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上第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耶和華神的殿(胡恩德)

《列王紀上查經信息》(七章)(張成)

從列王紀上看政治的興衰(七章)(劉銳光)

殿與宮(王上七1~51) (臺北靈糧堂)

戶蘭滿有智慧聰明技能(王上七1~51) (臺北靈糧堂)

盡心事奉(王上71~51) (香港讀經會)

所羅門的宮殿(王上七1~12)(臺北基督之家)

聖殿內的陳設(王上七13~39)(臺北基督之家)

聖殿器物分別入庫(王上七40~51)(臺北基督之家)

 

 

耶和華神的殿(胡恩德)

 

  一個蒙大恩的僕人,又是作王的所羅門,我們必能在他的身上看見神許多特別的恩惠。最初神給他一個應許就是:「你要甚麼可以求」,所羅門只求智慧,目的是要服事神,服事人,神所給他的智慧乃是過於他所求的,包括其他種種的智慧。在他建造的事上,也把神的恩典表彰出來,首先在他父親大衛身上,神彰顯能力、福份,但大衛並非作建設的工作,只是負責爭戰,神使他勝過國內國外一切的仇敵,使國的基礎堅固,直至所羅門登基作王,便把殿建起來,他的工作是負責建設,神在這兩個王身上彰顯祂的榮耀及豐富,神要利用這些奇妙的能力、恩典吸引其他的民族歸向祂,神在這兩個王身上彰顯祂的榮耀及豐富,神要利用這些奇妙的能力、恩典吸引其他的民族歸向祂,神使用以色列整個民成為彰顯神榮耀的一個器皿,使別人看見而認識神。

  神揀選教會,為要叫他施恩的心得以滿足,他有極大的恩惠,正如啟示錄所寫的,在人子耶穌的右手中手持一書卷,其中有了神一切的榮耀,能力、美德、權柄。在教會屬神的人身上,神要施恩,但卻找不到真正合宜能接受他恩的人。耶穌是教會的元首,基督要把祂充滿萬有的充滿教會,神揀選教會來成就他的計劃,又使教會得凓他的榮耀和豐富,在地面彰顥出來,使不屬教會的人也能相信接受那位救主耶穌基督。

  在神的計劃裏,揀選以色列,顯出祂的榮耀、豐富及能力。人不明白便問為何神選以色列民族,以為是神偏心。神愛世人,他選以色列是為要吸引萬民,神曾經應許以色列,他們若肯遵守神的話便得福,不順從便是禍。這些是舊約時代的福,是代表暫時榮耀的福份。新約時代的福,乃是更深一層的,是神最終最高的計劃。我們相信祂,服從祂,我們就會享受來生的福,這是新約時代的福,是深入的,長遠的,將來的,靈界的。

  神揀選我們不單用以滿足他施恩的愛心,也要藉教會彰顯祂的榮耀,就是來生的榮耀。神不是藉外表的事物來爭勝,神藉先知耶利米責備約雅敬王:「難道你作王是在乎建宮殿爭勝麼?」現今的教會以為多建禮拜堂便是榮耀神,以外面的體面,外面那一套來榮耀神,這是十分錯誤,難道保羅斬首而死,彼得釘十字架,耶穌受別人恥辱而死這不是榮耀神嗎?真正榮耀神的心,不在乎外表的修飾,乃在乎愛人的心、寬容的態度、確實的信心等,我們在教會中要謙卑、愛人、持守主道、尊重主話、自然外界的人就能看見,把榮耀歸與神。

  所羅門所建的殿為要表彰主,這殿與以西結在異象中所看見的殿作比較,便看到以西結所見的殿是表明神的聖潔,使污穢之物與人隔離;所羅門的殿乃是注重神豐富那方面。聖殿製作的材料是最上乘的,木用香柏木,是當時最貴重的木材,聖所及至聖所的器具用精金包上,殿內所用的石頭乃是用鉅鋸鋸齊,是王派幾萬人上山鑿成的,他們揀選又寶貴又大塊的石塊原裝運來,可見工程浩大,國中豐富的情形。

