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下第十二章拾穗 【王下十二1】「耶户第七年,约阿施登基,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他母亲名叫西比亚,是别是巴人。」 NIV 拼约阿施为 Joash,是要与完整的拚法 "Jehoash" 分别出来,因后者为以色列同名君王(十三10~25)之拚法。身为一个七岁的君王,约阿施显然需要教师,可能便是建议他和亚他利雅争权者。此处四十年的统治(主前835~796年)并非只是一般性的讲法(如:士五31,八26),而是真实的年数(见:王上十一42)。他父亲娶西比亚(「羚羊」)很可能是为了要取得南地以东边界的部族之支持343。──《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阿施」:字义是「神的赏赐」。 ●「西比亚」:字义是「瞪羚」。 ●「别是巴」:是迦南地最南端的城市,以撒曾经在此筑坛 创 26:23,25 ,字义是「七倍盟誓之井」。 ◎作王四十年,到底是否包含亚她利雅的统治时间,学者间有不同的看法。――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3】约阿施作犹大王:约阿施因为从小由敬畏神的姑丈耶何大教养,所以没有受父母的坏影响。――《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十二1~21】本章继前章记录了约阿施登位后的事奉及他的死。他的事奉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宗教方面的事奉(4~16节):约阿施幼年登位,所以由祭司耶何耶大摄政。因此他的统治可分为耶何耶大生前和死后两个部分(2节)。i.宗教改革是耶何耶大生前推行的(7,9节)。ii.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便纵容了偶像敬拜(代下24:17,18),从而引起了先知的强烈反对,先知撒迦利亚也在这期间殉教(代下24:20,21)。就象哥林多教会,保罗在和不在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林前3:1~15)。教会是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否因纷争而瘫痪,完全决定于教会领导层。正因为如此,使徒保罗叫年轻的提摩太要按照圣经的真理教导信徒(提后3:15~4:2)。②政治方面的事奉(17,18节):约阿施在政治方面的事奉是远离耶何耶大的教训,完全按着自己的意愿推行的。因此当亚兰王哈薛攻打耶路撒冷时(代下24:23),他把献给耶和华分别为圣的物和耶和华殿与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子都送给了哈薛。这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且在神面前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样的情况与他刚即位时国民欢乐,全城安静(11:20)的景象完全相反。约阿施的行径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如果背离神的旨意,那么他的人生必然会失败。尤其领袖的错误会严重影响群众,因此罪过更加严重(耶22:1~7)。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二2】「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这些年间」,NIV;或「只要」,NEB;代下二十四2),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见:导论Ⅵ A 「前言公式」第7a. 点,原书53~54页)。──《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耶何耶大”指引他的日子,“约阿施”一直都事奉耶和华(代下二四2)。――《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约阿施作王时才七岁,收藏他又膏他为王的耶何耶大作了他的顾问。约阿施在位初期积极向善的许多施政,耶何耶大功不可没。他担任大祭司期间,约阿施忠心侍奉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可是耶何耶大一死,约阿施开始听信亲巴力的顾问的话,让百姓又去侍奉偶像(代下二十四17~18)。――《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参见代下24:2。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约阿施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生都是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当大祭司耶何耶大活着的时候,约阿施热心修理圣殿(5节),「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2节);但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却听信「犹大的众首领」(代下二十四17)的话,「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代下二十四18)。──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 12:2 暗示耶何耶大去世后,约阿施就行恶了。相关的发展,历代志下有更详细的纪录。