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記第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是指著祢說的(于宏潔)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戰略與奉獻(十一、十二章)(Alan Redpath) 聖城行告成禮(十二27~十三31)(賈玉銘) 尼希米記第十二章釋義(林獻羔) 尼希米記箋記(十二章)(于中旻)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十二章)(張策) 第十二章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是指著祢說的(于宏潔) 《尼希米記》十二章很清楚的分為三段: 一、祭司和利未人的名單 第一段,又是長長的名單,這個名單的特色是特別記載到利未人,包括祭司、一般的利未人、歌唱的、守門的、或是作領袖、作族長的,整個名單就是他們是利未支派的。聖經再次提醒我們 —— 神非常注重那些事奉祂的人,把自己分別為聖,或是被 神召出來事奉 神的人。我講過:我們不光是蒙恩的罪人,我們每一個都是罪人,但是耶穌基督救贖了我們;我們也是蒙愛的兒女,每一個兒女 神都愛,而且是用永遠的愛愛我們;但是更高的一個層次
—— 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是蒙召的祭司。《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蒙恩的罪人,蒙愛的兒女,蒙召的祭司,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三重身份。 神救贖我們,目的就是叫我們起來事奉祂。《希伯來書》9:14「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 神, 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 神嗎?」基督來,祂把自己奉獻給 神,流血、捨命救贖我們,這個過程中祂洗淨我們的心,除去我們的死行,最終的目的是要叫我們事奉永生 神。就連在我們人生, 神兒女們在埃及的遭遇,被世界的王、法老轄制,被督工逼迫, 神把他們救出來, 神差摩西去的時候也是說:「容我的百姓去,好事奉我。」同樣的,在《路加福音》1:74-75「我們既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就可以終身在祂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祂。」 首先我們要看見, 神非常在乎我們能看見人受造的目的:不光是要成為一個蒙愛的兒女,更是要成為一個君尊的祭司,能侍立在 神面前事奉祂。救贖不過是因為人墮落了, 神在這裡挽回,仍然要把人帶回到 神起初造人的那個 神聖的目的 —— 讓我們成為蒙愛的兒女,更讓我們成為君尊的祭司。 《尼希米記》12章的主題:「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是指著妳說的!」這個城裡所充滿的,都是被主所救贖回來,是蒙愛的,更是要起來事奉 神的人。所以,12章一開頭的名單記載的,不光是記載祭司、利未人的族長、帶領的、成熟的,那些特別被 神分別的,作領袖的,這裡也記載了守門的、歌唱的,換句話說,雖然我們可能不同的召,不同的生命和度量,在 神家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恩賜和職份,但是在主面前, 神在乎每一個事奉祂的人。 二、獻城的典禮 《尼希米記》12:27-43,是第二大段:獻城的典禮。整個城蓋好了,大家極其的歡樂,所以在這裡有一個獻城的儀式。12:30「祭司和利未人就潔淨自己,也潔淨百姓和城門並城牆。」我們看見真正獻殿,獻到 神的面前,幾方面的事: 1、 要潔淨自己 器皿要潔淨,我們的見證或工作,所帶下來的事奉也需要被潔淨,從人開始。是從 神家的領袖,從 神家屬靈上帶頭的人開始。這是 神一慣的原則,從中心到圓周; 神的祝福也是這樣, 神的審判將來也是這樣;審判是要從 神的家起首的。從《以西結書》,從其它的經文都可以看見, 神的審判是從 神家的長老開始,從 神家的領袖開始。祝福,也是藉著領袖傳遞出來;使命也是藉著領袖傳遞出來;榜樣也是藉著領袖帶頭,影響會眾;同樣的,將來