  第七章裏我們看見會幕之前面,放有一大銅盆,院門口有一銅祭壇,銅盆不是放正在殿前的門口,乃是放在靠右的那邊,銅盆稱為銅海,外型巨大而重,祭司可在其間沐浴。在聖殿之前放有兩枝銅柱,柱頂有裝飾物稱之為鋼子,聖所內的𠍾不但只有一個,而且每個都是用金製成的,金是反光的物體,所謂金碧煇煌,用以代表榮耀及豐富,由此可見所羅門的豐富是無法計算的。

  我們靈性上若有神的恩典,我們必不會貧窮缺乏,我們要追求屬靈的豐富,例如豐富的交通,詩人的經歷,「神若向他閉口不言,他便要與死人一般」,可見與主交不通是一件非常苦的事。又要追求認識神的豐富,我們一切的好處都在於認識神的事上。耶穌死以前向父神禱告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及耶穌基督就有永生」,這認識不是頭腦上的認識,正如以弗所書題到的「真知道」,深入的認識。我們得救以後也要追求有所認識,認識耶穌為至寶。神有很多的豐富,只要我們認識他就有豐富。保羅追求認識基督,要效法和祂一同死,他在哥林多傳道時,自己作工,他的賞賜就是傳福音給別人時,能使別人白白得福音,他以別人白白的領受為自己的賞賜。

  我們中間不少是心裏貧乏,我們不能愛人,特別那些與我們為敵的,我們也沒有寬容的忍耐及力量,因為真正的力量是從神而來,神的殿是如此豐富,此乃表明神屬靈裏的豐富,我們必因祂聖殿裏肥美的膏油而得飽足。

  銅盆是說明得救以後的人,每日生活中的罪惡都要洗淨,祂把我們的罪踏在祂的腳下,又投在深海裏,我們得救以後雖有失敗跌倒,但因有銅盆為我們預備,只要我們肯向主承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神豐富洗罪的恩典,一生的罪,每日的罪祂都能替我們洗淨。── 胡恩德《列王紀上靈訓》

 

 

《列王紀上查經信息》(七章)(張成)

 

10講 建聖殿的原則

 

列王紀上6~7章記載了建聖殿的過程。在七章的1~12節卻插了一段關於所羅門建宮殿,黎巴嫩林宮以及法老女兒的宮。這些工程是在聖殿完工後才開始的。聖殿用了7年才完工,根據歷代志下81節,所羅門用了13年的時間來建自己的宮殿。曾經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所羅門為自己蓋的宮殿比神的聖殿還要大,而且還用了13年的時間才完成——比蓋聖殿的工程還長了6年?所羅門將最好、最榮耀的歸給自己,這樣做豈不是在高抬自己嗎?他豈不是應該將最好的、最榮耀的給神嗎?

聖經往往只是將事情概括性的記載下來,卻沒有提供任何的細節,也沒有作出任何評論。我們看聖經往往是馬後炮。我們知道所羅門老年時離棄了神,所以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他年輕時所做的一切。比如,我們認為他娶法老的女兒是犯罪;跟鄰國建立邦交是向世界妥協;為自己蓋這麼大的宮殿是驕傲自大等等。但是,如果所羅門像大衛那樣持守住愛神的心,一直到老,我們還會不會這樣批評他呢?

之前我們談到廣大的心,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要用廣大的心跟人相處;我們也要用廣大的心讀聖經、與神同行。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很多基督徒因心胸狹隘,神很難帶領、教導、改變他們。彼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聖靈三次給他異象要他向外邦人傳福音,但他就是不能接受。他甚至還對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可見如果想讓神在我們生命裡成就他的旨意,就必須有一顆廣大的心胸。

神的意念比我們高,如果不放下狹隘的心胸、狹隘的宗教概念,我們是不可能明白聖經,不可能明白神的心意。如何用廣大的心讀聖經呢?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意思來理解聖經,而是讓神的靈教導我們明白神的心意。很多基督徒把神想像成一個獨裁者,總喜歡設立很多律法來轄制我們。他喜歡看到我們受苦,一旦我們享樂,他就會忌妒、發怒。所以作為神的百姓,我們絕對不能隨心所欲,什麼事情都要討神的歡心,神可以有無限的快樂,但我們絕對不能尋求快樂。很多人——包括基督徒都是這樣想的,心胸狹隘的人總喜歡把神想像成像他那樣的心胸狹隘。

為什麼我們會假設神不喜歡所羅門建一座比神的殿更大、更華麗的宮殿呢?神是那麼小氣,心胸狹隘嗎?我想跟大家看一段經文,申命記1422~26節:

