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民數記第三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民數記第三十一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民數記第三十一章讀經劄記   李世崢

攻擊米甸人   民卅一154    蘇天明

兩面討好的末路    民卅一8     彭克思

摩西向打仗回來的軍長發怒   民卅一 14

民數記逐章查經課程(譚志陽)

 

 

民數記第三十一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在約但河東數點民數完畢以後,百姓也在獻祭和許願的事上,學習了一些在神面前生活的原則,使他們在進入應許地中生活的時候,得著保護。生活中實際的學習,叫神的子民更深的紮根在神的應許上。神不單在生活中建立祂的百姓,也在爭戰中造就祂的子民,讓他們更認識神,越深的在經歷中知道神的性情,越發叫人寶愛神的自己,更真實的在生活中體貼神。

 

為耶和華報仇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到了約但河東岸,在耶利哥對面的一帶地方,等待過河的日子。在百姓渡河以前,摩西必須再作幾件事件,才算是把神藉著他要在百姓中作的事作完畢,其中的一件事,就是去攻打米甸人。米甸人不是迦南七族之內的民,原來並不列在神要以色列人攻擊的範圍中。按著肉身的關係說,他們還是堂兄弟的民族,因為他們也是亞伯拉罕的後代(參創廿五:1-4)從血緣這方面說,以色列民和他們的關係,比和摩押人與亞捫人的關係更親近,神既不許他們與羅得的子孫為難,為甚麼卻要他們去對付米甸人呢?米甸人原來確實是不在以色列人要攻打的對像內,但值得我們留意的,不單是神要他們去攻打米甸人,並且還說明這攻打是“為耶和華報仇”。這樣一來,攻打米甸人就成了一件大事。米甸人在甚麼事上得罪了神,使神看這事為重呢?“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人的仇。”(1-2)“摩西吩咐百姓說,……你們……出去攻擊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為耶和華報仇。”(3

 

兩處經文一對照,我們就看到,對付神的百姓就是與神過不去,就是傷害了神,正如掃羅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主的時候,主叫他明白,逼迫主的教會就是逼迫了主。米甸人在甚亭引誘了以色列人行淫,拜偶像,不是僅僅傷害以色列在神面前蒙恩的地位,也是破壞著神永遠計畫的執行,像當日的亞瑪力人所作的一樣。因此,神不得不懲治他們,因為他們作了撒但的工具來對付神。神宣告了這一天的攻打是“為耶和華報仇”,也是一次很嚴肅的使神的百姓認識,他們與神之間的合一的關係,經歷了摸他們就是摸神眼中的瞳人的應許。所以這一次的攻打是更深的造就了神的百姓,給他們在渡河以前,也就是在為進入應許而爭戰以前,建立了緊緊的靠近主的心思,在信心的奔跑中勇往直前。在攻擊米甸人的安排上,以色列人“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萬二千人,帶著兵器預備打仗。”(5)神發出了號召,全體的百姓都有了回應。在出征的時候,摩西“並打發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同去。”(6

 

學習在神的權柄中爭戰

 

在神的權柄中生活的功課,是神的子民不住要更新的,經過一次的更新,就更準確的活在神的權柄中。人在神面前所發生的一切難處,都是根源在沒有正確的接受神的權柄。所以神在把人領回祂的榮耀豐富的過程中,祂是一次過一次的叫人學習接受祂的權柄,因而可以完全的享用祂的豐盛,就是祂應許要賞賜給人的。“非尼哈手裡拿著聖所的器皿,和吹大聲的號筒。他們就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與米甸人打仗。”(6-7)聖所的器皿是甚麼?聖經沒有明說,很可能是香爐,若是的話,這香爐的意義代表了仰望神。號筒是傳達命令的工具,表明了神的指揮。他們這一次打仗是仰望神的幫助,並且是接受神的指揮的。他們所依靠的不是他們自己所有的,而是依靠神的權柄的施行,他們在神的權柄中行事,就打了一次大大得勝的仗。米甸人是本地人,以色列人可以說是勞師遠征的部隊,但是神是他們的元帥,他們勝得十分漂亮。以色列人在約但河東打了三次仗,每一次仗都是讓他們經歷了神的大能,使他們深刻的體會到接受神的權柄的結果。

 

抵擋神的人的結局

 

攻打米甸人的戰果是,“殺了所有的男丁,在所殺的人中,殺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蘇珥,戶弭,利巴,又用刀殺了比珥的兒子巴蘭。”(7-8)巴蘭是設計陷害以色列的人,米甸的五王是支持執行計謀的人,其中的蘇珥的女兒更是個出色的人物。這些人都在戰爭中被殺了,他們抵擋神,他們的結局就是死亡。他們若不抵擋神,必定不會有這樣的下場,因為神不會對付他們。但他們的地位站錯了,不跟隨他們祖宗的行徑,藐視神的作為,以致招來了死亡的結局。“以色列人擄了米甸人的婦女孩子,並……所有的財物……。又用火焚燒他們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營寨。”(9-10)“殺了”,“擄了”,“焚燒”,描述了以色列人的戰果。這一仗是因米甸人對付神而引起的,因此,除了表面的現象以外,我們還稍稍注意一下屬靈的含義,使神的子民在生活上,知道怎樣對付引誘人離棄神的事物。“殺”就是絕對的清除罪的引誘,對罪的引誘不採取絕對的態度,神的子民定規要陷在罪裡。“擄”是執行神的權柄,不讓罪的權勢有活動的機會。“焚燒”是除掉使人傾向犯罪的環境,不使人落在試探中,也就是說要遠離犯罪的環境。這些得勝的事實,都是因著接受神的權柄,取用神生命的大能來完成的。

 

在得勝中的持守

 

