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民數記第二十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神轉咒詛為祝福()

   一、巴蘭第一次傳祝福以色列人的話(1~11)

   二、巴蘭第二次傳祝福以色列人的話(12~26)

   三、巴蘭第三次傳祝福以色列人的話(27~30)

 

貳、逐節詳解

 

【民二十三1「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裡給我築七座壇,為我預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羊。”」

   〔呂振中譯〕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裏給我築七座祭壇,在這裏給我豫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巴蘭」非我民;「巴勒」破壞者;「築」建造,建立;「壇」祭壇;「預備」準備好,安排,堅定,牢固。

   〔文意註解〕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裡給我築七座壇,為我預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羊」:『築七座壇』注意,以色列人僅有一座祭壇,而巴蘭卻要築七座壇,顯然不是按照向耶和華真神獻祭的條例,因此他不是真先知。雖然『七』是完全的數目字,但在此並不能算數。

 

【民二十三2「巴勒照巴蘭的話行了。巴勒和巴蘭在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

   〔呂振中譯〕巴勒照巴蘭所告訴他的去行;巴勒和巴蘭就在每座祭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行」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巴勒照巴蘭的話行了。巴勒和巴蘭在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巴勒和巴蘭在每座壇上獻』在此,巴勒擔任異教國王兼祭司,巴蘭則是異教先知卻裝作真神的先知,一同獻祭,不倫不類。

 

【民二十三3「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你的燔祭旁邊,我且往前去,或者耶和華來迎見我。祂指示我什麼,我必告訴你。”於是巴蘭上一淨光的高處。」

   〔呂振中譯〕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你的燔祭旁邊,我且往前去;或者永恆主踫巧來迎見我;他指示我甚麼,我就告訴你甚麼。』於是巴蘭到一個無草木的高處。

   〔原文字義〕祂指」遭遇,降臨;「指示」使看見,顯示;「淨光的高處」平坦的高處,光禿的高處,不毛之地。

   〔文意註解〕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你的燔祭旁邊,我且往前去,或者耶和華來迎見我」:本句可看出兩件事:(1)巴蘭知道真神不會接受異教祭司,所以將他撇在一邊;(2)巴蘭又知道不能施行法術來求見真神。

         「祂指示我什麼,我必告訴你。於是巴蘭上一淨光的高處」:『淨光的高處』即指光禿的山頂,或者比較方便觀察天象。

 

【民二十三4「神迎見巴蘭;巴蘭說:“我預備了七座壇,在每座壇上獻了一隻公牛,一隻公羊。”」

   〔呂振中譯〕神迎見巴蘭;巴蘭對神說:『我已經擺好了七座祭壇,在每座祭壇獻上一隻公牛、一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迎見」遇見,臨到。

   〔文意註解〕神迎見巴蘭;巴蘭說:我預備了七座壇,在每座壇上獻了一隻公牛,一隻公羊」:『神迎見巴蘭』並非向巴蘭顯現,乃是指向他說話。

   〔話中之光〕()巴蘭表面雖然築壇獻祭,但內心卻老大不願意。獻上完全()的祭,心裡面希望神能使他有機會咒詛以色列,這是神普厭惡的:「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心靈」(詩五十一:17)!有些人表面敬拜神,內心卻不情願,這樣的敬拜必然歸空,要知敬拜與奉獻都不是表面的行動!

 

【民二十三5「耶和華將話傳給巴蘭,又說:“你回到巴勒那裡,要如此如此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將話語放在巴蘭口中,又說:『你回到巴勒那裏、要這樣這樣說。』

   〔原文字義〕傳給」放,放置,設立;「如此如此說」說話,講論。

   〔文意註解〕耶和華將話傳給巴蘭,又說:你回到巴勒那裡,要如此如此說」:『耶和華將話傳給巴蘭』按照原文意指神將祂的話放在巴蘭的口裡,表示要利用巴蘭的口為祂傳話。

 