22你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23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24當耶和華你神賜福與你的時候,耶和華你神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地方若離你太遠,那路也太長,使你不能把這物帶到那裡去,25你就可以換成銀子,將銀子包起來,拿在手中,往耶和華你神所要選擇的地方去。26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神的面前吃喝快樂。

這裡談的是十一奉獻。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一般都是田裡的出產或者是圈裡的牲畜。23節說,十一奉獻是教導神的子民敬畏神,因為這是承認神的主權的具體表達。借著十一奉獻我們尊敬他是造物主,承認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他。十一奉獻只是將他賜給我們的歸還給他。

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必須拿到約櫃的所在的地點獻給神。如果路途太遙遠,神允許他們將十一奉獻變賣,然後帶上銀子到神的聖所。到了目的地,他們可以用銀子買他們喜歡吃的牛羊、清酒濃酒,然後獻給神。這些獻給神的祭,他們可以在神面前享用一部分,然後才離開。留意26節“隨心所欲”這四個字,神允許他的百姓隨心所欲,自己想吃什麼就買什麼獻給神,這樣他們自己也可以享用。神的用意是要他們跟家人可以在神面前吃喝快樂——神願他的子民常常喜樂。

神不是我們想像的獨裁者。他願意我們能隨心所欲的享受生活,因為一切都是他賜給我們享用的。難怪保羅在提摩太前書617節稱神為“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這就是神的心意,他沒有意思要轄制、苦待我們。我們不能隨心所欲的享受生活不是因為神禁止我們,而是因為罪和自我中心使生活變得痛苦。難怪23節先提到了敬畏神,然後才提到隨心所欲、吃喝快樂。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敬畏他,按照他的旨意生活,惟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豐富、喜樂、滿足。

如果所羅門敬畏神、全心遵行神的律法、典章,他可以隨心所欲做他想做的事,神決不會因此而不高興。神的心意就是希望以色列民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所以他在列王紀上611~12節提醒所羅門要遵行他的律例、典章、誡命。神要所羅門以身作則教導以色列民敬畏神,因為敬畏神的人才可以隨心所欲按照神的旨意生活,所以他是一個真正的快樂、自由人。

我們要重新檢討我們對神的認識,不要再將神想像成一個小氣、心胸狹小的獨裁者。你要屏棄以往對神的錯誤概念,用一顆廣大的心去認識他,學習他的話語。這樣你對神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讀聖經就會有很多前所未有的亮光。

列王紀上6~7章是在描述建聖殿的過程。建聖殿也預表了教會的建立。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要邀請神與他的子民同住,借此榮耀神的名,吸引萬民歸向神。所以在611~13節,神就提醒所羅門建聖殿的用意。神還提醒他聖殿不能代替順服,惟有順服神、遵行他的旨意,神才會與他的子民同住。

大衛是建聖殿的發起人。歷代志上28~29章記載了大衛為聖殿所作出的貢獻。今天我們要從列王紀上7~8章和歷代志上28~29章明白建聖殿的原則。明白這些原則也有助於事奉神的工人知道該如何按照神的心意建立教會。

1)大衛建聖殿是出於愛神

每當聖經提到建聖殿,很多時候都會提到大衛的名字。雖然聖殿是所羅門負責興建的,但實際上是大衛發起的。大衛因為愛神,對神知恩圖報,所以就計畫想為神建一個永久的居所。他也為建聖殿做了許多預備和奉獻,所以聖經將建聖殿的功勞歸給大衛。在歷代志上28章,大衛向以色列的領袖講述了建聖殿緣由,首要的原因是因為大衛愛神。我們看歷代志上292~3節:

2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作金器,銀子作銀器,銅作銅器,鐵作鐵器,木作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3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

短短的幾句話我們能感受到大衛對神的愛是何等的深摯。大衛因為愛慕神所以也愛慕神的殿,希望早日能夠為神建一座永久的居所,好邀請神與以色列人同住。神非常喜悅大衛的心志,但因為大衛是個戰士,曾經殺人流血,所以神不允許他建聖殿,因為神的殿是萬國禱告的殿,是和平的殿,惟有和平的君王才能興建。