神的審判也是從 神家的領袖開始,多給的多要。所以,在整個獻城的典禮,祭司、利未人先潔淨自己,才可能去潔淨會眾。然後再帶著所有的人,給城門並城牆作潔淨的禮。 2、獻城之禮,有三方面局面: (1) 誇勝的局面 他們帶著隊,帶著詩班。12:31節,尼希米記說:「我帶猶大的首領上城,使稱謝的人分為兩大隊,排列而行。」稱謝的人,英文聖經譯成:就是像詩班一樣,稱謝的分為兩大隊。他們上了城上以後,就吹角、吹號,用大衛的樂器讚美,帶著詩班上去讚美。所以,第一件事情,我們看見一個誇勝的局面。從前,當尼希米在王宮的時候,他聽到的消息是城牆被毀,城門被火焚燒。因為百姓活在一個沒有城牆,沒有保護,沒有分別界線的局面裡,所以,仇敵可以自由進出,自由的傷害他們,羞辱、搶奪、腐化他們,所以那時,聖經上講到:百姓遭大難,受凌辱。沒有城牆的結局是非常可怕的,不僅 神家沒有見證,讓百姓遭大難、受污辱。城牆好了以後,仇敵被分在外面,不能夠再自由的進出,來傷害、羞辱 神的百姓。他們脫離了從前的軟弱、失敗、無能、受辱的情形,現在,在城上遊行。這個遊行,本身就是一個誇勝,尤其他們帶著吹號的,帶著樂器和詩班。 (2)合一的見證,合一的局面 以斯拉、尼希米這兩個人在舊約歷史裡都是被 神重用的器皿,他們在同一個時代,幾乎是活在同時。但是他們兩個人,彼此卻是這樣的同心、配搭。《以斯拉記》第九章,《尼希米記》第九章,都看見他們帶領百姓們悔改、歸向 神,給 神家帶來祝福和復興。當城牆蓋好時,基本上是以斯拉帶領一隊,上到城上以後,他們向右走。尼希米帶領另外一半,一些官長、領袖,他們上了城以後,雖然聖經上沒有明說他們是向左走,但是因聖經上記載到他們兩隊是相迎而行,等於是從兩個不同的方向走。因為城像一個舟,至終他們相會。等於他們是分兩隊,一個向右,一個向左,在城上誇勝,在城上遊行、感恩和讚美,當他們相會了以後,就全體一起來到聖殿裡會合,聖經上說:他們就站在 神的殿裡,他們繼續在那裡大聲的敬拜、讚美、歡樂。這是一個合一的局面, 神家同心建造,同心抵擋仇敵,然後同心把這個結果與榮耀歸給 神。這是非常美好的見證。 (3)、一個歡樂的局面 他們相會後,《尼希米記》12:42-43,「…歌唱的就大聲歌唱,…眾人獻大祭而歡樂;因為 神使他們大大歡樂,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孩子們對大人的事不見得有興趣的,可是這件事太榮耀了,太喜樂了,所以聖經特別說:「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歡樂的程度不光是遍及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而且是極大的歡樂,聲音大到一個地步:「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 在這裡我們看見整個獻殿之禮的榮耀。先是他們在主面前潔淨自己,以後才能夠奉獻,我們必須先是一個對的人。祭司、利未人,帶頭潔淨自己,然後眾人都潔淨,潔淨了百姓,潔淨了城門和城牆,這時他們起來在主面前: 第一個,我們看見誇勝的見證,或是誇勝的局面; 第二個,是同心的見證,同心的局面; 第三個,是歡樂的局面,真的是在耶和華面前歡樂。 三、城中榮耀的事 第三大段是講到城裡榮耀的事。不光是城本身是一個榮耀,它成了見證,一個分別的界線,把仇敵隔在外面;它成為一個保護,把仇敵隔在外面;它真的是一個分別,這麼清楚的分別,把不屬 神的事給除去了。