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尼希米記第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內部合諧的挑戰與重建(于宏潔)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應付危難(1~19)(Alan Redpath)

敵阻與得勝(1~14)(賈玉銘)

尼希米記第五章釋義(林獻羔)

尼希米記箋記(五章)(于中旻)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五章)(張策)

 

 

第五章  內部合諧的挑戰與重建(于宏潔)

 

當我們把尼希米記第五章讀完一遍,可能會有點詫異,為什麼在第四章、第六章都講到屬靈爭戰,為什麼在第五章卻插入這樣的記載?這一段的聖經擺在這裡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常從外面,或從今生的角度去看  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但是在  神的眼中, 祂一直要作一件偉大的事,也就是我們常引用的羅馬書828「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連這樣的聖經,我們也常常是從今生,從外在的角度去領會。所以我們可能會作見證說: “我正好需要一樣東西,結果百貨公司大減價。 ”;或是“我今天正好想要去找誰,結果  神就讓他今天放假一天,正好有空。 ”

 

模成  神兒子的形像

我不能說這些事不能獻上感恩,但是羅馬書828,其實是遠遠超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所講的。講到  神叫我們得益處, 是指那些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接著講到這個益處到底指的是什麼,就是我們這些  神預先所知道的人,  神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  神預先在我們身上都定好一個旨意,就是叫萬事互相效力,要把我們這些在祂裡面蒙召的人, 模成  神兒子的形像, 就是叫我們被改變得像耶穌, 讓我們變得像  神兒子一樣的性情。  神在調度萬事, 管理萬有,在我們身上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模成  神兒子的形像, 至終  神的兒子要率領眾子進到榮耀裡去, 讓我們這些被  神召來;被  神拯救的人;被  神所愛的人,在那一天我們生命都被改變了,都像主了,祂就要把我們帶到祂的榮耀裡去。

 

神真正要作的是我們內在的生命

《尼希米記》第五章強調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或是  神在我們身上所有的建造,我們常常是從外表去領會,但是  神真正要作的是我們內在的生命,是我們裡面真實的情形。像我們買會所的事,我們一開始就對弟兄姊妹一再的講,現在也都有很清楚的觀念了,就是  神所要得著的不是一個外在的居所,更不只是讓我們買一個地點很好,環境也比從前好的聚會的場地。外在的居所不是  神要得的,  神要得的是屬靈的居所,  神要建造的,是屬靈真實的建造,是在生命裡面的。

 

仇敵也是要直接傷害我們的生命

同樣,屬靈的爭戰也是這樣。 我們常用表面去看,用我們的遭遇去看,其實屬靈的爭戰,仇敵的攻擊,有外面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牠直接要傷害的是我們這個人的生命,是要傷害我們和  神的關係。 還不在與外面我們生了病,車子壞了,公司裁員,或是家庭不和,一些外在的經歷或遭遇,仇敵真正要破壞的,偷竊、殺害和毀壞的是我們這個人的屬靈生命與我們和  神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在神旨意中能夠真正往前。

 

我們一定要從正確的角度去看  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或是仇敵在我們身上的攻擊,或是我們人生的遭遇上,例如買會所的事,我們都要學習從裡面來看。 並不是說外在的東西不重要,或是全都沒有它的價值, 不是的,外在的環境是要顯明我們裡面內在生命的實情。外面的環境不是我們真正受苦,或是該去埋怨、害怕的,我們真正要在乎的,是我們裡面的情形,環境不過是顯明我們內在生命的實情。

 

戴得生牧師講:當環境發生的時候,如果我們生命裡面所盛裝的是基督榮美的性情,那麼所有的環境,所有的打擊,所有的刺激,不過濺發出基督馨香之氣,不過濺發出基督美麗的生命;同樣的,如果我們裡面所裝的,是肉體、情欲、自私,是敗壞的生命,那麼環境發生,不過是讓我們的醜陋被顯明出來,讓我們認識原來我是這樣一個敗壞的人。所以我們一定需要從外在,從內部這兩個角度來看這一切的遭遇。

 

第五章,  神真正要作的是我們裡面的情形

當神百姓重建城牆時,第四章非常清楚的講到他們外在所碰到的爭戰,仇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們把整個攻擊的力量聯合起來,亞拉伯人、亞捫人,亞實突人、非利士人,這些所有的力量聯合起來,遠遠超過從前只是口頭的威脅。仇敵更猛烈很多,他們要殺害、阻止、攪亂他們重新建造城牆。各方面的攻擊都比從前強,這是外面的。第五章,  神真正要作的是我們裡面的情形,  神要把我們屬靈生命的實情,還有整個教會(那個時候沒有教會,是講到神兒女、神國度裡面的情形)真實的情形,內部不和諧,在主的面前不正常的情形,給顯明出來。

 

神是積極的  神,  神的光照和顯明是為了醫治,  神在我們身上如果有任何的拆毀、管教的工作,也是為了建造,為了叫我們這個人被改變,能夠跟  神的性情有份。在第五章,這個故事非常清楚,我們讀過就能明白。重建的本身需要付代價,是很困難的,再加上還有仇敵的攻擊和攪擾,這是很實在的,第四章已經講的很清楚。在第五章,  神也讓我們看見有一些現實生活的問題,大家仍然有自己生活上的需要、困難,以至於他們無心,甚至有心卻無力來從事這個建造。接著,發現他們就埋怨了,大大的呼號,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局面,沒有辦法再繼續下去,內部有一個非常顯明的衝突、問題發生了。

 

