一20「從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又到那下望曠野之毗斯迦的山頂。」

   〔呂振中譯〕從巴末到摩押鄉間的平谷、到毘斯迦山頂、那裏能夠眺望耶示門荒野的正面。

   〔原文字義〕下望」俯視;「毗斯迦」裂縫。

   〔文意註解〕從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又到那下望曠野之毗斯迦的山頂」:『摩押地的谷』指摩押境內的低地;『下望曠野』指死海東北面和約但河南端一帶的曠野;『毗斯迦的山頂』位於死海東北面,摩押高原的一處山峰,又稱尼波山,摩西臨死前曾登上此山頂,眺望迦南地(參申三十四1~2)

 

【民二十一21「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見亞摩利人的王西宏,說:」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見亞摩利人的王西宏說:

   〔原文字義〕西宏」勇士。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差遣使者去見亞摩利人的王西宏,說」:『亞摩利人』迦南七族之一(參申七1),疆域位於摩押地的北面(13);『西宏』指當時的亞摩利王,又稱希實本王西宏,因為希實本乃是亞摩利的京城(27節;書九10)

 

【民二十一22「“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偏入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直到過了你的境界。”」

   〔呂振中譯〕『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偏入田地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裏的水;我們只走王家大道,直到過了你的地界。』

   〔原文字義〕偏入」傾斜,折彎;「大」王。

   〔文意註解〕求你容我們從你的地經過;我們不偏入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直到過了你的境界」:商量借道,因為當時以色列人的主要目標,是約但河西面的迦南地。

 

【民二十一23「西宏不容以色列人從他的境界經過,就招聚他的眾民出到曠野,要攻擊以色列人,到了雅雜與以色列人爭戰。」

   〔呂振中譯〕西宏不讓以色列人從他的地界經過,反而聚集人民出來到曠野、要對以色列人接戰;他到了雅雜、要和以色列人交戰。

   〔原文字義〕招聚(原文雙同字)」聚集,集合;「攻擊」遭遇,降臨;「雅雜」被踩下(字根踩踏)

   〔文意註解〕西宏不容以色列人從他的境界經過,就招聚他的眾民出到曠野」:雖然以色列人有意越過約但河東面的亞摩利人,但神的旨意是要剪除他們(參出二十三23)。所以就任令西宏剛硬不妥協,自招滅族。

         「要攻擊以色列人,到了雅雜與以色列人爭戰」:『雅雜』位於亞嫩河北面,屬於亞摩利境內的一處地方(13)

 

【民二十一24「以色列人用刀殺了他,得了他的地,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亞捫人的境界,因為亞捫人的境界多有堅壘。」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用刀擊殺了他,取得他的地,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亞捫人那裏,亞捫人的邊界雅謝〔即:因為很堅固〕。

   〔原文字義〕得了」佔有,奪取;「雅博」倒空;「亞捫」部落的;「堅」強壯的,有力的。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用刀殺了他,得了他的地」:意指以色列人勝過亞摩利人,殺了他們的王西宏,又佔領了他們的領土。

         「從亞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亞捫人的境界,因為亞捫人的境界多有堅壘」:『從亞嫩河到雅博河』這兩條河是亞摩利人的南北境界;『亞捫人』是羅得小女兒的後裔(參創十九38),住在亞摩利人的東面;『堅壘』指堅固的防禦工事。

 

【民二十一25「以色列人奪取這一切的城邑,也住亞摩利人的城邑,就是希實本與希實本的一切鄉村。」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奪取了這一切的城市;以色列人也住在亞摩利人的一切城市、在希實本與希實本所有的廂鎮。

   〔原文字義〕奪取」獲得,拿走;「希實本」堡壘。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奪取這一切的城邑,也住亞摩利人的城邑」:『這一切的城邑』指從亞嫩河到雅博河之間的城邑(24)

         「就是希實本與希實本的一切鄉村」:『希實本』是亞摩利王西宏的京城(26)

   〔靈意註解〕『希實本』原文字義「堡壘」,表徵信心的能力可以攻破撒但堅固的營壘(參林後十4)

 

【民二十一26「這希實本是亞摩利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與摩押的先王爭戰,從他手中奪取了全地,直到亞嫩河。」

   〔呂振中譯〕這希實本是亞摩利人的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經和摩押的先王交戰,從他手中奪取了他一切的地、直到亞嫩河。

   〔原文字義〕京城」城市;「奪取」獲得,拿走。

   〔文意註解〕這希實本是亞摩利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與摩押的先王爭戰,從他手中奪取了全地,直到亞嫩河」:意指亞摩利王西宏的領土原屬於摩押人的,用戰爭的手段佔領了亞嫩河以北的地方。

 

【民二十一27「所以那些作詩歌的說:你們來到希實本;願西宏的城被修造,被建立。」

   〔呂振中譯〕因此誦歌謠的說:『你們來到希實本吧!讓它被建造吧!讓西宏的城重新被建立吧!