《撒迦利亞書》講到:耶和華為錫安極其火熱,祂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作其中的榮耀。講到 神不僅要來保護這個城,而且 神自己要充滿在這個城,成為這個城的榮耀。我們上一次讀到《啟示錄》21章,講到聖城耶路撒冷從天而降,講到聖城榮耀的時候,講到城中有 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裡面就開始形容,各式各樣的寶石,城門是十二顆珍珠,城中是精金街,碧玉城,各種的寶石,到後面,再次講到「列國要在城的光裡行走,地上的君王也要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啟21:24) 《詩篇》87:3 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是指著妳說的。」《尼希米記》的這個榮耀雖然對當時百姓來說是極其寶貴的事,非常難得的事,但是這不過是將來聖城新耶路撒冷的一個小影罷了,它的程度、範圍或度量統統和將來耶路撒冷不能比的。《詩篇》87:3節,「榮耀的事」,是指著將來的。但是在地上,每一次當 神的兒女們,照著 神的旨意起來恢復 神家該有的見證, 神的榮耀就立刻充滿他們。這是我們在舊約的歷史上,在教會的歷史上,甚至在我們自己有限的經歷裡,都可以看到,也可以經歷到的。 我們這一次買會所,我們何等希望在主面前,主把一些真實、恢復的工作,作在我們身上;把一些真實的見證作在我們中間,讓我們這個小小的聚會裡,真是被 神的榮耀充滿,也讓我們新買的會所,照著 神在《民數記》14章所給我們的應許:「遍地要被祂的榮耀充滿」,真的希望 神的榮耀充滿在這, 因為祂居住在這。我們看見第三大段講到城中一些榮耀的事。雖然記載的不多,但是在44-47節記載的,提到幾件事情: 1、甘心、全面的奉獻 第一,開頭和結尾都講到他們的奉獻。他們在主面前有非常美好,而且全面的奉獻生活。44節:「當日派人管理庫房,將舉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歸給祭司和利未人的份,都收在裡頭。」你發現這是一個全民的奉獻, 神的百姓按照各城的田地,照著摩西律法上所講的,他們都把當納之物,十分之一都奉獻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全面的奉獻,很美好的奉獻。 到了47節:「以色列眾人將歌唱的、守門的,每日所當得的份供給他們。又給利未人當得的份;利未人又給亞倫的子孫當得的份。」在舊約的摩西律法裡,百姓需要把十分之一奉獻給利未人;利未人收到奉獻,他們需要再把十分之一給亞倫的子孫,給祭司。這個奉獻不僅是全民的,就連這些服事主的人,也都在主面前有非常美好、認真奉獻的學習。我們看見城裡的第一個特色:大大小小, 神的百姓都過分別自己,奉獻給 神,為 神活著的生活。他們把錢財,把所得的,都甘心的奉獻出來。 主耶穌曾經說過:財寶在哪裡,心也在哪裡(太6:21)。所以,財寶拿不出給 神家,交不出來給 神,常常也說到我們裡面的情形,我們沒有把主,或是把永恆看得這麼寶貴,以至今生的財物都能奪了我們的心,讓我們交不出來。瑪門在我們身上有捆綁的力量。聖經上的教導講得這麼清楚: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所以當瑪門在我們身上強的時候,我們不可能事奉 神。 《約翰壹書》2:15「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雅各書》4:4節,講的更直接,更嚴重了,「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 神為敵(為仇的)。」所以,我們千萬要小心錢財在我們身上。人對了,其實 神很樂意把錢更多的交給我們,因為祂可以很放心的交給我們。錢,不會成為我們的傷害;錢,可以透過我們這個人成為眾人的祝福; 神也能夠藉著我們手中的錢財,因為我們自由,我們乾淨, 神可以藉著它來行 神蹟,好讓那些正在禱告,正在需要中的人,突然得著了 神的供應,他們心裡受到激勵,知道 神眷顧他們。