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上第十七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以利亞躲避亞哈】

   一、以利亞預言乾旱後奉命躲在基立溪旁(1~7)

   二、神命以利亞往撒勒法靠寡婦供養(8~16)

   三、以利亞禱告救活寡婦的兒子(17~24)

 

貳、逐節詳解

 

【王上十七1「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呂振中譯〕基列的提斯比〔原文:基列的寄住者之中〕有一位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我指着以色列的神、我侍立在他面前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這幾年除非憑我說話,天必不降露或下雨。』

   〔原文字義〕「基列」多岩之地;「提斯比人」俘虜;「以利亞」我神是耶和華;「亞哈」父親的兄弟。

   〔文意註解〕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對亞哈說」:『基列』約河東岸的北部,屬於北國以色列轄境;『提斯比人』確實地點不詳,因基列地並無提斯比城,故有學者認為應解作「來自拿弗他利的提斯比城寄居在基列地」;『以利亞』無疑是北國以色列的先知,奉神差遣為祂說話;『亞哈』當時北國以色列的王,約在主前875年登基接續他的父親暗利作王(參王上十六29)

         「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指著神起誓』以起誓來支持自己所說的話,表示大能的神必定會鑒察並促成此事;『我若不禱告』原文是「若沒有我的話」,並非指以利亞擁有呼風喚雨的本領,而是指他乃是神話語的出口,若非經過他親口宣告神的心意,便不能解除誓言;『不降露,不下雨』意指乾旱,乃是來自神的懲罰(參王上八35~36)

   〔話中之光〕()「不降露,不下雨」,此預言可視為對巴力崇拜者的正面警告。按照迦南地的宗教習慣,在地上的一切福分是巴力所賜的,因此在他們看來巴力是控制自然的力量(forces of nature)。但是神通過以利亞的預言,表明在地上的一切福份是來自神的恩典,從而要破壞巴力的權威,警告事奉巴力的人

         ()以利亞在聖經裡好像是突然冒出來的,沒有家譜和來歷。因為他是一個「寄居」的人,不以地為家,專一順從神。當北國的君王和百姓為了在地上安居樂業,「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申十一16)的時候,神就興起在地上「寄居」的以利亞,向百姓顯明只有「耶和華是神」;又興起他的門徒以利沙,顯明只有「神是拯救」。因此,以利亞和以利沙就成為南北國歷史上行神蹟最多的兩位先知。

         ()以色列的農業倚靠準時的秋雨春雨,每年早雨降於陽曆十月底,晚雨降於陽曆四月初。巴力是古代中東的閃電和風暴之神,外邦人相信是巴力為農作物帶來雨水和豐收。因此,神預先宣告「必不降露,不下雨」,不但是執行律法早已宣告的懲罰(參王上八35;申十一16~17),也是要顯明誰才是掌管風雨的真神。百姓可以不理會靈性的乾旱,但卻不得不理會現實中的旱災。

         ()以利亞帶著神的使命走上歷史舞臺,那時正值危急的關頭。罪惡的洪流掃蕩全地,如果不加遏止,將使一切陷於滅頂之災。以利亞勇敢地站立在仇敵面前,以言語和行為為神作見證。他或過著簡樸的隱居生活,或無畏地站在迦密山頂讓火從天上降下來並揮起正義之劍殺了巴力的眾先知。在這引人入勝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事奉神的勇氣,信心,忠貞,仁愛和熱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那要來的更大的以利亞(參太十七10~12)。以利亞這個名字和先知的使命很相稱,它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我的神」。

         ()以利亞是神差遣到以色列與猶大的重要先知中的第一位。在整個北國以色列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忠於神的君王,每一個君王皆行惡道,引誘百姓拜異教之神;只有少數利未支派的祭司留下(大多數往南國猶大去),而以色列君王所指派的祭司,都是又敗壞又不稱職的人。既然國王與祭司都不將神的道教導人民,神就呼召先知,設法將祂的子民從靈命與道德的敗壞中挽救出來。這些男女先知在南北兩國以後的三百年中,擔當了激勵百姓與君王悔改歸向神的重要角色。

