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列王纪下第二十四章拾穗

 

【王下二十四1「约雅敬年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犹大,约雅敬服侍他三年,然后背叛他。」

         主前605年的迦基米施战役(结束埃及的统治)之后,尼布甲尼撒进入耶路撒冷,使约雅敬作封臣,并把但以理和其它人掳到巴比伦去。――《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约雅敬(主前609~598)登位未几,犹大国又落入巴比伦的控制下,因此时新兴的巴比伦已征服亚述帝国,又在著名的迦基米施战役中打败埃及(耶四十六2)

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正式登基成为巴比伦帝国的大王。他从犹大掳走一部分百姓去巴比伦,但以理等人也在其内(但一1)。这是耶路撒冷城第一次沦入巴比伦手中。

主前601年,尼布甲尼撒王再征埃及,为力守国土的埃及军打退,约雅敬可能见有机可乘,不理先知耶利米的警告,起而背叛巴比伦王(耶二十七9~11)――《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巴比伦因其帝国主义势力和在拜偶像方面的宗教影响,圣经从历史的角度和属灵的角度都突出了它的存在。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关于尼布甲尼撒的详细资料,请参看但以理书第\cs153章的人物介绍。――《灵修版圣经注释》

         主前605年,也就是「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耶二十五1),先知耶利米宣告,他已经不断宣讲神的旨意23年,但百姓始终「没有听从」(耶二十五3),反而惹神发怒,「陷害自己」(耶二十五7)。因此,「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耶二十五11),接受神的管教;而七十年后,神将刑罚巴比伦。──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在这一年,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主前605~562年在位)在迦基米施战役(Battle of Carchemish)中打败了埃及和亚述联军,亚述帝国灭亡。同年,尼布甲尼撒继承王位,乘胜追击,把埃及法老赶回埃及,夺取了黎凡特地区的控制权。犹大也从埃及的藩属国变成了巴比伦的藩属国。──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尼布甲尼撒掳走了犹大王约雅敬、部分圣殿器皿(代下三十六6~7)和包括但以理在内的一些犹大贵族(但一1~26)。后来约雅敬被放回犹大,服事巴比伦三年(1)。这是犹大第一次被掳,犹大被掳七十年的时间从「约雅敬第四年」开始,一直到新巴比伦帝国灭亡。──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约雅敬背叛巴比伦王(1),并不能带来国家的独立。因为,约雅敬过去是埃及法老的藩属(二十三35),后来是巴比伦王的藩属,如果投靠埃及法老背叛巴比伦,结果还是回去作埃及的藩属。但巴比伦王是神所使用的管教器皿(耶二十五9),约雅敬背叛巴比伦,实际上不肯顺服神,想努力摆脱神所命定的管教(耶二十五8~14)。──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公元前604年巴比伦军队于迦基米施之役大捷后南下,扫荡巴勒斯坦,犹大王约雅敬臣服于巴比伦。后来公元前601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与埃及法老尼哥的军队对决,双方伤亡惨重。巴比伦军退回国内改组一年,于是约雅敬趁机背叛。结果公元前598年巴比伦军重返巴勒斯坦,配合附近的附庸军队攻入犹大国,此时约雅敬去世、约雅斤即位,犹大期待的埃及却无力来救。――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国被侵、民被掳,犹大百姓为何还不觉醒?】

    巴比伦在公元前612年推翻亚述,又于公元前605年在迦基米施打败埃及,成为世界上的新强国。他们打败埃及以后,出兵侵略犹大,将犹大置于控制之下。巴比伦军队在以后的二十年中,三次进攻犹大,这是其中的第一次。另外两次是在公元前597586年。每次入侵都将部分犹大人掳到巴比伦。但以理书的作者但以理,就是在他们第一次入侵时被掳去的(公元前605年;参但一1~6)。──《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 尼布甲尼撒与约雅敬】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六○五年在迦基米施之役大胜埃及之后,于同年登上巴比伦的国位。从那时开始,约雅敬大部分的在位年日一直是巴比伦的藩属。《巴比伦年鉴》指出这场战役以后,迦勒底人从埃及手中夺取了黎凡特地区的控制权。此后尼布甲尼撒试图乘胜侵略埃及(主前601~600),迦勒底却似乎因此元气大伤了一段短时期。这一点可以是促使约雅敬与埃及联盟的原因。尼布甲尼撒的反应是开动西方的守备部队攻打犹大,约雅敬成为枷上战俘(见:代下三十六6)。圣经记载他卒于犹大,似乎显示他得免被掳的厄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4  巴比伦开始耀武扬威……】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605年作巴比伦王。在那一年年初,他在迦基米施打败由法老尼哥所统率的埃及大军,巴比伦遂控制了埃及所有的附庸(包括犹大)。尼布甲尼撒后来入侵犹大,实施以武力统治。――《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7约雅敬臣服巴比伦:约雅敬初时向埃及王进贡(见王下2335) 后来改为臣服巴比伦王,这是因为主前六○五年(约雅敬在位第四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大败法老尼哥(见耶462),把他逐出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见本章7) 犹大从此受巴比伦的控制。当时巴比伦王夺去圣殿的器皿(见代下367 12) 并且掳去犹大的贵族,包括但以理在内(见但13 6)  后来埃及再度在巴勒斯坦展示势力,与巴比伦对立。当时(约主前六○一年)约雅敬倚赖埃及的势力,背叛巴比伦王,结果招来大军压境,犹大从此不再抬头。但最终的原因,要归咎于犹大人(尤其是玛拿西王)所犯的罪(3~4)――《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30正如预言所说,犹大在巴比伦的多次进攻下灭亡。其过程如下:①第一次进攻(241):巴比伦在灭亚述之后,为了趁势南征埃及,先攻打了当时作埃及附属国的犹大,并成功地将其归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巴比伦的势力如此强大起来,是应了神所说的为了审判犹大而利用巴比伦为工具的话(2016~18)。②第二次进攻(10~17):约雅敬事奉3年之后背叛了巴比伦,因此在他儿子约雅斤登基3个月的时候,尼布甲尼撒再次发动了进攻。因约雅斤投降,犹大没有变为平地。③第三次进攻(251~21):西底家登基后再次背叛了巴比伦。当时先知耶利米预言说,神已决意通过巴比伦灭犹大,因此投降才是犹大百姓的出路(219)。不懂神旨意的人会误以为耶利米主张卖国。然而不听耶利米劝告的犹大王和大臣最终也受到了严峻的审判。这与出埃及后的以色列百姓不顺从神,除约书亚和迦勒外没有人进迦南的情形相似(1320~25;来31718)。因此今天的信徒不要以自己的理性和主见任意判断,要全心全意以谦卑的态度去读、看和遵守神的道(13)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十四2「耶和华使迦勒底军、亚兰军、摩押军和亚扪人的军来攻击约雅敬,毁灭犹大,正如耶和华藉他仆人众先知所说的。」

