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尼希米記第十一章短篇信息

 

目錄:

特有的產業(史百克)

祂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于宏潔)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戰略與奉獻(十一、十二章)(Alan Redpath)

尼希米記第十一章釋義(林獻羔)

尼希米記箋記(十一章)(于中旻)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十一章)(張策)

 

 

特有的產業(史百克)

 

讀經:尼希米記十一章一至三節:“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簽,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甯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都住在猶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本省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的,記在下面。”

瑪拉基書三章十六至十七節:“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人。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侍自己的兒子。”(特特歸我也可譯作特有的產業)

這是我們這一連串信息的末了一篇,我們必須將整個背景陳列在面前,方能使我們對於這末了的一段話有所認識。我們蒙主的引領,看到尼希米和受尼希米感召的人,同心修造耶路撒冷的城牆,又看見那是神在舊約時代最末後的一項行動,(尼希米記是舊約《聖經》最後的一本歷史書)而我們今天正處在時代的末了,和尼希米的時代,有相同的性質:那就是神要完成祂兒子的見證,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使這見證達到豐滿。我們已經看過那見證的內容;也提到過那工作和與工作有關的工人;又說到爭戰,就是做工的人在工作時所引起的爭戰。

現在我們要用很簡單的話,來看上面所引的兩處《聖經》。我們在前幾次信息中,曾幾次提到,尼希米和瑪拉基是同時代的人。我們在尼希米記裡所讀到的要和在瑪拉基書中所讀到的,兩下擺在一起。瑪拉基告訴我們尼希米當日的情形,現在我們就來到當時最末後的一段話。尼希米記十一章裡面提到一個向神獻上特別的祭,而瑪拉基第三章中提到一個神特有的產業。

十分之一的百姓

你若加以注意,就會發現這特獻的祭,並不是獻上十分之一的物。將所得的獻上十分之一,也是恢復時所注意的,但是現在所注意的乃是十分之一的百姓,是全民中的十分之一,就是那些回來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中的十分之一,這班人是特別將自己獻給主的甘心祭。讓我們先對這十分之一加以特別的注意:因為無論我們喜歡與否,準備接受與否,事實卻一直擺在我們面前,就如新約時代的預言所說的祂要一直繼續到末了,那就是只有少數人留意主完美的旨意。經過了多次的刪減——頭一次只有一部分人從巴比倫歸回,接著是第二次,又有一小部份歸回,——經過多次的刪減,現在我們看見最後的一次,經過這次刪減剩下的數目更少了,只剩下十分之一的人,自願揀選留在耶路撒冷。他們好像是相當於瑪拉基書三章十六和十七節裡面所說的那班人,是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百姓。注意下面的話怎麼說:“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或作我特有的產業)”他們的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記錄……。”耶和華將他們記錄在紀念冊上。

主的紀念冊

在尼希米記十一章四至二十四節那裡,記錄著那班自願奉獻之人的名字。耶和華保存著這記錄,這記錄成為耶和華的紀念冊,祂將他們的姓名——記載,祂說這班人是祂特有的產業,是祂看為特別寶貝的。耶和華尋找一些能作為初熟果子的人,他們是先鋒,祂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祂。祂實在巴望得著一班可以作為核心的人,這班人首先能滿足主的心。當主看祂大體的百姓時,——今天在地上屬祂的人的確眾多,但你不能說凡稱呼主名的人,都是屬主的,都完全且絕對的跟從主往前去,或者願意這樣行。不,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但是主仍是尋找,要得著百姓中的十分之一,代表眾百姓來滿足祂心裡所願望的。這班人是主眼中最寶貝的。“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或作成為我特有的產業)這是整個見證最末後的一件事:誰願不顧一切代價,與主直往前行呢?

一個甘心的祭

這十分之一的人,是一個甘心祭獻給神。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出於甘心樂意。他們甘願參加掣簽。也許你不同意這樣說,以為既是出於自己的揀選,願意與否都得留在耶路撒冷。但是起碼你得承認,他們甘願將自己交給掣簽這方法,由他來定規。這就是一個獻給神的甘心祭。不是出於強迫,也不是用律法或條規來派定,完全是出於自願。你是否預備好打從心底裡願意,一點都不是要得著什麼報償,也不是出於懼怕,怕不獻上會有什麼後果,你甘願這樣說:“是的,我要與主一直往前行,以我而論,我要讓主得著祂所要得著的。”這種甘心將自己獻上可能關係極大,牽涉甚大。但主並不要求你這樣做。祂等候人甘心將自己獻上,因為這是甘心樂意的獻上,所以成為主特有的產業。

住在耶路撒冷——換句話說,住在見證的中心,究竟是什麼意義?城牆既代表那見證,那末百姓住到耶路撒冷城內,正是代表一種屬靈的行動,——說出他們願意活在見證的中心。主在已往如何需要,今天照樣也需要——需要人活在見證的中心,關心見證並且有見證的責任。有一種需要,就是有人起來負見證的責任,維持見證,使見證完整,使見證受到保護,起來服侍見證,供應見證。如果你細看那些來到耶路撒冷居住的人,你會看出他們種種不同的服侍。我不能夠一一細說,但你能看出他們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服侍。他們在城內成全一個職事,一個屬靈的的職事,並且肩負起責任。那是見證所需要的。

一個大的代價

但是這事所連帶的代價極大。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出得起的。許多人準備好付上所需的代價,他們接受掣簽的方法,來決定住在耶路撒冷城的裡面,他們並非受徵召要如此做,但是他們在神主宰的管理之下,發現自己正是蒙了神的呼召,來住在耶路撒冷。簽落在他們這些人身上。神的主宰促成這一件事,就是他們身上所成就的和所代表的代價。住在耶路撒冷城外遠比住在城裡美好得多。那些進城掣簽的人,已經準備好,接受神為他們所定的旨意。