 

【王上十七2「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

   〔呂振中譯〕耶和華的話傳與以利亞說:

   〔原文字義〕「話」言語,訊息。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大概當時亞哈王對先知以利亞警告的話(1)不以為意,故容許他說完話後離開,但隨著日子的拖長,一直沒有下雨,亞哈王便會採取行動對付先知以利亞,因此神指示以利亞隱藏自己(3)

   〔話中之光〕()留意2節說「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跟著5節就說「以利亞就照著耶和華的話行」。這就是先知的特徵,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憑自己的意思,而是完全順服神的旨意和帶領。

 

【王上十七3「“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河東邊的基立溪旁。」

   〔呂振中譯〕『你離開這裏,轉而向東,去藏在約但河東面的基立谿谷中。

   〔原文字義〕「約河」下降;「基立」切割,分開;「溪」水流,河谷。

   〔文意註解〕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河東邊的基立溪旁」:『離開這裡』即指離開亞哈王所能接觸到的地方;『基立溪』指約河東邊的一條小支流,又名雅比河,其出口處位於加利利海南方約35公里,基列雅比就在它的北岸,以利亞的藏身處可能在上游某處。

   〔話中之光〕()神的僕人應該知道隱藏生活的寶貴。我們不必驚奇,如果我們的父神對我們說︰孩子,你已經有了足夠的忙碌、名譽、刺激了;你離開這裡,藏在溪旁——藏在病室裡,藏在喪失中,藏在群眾已經推去的荒僻處。」每一個屬靈人如果要得著能力,必須到隱藏的基立溪旁去得。非離開人們,離開自己,到一個深峽中去吸收,屬靈的能力是得不到的。像植物經過了無數年代吸收了太陽能才變成媒,經過燃燒,才能把力量發揮出來。

 

【王上十七4「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

   〔呂振中譯〕你要喝那谿谷裏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裏供養你。』

   〔原文字義〕「供養」維持,滋養。

   〔文意註解〕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烏鴉』是一種不潔淨的鳥類(參利十一15),可能吃腐肉(參閱創八7註解),世俗素來有「偷竊鳥」的惡名;『供養你』神使用善於偷竊的烏鴉來供養以利亞,相當離奇。

   〔話中之光〕()烏鴉具有貪婪的本性,被視為不淨的動物(參利十一15;箴三十17)。由烏鴉叼來餅和肉,說明神掌管著一切,按時供應我們所需用的飲食(參約四32;六58)

         ()神吩咐烏鴉供養以利亞,這個命令完全不符合常理,但以利亞卻完全順服,不問理由就去了基立溪(5)。以利亞「喝那溪裡的水」(6)沒問題,但每天要靠不靠譜、不潔淨的烏鴉供養,不但是經歷神的供應和保護,更是經歷神給他信心和順服的操練。我們若想要得到神保守的恩典,必須要先順服神。

 

【王上十七5「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河東的基立溪旁。」

   〔呂振中譯〕以利亞就去,照永恆主的話而行;他去住在約但河東面的基立谿谷中。

   〔原文字義〕「溪」水流,河谷。

   〔文意註解〕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河東的基立溪旁」:以利亞遵命而行,環境孤單,前途茫茫,實非一般人所能行的。

 

【王上十七6「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

   〔呂振中譯〕烏鴉早晨給他叼餅和肉來,晚上也叼餅和肉來;他喝的就是那谿谷裏的水。

   〔原文字義〕「早」日出;「晚」日落。

   〔文意註解〕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早晚』意指每天兩次定時;『叼餅和肉』指叼來已經烹煮過的食物。

 