         迦勒底是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国名,又称新巴比伦。占领犹大国,掳去其民的便是迦勒底人。尼布甲尼撒在埃及之役战败,用两年时间始克重整其军队(主前600~599)。不过,他对约雅敬的背叛很快采取膺惩行动,除派自己的迦勒底部队外,还派属国的部队连手进攻犹大(参耶三十五111;亚二8~10)――《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迦勒底」:即巴比伦。――《串珠圣经注释》

         仆人众先知:这是一个国难当头,敦促百姓从悖逆中悔改、作恶者归正的警告声回响全地的时代。先知为乱世敲警钟,甚至为此牺牲(4),他们的献身精神是生活在末世的信徒应当学习的榜样,他们所宣布的就是我们要聆听的话< 绪论,先知与祭司职分>。然而犹大百姓再次把神因爱他们对他们说的最后一次忠告也当作了耳边风,对于犹大来讲剩下的只有等待灭亡的那一刻。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迦勒底军」(2),指巴比伦军队。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ian Empire,主前626~539)是由巴比伦南部的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主前626~605年在位)建立的迦勒底王朝。因此,圣经中常用「迦勒底」来代指「巴比伦」。──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主前601年,尼布甲尼撒与法老尼哥在埃及小河再次对决,双方伤亡惨重、不分胜负,巴比伦军队退回国内重整旗鼓。这时,约雅敬不听先知耶利米的警告,乘机投靠埃及、背叛巴比伦王(1节;耶二十七9~11)。尼布甲尼撒于主前598年重返犹大,率领周围藩属国的「亚兰军、摩押军,和亚扪人的军」(2)攻入犹大国。此时约雅敬去世、约雅斤即位(6),犹大所期待的埃及却无力来救(7)。──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耶和华借祂仆人众先知所说的」(2)话,包括先知以赛亚(二十17)和耶利米的预言(耶二十五9)。──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此时巴比伦就掳走第一批犹大人,包括但以理等人  11 。巴比伦人攻打犹大时,臣服于巴比伦的国家就会一同出兵攻击犹大。――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2 入侵的军队】迦勒底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闪族语系的民族。从主前第一千年纪初期开始,亚述记录已经记载他们是巴比伦地的居民。我们最熟悉的亚兰人来自以色列北方的亚兰邦国,但除他们以外,尚有东亚兰人。这些闪族语系的人种在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谷广泛居住,并且经常与迦勒底人一同出现。迦勒底人似乎主要在城镇居住,亚兰人则是半游牧民族。按照巴比伦的史料,摩押人和亚扪人是巴比伦的属国,因此有责任派兵协助攻打悖逆的邻邦。──《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2~4此段经文记载作者对历史的神学评论。耶和华差派(新译)。神借着人所采取的行动是祂对罪的刑罚之一部分。历史是耶和华的计划实现(参:王下二十一12~15),这可以说是列王纪作者写作全书所要表达的主题,并非一定是一位较后期的重编者(例:DtrP=「申命记式祭司的」数据源)

  流无辜人的血(4),一如列王纪下二十一16所示,乃「暴君之酷行」(耶二十二17)及有意地破坏神的律法。因此耶和华决不肯赦免(AVNRSV「赦罪」),这与申命记二十九20(参:创九5)之记载相合。我们的罪虽已因基督的缘故得到赦免,我们仍要追求饶恕的恩赐,以致我们可以宽恕别人(诗一三○4;路七47;西三13)。──《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3「这祸临到犹大人,诚然是耶和华所命的,要将他们从自己面前赶出,是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