這個問題是表明神兒女中間,缺少真實的愛和關懷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的問題是出在當時的貴冑、官長。因為有一些以色列人非常的貧窮,他們需要種田,他們需要有飯吃,所以他們就去借貸。借貸時,因為本身沒有錢,就需要抵押,有時就把自己的兒女賣給別人作奴婢;葡萄園、田地都抵押出去,歸給了別人。抵押出去還要付利息,所以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在他們中間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和衝突。當尼希米知道這件事時,他就非常勇敢的起來,而且非常智慧的對付這件事,把這件事帶過去。細節在聖經裡面可以讀出來。

 

從表面看,好像是一個民生的問題,一個生活的問題,可是如果更深一層來看時,問題的根本或癥結,還不是外在的,卻都是講到在生命上,或是我們和主的關係上出了問題。這些貴冑和官長,明明弟兄們已經這麼辛苦了,生活這麼貧困了,他們不但沒有在愛心裡對弟兄扶持和幫助,就連借貸還要取利,甚至取很高的利,讓他們根本無力還債,後來就越欠越多。這個問題就表明神兒女中間,缺少了那種真實,同為一體,同是一家人的那種真實的愛和關懷。 這是官長和貴冑在生命裡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這個建造的工作裡,這些事慢慢被顯明出來。我說過  神永遠是積極的  神,  神的目的是要為了要改變我們,針對我們的生命,祂要來醫治我們。這件事情發生,尼希米就起來對付。尼希米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領袖,在這樣的局面裡,他用兩件事情勇敢的對付。

 

第一方面,尼希米自己的榜樣與見證

因為他自己從來不借貸、取利,而且他也從來不利用他省長的職權,向百姓索糧、要錢。聖經上說:「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的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40舍客勒,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為敬畏  神不這樣行。」(尼514-15)這是尼希米的榜樣。尼希米是省長,他有王那裡來的供奉;省長本身又有權力,可以自由的去跟百姓徵收稅收,作為自己額外的收入。歷來的省長都是這麼作,甚至他們的僕人都可以自由的出去向百姓去收稅,加重百姓的擔子,但是尼希米和他的弟兄12年從來不作這件事。尼希米素來是一個充滿愛,把神家、神兒女擺在心中,有很具體的見證和榜樣。

 

第二方面,尼希米勇敢的把準繩拉在百姓中間

他起來責備他們,甚至招集大會攻擊他們。他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與外邦人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我又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  神嗎?不然, 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尼589)尼希米起來對付這件事,甚至他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  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尼513

 

我們看見尼希米,他能為神家的好處,起來對付這件事。他的重點不在去處罰、責備這些行動不善的人。他希望神家裡能夠回到對的情形;錯的地方,我們要勇敢的去面對,而且勇敢的去糾正、勸導。後來的情形也讓我們看見這些人的順服,他們甘心的順服,也是非常的感動。不再取利,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尼希米的處理也好,官長、貴冑們的反應也好,都是很美的一件事。該說的勇敢的說,不避諱的說,在愛裡面說;該被糾正的,該悔改的,該改進的,他們也在主面前坦然,沒有埋怨,沒有惱羞成怒,沒有不甘心,他們是在主面前有一個很美的順服。這是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一個得勝的圖畫和局面,這是  神所要得著的。

 

神真正在乎的是我們內在的生命,是我們屬靈的實際

希望不管在個人的難處,或是在教會往前的時候,我們的眼目不要只注重在表面、外在的東西,其實  神真正在乎的是我們內在的生命,是我們屬靈的實際,  神真正在乎的,是我們和  神之間的關係,我們和弟兄姊妹之間真實的關係。第五章插進這件事情,好像和建造沒關,其實跟建造太有關係了,因為  神所要的建造不是只有外在的,  神是藉著外在的,來建造我們內在的生命。我們買會所的整件事,從頭一天,直到今天,  神一直是作在我們中間,有我們個人內在的生命跟  神的關係,也有整個教會屬靈的實際,  神都在顯明,都要來改變,要來提升,幫助我們成熟。當我們真正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時,我們心裡應該非常的感恩,而且要非常積極地接受  神在我們中間的工作。如果不是藉著買會所的事,就著正常的情形,我們很多的地方都覺得感恩。弟兄姊妹沒有難處,大家也沒有不順服的情形,大家也都很單純的要主,彼此之間也那樣的相愛、相顧。 

 

神藉著買會所,幫助我們能得到  神的上好

神特別愛我們,也特別揀選了我們,  神藉著買會所這件事情,有這麼多的挑戰,  神一再、一再地顯明,也光照我們裡面的缺欠,還有許多的未得之地。不管是個人,我們的家,整個教會,都在主面前發現真是有許多未得之地。這樣的光照,或是帶領是為了要幫助我們能得到  神的上好, 要幫助我們竭力得著  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要我們得著的。這就是保羅所說的: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  神在基督耶穌裡所要我得著的。(腓312)所以,保羅後面又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

 

神的光照是為了醫治,  神的拆毀是為了建造

保羅對主的認識,他所得到的啟示,他三層天的經歷,他全備的恩賜,他身上復活的大能,他服事的果效,我們都望塵莫及,他遠遠在我們前面,可是他仍然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因為保羅知道一件事,不是他沒有得著,也不是他得著的不多,而是當他每一次把已經得著的,跟  神想要叫他得著的,  神在基督把那個測不透的豐富,要賜給他的相比,他就覺得得著的太少了。巴不得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有這樣積極感恩的心,  神顯明我們的未得之地,我們就要更積極,更主動的得著它;  神顯明我們生命的缺欠,  神要來改變我們,我們就應該感恩,因為  神的光照和顯明是為了醫治,  神的拆毀是為了建造。  神在我們身上每一次的工作是為了把永遠的、上好的留給我們。