等到掣簽之後,中簽的人就住到耶路撒冷城內。我能夠想像當他們動身回到他們在郊外的住所去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考慮到家人的反應;當他們對妻子說:“親愛的,我們現在要住到城裡去了,住到耶路撒冷城內,因為我中簽了。”當然,那些好妻子一定會說:“親愛的,這正是我們多年禱告所求的事,我們豈不是向神求說,如果祂願意我們住在耶路撒冷,祂主宰的權柄會叫我們中簽。這是主所作的事,祂必不會錯,因為是主要的。當然我們得放棄我們鄉間的房子和美好的花園,而且失去許多親愛的朋友。但是主既揀選了我們,我們自然毫無怨言。只是小孩子們怎麼辦呢?這才是最大的難題。他們因著我們的緣故,將失去許多在這裡過慣了的自由生活,和他們的同伴。”之後,他們轉過來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聽著,我們現在要動身去城裡住。我們要離開鄉村,放棄花園,告別這裡的人,我們要為主的緣故到耶路撒冷去,因為主歡喜我們去那裡。”如果孩子們能歡然回答他們的父母,父母就喜歡了。“是的,我們知道你們對於主忠誠,因而甘願付出一切,這對於你們實在是相當大的代價;如果我們也包括在內,我們所付的代價自然也極大,但是我們甘願和你們在這件事上一同有份。”

我想這不僅是想像,我確知遷入耶路撒冷是需代價的事,一個人生活在見證的中心,總是滿了代價的。這樣做的人必須放棄許多別人所能有的東西。你如果要一直進到神所喜悅的中心,你無法不失去許多原有圈子中的朋友。許多人不明白你為什這樣作,他們會笑你愚蠢,並對你失去信心。他們不信你所走的路是對的,他們會和你辯論說:“絕對不是主對你的旨意。這樣你就要失去許多朋友,許多其他的東西,並且把你的孩子們也受到同樣的連累。如果你要一直往前去,他們也同樣要有損失。”

但是請聽“他們必屬我作特有的產業,”(原文)做主特有的產業已使一切的犧牲變為利益;極重的恩寵,已使犧牲微不足道。如果你與主一同往前去,那麼許多你喜歡的東西——合法的,正當的,並無絲毫的不對,你會因著向著主的絕對而放棄。如果因著你向主的絕對因而牽連著別人,使別人也一同受苦,你更需喝盡苦杯。雖然尼希米記未提那些中簽留在耶路撒冷城內的人,曾經過什麼掙扎,也未提他們為此所付的代價,和所做的犧牲,這些是可想見的,只因他們是甘心情願的與主一同往前,所以勝過了這一切。

我想聖靈安排《聖經》的卷次是很奇妙的,將尼希米記和瑪拉基書相隔那麼遠,而且是到了瑪拉基書的末後才說:“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作特有的產業。”(另譯)活在見證的中心,所需要的代價實在很大。我再說,你會因此失去許多東西,許多好的東西;你會失去許多朋友,你會失去許多使你生活寬廣的機會。哦,多少人已經停滯不前,說:“如果我繼續走下去,多少門將向我關閉!我對多方面的影響力將失去!我會把自己的範圍弄得很窄狹。”因此許多人拒絕站在這立場上,認為堅持他們廣寬的範圍,保守他們對各方面的影響力,是合法的,因而不顧主的心意——其實他們對價值的估計是錯誤的,因為衡量價值,並不根據外表的大或小,乃是根據內在的重要。

特有產業的內在價值

因此你能清楚看見主在這裡所有的是相對的少數。那是被藐視為小的事,(參亞四10)人數也相對的少,但耶和華卻說這班少數的人,是祂“特有的產業。”所以價值是內在的。主在那裡找到祂心中所想望的,我相信在這裡主要帶我們進入更大的事。這並不是說因為舊約的結束是一些小事的日子,一班少數敬畏主的人,所以祂的思想也是以小事為目標;但是這班少數敬畏主的人,成為結束舊約時代和成為新約時代的序慕,新約時代隨著主耶穌的來臨而開始。在舊新兩約之間相隔的四百年期間,仍有少數人持守耶和華完滿的思想。當你打開新約,來讀路加所記載的福音書時,你能看見那個聯繫,看見幾個代表性的人。那裡有亞拿和西面,在耶路撒冷還有一班等候所應許的彌賽亞的人,他們仰望那日子的來到。他們和那班敬畏耶和華的人連在一起。哦,那就是一些從外表看來是小的,但是就內在的意義來看卻非常大,他們為那要來的主預備了道路。

不,還不停在這裡,這裡正是我們的考驗。我們常常從規模、從人數來衡量事物,是何等的錯。這是世人的做法。如今世界已經進到教會裡面,以致衡量事物也憑著規模的大小和多寡,根據看得見的光景和天然的觀點來估量。“啊!這真是了不起的一件事,你看它的規模有多大!”事實常常不是這樣,許多在主眼中看為大的事,在人的眼中卻看為微小。

我們在結束的時候,要來看十一章裡面所列的名單。我們猜你們讀尼希米記的時候,常常越過這些,未加注意,你以為去注意這些讀不清的名字,不如注意其他更值得注意的事。然而這些名字才是這卷書裡面更值得注意的事。耶和華神自己就注意這些將自己獻上的人,並且記下他們的名字,將他們記載在尼希米記上。他們不只被記在《聖經》中,給後來的人認識,他們還被記在另一本書,那是屬天並永遠的一本書。你的名字不僅因為從上面生,成為屬天的子民,被記在羔羊的生命冊上,而且被記在主的紀念冊上,因為羔羊無論往那裡去你都跟隨祂。這不是一件小可的事。這是一班特別列出來的人,是從所有蒙救贖的人中特選出來的人,這一班人乃是初熟的果子歸於神。