弟兄姊妹,當我們真愛 神時,一定要學習奉獻。在主的面前,上上下下、大大小小,不管信主時間長或短,不管是全職或帶職事奉主,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好奉獻的功課。 2、各站其位、各盡其職 第二,看見他們各站其位,各盡其職。歌唱的歌唱,守門的守門,作祭司的作祭司,管理的就專心認真的管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圖畫。這也是講到 神兒女們生命健康,跟 神的關係對,照著 神的旨意活著的時候,大家就都在主面前,各站其位,各盡其職。這一段聖經只是一個小影,藉著提這兩件事情,讓我們看見原來耶路撒冷那種混亂,被仇敵羞辱,百姓大受災害的那種局面,祭司沒有辦法事奉,都回到田地去工作的那種情形全改過來了。他們的奉獻生活正常,事奉生活正常,這是一個非常榮耀的局面。 今天在新約裡,在教會裡, 神要得著的,這兩件事情也都是不可少的。將來在永世裡,這兩件事也是一個很明顯的見證,人的心都歸向 神、愛 神,願意把最好的奉獻給 神。同樣的,人的心都向著 神,都願意起來事奉 神。願意花時間,花代價,花工夫,願意照著 神給的恩賜, 神給我們擺的地位,在身體中盡功用,在 神家裡用我們的恩賜來服事 神的百姓,叫 神家得到造就,叫人得到祝福。這一章是講到恢復之後,城牆建好之後, 神家復興的一個局面,一個復興的小影,也希望成為我們的激勵。 禱告: 主耶穌,謝謝祢!再次藉著聖經來激勵我們;也幫助我們整個教會在祢面前,能夠靠著主向仇敵誇勝;也能夠在 神家裡為著祢的見證,和祢的榮耀,
除去一切不合一的情形, 除去 神兒女們中間任何比較、爭競、或是抱怨的情形。主啊!我們也求祢幫助我們在祢的家中,願意全然盡忠,各人在祢所量給我們的崗位上盡心竭力地事奉祢,而且把我們生活中所得著的恩典、收入、及一切的祝福,都願意把最好的先來獻給祢。謝謝主!求祢祝福祢的教會,祝福祢的兒女們!禱告、感謝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于宏潔《同心合意恢復見證》 基督徒勝利的工作──戰略與奉獻(十一、十二章)(Alan Redpath) 12戰略與奉獻(尼十一1~2,20~23;十二27~30,43) 【屬靈爭戰中的戰略】在尼希米那時候,以色列百姓從被擄之地波斯歸回住在耶路撒冷的只有五萬人,因此使他們特別容易受敵人的攻擊,所以他們需要很快學習屬靈戰爭的功課,就是「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一個賢明的領袖,要使每一個人都能人盡其才,並且派到所指定的工作。仔細研讀尼希米記第十一及十二章,就可以看出在此種形勢之下,尼希米之所以成功為屬靈領袖,乃是因為他運用了三個策略:佔領(Occupation)、委派(Delegation)、告成(Dedication)。 【第一個戰略──佔領】「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其餘的百姓掣籤,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都為他們祝福」(十一1~2)。 很要緊的一件事就是耶路撒冷的堡壘當有精兵把守,因此他就他計劃好首領必須住在城內,而百姓中有十分之一由抽籤選出來的,也必須住在城裏面。 在屬靈的爭戰中,有某些戰略地帶,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予以保守的;為要達成此種任務,我們需要真正被神託付,樂意遵行神的旨意,承擔起某一事工的人,再加上有一班人願意守住各自的崗位,來作為他們的支持者。 我們若是在神的旨意中擔負一種事工,神必賜給與工作相等的恩賜。這就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所說的:「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弗四7)。