――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3】「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 「邱坛」:见王上3:2注。――《串珠圣经注释》 只是邱坛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 邱坛献祭不是指迦南宗教的偶像敬拜,而是在邱坛给耶和华献祭。亚他利雅执政时期,巴力宗教的猖獗使中央圣所耶路撒冷圣殿的功能变成了形式,甚至废止了在圣殿的献祭。圣殿器具的毁坏和圣殿的破坏证明了这一点(5,13节)。因为圣殿功能的麻痹,以色列百姓不能在中央圣所献燔祭,只得象士师时期在各地的邱坛献燔祭(士6:26;代上21:26)。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邱坛」(3节)原文是「高地、高处」,指在山岗上的露天祭坛,本来是迦南人敬拜偶像的地方,所以被律法所禁止(民三十三52),摩西嘱咐百姓:「你要谨慎,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惟独耶和华从你那一支派中所选择的地方,你就要在那里献燔祭,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申十二13~14)。但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后,百姓在律法上越来越不严谨,开始效法迦南人在邱坛献祭,成为以色列的一个传统(王上三2)。神的百姓用传统代替了真理,以为只要是敬拜神就可以了,在哪里敬拜不重要。结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开始只是敬拜的形式不严谨,很快就连敬拜的实际都没有了,变质为敬拜巴力、亚舍拉等偶像(代下二十四18)。直到希西家的时候,才彻底将邱坛废去(十八4),但他死后又被玛拿西恢复(二十一3)。──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邱坛」:原文是「高处」、「高地」、「山脊」。以色列人进迦南之后,仿效当地的习惯,在山冈的高处建立祭坛敬拜神。 ●「献祭烧香」:原文是「屠宰祭物,焚烧祭物」。 ◎一般认为此时这些邱坛还是用来敬拜神,不过到了后来有些邱坛就变质为敬拜巴力等其他神的地方。――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3 在邱坛向耶和华献祭也不可吗?】按规定,以色列人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献祭的,只能在特定的地方并在祭司督导之下向神献祭(参申12:13~14)。在山顶(邱坛)献祭是依从异教习俗而行,鼓励人随从异教之风来敬拜。把这些宗教混杂进来,人民的信仰就不再纯正,导致他们更加远离神(关于邱坛更多的资料请参王上22:43的注释)。――《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十二4】「约阿施对众祭司说:“凡奉到耶和华殿分别为圣之物所值通用的银子,或各人当纳的身价,或乐意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 为了修筑圣殿(代下二四7),约阿施决定动用三方面的金钱:(1)年满二十岁之男丁必须交纳的半个舍客勒(参看出三○11~16的脚注);(2)用来还愿的钱(参看利二七2的脚注);(3)从甘心祭而来的钱(利二三18~23)。但数目并不足够,所以约阿施定下另一个计划,让百姓可以不经由祭司而直接献出用来修建圣殿的钱(7~12节)。――《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各人当纳的身价」:指统计人口(见出30:12~16)或还愿时(见利27:1~8)所付的赎价。――《串珠圣经注释》 通用的银子: “通用的”在原文中为“归被数之人的”(出30:13)。而且用在修缮圣殿上的银子不一定是通用的银子,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因为摩西建会幕时也受了各种形式的物品(出25:2,3;35:5)等。因此本节中的“通用的”不完全是指“通用的银子”,也可以理解为“数点人口时归二十岁以上的男子所捐的银子”。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此时圣殿已经建成120多年,「亚她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代下二十四7)。因此,约阿施决定三管齐下、筹款「修理殿的一切破坏之处」(5节): 1.「凡奉到耶和华殿分别为圣之物所值通用的银子」(4节),指用来赎回当赎之物的价银(利二十七1~25); 2.「各人当纳的身价」(4节),指年满二十岁的男丁必须交纳的半舍客勒索罪银(出三十13~14); 3.「乐意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4节),指献为甘心祭的银子(利二十二18;申十六10)。──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各人当纳的身价」:指 出 30:12~16 摩西数点以色列人时,超过20岁的每个人要纳半舍克勒(约六公克)银子。 ●「分别为圣之物所值通用的银子」:指 利 27:1~25 各类许愿的价银。 ●「乐意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指的应该是甘心祭 利 22:18~23 申 16:10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4~16】修理圣殿:自从亚她利雅把北国的巴力敬拜带入犹大朝廷之后,圣殿便遭受破坏(见代下24:7)。约阿施现收集百姓所奉献的银子,用来修理圣殿。