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以斯帖记第七章拾穗

 

【斯七1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

         哈曼参加第二次筵席,仍未想到自己所面临的灭亡。反而还在寻找谋害末底败的机会。 ──《圣经精读本》

       筵席。即“喝酒”。波斯的宴席很少吃主食。时间主要花在喝酒和吃美味的甜食上。──《SDA圣经注释》

 

【斯七1~10绞型架上的哈曼:在本章,事态急速转变哈曼被挂在自己为末底改准备的刑架上。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以斯帖的谨慎周密:①王两次询问,她都不说(5:3,6),等到时机成熟,第三次询问时,才说出请求;②在指明仇敌的名字之前,诉说王后自己生命的危机,从而引起王的义愤。总之,千方百计要杀戮灭绝神子民的哈曼,一夜之间被自己的网罗所毁灭。这一事件如实地见证了恶人的最后结局(1:4-6) ──《圣经精读本》

 

【斯七1~10朝服与木架】相称的报应──末底改既是个俘虏,又是个犹大人,根本算不了甚么,也没有甚么可恃以胜过哈曼。但哈曼的妻子却对丈夫说:「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六13)以斯帖在第二次筵席中求王救她的性命。她不求金钱、美衣、珠宝,只求王救她和她族人的性命。王后求王救命,王焉有不救之理?结果哈曼害人终害己,他实在得了相称应得的报应!

   交替的报应──旧约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教导;而新约也有你想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的提醒。末底改救王有功,得穿朝服;哈曼蓄意杀人,却上了木架,报应是丝毫不爽的。主说:「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十六52)哈曼在筵席前见势不妙,求王后救命。王转身见哈曼伏在王后所靠的榻上,就说:「你竟敢在我面前凌辱王后?」这话一出,左右立时蒙了哈曼的脸,表明他已犯了死罪。这时太监立即进言,对王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作了一个木架。王不假思索,决定将哈曼挂上。而哈曼梦想的赏赐却落在末底改身上,这正是交替的报应。

自作的报应──哈曼弄权竟想穿朝服,末底改救王有功却无赏赐。其实在人和事的后面是有一位神存在的,朝服与木架都是自作的。──《新旧约辅读》

 

【斯七2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

         王后以斯帖啊:王后”的称呼刻画出王极其宠爱以斯帖(5:3) ──《圣经精读本》

       酒席筵前。即喝酒时。这里暗示国王既然再次提问时,筵席的主要内容已经结束。

         王又问。这是亚哈随鲁第三次要以斯帖提出请求。他一直想知道她有什么要求。──《SDA圣经注释》

 

【斯七3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

         将我的性命。在国王看来,杀掉成千的臣民只不过是小事。他不在乎他们的生命。他相信哈曼关于犹太人目无法纪的指控。但如果谕旨牵涉到以斯帖,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的品性,忠诚和贞洁是无可置疑的。他很看重她。王后经过深思熟虑,机智而得体地亲自向国王提出请求:她的生命受到威胁。她作为王后正处在危急关头!──《SDA圣经注释》

 

【斯七3~4在决定性的瞬间,以斯帖单刀直入地哀求王,拯救自己和自己同胞的生命。以斯帖把自己的生命和自己民族相联起来,强调两者是“同一”命运的共同体。亚哈随鲁王听到有人要威胁王后以斯帖的生命,便大发烈怒。 ──《圣经精读本》

 

【斯七4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

       “被卖”。指哈曼的贿赂(三9;四7)。──《雷氏研读本》

         「但王的损失 ...... 补足」:原文意思难以确定;和合本译法的含意是「若犹太人全族被灭,王便失去一笔可观的税收,哈曼断断赔偿不了」。但有学者认为应译作:「因为我们的困难,并不值得打扰王」。──《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若……不能……:应该解释为犹太人被卖为奴,即犹太人的苦难,对王而言不但没有益处,而且损失很大。 ──《圣经精读本》

         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不清楚亚哈随鲁是否接受了哈曼的贿赂(见斯3:9,114:7注释),或以斯帖在这里是否用了比喻性语言。

         要剪除。这里用了三个同义词,这是第一个,引自谕旨(斯3:13)。

         但。以下的文字有不同的解释。以斯帖可能指哈曼所付的钱抵不上国王因犹太臣民的死亡而造成的损失。也可能指“我们的痛苦不能与国王的损失相比”(英文RSV版),即谕旨的执行给国王带来的损失要比犹太人本身更大;他们的痛苦远比不上对王位所造成的威胁。伤害他们的,终必伤害国王本身。──《SDA圣经注释》

 

【斯七5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

         王仍然不知向哈曼命令杀戮的犹太人(3:13),与以斯帖有密切关系。在6节指名哈曼名字后,才有些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圣经精读本》

 

【斯七6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

       仇人敌人。以斯帖先用了“仇人”,再用了一个语气更重的词“敌人”。──《SDA圣经注释》

 

【斯七6~7王进御园,其理由可分为三点:  ①因自己最信赖的臣仆哈曼,竟然谋划害死王后,而感到愤怒;②为了深思熟虑,哈曼要杀戮犹大民族有何原因,并且那样作是否妥当;③为了作出更具体,更恰当的措施。可能王在御园发现了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说明犹太人必须被杀戮灭绝。而且通过太监,王得知哈曼要谋害末底败的阴谋(9)。因末底改的功劳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可能王觉得没有必要再考虑,所以下决心要处置哈曼。 ──《圣经精读本》

