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提要 壹、書名 本書的書名《路得記》,是以一外邦女子為名。在全部聖經中,和《以斯帖記》是僅有的兩卷以女子為名的書。本書是記述一名貧困無依的外邦寡婦竟得嫁給猶太人富翁,因而產生大衛王朝;《以斯帖記》則記述一名猶太人童女竟得嫁給外邦君王,因而使猶太人全族獲得拯救。神選民的命運均與這兩名女子息息相關,故此以她們的名字為書名。 貳、作者 本書的作者不詳。根據第一章一節「當士師秉政的時候」這句話看來,本書必不是在士師時代寫的;又根據第四章二十二節「耶西生大衛」這句話看來,我們可以斷定本書的作者必認識大衛為何等人士;而又因大衛是本書家譜中最後一個人物,故本書當不是在大衛去世以後才寫的。綜合上述諸理由,大多數解經家認為極可能是先知撒母耳所寫,因撒母耳曾膏大衛(撒上十六12~13),但他在大衛為王之前即已離世。 叁、寫作時地 本書係敘述士師時代所發生的事情(一1),前後時間約歷十一年(一4;四13)。 按本書後面所記載的家譜(四18~22)來推算,有兩種不同年代的算法。若從撒門算起,波阿斯是撒門的兒子,而撒門據謂是約書亞手下窺探耶利哥的兩名探子之一,後娶妓女喇合而生波阿斯(太一5),則可推斷本書是士師時代之初期,約在主前1350年左右。但若從大衛算起,大衛是波阿斯的第三代孫,則本書之事應發生在士師時代的晚期,約在主前1150年左右(註:士師時代約為三百多年,大概由主前1390年至主前1043年掃羅出現為止)。 本書所敘地點是在摩押地和迦南地。 肆、主旨要義 (一)追溯大衛王和主耶穌基督的族譜(太一5,16)。一個外邦女子,因著她正確的選擇,竟作了君王的曾祖母,連主耶穌,按人說來,也是她的後代。 (二)引導我們歸向神的恩惠,啟示我們祂在個人日常生活中如何施予關懷,教導我們在一切的事上都能認識神(撒上二7~8;詩一百十三7~9)。 (三)全書中處處引人注意一個主題:人進到神的國,不靠地位、名望與血統,而是靠一生遵行神的旨意,信守真理;生活的中心,不是自己,而是去愛、去關懷幫助別人。「愛人如己」的精神在本書裏發揮得淋漓盡致。 (四)全書的主旨,乃在教訓我們信徒在凡事上都應當憑著信心,不可憑著眼見。 伍、寫本書的動機 本書所記載的事實,是發生在士師記時代。士師記是整個以色列百姓歷史中最慘痛的一頁。那時以色列百姓受盡外邦人的欺壓,就是神子民本身也常背叛神,轉去敬拜偶像,道德低落,境內一片混亂。當時缺少像摩西、約書亞那樣的偉大領導人物,每當一個士師興起,只帶來極短暫的悔改,好像在一片黑暗中閃過極短暫的火花,瞬息過去後,神百姓仍淪落在無邊的黑暗中。到了最後,連這樣短暫的復興亦不復見,所以士師記最末了的一句話,是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廿一25)。至此,神兒女之命運似乎已經到了盡頭。 就在這樣一個使人無望悲痛的光景中,忽然出現路得的故事,使我們頓覺峰迴路轉,在萬暗之中看見了一線美麗的曙光;所以路得記在聖經中實居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結束了荒涼的士師時代,引進大衛王權的榮耀。聖靈記載路得記是一直到最後大衛降生為止。若是沒有路得的復興,也就沒有大衛王。路得記說出一個承先啟後的人物,也說出一個承先啟後的經歷。 陸、本書的重要性 猶太人在守節時,所誦讀的經卷共有五本,它們是:雅歌、路得記、耶利米哀歌、傳道書和以斯帖記。這五本書在希伯來文聖經中稱之為“Megilloth”(意即『書卷』)。正統的猶太人在一年一度的五旬節,都誦讀路得記這一卷書,可見以色列會眾,如何重看本書。 柒、本書的特點 (一)本書並沒有明言神直接的作為,但在短短四章中,「耶和華」這名稱共出現十八次之多。 (二)本書充滿溫馨的愛,故事人物彼此待人以恩情,情感真摯動人。 (三)本書文學技巧超卓,人物栩栩如生,為上乘之作。人物對話的語氣及用字,恰如其人身分。