         「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3),不是说神让这代百姓代替玛拿西受罚,而是因为犹大君王和百姓都还活在玛拿西的罪中,所以「耶和华决不肯赦免」(4)。──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243~4 记载了巴比伦军队击败犹大的背后原因是因为玛拿西王的罪恶所引致。 244 「流无辜人的血」,也是指着玛拿西王的罪恶。――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3~4参见211~18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十四4「又因他流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耶和华决不肯赦免。」

 

【王下二十四5「约雅敬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

 

【王下二十四5~6结束公式并未提及约雅敬的埋葬,他死于主前五九八年十二月,略早于尼布甲尼撒第一次掳掠耶路撒冷之前。历代志下三十六7暗示约雅敬被带往巴比伦,但耶利米书二十二19描述他被丢在耶路撒冷以外,无人哭号,可能是由一群亲巴比伦团体施行像埋葬「驴子」一样的草草埋葬。传统说他被埋葬于乌撒的园内(见:王下二十一26),此乃源自对历代志下三十六8的一个希腊文翻译。

  有关他的其余的事便是重新引入偶像敬拜(「可憎」)之事(代下三十六8)。这是最后一次提及正式的犹大列王记(见:导论Ⅴ B 「年谱及年鉴」及王上十四29第一次的出现),应当于首都沦陷后告终。──《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6「约雅敬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

         主前598年十二月,尼布甲尼撒派兵攻打耶路撒冷之时,约雅敬死了。他年才18岁的儿子约雅斤接续作王,在位只三个月。主前597年三月,巴比伦大军围城,尼布甲尼撒亲征,废了约雅斤,立西底家为傀儡王(17)。参《耶利米书》二十七16~22.

    这是巴比伦第二次攻陷耶城。约雅斤被废复被掳走,同时掳去的还有太后、臣仆、百姓的领袖、百姓及工匠(12~1316)。先知以西结就是在这时被掳往巴比伦(结一1~3)。圣殿被洗劫,王宫的宝物被掠走(11~16)。从大巴比伦城一座建筑物掘出的石版上,记有史称为犹大国“第二次被掳”的事,并载有约雅斤和他一同被掳的五个儿子的名字。――《启导本圣经列王纪下注释》

         约雅敬死后,他儿子约雅斤继位。约雅斤又名耶哥尼雅(见代上316 26 241 111)或哥尼雅(见耶2224 371)――《串珠圣经注释》

         耶利米先知对约雅敬预言“他后裔中必没有人坐在大卫的宝座上,他的尸首必被抛弃,白日受炎热,黑夜受寒霜”(3630)。但本节中他的儿子约雅斤代他作了王。也许有人会认为先知耶利米的预言没有成就。但约雅斤作王仅3个月就被掳到巴比伦,被废位,由约雅敬的弟弟即他的叔叔登上了王位(17)。因此事实上约雅斤的短暂的执政不能算作作王。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约雅斤」:字义是「耶和华建立」。

         ◎约雅敬死后三个月耶路撒冷就沦陷,至于约雅敬的死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暗杀,则无法得知。――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廿四6约雅敬因何事致死?死于何时及何地?】

         列王纪下二十四6指出:「约雅敬与他列祖同睡,他的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这段经文所涵指的意思是,这位行恶事的王死后,得享君王的葬礼,葬于王家墓地内。(虽然「与他列祖同睡」有可能是指他在阴间与众先王相会。)

         历代志下三十六5~8则记载:「约雅敬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上来攻击他,用铜链锁着他,要将他带到巴比伦去……又将耶和华殿里的器皿带到巴比伦……他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这段经文可解作约雅敬被带到巴比伦,成为阶下囚,在巴比伦渡过余生——这事情发生于五九八年,因为他从六0八年开始作王十一年。但这段经文却没有明说约雅敬以后没有从巴比伦返回巴勒斯坦,作为尼布甲尼撒手中的傀儡。因为约雅敬可能向巴比伦王作出庄严的承诺,愿意永远效忠,并答应永不再与埃及的法老尼哥合谋来对抗迦勒底的大封主。果真如此,约雅敬可能于六0四年被掳。那时候,尼布甲尼撒的权力已扩张至亚兰、腓尼基、撒玛利亚及犹大,并将约雅敬带走,作为人质,正如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亚撒利雅一样。

         从历代志下三十三11~12的记载可知,亚述王亚述巴尼帕将玛拿西掳走,囚禁在巴比伦,直至玛拿西为以前所做的恶事悔改,才被亚述王恢复其犹大王位。同样道理,约雅敬也有可能在耶路撒冷再次登基作王,成为迦勒底工手中的傀儡。当圣经记载约雅敬被掳走时,并未清楚言明耶路撒冷于五九七年陷落,但记载其幼子约雅斤被掳时,却指出「又将耶路撒冷的众民和众首领,并所有大能的勇士,共有一万人,连一切木匠、铁匠、都掳了去,除了国中极贫穷的人以外,没有剩下的。」(王下二十四14)而且,在尼布甲尼撒第二次来犯时,不单只「将耶和华殿里的器皿带到巴比伦」(代下三十六7),却是「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都』拿去了。(王下二十四13)

         由此看来,历代志下三十六5~8所记载的,并非列王纪下二十四14的那件事。前者发生于六O四年,而但以理及其他友人均于此时被掳;后者则迟至五九七年,被掳去的是第二位王——约雅斤,巴比伦人还带走大量宝物及俘掳。因此,上述两段经文并不出现互相冲突的过程,而圣经本身的数据排除了将两段经文视为记载同一事件的可能性。