雖然如此,神還是體貼大衛的心意,所以他應許大衛,他的兒子所羅門可以代他完成建聖殿的心願。神看中的不是聖殿而是大衛的心。當然,他也因為喜悅大衛,所以也喜悅大衛的心願和奉獻。這也提醒我們,為神工作,參與建立教會的動機必須是出於愛神,否則神是不會喜悅和接納我們所做的一切。大衛對神的愛是眾所周知的,我們讀詩篇時就能感受到。但願我們也效法大衛那樣盡心盡意愛神。

2)大衛為建聖殿奉獻一切

大衛對神的愛不是空洞的。他不是用國庫裡的錢建聖殿,他也沒有要求國民奉獻建聖殿。他是將自己所有的積蓄奉獻出來建聖殿。這一點我們在歷代志上292~3節已經看到了。雖然神不允許大衛建聖殿,但他還是非常積極的為建聖殿而奉獻自己所有的一切。他為聖殿預備金、銀、銅、鐵、木、寶石,他一生的積蓄都是為了神的殿。大衛對神的愛是非常具體的體現在他對神毫無保留的奉獻上。

當然,建聖殿單靠大衛一個人的財力是不足夠的。雖然大衛的奉獻數目非常可觀,但還是遠遠不足夠用來建聖殿。所以大衛必須呼籲國民為建聖殿而奉獻。我們看歷代志上292~9節:

2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作金器,銀子作銀器,銅作銅器,鐵作鐵器,木作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3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4就是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鏈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5金子作金器,銀子作銀器,並借匠人的手製造一切。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6於是,眾族長和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千夫長,百夫長,並監管王工的官長,都樂意獻上。7他們為神殿的使用獻上金子五千他連得零一萬達利克,銀子一萬他連得,銅一萬八千他連得,鐵十萬他連得。8凡有寶石的都交給革順人耶歇,送入耶和華殿的府庫。9因這些人誠心樂意獻給耶和華,百姓就歡喜,大衛王也大大歡喜。

建聖殿(或者做神的工作)不是靠個人的力量。所以大衛也呼籲以色列的官長、領袖參與奉獻建聖殿。他們都非常樂意奉獻金、銀、銅、鐵、寶石。百姓都是誠心樂意的獻給神。神也將喜樂賜給以色列民和大衛王。這裡我們也看到一個屬靈原則:那些甘心樂意奉獻給神的人,會經歷來自神的喜樂,因為神喜悅這樣的奉獻。

留意,百姓之所以誠心樂意地奉獻,是因為大衛毫無保留的將自己所有的一切奉獻給神,大衛的榜樣激發了他們。可見一個教會牧者必須以身作則,不僅是口說愛神,也要將自己完全奉獻給神。這樣的事奉才會蒙神喜悅,我們全人的奉獻也會激發別人更加愛神。

3)聖殿是根據神的藍圖建設

當你讀列王紀上6~7章時,你肯定會有一個疑問:所羅門建的聖殿跟摩西的帳幕有很大的區別,他是根據誰的藍圖來設計聖殿以及殿裡的一切呢?列王紀上6~7章沒有給我們任何解釋,但我們可以在歷代志上2811~19節找到答案:

11大衛將殿的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指示他兒子所羅門,12又將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就是耶和華神殿的院子,周圍的房屋,殿的府庫,和聖物府庫的一切樣式都指示他。13又指示他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與耶和華殿裡各樣的工作,並耶和華殿裡一切器皿的樣式……19大衛說,這一切工作的樣式都是耶和華用手劃出來使我明白的。

原來神老早已經向大衛啟示聖殿的藍圖。大衛將聖殿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利未人的班次,都記了下來。大衛沒有說神是如何啟示他的,可能是透過先知吧。雖然神不允許大衛建聖殿,但因著大衛對神的愛慕,神也特別尊重他,賜給他特殊的榮耀。神唯獨將聖殿的藍圖指示大衛,然後透過他指示所羅門。這也顯示出大衛跟神的關係非同一般。儘管建聖殿的是所羅門,但神卻將建聖殿的功勞和榮耀歸功於大衛。難怪列王紀上經常將建聖殿和大衛相提並論。每每談到建聖殿的應許時,大衛的名字總會出現。

這一點也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盡心盡意愛神,將最好的獻給他,他會非常樂意向我們顯明他的旨意。如果我們按照他的旨意建立教會,我們的工作就會有果效。相反,如果我們按照自己的意思奔跑,我們的事奉是不會有果效的,即使有也不會持久。