 

就著我們個人,都有很多的問題,如果不是藉著環境的難處,或是整個教會所面臨各樣的挑戰,很多時候顯不出我們生命的實情。  神早知道,因為我們在祂的面前本相都是赤露敞開的,但是問題是我們不知道,所以  神需要藉著這些幫助我們看見,來顯明。教會裡,我們個人身上,  神一再、一再地工作,當我們用信心,用感恩的心,積極的來跟隨,來接受的時候,這種不多的機會,真是給我們帶來莫大的祝福。有多少人在信心上被  神提升、突破;有多少人在奉獻的事上, 他們在愛中,甘心的把從前捨不得的,或是所需要的財物奉獻出來,那真是太美的見證,瑪門大大受到羞辱,仇敵在我們身上大大受到羞辱。許多的人在這裡順服,雖然他們裡面不是太明白  神為什麼叫我們買這麼大的會所,或是心中有許多的困惑,可是他們學習相信  神的帶領,順服神家的帶領,這都是很美的見證。

 

分別為聖,對付自己的罪,不容當滅之物存留

也有很多的人實際的參與,付了許多的代價,犧牲了睡眠,犧牲了家庭的時間,休息的時間,他們在這裡開會,禱告,在這裡為神家奔波。也有許多的人為著這次的事情,學習過分別為聖的生活,對付自己的罪,不容許有當滅之物的存留,免得“以色列全家”受到虧損。當我們這樣數算時,發現  神在我們中間有說不盡的恩惠,祂的每一個工作都是美善的,祂為我們作可以存留到永遠的真實建造。第五章從表面看好像是在處理一個衝突、矛盾,或處理一個生活的需要和問題,但是其實  神在這裡所針對的是人生命裡的問題,是神家裡面屬靈真實情形的處理和對付。

 

真希望我們一起有這樣的看見,也希望各小組週五的查經,不覺得是在讀一個故事,因為他們所發生的這個現象在我們中間並沒有發生。我們並沒有官長、貴冑,並沒有一些有錢的人讓窮困的弟兄姊妹受苦。但是背後屬靈的意義,這章聖經要讓我們看見的是什麼?要讓我們學習的是什麼?希望我們不僅自己掌握住,能夠利用週五的聚會,很真實的帶領弟兄姊妹, 在神兒女中間以身作則的作見證,或是面對自己生命中的未得之地,面對我們生命中的缺欠,  神到底藉著買會所,或是藉著我們個人目前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家庭上,在健康上,我們所碰到的困難和挑戰,  神到底在作什麼?  神要我學什麼?  神要我得什麼?這是非常寶貝的學習,這也是在信心中來看一切遭遇,一個非常有福且重要的學習。

 

大本詩歌276首,有三節詩歌,講到求主幫助我們更愛主,與主更親密,我們犯罪的時候更愁苦。他裡面講了“更”,一共講了24個。我們可以在結束的時候唱這首詩歌,每一個人都很謙卑的去面對主:“主,到底最近你在我身上的工作,是要叫我在哪個點上能夠更長進?我的未得之地,讓我能夠更勇敢的起來去征服,去得著。 ”弟兄姊妹,我們好好為這次聚會禱告,在主的面前自己以身作則,自己先讓聖靈來光照,在主面前省察自己:我到底該學什麼?該得什麼?我到底得著了沒有?還是我耽延,沒有得著呢?希望我們能夠把這樣子的負擔傳遞的清楚,幫助個人,整個小組都起來,來得著我們該得著的。

 

禱告:

主啊!我們的心感謝!每一章的聖經都不是偶然的,背後真是有許多的功課要叫我們學習。既然所在乎的是我們裡面,內在生命的實際, 在乎的是我們裡面跟真實的關係,在乎的是我們在的旨意中。 到底我們是處在怎樣的地位和情況?到底我們在神家裡面真正的情形是什麼?主啊, 我們求藉著這些日子,不管我們個人,或是整個教會的遭遇,不讓我們只是在表面上反應,讓我們能夠更有智慧,更謙卑的回到的面前,讓來光照我們,看看真正要得著的是什麼?真正要給我們的是什麼?真正要我們得,要我們學的是什麼?主啊!不讓我們浪費這些機會,讓我們在面前能有真實的長進和得著。謝謝,求祝福各小組的聚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于宏潔《同心合意恢復見證》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應付危難(1~19)(Alan Redpath)

 

08應付危難(尼五1~19)

【內部的危機】「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有的說,我們和兒女人口眾多;要去得糧食度命。有的說,我們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得糧食充飢。有的說,我們已經指著田地、葡萄園,借了錢,給王納稅。我們的身體,與我們弟兄的身體一樣,我們的兒女與他們的兒女一般;現在我們將要使兒女作人的僕婢,我們的女兒已有為婢的;我們並無力拯救;因為我們的田地、葡萄園,已經歸了別人」(1~5)

       那與神的工作相敵對的惡者是個殘酷的仇敵,牠從不同的角度攻擊──從來不讓神的兒女空閒著,而尼希米在這裏所抗拒的,實際上並不是甚麼外來的攻擊,乃是百姓中內部的紛爭;這件事幾乎毀壞了全部的工程,是尼希米在工作中所面對的最困難的問題。