我們還需要再說什麼呢?這些信息對我們說了些什麼呢?這是現在我們所注意的點。我信息對你們乃是一個安慰。我們巴望得著以上所說的作為我們的安慰。但是我們知道代價是什麼。近來常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退休?某人已經退休,某人即將退休。”不錯,他們提的都是福音的執事。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在地上所從事的戰爭,永無退伍之日。對不起,沒有這樣一日,你不會有告老退休,在田園安享餘生的一天,只要一息尚存,你就得守住陣地,為制勝而不惜一切的代價。要進入神完滿的旨意,必須支付代價,這是我們從各面來看都知道的。

但是注意神的回答。主在注意,祂要記下,祂說:“這十分之一的人,這班自願奉獻的百姓,要歸我成為特有的產業。”我不知道這件事以後發展如何,結局如何。自然一幅寫意的圖畫,好像在一所大房子裡面陳列著許多東西,有些是主人特別寶貝的,朋友參觀的時候,他就將所珍視的寶貝指給他們看,告訴他們那是最有價值的珍品,價值超過其他一切的總和——是特有的產業。

這是這件事背後的意義。這事將來如何發展我不知道,但祂的意思就是如此。那一些走主道路的人,甘願出代價的人,不惜接受一切後果的人,甘心為著所要得著的每一件事獻上自己,必在神的家中成為祂的珍寶。那日祂要使一切受造之物注意說:“你們來看這班人,他們是我無比的寶貝。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祂!”願主使我們能這樣。

譯自史百克弟兄著“The Recovering of the Lord's Testimony in Fullness

(全文完)

── 史百克《恢復神兒子豐滿的見證》

 

 

第十一章 祂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于宏潔)

當我們讀11章時,可能會被長長的名字、人數、枯燥的經文所嚇倒。我想聖經是  神所默示的,絕對不會作無謂的記載。這章的聖經要注意幾件事:

在《以斯拉記》裡,有兩份的名單,或者可以說三份:

第一份名單 都是記載被擄歸回者的名單

- 包括第一批的歸回,這是記載在《以斯拉記》第二章。

- 第二次的歸回,就是跟隨以斯拉一起回來的,記載在第八章。

第二份名單 是記載跟外邦通婚,得罪  神的名單,這是在《以斯拉記》第十章。不僅講到我們討  神喜悅,  神這麼注重;而且講到當我們犯罪跌倒、偏離  神時,  神是非常地傷痛。

 

《尼希米記》有五份的名單:

第一份名單 第七章,講到歸回者的名單,仍然像《以斯拉記》一樣,  神非常在乎我們為著愛  神的緣故,能夠離開巴比倫,離開世界的享樂,自己的舒服,能夠為著  神的旨意,而願意歸回到  神的旨意中。

第二份名單  第三章,講到有份重建城牆的人。誰建造什麼,雖然是對著自己的房屋建造,但是這些有份城牆重建的,  神也都一一記載。

第三份名單  第十章, 講到跟  神立約, 在  神面前簽名的人  神非常在乎我們對  神更新的愛和更新的立約。

第四份名單  就是我們今天要讀的第十一章,住在耶路撒冷的人。

第五份名單  是在第十二章,尼希米又記載了第一批隨著所羅巴伯、耶書亞回來的祭司和利未人。特別講到歌唱,利未人他們在  神面前的敬拜、讚美的事奉。所以尼希米又補記了當初第一批歸回的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單。

從《尼希米記》這五份的名單,我們讀得出  神在乎什麼;神特別有心地把哪些人記載下來。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說的

《尼希米記》第11章,我定的題目是用詩篇872節「 祂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接著說:「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說的。」這一段話非常地深刻。在我家的書房裡,我請人用毛筆字寫的這一段的經文掛在牆壁上。在歷世歷代的聖徒裡,一直有一座榮耀的城吸引他們, 都講到神永遠旨意的完成,講到一個榮耀的異象怎樣的抓住了  神的心,也控制了歷世歷代的聖徒們,他們的腳蹤、生活,和人生的標竿。

 

從《希伯來書》第11章可以讀到,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歷代的聖徒,聖經上說「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英文是指的一個屬天的家)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來1113-16

 

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

你可以看見《希伯來書》的作者,用一座城來形容歷世歷代有多少神兒女們走在這條路上,都向著這個標竿而去,存著信心而去,為這個城而生,為這個城而活,甚至為著這個城而死,就連他們死的時候都還沒有得著。 因為那是講到  神旨意的完成,  神為我們預備了一座城。在《希伯來書》11章:10節:他們「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經營所建造的。」這座榮耀的城,也就是我剛才所引用的詩篇87篇,他說:「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說的。」這個城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指著錫安,指著天上的耶路撒冷。雖然在地上,在歷史上曾經有地上的耶路撒冷和錫安出現,但是  神是藉著人看得見的,歷史上發生過的故事來表達  神的心,表達  神的旨意所要得著的。

 

  神心意的生活和奉獻

當我們讀《尼希米記》11章的時候,我們不能只是從表面來讀,說哪些人住在耶路撒冷,那就非常的枯燥。可是當你從  神永遠的旨意,從合  神心意的生活、奉獻來看的話,你就曉得這一章的重要性。在這裡說到有一班人,他們不僅不甘心住在巴比倫,住在繁華的世界,享受世界的繁華,或是甘心活在被擄的境界,他們立志要放下一切,要回到耶路撒冷來。當他們回來,受仇敵的欺壓、傷害、攻擊,他們重建了城牆;重建了城牆以後,又有百姓跟外邦通婚,他們對付了那個罪惡。