4)聖殿是用上好材料建的

聖殿的主要材料是巨大的石頭、香柏木、橄欖木、金子等。大石頭是用來作外牆。517節告訴我們,所羅門派人到山上鑿出又大又寶貴的石頭。這些不是一般的石頭,是經過石匠加工的寶貴石頭。惟有經過加工的石頭才能用來建聖殿。香柏樹是從老遠的推羅從大海運到約帕,再從約帕運到耶路撒冷。運輸的過程非常艱難,因為從約帕到耶路撒冷沒有平坦的路。這些大石、香柏木都是非常貴重的材料,金子更不在話下了。所羅門挑選了最好的材料來建神的殿。雖然聖殿不是為了神,因為神不需要居所,但聖殿是彰顯神的榮耀。所以建聖殿的材料必須用最好的。

上一次我們已經看到,石頭、香柏木、橄欖木、金子等材料都是象徵人。建立教會就是要帶領人認識基督,透過認識基督跟神建立關係。傳道人不僅要帶領人信基督,還要按照神的旨意、計畫帶領他們成長,使他們的生命散發出基督的香氣。教會需要成熟的基督徒才能為神發光、榮耀神。所以建立教會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使命,傳道人不盡心盡意、不完全奉獻,就不能支取神的恩典完成使命。

所以要謹記,建立教會不是指隨隨便便帶領人信耶穌,而是要帶領弟兄姐妹長大成熟,成為寶貴的屬靈材料,可以供神使用。任何石頭、木頭都可以用來建房子。但房子的品質、好壞就在乎我們採用些什麼樣的材料。惟有採用上好的材料建造。我們的工程才能通過神的檢驗,蒙神喜悅。我們看哥林多前書312~13節:

12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13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

使徒保羅說的工程是指建立教會的工程。他提醒每一個主的僕人,要留心自己是用什麼樣的材料來建立教會,因為我們的工程都要面對神的檢驗。神會用火來試驗我們的工程,那些草木禾楷必然會付之一炬。既是說,惟有上好的材料才會被神接納。

5)聖殿是在彼此和睦下建立的

列王紀上67節說:“建殿是用山中鑿成的石頭。建殿的時候,錘子,斧子,和別樣鐵器的響聲都沒有聽見。”我們可以想像建聖殿的整個過程是何等的平靜、安寧。這跟我們平時見到的工程非常不同。鐵器象徵了人憑血氣的努力。既是說,我們絕對不可以憑血氣去做神的工作。很多傳道人憑自己的意思、才幹、熱心做神的工作,結果就出現紛爭、譭謗、結黨。傳道人必須彼此同心合意,順服神的帶領,事奉才會有果效。這樣的事奉沒有喧嘩、沒有爭鬧,只有因彼此順服所散發出的安寧、平靜。

 

希望以上的幾點能夠幫助我們知道如何按照神的旨意事奉神、建立教會。下一次我們會看第八章,就是聖殿的奉獻典禮。

 

 

從列王紀上看政治的興衰(七章)(劉銳光)

 

列王記上七章   聖殿的銅器
   
與上一章一樣,這章繼續記載聖殿的建造,不過焦點集中在內院的銅器方面。

一.所羅門的宮殿    (v.1~12)
   
所羅門的宮用了十三年才建成,比聖殿的建造時間長了幾乎一倍,因為這宮的工程浩大。
   
這宮包括了「利巴嫩林宮」(v.1~6)。林宮長一百肘,相當於一百八十呎,有香柏木柱三行,給人有香柏木林的感覺。聖殿內用的是香柏木,所羅門的林宮也用香柏木,使他的宮也充滿這木的香氣。
   
所羅門的宮也包括了審判處(v.7),是所羅門辦公的地方,他在這裡處理國家大小的事。
   
這宮還有他的後宮,就是他居住的地方(v.8),所以他上朝聽政是非常方便。
   
他另外還為法老的女兒建一宮,使她獨立居住(v.8)
   
所羅門的宮的特色是到處都是香柏木,還有寶貴的石頭(v.9~12)。除了充滿香氣之外,還有給人非常堅固,安穩的感覺,因為那些用作根基的石頭是非常巨大的(v.10)。這些材料是那麼寶貴,說明了在這時是國富兵強的,他統治下的國家是太平,滿有神恩的。