我總想在教會事工方面,其所以發生許多不愉快的事,是因為好多基督徒不是甘心樂意的去做主所呼召他們做的工作,而是用許多時間去妒忌別人所有的恩賜及所擔負的工作。 每一個基督徒在他為主而作的事工上,都會受到仇敵的攻擊。但是,擔負事工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並向祂支取夠用的恩典,那工作就不再是苦役,乃變成一種快樂的享受。 誠然,守住神所召你的工作範圍,甘心樂意遵行祂的旨意,這便是教會工作者自己滿足的祕訣。這也是一種訓練,引人進到更大、更重要的聖工範圍。 【第二個戰略──委派】「其餘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都住在猶大的一切城邑,各在自己的地業中。尼提寧卻住在俄斐勒;西哈和基斯帕管理他們。在耶路撒冷,利未人的長官,管理神殿事務的,是歌唱者亞薩的子孫...王為歌唱的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之糧」(十一20~23)。 每一個工作人員有他被指定的工作,並且每一個人都有人關心看顧。從這些經節中你可以看到,管理神殿事務的是歌唱的人,並且王出命令,每日供給他們必有一定的糧。這些歌唱的人可能會想到他們自己是無用的人,他們對整個團體生活並無多大貢獻,但是事實上他們的工作很重要,他們的工作是鼓勵全會眾向神頌讚感謝。 你是否有時覺得你的生活太乏味且無用,似乎你沒有甚麼恩賜,也沒有甚麼辦法使你可以服事主。但是,有一天當我們面對面見主的時候,必定有好多令人十分驚奇的事情。我們當中有好多在主的工作上居顯要職位的人,到那時並不見得就是那麼顯要的人物;同時另有好多平時完全不露面的、孤單的、不被人注意的,他們的工作從來沒有人認識,也沒有人稱讚的,卻是最先受主稱讚說:「好!」的人。 我們必須認定一個原則,就是在萬王之王的工作中,那些最隱藏的工作(比方:躺在病床上仍為眾人代禱),若是行在神的旨意中,是與那些最顯露的工作同樣的重要。這兩種人是同樣的需要,同樣的有用,彼此相成,沒有任何一種是可以不需要的。 【第三個戰略──告成】「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眾民就把各處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歡歡喜喜的行告成之禮。...祭司和利未人就潔淨自己,也潔淨百姓,和城門並城牆...那日眾人獻大祭而歡樂;因為神使他們大大歡樂;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十二27~30,43)。 在重建城牆的時候,他們經歷了許多恐懼戰兢;但在告成的那一天,他們充滿了勝利的喜樂,正如詩人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他們的喜樂就是耶和華的喜樂。這真是一個極其喜樂的日子,甚至他們的歡聲聽到遠處。然而這種喜樂不是膚淺的,他們已經認識到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他們與神的關係。 在此,他們感謝神一切的恩慈憐憫,使他們能完成這工作。就在這一個告成的日子,神使每一個人的心受感動,他們潔淨自己和城門並城牆。他們知道:他們若要在神的手中被祂使用,便必須潔淨自己,並把自己分別出來,存著絕對誠實的心和堅強的決心去完成工作。同時,他們也把整個城市和城牆分別出來獻給神,置於神保護之下,因為他們相信若不是耶和華保守,他們所建的城牆必歸於徒然。 【戰略的配合──奉獻】「當日派人管理庫房,將舉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歸給祭司和利未人的分,都收在裏頭...」(十二44)。 在告成那一天,他們不但心中受感,他們的錢袋也解開了,他們當場收集十分之一及其他供物,並且予以適當處置。