 

耶和華揀選了錫安,當作自己的居所

那個時候的耶路撒冷並不大,1994年去參觀古城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這個老城的周長才不過2 mile而已。所以,裡面能夠住的人也是很有限。但是這個城卻是一直摸到  神的心。詩篇87篇甚至說: 「祂愛錫安的門, 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 想想看, 這位造天地萬物的  神,所羅門造聖殿的時候,禱告說:天和天上天,尚且不夠居住,怎麼會居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呢?這是一個認識  神的禱告。所羅門所造的殿宇何等的輝煌、偉大、氣派,可是他知道,天和天上的天,都不夠  神居住,  神肯降卑住在他所造的殿宇,那真是何等榮耀的事。更不要說這些被擄歸回所重建的聖殿,他們所重建的聖殿規模小多了。這就是為什麼在《以斯拉記》裡講到,當他們重建聖殿立根基的時候,那些曾經見過老殿的人,看見了他們的痛苦,分不清是悲哀還是喜樂,其實兩種都有。從前輝煌、榮耀的聖殿已經被拆毀了,這個叫他們痛哭;如今他們在主的面前,經過這麼多年的被擄,聖殿的荒涼如今重建了,他們心裡歡喜。萬有、天地、天和天上的天都不夠  神居住,  神在全在上獨獨揀選了迦南美地,作為祂應許之地賜給神的選民;而在這塊應許之地,與世界的全地有一個何等大的分別,但是在這應許之地中,  神又揀選了錫安,揀選了耶路撒冷作為祂的居所。在詩篇132篇,上行之詩,他在13節特別講到,他說:「耶和華揀選了錫安,願意當作自己的居所,說:這是我永遠安息之所,我要住在這裡,因為是我所願意的。」

 

我們可以看見錫安真實的意義,說到兩方面:

第一方面 講到大衛的寶座設立在錫安,說到:錫安是  神掌權的地方,也是  神的寶座所在之處。 詩篇裡也特別講到:「大君王的城,在北面居高華美。」(詩482)。這是一個  神的居所,而且是一個大君王的京城。君王特別說到寶座、權柄,是  神掌權的地方,是  神的旨意可以通行的地方。

第二方面 說到錫安是  神的居所,因為大衛的帳幕在這裡。大衛為耶和華建立了一個帳幕,他可以常常到主面前去親近  神,渴慕  神,在  神的殿裡事奉,一生一世住在  神的殿中來瞻仰  神的榮美。所以,  神特別愛錫安,不是說  神不愛雅各一切的住處,  神也愛。

 

在《申命記》1111節,當初  神藉著摩西講到所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  神說:「我所要領你們進去的那塊地,「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說到那裡充滿了  神的祝福。他接著說:耶和華的眼目,從歲首直到年終,祂都眷顧那地。 神住在這塊地上,但是在這塊偉大的迦南美地中,  神又獨獨揀選了錫安,作為祂世世代代的居所,祂說是祂自己所願意的。當我們在這裡講到錫安的時候,我們要摸著  神心中那個最愛。  神真的是愛世人,但是祂又愛祂的選民;  神愛祂的子民,但是  神又特別愛錫安的子民。

第一個特點 這一班錫安子民身上的特點,就是他們願意讓  神掌權,他們高舉  神,他們順服  神,讓  神在他們的生命、生活中掌權。

第二個特點 他們特別愛慕  神的同在,他們喜歡跟  神同住,讓  神的寶座,  神的居所,這個屬靈的實際能夠實現在他們身上。

 

一個非常榮耀的異象

當我們講到錫安時,就摸著兩面,一面是摸著了  神心中的最愛,另外一方面也就在這裡吸引了歷世歷代多少愛主的人, 他們也一定愛錫安,因為他們知道這是  神心中,  神所要得著的。這座榮耀的城,講到基督和教會;這座榮耀城裡的每一個成份都講到基督生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器皿裡得到了彰顯。當我們讀到《啟示錄》時,講到聖城新耶路撒冷,他的榮耀,各樣的寶石,他的輝煌,其實都是講到基督和教會在各方面把  神的榮耀表達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榮耀的異象。希望弟兄姊妹試著用禱告來明白,來接受。

 

如果你仔細去讀關於錫安的記載,你發現  神愛錫安真是愛透了。你看《撒迦利亞書》,  神的百姓在那樣的一個荒涼、恢復重建的時候,雖然回來的人很少,對應  神百姓這麼多的人來說,歸回的人也不過只有幾萬個人,可是你看  神說,  神看這些餘民,這些歸回的百姓,神愛他們,保護他們像保護眼中的瞳人。  神在《撒迦利亞書》114節「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  神不僅愛錫安,有負擔,有火熱的心,而且是極其火熱,任何人要攻擊,要來傷害錫安的子民,  神說:「我甚惱怒那些安逸的列國。」他們加害  神的百姓,所以  神非常的憤怒。

 

神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

神不僅對錫安心裡火熱,在《撒迦利亞書》2章,特別說到耶路撒冷,「 神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四圍的火城說到  神保護它,看顧它,然後  神親自作這個城其中的榮耀,成為它的內涵 ——  神讓這個城得到榮耀,因為  神親自住在其中。這真是講得讓我們的心都要跳躍。所以先知就說:「錫安城啊!應當歡樂歌唱,因為  神要來住在你中間。這是耶和華說的。」(亞210)《撒迦利亞書》82-3節再一次講到:「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他火熱。向他的仇敵發烈怒。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講到主這麼愛錫安,祂要回來,祂要住在其中。 