二.內院的聖器   (v.13~47)
   
在聖殿的內院裡,到處都看見銅制的聖物﹕銅柱(v.15~22)﹔銅海(v.23~26)﹔銅座(v.27~37)﹔銅盆(v.38~39)。這些銅制的聖器給人看見心思的精巧,都是匠人戶蘭的精心傑作(v.13~14),但一定也是出自所羅門的主意。所羅門為神的殿費盡思量,要使這殿成為美輪美奐,榮耀神。
   
這些銅制聖物更讓人看見,所羅門時代銅的產量是何等的豐富,他的國是何等的富有(v.47)。在神賜福之下,所羅門享盡豐富。

三.內殿的金器   (v.48~52)
   
最後回到內殿裡的聖器皿,無論是大的或是小的(v.50),全部都是金造的。金是人間最寶貴的東西,進到神裡面,就是如此金碧輝煌,極顯寶貴,因為神本身就是如此榮耀,寶貴。
   
是的,所羅門時代是豐富的,樣樣都有。但是,如果對神無心,雖擁有這些金,銀,銅,木,也不肯拿出來給神,建造聖殿的。人如果對神無心,即使擁有一座金山,還是一毛不拔。但是如果對神有心,即使只有兩個銅錢,還是會全然獻上。弟兄姊妹,你擁有多少﹖你又為神奉獻了多少﹖

 

 

殿與宮(王上七1~51) (臺北靈糧堂)

 

一、殿是神的居所,代表教會、基督徒的群體;宮是王的住處,代表信徒、基督徒的個人;殿七年完成,宮十三年落成,時間長的未必較時間短的好,神七天造成天地;殿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高三十肘,宮長一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面積大的未必比面積小的精,因神重質不重量(參士七17;路廿一14);信徒是基督身體(教會)的肢體,建造信徒即是建造教會。

二、柱代表使徒(加二9),也代表教會(提前三15),也代表得勝的信徒(啟三12),柱是由下而上,立在天地之間的。

三、海是給祭司沐浴用的(代下四6),代表耶穌寶血洗淨人一切的罪。

四、座,放在地上,插立棍子或托住器皿用,雖位置在基層,但功用重要,是墊底也是托住,發生穩定作為。

五、盆,洗獻祭牲畜用,也是代表主的寶血洗罪,「摩西造會幕時,盆用會幕前伺候之婦女的銅鏡作的」(出卅八8),人必需先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罪汙,然後向神認罪悔改,主的寶血才能洗淨人的罪。鏡是神的話(雅一23)

默想

我是否看見我與教會(眾弟兄姊妹)是不可分割的?

回應

求主使我不僅願作柱(人看見的),也願作座(人看不見的)

 

 

戶蘭滿有智慧聰明技能(王上七1~51) (臺北靈糧堂)

 

本段除了記載所羅門為自己也建造宮殿之外,其餘篇幅都在記錄聖殿中,銅製品與金銀製品的裝置。

一、所羅門為自己建造宮室

作者在此特別插入了所羅門為自己建造的宮殿,宮殿的建造應是在聖殿完工之後,因為後面的經文提到「二十年才完畢」(10)但作者在此插入記載,是要強調,相對於聖殿一共用了七年來建造,所羅門的宮殿卻用了「十三年方才造成」,之後「又建造黎巴嫩林宮」。其尺寸與用材都不下於聖殿「長一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有香柏木柱三行,柱上有香柏木柁梁…」,並建造一個廊子「長五十肘,寬三十肘…有柱子和臺階」,所羅門在此「設立審判的座位」。之後他又為「所娶法老的女兒建造一宮」,而這些宮殿「都照耶和華殿的內院和殿廊的樣式。」在作者的心中,顯然聖殿的建造才是中心之所在,所羅門的宮殿再豪華,也不是真正的重心。