       由於下列四種原因,導致那時的耶路撒冷地區,發生了嚴重的糧食恐慌:()許多猶太人相率歸回,使那地方人口大為增加。()當他們分散的那些年間,無人耕種田地,以致當地所出產的糧食,原本就不夠供應許多人的需要。()也許那時候大家熱心修造城牆,而忽略了耕種的事。()百姓仍須向王繳納重稅。

       很不幸的,少數有錢有勢的猶太人同胞,竟利用這種機會漁利。他們不顧別人的死活,放債索取高利息;以苛刻條件借錢給人,收他們的抵押品;把別人的兒女收進來作奴隸,使他們父母無法贖回。他們這種營私取利的不正當行為,在神的百姓中造成誤會、擾亂、摩擦、不信和猜忌。百姓們先前是同心協力共赴事工,如今在感情上形成分裂。

       有一件事最足以危害神的工作的,就是屬神的人彼此不和睦。你如果要破壞神的工作,只要挑起彼此間的誤會、灰心和猜疑就夠了。雖然許多人有共同的目標,他們在感情上若不能合一,工作就無法維持下去。

 

【應付危難】「我聽見他們呼號,說這些話,便甚發怒。我心裏籌畫,就斥責貴冑和官長,說,你們各人向弟兄取利。於是我招聚大會攻擊他們。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與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麼?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我又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麼?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我和我的弟兄,與僕人,也將銀錢、糧食借與百姓;我們大家都當免去利息。如今我勸你們將他們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眾人說,我們必歸還,不再向他們索要,必照你的話行。我就召了祭司來,叫眾人起誓,必照著所應許的而行。我也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會眾都說,阿們,又讚美耶和華。百姓就照著所應許的去行」(6~13)

       尼希米可以說是一個基督教的領袖人物,領導著一種屬神的事工,他面對工作上所遇到的內部危機,他並不躲避面對事實,他立刻招聚大會,糾正錯誤,使修造城牆的工作得以繼續進行。尼希米對付此種局面,表面上看,好像是藉著組織和說服,實際上,他是憑著他自己絕對無可指責的生活,讓那些營私取利的貴冑、官長,自覺羞愧,無話可答。

       基督的教會從事任何一種榮耀神的工作,她所受的攻擊,總是內部紛爭比外面進攻更加可怕;而問題的發生,常常是因為大家容忍某種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存在的緣故。

 

【基督徒生活工作的原則】「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並沒有置買田地;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裏工作。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雖然如此,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重。我的神阿,求你記念我為著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14~19)

       從這裏所記我們知道他是當地的省長,在他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負擔,私自取利。不管在他周圍的百姓如何貧窮,或淪為奴隸,或其他不公不義的事,作省長的常是只顧自己先不要吃虧,他的需要必須有人供應。所以若是尼希米照樣而行,也不足為奇。在此,他面臨一個選擇。如果他照樣向百姓取利,並不是甚麼了不得的事,但是他知道過著自我放縱的生活,會破壞整個為神而作的見證。但尼希米說:「我不這樣行。」他對此有獨特的立場。

       從尼希米能面對會眾說:「...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15)這一句話中,我注意到有三個重要原則,可以使基督的教會和基督徒們獲得生活與工作的勝利。

       第一,必須持守另外一種態度。「我不這樣行,」除非你我作基督徒能對今日許多虛浮事情常常說出這一句話,我們的生活與見證必歸失敗無疑。此種不與世俗同流的態度,乃是基督徒正直生活的基礎。行事照著別人的樣子自然是很容易的事,一半是因為膽怯的緣故,一半是因為天性中有一種歡喜照別人一樣的心理。人很容易想因為千千萬萬人都過那樣的生活,我們也可以過那樣生活,在甚麼樣的人中就照甚麼樣人的樣式行事,可以省掉許多麻煩。我相信此種生活態度是今天基督教的致命傷。

       這個原則可以應用在基督徒對真理的信仰態度。許多時候,大多數人所說的話是錯誤的,真理只站在少數人的一邊,因此我們必須小心,對我們所信的聖經真理,一點一畫都不要馬虎讓步。聖經是神的道,是聖靈的寶劍,而且教會是根據這本聖經而產生,也只有建立在聖經真理之上,教會纔能長進。

       第二,不要效法世俗。有一個初信主的人到跳舞廳跳舞,與初識的舞伴在談話間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對方很訝異地說:「天哪!你在這裏作甚麼呀?」可見世上的人眼中基督徒的標準比許多基督徒所定的還更高。這世界盼望看到一個與眾人有分別的男人或女人。但是今天太多基督徒,一直切望要每個人看出他在道理上與眾大不相同,但在實際生活上卻是一點分別也沒有。

       大家都知道,今天有許多不道德的事情,在二十年前在基督教國家中為人所不齒的事,但在今天不但人不以為怪,甚至還有人鼓勵去做。男女之間於結婚之前不應有之關係,在今天竟被認為正當的事情。在美國、英國等所謂基督教國家,道德水準的低落,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在二十年前被認為非常錯誤的事情,在今天竟被認為「不要緊」。好些事情因大家都如此,而變成了司空見慣;我怕在你的道德生活,你的思想,也不知不覺中降了標準。但尼希米說:「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

       許多男女青年從學校出來,父母為他們禱告,教會對們關心,盼望他們行事正直,成為生活聖潔的基督徒。然而,曾幾何時,他們竟被罪惡的潮流所吞沒,作了不道德的事情,他們的一生就這樣毀壞了。