 

要成為錫安的子民是需要付代價

當我們現在再來讀《尼希米記》時,我們就不能夠只從表面上的字句,看枯燥的名單,覺得很乏味。在這裡就非常能夠摸著  神的心,為什麼要有這第四份的名單,就是這些住在耶路撒冷城中的名單?這些人不能出去挑山明水秀的地方,不能出去挑像加利利海,有這麼漂亮風景的地方,有豐富土產的地方。耶路撒冷是在高山之上,四圍空空蕩蕩的,沒有什麼。但是大衛卻摸著了  神為錫安心裡的火熱和心意,所以大衛在一生的裡就是要為約櫃找到居所,他自己也住在錫安,他也把約櫃迎回到錫安。所以要成為錫安的子民是需要付代價的。成為仇敵攻擊的對象,因為仇敵非常恨惡、惱怒  神家的興旺,所以他們要來破壞、攻擊,一定是以錫安作為他們的目標。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錫安的子民卻成為  神喜悅和祝福的對象。我們讀這一份名單的時候,我們心裡面要很感動。

 

獻上自己,成為錫安的子民

《尼希米記》111-3節:「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所以,耶路撒冷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住的,在當時是需要抽籤的,十個人裡面,有一個人來住,其他的九個人住在別的地方。「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和所羅門的僕人的後裔,都住在猶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本省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的記在下面。」底下就記載這些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有祭司,有族長,有大能的勇士,有利未人,有守門的,有歌唱的,有尼提寧,等等,聖經都從他們不同的人中間揀選,也記載了這些住在耶路撒冷的人。

 

在舊約時,住在耶路撒冷,住在錫安,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但是今天對新約的子民來說,我們只要願意愛  神,願意為著  神的旨意獻上自己,願意成為錫安的子民,我們就可以享受錫安的實際。在這裡  神的同在是這麼實在,而且我們也讓神的旨意,神的權柄能夠通行在我們身上。這是一個非常寶貴、蒙福的境界,希望我們都珍惜。

 

大衛看見了  神的心,大衛看見了  神在尋找錫安作為祂的居所,所以在詩篇132,他一直向  神有一個心願,他說:「我向耶和華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許願說:我必不進我的帳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覺,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等到我為耶和華尋得所在,為雅各的大能者尋得居所。」(詩1322-5)所以當他找到約櫃的時候,他心裡這麼高興,為什麼他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因為他找到了約櫃,他要把約櫃迎回錫安,因為他摸著  神的心,他知道  神如果離開錫安,  神的心得不到安息,  神的心不能夠滿足,所以大衛也就不上床,不休息,他一直為  神找到居所,要叫  神能夠安息在錫安,要讓  神可以掌權在錫安。

 

神要在錫安居住; 神要在錫安掌權

弟兄姊妹們,我覺得詞窮,巴不得能夠把  神心中的那個迫切的心情,  神那個偉大的心意說得清楚,這件事情不是小事,他影響了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他影響著歷代的聖徒,他們都存著信心仰望這座有根基的城,他影響了大衛的一生,他影響了新約時代的使徒們,他影響了教會歷史上多少人為主殉道, 為主獻上自己,因為他們都知道  神是錫安的  神,  神要在錫安居住;  神要在錫安掌權。

 

錫安子民蒙福無窮

所以《詩篇》132篇到後面的時候,就講到錫安子民蒙福無窮,  神說祂揀選錫安作自己的居所,祂要住在其中,是祂所願意的;「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裡發生;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講到基督祂成為我們的享受,基督要在這裡幫助我們得勝,高舉我們。基督被高舉,然後基督幫助我們勝過一切的仇敵,讓我們有份於祂的榮耀。弟兄姊妹,希望我們都成為《尼希米記》第11章的人。在舊約是要被抽籤,是要有資格才能夠住進去,新約是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都可以,但願我們都成為錫安的子民。

 

弟兄姊妹帶這段經文,雖然從表面上不容易帶,但是我想你試著分享一下剛剛聽到我的信息的感受,幫助我們怎樣脫離那種個人專顧自己,或是自我中心的生活模式,讓我們更多來先求  神的國、  神的義,先來在乎  神心中要得著的,當祂滿足了,我們一定滿足;而當祂的旨意成就的時候,我們這個人活著就太有價值了。

 

 

禱告:

主耶穌啊!求幫助我們,當我們讀這些舊約歷史的時候,讓我們透過這些外面的記載,真摸著的心意,讓我們都愛,都願意讓的旨意能夠成就。主啊!在這裡尋找的居所;但願我們都甘心把自己獻上,也但願我們成為的居所,成為掌權的地方,的寶座在我們中間,的帳幕支搭在我們中間。謝謝,但願舊約的歷史再一次成為我們的激勵。禱告、感謝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于宏潔《同心合意恢復見證》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戰略與奉獻(十一、十二章)(Alan Redpath)

 

12戰略與奉獻(尼十一1~220~23;十二27~3043)

【屬靈爭戰中的戰略】在尼希米那時候,以色列百姓從被擄之地波斯歸回住在耶路撒冷的只有五萬人,因此使他們特別容易受敵人的攻擊,所以他們需要很快學習屬靈戰爭的功課,就是「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一個賢明的領袖,要使每一個人都能人盡其才,並且派到所指定的工作。仔細研讀尼希米記第十一及十二章,就可以看出在此種形勢之下,尼希米之所以成功為屬靈領袖,乃是因為他運用了三個策略:佔領(Occupation)、委派(Delegation)、告成(Dedication)