【王上十七7「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

   〔呂振中譯〕過了相當的日子、谿谷乾了;因為那地方沒有下雨。

   〔原文字義〕乾」乾涸,枯乾。

   〔文意註解〕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以利亞憑起誓所說的預言(1)很快就應驗了。

   〔話中之光〕()一星期一星期地過去,以利亞帶著堅忍不撓的精神,守著那日漸乾涸的溪水;撒但常常誘惑他叫他發生疑懼,但是他始終不允許環境來插在他與神的中間。一天一天過去了,那日漸乾涸的溪水只剩下了一條銀色的細線了;銀色的細線不久又斷成了小小的池沼;池沼又漸漸乾涸。飛鳥逃去了;田間和林中的野獸也不再來取飲了;到了一天,溪水全然乾涸了。以利亞忍耐堅持到那時候,才有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你起身往撒勒法去(8~9)

         ()如果是我們,一定早已急壞了。當水流潺潺的聲音稍為減少了一些的時候,我們感謝贊美的歌聲就定規會停止了;我們會將歌頌神的樂器丟在柳樹枝上,自己卻在枯黃的草地上踏來踏去,焦慮得象失去了魂一般。或許,在溪水乾涸以前,我們早會想出些方法來求神祝福,然後出發往他處去了。神常常按照祂自己的時候來解放我們,因為祂的慈愛是永遠常存的;我們如果肯先等候看明神的旨意,我們便不會流落到不及解放的地步,我們也不會帶著羞愧的淚眼走回頭路了。

         ()如果以利亞不經過基立,直接由基列往撒勒法去的話,他必定會失去許多幫助他的東西,因為他在基立過的是信心的生活。在你我的生活中,甚麼時候屬地的泉源乾了,屬人的方法完了,我們就該知道我們的希望和幫助是在乎造天地的神。

 

【王上十七8「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話傳與他、說:

   〔原文字義〕「話」言語,訊息。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基立溪水既然乾涸(7),以利亞就無法再在溪旁過日子了,因此神另外給他新的指示。

 

【王上十七9「“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撒勒法”與路加福音426節同),住在那裡,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

   〔呂振中譯〕『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住在那裏;你就看吧,我吩咐了那裏一個寡婦來供養你。』

   〔原文字義〕西頓」打獵;「撒勒法」提鍊廠;「供養」維持,滋養。

   〔文意註解〕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住在那裡」:『西頓』是亞哈王后耶洗別的故國(參王上十六31),在充滿敬拜巴力的國家中,神竟然保留了一個認識耶和華真神的寡婦(1224),而那裡一面是亞哈王意想不到的地方,另一面在亞哈王的勢力範圍之外,所以是以利亞很好的藏身之地;『撒勒法』位於推羅北方約21公里,西頓南方約15公里。

         「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主耶穌曾引用此事證明神的救恩臨到外邦人(參路四25~26)

   〔話中之光〕()雖然以色列也有許多寡婦,但神卻吩咐以利亞受外邦地撒勒法寡婦的供應,這對選民以色列而言是一種恥辱,對外邦人而言是榮耀,是喜樂(參路四25~26)。撒勒法屬於拜巴力的城邑,我們可領略到在這麼黑暗的地方,神的救恩之光也必臨到(參賽四十二16;太四16;西一13)神藉著向西頓的寡婦施恩,要向離棄祂的百姓顯明:百姓悖逆神,就堵住了自己承受神祝福的管道。

         ()古代的「寡婦」是最需要別人説明的弱者(參申十四29),撒勒法的寡婦更是拜巴力的外邦人,但神卻偏偏安排一位拜巴力的寡婦來供養耶和華的先知。這個命令和倚靠烏鴉的供養(4)一樣不符合人的常識,既是在訓練以利亞的信心,也是讓百姓明白:「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按照律法規定,以色列國本來應當供養他們的先知,而神竟然叫烏鴉(不潔淨的鳥),和一個寡婦(耶洗別的同鄉)供養以利亞,這是何等的諷刺。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神總會賜下幫助。祂對我們的供應遠超過我們有限的理解或期望。不管試煉怎樣痛苦,乃至似乎要絕望,我們也應當仰望神的眷顧,我們必能看到祂奇妙的供應!