在爭戰中要靠著主得勝,在得勝中也要靠著主去持守,不懂得持守得勝,就要讓別人把冠冕奪去。屬靈的爭戰是恒久的,不是只有一時的爭戰,爭戰過去了也就是結束了,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撒但一天不被捆綁,屬靈的爭戰就一天不會停止。因此,有了一次的得勝,也要學習持守著得勝,來迎接下—次的爭戰中的得勝。以色列人打敗了米甸人回來,但是卻留下了一些破口,和一些該作的手續。神嚴肅的吩咐他們,要好好的把這些問題處理掉,若不及時的清除這些遺留下的問題,他們所有的得勝,很可能會化為無有。人在得勝中,只管著欣賞得勝的成果,享受得勝的情緒,而忽略了維持繼續站立得住的要求。神不讓祂的子民作愚昧的事,因此祂吩咐百姓要切實除去可能引致失敗的人,事,物,也就是進一步的對付人的感情。

 

不給罪孽留地步

 

以色列人帶著他們的戰利品回到摩押平原的約但河邊。摩西看到那些米甸婦人,就是當日實際誘惑神的百姓犯罪的那些人,他對打仗回來的軍長們說:“你們要存留這一切婦女的活命麼?這些婦女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致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所以你們要把一切的男孩,和所有已嫁的女子都殺了。”(15-17)摩西這樣的對待凱旋回來的軍兵,好像是過份了一些。但摩西所作的是對的,他的靈裡十分的蘇醒,也非常的敏銳,他看透了人所忽略的,他不能眼看著百姓在無知中為自己製造破口,所以他及時的說了嚴厲的話。人多是只看見眼前的好處,卻不留意那些“好處”所會帶來的結果。在人的感情上,要這樣除掉那一批婦女和孩子,也實在於心不忍,但神要讓人的眼目從人的感情上出來,不要著眼在滿是人的自己,而要注意保守自己不落在撒但的網羅裡。這些人既是從心裡要敵擋神,破壞神的計畫,他們存留在神百姓中就是一個破口。既是一個破口,早晚都要成為人難處,所以越早除掉越好,越徹底堵塞越好。不給撒但留地步,不容讓罪有可乘之機,是在持守得勝中首先要加以留心作好的。

 

恢復完全的潔淨

 

死亡是在神眼中最不潔的。不管是甚麼原因,摸到死亡就成為不潔,就是在神的差遣中出征而接觸到死亡的事物,也不能改變成了不潔淨的實際。神要讓他的子民在生活中深深的瞭解祂的性情,好照著祂的性情來定規他們的腳步,祂一再的引領他的百姓學習這功課,維持他們不離開得勝的地位。 “你們要在營外駐紮七日,凡殺了人的,和一切摸了被殺的,並你們擄來的人口,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潔淨自己,也要因一切的衣服、皮物、山羊毛織的物,和各樣的木器潔淨自己。”(19-20)死亡是不潔的,擄來的人口和物品也是不潔的,要繼續的活在神的應許中,就必須恢復在出征前在神面前的潔淨。潔淨的恢復比甚麼都重要,所以雖是凱旋歸來,也不能因此而要求感情上的滿足,他們不能立刻回到家裡,必須先在營外生活七天,按著律法的條例潔淨自己。不先潔淨自己就進營,得勝就立時變為失敗,凱旋的歡欣就馬上變為悲哀。“凡能見火的,你們要叫他經火,就為潔淨,然而還要用除污穢的水潔淨他。凡不能見火的,你們要叫他過水。第七日,你們要洗衣服,就為潔淨,然後可以進營。”(23-24)潔淨的要求很嚴格,要經火或經水。火的焚燒表明接受神的定罪,然後再用除污穢水去完成潔淨。水洗是表明經過真理的分別,接受神的話作管理。人在神面前要保持潔淨,實在需要在神的光中認識自己的缺欠,又在神的話中切實生活,只有這樣才能使人脫離死亡和不潔的玷染。

 

共用神的得勝

 

爭戰的得勝使以色列人得了許多的擄物,對於這些戰利品,神曉諭摩西怎樣去分配的原則,使他在神的百姓中照著神的心意去處理。以色列的得勝是因著神作了他們的幫助,使敵人敗在他們面前,神若不將仇敵交在他們手中,他們就得不著勝利。因此,這得勝不是他們自己作成的,是神為他們造成的,他們是享用神的得勝。自從出埃及以後,神的百姓一直在爭戰中享用神的得勝,因此神也教導他們如何共用神的得勝。共用神的得勝的基礎是弟兄相愛,是同在一個身體中的見證。從這一次的分擄物作開始,到了大衛在洗革拉的時候,就成了以色列的定例,“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不可不分給他們,……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撒上卅:23-24)在新約的教會中,這原則更明顯了。神的兒女是在一個身體中彼此為肢體,因此一同承擔,和一同享用是理所當然的。

 

“作為貢物奉給耶和華”

 

神把各樣賞賜給人,是神樂意讓人去享用祂的豐富,領會祂向人所存的心意,因而認識祂是賜恩的主,一切的豐富都是從祂而來。認定了賜恩的主,也就真實的承認祂是主,配受一切的愛戴和敬佩。在實際的生活中,神一直帶領祂的百姓進入這個認識裡。大衛明確的宣告了神這個心意,“我算甚麼;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禰而來,我們把從禰而得的獻給禰。”(代上廿九:14)。神既把豐富賜給人,也就不要從人手中收回祂所賜給人的。但神也悅納人向祂有所獻上,祂所看中的不是那些財物,而是人承認祂是配的心意。人不容易從地上的所有中脫出捆綁,當人肯向神有所獻時,這一點心意是叫神得滿足的。擄物的一半歸出去打仗的兵丁,在這一半中,“每五百取一,作為貢物奉給耶和華,……作為耶和華的舉祭。”(28-29)甘心的獻上是承認神是配,承認人所享用的是神的得勝。神的得勝所帶來給人的是豐富,祂也在人的歡欣中享用人對祂的心意,只是我們是白白的享用祂,而祂卻是先擔當了我們的重擔,才享用我們的敬奉。

 

“給看守耶和華帳幕的利未人”

 