         然而,约雅敬逝世时的情景及地点,却比王下二十四6一小节经文所显示的更令人悲痛。根据耶利米书二十二18~19的记载:「所以耶和华论到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如此说,人必不为他举哀……他被埋葬,好像埋驴一样,要拉出去扔在耶路撒冷的城门外。」上述说话预言了当约雅敬死后,其尸身受到侮辱性的处置(约雅敬极可能死于五九八年十二月七日)。君王的尸体通常都会埋葬于皇室墓地里(无论是在举哀期间或于稍后才埋葬),但约雅敬的尸体被弃置在露天的陷坑中,像一只牲畜所受到的对待一样。后来,他就被埋葬在耶路撒冷的城墙之外,这正好反映他的恶行,以及统治期间为犹大带来的灾害。至于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也遭遇同一命运——被尼布甲尼撒掳走。──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王下二十四7「埃及王不再从他国中出来,因为巴比伦王将埃及王所管之地,从埃及小河直到幼发拉底河都夺去了。」

这节经文记载埃及军队战败后不再入侵,当时巴比伦远达并防卫了犹大的南界448,于迦基米施击败埃及军队。埃及人一向是不可信赖的,不论是一位于主前六○四年写信向法老求助的(一个不知名之城的)亚顿(Adon)449,或是约雅敬、西底家等,均未曾得到他们所要求的帮助。

「埃及小河」亦即 Nahal~musur,乃现代的艾勒亚利西小河(王上八65),位于迦萨南部与埃及的分界。有些解经家认为这里是列王纪原书结束之处,其余的部分均为一系列的附录。──《丁道尔圣经注释》

         「埃及小河直到伯拉河」:指巴勒斯坦及叙利亚一带地方。埃及小河是埃及东在沙漠北端边界。――《串珠圣经注释》

         埃及王不再从他国中出来:埃及王尼哥进行了两次远征。通过第一次远征,成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但第二次远征时却惨败在新兴的强大帝国巴比伦尼布甲尼撒王手下,丧失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权。因此尼布甲尼撒在世时埃及王尼哥再也没有远征巴勒斯坦<代下366>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247 的记载就是迦基米施之役后或者公元前599年尼布甲尼撒再次西征,埃及势力退回本国的状况。――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7 巴比伦对埃及】尼布甲尼撒二世在迦基米施之役击溃埃及之后,试图于主前六○一至六○○年乘胜追击,侵略埃及。双方在埃及小河(大概是尼罗河三角洲区域东缘的阿里什干河)会战。战况显然十分惨烈,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未能攻克埃及。然而巴比伦军却成功地在黎凡特重新集结部队,发动攻势。埃及无力反抗。──《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8「约雅斤登基的时候,年十八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三个月。他母亲名叫尼护施他,是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单的女儿。」

「约雅斤」(希伯来文:y#ho^ya{k[i^n,「耶和华印证」;巴比伦文为.Yauki{n)可能是耶哥尼雅登基时的名字(希伯来文:代上三16;耶二十四1,「耶和华是坚稳的」),亦可简称为哥尼雅(耶二十二24;希伯来文)。此名于当时的昙柄上以ykyn的形式出现450

他作王三个月零十日(代下三十六9),大部分的时候都正值巴比伦围攻耶路撒冷之时。十八岁比「八岁」更为可靠(一些希伯来文抄本,代下三十六9)。以利拿单乃亚革波之子(耶二十六22)。──《丁道尔圣经注释》

         年十八岁:代下3698岁。其治理时间本节为三个月,而代下则为三个月零十天。根据七十士译本,约雅斤登基时的年龄为18岁的可能性比较大。圣经中有不少数位或有记录不同的地方。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圣经的众记录者对某一件事或仔细或简略地记述。②抄录原文时出现笔误。③记录者所参考的数据不同。④强调的角度不同。本节的“3个月”和代下369的“三个月零十天”则属于第一种情况。后者作了更详细的记述。拉2章和尼7章中出现的被掳归回者的名单和人数的差异属于第二种情况。太11~16和路323~38中耶稣基督的家谱的差异大体上属于第三和第四种情况。民259和林前108中因拜巴力毗珥而遭瘟疫死的人数的差异属于第一和第四种情况。即,摩西的24000人和保罗的23000人是为了强调“一天”之内所发生的不幸事件。上述情况中第二种是一般抄录时混淆相似的字母而造成的,尤其希伯来语和字母各代表不同的数字,所以混淆相似字母就容易造成数字的出入。此外,圣经的记录者所采用的历法不同,有时也会造成年代的不同。对这一问题,我们不应认为圣经是错误过多的书,而应当理解为:①圣经的原文是没有错误的,②看似冲突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协调,③圣经并不是记录历史数据的事,而是为我们的救赎而写的书(提后315~17),因此我们要以追求圣经的本质和信仰的态度去对待圣经,而不是强调非本质的东西。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十八岁」: 代下 369 说是八岁,不过一般认为是「十八岁」比较可能。

