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尼希米記第八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耶路撒冷復興大會】

   一、眾民聚集水門前聽文士以斯拉宣講律法書(1~8)

         1.從清早到晌午,以斯拉讀律法書給能明白的人聽(1~3)

         2.以斯拉站在木台上,助講者分立兩旁(4)

         3.以斯拉念誦律法書,助講者清楚講解意思(5~8)

   二、眾民聽講律法書後的反應(9~12)

         1.先是悲哀哭泣,經勸導後守聖日、分享食物(9~10)

         2.因明白教訓的話而靜默,吃喝快樂(11~12)

   三、眾民遵行律法,守住棚節(13~18)

         1.從以斯拉聽見律法書上載明住棚節(13~15)

         2.眾民遵話出去砍樹枝,在寬闊處搭棚,守住棚節七日(16~18)

 

貳、逐節詳解

 

【尼八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裏。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寬闊處,請文士以斯拉將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帶來。」

   〔呂振中譯〕那時眾民如同一人聚集在水門前的廣場上,請經學士以斯拉將摩西的律法書帶來:那律法是永恆主吩咐以色列人遵守的。

  〔原文字義〕「如同一人」一,一個;聚集」被招聚,招聚自己;寬闊處」廣場,開奉的空間;「請」發言,命令;「文士」飽學之士,經學家;以斯拉」幫助。

  〔文意註解〕「七月」:指希伯來曆制的第七個月,共有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等三大節期(參利二十三242734~36)

         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裏」:指重建城牆完工後,各回到巴勒斯坦的原居地;英本欽訂本沒有本句。

         「他們如同一人聚集」:意指帶著熱情與興奮之情,同心合意地聚集。注意,他們此次並非被招聚,而是自動自發地聚集。

         「水門前的寬闊處」:水門是通往耶城主要水源基訓泉的城門,城門前有較大廣場,容納群眾聚集。

         「請文士以斯拉」:意指眾民主動請教以斯拉,「請」字的原文含有命令的意思,在此可譯作「堅請」或「固請」。

         「耶和華藉摩西傳給以色列人的律法書」:即指日後以斯拉所編訂的舊約聖經中的「摩西五經」。

〔話中之光〕()學生自動自發向教師請教的精神,乃是該有的學習態度;今日聖經教師們最怕遇到的是,有些學生好像被迫不得不參與學習。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二十七4)

 

【尼八2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面前。

   〔呂振中譯〕七月一日、祭司以斯拉將律法書帶到一切聽了能明白的男女大眾面前。

  〔原文字義〕「明白」分辨,理解,洞察;會眾」集會,群體。

  〔文意註解〕七月初一日」:即吹角節(參利二十三24)

         「祭司以斯拉」:以斯拉是文士,又是祭司(參拉七611)

         「聽了能明白的男女會眾」:意指年齡和智能達到可以施教之程度的男女。

  〔話中之光〕()凡是年歲達到可以決定信仰的人,都應接受聖經教育(兒童、青少年或成人主日學);對於尚未信主的成年人,也可以加入慕道班學習。

         ()有些人被油蒙了心,以致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參太十三14~15);我們若是被一些自認為上好的東西()所蒙蔽,以致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恐怕聽了也不明白。

 

【尼八3在水門前的寬闊處,從清早到晌午,在眾男女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讀這律法書。眾民側耳而聽。

   〔呂振中譯〕他在水門前的廣場前面、從天亮到中午、在男女和能明白的人面前一直誦讀;眾民都側耳傾聽這律法書。

  〔原文字義〕晌午」(雙字)白日的一半;「讀」朗讀,宣告;「側耳」開的耳朵。

  〔文意註解〕從清早到晌午」:即指半天的時間。

         「讀這律法書」:指朗讀『摩西五經』中精選的部分,而最適宜朗讀的當推《申命記》。

         「眾民側耳而聽」:意指身心專注地聽講。

  〔話中之光〕()本節提示學習三要項:(1)肯擺上時間——從清早到晌午;(2)具基本學習能力——一切聽了能明白的人;(3)身心專注——側耳而聽。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參啟二7)