神也吩咐“從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每五十取一,交給看守耶和華帳幕的利未人。”(30)利未人沒有一個是上陣的,但是他們也在享用神在百姓中的得勝。他們雖然沒有上陣,但是在帳幕中的看守是不能忽略的,沒有準確的看守,在戰陣上也就不可能有得勝。在爭戰中,戰陣上的勞苦是明顯的,看守帳幕的勞苦是隱藏的,但是隱藏的勞苦是爭戰中得勝的要訣,若是帳幕的看守出了亂子,戰陣上的拚殺一定是歸於徒然。紀念在神面前作看守的人,就是承認在爭戰中不能缺少他們在隱藏中所作的。人的眼睛多是注意在明顯中的,而不會計算在隱藏中的,這也許就是一般人不樂意在禱告上服侍主的原因。神讓祂的子民在均分擄物的事上,去切實體會在隱藏中的侍奉的價值,認識在神的子民中,不能缺少在神面前的守望。

 

在地位上蒙福的改變

 

先是歸給神,再次是分給看守帳幕的利未人,會守著這個次序是蒙福的。上陣的多得,留守的少得,肯接受這個定規的也是蒙福的。全會眾都在享用神的得勝。但在享用神的得勝中,最蒙福的還是一些不為人所注意的人,那就是在被擄的人中那些歸給耶和華的人。他們擄來的人有“一萬六千口,從其中歸耶和華的,有三十二口”(40)這三十二個人定最蒙福的。他們所蒙的福,並不是得了屬地的好處,他們是被擄的人,屬地的好處與他們無份無關。他們雖是失去了屬地的,但卻得著了屬天的,因為他們歸了神,雖是在會幕中作服苦的人,劈柴挑水,但總是在侍奉神的事上占了一份。這是個地位的改變,這個改變是從咒詛進入祝福。除了利未人以外,以色列人在會幕的服侍中是沒有資格的,但這些人卻因歸了耶和華,得了以色列人所得不到地位,外面所作的雖是卑微,實際上卻是被神所悅納的。我們很難想像得到,在一個被擄的人身上竟有這麼大的變化,事實上他們的地位是實在的起了變化,這變化是因神的得勝而發生的。他們本來不是屬神的人,而是站在作神的對頭的那一邊,因著神的得勝,他們來到神的子民當中,也是因著神的得勝,他們歸給耶和華。這一件事的原則也正是我們在神面前所經歷的,從罪人轉為兒子,從敵擋神的人改變為侍奉神的人,全是基督得勝的結果。這是神的得勝,也是神的大憐憫,在恩典中作了這樣大事的宰,認識恩典的人都要敬拜祂。

 

進深一步的奉獻

 

數點擄物和數點出征的人數以後,帶領軍兵的眾軍長都向神作了一次很大的奉獻,  “所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金子,共有一萬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52)他們這樣作,一面是為他們的生命贖罪(8),另一面是因他們在出征的事上,更多的認識了神的作為,因此就作了更多的獻上。他們確實是看見了得勝是神所作成的,不是他們的功勞,他們只是經歷了神的得勝。出征的人能領會神是他們的得勝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但在他們的經歷中,他們不得不承認神實在是他們的得勝。

 

經歷了跟隨主的實際

 

軍長們數點過他們的兵丁,發現了一件極其希奇的事,就是他們一萬二千人出去打仗,這一萬二千人都平平安安的回來。這恐怕是軍事史上從未有過的事,真實的在戰場上接過戰,又獲取了大勝利,但沒有折損一人,這可以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可是這不可能的事就發生在這一次以色列人的作戰中。軍長們看見了這件奇事,不得不承認神實在是他們的得勝,祂的名稱為耶和華尼西,因此他們對摩西說:“僕人權下的兵,已經計算總數,並不短少一人。如今我們將各人所得的金器,……都送來為耶和華的供物。”(49-50)在人的眼中看來,跟隨主是一個損失,是人所有的減少。但是經歷過跟隨主的人,他們都知道跟隨主的結果,不是減少,而是增加。

 

人眼目所注意的是屬地的會朽壞的事物,這些東西有一天都要過去,如同無有,但是跟隨主的人是不住的從主的豐盛中有所接受,所接受的不只是填補了因著主而甘心放棄的,並凡是豐豐富富的滿溢而有餘。軍長們在所奪得的財物中,沒有把一點金器留下給自己,都拿來獻給神。在實際的經歷中認識了神的作為,認識了祂是配,人就不會為自己留下甚麼,而把人看為最寶貴的獻給神。沒有經歷過人一切的好處不在神以外的人,不會作這樣的事,經歷了人一切的好處都在神裡面的人,他們不能不作這樣的事,而且是甘心樂意的自動去作,因為看見了他實在是配。

 

人蒙紀念和神豐富的彰顯

 

軍長們的奉獻,說明了人裡面對神的認識明朗了,就沒有甚麼可以再捆綁人的心思,因為知道恩典並不就是恩典的源頭,單單享用恩典是有限制的,所能享用的不會超過神所應許的,但是活在恩典的源頭裡,所享用的恩典就是無限的。軍長們深深領會了神是恩典的源頭,他們要尋求神的紀念,一共獻上的金子“有一萬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52)。是全部所奪得的金子。人的心是這樣的向著神,他們就在神的面前蒙了紀念。“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收了千夫長,百夫長的金子,就帶進會幕,在耶和華面前作為以色列人的紀念。”(54

 

這個紀念實在寶貴,屬物質的會幕可以消失,但這被神紀念的事永不會過去,不只是記錄在聖經裡,也是記錄在天上。人愛慕神,順服神,高舉神,承認神是配,這人不能不蒙紀念到永遠。會幕當時並不缺金子,也不需要金子,我們該當記得建造會幕的時候,摩西宣告不再收下向神所獻的禮物,才攔住百姓不再送禮物來。現在這一萬多舍客勒的金子在會幕中,他們的作用就是顯出神的豐富。人是因神的恩典而享用豐富,人的獻上也就彰顯出神的豐富,神的豐富越顯出,人的享用就更豐富。