         ◎关于八岁与十八岁的登基年纪,除了可能一方抄写错误外,也可能是因为 代下 366~7 记载约雅敬被掳到巴比伦,此时约雅斤八岁,就已经替代约雅敬执政,但后来约雅敬获释回耶路撒冷,这时约雅斤应该与他共同执政,后来约雅敬死后,约雅斤单独执政三个月。

         ●「尼护施她」:字义是「黄铜」。

         ●「以利拿单」:字义是「神已付出」或「神赏赐」。――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8 年代小注】约雅斤短暂的任期包括主前五九八年最后一个月,和五九七年头两个月。由于约雅斤似乎是在尼布甲尼撒军队即将抵达耶路撒冷之时登基,挑衅巴比伦西行的应该是他父亲约雅敬。──《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廿四8约雅斤登位作犹大王时,是八岁抑或十八岁?】

     列王纪下二十四8告诉我们,「约雅斤登位的时候,年十八岁」,但历代志下的平行经文却指出,当约雅斤开始作王时,年仅「八岁」。在列王纪下及历代志下这两段经文中,显然有一处起了讹误,是抄写员弄错了。这种错误的起因,是抄写所根据的那份古卷被涂污或破损了。历代志上下成书于主前五世纪(极可能是在以斯拉的监督之下进行),这时候用以记载数字的有一套符号,以右边末端有一小钩的一划代表「十」,两个这样的符号代表「二十」(参看研究王下八26的那条问题);「十」以下的数目则以一列稍微倾向右边的一「/」代表,通常是每三个成为一组。

    在两段经文的数字中,错误的可能是历代志下三十六9。因为八岁着实是太年幼了,不能承担起国家领导者之职(虽然亚哈谢之子约阿斯作王时也只有七岁;王下十一21;约西亚亦于八岁作王;王下二十二1)。另一方面,迦勒底人亦视他为一个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成人来加以对待,在五九七年以后,把他囚禁在巴比伦。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抄写员根据被涂污了的古卷抄漏了一个「十」的符号,这可能性远超过抄写员自己加添一个「十」的符号在「八」字之上。

    当我们接纳上述解释时,就出现了一个可能性——约雅敬于极年青时就娶妻生子(十六或十七岁),但无论如何,有一些犹大王族似乎倾向于早婚。换言之,若约雅敬于六O八年作王时有二十五岁(王下二十三36),又假如约雅斤于其父亲去世时(五九八年)有十八岁(参王下二十四8),两者在时间上的差距也只有十七或十八年。在犹大王族中有另一个早婚的例子,亚哈斯于十三或十四岁时成为希西家的父亲。亚哈斯于七四三年作摄政王时是二十岁,至七二五年去世时,其子希西家已二十五岁(参看王下十六2[代下二十八1];王下十八12[代下二十九1]]。──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王下二十四8~17约雅斤作犹大王被掳:约雅敬因背叛巴比伦所惹来的灾祸,到他儿子约雅斤作王时才临到。结果巴比伦王将约雅斤、王室、官员及大部分的百姓都掳走,并立西底家代替约雅斤作王,同时又夺去圣殿和王宫的宝物。这事发生于主前五九七年,是犹大第二次的被掳,被掳的人当中除约雅斤之外还有以西结(参结12)和末底改(见斯26)――《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9「约雅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亲一切所行的。」

耶路撒冷第一次沦陷(10~17)记录在此,与《巴比伦年鉴》的记载相符:「在尼布甲尼撒第七年的基思流月(十一/十二月),巴比伦王召集军队,行军至 Hatti (叙利亚/巴勒斯坦),包围了犹大城(耶路撒冷),并于亚达月第二日拿住犹大王,掳获全城。451」──《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0「那时,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军兵上到耶路撒冷,围困城。」

         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97年第二次向耶路撒冷进侵。有关的年表,参看耶利米书的简介。――《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王下二十四10  犹大人二次被掳,王亦被掳,他们怎样才能摆脱困境?】

巴比伦的军队已经出发,要讨伐约雅敬的叛逆,但那时约雅敬已经死了。在他逝世以后,国民立他的儿子约雅斤作犹大王,他登基后(公元前597),只隔了数周时间,就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巴比伦人三次入侵之中的第二次,他们劫掠圣殿,掳去大多数领袖,内中也有约雅斤王。这时尼布甲尼撒就立约西亚的另一个儿子,约雅斤的叔父西底家作犹大王。但由于约雅斤仍然活着,虽然他被掳到巴比伦,人民还是不承认西底家为真正的君王。──《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0~11 五九七年耶路撒冷之围】迦勒底人在主前五九七年攻打耶路撒冷,作为对犹大叛乱的响应。按照《巴比伦年鉴》的记载,围城的时间是三个月,即大概是约雅斤作王的整个期间。尼布甲尼撒虽然在年表中将胜仗归功于己,却没有亲自督兵,反将这责任交给手下大将。城这么容易被攻取可能是因为当时是冬天,粮食短缺。城中人口则比平常为多,因为犹大其余地方的人都到耶路撒冷来避难。──《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1「当他军兵围困城的时候,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就亲自来了。」