二、兩支銅柱雅斤與波阿斯

接下去,作者大幅描繪聖殿中的銅製品。首先他介紹一個傑出的銅匠「戶蘭」,他的父親是「泰爾人」,母親是「拿弗他利支派的」,他「善於各樣銅作」。

在所有銅作之中,最突出的是殿廊前頭的兩根「銅柱」,銅柱高大而美觀,也耗費許多的銅,顯出當時以色列的財力充裕。兩個銅柱各有一名「右邊…叫雅斤」,是「堅立」的意思,也許要表達神必堅立大衛的王朝;「左邊…叫波阿斯」,是「力量」的意思,也許要表達王必然以神作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鑄了一個「銅海」,並用「十二隻銅牛馱海」,這是取代原本洗濯盆的功用,放置在「殿門的右旁,就是南邊」。此外並有「十個盆座」,座上刻著「基路伯、獅子、棕樹、瓔珞」,「五個安在殿門的右邊,五個放在殿門的左邊」 。此外還有銅制的「盆、鏟子,和盤子」等器物。用了非常多的銅「甚多…無法可查」。

三、殿裡的金壇、陳設餅桌與金燈檯

最後是金器,包括「殿裡的金壇和陳設餅的金桌子… 內殿前的精金燈檯」,並且有十個金燈檯。另外還有「金花、燈盞、蠟剪、杯、盤、鑷子、調羹、火鼎」等器具。當完工時,所羅門王就把他父大衛「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耶和華殿的府庫裡」。

默想

我是否將自己手中的工交在主的手中,求祂堅立,也全然倚靠祂的力量行事?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聖潔公義之主,你配得我們的敬拜與事奉。求主賜力量讓我與主同工,也求主堅立我手中之工,彰顯主的榮耀。阿們!

 

 

盡心事奉(王上71~5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讓我把今天所擁有的一切奉獻給你,為你所用。

 

列王紀上的作者在638先提及所羅門用了七年時間建造聖殿,然後又在本章指出他用了十三年時間建造自己的宮室,所花的時間幾乎是建造聖殿時間的兩倍,由此暗示他花費在自己生活享受上的比建造聖殿的更多。然而,相對之下,列王紀的篇幅較多集中於有關聖殿的描述,而沒有太多記載王室的建築,可見在神的心意中,聖殿實在比王的宮室重要得多。

列王紀作者在本章開首記載了所羅門為自己建造的宮室、黎巴嫩林宮,以及王后(妃)的居所。這些地方既是君王的居所,也是他處理國政的地方。聖經提到王宮與聖殿的設計有相似之處,而這些宮廷的建築都十分壯麗。列王紀作者多次強調,這些建築所用的石頭都是寶貴的(9~12),顯示出宮殿是何等奢華。

在介紹過所羅門宮室的壯麗後,列王紀作者運用了更詳盡的篇幅,記述聖殿的裝飾和配備(13~51)。這一切都是由戶蘭負責的。經文強調戶蘭出身寒微(14,「他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個寡婦的兒子」),卻擁有智慧和聰明,他以後在建殿的工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戶蘭所建造的各種聖殿裝備中,列王紀作者特別詳細介紹雅斤和波阿斯銅柱(15~22)。有人認為這兩根柱子的名字,分別有「耶和華必建立大衛的寶座和國度到永遠」及「王必因耶和華的力量而歡喜」的意思。此外,戶蘭所建的還有銅海(23~26,巨大的圓形水池,供祭司在獻祭或進入聖殿前沐浴之用)、有輪的銅座和銅盆(27~39,用來洗祭牲的不同部分),以及其他銅器(40~45)。經文也敘述了這些裝備的加工地點(46~47)以及其他金器設備(48~51)等。

聖經描述過不少服事神的人,他們擁有不同的出身,既有富裕的,也有貧窮的;既有學富五車的,也有知識不多的,然而,神都可以按祂的心意使用這些人,為祂工作。今天,我們是否願意成為神所用的人,竭力按祂的心意來事奉呢?

 

 

所羅門的宮殿(王上七1~12)(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乃是一段插入,描述所羅門用了超過十三年的時間,建造自己的宮殿。我們知道聖經在當年並沒有分章節,所以根據經文的敘述,讀者的印象會是這樣的:「所羅門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華殿的根基。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屬殿的都按著樣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所羅門為自己建造宮室,十三年方才造成;又建造利巴嫩林宮,長一百肘,寬五十肘,高三十肘,有香柏木柱三(原文作四)行,柱上有香柏木柁梁。」(王上六37~2)明顯的,經文敘事是刻意要讀者注意,所羅門建造聖殿只用了七年,但建造自己的宮殿卻用了不只十三年。

經文雖然並未對所羅門如此的行徑,做出任何判斷;不過,讀者應當可以心領神會經文所要傳達的信息;因為所羅門之前的大衛王,也是住在耶路撒冷,並非沒有王宮,然而所羅門卻為自己的住處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甚至超過聖殿的規模。不但如此擾民的劣政,埋下未來以色列與猶大國分裂的伏筆,由此也能清楚看見所羅門的內心,已經被世界的虛榮擄去了!