【民二十三6「他就回到巴勒那裡,見他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邊。」

   〔呂振中譯〕他回到巴勒那裏,見巴勒正在他的燔祭旁邊立着,他和摩押的首領們站立着。

   〔原文字義〕回到」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他就回到巴勒那裡,見他同摩押的使臣都站在燔祭旁邊」:『摩押的使臣』包括摩押的達官貴人。

 

【民二十三7「巴蘭便題起詩歌說:巴勒引我出亞蘭,摩押王引我出東山,說:來啊,為我咒詛雅各;來啊,怒駡以色列。」

   〔呂振中譯〕巴蘭便發表言論歌來、說:『巴勒領導我出亞蘭,摩押王領導我出東山,說:來阿,為我咒詛雅各;來阿,怒罵以色列吧!

   〔原文字義〕題起」舉起,承擔;「詩歌」箴言,比喻;「引」引導,帶領;「亞蘭」被高舉;「摩押」他父親的;「雅各」抓住腳後跟的人,取代者。

   〔文意註解〕巴蘭便題起詩歌說:巴勒引我出亞蘭,摩押王引我出東山,說」:『題起詩歌』意指使用隱喻的話語,而不是直白的話;『亞蘭』指米所波大米,巴蘭的故鄉(參二十二5);『東山』亞蘭位於東方。

         「來啊,為我咒詛雅各;來啊,怒駡以色列」:雅各以色列』乃是同義詞,均指以色列人。

   〔靈意註解〕巴蘭便題起詩歌說:巴勒引我出亞蘭,摩押王引我出東山,說:來啊,為我咒詛雅各;來啊,怒駡以色列」:表徵仇敵利誘假先知咒罵神的子民。

 

【民二十三8「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駡的,我焉能怒駡?」

   〔呂振中譯〕神沒有咒詛的、我哪能咒詛呢?永恆主沒有怒罵的、我哪能怒罵呢?

   〔原文字義〕焉能」為何,如何。

   〔文意註解〕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駡的,我焉能怒駡?」:『咒詛怒駡』也是同義詞,均指但願神使以色列人衰敗。

   〔靈意註解〕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駡的,我焉能怒駡?」:表徵神保守他的子民,不使咒詛落在他們身上。

 

【民二十三9「我從高峰看他,從小山望他;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

   〔呂振中譯〕我從碞頂看他,從山上望他;阿,這是一族獨居之民、不自數列於萬國中的!

   〔原文字義〕峰」磐石;「小山」山丘;「望」觀看,觀察;「獨」孤立,單獨地。

   〔文意註解〕我從高峰看他,從小山望他;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他』指以色列人;『獨居的民』意指單獨居住,不與其他民族雜處的人民。

   〔靈意註解〕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表徵他們是分別出來歸神為聖的。

   〔話中之光〕()神在祂特選的百姓身上,有祂特定的旨意;祂把以色列揀選出來,歸於自己,作「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這是說神的計畫中,是雙軌的歷史進程:一是為祂的選民,一是為列邦。但祂注意的焦點,是在祂的選民,一切的安排,都跟祂的百姓有關,為要成就祂的旨意。

         ()祂把以色列分別出來,作祂的「贖民」(詩一百零七2),意思是他們是用羔羊的血代替,從埃及救贖出來的人群。他們當然有違背神的時候,當然有犯罪的事實;但他們的罪孽被遮蓋了。至聖所中的施恩座,是在約櫃的上面。正如今天的教會,雖然有虧欠的事實,但主看祂自己「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7)

 

【民二十三10「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我願如義人之死而死;我願如義人之終而終。」

   〔呂振中譯〕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之人煙〔同詞:四分之一〕呢?我願如正直人之死而死;願我之終如正直人之終。』

   〔原文字義〕數點」計算,分配;「計算」數目,計算;「義人」正直的,公正的;「終」後部,盡頭。

   〔文意註解〕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雅各的塵土』意指以色列人的人數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難以數算(參創十三16);『以色列的四分之一』這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營地分成東、西、南、北四個營盤,意指連其中的一個營盤內人數都難以計算,更遑論全部以色列人。