 

【第一個戰略──佔領】「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十一1~2)

       很要緊的一件事就是耶路撒冷的堡壘當有精兵把守,因此他就他計劃好首領必須住在城內,而百姓中有十分之一由抽籤選出來的,也必須住在城裏面。

       在屬靈的爭戰中,有某些戰略地帶,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予以保守的;為要達成此種任務,我們需要真正被神託付,樂意遵行神的旨意,承擔起某一事工的人,再加上有一班人願意守住各自的崗位,來作為他們的支持者。

       我們若是在神的旨意中擔負一種事工,神必賜給與工作相等的恩賜。這就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所說的:「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弗四7)。我總想在教會事工方面,其所以發生許多不愉快的事,是因為好多基督徒不是甘心樂意的去做主所呼召他們做的工作,而是用許多時間去妒忌別人所有的恩賜及所擔負的工作。

       每一個基督徒在他為主而作的事工上,都會受到仇敵的攻擊。但是,擔負事工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並向祂支取夠用的恩典,那工作就不再是苦役,乃變成一種快樂的享受。

       誠然,守住神所召你的工作範圍,甘心樂意遵行祂的旨意,這便是教會工作者自己滿足的祕訣。這也是一種訓練,引人進到更大、更重要的聖工範圍。

 

【第二個戰略──委派】「其餘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猶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尼提寧卻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斯帕管理他們。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長官,管理神殿事務的,是歌唱者亞薩的子孫...王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之糧」(十一20~23)

       每一個工作人員有他被指定的工作,並且每一個人都有人關心看顧。從這些經節中你可以看到,管理神殿事務的是歌唱的人,並且王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的糧。這些歌唱的人可能會想到他們自己是無用的人,他們對整個團體生活並無多大貢獻,但是事實上他們的工作很重要,他們的工作是鼓勵全會眾向神頌讚感謝。

       你是否有時覺得你的生活太乏味且無用,似乎你沒有甚麼恩賜,也沒有甚麼辦法使你可以服事主。但是,有一天當我們面對面見主的時候,必定有好多令人十分驚奇的事情。我們當中有好多在主的工作上居顯要職位的人,到那時並不見得就是那麼顯要的人物;同時另有好多平時完全不露面的、孤單的、不被人注意的,他們的工作從來沒有人認識,也沒有人稱讚的,卻是最先受主稱讚說:「好!」的人。

       我們必須認定一個原則,就是在萬王之王的工作中,那些最隱藏的工作(比方:躺在病床上仍為眾人代禱),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是與那些最顯露的工作同樣的重要。這兩種人是同樣的需要,同樣的有用,彼此相成,沒有任何一種是可以不需要的。

 

【第三個戰略──告成】「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眾民就把各處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歡歡喜喜的行告成之禮。...祭司和利未人就潔淨自己,也潔淨百姓,和城門並城牆...那日眾人獻大祭而歡樂;因為神使他們大大歡樂;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十二27~3043)

       在重建城牆的時候,他們經歷了許多恐懼戰兢;但在告成的那一天,他們充滿了勝利的喜樂,正如詩人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他們的喜樂就是耶和華的喜樂。這真是一個極其喜樂的日子,甚至他們的歡聲聽到遠處。然而這種喜樂不是膚淺的,他們已經認識到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他們與神的關係。

       在此,他們感謝神一切的恩慈憐憫,使他們能完成這工作。就在這一個告成的日子,神使每一個人的心受感動,他們潔淨自己和城門並城牆。他們知道:他們若要在神的手中被祂使用,便必須潔淨自己,並把自己分別出來,存著絕對誠實的心和堅強的決心去完成工作。同時,他們也把整個城市和城牆分別出來獻給神,置於神保護之下,因為他們相信若不是耶和華保守,他們所建的城牆必歸於徒然。

 

【戰略的配合──奉獻】「當日派人管理庫房,將舉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歸給祭司和利未人的分,都收在裏頭...(十二44)

       在告成那一天,他們不但心中受感,他們的錢袋也解開了,他們當場收集十分之一及其他供物,並且予以適當處置。是的,作戰的策略和生命的奉獻必須配合起來,這兩樣都必須做得澈底。今天許多教會工作所缺少的恐怕就是這一點。我們的作戰策略不是神所計劃的,我們的奉獻也不夠完全。我恐怕我們太多人只過著一半奉獻的生活,所給神的不過是這裏一點,那裏一點,從來沒有把自己完全給神。

       還有,奉獻並不是只獻上一切 ─ 又是支取一切。有人說,使我們每日有力量而得勝的,並不是因我們給主甚麼,乃是因我們向祂所支取的一切。我們生活中可悲的事就是我們支取得太少。如果我們在神的工作上顯得太貧窮、太痛苦,我們不要怪責別人,只當怪我們自己。在神的工作上,認識到我們的問題不在乎把一切交給神,而是在於向祂支取一切,這也就是奉獻更深一層的意義。――Alan Redpath《基督徒勝利的工作――尼希米記的訊息》

 

 

尼希米記第十一章釋義(林獻羔)

 

第十一章  遷徙至猶大和耶路撒冷

 

猶大和耶路撒冷有了新居民。

這是第2次的革新(1113章)。

11章又是名單,讀起來枯燥乏味。這章應接773歸回者的名單。

城牆建好,遷入新居民。

修城牆為保百姓的安全。神也為我們的安全設想。

一、遷徙運動(12節)

用抽籤強制,還是甘心樂意。我們是甘心還是被迫在教會裡。

1.首長百姓分地居住(1節)