          ()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我們若要明白神屬靈的事,就當在教會中側耳而聽,傾聽聖靈藉聖徒所說的話。

 

【尼八4「文士以斯拉站在為這事特備的木臺上。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烏利亞、希勒家,和瑪西雅站在他的右邊;毗大雅、米沙利、瑪基雅、哈順、哈拔大拿、撒迦利亞,和米書蘭站在他的左邊。」

   〔呂振中譯〕經學士以斯拉站在為這事特製的木臺上;在他身旁有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烏利亞、希勒家,和瑪西雅、站在他右邊;有毘大雅、米沙利、瑪基雅、哈順、哈拔大拿、撒迦利亞、和米書蘭、站在他左邊。

  〔原文字義〕「特備」製造,作;台」高台,講壇;瑪他提雅」耶和華的禮物;示瑪」聽聞;亞奈雅」耶和華已回應;烏利亞」耶和華是我的亮光;希勒家」耶和華是我的分;瑪西雅」耶和華所作的;毗大雅」耶和華已贖回;「米沙利」有誰是像神那樣的;「瑪基雅」我的王是耶和華;「哈順」豐富;「哈拔大拿」考慮周全的審判;「撒迦利亞」耶和華記念;「米書蘭」朋友。

  〔文意註解〕站在為這事特備的木臺上」:指站在木製的高台上,即所謂講台或講壇。

         「瑪他提雅、示瑪、亞奈雅、」:共有十三人;這些人的確實身份不明,可能是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13)

         「站在他的右邊,站在他的左邊」:分立主講者的兩旁,一如教會初期五旬節時,彼得主講,其餘十一位使徒和他一同站立(參徒二14~36)。他們分立兩旁的目的可能如下:(1)以行動向聽眾表明尊敬和支持講員;(2)可能因為時間太長,遇講者喉嚨沙啞時,需輪流接替朗讀;(3)可能因為聽眾太多(估計超過萬人以上),需多人一起朗聲複誦講員所讀的經句,才能清楚聽到。

  〔話中之光〕()為神說話,不能只靠一個人單槍匹馬,而須多人同工配搭,互相支持。

          ()在教會中,若沒有肢體同心的站立和支持,就寧可不說教訓人的話;歷世歷代許多偉大的傳道人,都是在台下和台後,有許多的禱告在那裏扶持的。

 

【尼八5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

   〔呂振中譯〕經學士以斯拉在高過眾民以上的地方、當着眾民眼前把書卷展開;他一展開了,眾民就都站起來。

  〔原文字義〕「以上」(原文無此字)展開」開,使鬆開。

  〔背景註解〕眾民就都站起來」據拉比的傳說,從摩西的時候起,以色列人在宣讀律法時都要站起來聽的。

  〔文意註解〕在眾民以上」:原文雖未明文形容他高高站立在上,但根據4節所述,站在木製台上,即表示高出眾人,遠近皆可看到。

         「在眾民眼前展開這書」:古時的經文是寫在羊皮卷軸上,須要展開才能閱讀其上的經文。

         「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表示對聖經和講員的尊敬與謙卑的態度。

  〔話中之光〕()傳道人所傳講的必須根據聖經,所以需要在聽眾面前展開聖經或將經文投影在大銀幕上,先朗讀後講解。

         ()信徒應恭敬聽講聖經,主耶穌也教訓門徒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參太二十三2~3)

 

【尼八6「以斯拉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面伏於地,敬拜耶和華。」

   〔呂振中譯〕以斯拉祝頌了永恆主至大的神;眾民都舉手應聲地說:『阿們〔即:誠心所願〕!阿們〔即:誠心所願〕!』又俯身,面伏於地、敬拜永恆主。

  〔原文字義〕「稱頌」祝福,屈膝;至大」偉大,巨大的;應聲」回應,回答;阿們」真正地,確實地;敬拜」下拜,俯伏。

  〔文意註解〕稱頌耶和華至大的神」:後來猶太人公會中,每逢開始讀律法書之前,必有此慣例,向神獻上稱頌和禱告。

         「眾民都舉手」:此乃同心禱告的姿態(參提前二8)