是的,作戰的策略和生命的奉獻必須配合起來,這兩樣都必須做得澈底。今天許多教會工作所缺少的恐怕就是這一點。我們的作戰策略不是神所計劃的,我們的奉獻也不夠完全。我恐怕我們太多人只過著一半奉獻的生活,所給神的不過是這裏一點,那裏一點,從來沒有把自己完全給神。 還有,奉獻並不是只獻上一切 ─ 又是支取一切。有人說,使我們每日有力量而得勝的,並不是因我們給主甚麼,乃是因我們向祂所支取的一切。我們生活中可悲的事就是我們支取得太少。如果我們在神的工作上顯得太貧窮、太痛苦,我們不要怪責別人,只當怪我們自己。在神的工作上,認識到我們的問題不在乎把一切交給神,而是在於向祂支取一切,這也就是奉獻更深一層的意義。――Alan Redpath《基督徒勝利的工作――尼希米記的訊息》 聖城行告成禮(十二27~十三31)(賈玉銘)
尼希米記第十二章釋義(林獻羔) 第十二章 名單與奉獻禮 屬第2次革新(11-13章)。城牆建好,遷徙到耶路撒冷城內。 12章主要是奉獻禮。前一段是關於聖殿:祭司及利未人的名單(1-26節),後一段是城牆落成禮(27-43節)。 一、祭司與利未人的名單(1-26節) 他們是被擄歸回的人。 1. 祭司與利未人(1-11節):西元前538年第一批歸回 (1)祭司的名單(1-7節):由所羅巴伯帶領。 大衛將祭司分為24班輪流進入聖殿侍奉(代上24:7-19)。尼希米記12:1-7列有22個班次的首領。 (2)利未人的名單(8-9節):“照自己的班次”(9節)。 (3)大祭司的名單(10-11節): “以利亞實”,協助重修城牆的大祭司。 “約拿單”,是約哈難(23節)。 2.“在約雅金的時候”作族長的祭司(12-21節) 這裡重載1-7節,但缺“哈突”(2節)。 3.以利亞實以後作族長的利未人(22-26節) “以利亞實”是耶書亞的孫子;“約哈難”(22節)於西元前408年作大祭司;“押杜亞”是希臘入侵波斯時的大祭司。 “記在歷史上”(23節),聖殿大事記有名單。 聖殿供職的班次(24-26節)。 二、城牆落成禮(27-43節) 這段應接6:15節。 歸回的餘民,接受宣讀的律法(6章),哭泣認罪(9章),訂條例給他們遵守(10章),記下歸國人數和所居地的範圍(11章)後,現在記獻城禮(12:27)和全民歡樂(43節)是最好的時候。 大大歡樂的原因(27節)。如果不完全靠神和放棄自己,我們就沒有經歷神的大能和扶助。 “尼陀法的村莊”(28-30節),近伯利恒;“伯吉甲”,在耶路撒冷北11公里;“迦巴”,是便雅憫西部的一城;“押瑪弗”,是屬便雅憫的。 行潔淨禮(30節,民8:6-22)。 不單重視告成禮,更重視全人的投入(尼12:28-29,43-45)。 三、兩大隊詩班(31-43節) “使稱謝的人分為兩大隊”(31節):“稱謝的人”,是指詩班。 1.第一隊(31-37節) 由以斯拉帶領(36節),大約是從穀門出發。“在城上往右邊向糞廠門行走”:“在城上”,在城牆頂向東站。“右邊”是南邊,逆時針行走。 每隊詩班有祭司吹號,並有利未人演奏其它樂器。 (1)前排是稱謝的人。 (2)第二排(32節):“有何沙雅與猶大首領的一半。” (3)第三排是:祭司(33-34節)、吹號的祭司(35節)。 (4)最後是:奏樂器的利未人(36節),“都拿著神人大衛的樂器”(參撒下6:5),就是琴、瑟、鼓、鈸、鑼。 大衛被稱為“神人”(尼12:24,36):他受阻而不埋怨,他專心依靠神,大有喜樂。 2.第二隊(38-43節) 第二隊與第一隊在同一地點出發,但第二隊向北順時針行走。 由尼希米帶領。“和官長的一半”(40節)、吹號的祭司(41節)和利未人。 兩隊在聖殿水門與護衛門之間匯合,然後進入聖殿地區。43節是本章第4次的“歡樂”,這是何等的歡樂。歡樂之因(43-44節),接受禮物和福氣,很高興;付出金錢和祭物。 四、在聖殿獻祭與供職條例 (44-47節) 他們供聖殿中禮拜的需要;包括庫房的管理與利未人盡忠職守。 尼希米記箋記(十二章)(于中旻) 奉獻城牆