       許多中年人,他們接觸一些骯髒污穢的事,頭腦中充滿著情慾不潔的思想,因此他們不禱告,也不讀經,並且失去生活的見證。任何人若不是他的生活可以面對大眾無可指摘,絕不敢擔任教會事工的領袖。他必須是能說:「我不這樣行」的人。

       人非聖潔不能見神。我們必須存感謝的心仰望主,因為耶穌基督的血使我們的生活成為清潔。我們把尼希米所說的話,換用新約的話說,就是「我因為愛主耶穌,不這樣行。」這是唯一使我們的生活成為聖潔和得勝的基礎,也是可以使人和神有正常關係,使他有清白潔淨生活的唯一動機。

       許多人說「我信聖經」,但你若細察他們的內心,仍會發現有罪惡的淵藪。無論你所信的是那一種教義,若不是你所信的能領你的品德到一個地步,和今天世界上許多人所行的完全相反,那麼你的靈性經歷仍是沒有價值的。

       第三,有一種得勝的力量。這得勝的力量是從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的。在十字架不但有神的愛激勵,而且有巨大力量足以驅除罪惡,並在人的生命中注入聖潔。十字架是聖潔生活的基礎,也是聖潔生活的中心。人若只到十字架面前得赦免,他絕不能知道甚麼是得勝的生活;他必須停留在十字架那裏,直到他認識甚麼叫作聖靈治死肉體情慾。那個在十字架上受死的生命,那個勝過死亡的無瑕疵生命,如今可以讓每一個信徒自由支取。祂可以藉著聖靈進入我們心中,並在我們裏面活出聖潔的生活。我們不能得勝,但是祂卻能!把我們自己放在祂的權柄之下,我們就能勝過仇敵。

       ...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得勝的秘訣在於不單是對罪惡說「不」,同時也要對神的旨意和目的說「是」。尼希米在消極方面拒絕那當拒絕的,同時在積極方面進行那當進行的。只有站在無可指責的生活優勢上面,我們可以受人的敬重,並且作一個稱職的教會領袖。以這個為起點,神可以把我們造成祂手中的利器,成為許多人的祝福。――Alan Redpath《基督徒勝利的工作――尼希米記的訊息》

 

 

敵阻與得勝(1~14)(賈玉銘)


第七章 敵阻與得勝

41614

善惡不同途,光暗不並立,猶大人既為神的選民,自難免遭世人反對。當尼希米率眾賦歸,建造聖城時,仇敵四起,百般阻止、陷害。

一、敵人 尼希米的敵人中:(一)有參巴拉是撒瑪利亞人(41~2),即猶太與外邦調和的種族,亦即混血的猶太人,正像今日教中的調和派。(二)有多比雅系亞捫人(43);乃羅得之後(1938),與猶太人為堂弟兄,且與猶太人有親戚的關係(618)。(三)有基善是亞拉伯人(61);是亞伯拉罕之妾所出,代表教中由血氣而生的(加429)。(四)更有靠近敵人居住的猶大人;也就是染了敵人色彩,受了敵人的鼓動,來與尼希米為難的(412)。這是表明會中與世俗接近的信徒,也常是作了會中倒戈的人。尼希米的敵人,皆非外人,不是變相的猶太人,即是不足色的猶太人;或是生在猶太會中的非猶太人;也或者是與世俗接近與主較遠的猶太人。今日與教會為敵,敗壞教會工作,阻礙教會進步的,何嘗不也是與教會有關,而實非教會本身肢體的有名無實的信徒呢!即按靈性方面說,他們是今日會中的亞捫人——堂弟兄。亞拉伯人——屬血氣的。以及撒瑪利亞人——信仰不純之調和派。以及在靈性上失了能力,雖系信徒仍為世俗利用的猶太人——屬世界的信徒。這些敵人平素大概彼此沒有什麼關係,到起來反對尼希米建城的時候就彼此聯合,大家同謀要來攻擊耶路撒冷48)。正像彼拉多同希律王,平素雖然有仇,到起來對付耶穌,要把他釘十字架的時候,就彼此成為朋友了(路2312)。

二、阻難 敵人阻擋尼希米所用的方法與手段,也是如以斯拉書所論敵擋所羅巴伯建造聖殿,所用的方法是相同的。當以色列人建造聖城時,用此方法阻擋尼希米,以後以色列人建造聖殿時,亦用此方法阻擋所羅巴伯;在今日仍是用此方法阻擋信徒。

(一)惱恨——“參巴拉聽見我們修造城牆,就發怒,大大惱恨41)。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聽見有人來為以色列人求好處,就甚惱怒210)。希奇啊!以色列人建造聖城,與他們何干呢?為什麼聽見有人為以色列人求好處就甚惱怒呢?這無非是出於嫉妒,正是撒但在伊甸園裡,引誘始祖犯罪的慣技——無非是嫉妒。

(二)嗤笑——“嘴笑猶大人(41)。 嗤笑原文是譏誚戲弄的意思。惱恨是存之於心,現於形色;嗤笑是用言語,冷譏熱嘲地諷刺人,就如亞捫人多比雅所說:他們所修造的石牆,就是狐狸上去也必跐倒,無非是譏諷猶大人工作之徒然。

(三)輕視——不但出言嗤笑,也是從心裡輕視說:這些軟弱的猶大人作什麼呢?要保護自己嗎?要獻祭嗎?要一日成功嗎?要從土堆裡拿出火燒的石頭再立牆嗎?42 這真是藐視人已到極處。當然信徒在世人眼中看來,真是軟弱的,是不能保護自己的,是無勢無力的小群,工作像是不能持久,決不是一日成功的。城牆既已焚毀,所餘土牆等非但不能用以建城,不也是成了極大的妨礙嗎(410)?不但世人眼中看是可藐視的,信徒自己也自覺是可藐視的,誠然是軟弱無力不能保護自己。敵人哪裡知道,信徒所靠賴,究竟不是自己,乃是那位萬有萬能之主啊!

