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路得記全書綜合拾穗

 

【路得記的四幅圖畫】在路得記裏有四幅景象:()第一幅圖畫,路得在摩押地。我們原來都好像路得一樣,是外邦人,是與神的約無關的,如今竟被帶到伯利恆,被帶到神的面前!這就顯出「恩典的榮耀」(弗一 6)()第二幅圖畫,路得來到了波阿斯的那塊田裏,每天所經歷的就是「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第三幅圖畫,路得在打麥場上,象徵十字架煉淨的工作,使我們「得享安息」(太十一29)()第四幅圖畫,因著波阿斯在城門口所做的見證,就娶了路得為妻,這是象徵我們「與主聯合」(林前六17)。── 陳希曾《與基督聯合──路得記剪影》

 

【路得記有何重要預表?】

答:本書因有其特別的母目的,系說明在選民的國度裡,建立一個家庭。由這家庭的譜系,預示彌賽亞的來臨,即是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得四 1522,太一 516),乃為普世萬民的預備,故在預表上含有甚高的價值。

1 拿俄米Naomi─—(意甘甜)。引導路得歸向神,得著迦南蒙福之地。預表聖靈引導人歸向基督,得著屬天的福樂。(得一 19 22,書一 3,弗一 3)。

2 路得Ruth─—(意美麗)。是摩押女子,預表被律法隔絕的外邦罪人。她與波阿斯聯婚,而蒙恩得救,預表信徒與基督聯合而得恩典。(得一 22,四 9 10 13,林後十一 2,啟十九 7,廿一 9,約三 29)。

3 波阿斯Boaz─—(意活潑,力量在他裡面),是伯利恒人。身為大財主,娶外邦女子路得為妻(得一 1 10,四 113),預表基督迎接外邦信徒。其預表基督方面,因祂是─—收割莊稼的主,(得二 3 4,太九 38)。信徒的親屬,(得三 12,利廿五 25,太十二 50)。信徒的救贖主(得四 1522,提前二 5 6)。豐富的大能者,(得二 1,太廿八 18,弗一 2022)。以及恩典慈愛的主。(得二 811,弗二 48)。

4 俄珥巴Orpah─—(意諂媚),是摩押女子。跟隨婆婆拿俄米,同回猶大地去。終因信心後退半途而廢,返回摩押。預表遠離棄絕神的外邦人。(得一 4 14,提後四 10)。──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大綱】

一.路得繼續對拿俄米忠誠(1章)

二.路得在波阿斯田間拾麥穗(2章)

三.路得照拿俄米的計劃而行(3章)

四.路得與波阿斯結成美滿良緣(4章)

我們最初看到路得的時候,她是一個窮乏的寡婦,接著看下去,她和神的子民一起到田間拾麥穗,甚至冒著自己的名聲受損的危險,到禾場找波阿斯。後來成為波阿斯的妻子。這就是我們信靠主基督的寫照!我們起初毫無指望,與神的國度無關,是悖逆的外人。及至我們信靠基督、撇棄一切,神就拯救我們、赦免我們,重建我們的一生,並要賜福給我們,直到永世無盡。波阿斯娶路得,就是主基督救贖我們的寫照。

――靈修版聖經註釋

 

【重要主題】

主題

解釋

重點

忠實

作兒媳婦的路得對婆婆拿俄米的忠心與友愛,是愛心與忠誠的偉大榜樣。路得、拿俄米、波阿斯,都忠於神及祂的律法。我們從這整卷書中,看出神對祂子民的信實。

路得的一生都以對神忠心為原則,這在她對親人的忠誠方面顯示出來。要想在人際關係上做到仁慈誠實,我們在與人相處時,必須效法神的信實。

慈愛

路得對婆婆拿俄米非常敬愛,因此得到波阿斯對她的愛作為報答──她本是一個受輕視的摩押女子。神將路得、拿俄米、波阿斯領到一起,向他們大顯慈愛。

如同波阿斯買贖田地,娶路得為妻,存留拿俄米的產業,顯明他的慈愛一樣,主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得永生,更顯出祂的慈愛。神的愛激勵我們愛祂亦尊敬祂。

賢德

路得以對拿俄米忠誠,並且與她自己的本土及風俗一刀兩斷,在田裡殷勤工作而顯出她的崇高德行;波阿斯則在他的道德標準上、誠實上以及徹底履行他的義務上,表現出正直的風範。