── 王國顯《民數記讀經劄記》

 

 

民數記第三十一章讀經劄記   李世崢

 

默想:“摩西吩咐百姓說:‘要從你們中間叫人帶兵器出去攻擊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為耶和華報仇。’”(民313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人的仇,後來要歸到你列祖那裡。’摩西吩咐百姓說:‘要從你們中間叫人帶兵器出去攻擊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為耶和華報仇。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每支派要打發一千人去打仗。’於是從以色列千萬人中,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萬二千人,帶著兵器預備打仗。”(參民31124

米甸人“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致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所以神要求以色列人為他“報仇”。在一些人看來,神向米甸人“報仇”,似乎與“愛仇敵”的教導不符,但我們不要忘記,在向米甸人“報仇”之前,神已經以瘟疫懲罰以色列人,他並未偏袒他們。溫漢(Gordon Wenham)指出“先受罰的是以色列,然後才輪到周圍的民族。《新約》也認可這原則。“將患難困苦加給一切作惡的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參羅29)。”

“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參來101213)。“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參林前1525)。我們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參弗612),就是“為耶和華報仇”。

禱告:公義的神,感謝你賜給我們為你爭戰的機會,“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參林後1045)。主,願你時常引導!奉主名求。阿們。

── 李世崢《民數記讀經劄記》

 

 

攻擊米甸人    蘇天明

 

民卅一:154

下午我們研究以色列人攻擊米甸人的史實,這是一段很有趣味的事蹟。這個戰爭出自神的意思:神命令以色列人攻打米甸人,我們知道選民已經到了約但河畔,美麗的迦南指日可進,為什麼神又命令以色列倒頭攻打米甸人呢?原因是:當百姓經過米甸的時候,巴勒王請先知巴蘭來咒詛百姓,神不許他咒詛,反而變成祝福但是巴蘭口是心非因此懷恨,與米甸王同謀獻美人計陷以色列人於行淫拜偶像,使神震怒降瘟疫殺死以色列人二萬五千人,現在公義的神要藉以色列做工具,以報復米甸人,本來權能的神可以降災滅米甸人,但他偏藉以色列人來對付他們,顯出神的榮光分段敘述:

    一、命令攻擊米甸人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在米甸人身上報復以色列人的仇……」當以色列人要經過摩押地時,摩押人也與以色列人為敵,可是神並沒有命令以色列人採取報復行動,卻只命令攻打米甸人,原因是摩押人沒有引誘以色列,而米甸竟公然侮辱神,這不是平常的事,不是普通的戰爭,乃是神藉以色列人殲滅米甸人。因為他們的罪大惡極—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皇軍的口號說:「替天打擊不義」,雖然他們如此標榜,可是最終乃是失敗,因為他們並沒有站在神這邊。

    米甸人站在罪中,而以色列人與神站在一邊,聽神的命令故能取勝,這次戰爭有幾點非常有趣的:人數多寡懸殊,按以色列人口在二百萬以上,能戰的兵丁不下六十萬,這次出征卻只召出十二支派中一萬二千人就輕而易舉的取勝,看出戰爭的勝負不在人數的多寡,而是誰站在神這邊決定,神與以色列同在,以色列人就得勝;如今世界性的戰爭也不以軍隊的多寡和武力的強弱決定勝敗,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擁有最新威力最強的武器乃是失敗,證明有神同在的才能取勝。(二)宗教的指導者非尼哈也帶了聖所的器皿出征,這是一場關係宗教信仰的戰爭。

色列人得到神的幫助以少勝多;巴蘭狼心狗肺計謀陷害以色列人,終於和米甸王同歸於盡,實是罪有應得:

    二、潔淨凱旋歸來的兵士

    近來戰爭勝利的國家可以管轄戰敗國,而戰敗國變成殖民地,以前並不如此,誰若戰勝誰除了戮殺戰敗的軍丁外,凡是城池營寨均遭拆毀,而所有該國的財產,無論是牛羊鹽馬及其他一切牲畜和婦女均遭俘擄,而所有的金、銀、銅、錢………財產均遭搶奪,基於此,以色列人凱旋歸來也,帶回來不少牲畜、人口、女人,又因米甸的女人過份奢侈,有許多貴重的妝飾品,如腳鏈子、鐲子、列印的戒指、耳環、手釧等等都被搶來,他們把所俘的帶到摩西那裡,聽任摩西發落,摩西告訴他們,要到營外去七日洗衣服潔淨後才能進營內凡金屬器能過火的,都須過火,不能過火的要過水才算潔淨,要他們自潔,基督徒也應該如此的自潔,生活潔淨才能榮耀神。

    摩西看見米甸的婦女震怒,命令凡出嫁的都殺掉,因為他們曾陷害以色列人。世界上最能引誘人陷落的是婦女,如果破壞貞操的婦女可謂罪極大極,日人雲:「酒色使人陷於沉淪」,所以摩西命令殺了他們,但那些未出嫁的婦女卻給留下!女性是社會問題的根源,是人類敗壞的因素,有些有為的青年因女人毀了前途,偉大的實業家因女人弄得身敗名裂,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真是不差,大衛王因為搶奪人妻致象破人亡,亞當因夏娃才失敗墮落!神嚴告敗壞的女性須於除滅,基督徒的女性們!要嚴守主耶穌的教訓,真正做到淑女在未嫁時,於歸後做典型的賢妻良母的女性!如此則家庭才能聖化,社會人類也必因而改換。

    三、分戰利品

    神使以色列人獲勝,他們搶奪了許多財物,這些財物他們要分取他們分取的方法是很有趣味,都是遵耶和華的吩咐,把所擄來的分作兩半,一半歸與出去打戰的精兵,一半歸於會眾,又要從出去打戰所得人口牛驢羊馬中,每五百取一作為貢祭獻耶和華(民312529)看出他們把所得的分為二半,一半歸軍士,一半歸庶民,再從中抽出一部份歸神。軍士計得,羊三十三萬七千五百隻,牛三萬六千隻,驢三萬零五百匹,人一萬六千口,百姓得到,羊三十三萬七千五百隻,牛三萬六千隻,驢三萬零五百匹,人一萬六千口。又從中抽出羊六百七十五隻,牛七十二隻,驢六十一匹,女人三十二口,歸給耶和華。將羊六千七百五十只,牛七百二十只,驢六百一十匹,女人三百二十口,為給利未人,因為他們做神的聖工,理當同得戰利品!