――《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十二5】「你们当从所认识的人收了来,修理殿的一切破坏之处。”」 圣殿在亚他利雅统治期间受到严重破坏(代下二十四7),何况建成已一百二十余年,受风雨侵蚀,又乏维修,毁损的地方甚多。――《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所认识的人」:大概是指负责对祭物作出估价的圣殿职员(即太21:12之「兑换银钱的人」)。他们将所收集的银子交给祭司进行修殿的工作。但这次工程一直被搁置下来,于是约阿施吩咐把银子直接收下来交给管工,然后再转交工人(6~12)。――《串珠圣经注释》 「所认识的人」(5节)原文是「相识、朋友」,在旧约中只出现在本章,意思可能是「捐赠者」(英文ESV译本)。──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所认识的人」:旧约圣经中仅此处出现,学者们多认为这是「管理圣殿财务的人」或「从犹大各城征收金钱者」(税吏)。 ●「收了来」:「取」、「拿」。 代下 24:5 说明这是用「征税」的方式取得资金。 ◎此时圣殿建成已经有124年,且经过亚她利雅的破坏 代下 24:7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6】「无奈到了约阿施王二十三年,祭司仍未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圣经没有说明在第二十三年之前,收集建殿款项的计划已实行多久。――《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无奈到了约阿施王二十三年,祭司仍未修理: 圣殿的修缮推迟的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①捐款少。从第二个圣殿修缮方案实施后,圣殿顺利得到修缮的事实来看,推迟的原因与捐款无关,此说法不妥当。②祭司并不关心捐款的多少。这一点也不符合事实。因为4节提到的捐款并不是祭司努力收集的捐款。应该是换王之后时局稳定,主要是百姓自发的捐款。③祭司把捐款用于其它用途。这一原因最接近事实。因为祭司接到第二次修缮圣殿命令之后,就没有再用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作耶和华殿里的银杯、蜡剪、碗、号和任何的金银器皿(13节),这说明之前用在了这些地方。总而言之,祭司拖延圣殿的修缮工作不能不说是他们缺乏使命感。缺乏使命感的人就不可能作好神的工。因此教会选择事奉者的时候也要选择有坚定的使命感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提前3:1;4:15)。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到了约阿施王二十三年」(6节),约阿施年满三十岁,征税可能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但修理工程迟迟不能开始。约阿施听从祭司的意见,改变了做法(7节)。──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十二7】「所以约阿施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和众祭司来,对他们说:“你们怎么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呢?从今以后,你们不要从所认识的人再收银子,要将所收的交出来,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约阿施已满三十岁,大祭司耶何耶大年事已高,无力官治祭司。祭司的纪律甚差,收了修殿的奉献,却无行动,他因此决定亲自主持修理圣殿的事,规定从百姓来的收入不再归祭司(9节),祭司从前收到的钱也不用拿出来供修殿用(8节)。这样,收取奉献和修殿的权从祭司手中取了过来。然后他向百姓保证,以后收到的捐献,一定用于修殿,并指派祭司看守奉献柜。百姓奉献十分踊跃。约阿施命令宫廷的书记管理圣殿的财务(10节),修殿的费用直接交给督工,完全不经祭司。所有收入全作修理用(13节)。等到圣殿修好后,还有余款,才用来置备殿里的圣器(代下二十四14)。――《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从今以后,你们不要从所认识的人再收银子,要将所收的交出来,修理殿的破坏之处」(7节),原文是「现在,不要从所认识的人收银子,给殿的破坏之处」,可以理解为:「现在,不要征税了,但要筹得款项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十二7~8】◎到底 12:7~8 显现出什么情况?有学者认为这是祭司们不同意用征税的方式来修理圣殿,改用自由奉献的方式就可以配合。不过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此处显出祭司的腐败, 12:7~8 祭司对百姓收取税金,但是不修理圣殿。约阿施王停止祭司收税工作的指派,祭司也不修理圣殿,后来 12:11~16 可以看出祭司很可能是被排除在维修圣殿的工作之外的,因此这大概是祭司腐败、不听王令的征兆。――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7~15】“所认识的人”。估定供献之价值的人。由于工程已经延误了,所以王从祭司手上撤回,命人把钱投放在“柜子”(9节),并且直接交付修建圣殿的人(11节)。――《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王下十二8】「众祭司答应不再收百姓的银子,也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众祭司答应不再收百姓的银子,也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8节),原文是「众祭司同意不收百姓的银子,不修理殿的破坏之处」,可以理解为:「众祭司同意不征税修理殿的破坏之处」。