我們體驗到神的信實和慈愛的時候,就應當顯出德行作回應。正如路得和波阿斯所過的生活,與士師記之中所描述的習俗成強烈的對比一樣,我們的生活也應當出污泥而不染。

保護

我們看到神對拿俄米與路得的生活眷顧與保護。祂統管周圍的環境,使他們平安穩妥。祂引導人的思想和行動,以成全祂的旨意。

無論目前的情勢怎樣敗壞,信靠神總有指望,祂的才智謀略無窮無盡。我們應當相信祂能在任何人身上動工──不管是君王或是在外地寄居的人。請你信靠祂的保護。

興旺/蒙福

路得和拿俄米這兩位窮寡婦來到伯利恆,路得嫁給波阿斯後家室興旺起來。路得成為大衛王的曾祖母,而最大的福分不是金錢、婚姻或孩子,乃是在路得、波阿斯與拿俄米之間,彼此充分地相愛和尊敬。

我們容易以財富增多為蒙福的確據,而不看重神使我們可以享有的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不管經濟情形怎樣,我們皆可以敬愛神賜給我們朝夕相處的人。這樣做就既施與又領受福樂。愛才是最大的福分。

――靈修版聖經註釋

 

【人物介紹】

路得與拿俄米

  聖經中有些人物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幾乎不可分割,我們認識他們的關係比他們本人更多。在這個高呼個人主義的時代,他們的事蹟成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榜樣,拿俄米與路得的確是其中之佼佼者。她們的文化習俗、家庭背景、年齡都截然不同,又是婆媳,她們爭吵的機會可能比相親相愛的時候更多。

  然而,她們同甘共苦,一同向以色列的神委身。她們相依為命,同時又為對方著想,拿俄米甘願讓路得回自己的家鄉去,路得則甘願離開自己的家鄉,跟婆婆去以色列。拿俄米關心路得,甚至為她找安身之處,安排她嫁給波阿斯,即使這樣做會改變她們之間的關係。

  神是她們親密交往的中心。拿俄米讓路得看到、聽到、感受到她與神交往的一切痛苦與喜樂;路得透過她認識了以色列的神。有多少時候你把對神的想法和疑問摒於親密的關係以外?又有多少時候你把對神的想法完整地跟你的配偶或朋友分享?把我們與神的關係開放地與人分享,能使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更深遠密切。

優點與成就:

.一種以信靠神為最大凝聚力的關係

.一種堅強地互相委身的關係

.一種盡力為對方謀求最大益處的關係

榜樣與鑒戒:

.神活在人際關係中,能化解分歧與不和

重要資料:

.地方:摩押、伯利恆

.職業:妻子、寡婦

.親屬:以利米勒、瑪倫、基連、俄珥巴、波阿斯

鑰節: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得1:16-17

她們的事蹟記載在路得記中。馬太福音15節也提到路得。

 

波阿斯

  英雄很容易令人羨慕,卻不容易讓人定義。他們很少覺察到自己的英勇時刻,別人也未必認為他們的行為是英勇的表現。英雄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當做的事,不管他們是否知道自己的行動將產生的影響。也許他們共同的品性就是先為別人著想,然後才想自己。波阿斯就是這樣的英雄。

  在與人交往時,波阿斯常能體察到別人的需要。他總是仁慈地對工人、親屬或其他人說話。他幫助人慷慨大方,毫不吝惜勉強。當他認識了路得的為人,知道她對他的親戚拿俄米忠心,就採取幾個步驟幫助她。拿俄米勸路得求他保護時,他已準備好娶她,只是法律上一些複雜的問題有待解決。

  波阿斯不但做當做的事,並且立刻去做。他當然不能預知自己的行動將來會有甚麼結果,也不會知道他與路得所生的孩子將成為大衛和耶穌的祖宗。他只是面對挑戰,在所處的情況下,採取當行的行動。

  我們每天也都會面對是否去做正確事的挑戰。但我們常常選擇做容易的事,卻沒有做正確的事,好像拿俄米的另一位近親一樣。然而,正確的抉擇常是顯而易見的。求神賜我們無虧的良心,立志在每天的抉擇中,選擇做正確的事。

優點與成就:

.言出必行

.留意別人的需要,關心他的工人

.極具責任感,為人正直\cs16

.成功而精明的商人

榜樣與鑒戒:

.做所當做的事,且做得恰當,就可以顯出人的英雄本色

.神常常使用人微小的抉擇,實現祂重大的計劃

重要資料:

.地方:伯利恆 .職業:擁有大量土地的富有商人

.親屬:以利米勒、拿俄米、路得

鑰節:

“又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得4:10

波阿斯的事蹟記載在路得記中。馬太福音15節也提到他。

――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