(四)擾亂——“大家同謀要來攻擊耶路撒冷,使城內擾亂48)。他們為攻擊聖徒,就彼此同謀成了朋友。

(五)恫嚇——“敵人且說:趁他們不知、不見,我們進入他們中間殺他們,使工作止住’”411)。參巴拉和基善就打發人來見我,說:請你來,我們在阿挪平原的一個村莊相會。他們卻想害我62)。

(六)造謠——“參巴拉第五次打發僕人來見我,手裡拿著未封的信,信上寫著說:外邦人中有風聲……你和猶太人謀反,修造城牆,你要作他們的王’”65~6)。這無非是造謠言,我就差遣人去見他說:你所說的這事,一概沒有,是你心裡捏造的’”68)。世人捏造謠言譭謗信徒,原不足奇。耶穌說:人若因我辱駡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譭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太511)。

(七)自私——因敵人種種攻擊,以致工作廢弛,進行遲緩,貴胄官長就有多人趁機置產買田,放債取利(51~13),使百姓因貧苦呼號怨歎。

(八)行賄——參巴拉等又行賄買示瑪雅,要尼希米進入神殿躲避,免得被殺。賄買他的緣故,是要叫我懼怕,依從他犯罪,他們好傳揚惡言譭謗我613~14)。總之敵人為攻擊神的子民,所用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心中惱恨,用言語譭謗;用信恫嚇;用金錢賄買;用計謀陷害;用手攻擊;用親友誘惑。于第5章所載,其中停頓了極長時間,聖工未能進行,諒亦必有藉權勢的力量。希奇啊!神民的工作,究于世人何涉!為什麼惹動他們百般阻擋攻擊呢?這無非是出於那位仇敵撒但。參巴拉等也無非是作了他的工具而已,又何足怪呢?

三、獲勝 敵人無端侵害,固然希奇,神僕安然取勝,亦更覺希奇。尼希米勝敵之法亦為歷代作聖工者,留了美好的模範:

(一)敵人輕視嗤笑我以自信堅定勝之(220 敵人聽見就嗤笑我們……我回答他們說:天上的神必使我們亨通。我們作他僕人的,要起來建造;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自知是主的僕人,所作的是主的工;果有自信力,心中堅定不移,自不怕敵人的藐視嗤笑。

(二)敵人造謠譭謗我以祈禱勝之(43~6 他們發怒藐視,我們的神啊!……求你使他們的譭謗歸於他們的頭上,……不要遮掩他們的罪孽。他們譭謗正是譭謗自己,他們所說的,要歸於他們自己頭上,我何必為他們的惡言傷心呢?只要自己腳踏實地,就不怕人的譏消譭謗。聞謗若辯,如火上加油,越著越熾;聞謗不辯,如灶底抽薪,不久即熄。

(三)敵人同謀擾害我以協力抵防勝之(48~22 敵人為攻擊神的兒女,尚能共同設計謀害,何況神的兒女們,在主裡為同工,當如何同心禦敵協力工作呢?如果信徒能在主內連合為一,同為真理站在一條戰線上,敵人雖狡惡,也就無隙可乘了。

(四)敵人利用友人陷害我以明察自尊勝之(610~14 示瑪雅勸尼希米躲到殿裡,尼希米看明神沒有差遣他,便說:像我這樣的人,豈要逃跑呢?”“像我這樣的人,不是可以因朋友情面,或好聽的言語誘惑,可以通融的;縱然他人可以如此作,我豈要我豈能呢?

(五)敵人利用人的自利心我以清廉犧牲勝之(51~19 長官與百姓中,多人自私自利,大有誤於聖工之進行,我則以清廉犧牲之模範,使大家感悟。假若我與他們一樣自私,我怎樣使他們甘心受責,靜默不語,無話可答呢?(58 又如何使他們歸還”“利息511),並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呢?(513)。我奉派作猶太地的省長,……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514~15)。別人雖如此行,但我不如此行。我不但不這樣行,並且我未置買田地,又供給一百五十人每日在席上吃飯。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重。尼希米既如此清廉犧牲,一面責備人的話,人就沒法不聽,一面也就作了眾人的好榜樣。這真是神僕勝敵的妙法,令敵人無疵可指,得不著批評的把柄。

由上以言,尼希米勝敵之妙法,不外首重祈禱,靠救主大能的蔭庇——對神;繼則捫心無愧,腳踏實地——對己;再則大家協力,一面盡力工作,一面時時提防——對人;仇敵雖陰險,也就不足慮了。

 

尼希米記第五章釋義(林獻羔)

 

第五章  貧民怨嗟

 

猶大人雖然對付完外敵,但內怨又來了。

從第4章岔開,第5章提到富人剝削窮人。當時貧窮情況已存在。窮人協助建城就沒有時間種植,以致造成饑荒(3節),又收重稅(4節)。他們只得把產業作抵押、賣兒女為奴。

一、富剝貧使怨(15節)

貧窮與建城無關,因為只建了52天,但尼希米不許他們離開耶路撒冷(422),這就加劇了他們的貧苦,造成經濟危機,所以百姓埋怨(51)。

1.第1類,沒有田地的人(2節)