         ◎「亲自来了」:巴比伦文献记载尼布甲尼撒于犹大城外扎营,于公元前597316日攻陷耶路撒冷,俘虏犹大王。这是耶路撒冷第二次被巴比伦攻陷。――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11~17本文记录了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第二次进攻,以及对耶路撒冷采取的措施,其内容如下:①威胁犹大王,带走了大部分臣仆(12)。②掠夺、毁坏财物(13)。③除了穷人外,都掳到巴比伦(14),其中包括先知以西结(112)和末底改(26)。尼布甲尼撒如此作是为了:i.使犹大人不得重建家园,ii.在国内大规模进行土木工程。早在约雅敬在位时,尼布甲尼撒第一次侵略犹大,掠夺了珠宝,并掳走了很多人才(11~4)。神使犹大变得如此荒凉,表示神对犹大的震怒同样猛烈。即,犹大蔑视神的忍耐,始终没有悔改,从而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245;申3234;雅53)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十四12「犹大王约雅斤和他母亲、臣仆、首领、太监一同出城,投降巴比伦王,巴比伦王便拿住他。那时,是巴比伦王第八年。」

尼布甲尼撒王来到利比拉可能是要接受约雅斤的投降,围城可能是由主前五九八年十二月军队开出巴比伦开始,直到主前五九七年三月十五/十六日占领耶路撒冷为止。

尼布甲尼撒的第八年始于四月十三日,此日期与过了一年(亦即春季,代下三十六10NEB)相符。战俘及战利品不一定立即被带走452。根据《巴比伦年鉴》之记录,尼布甲尼撒「按他自己的选择」(直译为「心」)在那里选立了一位王,(亦即玛探雅/西底家),并收取鉅额贡银带回巴比伦」。这是圣经以外的记录证明被掳的开始。

约雅斤「出城」(MT),亦即投降。被掳的人数可能只是一个「极多人数」的概括(一万人)或是七千战士加上一千技工(16),加上另外未注明者。──《丁道尔圣经注释》

         和他母亲……投降巴比伦王:撒上113;耶2193817等处翻译成“归顺”、“归降”。在以色列背逆的历史中,以色列百姓所承受的痛苦(彼后27;耶219)远不及爱惜自己的百姓却又不得不惩诫他们的神的痛苦(1634)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十四12 约雅斤被囚】犹大迅速投降可能是巴比伦人颇为宽容地对待犹大人的原因。亚述和巴比伦对待叛盟国王的惯例是把他们外迁。巴比伦(或亚述)认为他们是违背效忠誓言的统治者,处以适当的惩罚。征服者通常会另立尊重他们利益的人为王,这人通常来自同一王族,为百姓在政权交替上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3「巴比伦王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都拿去了,将以色列王所罗门所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关于尼布甲尼撒把圣殿宝物夺去的事迹,参看但以理书一章2节的脚注。――《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毁坏」:大概是指巴比伦人把其中较大的金器打碎,以便携带(参王下2513)。当时巴比伦人并没有把所有器皿夺去(参王下2513~15;耶2719~20)――《串珠圣经注释》

         「将以色列王所罗门所造耶和华殿里的金器都毁坏了」(13),可能是把包金器皿外面的金子都刮走,所以把器皿都毁坏了。──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正如耶和华所说的」(13),指先知以赛亚在巴比伦的使者访问希西家之后所作的预言(二十17),表明神宁可交出自己名下的荣耀,让仇敌毁坏「耶和华殿里的金器」(13),也不愿意百姓继续活在虚谎之中,满足于外表的敬虔,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耶七4)。──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二十四14「又将耶路撒冷的众民和众首领,并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万人,连一切木匠、铁匠都掳了去,除了国中极贫穷的人以外,没有剩下的。」

         除了国中极贫穷的人以外,没有剩下的:据耶利米书38472527407527的记录,当时在西底家的治理下耶路撒冷还剩下大臣、军长和为数不多的军队。那么与本节的内容如何协调呢?这可能是记录角度不同。本节想要说明的是,经过巴比伦的第二次进攻,犹大到了灭亡的边缘。耶利米书则侧重记录为了维持犹大的行政而留下的少数人员。也就是说,本书的作者更强调当时的状况,事实上当时留下的人大多数都是穷人,人数也少,已无力抵抗巴比伦的侵略。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2414 的「一万人」,大概包括 2416 的「七千人」。

         ●「木匠、铁匠」:指具有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

           11~2 记载先知以西结也在这次被掳的行列之中。  26则说末底改也同时被掳。这样的掳掠,是要确保犹大国没有能够带领叛乱的领导阶层,也没有能够建造防御工事的技术人力,而且这些技术人力还可以为巴比伦所用。――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14 这次被掳在灵性方面对犹大人有何促进?】

    巴比伦人处理被掳之人与亚述人不同,亚述人将原处的大多数人民掳去后,又将异族置于所攻占之地(参十七24的注释)。巴比伦人则只掳去最富强与最有技能的人,留下贫穷软弱之人管理那地,使他们掌权以得到其效忠。高层的领导人被掳到巴比伦的城市后,则被准许聚居、工作,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人物。巴比伦人的这种政策,使犹大人在被掳期间团结一致并忠于神,以后在以斯拉与所罗巴伯时代得以归回本土,这事记在以斯拉记中。──《灵修版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4 外迁】现存的巴比伦记录虽然没有提及外迁策略,可以假定的是他们在某个程度上承袭了亚述的行政方针。一般的政策是掳走有势力的人(有钱人和军队)和熟练的工匠──在巴比伦可以廉价雇用这些人。「极贫穷的人」若非无用,就是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可以留在犹大。──《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5「并将约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监,与国中的大官,都从耶路撒冷掳到巴比伦去了,」

