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第二十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王上二十二7 辨別真假先知的標準是甚麼?】約沙法知道異教先知與“耶和華的先知”之間的區別,所以他問是否還可以再問一個人。儘管亞哈不願意,約沙法顯然想做當做的事。可惜這兩個王都不理會神的信息,只聽異教先知的話。――《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二十二8吉語與凶言】「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
吉與凶,是要從哪一方面看而決定。一件事,在某一方面看是凶的,另一方面看來卻可能是吉。亞哈王知道米該雅是耶和華的先知:“只是我恨他,因為他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王上二二:8)換一個說法是:米該雅單指著我說“凶言”。莫怪王不喜歡他。 【王上二十二15~16 米該雅也說王愛聽的話了嗎?】米該雅從前曾起誓說,他只講神吩咐他講的話,為甚麼又告訴亞哈可以去攻擊亞蘭人呢?他可能是冷嘲熱諷,把異教先知的信息當作兒戲,以表明他們只將亞哈王願聽的話告訴他。他的語氣令人人都聽出他是在譏諷異教的先知。到他正正經經說話的時候,他就預言王必戰死,這場戰爭必敗。亞哈雖曾一時悔改(21:27),但仍然保留著一批假先知,而這些人正是導致他敗亡的陷阱。――《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廿二18是吉語﹑還是凶言﹖】“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豈沒有告訴你﹐這人指著我所說的預言﹐不說吉語﹐單說凶言麼﹖’”(王上廿二﹕18)“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 【王上二十二19~22 作領袖的怎樣辨別身邊的人,亞哈的教訓給人甚麼警戒?】米該雅所見的異象,或許是天上的真實情景,或許是在地上發生的事情的比喻,說明假先知的誘惑會成為神懲罰亞哈的原因之一(22:23)。不管是不是神打發使者去引誘亞哈,祂總讓假先知使亞哈陷在自己罪的網羅裡。謊言之靈預表假先知的為人,只講亞哈王愛聽的話。――《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二十二20~22 我不很瞭解全能的神,但我願認識和追求神……】神是否容許天使引誘人去作惡呢?要想明白邪惡,首先要瞭解神。(1)神本身是良善的(參詩11:7)。(2)神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但因人的犯罪使它敗壞了(參羅5:12)。(3)神將來要重新改造這世界,使它變成良善的(參啟21:1)。(4)神的能力遠勝過邪惡(參太13:41-43;啟19:11-21)。(5)神暫時容忍邪惡,其實祂絕對能控制邪惡(參太11:28-30)。神沒有創造惡,而且樂意助人去勝過惡。(6)神使用萬事──包括善與惡,以成全祂的美意(參創50:20;羅8:28)。 聖經告訴我們,有一位恨惡邪惡的神,將來有一天,祂會將邪惡完全除盡,直到永遠(參啟20:10-15)。祂絕不引誘任何人去作惡;但是,一心一意作惡之人,神可能會暫時任憑他犯罪,等到惡貫滿盈之時,就使他們受到應得的懲罰,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前的埃及法老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參出11:10)。我們不需要知道神工作的一切細則,來建立我們的信心,確信祂對邪惡的權柄和對我們的仁慈。――《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二十二34「有一個人隨便開弓。」】 我們所遇見的人都佩有武器,所以隨時防禦別人的攻擊,來抵擋人們怪責的暗箭,但是我們常想來自圓其說應付,「別人可以做,我也可以。」「我看不出有什麼危險!」「我的先祖也這樣做。」「我是不得已的。」這些都成為擋箭牌,我們在事奉上失敗,也因為我們以擋箭牌自足,以為這樣應付就可以了。成功的見證人應該知道人性的軟弱,而乘虛而入,專攻其弱點,但是真正明白人心的,還是聖靈的恩膏。我們看出那裡是最好使人知罪的,然而敦促他明白神恩惠的福音。今日最大的需要,是刻意分析罪的性質,使別人知道他們怎樣損壞了神的律法。一般人大概同意神在聖經中提出對人的要求,但不能認清他們自己在那一方面達不到神的標準。你一定要打得中,用不同的方法使人們看見他們怎麼在神的
審判之下。 有幾項條件必須符合:第一,明白自己的心;第二,細讀聖經中的傳記,由聖經作者加以刻劃人性的真相;第三,向聖靈敞開心靈,你就有分辨的能力,正如主一樣,祂完全知道人心,也教導你怎樣將靈與魂,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 ──邁爾《珍貴的片刻》 【王上二十二34 喬裝可蒙騙人的眼,卻逃不脫神的手,我有過愚蠢之念……】亞哈逃不了神的審判。亞蘭王派三十二個精選的車兵長,專門為除滅亞哈。他以為可以逃脫,所以改裝上陣,但是在車兵長追逐約沙法王的時候,有人隨意開弓便射中了他。他以為脫下王服改裝就可以逃脫陣亡的厄運,實在愚不可及。人有時想喬裝來掩飾自己──改變職業、搬入新居、甚至離婚重新嫁娶,以逃避現實。但是神察看每一個人,也衡量他的動機。一切的偽裝皆屬徒然。――《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二十二43 世無完人,約沙法有哪些功績和局限?】約沙法像他的父親亞撒與祖先所羅門一樣順服神,只是他還沒有將邱壇廢去──那是異教徒在山上所建拜假神的祠堂(參代下20:33)。在那裡敬拜偶像是違背神的律法的(參民33:52)。他起初想除去這些(參代下17:6),但是拜偶像已過於普遍,所以執行起來有困難。他雖然對全國的靈性、道德、以至物質財富的增長都有許多貢獻,卻未能除去邱壇,實在是美中不足的事。――《靈修版聖經註釋》 【王上二十二52~53 列王紀上告訴了我們哪些歷史的經驗教訓?】