    以色列人分取戰利品的方法不如現今一般人各自搶多,乃是照神的意思去分取,不是兵士得多而百姓得少,乃是平均分配,各取一半,無分大小都共同歡喜慶祝勝利,人人同心相愛,同甜共苦,不以出職者而自高,乃是萬民一條心,以此建立一個國家是再好不過的,可惜今天我們不能這樣,單就兄弟分產就不能相讓:真令人歎息!我們應該向以色列人學習。

    四、軍長獻禮物

    以色列勝利歸來皆大歡喜,大大感謝神,他們把米甸婦人的手飾如腳鏈子,鐲子,列印的戒指,耳環,手釧等都獻些歸耶和華,合計是一萬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的金子,把這聖化,打成器皿,由此看出米甸的婦女是如何的奢侈,如何的會打扮,難怪他們墮落?

    今天社會所以不好的原因,也是因為婦女們的墮落所致成。有許多做丈夫的,事實上亦是太不講理,當他們年青結婚時,兩袖清風毫無基礎,後來太太跟著丈夫省衣節食刻苦持家,事業才漸有起色,婦女們依然勤儉勞苦希望有更好的成就,不料一旦成功時,丈夫就在外面拈花惹草,再也不理家裡的糟糠妻,為此妻子的不能忍受,為佔有自己的丈夫不惜花大量金錢妝飾身體,米甸人的奢侈也如此,世風因而敗壞。

    「僕人權下的兵已經計算總數並不短少一人」(民3149)一場偉大的戰役,不但以寡勝眾,而且沒有死傷一人,他們感謝讚美神,因為這並不是人所能做的,乃是神的作為,試想區區一萬二千人不說打戰。就是連趕那麼多的羊群、牛群都沒有辦法怎能打戰?怎能捉人?感謝神奇好的引導,奇好的帶領,他們高高興興獻祭:

    

 

兩面討好的末路  彭克思

 

經文:『又用刀殺了比珥的兒子巴蘭。』

    (民卅一:8

  死要死得其所

    若為公理而戰,雖然身死疆場,馬革裹屍,不辱而榮,巴蘭則不然,乃因賣國而死。他就是巴勒運動他去咒詛以色列人的先知,他求神欲得此利益而不蒙感允。現在我們看見他最後的一幕,蒙福的百姓以色列人的仇敵,正飲刃而死在戰場之上。因為巴蘭到了巴勒那裡,預備了祭壇,再三獻祭,意欲改變神對待以色列人的態度。但巴蘭的信息都是祝福而非咒詛。第一次獻祭時。巴蘭就開口說話,想巴勒與群臣四圍站立,聽見他的話,是何等的失望呢!因為他說:「神沒有咒詛的,我焉能咒詛?耶和華沒有怒駡的,我焉能怒駡?我從高峯看見,從小山望見,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誰能計算以色列的四分之一?我願如義人之死而死,我腰如義人之終而終!』無怪巴勒要說這話了:「我領你來咒詛我的仇敵,不料你竟為他們祝福:」

  巴勒的決心

    巴勒卻抱了個得巴蘭咒詛的堅決志向,所以又領他到別處去,使他可以看見以色列人的帳棚,到了瑣腓田,上了毗斯迦山頂,象七座壇,每座壇上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巴蘭又向巴勒及跟隨他的人說道:「神非人,必不致說謊,也非人子,必不致後悔,他說話豈不照著行呢?他發言豈不要成就呢?我奉命祝福,神也曾賜福,此事我不能翻轉。他未見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見以色列中有奸惡,耶和華他的神和他同在。有歡呼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神領他們出埃及  他們似乎有野牛之力,斷沒有法術可以害雅各,也沒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現在必有人論及以色列說:神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這民起來彷佛母獅,挺身好像公獅,未曾吃野食,未曾喝被傷者之血,決不躺臥!』

但巴勒定意要再試一試。就對巴蘭說:「來罷!我領你往別處去,或者神喜歡你在那裡為我咒詛他們。』所以就到毗珥山頂上,又造了七座壇,每一座上壇又獻一隻公牛一隻公羊。但巴勒聽見巴蘭用詩歌解說他祭壇那裡所得的真象,心中就格外的難過了,因為巴蘭說:『雅各阿,你的帳棚何等華美,以色列阿,你的帳幕何其華麗!如接連的山谷,如河旁的園子,如耶和華所栽的沉香樹,如水邊的香柏木,水要從他的桶裡流出,種子要撒在多水之處。他的王必超過亞甲,他的國必要振興。神領他出埃及,他似乎有野牛之力,他要吞吃敵國,折斷他們的骨頭,用箭射透他們。他蹲如公獅,臥如母獅,誰敢惹他?凡給你祝福的,願他蒙福,凡咒詛你的,願他受咒詛。』  

 巴勒至此才失瞭望,就生氣的對巴蘭說:『如今你快回本地去罷,我想使你得大尊榮,耶和華卻阻止你不得尊榮』

    巴蘭不遠離試探

    巴蘭若能真的遠離巴勒與他的試探那就好了,可惜他並不如此!他自己心中覺得不安,記得他不是個誠實的人。他雖不要使神不喜悅,卻要使他自己喜悅。他並不要為巴勒做事,不過要利用他罷了,他對神亦存此心!因此他又仇與敵商議,告訴巴勒另用別法。他就便摩押女子去引誘以色列人拜偶像,這樣以色列人受誘惑犯了罪,便脫離了神的保護。神不肯咒詛善人,他就使他們作惡。使咒詛臨到他們頭上。勞勃生說這樣的毒計,可算奸惡到了極點,但照世人看來,巴蘭是個尊貴的人,年紀很輕,有高尚的教訓,也素受人的尊敬,然而他的心如何?唉:「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