         「應聲說:阿們!阿們!」:猶太人慣常以重複詞句表達強烈的感情(參王下十一14;路二十三21),此處重複「阿們」以強調完全認同以斯拉的禱告。

         「低頭,面伏於地」:原文直譯『低下頭使鼻子朝地』,表示謙卑、恭敬之狀。

         「敬拜耶和華」:原文直譯『向耶和華俯伏下拜』,表示極度謙卑敬拜神。

  〔話中之光〕()講道之前,最好先在私下有充分的禱告,又在講台上開口前,先向神獻上感謝和稱頌,並仰望神施恩釋放話語,求神傾倒祝福。

         ()講道成功與否,講員和聽眾都有責任,不能單單錯怪講者無能;有功效的講道,乃是講者和聽眾同心合意,謙卑仰望神的祝福。

 

【尼八7「耶書亞、巴尼、示利比、雅憫、亞谷、沙比太、荷第雅、瑪西雅、基利他、亞撒利雅、約撒拔、哈難、毗萊雅,和利未人使百姓明白律法;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

   〔呂振中譯〕耶書亞、巴尼、示利比、雅憫、亞谷、沙比太、荷第雅、瑪西雅、基利他、亞撒利雅、約撒拔、哈難、毘萊雅,這些利未人〔原文:和利未人們〕幫助人民明白律法;人民始終站着。

  〔原文字義〕「耶書亞—耶和華是被拯救;巴尼」建立;示利比」耶和華已使成焦土;雅憫」右手;亞谷」險惡的;沙比太」安息的;「荷第雅」我的最高權威是耶和華;「瑪西雅」耶和華所作的;「基利他」殘廢的;「亞撒利雅」耶和華已幫助;「約撒拔」耶和華已賜與;「哈難」他是仁慈的;「毗萊雅」耶和華成就奇事;「明白」分辨,理解,洞察;「站在自己的地方」所站立的地方。

  〔文意註解〕耶書亞、巴尼、,和利未人」:具名的有十四位,以及未具名的利未人多位,他們與本章第四節所列十三位有別,所站立的位置也不是在台上。

         「使百姓明白律法」:本節所列這些人的任務,是向身旁的百姓,講解台上所宣讀律法書片段的意義,使他們都能明白。

         「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這表示本節這些人乃是分別進入不同的百姓群組中,各自在所屬群組的所在地,向百姓解說律法。

  〔話中之光〕()大規模的聚會,最好能安排一些助講員,各別分擔特定的聽眾團體,使他們就近照料,使所有的聽眾都能理解信息內容。

         ()教會中需要培訓一班人,使他們裝備聖經知識,幫助傳道人,以深化傳講果效。

 

【尼八8「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呂振中譯〕以斯拉清清楚楚地唸那書卷,誦讀神的律法,講明意義,使人民明白所誦讀的〔經文殘缺,意難確定〕。

  〔原文字義〕清清楚楚地」弄清楚,宣告;「講明」設立,建立,賦予;「意思」睿智,洞見;「明白」分辨,理解,洞察。

  〔文意註解〕他們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書」:有二意:(1)8節是4~7節的總結,即指第4節的十三位台上助讀員清楚朗讀律法書;(2)8節是第7節的接續,即指台下助講員,清楚複誦律法書。

         「講明意思」:指台下助講員,向所屬分組的百姓講解所念律法的意思。

         「使百姓明白所念的」:指使所屬分組的百姓都明白所念律法的意思。

  〔話中之光〕()一篇成功的講道,有三項要求:(1)清清楚楚地念神的話;(2)清清楚楚地講解神話中的意思;(3)使聽眾都能清清楚楚地明白而接受。

         ()傳道人一廂情願地在講台上只顧宣洩自己心裡的負擔,而不講究聲音的大小和話語的技巧,也不計較聽眾是否能明白而接受,便是失敗的講道。

 

【尼八9省長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並教訓百姓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

   〔呂振中譯〕做省長的尼希米、和祭司的經學士以斯拉、跟教導人民的利未人、對眾民說:『今天是永恆主你們的神的聖日;你們不要悲哀哭泣』;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