箴言三十章七至九節:「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可見,權力與富貴果然帶著極大腐蝕人心的力量,不但平凡的人難以招架,就是像所羅門這樣有智慧的人,也難免迷失其中。難怪主耶穌明白指出:「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太六24)所羅門的鑒戒提醒我們,要常常檢查自己的內心,是否仍然單純愛神。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常常光照我的內心,不叫我被世界虛榮弄瞎了心眼;求禰幫助我凡所做的,都是為禰而作,不是為自己經營。阿們!

禱讀:馬太福音六章24

24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

 

 

聖殿內的陳設(王上七13~39)(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乃是描述聖殿內的銅制陳設,同時也介紹了這些銅製品的製造者,就是推羅人戶蘭,不過他的母親是拿弗他利支派的人。這些銅製品都非常的壯麗或精緻,有兩根裝飾用的銅柱,另有一座銅海、十個銅盆。銅海是給祭司供職前潔身用的,銅盆則是用來清洗祭物的,銅盆之下有輪子,可以移動。正如出埃及記對於會幕內物品的詳細描寫,此處的描寫也是非常細膩;這正凸顯神殿中的器物,都是經過仔細設計的。

以弗所書二章十節:「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類比於聖殿中的器物,基督徒也都是神的藝術品,是透過基督的救恩所做成的器皿,當然也是經過基督仔細的設計,具備了神創造的目的;以弗所書說,我們在基督裡被造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行善。這裡所說的行善,當然只是一個概略的說法,指的就是一種討神喜悅,與人有益的生活。不過,神對我們每個人的設計,仍然有個別獨特之處,每個基督徒對神對人,也都能提供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貢獻;也就是說,你我在基督裡的被造,也有個別、特殊的目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是否已經明白神對你個人的、特殊的設計和目的呢?你是否曾經尋求過神在你身上的計畫呢?我們是神透過基督救恩所創作的傑作,為要完成神託付我們的善行,也就是神在我們身上的計畫。完成神的託付,乃是神創作我們的目的,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當常常彼此共勉!

回應:親愛的天父!謝謝禰創造了我、也救贖了我,更謝謝禰對我有完美的計畫;祈求禰説明我認識禰的計畫,也賜我力量完成禰對我的計畫,我渴望成為禰忠心、良善的僕人。阿們!

禱讀:以弗所書二章10

1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 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聖殿器物分別入庫(王上七40~51)(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從文脈上來看,本段經文似乎是上一段的補遺。一方面補充說明,戶蘭冶銅的地點靠近當時的冶煉中心疏割;另一方面補充說明,聖殿府庫中的器物,並不全都是所羅門所獻上的,有一部份是大衛所分別歸給神的。而這些分別為聖歸給神的器物,將只能用在聖殿的事奉上,是絕對不允許用作他途。但以理書第五章記載著,巴比倫王伯沙撒就是因為擅用聖殿中的器皿,以至於遭受到神的擊殺。與聖殿中的器物相同的,基督徒也是要分別為聖歸給神用的人。

哥林多後書六章十四至十八節:「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這段經文非常清楚的說明,基督徒應如何成為分別為聖歸給神的人;並且強調,是要「分別」之後,神才會接納我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都是分別為聖屬於神的人,所以不能再繼續跟隨那些未信者,迎合世界的潮流或價值觀;更不能與他們同負一軛,追逐世俗的利益;我們既然已經是分別為聖歸給神用的人,就不能再走回頭路,讓世界來用了。所以基督徒需要常常反省,今天我的生活,是否是為神所用呢?是否是在想主的事,是為主說話,是按著聖經的原則走主的道路?因為過分別為聖的生活,是「神在我們中間居住」的充分必要的條件。

回應:親愛的天父!謝謝禰借著基督的血,將我從不法、不義的罪中分別出來,收納我成為禰的兒女;祈求禰幫助我行事為人與所蒙的恩相稱,有屬神兒女的身份,就單單的被神所用,作討神喜悅的事。阿們!

禱讀:哥林多後書六章17~18

17 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18 
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