他們每人每月需要200250公升糧食養家。

2.第2類,用田地抵押(3節)。

3.第3類,“給王納稅”(4節)

他們的年稅約17萬公升金幣。

43類人賣兒女為奴(5節)

他們怨,越久越少人建牆了。

1)波斯王時:

他們無力償還,都為奴僕。

2)以色列人負債:

他們只以雇工身分服侍債主(利253940),第7年才得自由(申151218)。

3)他們被擄至巴比倫時:

那時,家人仍能團聚;現在就要賣兒女為奴。

二、尼希米處理這事(尼5613

1.尼希米聞怨而怒(610節)

1)“便甚發怒”(6節):

這是對社會不公的義憤(可111517,參弗426)。

2)怒責(尼5710):

① 高利(7節):“取利”,是高利。

② 為奴(8節):律法禁止以色列人為奴,只可像雇工(出218,利25394248)。

③ 當免利息(尼510):特別對同胞。

2.誓將田產歸還負債的人(1113節)

1)“如今我勸你們”(11節):

“百分之一的利息”,很低,但以月計就重了。律法禁止取利(出2225):“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箴1917,參1431

2)“我也抖著胸前的衣襟”(尼513):

這是有口袋的腰帶,是古人藏錢的地方。

“凡不成就這應許的”,就招咒詛。

三、尼希米廉潔、解百姓疾苦

1419節)

這是尼希米的自白,是12年之後的事。他以身作則,犧牲自己,解民疾苦(注意1819節,來610)。

1.尼希米的自白(尼514

尼希米任省長12年(西元前445433年)後,被召回宮庭(136),後來他再回耶路撒冷(137)。

省長有權利從稅收中支付自己的開支,但尼希米沒有這樣做:“沒有吃省長的俸祿”(51418)。

2.“在我以前的省長”(515

1)可能是前撒瑪利亞省長兼管猶大。

2)“加重百姓的擔子”:

波斯慣例,免廟宇人員的稅收,這就加重百姓的擔子。省長如果苛稅,下屬就更甚。

3.拿錢招待各地賓客(1618節)

1150人(17節):

所羅門曾多次款待賓客(王上86265)。

2)“肥羊”(尼518):

特選6只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指雞。

                

馬太亨利說:“有人有財沒有子女承受;有人有子女卻沒有財產。兩樣都有的當謝恩;兩樣都沒有較易滿足。子女多,物業少,當全心仰賴神。”

 

 

尼希米記箋記(五章)(于中旻)

 

  敬畏神與愛鄰舍

  我們的身體與我們弟兄的身體一樣(尼五:5

  愛鄰舍是神的命令,對神的子民來說,是當行的事。在強敵環伺的境況下,也是智慧的事。因為愛鄰舍,可以彼此同心合力,與個別的安全有關。
  建造耶路撒冷城牆的人,同時要面對仇敵攻擊的危險,現在還有了後顧之憂: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問題。說來很不屬靈,但卻是實在的:“我們的身體與我們弟兄的身體一樣,我們的兒女與他們的兒女一般;現在我們將要使兒女作人的僕婢,我們的女兒已經有為婢的。我們並無力拯救,因為我們的田地,葡萄園已經歸了別人!”(尼五:1-5)自己在作主的工作,卻生活困難:為主工作而借債,沒有信心;兒女給外邦人作僕婢,豈不羞辱主名?修造了城牆,並不防止借貸契約的合法性。就算城牆修好了,享受安全和保護的,只限於富人,並沒有把我們圈在裏面,有甚麼意義?難怪其發怨言,說不屬靈的話了。
  尼希米怎麼說?他可以推說:“我只管屬靈的事,這些事我不管!”他可以責備那些發怨言的人:“愛主不能後人!有力應該出力!”雖貧窮人沒財沒勢,但神的僕人為他們說話,公正的敢說富人也會有錯,不是有錢有理。他責備借錢的人:

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的弟兄,就是賣與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嗎?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尼五:8-9

  尼希米為此召集大會,向他們指出:不要怪人發怨言,要追究造成的原因。弟兄缺乏應該幫補;你們倒乘人之厄,放債取利,壓榨窮人。他更看深一層:肢體不關心肢體,是與元首出了問題;因此,不關心肢體,是不敬畏神的表現;我們對弟兄沒有愛心,外邦人看見了,就會毀謗,說我們的的信仰是假的,沒有價值。他要求大家遵行神的旨意,不向弟兄收利息。
  神的僕人說話有力量,不在他有權勢,而在於有美好的榜樣。他不把作領袖為發財的途徑,而是自己犧牲,“甘心樂意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尼五:14-19;林後一二:15)。
  主耶穌教訓門徒彼此相愛:祂自己先作了榜樣,“我怎樣愛你們”;門徒能有愛心而實行出來,“眾人因此就認出”我們的信仰(約一三:34-35)。這是“圈內人”的實際。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五章)(張策)

 

06

 

消除內憂

   

讀經:尼5

內容:

一、民怨沸騰

5:1  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 

5:2  有的說:我們和兒女人口眾多,要去得糧食度命。” 

5:3  有的說:我們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得糧食充饑。” 

5:4  有的說:我們已經指著田地、葡萄園,借了錢給王納稅。 

5:5  我們的身體與我們弟兄的身體一樣;我們的兒女與他們的兒女一般。現在我們將要使兒女作人的僕婢,我們的女兒已有為婢的。我們並無力拯救,因為我們的田地、葡萄園已經歸了別人。” 