 

【王上十七10「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那裡撿柴。以利亞呼叫她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

   〔呂振中譯〕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撿柴。以利亞呼叫她、說:『求你用器皿取點兒水來給我喝好不好?』

   〔原文字義〕「撿」收集;「器皿」器具,容器。

   〔文意註解〕以利亞就起身往撒勒法去。到了城門,見有一個寡婦在那裡撿柴」:『就起身』表明以利亞立即順服神的話(5),這是他被神重用的原因;『見有一個寡婦』想必此時又從神得到明確的指示。

         「以利亞呼叫她說:求你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呼叫她』開口打招呼並有所請求;『器皿』指承裝水的容器;『取點水來給我喝』大概是神在事先託夢預告她,將會有一個神人前來向她求水喝。

 

【王上十七11「她去取水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她說:“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

   〔呂振中譯〕她去取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她、說:『求你也隨手給我拿點兒餅來好麼?』

   〔原文字義〕「呼叫」召喚。

   〔文意註解〕她去取水的時候,以利亞又呼叫她說:也求你拿點餅來給我」:『她去取水』為一個陌生人取水,固然表明她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婦人,也可能表明她已在事先得到神的指示;『拿點餅來給我』這是強人所難,但以利亞既知她就是神所吩咐供養他的寡婦(9),當然也知道神所吩咐他行神蹟(14)的對象就是她。

   〔話中之光〕()我們不要自高自大,有些所謂的「外邦人」或者「非基督徒」比神的子民還要尊重神。以利亞在自己的地方不受歡迎,也不被人接待,到了西頓反而被一個寡婦收留。當以利亞開口向她要水喝,她答應了。

 

【王上十七12「她說:“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我沒有餅,內只有一把,瓶裡只有一點油。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作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

   〔呂振中譯〕她說:『我指着永恆主你的永活神來起誓:我沒有餅,只有罈內一把麵粉,罐裏一點兒油;你看,我正在撿撿兩根柴,去為自己和兒子作餅;喫了來死,算了。』

   〔原文字義〕罈」罈子,甕。

   〔文意註解〕她說: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我沒有餅,內只有一把,瓶裡只有一點油」:『耶和華你的神』「你」字大概表示她雖認識耶和華,但尚未相信祂,或將信將疑;『一把一點油』意指僅有的最後一餐食料。

         「我現在找兩根柴,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作餅。我們吃了,死就死吧」:意指吃過最後一餐之後,準備接受現實情況,很可能從此便餓死。

   〔話中之光〕()看似小事,可是神的話,卻強調「小事」能產生好的和壞的影響。寡婦對以利亞說,我只有一把面、一點油。她卻見到神蹟奇事。雅三1~6說,舌頭在百體中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不要忽視生活中的小事,因它往往會深深地影響到我們的一生。

         ()撒勒法的寡婦遇到以利亞時,以為自己是在預備最後的一餐,但是單純的信心,就產生了神蹟。她相信以利亞,把自己及兒子的最後一頓食物分給他吃。信心是介乎應許與確據之間的一步。我們微弱的信心可能使我們與神蹟失之交臂。每一個神蹟不論大小,都是由順服開始。我們邁開信心的第一步,才會看見事情解決在望。

 

【王上十七13「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

   〔呂振中譯〕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怕;你只管去,照你所說的去作;只要先為我作個小烙餅,拿出來給我,然後去為你和你兒子作。

   〔原文字義〕「小」小的,無足輕重。

   〔文意註解〕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不要懼怕』意指不要怕會餓死;『照你所說的去作』就是先找兩根柴,然後回家作餅(12)

         「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本句話有兩個特別的點:(1)先後次序:『先』為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2)不同份量:作一個『小餅』給我,為你們自己的是普通大小的『餅』。這是信心的考驗。

 

【王上十七14「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內的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以色列的神這麼說:罈內的麵粉決不至於用完,罐裏的油決不至於短缺,直到永恆主降雨在地面上那日子。

   〔原文字義〕「減少」消耗,用盡;「缺短」缺少,欠缺。

   〔文意註解〕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表示只要照以利亞所說前面的話(13)去作,神便會成就祂所說下面的話。