         巴比伦军队在主前598~597年的冬天围城三个月(耶三十六22)。城中可能缺粮,所以约雅斤作王「三个月零十天」(代下三十六9)就投降了。《巴比伦年鉴》记载,巴比伦王于亚达月第二日(主前597316)拿住犹大王,掳获全城。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王约雅斤母子(15),应验了耶利米的预言(耶二十二24~27);又立约西亚王的第三个儿子西底家(代上三15)为傀儡王(17),约雅敬和约雅斤的后裔再也没有人坐在犹大的王位上,应验了耶利米的另外两个预言(耶二十二30;三十六30)。──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这是犹大第二次被掳,失去了所有的精英分子,包括先知以西结(结一1~2)、末底改(斯二6)。耶利米用「好无花果」(耶二十四5)来比喻这些被掳走的犹大精英。──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二十四16「又将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铁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阵的勇士,全掳到巴比伦去了。」

         「耶路撒冷的众民」(14)指上层阶级,「木匠、铁匠」(16)指专业技术人员。巴比伦如此掳掠,是要确保犹大再也没有能力叛乱,也没有建造防御工事的技术人才,并让这些「木匠、铁匠、勇士」为巴比伦效力。──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王下二十四17「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代替他作王,给玛探雅改名叫西底家。」

尼布甲尼撒选择立约西亚的第三子玛探雅(代上三15)继承他兄弟约哈斯为王(他们二人均为反埃及的)。因此他是约雅斤的叔叔(代下三十六10;希伯来文用「兄弟」,亦即「亲属」)

将玛探雅(「耶和华的恩赐」,耶一~)一名改为西底家(「耶和华是公义的」或「公义的耶和华」)可能是为了要强调耶和华伸手攻击耶路撒冷之行乃是公义合理的,而并非仅是要强调西底家的身分为藩属(王下二十三14)454。──《丁道尔圣经注释》

         约雅斤的后裔没有一人坐在犹大的王位上,一如耶利米的预言(二二30)――《列王纪下雷氏研读本》

         西底家是约西亚王的儿子,排行第三(见代上315)――《串珠圣经注释》

         「玛探雅」(17)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的礼物」,而「西底家」(17)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公义的」。巴比伦王将「玛探雅」改名为「西底家」,可能要证明他是替神攻击耶路撒冷,也表示自己对犹大王拥有主权。神的百姓若不肯荣耀神的名,结果不是被埃及王改名(二十三34),就是被巴比伦王改名(17),连自己的名都没有了;神的百姓若不肯以神为王,结果不是作埃及的奴仆,就是作巴比伦的奴仆,根本没有自由可言。今天,许多人借口不喜欢被约束,所以远离神、远离教会,结果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被世界和罪恶辖制:「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成义」(罗六16)。──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玛探雅」:字义是「耶和华的礼物」。

         ●「西底家」:字义是「耶和华是公义的」。――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廿四17西底家(参代上三15~16;代下卅六10)问:历代志上三章十五至十六节:「约西亚的长子是约哈难,次子是约雅敬,三子是西底家,四子是沙龙。约雅敬的儿子是耶哥尼雅和西底家。」列王纪下二十四章十七节:「巴比伦王立约雅斤的叔叔玛探雅代替他作王,给玛探雅改名叫西底家。」历代志下三十六章十节:「……就立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作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王。」西底家是约雅斤(耶哥尼雅)的叔叔还是哥哥?

       答:西底家是约雅斤的叔叔(王下廿四17)。历代志下三十六章十节原文的「兄」字,Wordsworth氏说,可译为「其父之弟」──这就是叔叔。至于历代志上三章十五至十六节,我们应当知道著者写家谱的方法。西底家是约西亚的第三子(15)。但是,为何西底家又作其侄耶哥尼雅之子呢?(此节当译作:「约雅敬的儿子是耶哥尼雅;耶哥尼雅的儿子是西底家。」)因为这里的儿子。好像中国的嗣君,立叔为嗣,则叔为其子了。这里是录各代合法帝王的家谱,西底家是继耶哥尼雅为王的;所以,就两记其名。不然则岂有一人在上下节就写错了的理。我们明白圣经的体裁,就要少有所疑。―― 倪柝声《圣经问答》

 

【王下二十四17 更改名字】玛探雅和约雅敬一样,也被巴比伦强制改名。《巴比伦年鉴》只说尼布甲尼撒二世立他所撰择之人为王,并且这是一个「合他心意的人」,换言之这人已经被巴比伦人所「驯养」。巴比伦人为王所起的,和往常一样是个希伯来语的名字,这样做对他们最是有利,因为不会激起暴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8「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

         「立拿人耶利米」(18)不是先知耶利米。西底家与约哈斯同父同母(二十三31),但与约雅敬同父异母(二十三36)。──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西底家是犹大国的最后一位君王,他「作王十一年」(18),于主前597~586年执政。在此期间,埃及经历了尼哥二世(Necho II,主前601~595年在位)、普萨美提克二世(Psamtik II,主前595~589年在位)和合弗拉(Apries,主前589~570年在位)三任法老。巴比伦则由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哈慕她」:「岳父是靠山」。