故事佈局獨特,一章與四章,二章與三章,彼此對稱。一與四章分別提及路得和波阿斯向拿俄米盡其親屬責任;一章中拿俄米失子,而在四章拿俄米則得子。二及三章均記載路得離家至田間;二章中波阿斯囑咐路得留在田間,並祝福她,而三章則倒轉,波阿斯先祝福路得,然後留她在打麥場;兩章結尾時,路得都向拿俄米敘述她與波阿斯見面的事情。 (四)本書四章各有不同的主題,構成四幅不同的圖畫,而這四幅圖畫卻又緊密相連,在每章的末了均有很巧妙的交代,使前後兩章所描繪的圖畫,很自然地聯繫在一起。第一章的最後一句話是:「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一22),如此就把第二章所敘的『在麥田裏拾取麥穗』的情節連接在一起;第二章的最末一節說:「直到收完了大麥和小麥」(二23),如此使與第三章『在打麥場上求親』的情節連接在一起;而第三章的最後一句話說:「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三18),也替第四章『波阿斯在城門口辦理贖業手續』的情節連接在一起。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路得記與以斯帖記,是全部聖經六十六卷中所僅有以婦女的名字命名的二卷書,它們有不少有趣的相似和相異的地方。 (一)相同處: 1.她們倆人都有不平凡的婚姻:路得是外邦女子嫁給猶太人,而以斯帖則是猶太女子嫁給外邦君王。 2.她們都成全神偉大的事工:她們都成了猶太民族脫離苦海的救星。路得的後裔大衛結束了士師時代,將以色列帶入空前強大的境地;以斯帖則將猶太民族於被滅族的絕境邊緣解救出來。從更遠處看,她們二位女子都敗壞了撒但想除滅「女人的後裔」──彌賽亞降世的陰謀。 3.這二本書的文筆風格有奇妙的吻合:路得記是一本記述愛情的書,但全書卻找不到一個「愛」字;以斯帖記是一本論到神奇妙大作為的書,但是全書竟未曾一次論及「神」的名字。 4.她們倆人都有美貌:路得記雖然未曾介紹路得的容貌,但是當她抵達伯利恆後不久,她就成為眾少年人追求的對象(參得三10),可見她十分可能是一位面貌姣好的婦女,(至少她是一個可愛的女子);而以斯帖的美貌更不待言,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倆都有「內在美」──美麗的靈命和品格,這也是神重用她們的原因。 (二)相異處: 1.身世不同:以斯帖是猶太女子,出身於貴族之家,且受敬虔的叔父末底改撫養成人;路得卻是摩押女子,一個平凡的女子而已。 2.境遇不同:以斯帖一生的道路通順,被王寵愛;但是路得的早年卻是年輕喪夫,境遇坎坷。 3.榮耀神的途徑不同:以斯帖是在一個危急的關頭,將自己的性命孤注一擲,挽狂浪於既倒,一鳴驚人,成全了極大的事工;但路得卻是以堅貞的跟隨,完美的為人,平平凡凡地度過她的一生,與她同時代的人知道她的雖不多,但她的果子卻是永遠長存。 若要倣效以斯帖,作像她那樣的聖徒,大多數會沒有她那樣的「天姿」,也沒有她那樣的「機遇」,因此是不大可能的;但作一個「路得」式的聖徒,卻是人人都可能的──只要他有一顆愛主的心。榮耀神,為神成就大事,不一定必須作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平平實實地活出基督徒當有的生活,也可以發生永世不滅的影響,因為「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林前八3)。所以沒有一個信徒可以自暴自棄,這也是路得記最感動我們的地方。 玖、鑰節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那裏去,我也往那裏去;你在那裏住宿,我也在那裏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一16) 「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祂的賞賜。」