  〔原文字義〕「教訓」分辨,理解,洞察;聖日」神聖的,聖潔的;悲哀」哀哭的;哭泣」哀號,大哭;哭了」(原文和哭泣」同一字)

  〔文意註解〕教訓百姓的利未人」:由本句可以推知,協助以斯拉朗讀並講解律法書的那些人(47),泰半是利未人。

         「今日是耶和華你們神的聖日」:當日即七月初一日(2),乃是神在律法書中所頒定的吹角節,又是安息日(參利二十三24),故是聖日。

         「不要悲哀哭泣」:聖安息日乃是可喜樂又可尊重的日子(參賽五十八13),故不可悲哀哭泣。

         「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意指眾民聽而明白律法書上的話,認識自己已往因無知而干犯律法、得罪神,從心底深覺愧疚,甚至流淚痛哭。

  〔話中之光〕()信徒能因神的話受感而有所反應本是一件好事,但若反應過當,以致趨於另一個極端,便違背了神話語的本意。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一百十八24)!也要趁著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參傳十二1)

 

【尼八10「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呂振中譯〕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喫肥美的,喝甘甜的,將祭肉分兒送給那不能豫備的;因為今天是我們的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為靠永恆主而得的喜樂、就是你們的力量〔傳統:逃難所保障〕。』

  〔原文字義〕「肥美的」肥的部位,珍品;甘甜的」有甜味的東西;不能預備」不堅定,不牢固;主」主神,普天下的主;憂愁」傷害,使苦惱;力量」安全之地,保護。

  〔文意註解〕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意指盡情享受為節期所預備的上好食物和佳釀。

         「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指那些孤苦鰥寡的貧窮人,以及遠離家門的旅客,要與他們分享。

         「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律法書規定,在節日要與孤兒寡婦並寄居的,在神面前一同歡樂(參申十六11)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本句按原文直譯應為:『耶和華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或保障)』,意指凡事討神喜悅,能為自己帶來心靈的益處。

  〔話中之光〕()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基督乃是節期的實際(參西二16~17),吃喝享受主(參約六55)乃是過節期的真正意義。

         ()真實在靈裡享受過基督的人,都承認說,祂是最肥美的,也是最甘甜的。

         ()與別人分享基督,乃是信徒喜樂的原因;傳福音將基督分給罪人,作見證給缺乏經歷基督的人,交通分享靈裡的看見與心得,都會給我們帶來喜樂。

         ()喜樂的秘訣就是:J─O─Y,依著英文字母的次序,是把耶穌(Jesus)放在第一,把別人(Others)放在第二,你自己(Yourself)放在最末後。

         ()基督徒得著堅固的秘訣,就是凡事討神喜悅——神對我們的滿足和喜樂,會成為我們行走天路的力量和保障。

 

【尼八11於是利未人使眾民靜默,說:“今日是聖日;不要作聲,也不要憂愁。”

   〔呂振中譯〕於是利未人使眾民安靜下來,說:『今天是聖日;你們要安然自在,不要憂愁。』

  〔原文字義〕「靜默」安靜,沉默;不要作聲」噓!安靜。

  〔文意註解〕利未人使眾民靜默」:本句再一次證明,協助以斯拉朗讀並講解律法書的那些人(47),泰半是利未人(請參閱9節註解)。「靜默」意指不再悲哀哭泣(9)

         「不要作聲,也不要憂愁」:指既不可哭出聲流露於外表,也不可隱忍於內心。

  〔話中之光〕()基督徒應當裡外一致,不可口是心非。

 

【尼八12「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

   〔呂振中譯〕眾民都去喫喝,也將祭肉分兒送給人,大大歡喜作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

  〔原文字義〕「分給」(雙字)打發,送走;部分,一份;大大」巨大的,大的(指強度)快樂」喜悅,歡樂,高興;教訓」使知道,使認識。

  〔文意註解〕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意指他們因為真實明白神的話,而從裡面湧出極度非凡的喜樂。

  〔話中之光〕()神的話是信徒喜樂的原由(參詩十九8);信徒因神的話而得的喜樂,乃是滿足的喜樂(參約壹一4;約貳12)

         ()我們要留意聽祂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參賽五十五2)

 