         ●「立拿」:字义是「铺过的道路」。

         ●「耶利米」:字义是「耶和华所指定的」。此人不是先知耶利米。――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18 年代小注】犹大国最后一位君王西底家于主前五九七至五八六年在位。当时统治埃及的是尼哥二世(主前601~595年在位)、森美忒库二世(Psammeticus II;主前595~589年在位)、阿普里斯(Apries;主前589~570年在位)。统治迦勒底帝国的则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604~562年在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王下二十四18~20西底家作犹大王:西底家仍继续干犯耶和华,犹大终于在他作王时灭亡。――《串珠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8~20犹大的西底家】此王(主前597~587)继承了一个疆土大为缩小了的犹大,因为南地尽失(耶十三18~19),国势也因资深人士尽被掳去而大为衰弱。在余下来的人中同时存在有亲埃及分子及假先知(耶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八5)。然而,耶利米却继续主张凡是背叛巴比伦的必被外邦人搅扰的预言(耶二十七),但他仍然支持西底家。作者认为耶和华是真正的王,约雅斤只是「犹太人的王」,而非被掳的犹太人的首领。

  西底家上巴比伦去探访(耶五十一59),并与当地被掳的人民保持联系(耶二十九3),可能是为了要消除尼布甲尼撒对他的忠心所可能有的任何怀疑之处。但他在主前五八九年背叛了,可能是受到于主前五九二年探访过腓尼基人沿海城市之埃及法老王森美忒二世的鼓动而致。他的继任者亚比里斯(合弗拉)于主前五八九年与犹大的将军可莱雅(Koriah)合作455。西底家召集了推罗、西顿、以东、摩押及亚扪的外交代表去到耶路撒冷(耶二十七1~11),却没有召集非利士人城市的代表,这可能表示上述国家乃鼓动他于主前五九五/四年的背叛,那是尼布甲尼撒在自己国中亦面临叛局的一年。──《丁道尔圣经注释》

 

【王下二十四18~26本文记录了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斤的叔叔西底家登基时发生的几件事:①他背叛了巴比伦王(251):当时主张反亚述政策的一群人怂恿西底家采取亲埃及政策。这些人甚至说服优柔寡断的西底家起兵反抗巴比伦,并向埃及要求援助(271~22)。当时假先知也以假预言支持了这一政策(282~4)。但耶利米却警告了犹大与埃及结盟并投靠埃及的做法(376~8)。可见,人如果没有聆听的耳,没有洞察的眼,就不懂得神所说的和所行的一切,从而为自己引来祸患。就如亚哈王不听先知米该雅的预言,而听从假先知,与亚兰作战,结果死在战场(代下1834)。②他是犹大列王中最悲惨和屈辱的王(4~7)。如果他顺从神,服从巴比伦的话,也许犹大就不至于灭亡,而他自己的命运也不至于如此凄惨。可见,人若离开了神的道,那么就必然会按着申命记的祝福与诅咒的原则受到审判(281~68)。我们要铭记这一依然适用于新约时代的原则。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王下二十四19「西底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是照约雅敬一切所行的。」

         「西底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19),包括不肯在神的话语面前自卑(代下三十六12)、违背誓言反叛巴比伦(代下三十六13)。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的本质,是因为「强项硬心,不归服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代下三十六13),想努力挣扎、摆脱神的管教。──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西底家与约哈斯 王下 2331~35 是同一位母亲。但与约雅敬的母亲不同 王下 2336 ――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王下二十四20「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作,以致将人民从自己面前赶出。」

         「因此 ...... 发作」:原文可译作「这些事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生,是因为耶和华的怒气」。耶和华向犹大发怒,不单是西底家犯罪所引致的后果,同时亦是罪行的因由。神因为玛拿西的恶行已定意将犹大赶出迦南地(参王下2326~27 本章3~4),所以神没有在这时兴起忠心的君王去挽救残局,只是任由犹大人放纵行恶,招来神所命定的审判。――《串珠圣经注释》

         以致将人民从自己面前赶出:加勒底军队的进攻,如同日期满足忽然降临的耶和华的审判,惩诫背逆的百姓。离弃神的人得到的便是被逐出应许之地的报应。等葡萄园主来的时候,凶恶的农夫必受惩罚(2133~41) ――《圣经精读本──列王纪下注解(作者不详)

         亚当后裔的天性就是不肯顺服神,所以跟随神非常困难,离弃神却非常容易。约西亚的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不但不能效法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二十三25),在神的管教面前还不肯顺服,藐视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任着自己刚硬不悔改的心,就像陷在泥潭之中,越挣扎、陷得越深,「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神震怒,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罗二4~5)。「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作,以致将人民从自己面前赶出」(20),犹大很快就国破家亡。── 列王记下圣经综合解读

         ◎此时埃及的统治者是尼哥二世(公元前601~595)、森美忒库二世(Psammeticus II 公元前595~589)、阿普里斯(Apries 公元前589~570)。巴比伦则是尼布甲尼撒统治(公元前604~562)―― 蔡哲民等《查经资料》

 

【思想问题(第廿四章)

         约西亚死后,犹大国的形势每况愈下,百姓被巴比伦王任意掳掠。为什么耶和华容许灾祸临到祂的子民?

         处身于苦难中白基督徒应持什么态度?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