(二12) 「他就說,你是誰?回答說,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因為你是我一個至近的親屬。」(三9) 「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四13) 拾、鑰字 「平安」或「安身之處」(一9;三1原文同字) 「至近的親屬」(二20;三9,12;四1,14) 「贖」(三13中文未翻出來;四4,6) 「買」、「置買」、「娶」(四5,8,9,10原文同字) 拾壹、內容大綱 【揀選、殷勤、追求償與賞賜】 一、路得不顧環境的艱辛,毅然與婆婆拿俄米同行,回到猶大地的伯利恆──路得到了波阿斯的『城』裏(第一章) 二、路得殷勤作工,拾取麥穗,滿足她自己和婆婆的饑渴──路得到了波阿斯的『田』裏(第二章) 三、路得遵從婆婆的話,夜間投奔波阿斯,求他盡親屬的本分──路得到了波阿斯的『場』上(第三章) 四、波阿斯經正式手續,取得贖產的權利,並娶路得為妻,生子歸拿俄米抱養,其曾孫就是大衛王──路得到了波阿斯的『家』裏(第四章)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路得記註解》 《路得記註解》參考書目 王國顯《路得的道路》拾珍出版社 巴姊妹《路得記查經記錄》拾珍出版社 石新我《路得記之研究》拾珍出版社 余炳甫《路得記講壇》六張犁貴格會 邵遵瀾《黑夜明星──從路得記看基督教人倫》大光書房 門徒之家讀經心得《路得記伴讀》見證書室 唐佑之《田園之戀──路得記》證道出版社 黃煒斌《默想路得記──聖靈與路得》拾珍出版社 張覺民《新時代的序幕──路得記的默想》中國主日學協會 陳宗清《靈糧日課──路得記等》校園書房出版社 陳希曾《與基督聯合──路得記剪影》活道出版社 陳則信《神的器皿拿俄米──路得記》基督徒出版社 陳瑞庭《路得記零碎》拾珍出版社 焦源濂《愛的跟隨──路得記闡微》校園書房出版社 楊摩西《信心之母──路得記人物探討》生命出版社 蔡忠梅《無價的珍珠──路得記》福音證主協會 慕聖《默想路得記》中國與福音出版社 鄭廷憲‧楊直義《以利米勒》永望文化事業公司 魏建章《路得記伴讀》拾珍出版社 亨利馬太著‧張之宜譯《路得記釋義》少年歸主社 路易斯著‧何李穎芬等譯《士師記及路得記注釋》宣道出版社 美南浸信會編‧王麗英譯《進居迦南──路得記等》浸信會出版社 晏保羅著‧林貴珍譯《路得記研經導讀》天道書樓 歐爾德著‧許純欣譯《路得記注釋》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Matilda
Alexander著‧梁張凌川譯《路得記》萬國兒童佈道團 Glen
Ellyn編‧Anna
Mok譯《時代的領袖》播道會文字部 Eric
C. Rust著‧鄭慧姃譯《路得記等注釋》使者出版社 于力工《聖經助讀本》聖書書房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串珠註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聖經原文字彙中文彙編》浸宣出版社 吳羅瑜等《聖經──串珠‧註釋本》福音證主協會 呂振中譯《聖經》香港聖經公會 倪柝聲《聖經提要》臺灣福音書房 唐佑之等《中文聖經啟導本》海天書樓 陳瑞庭《聖經人地名意義彙編》少年歸主社 賈玉銘《聖經要義》弘道出版社 鮑會園等《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更新傳道會 G.C.D.
Howley, etc.《現代中文聖經註釋》種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聖經新釋》福音證主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