         「我願如義人之死而死;我願如義人之終而終」:『義人之死義人之終』又是同義詞,意指但願如以色列人那樣的傳宗接代,延續不斷。

   〔靈意註解〕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表徵他們將必興旺繁增,不可計數。

 

【民二十三11「巴勒對巴蘭說:“你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不料,你竟為他們祝福。”」

   〔呂振中譯〕巴勒對巴蘭說:『你待我的是怎麼回事呢?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你看,你竟全給他們祝福了!』

   〔原文字義〕領」引導,帶來;「祝福」祝福,屈膝。

   〔文意註解〕巴勒對巴蘭說:你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意指你怎可這樣待我。

         「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不料,你竟為他們祝福」:『不料』原文是「看哪!」;『你竟』原文是加重語氣的強調。

   〔靈意註解〕巴勒對巴蘭說:你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不料,你竟為他們祝福」:表徵神使咒詛變為祝福。

   〔話中之光〕()咒詛以色列是巴勒的目的,以咒詛以色列來得財利是巴蘭的目的,目的雖然不一樣,但內容卻是完全相同。宣告咒詛前的預備工作都做妥當了,但是因著神的打岔,咒詛的宣告變成祝福的宣告。巴勒沒有聽見咒詛的話,因為從巴蘭的口中所出的話,都是宣告以色列的蒙福。不是巴蘭不想說咒詛的話,而是他不能越過神的管理來說他想要說的話。神紀念祂的百姓,使咒詛變成了祝福。

         ()神使咒詛變為祝福,一面是羞辱了敵擋神的人,但更重要的一面,是在信心上更深的造就祂的百姓,使他們更深的認識他們的神是何等可信可靠的神,也從這一件事上,知道他們在神的心意中的地位和前途,使他們更歡然的奔向神榮耀的應許中。

 

【民二十三12「他回答說:“耶和華傳給我的話,我能不謹慎傳說嗎?”」

   〔呂振中譯〕巴蘭回答說:『永恆主放在我口中的話、我能不謹慎說麼?』

   〔原文字義〕傳給」放,放置,設立;「謹慎」保守,遵守;「傳說」說話,講論。

   〔文意註解〕他回答說:耶和華傳給我的話,我能不謹慎傳說嗎?」:『傳給我的話』原文是「放在我口中的話」。

 

【民二十三13「巴勒說:“求你同我往別處去,在那裡可以看見他們;你不能全看見,只能看見他們邊界上的人。在那裡要為我咒詛他們。”」

   〔呂振中譯〕巴勒對巴蘭說:『請同我到別處去、從那裏你可以看見他們、(不過你只能看見他的一角落,卻不能看見他的全部)從那裏請為我咒詛他們。』

   〔原文字義〕邊界」末端,盡頭。

   〔文意註解〕巴勒說:求你同我往別處去,在那裡可以看見他們」:『別處』指更高的地方,能夠看見全貌的地方。

         「你不能全看見,只能看見他們邊界上的人。在那裡要為我咒詛他們」:『看見他們邊界上的人』意指僅看見邊緣一部分的人而已。

 

【民二十三14「於是領巴蘭到了瑣腓田,上了毗斯迦山頂,築了七座壇;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

   〔呂振中譯〕巴勒就領巴蘭到了瑣腓田地〔或譯:守望地〕,上了毘斯迦山頂,築了七座祭壇,在每座祭壇獻上一隻公牛、一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瑣腓(原文雙字)」看守人(首字);監看,守望(次字);「毗斯迦」裂縫。

   〔文意註解〕於是領巴蘭到了瑣腓田,上了毗斯迦山頂,築了七座壇;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瑣腓田』原文意指「眺望臺」,是一處峰頂;『毗斯迦山頂』那裡有複數的山頂,其中之一是摩西後來在那裡眺望迦南地之處(參申三27;三十四1)

 

【民二十三15「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這燔祭旁邊,等我往那邊去迎見耶和華。”」