抵禦外敵的措施剛剛安排妥當,內部又發生了問題,民間怨聲載道。當時應當是遭遇了饑荒(3節,充饑,意思是抵禦饑荒),以至於糧食短缺、糧價暴漲。為了得到糧食活命,沒有田地的,只好賣兒賣女(2節);有田地、房屋的,被迫抵押換取現款(2-3節;大麥在四、五月間收割,小麥在五、六月間收割;而造城牆則在八、九月,饑饉的陰影籠罩鄉間,影響建造工程);有的須繳納賦稅而債臺高築(4節)。抵押了的田地、房屋,因為債項不能按時還清,有的已經被債主取去,兒女作了僕婢,自己也無人身自由(5節)。

本章1-13節所記的民間貧困現象與建城無關(建城只用了52天,6:1,15),但尼希米不准工人離開耶城(4:22),可能加劇了某些農家的困苦。因此,到城裡繼續建造城牆的百姓越來越少,怨聲隨之而起:同樣是人,同屬一個民族,為什麼有的為奴,有的作主人呢?

二、嚴厲批評

5:6  我聽見他們呼號,說這些話,便甚發怒。 

5:7  我心裡籌畫,就斥責貴胄和官長說:你們各人向弟兄取利!於是我招聚大會攻擊他們。 

5:8  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與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 

尼希米聽到沸騰的民怨,非常難過,也極其震怒。他很清楚,重建城牆是為了保障百姓安居樂業,但對於猶太人來說,最堅固的保障並不是城牆,而是神,是他們對神的敬畏、順服。曾經他們的君王一再修築防禦工事,但一旦不順服神,就很快被外敵侵犯,直到最終被擄外邦、飽受欺淩。現在因著神的憐憫,好不容易才回到故土,重建家園。既然如此,就應當敬畏神、順服神,團結友愛,齊心協力,構建最堅固的屬靈防禦體系。但現在富足的同胞竟然剝削壓迫貧窮的同胞,放債取利,公然違背律法(出2225;利25:36),以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這無異是在摧毀屬靈的保障。既然屬靈的保障已經搖搖欲墜,建造物質的城牆又有什麼用處?

尼希米清楚事情的利害關係,就嚴厲的斥責這些為富不仁的債主;又召開大會,公開批判這種醜惡現象。會上,他發出沉痛的責問:既然他以及所有愛神的猶太人竭盡全力的贖回賣給外邦人的同胞,同胞之間為什麼還存在著奴役現象呢!難道他還要竭盡全力從同胞手裡贖回同胞?尼希米義正詞嚴的責備讓這些貪婪悖逆而又冷酷無情的債主們啞口無言、無地自容!

三、解決辦法

5:9  我又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 神嗎?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譭謗我們。 

5:10  我和我的弟兄與僕人也將銀錢、糧食借給百姓,我們大家都當免去利息。 

5:11  如今我勸你們將他們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 

5:12  眾人說:我們必歸還,不再向他們索要,必照你的話行。我就召了祭司來,叫眾人起誓,必照著所應許的而行。 

5:13  我也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 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會眾都說:阿們!又讚美耶和華。百姓就照著所應許的去行。 

尼希米又繼續責備這些債主們所行的不好,是神不喜悅的事情。他們應當敬畏神,否則,就難免被仇敵譭謗攻擊(9節)。而借貸的事情大家都有份,因此他提議免去利息,歸還用作抵押的田地、房屋和已經收取的利息,釋放因債務賣身為奴的同胞(10-11節)。他的提議得到了債主們的積極回應,紛紛表示同意(12節)。為了保證落到實處,不流於形式或者空談,尼希米召來祭司,叫債主們當眾向神起誓,說話算話;如果說到做不到的話,求神懲罰他們,把他們的家產和收入化為烏有。他們也表示完全同意,並且讚美神,然後就兌現承諾(12-13節)。

13節提到的抖著胸前的衣襟,是用看得見的動作形象的表達家產被抖空的意思,因為胸前的衣襟是古人藏錢的地方。

四、以身作則

5:14  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 

5:15  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 神,不這樣行。 

5:16  並且我恒心修造城牆,並沒有置買田地,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裡做工。  

5:17  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 

5:18  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雖然如此,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重。 

5:19  我的 神啊,求你紀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

本章最後尼希米記下是怎樣以身作則、盡可能減輕百姓負擔的:

1、擔任省長十二年(主前445-433年),他或者在他離開之後代行省長的弟兄(1:2),都沒有要省長的俸祿;而在他之前的省長,無論是本人還是手下,都索要錢糧(當時的省長是由波斯王委任,並非由民選產生;做省長的有權抽稅支付個人開支),並且欺壓百姓(14-15,18節)。

2、在修造城牆期間,一心撲在工程上,他的僕人也都參與作工,並沒有置買田地;而當時每天和他吃飯的有一百五十人,招待他們的錢都是他自掏腰包。

尼希米敬畏神(15節),深知百姓的艱難(18節;比較1-5節),因此才盡可能體恤他們。但是他也深知,他的做法不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理解。特別是被他嚴厲批評的人,或者暗中與敵人串通的人(6:12,17-19),可能只是在表面上服從他,心裡卻記恨他(7-9,13節)。不過,他並不期望得到所有同胞的理解甚至稱讚,只求神紀念他、憐恤他,因為只有神是無所不知的,也只有神最公義(19節)。

五、反省反思

1、猶太人內部發生了什麼問題?尼希米是怎樣處理的?他的反應是不是有些過激?

2、尼希米是怎樣體恤百姓的艱難的?他求神紀念他,是不是有些自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