   〔原文字義〕詩歌」詩句,寓言,諺語;「修造」建造,重建;「建立」堅定,牢固。

   〔文意註解〕所以那些作詩歌的說:你們來到希實本;願西宏的城被修造,被建立」:意指亞摩利人的詩人作詩說,讓西宏王帶著人來到希實本,把它建造成為西宏的城,在那裡設立他的京城。

 

【民二十一28「因為有火從希實本發出,有火焰出於西宏的城,燒盡摩押的亞珥和亞嫩河邱壇的祭司(祭司原文作主)。」

   〔呂振中譯〕因為有火從希實本發出,有火焰出於西宏的城廂,燒毀了摩押的亞珥,吞滅了亞嫩的山丘〔或譯:亞嫩山丘諸主〕。

   〔原文字義〕發出」前往,出來;「燒盡」吞噬,燒毀;「邱壇的祭司」高地之主。

   〔文意註解〕因為有火從希實本發出,有火焰出於西宏的城」:『...火焰』表徵戰火;全句意指亞摩利的軍兵從西宏的京城希實本出發。

         「燒盡摩押的亞珥和亞嫩河邱壇的祭司(祭司原文作主)」:『摩押的亞珥』摩押的大城;『邱壇的祭司』指摩押的偶像假神。

 

【民二十一29「摩押啊,你有禍了!基抹的民哪,你們滅亡了!基抹的男子逃奔,女子被擄,交付亞摩利的王西宏。」

   〔呂振中譯〕摩押阿,你有禍阿!基抹的人民阿,你們滅亡啦!基抹使自己的男子成了逃難人,使自己的女子成了俘虜,交給亞摩利人的王西宏。

   〔原文字義〕禍」消失,死亡;「基抹」鎮壓者;「滅亡」(原文無此字);「逃奔」逃亡,逃脫;「交付」給,置,放。

   〔文意註解〕摩押啊,你有禍了!基抹的民哪,你們滅亡了」:『基抹』摩押之神的名。

         「基抹的男子逃奔,女子被擄,交付亞摩利的王西宏」:『男子逃奔,女子被擄』戰敗的景象。

 

【民二十一30「我們射了他們;希實本直到底本盡皆毀滅。我們使地變成荒場,直到挪法;這挪法直延到米底巴。」

   〔呂振中譯〕我們射擊了他們,希實本就毀滅,直到底本;我們使那地荒涼、直到挪法、就是到米底巴。』

   〔原文字義〕射」射向,澆灌;「底本」荒廢的;「荒場」荒涼,荒蕪;「挪法」疾風;「米底巴」休憩之水。

   〔文意註解〕我們射了他們;希實本直到底本盡皆毀滅」:『我們射了他們』意指以色列人擊敗了亞摩利人;『底本』亞嫩河北面五公里的古城,現已成廢墟。

         「我們使地變成荒場,直到挪法;這挪法直延到米底巴」:『使地變成荒場』意指亞摩利人的領地成了荒場;『挪法...米底巴』原屬摩押的兩座古城,先落入亞摩利人的手中,後又被以色列人奪去,現已成廢墟。

 

【民二十一31「這樣,以色列人就住在亞摩利人之地。」

   〔呂振中譯〕這樣,以色列人就住在亞摩利人之地了。

   〔原文字義〕這樣」(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這樣,以色列人就住在亞摩利人之地」:『這樣』指30節所描述的情節。

 

【民二十一32「摩西打發人去窺探雅謝,以色列人就占了雅謝的鎮市,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

   〔呂振中譯〕摩西打發人去偵探雅謝,以色列人就攻取了雅謝的廂鎮,把在那裏的亞摩利人趕走。

   〔原文字義〕窺探」四處探勘,刺探;「雅謝」受幫助的。

   〔文意註解〕摩西打發人去窺探雅謝,以色列人就占了雅謝的鎮市,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雅謝』位於死海的東北面、約但河的東南端。

 

【民二十一33「以色列人轉回,向巴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出來,在以得來與他們交戰。」

   〔呂振中譯〕以色列人轉了身,按到巴珊的路向上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出來對以色列人接戰,在以得來上陣。

   〔原文字義〕轉回」轉向;「巴珊」多結果實的;「噩」長頸的;「以得來」好的牧草地。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轉回,向巴珊去」:『巴珊』位於雅博河以北,黑門山以南的高原(即今戈蘭高原),境內牧草繁茂,盛產牛羊。