   〔呂振中譯〕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你的燔祭旁這裏,我、我往那裏去迎見永恆主。

   〔原文字義〕等」如此,這般。

   〔文意註解〕巴蘭對巴勒說:你站在這燔祭旁邊,等我往那邊去迎見耶和華」:請參閱3節註解。

   〔話中之光〕()顯然的,神不與巴蘭同行,也不接受他的獻祭。尋求神的人必定要在神的法則裡去尋求,不然的話,就是喊著耶和華的名字,神還是遠離他。若是所要作的是神所不要的,就更不要想能遇見神。神一切的工作都在祂永遠的計畫中,祂是不改變的神,祂的工作計畫也不會改變,人要在祂的計畫外橫生枝節,那只有自取羞辱。

 

【民二十三16「耶和華臨到巴蘭那裡,將話傳給他;又說:“你回到巴勒那裡,要如此如此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迎見了巴蘭,將話語放在他口中,說:『你回到巴勒那裏、要這樣這樣說。』

   〔原文字義〕臨到」臨到,遇見;「傳給」放,放置,設立。

   〔文意註解〕耶和華臨到巴蘭那裡,將話傳給他;又說:你回到巴勒那裡,要如此如此說」:請參閱5節註解。

 

【民二十三17「他就回到巴勒那裡,見他站在燔祭旁邊;摩押的使臣也和他在一處。巴勒問他說:“耶和華說了什麼話呢?”」

   〔呂振中譯〕巴蘭來到巴勒那裏,見他立在他的燔祭旁邊;摩押的首領們和他一同站立着。巴勒問巴蘭說:『永恆主說了甚麼話呢?』

   〔文意註解〕他就回到巴勒那裡,見他站在燔祭旁邊;摩押的使臣也和他在一處」:請參閱6節註解。

         「巴勒問他說:耶和華說了什麼話呢?」:現在連巴勒也題到『耶和華』這名字,由此可見,僅僅認知有神的存在,並不能算是相信神。

 

【民二十三18「巴蘭就題詩歌說:巴勒,你起來聽;西撥的兒子,你聽我言。」

   〔呂振中譯〕巴蘭便發表言論歌來、說:『巴勒阿,提起神來聽吧;西撥的兒子阿,側耳聽我吧:

   〔原文字義〕題」舉起,承擔;「詩歌」箴言,比喻;「西撥」麻雀。

   〔文意註解〕巴蘭就題詩歌說:巴勒,你起來聽;西撥的兒子,你聽我言」:『題詩歌』意指使用隱喻的話語,而不是直白的話(7)

 

【民二十三19「神非人,必不至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至後悔。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祂發言豈不要成就呢?」

   〔呂振中譯〕神不是人、以致能撒謊,也不是人類、以致能後悔:他說話、哪不照着行呢?他發言、那不能成就呢?

   〔原文字義〕後悔」遺憾,懊悔;「成就」完成,執行,堅立。

   〔文意註解〕神非人,必不至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至後悔」:『說謊』指說不實的話;『後悔』指改變心意。

         「祂說話豈不照著行呢?祂發言豈不要成就呢?」:『照著行』指存心正直;『成就』指心意堅定、能力無敵。

 

【民二十三20「我奉命祝福;神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

   〔呂振中譯〕看哪,我奉命來祝福;神既祝福,我不能收回。

   〔原文字義〕奉命」接受,獲得;「祝福」祝福,屈膝;「賜福」(原文與「祝福」同字);「翻轉」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我奉命祝福」:意指我所說祝福的話是出於神的意思。

         「神也曾賜福」:意指一直以來,神不斷賜福給以色列人。

         「此事我不能翻轉」:有四個意思:(1)神不會改變(19節;提後二13)(2)神不記念他們的罪(21節;彌七18~20;羅八33~34)(3)神和他們同在(21節;來時三5~6)(4)神曾為他們施展大能(22節;腓一6)

   〔靈意註解〕我奉命祝福;神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表徵神所賜福的,邪術無能為力。