  仍是假冒善名

    有人雖不弄虛假,但會以錯謬的方法以達他們的目的。有人雖緊守己嘴,不吐謊言,但他心中明知錯的事情,倒會賄賂一人出來主張。有人雖竭力保守,不肯略受羞辱,但會使軟弱之人犯罪,致受地獄之咒詛。有人說他為賣國,就要怒不可當。但他會暗受軍火與敵國。有上等社會的人,素受人重,目之為『樂善好施』,甚或時常在禮拜堂中進出,決不肯犯何明顯之罪,然而他們的財產乃是奴僕他人,血汗他人而來的,甚或設酒樓,戲園,賭場,妓院以得利!我們現在咒詛巴蘭,也是他應得的,但我們應知道巴蘭所做之事,並未惡過於現在的望人知士,神既定巴蘭之罪,那地獄也正大開其門,而歡迎現在這班食人自肥的人呢!

  你的心在那裡?

    一個人置身在什麼潮流之中,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每處都有向上的潮流,人若置身其間,忠貞事神,與基督徒彼此相交,離棄一切神所不喜悅的事情,如此他的生命在此潮流中日升月上,可以直達天岸。反之,每處都有直通無底坑之下流,人若置身其間,必受無窮痛苦。我們的思想無論善惡,都能深入心肺,而操支配我們的權衡。你若看過西拉馬南這本書,必記得裡面所描寫的一個鄙夫。此人倒還是個信徒,後因受了委屈,就離了他的本鎮及教會,遠適他鄉。他是個貧苦的人,操織布為業,但他愛銀如命,不拔一毛,所以得錢便埋。有時他跑到那藏金之所,二目注視,或撫弄埋金,便自覺是個富翁,而洋洋自得了。有一深夜,忽聽慘呼聲從埋金之處送來,他急忙起身前往,則藏金已失,惟旁臥一嬰孩而已,如此調換,真非所願,然而無法,只得轉身看那孩子,撫弄他,覺得美慧可愛,就抱了回去撫養他。孩子漸漸長大,他喜愛他的心也漸增,從此他的品性就改變的高尚尊貴了。他愛錢愈多時,他為人就鄙劣可憎,但他愛孩愈深時,為人就仁慈可愛了。人是被好支配而造成人格。我們若愛下賤之事,為人就鄙卑了,若愛高尚聖潔之事,我們就為尊貴高尚的人了。

    兩面討好的失敗

    巴蘭那知他自己終與巴勒同類,作為神的仇敵,因他心懷二意,要兩面討好,一方面想得公義之賞,一面卻想得不義之賄,所以他便投身於惡流之中,終成為神選民之公敵,人都自知有受試探而失敗之可能,所以若在兩可之間,人的惡性必會獲勝;雖能隱忍一時,終必顯露,而成為他的終點,就將良善的一方面完全破壞了。

  空有善念

    現在有許多的人正像巴蘭一樣,他們也有些善性,曾羡慕聖潔之生活,也曾幻想過一個種人喜悅的生命,然而他們終成慘劇,可惜!你若對他們講土耳其逼迫之可怕,及多人餓死之可慘,他們或許流點同情之淚,而有一二時之慈念。他們對於普通下賤可惡的罪,是深惡痛絕的。但他們恨罪,不是因為要得罪神,實因不合他們的天性。這樣的人雖有公平的理性,慷慨的感觸,但不實在愛好仁慈,他們的生命,終必成為巴蘭——滿足私意——,便不是個真正敬神愛人之人,終被私潮所卷而與那些『活在世上沒有神,沒有指望』的人同類。

    我現在奉主的名勸你們,速走正當而又安全的路。你們所需要而實不可少的,就是個清潔的心,完全脫離罪惡,好做耶穌基督的精兵。你不是要改良,乃是要神的恩典來改變,使你稱義成聖!

    要完全的好

    有位醫生正在細心察看一個病孩,就一面勸慰她的母親,可以盼望速得痊癒。醫生走後,母親對女兒說:「醫生說:他想能使你快快的好些。』女兒反問說:『母親!為什麼他不使我完全好而僅好些呢?』

    耶穌能醫我們的罪病,所以我們應求完全醫好,不是僅僅的好些。我再說這是你們所需要而萬不可少的一件!

  他不需要別的,只要基督

    胡派氏說起一位名傳道士被請去看望一個臨死的人,他到了那裡,看見屋內並無陳設,在他將死的苦病中,並無食料可吃,也沒有一個人服事,真苦極了!「這個淒涼孤苦臨死的人對傳道士說:『先生阿!我現在在大需要中。』傳道士聽了以為他指著飲食需用說的,所以就回答他說:『是阿:我見你是在困苦之中,無飲食無醫藥,又無服事的人。我去替你請一位醫生,一位看護,並拿些吃的東西來好麼?』那病人舉起了一隻枯黃的手說:,這不是我所需要的,我所需要的乃是赦罪之恩!」當人臨終時就急欲知道神已經赦免他,耶穌已經拯救他了。假若臨死時需要救恩,那末我們現在也一樣的需要啦。

    現在有許多的人蹈了巴蘭的覆轍。巴蘭願意如義人之死而死,如義人之終而終。這樣意義高深,詞句得當,何等的動人啊!我深信巴蘭起初固是真要如此,然而他不願付相當的代價。每一事物都須代價。死公正人之死的代價乃是要有公正之生活,終義人之終的代價乃是要有義人之生活。現在有人不願有基督徒的生活,而願死基督徒的死,以便上天堂得永生。你曾讀了不少基督徒臨終得勝的故事,或者站過病床邊看見基督徒臨死的時候,笑容滿面,態度坦然,而面上發光有如天使的榮耀,那時你心中羡慕得很,極願「死義人之死,終義人之終,』但你們會有義人的生活麼?主耶穌說:『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天父的面前也必不認他!』但你現在仍未認他,他敲你心門,你卻不答應,也未離棄罪惡,俯伏在他面前悔改而求他赦免你罪。你有罪惡自私的生命,不肯接受基督做你的救主,那你如何可以盼望死基督徒之死,而歡迎你進天國如同信徒呢?願巴蘭的傷心,敗壞,在戰場上死賣國賊之死的羞辱放在你面前,作為鑒戒。他有你一樣的生活,請看他的結果!『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廢,收的也是甚麼!』巴蘭如此,自巴蘭到現在每一個抵抗神的罪人