為了避免耶路撒冷繼續荒涼(74),居民被迫遷徙。

這裡首稱“聖城”(11118)。聖經前沒有稱“聖城”。

重建後,用“聖城”來吸引多人居住。凡甘心樂意的,得特別的恩福。

1)“百姓的首領”:

城中有不少的官員(517)。

2)只有十分一的人遷入:

可能願遷的人不多。

3)“百姓掣簽”(1034):

因為願意遷入的人不多,所以要用抽籤強制的方法。他們常用小石或木塊,也用箭(結2121小字)。

4)“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

因為許多人不願入耶路撒冷。

2.“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尼112

他們得特別的福氣、特別的鼓勵。

二、耶路撒冷城的居民(324節)

1.第1批住入耶路撒冷的名單(319節)

所列的族名大半是與歷代志上9221相同。將人口重新分配是建希臘化城市的方法。西元18年,希律安提帕用這個方法在加利利海邊建外邦城市提比哩亞。

1)猶大與便雅憫首領名單(尼1139):

① 屬猶大支派的居民(4節下-6節):468名(6節)。

② 屬便雅憫支派的居民(79節):928名(8節),比猶大多一半。

③“副官”(9節下):亦作“猶大是耶路撒冷第二區的長官”。

第二區是新建的郊區,在聖殿區西邊。

2)祭司名單(1014節):

82212節)+24213節)+12814節)=1192名。

3)利未人名單(1518節):

“管理神殿的外事”(16節),與聖殿有關(代上2629)。

“共二百八十四名”(尼1118):祭司1192名(1214節),利未人只有284名。正如以斯拉記240回國的人中,利未人大大少於祭司。利未人未得地業而從商。我們多侍奉神還是多為自己?

2. 身為聖殿人員的居民(1924節)

1)“守門的……共一百七十二名”(19節)。

2)“其餘的……”(20節):

“各在自己的地業中”,這是從祖先傳下來的土地、房屋等。

3)在聖殿供職的人受王的俸祿(2223節):

大衛分派利未人的職務,包括歌唱者在內(代上25章)。波斯王大利烏一世供猶大長老皇室津貼,可為王和王眾子的壽命禱告(拉610)。

三、散居的村落(尼112536

他們不在耶路撒冷居住。他們是猶大地和便雅憫地的新居民。

1.猶大人居住的村落(2530節)

這些村落是屬猶大支派分居的地方。

這是重要的名單。

2. 便雅憫人居住的村落(3136節)

36節是講從猶大地移居到便雅憫居住的人。

 

 

尼希米記箋記(十一章)(于中旻)

 

  住耶路撒冷

  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尼一一:2

  奉獻的意義,就是犧牲。
  被擄的以色列人,歸回的時候,耶路撒冷是注意的焦點,也是爭議的中心,可說是時代的前線。那裏是行政的中樞,也是聖殿的所在,全民都到那裏敬拜,自然需要有人看管服事;但住在耶路撒冷,危險很大,責任極重,發展卻受限制,報酬微小。所以儘管不少人稱讚他們的熱心,欣賞他們的服務,輪到要他住在耶路撒冷,他則敬謝不敏。
  曾幾何時,在復興的熱潮中,人人應許“不離棄我們神的殿”(尼一○:39)。現在熱潮退了,代之而現的是人力危機。
  在戰爭中,如果不奔赴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懦夫。所以應該鼓勵人參與,作人所不願作,不能作,不敢作的工作。
  住在耶路撒冷的,不都是祭司,但都是分別出來,作各種事奉工作的人,包括行政人員。因為人力不足,尼希米當然要住在耶路撒冷,並使百姓十分取一,住在城中(尼一一:1-2)。

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

  信徒不僅在財物上當奉獻十分之一,人也當獻十分之一。
  尼希米在此提出“聖城”的觀念,並不是像一般以為那裏有特別效應,而是說,離開自己的行業,而作公眾事務,是分別出來的,是榮耀的,就如現在的公職人員,稱為Your Honour,或The Honourable,表示尊敬,為他們祝福。不僅有聖殿,有聖器皿,也有服事的聖職及幫助的人,共同聯合組成聖城。
  這些人中,首領必須領首,作眾人的榜樣(3節);他們不是無能無勇的人,而是有才幹或“大能的勇士”(6,14節);在神殿事奉的人,祭司共1,192名,利未人則缺少(10-16節);
還有祈禱稱謝的人員(17節),有關敬拜禮儀;守門的(19節),與安全有關的重要職務;尼提寧是在殿中服役的(21節);並有歌唱的(23節),不是為了給人消閒,而是為歌頌神。這些不能直接參與生產的人,卻是敬拜上重要的人物。
  聖經說:“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提前五:17)教會不僅要為專以祈禱傳道為事的人祝福,還要供應他們的需要。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十一章)(張策)

 

12

 

遷移名錄

   

讀經:尼11

內容:

一、遷移辦法

11:1  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簽,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 

11:2  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 

經過了一個修造屬靈保障、震盪人心的七月之後,尼希米又把擱置的移民耶城的事情繼續做下去(7:4-73)。

耶路撒冷是行政中心,但是人口稀少(7:4)。很顯然,願意居住耶城的平民很少,可能是一次次的戰爭讓他們看見,居住在大城市並不比鄉下安全。尼希米採用的辦法是:首領必須住在耶城;百姓則用抽籤的辦法,十中取一移居耶城。當然,也有自願遷入的,這種人受到特別的鼓勵。                                                                                   

二、遷移名錄

11:3  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甯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都住在猶大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本省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的記在下面, 