         內的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意指她所將得到的。遠超過所付出的:(1)內的麵不會『用盡』;(2)瓶裡的油不會『缺乏』;(3)這個神蹟將會持續直到乾旱過去。

   〔話中之光〕()先知的宣告,堅定卻也似冒險;每次都要把生命擺上,每次都看見神的手支持他,供應他。這信心的宣告,不是由於人的勇敢,而是神先向祂的僕人宣告:“我已吩咐”,神先安排了烏鴉和寡婦,都是最不可能的來源(參王上十七49)。先知照著神的話去作,照著神的話宣告,看見神的話成就。以利亞和我們一樣的性情,他相信,他宣告,神成就。

         ()我們在這世界上是神的代表,要在此證明和彰顯祂的信實。我們的態度、言語、行為都必須宣告祂是我們唯一的供應源頭這件事實。所以,特別要緊的是在錢財的事情上,我們應當真實的不依賴人,而全然倚靠神。如果我們在這事上有什麼軟弱,祂該得的榮耀就被削減了。我們作神的僕人,必須顯出祂資源的豐富,我們不必懼怕在人面前表現富裕。我不是建議你們去裝作,但這一個態度是與誠實完全一致的。讓我們將自己錢財上的需要保密,即使在困境中而別人還因此誤認我們席豐履厚,也在所不計。那位在暗中察看的神,會顧念我們一切的需要,祂會無限量的供給我們——乃是「照著祂在基督耶穌裡榮耀的豐富」(腓四19)。我們敢於為神製造難處,因為祂不需要我們幫助祂就能行出神跡

 

【王上十七15「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

   〔呂振中譯〕婦人就去,照以利亞所說的去行;她跟以利亞、和她家裏的人、喫了許多日子。

   〔原文字義〕「行」做,製作。

   〔文意註解〕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信而順從,乃是蒙服的路。

         「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她家中的人』除了她的兒子以外,可能包括公婆和親人;『許多日子』可能至少有三年之久,因為實際不下雨的日子長達三年零六個月(參路四25)

   〔話中之光〕()以利亞叫寡婦先為他「做一個小餅」(13),是要寡婦把神放在首位。當時北國以色列的百姓對自己的神完全沒有信心,但這位外邦寡婦卻「照以利亞的話去行」,結果大大蒙福,經歷了神信實的供應:「罈內的麵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16)。這不是因為寡婦的信心比以色列人更大,而是因為神賜給她信心、來領受這恩典(9)。既然神的百姓離棄神,「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羅十一11)

         ()烏鴉供養以利亞,以利亞需要信心,烏鴉卻不需要信心。但寡婦供養以利亞,以利亞和寡婦都需要信心,每天一起仰望神的恩典。神藉著一無所有的環境,把以利亞造就成在一無所有中仍然能看見神的人,認定神的大能和主權不受人和環境的限制:祂不但能改變烏鴉的天性,也能賜給外邦寡婦信心;祂不但能「使天閉塞不下雨」(申十一17),也能叫「罈內的面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14)。這樣,以利亞才有足夠的信心,上迦密山挑戰八百五十個假先知(參王上十八19)

         ()以利亞行的第一個神蹟,使人聯想到以利沙使貧寡婦的油瓶滿的神蹟(參王下四1~7),以及在迦南婚宴中耶穌用水變酒的神蹟(參約二1~11)。以利亞和撒勒法寡婦因著每一天都經歷神的神跡,信心更加堅固。現今的信徒生活在耶穌基督的救恩和耶和華神之話語中,可謂是神蹟中的神蹟(參約六55)

 

【王上十七16內的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

   〔呂振中譯〕罈內的麵粉果然沒有用完,罐裏的油也沒有短缺,正如永恆主的話、由以利亞經手所說過的。

   〔原文字義〕「缺短」需要,短缺。

   〔文意註解〕內的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請參閱14節註解。

 