也是如此,這個律並不會改變的。巴蘭有悔改的機會而不悔改,以致失去他自己的靈魂。他拒光而犯罪,所以死在黑暗之中,這光現在也臨到你了,基督對你說話了,切勿得罪他!切勿使聖靈擔憂!現在請你就跟從救主而行在光明中罷!現在請你就揀選義人之生活罷!

  

 

摩西向打仗回來的軍長發怒

 

    民卅一:14

    這是聖經最可怕的一章。神命令以色列人報仇殺盡一切敵人,他們打仗回來,摩西和祭司並會眾的首領,出去迎接的時候,看見他們擄了米甸的婦女來,摩西就發怒,對他們說:你們要存留這一切婦女活命麼?若是不知道這背景,就不懂摩西為何這樣發怒:更不懂神的這個似乎極殘忍無人道的命令。先要問摩西發怒的理由;那時候巴蘭似乎還存活,也列在被殺的人之中,因為他從前雖然為聖靈所強迫,不能咒詛以色列民,他卻用計陷害,使他們與米甸的婦女行淫亂;以致全體民眾遭瘟疫,許多人因此死亡;所以神的命令要殺盡這些淫亂的婦女。讀聖經須要分清楚:假慈悲,和真仁愛。假慈悲,實在是真殘忍!真仁愛,有時似乎極殘忍!無論如何,要知道神不假慈悲!神不但是仁愛,而且是智慧,公義,聖潔。直到今日,神並沒有改變。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人要逃脫神的震怒,不是改變神不怒。神永遠是公義聖潔的!罪在那裡,神的震怒也必定在那裡。只要人悔改,離開罪惡,歸向神,信靠救主,才能救自己脫離現在和將來的忿怒。真仁愛,是與罪誓不相立,毫不脫協。有一件事實,是千真萬確的,全部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千言萬語,就是神恨惡罪惡!神為要剷除罪惡,不惜價值,不擇手段。本章聖經,若是可怕,似乎太慘無人道,那麼,新約還有好幾章聖經,更可怕!更是慘無人道!就是:神的獨生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主耶穌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再說:神恨惡罪惡,為要剷除罪惡,不惜價值,不擇手段。既然如此,我們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嗎?

 

 

民數記逐章查經課程(譚志陽)

 

第卅一章  殺滅米甸之戰績

 

引言:本章之內容,是接續廿五章之後的事。當時巴蘭勾結米甸人共敵以色列(廿二47),因而產生摩押的米甸女人誘以色列民在什亭犯罪(廿五1415)。因此米甸人成了以色列家的仇敵。經過廿六至三十章法律的制訂之後,此時該是向米甸人擊殺報仇的時候了(米甸人散居於西乃、南地及約但河東曠野之地,但以色

列入在此擊殺的只是摩押地一帶的米甸人)

    全章將“殺滅米甸之戰跡”,分述于四段:

 

一、戰事之預備  (卅一16)

 

()由上帝吩咐    卅一l2

  “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人的仇,後來要歸到你列祖(原文作“本民”)那裡。”

  神要摩西在米甸人身上報以色列入的仇,乃因米甸人擾害過以色列入,神早已對之懷怒(廿五1618).故此,這次擊殺米甸之戰,是來自天上至高寶座的發令。

 

()眾百姓順從    卅一35

    “摩西吩咐百姓說:  ‘要從你們中間叫人帶兵器出去攻擊米甸,好在米甸人身上為耶和華報仇。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每支派要打發一千人去打仗。’於是從以色列千萬人中,每支派交出一千人,共一萬二千人,帶著兵器預備打仗。”

    這時,眾百姓順服神的安排,從千萬人中選出了精兵。今天,教會中的忠心者,也正是從千萬人中選出的精兵(參提後二3)。因此我們就當順服神,帶著屬靈的兵器(林後十4羅十三14),去戰靈界的仇敵(弗六12)

 

()非尼哈同去    卅一6

    “摩西就打發每支派的一千人去打仗,並打發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同去,非尼哈手裡拿著聖所的器皿和吹大聲的號筒。”

以利亞撒既是大祭司.不可接觸死屍,所以帶領軍隊的是他的兒子非尼哈,這非尼哈曾在什亭殺過兩個行淫者(參廿五78),他拿著聖所的器皿和吹大聲的號筒。“聖所的器皿”和“號筒”:象徵神與百姓同在,為他們爭戰,可見這次是聖戰。

 

二、戰役之經過  (卅一710)

    這次戰役用三個方法:

 

()    卅一78

    “他們就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與米甸人打杖,殺了所有的男丁。在所殺的人中,殺了米甸的五王,就是以未、利金、蘇珥、戶珥、利巴,又用刀殺了比珥的兒子巴蘭。”

    這次是聖戰,他們就殺盡了仇敵:殺了所有的男丁;殺了米甸的五王;又殺了比珥的兒子巴蘭.這巴蘭來到米甸要等候向巴勒獻計的報酬,其實就是等候被殺(書十三22),真如提前六10說的: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    卅一9

    “以色列人擄了米甸人的婦女孩子,並將他們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財物都奪了來,當作擄物。”

    他們“擄了米甸人的婦女孩子,並將他們的牲畜、羊群和所有的財物都奪了來,當作擄物。”因按申二十14所言,戰後可擄婦人、孩子、牲畜與財物。

 