【尼八13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

   〔呂振中譯〕第二天眾民的父系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經學士以斯拉那裏,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

  〔原文字義〕「族」家族;聚集」招聚;留心」謹慎的,慎重的。

  〔文意註解〕次日」:就是七月二日(2)

         「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他們就是協助以斯拉教導百姓的人(47911)

         「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裡,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他們自己身為教導別人的人,覺得有必要更進一步認識律法書上的話,所以來請教於文士以斯拉。

  〔話中之光〕()追求認識神的話永無止境,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甚麼都懂了時,就是停止進步,在神面前變成毫無用處的時候。

         ()主的話說:虛心(原文「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惟有謙卑、覺得自己靈裡貧窮的人,才會追求更多得著基督,也才配進入天國。

 

【尼八14他們見律法上寫著,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節住棚,

   〔呂振中譯〕他們見律法上寫着;就是永恆主由摩西經手所吩咐,叫以色列人要在七月節上住在樹枝棚裏;

  〔原文字義〕「見」找到,發現;寫著」書寫,記錄;吩咐」命令;住」居住;棚」樹叢,亭子。

  〔文意註解〕他們見律法上寫著」:意指他們自己在律法書上發現。

         「要在七月節住棚」:七月節指七月份的節期,共有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三個節期(請參閱1節註解),其中最大的是住棚節(參利二十三33~43),長達七日,是從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而第八日又是聖安息日,故七月二十二日也須守節。住棚節要求以色列人住在樹枝所搭的棚內。

  〔話中之光〕()先是起意留心律法書上的話(13),然後就發現書上切合當時的話(指七月節);我們只要立志藉考查聖經以明白神的旨意,就必會得到神的引導。

         ()當日神如何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今日神也如何藉聖經和傳道人的口向我們說話,問題是我們是否像他們一樣有心尋求而得著了呢?

 

【尼八15並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傳報告說:“你們當上山,將橄欖樹、野橄欖樹、番石榴樹、棕樹和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照著所寫的搭棚。”

   〔呂振中譯〕叫他們要在各城市和耶路撒冷宣告,將布告傳播出去,說:『你們要出去到山上,將橄欖樹的枝葉、多脂柏樹的枝葉、桃金孃樹的枝葉、棕樹的枝葉、和茂密樹的枝葉取來,照經上所寫的來搭樹枝棚子。』

  〔原文字義〕「宣傳」被聽見;報告」經過,穿越;野橄欖」多油脂的;「番石榴」桃金孃科植物,芭樂;「各樣茂密」葉子茂密。

  〔背景註解〕「將 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搭棚」:住棚節又名收藏節(參出三十四22),正值莊稼成熟收割完畢,將穀粒收藏起來後,就上山砍取各種葉子茂密的樹枝,拿來在聖殿外空曠處搭棚,住在棚內守節七日,以記念以色列人的祖先出埃及過紅海後,在曠野流蕩四十年的生活。

  〔文意註解〕並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傳報告說」:律法書上並未明載要派人到各處宣傳報告,故本句是指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13),所採取的行動。

         「你們當上山」:因為山上生長著各類樹木。

         「將橄欖樹、野橄欖樹、番石榴樹、棕樹和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即指取來各種葉子茂密的樹枝,作為搭棚的材料,所搭之棚可以遮陽蔽雨。

  〔話中之光〕()宣傳報告」之後,結果是「照著所寫的搭棚」;主不要我們作個「能說不能行」(參太二十三3)的人。

         ()信徒今天在地上,如同在曠野中生活的客旅,暫時搭棚而住(參來十一9);這裡不是我們永遠的家,所以不要太過留戀地上的一切。

 

【尼八16於是百姓出去,取了樹枝來,各人在自己的房頂上,或院內,或神殿的院內,或水門的寬闊處,或以法蓮門的寬闊處搭棚。

   〔呂振中譯〕於是人民出去取來,各人在自己的房頂上搭了樹枝棚子,或是在自己的院子裏,或是在神的院中,或是在水門廣場上,或是以法蓮門廣場上。

  〔原文字義〕「取」帶來,引進;以法蓮」雙倍果子,兩堆灰塵。

  〔文意註解〕各人在自己的房頂上」:古時猶太人的民房是平頂,有台階可以供人上下(參徒十9),房頂上可以搭棚。

         「神殿的院內」:指聖殿的外院。

         「水門的寬闊處」:就是眾民聚集聽講律法書的地方(13)