──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十二9】「祭司耶何耶大取了一个柜子,在柜盖上钻了一个窟窿,放于坛旁在进耶和华殿的右边。守门的祭司将奉到耶和华殿的一切银子投在柜里。」 收银的柜子(MT「箱子」或「大木箱」;希伯来文 ~@ro^n,10节;「木柜」,AV)置于何处,曾引起诸多讨论。似乎被置于主要的祭坛由进口角度看来的右边。然而第9节(及代下二十四8)暗示它被置于圣殿门口的外边。因此有些解经家认为此祭坛乃是一种门口祭坛344。另外有解经家(JB 及 LXX 亚历山太抄本)则将之读成「放于柱旁」,亦即放于进入圣殿主要入口的约雅斤柱旁。另外还有其他的解经家则想要修改经文。──《丁道尔圣经注释》 「守门的祭司」:共有三个 (见王下25:18;
耶52:24),他们负责把守圣殿,严禁不洁的人士或对象进入圣殿。――《串珠圣经注释》 约阿施为神大发热心,要求众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代下二十四5),用征税的方式来修理圣殿。「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代下二十四5),他们可能认为征税修理圣殿并不合适,让祭司和利未人负责收税更不合适。因为无论是摩西建造会幕(出三十六3~4),还是大卫预备建殿(代上二十九1~9),都不是强制「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而是让百姓自由奉献。──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既然约阿施同意不再征税,而是改用自由奉献(7节),一百二十多岁的大祭司耶何耶大就亲自帮助年轻的约阿施落实了这件事(9节),不再让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代下二十四5)。从此,「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代下二十四9~10)。──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守门的祭司」(9节)负责把守圣殿,禁止不洁净的人或物品进入圣殿中。──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守门的祭司」:依据 王下 25:18 的记载,总共有三个守门的祭司。这些人负责把守圣殿,禁止不洁净的人或物品进入圣殿中。――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9~10】◎ 12:9~10 显示约阿施改用「自由奉献」的方式来收取资金,照代下 24:9~10 的记载,百姓是乐意奉献的,甚至是欢欢喜喜的捐入大量的资金。 12:10 显示政府的书记介入金钱的计算与监督,恐怕也显示出百姓并不是非常信任祭司?或者这样做更可以保证百姓的奉献不至于被挪用。――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0】「他们见柜里的银子多了,便叫王的书记和大祭司上来,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数算包起来。」 “银子”。贵重的金属,因为造币的技术还没有发明。――《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数算包起来: “包”是指“放进袋子里捆绑”。希伯来原语则说“包起来数算”,从当时的习俗来看这种说法更准确。因为当时数银子不是论个,而是放进袋子后以重量论价。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数算包起来」(10节),原文是「将耶和华殿里的银子包起来数算」,因为数银子的方法是放进袋子里称重量。──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十二10~12】三位祭司或三组守门人(王下二十二4、8;参二十五18)负责监管把所有的供物都纳入柜中。对供物的监管及数点是圣殿及国家共同进行的工作。有解经家曾主张大祭司的任命始于第二个圣殿,但是更早期已有祭司的存在,例如此处便是一例,在其他的文化中亦有印证(如:拉斯珊拉 rb khnm,参:王下二十五18)。 王的书记并非财务大臣,他的出现显示王宫对圣殿的财务与神职人员一样地有直接干预的权利。因为货币直到主前第五世纪以后才开始通行,因此此时的金钱乃银子或是碎银(RSV、NIV,希伯来文「银子」)──《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十二11】「把所平的银子交给督工的,就是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他们把银子转交修理耶和华殿的木匠和工人,」 「办事的人」:指负责监管工人的官员。――《串珠圣经注释》 ●「把所平的银子交给督工的,就是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直译是「把所秤的银子交在监督耶和华殿的做工的人手里」,「监督耶和华殿的做工的人」是指一个职位,职务就是监督圣殿工程。这个职务是否由利未人或祭司担任,由此处经文中无法看出,但代下 24:12 的纪录显示这应该是圣殿中常设的职位,所以可能是利未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2】「并瓦匠、石匠,又买木料和凿成的石头,修理耶和华殿的破坏之处,以及修理殿的各样使用。」 ●「瓦匠」:原文是「围起来」,指的应该是「砌墙工」。圣殿建筑中没有用到「瓦片」。 ●「石匠」:原文是「挖掘」、「凿」,指的应该是「切割石头的工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3】「但那奉到耶和华殿的银子,没有用以作耶和华殿里的银杯、蜡剪、碗、号和别样的金银器皿,」 圣殿修建完成后,余下来的钱便用在这些摆设之上(代下二四14)。――《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百姓奉到殿里的银子,通常是用来制造各种金银器皿,但在修理圣殿的期间全部用作支付修殿的费用(见代下24:14)。――《串珠圣经注释》 百姓的自由奉献是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修理圣殿(13节)。工程结束后,才用剩余的银子制造圣殿的器具(代下二十四14)。──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 12:13 的意思是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修理圣殿,不用以制造其他的圣殿器具,直到圣殿修理好再制造圣殿器具 代下 24:14 。 ◎有时候读这类的记载会让人觉得痛心。其实整个国家是乐意事奉神的,但是神职人员却怠惰懒散,无法完成应该执行的任务。直到有体制外的力量(君王与君王的书记)进来,才能让整个事工顺利运作起来。目前在体制内的,应该检讨自己是否是神事工的阻碍,在体制外的,也不必因为自己没有职务而束手旁观,太多事工都是仰赖体制外的力量介入才成功的。 ◎不知道这里祭司跋扈的态度是不是导致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离开神的原因之一,不过可以想象约阿施在此处是多方忍耐迂回才完成圣殿的重修工作。――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3~15】这里禁止使用珍贵金属(而非禁止使用布料)来制作装饰及仪式用物品,可能意味着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滥用。在基本维修工作完毕后,有多余的银子,便用来从事这些装饰用途(代下二十四14)。因为工人诚实(希伯来文「信实可靠」),因此可以把大笔银子交托他们使用。我们如何用钱,往往是我们是否信实可靠的最好指标。──《丁道尔圣经注释》 当时不仅圣殿建筑本身破落不堪,而且殿内的很多器皿也被遗失。事实上圣殿内的很多器皿或被掠夺,或上贡给了强国(18节;王上14:26;15:18)。修缮圣殿时,首先把银子投放在圣殿的维修上,而没有用于制作遗失的器皿。这说明圣殿的修缮工作比什么都重要。等完成了圣殿的修缮工作之后,便马上利用剩下的银子打造了各式各样的器皿(代下24:14)。代下24章也记载了此事。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二13~16】◎ 12:13~16 显示大祭司、政府参与的官员以及实际执行工程的人,都谨慎小心的使用百姓的奉献。修理圣殿的费用不跟制作器具的费用混淆,实际执行开支的人忠诚可靠。属于祭司的经费也不被挪用来修理圣殿。这样难怪百姓会乐意持续奉献。 【王下十二14】「乃将那银子交给督工的人,修理耶和华的殿。」 ●「乃将那银子交给督工的人」:原文是「他们把它交给督工的人」,「他们」指的应该是「大祭司和书记」等人。――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5】「且将银子交给办事的人转交作工的人,不与他们算账,因为他们办事诚实。」 “不与他们算账”。即不要求清账,因为他们的诚实是无可置疑的。――《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欢喜奉献的百姓甘心乐意(代下二十四9~10),管理奉献的祭司忠心谨慎(9~15节),负责工程的督工「办事诚实」(15节),还注意不亏欠对神仆人的供应(16节)——这样的建造不但是出于人爱神的心,更是根据神的真理,人人守住本位、彼此配搭、向神交账,这才是合神心意的属灵建造。──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给办事的人转交做工的人」:原文就是指那些「督工的人」,而非实际工作的木匠、石匠们。 ●「诚实」:原文是「坚固」、「忠诚」、「坚定不移」。――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6】「惟有赎愆祭、赎罪祭的银子没有,奉到耶和华的殿,都归祭司。」 赎愆祭(~a{s%a{m,希伯来文17节)乃是为了补偿或赎回得罪他人之罪(利五6),赎罪祭则是为了赎回得罪神之罪,这些收入乃归祭司(利五16,六5;民五7~10)。在被掳以前便已经有这种献祭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赎愆祭……的银子”。参看利未记五章15、16节的脚注。――《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祭司的生活所需,依律法自百姓献祭所奉的银子中取用(看利五14~16;六1~5;民五5~10)。――《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赎罪祭与赎愆祭的详细情形,请参利未记4章5节;6章24至7章10节。――《灵修版圣经注释》 根据律法,「赎愆祭、赎罪祭的银子」(16节)是归给祭司的(利五15~19;六2~7;民五5~10),所以「没有奉到耶和华的殿」(16节)。神看重事奉祂的人过于看重物质的殿,因此,人不能为了修理圣殿,就剥夺神对祂仆人的供应。──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亚兰王哈薛攻打迦特和耶路撒冷,发生在修理圣殿之后不久。此时祭司耶何耶大已经去世,约阿施听信「犹大的众首领」(代下二十四17)的话,「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代下二十四18)。