()    卅一10

    “又用火焚燒他們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營寨。” 他們“用火焚燒他們所住的城邑和所有的營寨”,諒必神的怒火也在燒滅他們(參出十五7民十一1),因神乃是烈火 (來十二29)

 

三、戰後之處理  (卅一1124)

    他們將奪來的交公,有眾首領出外迎接(1113),摩西處理以下的幾件事:

 

()擄來的婦女要殺掉不留    卅一1418

    “摩西向打仗回來的軍長,就是千夫長、百夫長發怒.對他們說:“你們要存留這一切婦女的活命嗎?這些婦女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人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至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所以,你們要把一切的男孩和所有已嫁的女子,都殺了。但女孩子中,凡沒有出嫁的,你們都可以存留她的活命。”

    摩西對於戰擄的處理,要殺掉米甸的男孩、婦女、與已嫁的女子。敵人的男孩和“已嫁的女子”(原意是曾與男人有性關係者)都要殺死(17)。這些婦女曾因“巴蘭的計謀,叫以色列入在毗珥的事上得罪耶和華,以至耶和華的會眾遭遇瘟疫。”不處死她們便是包容罪惡,難怪摩西發怒。至於處女沒有犯此罪,故不用處死,曰後可嫁以色列人為妻(參申廿一1014)

    這其中的靈意告訴我們:凡對靈性有害的事物、言行與意念,都要從我們的心中除掉(參弗五35彼前二1)

 

()出戰的駐營外自潔七日    卅一1920

    “你們要在營外駐紮七日,凡殺了人的,和一切摸了被殺的,並你們所擄來的人口,第三日,第七日,都要潔淨自己,也要因一切的衣服、皮物、山羊[]織的物,和各樣的木器,潔淨自己。”

     因以色列的士兵接觸死屍,故必須辦理潔淨手續:須住在營外七天,在第三天和第七天用除罪水潔淨自己(]9),“第七日你們要洗衣服,就為潔淨。然後可以進營”(24),後來官長把兵丁交還(4849)

    這些自潔之手續.也是今天工人在工後自檢的寫照。因為工人在工作中難免有過失,甚至本書中的摩西與亞倫也有過失 (參二十12)。因此,我們常需在生活上自潔(參羅十三8帖前五2122)

 

()奪來的要經過火水潔淨    卅一2124

    “祭司以利亞撒對打仗回來的兵丁說:“耶和華所吩咐摩西律法中的條例乃是這樣:金、銀、銅、鐵、錫、鉛,凡能見火的,你們要叫它經火,就為潔淨,然而還要用除污穢的水潔淨它;凡不能見火的,你們要叫它過水.第七日,你們要洗衣服,就為潔淨,然後可以進營。”

    這裡又強調,一切的擄物都要經過火水潔淨。“火”與“水”可預表聖靈與真道有潔淨的功能(參賽四4弗五26):這些外邦的擄物須經過火水潔淨:可預表外邦歸主的人乃因聖靈與真道成聖(參帖後三13)

 

四、戰品之安排  (卅一2554)

    分戰利品之定例是本章的重點,為使今後戰迦南時定了基礎:

 

()戰士與會眾各分一半    卅一2549

    神對分戰品的安排是戰士與會眾各分一半:“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各族長,要計算所擄來的人口,和牲畜的總數。把所擄來的,分作兩半:一半歸與出去打仗的精兵,一半歸與全會眾”(2527)。後來大衛分擄物也用此法(參撒上三十2325)。本處又定各分一半之中要再抽出比例奉獻:

1.出戰的得一半再獻神五百分之一    28293640

  28又要從出去打仗所得的人口、牛、驢、羊群中,每五百取一,作為貢物奉給耶和華。29從他們一半之中,要取出來交給祭司以利亞撒。作為耶和華的舉祭。”

  神又要出戰的人所分得的一半中,再奉獻五百分之一給神,作舉祭歸給祭司。後來出戰的人就這樣按數實行了(3640)

2.全會眾得一半再獻神五十分之一    30314247

  30‘從以色列人的一半之中,就是從人口、牛、驢、羊群、各樣牲畜中,每五十取一,交給看守耶和華帳幕的利未人。’31於是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行了。”

  神又要全會眾所分得的一半中,再奉獻五十分之一給神,歸於利未人。後來他們就這樣按數實行了(4247)

  上述所論的,是分戰品與奉獻的比例.這樣,祭司所得的剛好是利未人的十分之一,合乎上文工人得供給的比例(十八2132)

 

()官長願向神獻上供物    卅一5054

  50如今我們將各人所得的金器,就是腳鏈子、鐲子、列印的戒指、耳環、手釧,都送來為耶和華的供物,好在耶和華面前,為我們的生命贖罪.51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就收了他們的金子,都是打成的器皿.52千夫長、百夫長所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金子,共有一萬六千七百五十舍客勒。53各兵丁都為自己奪了財物。54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收了千夫長、百夫長的金子,就帶進會幕,在耶和華面前作為以色列人的紀念。”

  這些出戰帶兵的官長將各人所得的金器都送來奉為神的供物,這些金子要全獻給神,因為神保守軍隊,連一個兵丁也沒有滅亡(49)。這些金子也成為以色列入的紀念,因為這事見證神大能的保守.在靈訓上,這也表示我們工作之得勝後,也當將榮耀全歸於神(參詩十六2下、二十7路十七10)。哈利路亞!

 

 

一、以色列軍隊起初是否徹底完成耶和華透過摩西所頒佈的命令呢?參三十一915.為什麼耶和華要嚴厲對付米甸人呢?參廿五1618、三十一16

 

二、照現代軍事的觀點來看,兩方開戰肯定會有損傷,那麼,以色列和米甸交戰取得了怎樣的戰果呢?戰勝米甸人有什麼秘訣?參三十一64950

 

三、廿五至三十一章裡,以色列民在進迦南地之前經歷了兩種大戰:與外敵之交鋒及與內敵(安逸放縱)之大戰。以色列人在那場戰役取得勝利呢?那場慘敗呢?這對你打屬靈的戰爭有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