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尼一二:27) 建造城牆是一件大事。 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眾民就把各處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歡歡喜喜的行告成之禮…祭司和利未人就潔淨自己,也潔淨百姓和城門,並城牆。(尼一二:27,30) 奉獻城牆的禮儀,是為了向神感恩稱謝。在這典禮中,需要照神所命定的,由利未人執行(代上二三:28)。 尼希米記文字釋經證道(十二章)(張策) 第13講 聖職人員名錄 讀經:尼12章 內容: 一、聖職人員名錄 1、第一批回歸時期 12:1 同著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和耶書亞回來的祭司與利未人記在下面。祭司是:西萊雅、耶利米、以斯拉、 12:2 亞瑪利雅、瑪鹿、哈突、 12:3 示迦尼、利宏、米利末、 12:4 易多、近頓、亞比雅、 12:5 米雅民、瑪底雅、璧迦、 12:6 示瑪雅、約雅立、耶大雅、 12:7 撒路、亞木、希勒家、耶大雅。這些人在耶書亞的時候作祭司和他們弟兄的首領。
12:8 利未人是:耶書亞、賓內、甲篾、示利比、猶大、瑪他尼。這瑪他尼和他的弟兄管理稱謝的事。 12:9 他們的弟兄八布迦和烏尼,照自己的班次,與他們相對。 本章先記下了回歸的祭司和利未人的一張比較詳細的名單。開頭這裡記下了第一批回歸時期的祭司(1-7節)和利未人(8-9節)。大衛為王時將祭司分為24個班次,進入聖殿輪流侍奉(代上24:7-19)。這裡1-7節列有其中22個班次的首領。 1節提到的“以斯拉”與80年後率領另一派批猶太人回國的以斯拉不是同一人(拉7:1)。 2、耶書亞後代 12:10 耶書亞生約雅金,約雅金生以利亞實,以利亞實生耶何耶大, 12:11 耶何耶大生約拿單,約拿單生押杜亞。 這裡記下從耶書亞打到押杜亞的大祭司,其中以利亞實是協助重建城牆的人(3:1)。 根據下文22節所記名單,在大祭司耶何耶大和押杜亞之間是約哈難,而23節說這位約哈難是以利亞實的兒子,因此有人認為11節提到的“約拿單”應當是“約哈難”。 3、約押金時期 12:12 在約雅金的時候,祭司作族長的:西萊雅族(注:或作“班”。本段同)有米拉雅,耶利米族有哈拿尼雅, 12:13 以斯拉族有米書蘭,亞瑪利雅族有約哈難,
12:14 米利古族有約拿單,示巴尼族有約瑟, 12:15 哈琳族有押拿,米拉約族有希勒愷, 12:16 易多族有撒迦利亞,近頓族有米書蘭, 12:17 亞比雅族有細基利,米拿民族某,摩亞底族有毗勒太,
12:18 璧迦族有沙母亞,示瑪雅族有約拿單, 12:19 約雅立族有瑪特乃,耶大雅族有烏西, 12:20 撒來族有加萊,亞木族有希伯, 12:21 希勒家族有哈沙比雅,耶大雅族有拿坦業。
這裡記下在約押金時代祭司當中作族長的。開頭1-7節所列祭司家族的名字均重載於此,但缺少哈突(2節)。 4、以利亞即時期 12:22 至於利未人,當以利亞實、耶何耶大、約哈難、押杜亞的時候,他們的族長記在冊上。波斯王大利烏在位的時候,作族長的祭司也記在冊上。 12:23 利未人作族長的,記在歷史上,直到以利亞實的兒子約哈難的時候。 12:24 利未人的族長是哈沙比雅、示利比、甲篾的兒子耶書亞,與他們弟兄的班次相對,照著神人大衛的命令,一班一班地讚美稱謝。 12:25 瑪他尼、八布迦、俄巴底亞、米書蘭、達們、亞穀是守門的,就是在庫房那裡守門。 12:26 這都是在約撒達的孫子、耶書亞的兒子約雅金和省長尼希米,並祭司文士以斯拉的時候,有職任的。 這裡記下從大祭司以利亞實到押杜亞的時候的利未人的族長。 23節提到的“記在歷史上”,此處“歷史”大概指聖殿的大事記,刊有各種記錄和名單。 二、城牆奉獻禮 1、準備工作 12:27 耶路撒冷城牆告成的時候,眾民就把各處的利未人招到耶路撒冷,要稱謝、歌唱、敲鈸、鼓瑟、彈琴,歡歡喜喜地行告成之禮。 12:28,29 歌唱的人從耶路撒冷的周圍和尼陀法的村莊與伯吉甲,又從迦巴和押瑪弗的田地聚集,因為歌唱的人在耶路撒冷四圍,為自己立了村莊。 12:30 祭司和利未人就潔淨自己,也潔淨百姓和城門並城牆。