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直言劝谏,却被约阿施吩咐众民用石头打死(代下二十四20~21)。「撒迦利亚临死的时候说:『愿耶和华鉴察伸冤!』」(代下二十四22),结果神的审判很快就临到了。──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 12:16 中「赎愆祭、赎罪祭的银子归祭司」,可参考利 5:14~16 6:1~5 民 5:5~10 的记载。――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7】「那时,亚兰王哈薛上来攻打迦特,攻取了,就定意上来攻打耶路撒冷。」 迦特本为非利士人居地,罗波安把它建为设防城,归由犹大国管治(代下十一8)。亚兰王哈薛的军队人数不多,却在犹大全境肆虐,包括迦特,杀了不少人,又在耶路撒冷抢掠(代下二十四23)。――《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迦特」:大概是非利士的城邑,正确位置不详。有学者认为它是撒下4:3所提到之「基他音」,
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二公里(二十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迦特」(17节)位于犹大西南方的沿海平原,是非利士五城之一,扼守古代国际贸易路线沿海大道上,被罗波安建成犹大的「坚固城」(代下十一8、11)。亚兰王哈薛从来没有深入到这么远的地方,也从来没有攻打过南国。他可能先从北国约哈斯王手中夺取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地(十32~33;十三33),然后还想控制沿海大道,所以试探性地派了「一小队」(代下二十四24)军兵穿过北国的疆土,长驱直入到西南部的「迦特」。不料,「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所以借亚兰人惩罚约阿施」(代下二十四24),所以「一小队」亚兰人不但攻陷了「坚固城」迦特,还能沿着以拉谷「上来攻打耶路撒冷」(18节),并不担心后方受到北国的威胁。──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迦特」:字义是「酒醡」,非利士的五大城之一,当时臣属于犹大。――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7~18】◎ 12:17~18 并无圣经以外的数据可供参考。 约阿施向亚兰求和:作者并没有指出亚兰王哈薛入侵犹大的原因,这可能与他入侵以色列的原因相同(见王下10:32注)。历代志的作者则指出:亚兰军的胜利是对约阿施晚年离弃神的惩罚(见代下24:24)。――《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的内容与10:32,33的历史有关。亚兰王哈薛从以色列手中夺取约但以东地后,为了掌握地中海沿岸的商路,进攻了西南部地区,并占领了非利士地区的城邑“迦特”。后来哈薛一直打到耶路撒冷,并从约阿施那里获取贡品之后撤出了耶路撒冷。历代志下24章和本文的内容有所不同。也有人认为两处记录的是不同的两次战争,但并无根据,因为这两处记录是互补的。历代志下记录得较为详细,将哈薛的进攻解释为神对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死后拜巴力,甚至杀死了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的审判(代下24:23,24)。而本文只是指出了约阿施所犯的错误,即在耶何耶大死后离弃神,试图用钱去解决遇到的困难。因此作者在记录约阿施的事迹之前,评价约阿施在祭司耶何耶大教训他的时候,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2节)。总而言之,约阿施没有依靠神,也没有悔改自己的罪,以至王宫和圣殿的财政到了瘫痪的地步。可见神定意使他拣选的百姓归向神,会给他们很多难处。所以我们应当规劝那些离开神而受痛苦的人,重新回到神面前(王上14:1~20)。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二18】「犹大王约阿施将他列祖犹大王约沙法、约兰、亚哈谢所分别为圣的物和自己所分别为圣的物,并耶和华殿与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子,都送给亚兰王哈薛,哈薛就不上耶路撒冷来了。」 此时约阿施已经跟随人「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所以不但没有寻求神的拯救,反而根本不把神看在眼里。「分别为圣的物」(18节)是归给神的,却被约阿施随意支配,与「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子」(18节)一起被用来打发敌人。──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依照 代下 24:20~25 的记载,约阿施不听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的劝戒,也不纪念耶何耶大的恩情,杀死撒迦利亚,导致亚兰入侵、臣仆背叛杀死约阿施。 ◎ 12:18 与前一段约阿施重建圣殿有强烈的对比,这时约阿施甚至要剥削圣殿的宝物去贿赂敌国,才能保住自己的统治。――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19】「约阿施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 神借着仇敌的逼迫,暴露了约阿施的属灵真相。