11:4  其中有些猶大人和便雅憫人。猶大人中有法勒斯的子孫、烏西雅的兒子亞他雅。烏西雅是撒迦利雅的兒子,撒迦利雅是亞瑪利雅的兒子,亞瑪利雅是示法提雅的兒子,示法提雅是瑪勒列的兒子。 

11:5  又有巴錄的兒子瑪西雅。巴錄是谷何西的兒子,谷何西是哈賽雅的兒子,哈賽雅是亞大雅的兒子,亞大雅是約雅立的兒子,約雅立是撒迦利雅的兒子,撒迦利雅是示羅尼的兒子。 

11:6  住在耶路撒冷法勒斯的子孫共四百六十八名,都是勇士。 

11:7  便雅憫人中有米書蘭的兒子撒路。米書蘭是約葉的兒子,約葉是毗大雅的兒子,毗大雅是哥賴雅的兒子,哥賴雅是瑪西雅的兒子,瑪西雅是以鐵的兒子,以鐵是耶篩亞的兒子。 

11:8  其次有迦拜、撒來的子孫共九百二十八名。 

11:9  細基利的兒子約珥是他們的長官,哈西努亞的兒子猶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 

11:10  祭司中有雅斤,又有約雅立的兒子耶大雅, 

11:11  還有管理 神殿的西萊雅。西萊雅是希勒家的兒子,希勒家是米書蘭的兒子,米書蘭是撒督的兒子,撒督是米拉約的兒子,米拉約是亞希突的兒子。 

11:12  還有他們的弟兄在殿裡供職的,共八百二十二名。又有耶羅罕的兒子亞大雅。耶羅罕是毗拉利的兒子,毗拉利是暗洗的兒子,暗洗是撒迦利亞的兒子,撒迦利亞是巴施戶珥的兒子,巴施戶珥是瑪基雅的兒子。 

11:13  還有他的弟兄作族長的,二百四十二名。又有亞薩列的兒子亞瑪帥。亞薩列是亞哈賽的兒子,亞哈賽是米實利末的兒子,米實利末是音麥的兒子。 

11:14  還有他們弟兄大能的勇士共一百二十八名。哈基多琳的兒子撒巴第業是他們的長官。 

11:15  利未人中有哈述的兒子示瑪雅。哈述是押利甘的兒子,押利甘是哈沙比雅的兒子,哈沙比雅是布尼的兒子。 

11:16  又有利未人的族長沙比太和約撒拔,管理 神殿的外事。 

11:17  祈禱的時候,為稱謝領首的是米迦的兒子瑪他尼。米迦是撒底的兒子,撒底是亞薩的兒子。又有瑪他尼弟兄中的八布迦為副。還有沙母亞的兒子押大。沙母亞是加拉的兒子,加拉是耶杜頓的兒子。 

11:18  在聖城的利未人共二百八十四名。 

11:19  守門的是亞谷和達們,並守門的弟兄,共一百七十二名。 

11:20  其餘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猶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 

11:21  尼提寧卻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斯帕管理他們。 

11:22  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長官,管理 神殿事務的是歌唱者亞薩的子孫、巴尼的兒子烏西。巴尼是哈沙比雅的兒子,哈沙比雅是瑪他尼的兒子,瑪他尼是米迦的兒子。 

11:23  王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之糧。 

11:24  猶大兒子謝拉的子孫、米示薩別的兒子毗他希雅,輔助王辦理猶大民的事。 

這裡記下了從巴比倫回國的第一批人中移居耶城的名單,所列族名大半與《歷代志上》9:2-21相同,也是依照平民(3-9節)、祭司(10-14節)、利未人(15-16節)、歌唱者(17-18節)、守門的(19節)和尼提寧(殿役,21節)的次序排列。

4節提到平民回國的只有猶大和便雅憫兩支派,但《歷代志上》9:3還記有以法蓮人和瑪拿西人。

9節提到的猶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也可以譯為猶大是那城第二區的長官第二區是耶城新建的郊區,在聖殿區的西邊。考古發現,主前八世紀時,耶城已經有向郊區發展的趨勢。

三、村莊一覽

11:25  至於村莊和屬村莊的田地,有猶大人住在基列亞巴和屬基列亞巴的鄉村,底本和屬底本的鄉村,葉甲薛和屬葉甲薛的村莊, 

11:26  耶書亞、摩拉大、伯帕列、 

11:27  哈薩書亞、別是巴和屬別是巴的鄉村, 

11:28  洗革拉、米哥拿和屬米哥拿的鄉村, 

11:29  音臨門、瑣拉、耶末、 

11:30  撒挪亞、亞杜蘭和屬這兩處的村莊,拉吉和屬拉吉的田地,亞西加和屬亞西加的鄉村。他們所住的地方,是從別是巴直到欣嫩穀。 

11:31  便雅憫人從迦巴起,住在密抹、亞雅、伯特利和屬伯特利的鄉村, 

11:32  亞拿突、挪伯、亞難雅、 

11:33  夏瑣、拉瑪、基他音、 

11:34  哈疊、洗編、尼八拉、 

11:35  羅德、阿挪、匠人之谷。 

11:36  利未人中有幾班曾住在猶大地歸於便雅憫的。

本章最後記下沒有移居耶城的猶大(25-30節)和便雅憫人(31-36節)所住的鄉鎮的清單,很具歷史價值。清單裡的地名也見《約書亞記》15章,不過那裡少了底本、葉甲薛(25節)、耶書亞(26節)、米哥拿(28節)和音臨門(29節)。這張單子並不齊全,因為本書3章和《以斯拉記》2:21-22所列的一些鄉鎮不見於此。

四、反省反思

1、移居耶城採取的辦法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2、最終抽籤的結果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