本章接著記下了城牆的奉獻禮。這是尼希米歸國後侍奉的高潮。一群被擄回國的餘民,敬虔的接受了律法的宣讀(8章),哭泣認罪,懇求神的拯救(9章),依照律法的原則訂立條例,讓大家在生活中遵守(10章),紀念艱苦創建的先賢,記下歸國的人數和所居地範圍(11-12章)之後,現在是記聖城耶路撒冷城牆奉獻禮的最好時候。 這裡記下奉獻禮的準備工作。眾民把聖職人員招聚到耶城,主要是歌唱的利未人。聖職人員就作潔淨的工作,既潔淨自己(比如洗淨衣服,停止房事以及其他禮儀上的不潔的行為),也潔淨百姓、城門和城牆。 29節提到的“伯吉甲”在耶城北面,“迦巴”是便雅憫地西部一城,“押瑪弗”也屬便雅憫。 2、上城遊行 12:31 我帶猶大的首領上城,使稱謝的人分為兩大隊,排列而行:第一隊在城上往右邊向糞廠門行走, 12:32 在他們後頭的有何沙雅與猶大首領的一半,
12:33 又有亞撒利雅、以斯拉、米書蘭、 12:34 猶大、便雅憫、示瑪雅、耶利米。 12:35 還有些吹號之祭司的子孫,約拿單的兒子撒迦利亞。約拿單是示瑪雅的兒子,示瑪雅是瑪他尼的兒子,瑪他尼是米該亞的兒子,米該亞是撒刻的兒子,撒刻是亞薩的兒子。 12:36 又有撒迦利亞的弟兄示瑪雅、亞撒利、米拉萊、基拉萊、瑪艾、拿坦業、猶大、哈拿尼,都拿著神人大衛的樂器,文士以斯拉引領他們。 12:37 他們經過泉門往前,從大衛城的臺階,隨地勢而上,在大衛宮殿以上,直行到朝東的水門。 12:38 第二隊稱謝的人要與那一隊相迎而行。我和民的一半跟隨他們,在城牆上過了爐樓,直到寬牆。 12:39 又過了以法蓮門、古門、魚門、哈楠業樓、哈米亞樓,直到羊門,就在護衛門站住。 12:40 於是,這兩隊稱謝的人連我和官長的一半,站在 神的殿裡。 12:41 還有祭司以利亞金、瑪西雅、米拿民、米該雅、以利約乃、撒迦利亞、哈楠尼亞吹號。 12:42 又有瑪西雅、示瑪雅、以利亞撒、烏西、約哈難、瑪基雅、以攔和以謝奏樂。歌唱的就大聲歌唱,伊斯拉希雅管理他們。 12:43 那日,眾人獻大祭而歡樂,因為 神使他們大大歡樂,連婦女帶孩童也都歡樂,甚至耶路撒冷中的歡聲聽到遠處。 這裡記下了奉獻禮的主要儀式:上城遊行。遊行隊伍分成兩大隊,第一隊的行進路線是:糞廠門——泉門——大衛城的臺階——水門(31,37節);第二隊的行進路線是:爐樓——寬牆——以法蓮門——古門——魚門——哈楠業樓——哈米亞樓——羊門——護衛門(38-39節)。最引人注目的是利未詩班發出的讚美(35-36,41-42節)。最終匯合地點是聖殿(40節),獻祭讚美,大家都非常喜樂,這種喜樂在也在耶城上空洋溢(41-43節)。 36節提到的“大衛的樂器”見《撒母耳記下》6:5,有琴、瑟、鼓、鈸、鑼。 三、聖殿供應 12:44 當日派人管理庫房,將舉祭、初熟之物和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按各城田地,照律法所定歸給祭司和利未人的份,都收在裡頭。猶大人因祭司和利未人供職,就歡樂了。 12:45 祭司利未人遵守 神所吩咐的,並守潔淨的禮。歌唱的、守門的,照著大衛和他兒子所羅門的命令,也如此行。 12:46 古時,在大衛和亞薩的日子,有歌唱的伶長,並有讚美稱謝 神的詩歌。 12:47 當所羅巴伯和尼希米的時候,以色列眾人將歌唱的、守門的每日所當得的份供給他們。又給利未人當得的份;利未人又給亞倫的子孫當得的份。 本章最後記下了對聖職人員的供應。庫房現在有專人管理,民間奉獻也有專庫收存,聖殿的供應不斷,整個社會就正常有序,充滿歡樂。可以說,對聖殿的重視程度,是衡量猶太人與神關係的一個重要尺規,因為其本質上是對神的態度。 尼希米多次憶述在敬拜時創立詩班的大衛(36,45節)。在大衛的年代,以色列是一個朝氣勃勃、敬畏神的國家。回歸的以色列人希望重建耶路撒冷,作為日後複國的中心,所以他們甘心將自己和耶路撒冷城獻給神。 四、反省反思 1、本章分別記下了哪些內容? 2、為什麼說對聖殿的重視程度,是衡量猶太人與神關係的一個重要尺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