【王上十七17「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

   〔呂振中譯〕這些事以後、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很厲害,以致那孩子連奄奄的氣息都沒有。

   〔原文字義〕「主母」女主人;「甚」極度地;「重」嚴重,厲害;「氣息」氣息,靈。

   〔文意註解〕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這事以後』指8~16節所敘述的事情過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即指那寡婦;『病得甚重』意指病情非常嚴重;『身無氣息』可能指已經病死(18)

 

【王上十七18「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

   〔呂振中譯〕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之間有甚麼相干?你竟到我這裏來,重翻起我罪孽的舊案,而使我兒子死阿!』

   〔原文字義〕「想念」記得,想起。

   〔文意註解〕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神人』意指「屬神的人」;『我與你何干』乃猶太人的慣用成語,其確實意思須視上下文而定,婦人埋怨以利亞無端帶來災害。

         「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寡婦死了兒子,完全失去了盼望,陷入極度的悲哀之中,以為兒子的死是因為自己的罪。

 

【王上十七19「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

   〔呂振中譯〕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上去到自己所住的房頂屋裏,讓孩子躺在以利亞自己的床上。

   〔原文字義〕「交給」給,置,放。

   〔文意註解〕以利亞對她說:把你兒子交給我」:以利亞可能覺得寡婦兒子之死,或許是神要藉此彰顯祂的大能。

         「以利亞就從婦人懷中將孩子接過來,抱到他所住的樓中,放在自己的床上」:以利亞在私密的情況下,單獨與神辦交涉。

 

【王上十七20「就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

   〔呂振中譯〕他就向永恆主哀呼說:『永恆主我的神阿,我寄居在這寡婦家裏,難道你竟降禍於她,使她的兒子死了麼?』

   〔原文字義〕「求告」呼求,要求;「降禍」成為壞的,成為邪惡的。

   〔文意註解〕就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以利亞切切地向神禱告。

         「我寄居在這寡婦的家裡,你就降禍與她,使她的兒子死了嗎?」:在這種情況下,連以利亞也難免誤認為是神特地因他而降禍給那寡婦。

 

【王上十七21「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

   〔呂振中譯〕以利亞身對身地伏在孩子身上三次,向永恆主哀呼說:『永恆主我的神阿,叫這孩子魂回身上吧!』

   〔原文字義〕「伏在」伸展自己;「靈魂」魂,魂生命。

   〔文意註解〕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三次求告』表徵禱告到透了為止(參太二十六44);『伏在孩子的身上』表徵與孩子合而為一的禱告。

         「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靈魂』的原文字義是「魂生命」,是一個人的個格所在,當魂生命離開身體,就是死亡。

 

【王上十七22「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

   〔呂振中譯〕永恆主聽了以利亞的聲音;孩子魂回,他就活了。

   〔原文字義〕「應允」聽到,聽從;「靈魂」魂,魂生命;「活了」活著。

   〔文意註解〕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以利亞的禱告蒙神垂聽,使孩子死而復活。

   〔話中之光〕()他就活了」,通過信心的禱告,「有婦人得自己的死人復活」(來十一35)。這個神蹟是在以色列和全世界歷史的危急關頭施行的,當時人類對神的信心正在減退。人們將自然的力量看作生命和醫治的源頭。他們需要將自己的注意轉向神,學習是祂賜人生命,惟有祂的力量不僅能醫治病人還能使死人復活。這樣的神蹟是不可能保守秘密的。原來這裡還有巴力絕對做不到的事情。當人們得知神的權能使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了,巴力的蠱惑就開始崩潰。

         ()以利亞在撒勒法寡婦家居住使寡婦之子復生的奇跡,預表著復活(參伯二十九26)。以利亞已經歷掌管萬物的神之能力(415),神蹟告訴我們生命的根源在於神。本文的事件與以利沙使書念婦女之子復生的奇跡極相似(參王下四33~37),這些事件所預表的復活終於通過基督全然成就(參太28)。因著復活的信仰聖徒能夠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患難(參林前十五12~19)

 