   〔話中之光〕()巴蘭想翻轉祝福為咒詛,但是他無能為力。他若咒詛以色列,就能得著豐厚的酬報。他卻不得不顧忌。福分的洪流似乎向他洶湧過來,使他不能擋駕。音樂向他衝擊,充滿著這些響聲。撒旦一定也失望了,因為他無法翻轉神在基督裡一切屬靈的福分。

         ()我們在祂裡面,祂在創立世界以前已經蒙揀選了。我們要與祂一同復活升天,坐在高天之上。神在基督裡看我們,不看過犯與彎曲,只接納與祝福我們,成為祂所愛的。控告者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能翻轉。

         ()神沒有咒詛的,他不能咒詛(8)。神要賜福,他不能翻轉。讓我們將這個原則,深深的銘刻在我們心中。我們幾多人,幾多時候,最大的驚惶懼怕,最大的憂慮愁煩就是:怕人咒詛,就是怕人怒駡,就是懼怕神所賜的福,為人所翻轉。其實這樣的懼怕憂慮,毫無根據。

 

【民二十三21「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

   〔呂振中譯〕在雅各中人不見有禍,在以色列中人也沒看見患難:永恆主他的神與他同在,有向王歡呼的聲音在他們中間。

   〔原文字義〕罪孽」邪惡,哀傷;「奸惡」辛勞,患難。

   〔文意註解〕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意指以色列人沒有甚麼值得咒詛的罪孽和奸惡;『罪孽』重在指違背神旨,令神傷心;『奸惡』重在指行事悖謬,令神不悅。

         「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歡呼王的聲音』意指們中間好像有一位王在統領著他們。

   〔靈意註解〕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表徵神因基督寶血已經赦免神子民的罪。

         「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表徵神子民因有神的同在,滿有平安與喜樂。

   〔話中之光〕()這是以色列人的地位。在羔羊血下的地位,與他們的經歷是何等的不同!我們信徒應當分別地位與經歷,不要因失敗的經歷,而對自己的地位有所懷疑。

         ()不是說以色列沒有犯罪,而是在他們中間有祭壇,祭壇上的祭牲遮蓋了他們的罪孽和惡,在他們中間還有會幕,就是神在地上的居所,神的榮耀充滿在其中,全然遮蓋了人的殘缺。以色列民不是可受咒詛的人民,現今有主住在裡面的神的兒女更不是可受咒詛的人。

 

【民二十三22「神領他們出埃及;他們似乎有野牛之力。」

   〔呂振中譯〕領他們出埃及的神有像野牛高舉的角。

   〔原文字義〕力」出眾。

   〔文意註解〕神領他們出埃及;他們似乎有野牛之力」:『野牛之力』形容超乎平常的力量,是人所無法抵擋的。

   〔靈意註解〕神領他們出埃及;他們似乎有野牛之力」:表徵神是他們的力量。

   〔話中之光〕()「出埃及」──這是蒙恩賴血得救。「有野牛之力」──這是得著聖靈的能力。有了十字架和五旬節的經歷,就能勝過一切撒但的攻擊。「法術占卜(23)──這是黑暗權勢的兵器,但牠們不能害我們。

 

【民二十三23「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現在必有人論及雅各,就是論及以色列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

   〔呂振中譯〕在雅各中沒有觀兆頭,在以色列中並沒有占卜;到時對雅各和以色列總有話說:神為他行了何等大的事!

   〔原文字義〕法術」施魔法;「占卜」占卜;「何等的大事」(原文無此詞)

   〔文意註解〕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意指任何邪術都不能使神與他們有隔閡,也不能加害於他們。

         「現在必有人論及雅各,就是論及以色列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現在必有人論及』意指根據截至目前為止的已過歷史,必已引起人們的注目與評論;『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意指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和在曠野中,神為他們所行的各種神蹟奇事,是前所未曾見聞的大事(參詩三十一19;一百二十六2~3)

   〔靈意註解〕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表徵邪術不能加害神的子民。

         「現在必有人論及雅各,就是論及以色列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表徵神子民時常經歷神奇妙的作為。