         「以法蓮門的寬闊處」:以法蓮門是古時通往以法蓮支派所得之地的城門,位於耶路撒冷城牆西面的寬牆和古門之間(參十二38~39),在本書第三章並未記載此門的修建,因此有兩個可能性:(1)當時以法蓮門並未被破壞,所以不需修建;(2)以法蓮門和角門曾經被以色列王約阿施拆毀(參代下二十五23),其後未再修建,僅剩遺址位於城牆之內,作為路標之用。

 

【尼八17從擄到之地歸回的全會眾就搭棚,住在棚裡。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於是眾人大大喜樂。

   〔呂振中譯〕從被擄中返回的全體大眾、就搭了樹枝棚子,住在樹枝棚子裏;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日子、直到今日、以色列人都沒有這樣行過的;眾人都大大歡喜,非常快樂。

  〔原文字義〕擄到之地」被擄之地;「歸回」轉回,被帶回;「嫩」魚,後裔;「約書亞」耶和華是被拯救;「以色列」神勝過;「大大」(雙字)極度地,非常地;巨大的,強度大的;「喜樂」喜悅,歡樂,高興。

  〔文意註解〕從嫩的兒子約書亞的時候直到這日」:指從摩西制定住棚節之後,約書亞率領以色列民進佔迦南美地,直到尼希米修建耶路撒冷城牆完工之年七月。

         「以色列人沒有這樣行」:本句並不表示以色列人從未守過住棚節(參拉三4),乃是說他們從前沒有像今日這樣大規模的守住棚節,從被擄之地歸回的猶太人「全會眾」都搭棚參與,且天天守節(18)

 

【尼八18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神的律法書。眾人守節七日,第八日照例有嚴肅會。

   〔呂振中譯〕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天天誦讀着神的律法書。眾人都過了節七天;第八天照典章有聖節會。

  〔原文字義〕「念」朗讀,宣告;照例」律例,審判,公義;嚴肅會」聚會(分別為聖的或節期的聚會)

  〔文意註解〕從頭一天直到末一天」:指整個住棚節節期。

         「第八日照例有嚴肅會」:第八日是聖安息日,按照律法所訂的條例,嚴守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作。

 

叁、靈訓要義

 

【如何藉傳講神的話造就聖徒】

   一、傳講神話的人

         1.文士兼祭司以斯拉(1~2)——通達神的話律法書(參拉七610~11)

         2.尚有族長、祭司、利未人助講(47)

   二、傳講神話的安排

         1.七月初一日是主的聖日(210)

         2.聚集眾人到水門前的寬闊處(1)

         3.主講員站在木台上,助講員分立兩旁(4)

   三、傳講神話的要領

         1.講給聽了能明白的人聽(2~3)

         2.在眾人面前展開神的話——律法書(1~25)

         3.藉稱頌、敬拜將眾人帶到神面前(6)

         4.清清楚楚的念神的話,並講明意思(8)

         5.導正聽眾,使其對神的話有正確的心態與反應(9~11)

         6.教訓眾人,使其明白而遵行神的話(14~17)

 

【如何領受神的話】

  一、同心合意——如同一人聚集(1)

   二、專心一意——眾民側耳而聽(3)

   三、衷心誠意——他一展開,眾民就都站起來(5)

   四、虔心敬意——眾民都舉手應聲說,阿們,阿們,就低頭俯伏敬拜(6)

   五、憂心悔意——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9)

   六、喜心樂意——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12)

   七、留心順意——留心聽律法書上的話,於是百姓出去(1316~17)

 

【信徒得力的秘訣】

   一、明白神的話——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2~3812)

   二、被神的話感動——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9)

   三、享受並分享神的話——吃肥美的,喝甘甜的,也分給人(1012)

   四、倚靠神的話——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10)

   五、遵行神的話——就搭棚,住在棚裡,於是眾人大大喜樂(16~17)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尼希米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尼希米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