【王上十七23「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給他母親說:“看哪,你的兒子活了!”」

   〔呂振中譯〕以利亞將孩子抱起來,從房頂屋子抱下來到屋子裏,交給他母親,說:『看哪,你兒子活了。』

   〔原文字義〕「看哪」看見,注意;「活了」活著的,有生命的。

   〔文意註解〕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給他母親說」:以利亞將孩子活生生的交還給他的母親。

         「看哪,你的兒子活了」:這是信心歡欣的宣告。

 

【王上十七24「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

   〔呂振中譯〕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纔知道你真是個神人,而永恆主的話又真地由你口中說出。』

   〔原文字義〕「神人(原文雙字)」屬神的(首字);人類(次字);「真的」真實,忠實。

   〔文意註解〕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知道』指由經驗而領悟的一種主觀的認識;『你是神人』婦人從前雖然口稱他是「神人」(18),但那是一種客觀的知識,如今從心裡切切實實的證實他是「神人」。

         「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她承認以利亞真是神的代言人──先知,神藉著他的口所說的話都是實在的(參林後一20)

   〔話中之光〕()表面上,是寡婦看到死人復活的神蹟,所以承認神藉著以利亞的口所說的話是真的;實際上,是神預備了她的信心來接受主(9)。如果沒有神所賜的信心,連復活的拉撒路也不能讓人悔改信主(參約十二10)。人之所以能信主,不是因為神蹟;神的百姓自從跟隨摩西出埃及以來,經歷了無數的神蹟,但仍然離棄了神,在以利亞的呼召面前「一言不答」(王上十八21)。因為亞當的後裔已經「全然敗壞」(申三十一29),所以在救恩的事上,完全是神主動地向人顯明自己,人因著神所賜的信心被動地回轉接受神。「願平安、仁愛、信心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弟兄們」(弗六23)

 

叁、靈訓要義

 

【信心三功課】

   一、信靠管理自然環境的神(1~7)

         1.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離開這裡往東去,藏在約河東邊的基立溪旁。你要喝那溪裡的水,我已吩咐烏鴉在那裡供養你」(2~4):信從神的話,藏身基立(字義「分開」)溪旁,接受溪水和烏鴉的供養。

         2.「於是,以利亞照著耶和華的話,去住在約河東的基立溪旁。烏鴉早晚給他叼餅和肉來,他也喝那溪裡的水」(5~6):照神的話而行,吃餅和肉、喝溪水。

         3.「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了,因為雨沒有下在地上」(7):直到溪水乾涸。

   二、信靠使無變為有的神(8~16)

         1.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住在那裡,我已吩咐那裡的一個寡婦供養你」(8~9):信從神的話,居住外邦地,接受寡婦的供養。

         2.「以利亞對她說:不要懼怕,可以照你所說的去作吧!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來給我,然後為你和你的兒子作餅。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內的必不減少,瓶裡的油必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13~14):用神的話鼓勵寡婦,不要怕只要信,只求先給一個小餅。

         3.「婦人就照以利亞的話去行。她和她家中的人,並以利亞,吃了許多日子。內的果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正如耶和華藉以利亞所說的話」(15~16):信神藉先知的口所說話,果然吃了許多日子,內的不減少,瓶裡的油也不缺短。

   三、信靠叫死人復活的神(17~24)

         1.這事以後,作那家主母的婦人,她兒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無氣息。婦人對以利亞說:神人哪,我與你何干?你竟到我這裡來,使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兒子死呢?」(17~18):寡婦的兒子病重而死,因此有所誤會。

         2.「以利亞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使這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耶和華應允以利亞的話,孩子的靈魂仍入他的身體,他就活了」(21~22):為死去的孩子切切求告神,蒙神應允,孩子得以復活。

         3.「以利亞將孩子從樓上抱下來,進屋子交給他母親說:看哪,你的兒子活了!婦人對以利亞說:現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華藉你口所說的話是真的」(23~24):宣告復活的喜訊,證實神的話是實實在在的。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列王紀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列王紀上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