 

【斯七7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

         御园。见斯1:5注释。

         定意要加罪。哈曼以他的聪明,从国王的态度里看出他“终必......败落”(斯6:13)。他知道以斯帖对国王的影响,就求她说情。──《SDA圣经注释》

 

【斯七7 御园】举行这筵席的地点大概与第一章的筵席相同(见一5的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七7~8哈曼没有求王息怒,反而求王后救命实在犯了大错:更错的是哈曼求以斯帖时,可能抱住了她的脚(8:3; 参王下4:27; 28:9),以致亚哈随鲁王更为愤怒。──《串珠圣经注释》

 

【斯七8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

         王回来的时候,发现哈曼在以斯帖面前求饶,而以斯帖当时正靠在桌子旁的“榻”(睡椅)上。看见这个情景,王作出最坏的想法。“这话”。即把哈曼处死。──《雷氏研读本》

         「蒙了哈曼的脸」:或许象征哈曼处死。──《串珠圣经注释》

         参加筵席的人都是斜倚在榻上(约十三23)用餐。以斯帖这时正倚卧的榻上。哈曼惊恐之余,顾不了对后妃应守的礼节,趁王不在,伏向王后所倚的榻,向她求情,以致冒犯王的尊严。

    “蒙脸”是执行死刑前的预备。──《启导本圣经》

         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榻”是在波斯人饮食礼仪中,王后吃饭时靠背的地方。哈曼因犹太人末底改不向自己下拜而大发烈怒,如今却伏在以斯帖面前哀求。为了救自己的生命而作出最后的努力,却加重了自己的罪过。蒙了……脸:参加筵席的其他臣仆采取这种行动,表示他们也认为哈曼的罪过极深而无须同情或再重新考虑。在古代希腊和罗马,被判死刑的人去刑场之前都蒙脸。(19:7;51:51)。另外,表示谦卑和悲伤时,也有蒙脸的风俗习惯(撒下15:30;19:4) ──《圣经精读本》

         王从御园回。亚哈随鲁从御园回来后,要么把哈曼的姿势误会为非礼王后,要么他在盛怒之下故意解释。

         蒙了哈曼的脸。意味着要处死哈曼。希腊和罗马的作家证实了这种惯例。──《SDA圣经注释》

 

【斯8 以斯帖所靠的榻】波斯人的惯例是斜倚在躺椅上用膳。哈曼在绝望之际违犯了不得接近王后的严格规例。被发现在禁宫成员所靠的榻上,将会导致极严重的后果。主前十一世纪,亚述禁止任何人走近禁宫成员七步之内。──《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斯8 蒙脸】被判死刑的犯人蒙着头,是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规例。但本节若是这意思,经文就应该作「头」不作「脸」了。按照某个亚述挽歌,蒙脸是对待死者的方法。由于挂在木架上通常是处置尸体而非执行死刑的办法(见二23的注释),哈曼脸被蒙上可以假定就是他已经死亡的意思。王所宣判的不是死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7:8>

帖七8  恶人终于罪有应得──被人蒙了脸意味着……】给被判死刑的人蒙上面,是因为波斯国王不想看见死囚的脸。──《灵修版圣经注释》

 

【斯七9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作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

         “哈波拿”。王的太监(一10)。──《雷氏研读本》

         哈波拿为七个太监中的一个(一10),是他奉命宣召前后瓦实提,为后来以斯帖被选为后铺路。现在也是他的一句话,哈曼被杀,末底改取得尊荣。

    以斯帖在这以前似乎还不知道末底改披王服游行的事,而王也不知道哈曼造了木架打算吊死曾救王命的末底改的事。在这无人能预料的时刻,历史的方向在神的干预下扭转了过来。──《启导本圣经》

         作了……木架:更突出表现了哈曼的罪过。 ──《圣经精读本》

         哈波拿。见斯1:10节。可能是早先被派去请哈曼出席筵席的太监(见斯6:14),若是这样,他就会亲眼看见木架(见5:14)。

         救王有功。指末底改查出了谋害国王的阴谋(斯2:21-23)。

         在哈曼家里。强调哈曼的残忍。这是惩治恶人的最佳方式。他是罪有应得(见诗7:13-169:15)。──《SDA圣经注释》

 

【斯七10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哈曼挂在……末底改……:发人深省的是哈曼竟然为自己预备了坟墓(26:27)。本节含有极重要的教训。用邪恶的阴谋处世的人,虽然暂时能得势,但最终会自食其果(6:7;13:10)。相反在很多方面上,遵守神旨意的人生,看似有些弱小,或暂时失败,但最终必得胜。因为努力行善的人生,即使陷入悲惨的情况,也能从神得到安慰和认可。所以最终还是过幸福的生活(10:29,30;林后6:9,10)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7章)】

 1 以斯帖没有立刻为民求情(参5:8),使整件事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若说神容让事情拖延往往有 美好的意思,你同意么?参彼后3:8-9

 2 哈曼触怒王,按理不一定会被处决,但有什么其他因素使他有此收场?从太监哈波拿对王说的话(9)看来 宫中的人与哈曼的关系如何?骄傲专横的性格是否令哈曼败亡的重要因素?参箴6:16-18; 21:4; 4:6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