   〔話中之光〕()耶穌基督在世上時,除滅魔鬼邪惡的勢力,在十字架上得勝了。所以在耶穌基督的名字面前,靠撒但和鬼神的力量所行的一切巫術都是無力的。如果信徒想要借著巫術知道將來之事的結果,就是背叛神向偶像尋求幫助的罪。我們應該單單通過神的話語理解我們的將來。

         ()以色列所的大事,那就是神與神的百姓聯合,神百姓的事就是神的事,人要對付神的百姓,就是對付神,祂就要起來對付那些要苦害祂百姓的人。「摸你們的,就是摸祂眼中的瞳人」(亞二8)。神和祂百姓中間的聯合就是這樣的緊密。

         ()神與人的合一確實是何等的大事,是古今中外多少哲人所切切愛慕的,稱為我們中國古代的聖賢更確切的指明「天人合一」的理想,但都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地步,理想依然是理想。如今在神的名字裡,神與人的合一成為事實。

         ()我們的信仰,不能躲在基督徒的小圈子裡自娛自樂,因為神要在我們身上向外邦人作見證,使他的名得著榮耀。因此,《聖經》如此勸告我們:「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譭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彼前二12)

 

【民二十三24「這民起來,彷佛母獅,挺身,好像公獅,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傷者之血,決不躺臥。」

   〔呂振中譯〕看哪,這族起來、彷彿母獅,他挺着身好像公獅;未曾喫所抓撕的,未曾喝被刺死者的血,他是決不躺着的。』

   〔原文字義〕起來」起立;「挺身」舉起,承擔;「野食」獵物;「被傷者」刺穿,重創。

   〔文意註解〕這民起來,彷佛母獅,挺身,好像公獅,未曾喝被傷者之血,決不躺臥」:意指以色列人好像獅子在掩護下匍匐前進,一旦挺起身來時,若不抓捕獵物,決不罷休。

   〔靈意註解〕這民起來,彷佛母獅,挺身,好像公獅,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傷者之血,決不躺臥」:表徵神子民必然得勝有餘。

 

【民二十三25「巴勒對巴蘭說:“你一點不要咒詛他們,也不要為他們祝福。”」

   〔呂振中譯〕巴勒對巴蘭說:『那你一點也不要咒詛他們、一點也不要給他們祝福好啦。』

   〔原文字義〕一點」(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巴勒對巴蘭說:你一點不要咒詛他們,也不要為他們祝福」:巴勒的意思是說,我寧願你巴蘭不咒詛他們,也不願你為他們說祝福的話。

   〔靈意註解〕巴勒對巴蘭說:你一點不要咒詛他們,也不要為他們祝福」:表徵仇敵的詭計失敗,轉求不要為神的子民祝福。

 

【民二十三26「巴蘭回答巴勒說:“我豈不是告訴你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必須遵行’嗎?”」

   〔呂振中譯〕巴蘭回答巴勒說:『我不是告訴過你說:永恆主吩咐我甚麼、我總要行甚麼麼?』

   〔原文字義〕遵行」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巴蘭回答巴勒說:我豈不是告訴你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必須遵行嗎?」:巴蘭的意思是說,我所說的並不是出於自己的話,乃是神將這些話放在我口裡的。

 

【民二十三27「巴勒對巴蘭說:“來吧,我領你往別處去,或者神喜歡你在那裡為我咒詛他們。”」

   〔呂振中譯〕巴勒對巴蘭說:『來吧,我領你到別處去,或者神喜歡你從那裏為我咒詛他們。』

   〔原文字義〕喜歡(原文雙字)」平坦的,筆直的(首字);眼睛(次字)

   〔文意註解〕巴勒對巴蘭說:來吧,我領你往別處去,或者神喜歡你在那裡為我咒詛他們」:巴勒失望之餘,仍心存僥倖,盼望換個地方能有好結果。

   〔話中之光〕()巴勒領巴蘭到幾個不同的地方,想引誘他咒詛以色列人。他想藉著不同的情景,來改變巴蘭的想法和神的旨意。我們要學習面對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的惟一方法,是面對現實,想通過諸如改換環境或工作來逃避現實,會令我們不願去改變自己的內心。