         「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都出來,在以得來與他們交戰」:『巴珊王噩』他的身量高大,是最後一個利乏音人(申三11);『以得來』是巴珊的副都,位於加利利海的東面約一百多公里

   〔靈意註解〕『巴珊王噩』是利乏音人(參申三11),表徵邪靈的作為;殺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表徵勝過屬靈氣的惡魔(參弗六12)

 

【民二十一34「耶和華對摩西說:“不要怕他!因我已將他和他的眾民,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從前待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一般。”」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摩西說:『不要怕他,因為我已經把他和他的人民、跟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你要待他、像待那住希實本的亞摩利人之王西宏一樣。』

   〔原文字義〕待」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摩西說:不要怕他!因我已將他和他的眾民,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中」:『不要怕他』因有神同在的應許。

\        「你要待他像從前待住希實本的亞摩利王西宏一般」:請參閱2430節。

 

【民二十一35「於是他們殺了他和他的眾子,並他的眾民,沒有留下一個,就得了他的地。」

   〔呂振中譯〕於是以色列人將噩和他的兒子們跟他的眾民擊殺了,連一個殘存的人都沒有給他剩下;就取得他的地。

   〔原文字義〕留下」遺留,使存活。

   〔文意註解〕於是他們殺了他和他的眾子,並他的眾民,沒有留下一個,就得了他的地」:打敗了噩的軍隊以後,除了少數地方暫時沒有立刻被佔領以外,整個地區都被以色列人佔領了。最後的征服是由瑪拿西的子孫睚珥完成。他獲得亞珥歌伯作為報酬(參民三十二3941;申三14)

 

叁、靈訓要義

 

【信心的道路】

   一、「何珥瑪」的勝利──信心的恢復(1~3)

         1.「住南地的迦南人亞拉得王,聽說以色列人從亞他林路來,就和以色列人爭戰,擄了他們幾個人」(1):『迦南人亞拉得王』表徵信徒所畏懼的敵人;『亞他林』字義「探子」,表徵從前的失敗(參十四45);『擄了他們幾個人』表徵仇敵的威嚇。

         2.「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2):禱告表徵信靠神──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參可九23)

         3.「耶和華應允了以色列人,把迦南人交付他們,他們就把迦南人和迦南人的城邑盡行毀滅。那地方的名便叫何珥瑪」(3):表徵靠神得勝(參腓四13)

   二、仰望「銅蛇」──信心的重溫(4~9)

         1.「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4):心中煩躁表徵肉體的蠢動。

         2.「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裡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5):表徵傾向肉體的情慾,厭煩屬靈事物的平淡。

         3.「於是耶和華使火蛇進入百姓中間,蛇就咬他們。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6):表徵神容讓魔鬼吞噬一些不謹守警醒的人(參彼前五8)

         4.「百姓到摩西那裡,說:我們怨瀆耶和華和你,有罪了。求你禱告耶和華,叫這些蛇離開我們。於是摩西為百姓禱告」(7):表徵認罪悔改轉向神。

         5.「耶和華對摩西說:你製造一條火蛇,掛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這蛇,就必得活」(8):表徵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參徒四12)

         6.「摩西便製造一條銅蛇,掛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9):仰望銅蛇表徵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參太十六24)

   三、「比珥」的井水──信心的應用(10~18)

         1.「以色列人起行,安營在阿伯以耶亞巴琳撒烈谷亞嫩河向亞珥城眾谷的下坡」(10~15):表徵信心的道路,一路不缺飲水。

         2.「到了比珥(就是井的意思)。從前耶和華吩咐摩西說:招聚百姓,我好給他們水喝,說的就是這井」(16):表徵內住的基督乃是活水的源頭(參約四14)

         3.「當時,以色列人唱歌說:井啊,湧上水來!你們要向這井歌唱」(17):向井歌唱表徵信心的享受。

         4.「這井是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用圭用杖所挖所掘的」(18):『首領和民中的尊貴人』表徵隨從靈不隨從肉體的人(參羅八5);『用圭用杖』表徵運用信心的權柄(參太二十一21);『所挖所掘的』表徵除去肉體的堵塞,才能使裡面的活水湧流出來(參約七38)

   四、戰勝二王──信心的能力(21~35)

         1.殺死希實本的王,亞摩利人西宏,並奪取他一切的地(21~31):『希實本』原文字義「堡壘」,表徵信心的能力可以攻破撒但堅固的營壘(參林後十4)

         2.殺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並奪取他們的地(32~35):『巴珊王噩』是利乏音人(參申三11),表徵邪靈的作為;殺死巴珊王噩和他的眾民表徵勝過屬靈氣的惡魔(參弗六12)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民數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