他热心修理圣殿(5节),并不是因为敬畏神、爱神,而是为了贿赂神。约阿施过去用征税修理圣殿和「分别为圣的物」来贿赂神,换取神的祝福;现在用「分别为圣的物」和更多的金子去贿赂敌人,解决燃眉之急,都是同一个套路。人既没有爱神、敬畏神的心,在难处面前也就无从信靠了。──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我们若是撇开圣经的真理,倚靠自己的肉体为神大发热心,就与耶户的「热心」(十16)和约阿施的修理圣殿一样,热心中掺杂着私欲,实际上是用肉体的热心来贿赂神,结果是把荣耀归于人。因此,今天为神热心的人,明天也可能为偶像热心,目的都是操纵神、利用偶像,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约阿施一生都在跟随人,而不是在跟随神。因此,一旦没有人领着他走正道,他就开始随波逐流,越走越远,甚至「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代下二十四2),结果就落在神的审判里:「亚兰人离开约阿施的时候,他患重病;臣仆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代下二十四25)。凡是跟随人的信徒,既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大发热心,也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倒行逆施,实际上都是出于自己的肉体,而不是出于神所赐的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十一6),人靠热心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归于虚空(18节)。我们带人信主,如果只是停留在「热心」上,这样的建造只是热闹一时的「草木、禾秸」(林前三12),经不住火的「试验」(林前三13)。──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今天,每个新约的信徒也和约阿施一样,很容易跟随看得见的人,却不容易跟随看不见的神;明明知道应该跟随神,实际上却不知不觉地跟随人。结果带领的人一跌倒、一离开,跟随的人就成了约阿施。因此,传福音、教导人的人,一定要把自己隐藏在基督里,「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让人借着读经、祷告,直接与神交通;让人学习对所有的属灵文章和教导,都要自己「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十七11)。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人作主的门徒(太二十八19),而不是人的门徒。──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十二19~21】约阿施被弑,他儿子亚玛谢继位:约阿施的臣仆背叛他,是因为他杀了耶何耶大的儿子(见代下24:25)。――《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十二20】「约阿施的臣仆起来背叛,在下悉拉的米罗宫那里将他杀了。」 约阿施的“臣仆”起来背叛他的详情记载在历代志下二十四章17至26节。“米罗宫”。耶路撒冷城墙上的堡垒。――《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约阿施不念耶何耶大抚养、教育和辅佐之恩,晚年离弃神,受到祭司撒迦利亚(耶何耶大的儿子)的责备,居然用石头把他打死(代下二十四20~22)。臣仆不满此举,起来背叛,把王杀了。 “悉拉的米罗宫”:很可能是建于旧大卫城朝欣嫩谷斜坡上的那个防御工事(看撒下五9),现在用作军营。约阿施被杀前住在这里。――《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米罗宫」:可能是地名(参串15);亦可能是指驻防的建筑物。――《串珠圣经注释》 ●「下」悉拉:「下去」、「往」。 ●下「悉拉」:字义是「快速路」,但是地点不详。 ●「米罗」:字义是「壁垒」或「土墩」,是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之一,位于俄斐勒山东边的一个梯形斜坡。――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十二20~21】参见代下24:25。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十二21】「杀他的那臣仆就是示米押的儿子约撒甲和朔默的儿子约萨拔。众人将他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示米押」:字义是「报告」,是亚扪女性的名字。 ●「约撒甲」:字义是「耶和华记得」,马索拉经文作「约撒拔」,字义是「耶和华已赐与」。 ●「朔默」:字义是「持守者」。 ●「约萨拔」:字义是「耶和华已赐与」。 代下 24:26 说他是摩押女子的儿子。 ●「亚玛谢」:字义是「耶和华是强有力的」。――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十二章)】 1 亚她利雅篡位是恶事,但此举引出了什么好结果?参1~3注。这对神的主权有何启示?参诗29:10; 76:10。 2 从耶何耶大对约阿施的影响,你对基督教教育有什么新的体会? 3 虽然约阿施从小便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他也难免犯了一些错误,试从本章及注释,找出他所犯的错误和晚年偏离神的原因。你对自己的属灵生命有什么反省及盼望? ──《串珠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