列王紀上開始的時候,以色列人在歷史上最敬虔的君王大衛領導之下,有一個統一的王國。但是到書卷的末後,則以分裂了的王國和歷代君王之中最邪惡的亞哈王之死作終結。究竟為甚麼這樣不同呢?因為百姓忘記了神是他們最高的領導者。他們指派人作高官將領,可是這班人卻不理會神,於是人民就隨從這些行惡的領袖,仿效他們的生活方式。偶爾犯錯卻不正視,就會逐漸地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對於他們的嚴重罪行,只有神的審判才能對付。祂容許敵國興起,與以色列及猶大國爭戰,並打敗他們,好作為對他們犯罪的懲罰。甚麼時候我們不再承認神是我們最高的領導者,那時就是走向敗亡的第一步。――《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列王記上22 4 亞哈問約沙法:“你肯與我一起到基列的拉末去作戰嗎?”約沙法回答以色列王:“你我不分彼此,我的人民就像是你的人民,我的戰馬就像是你的戰馬。” 5 約沙法又對以色列王說:“現在請你先求問耶和華。” 14 米該雅說:“我指著永活的耶和華起誓,耶和華吩咐我甚麼,我就說甚麼。” 17 米該雅說:“我看見以色列人四散在山上,好像沒有牧人的羊群一樣;耶和華說:‘這些人沒有主人,使他們平平安安各自回家吧!’” 27 說:‘王這樣吩咐:把這人囚在監裡,少給他食物和水,直到我平平安安回來。’” 28 米該雅說:“如果你真的可以平平安安回來,那麼耶和華就沒有藉著我說話了。”他又說:“眾民啊,你們都要聽。” 34 有一個人隨便射了一箭,竟射中了以色列王鐵甲與護胸甲之間的地方。王對駕車的說:“你把車轉過來,載我離開戰場吧!我受了重傷。” 35 那一天戰爭不斷升級,有人扶著王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到了黃昏,王就死了;血從傷口流到戰車的底下去。 40 亞哈與他的列祖同睡,他的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 43 約沙法遵行他父親亞撒所行的一切,總不偏離,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人民仍在邱壇上獻祭燒香。 46 約沙法把父親亞撒在世時遺留下來的廟妓都從國中除滅。 51 猶大王約沙法第十七年,亞哈的兒子亞哈謝在撒瑪利亞登基作以色列王。他作以色列王兩年。 53 他事奉巴力,敬拜巴力,照著他父親所行的一切惹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發怒。 個人禱告感言 以色列王亞哈第四年,亞撒的兒子約沙法登基作猶大王。約沙法登基的時候是三十五歲;他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親名叫阿蘇巴,是示利希的女兒。約沙法遵行他父親亞撒所行的一切,總不偏離,行耶和華看為正的事。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人民仍在邱壇上獻祭燒香。列王記上22:41-43 讚美萬軍之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公義的上帝,祢喜愛公義的行為,心存正直的人必得見祢的面。我們清早起來,求祢容許我們再次到祢跟前自卑禱告,承認我們是軟弱失敗的人,我們未能在世人面前顯出我們是祢良善又忠心的管家,我們未能在不多的事上忠心,我們更加不配進前來享受得勝的筵席,就是天父祢恩惠的快樂筵席,更加不配祢用油來膏我們的頭,使我們的福杯滿溢。 信實無變的天父,感謝祢的恩惠和慈愛仍緊貼我們不離不棄,求祢用愛子基督的寶血塗抹我們的過犯,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醫治我們這片敗壞的土地,除去我們生命中一切的惡行,拔掉我們身心靈中的惡根,用祢的恩言善道更新我們的心靈,能察驗出甚麼是天父祢的心意,甚麼是祢善良的美事,叫我們活出活祭的戰士。 感謝讚美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而降生世上,政權必擔在祢的肩頭上;祢的名必稱為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永恆的天父、和平的君王。祢的權能與平安必無窮無盡地增加,只有施行公平和公義的國家,必蒙祢的堅立、穩固和安定。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我們因忌恨、自私、自大、貪婪而發動排斥、戰爭和仇殺。原諒我們不斷破壞大自然的規律,污染的惡果已經不必等到下一代才會承受。饒恕我們縱容惡事污染了愛的源頭,堵塞了善行的泉源。寬恕我們發瘋地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以戰爭來爭取和平。 求聖靈祢來復興我們眾教會,能效法門徒在樓房上同心禱告,切切禱告,默默地禱告,在隱藏中從新得力後,直到祢的靈風從天而來,充滿我們眾教會,叫我們眾教會都顯出基督的大愛,不是單單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乃是實實在在地活出行動和真誠的表現來。叫我們眾教會能帶著聖靈祢的恩膏,為疫情和天災人禍中,身體或心靈受傷的塗抹,為他們包裹傷口。 求聖靈來復興我們個人,以天父無條件的愛再一次來充滿我們,幫助我們每日都活出基督的愛,能存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存嫉妒的心,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失禮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動怒,不計較別人的過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叫我們能夠凡事都先有包容、信任、盼望和忍耐,讓基督的愛永不止息地流露在家中、在教會之中及顯出在親友之間,讓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