         ()人的想法就是這樣無知,以為地方轉換了,神也就會改變了,環境不同了,神就會修改祂作事的法則和計畫。人全想錯了,神是不受環境影響的神,只有祂改變環境,環境絕不能改變祂。從古到今,人的想法都是常常落在這種錯誤裡。他們忘記了神是創造的主,又是管理萬有的神,是人跟著神的法則去生活,而不是神跟著人間的變化來修改祂的法則。

 

【民二十三28「巴勒就領巴蘭到那下望曠野的毗珥山頂上。」

   〔呂振中譯〕巴勒就領巴蘭到毘珥山頂上、那裏能夠眺望耶示門荒野。

   〔原文字義〕下望(原文雙字)」面(首字);俯視,向下看(次字);「毗珥」裂縫。

   〔文意註解〕巴勒就領巴蘭到那下望曠野的毗珥山頂上」:『下望』意指往正下方俯視;『曠野』原文是Jeshimon,可能指一處荒野山谷;『毗珥山』是毗斯迦西南的一個山峰,正與以色列人安營的谷相對(參申三29;四46),離摩西安葬的地方不遠(參申三十四6)

 

【民二十三29「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裡為我築七座壇,又在這裡為我預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羊。”」

   〔呂振中譯〕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裏給我築七座祭壇,在這裏給我豫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預備」準備好,安排,堅定,牢固。

   〔文意註解〕巴蘭對巴勒說:你在這裡為我築七座壇,又在這裡為我預備七隻公牛,七隻公羊」:請參閱1節註解。

 

【民二十三30「巴勒就照巴蘭的話行,在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

   〔呂振中譯〕巴勒照巴蘭所說的去行,在每座祭壇獻上一隻公牛、一隻公綿羊。

   〔原文字義〕行」做,製作,完成。

   〔文意註解〕巴勒就照巴蘭的話行,在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請參閱2節註解。

   〔話中之光〕()巴蘭一錯再錯,終究不改。作為神的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會有軟弱犯錯的可能,但總不能累錯不改。如果這樣,是不能蒙神喜悅的。

 

叁、靈訓要義

 

【咒詛轉為祝福】

   一、仇敵意圖咒詛神的子民:

         1.巴蘭便題起詩歌說:巴勒引我出亞蘭,摩押王引我出東山,說:來啊,為我咒詛雅各;來啊,怒駡以色列」(7):表徵仇敵利誘假先知咒罵神的子民。

         2.「巴勒對巴蘭說:你向我做的是什麼事呢?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不料,你竟為他們祝福」(11):表徵神使咒詛變為祝福。

         3.「巴勒對巴蘭說:你一點不要咒詛他們,也不要為他們祝福」(25):表徵仇敵的詭計失敗,轉求不要為神的子民祝福。

   二、神賜福祂的子民:

         1.「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駡的,我焉能怒駡?」(8):表徵神保守他的子民,不使咒詛落在他們身上。

         2.「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9):表徵他們是分別出來歸神為聖的。

         3.「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10):表徵他們將必興旺繁增,不可計數。

         4.我奉命祝福;神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20):表徵神所賜福的,邪術無能為力。

         5.「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21):表徵神因基督寶血已經赦免神子民的罪。

         6.「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21):表徵神子民因有神的同在,滿有平安與喜樂。

         7.「神領他們出埃及;他們似乎有野牛之力」(22):表徵神是他們的力量。

         8.「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23):表徵邪術不能加害神的子民。

         9.「現在必有人論及雅各,就是論及以色列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23):表徵神子民時常經歷神奇妙的作為。

         10.「這民起來,彷佛母獅,挺身,好像公獅,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傷者之血,決不躺臥」(24):表徵神子民必然得勝有餘。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民數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民數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