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伯记第十二章拾穗

 

【伯十二1「约伯回答说:」

 

【伯十二1~3声言自己的智慧不比三友逊色。――《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1~22约伯用三章的篇幅展开反驳,约伯与三个朋友之间的第一轮辩论就此落下了帷幕:①约伯首先反驳了琐法的辩论,主张:i.约伯自己对神之权能的认识并不亚于任何人,故此不必自夸(122)ii.恶人兴旺而义人受苦是常见之事,连三岁孩童也知道这一点(1278);②将辩驳的方向转向三个朋友;i.指出他们所提出冠冕堂皇的主张和理论如同炉灰一般虚妄而无用(1312)ii.反驳他们表面上似乎是在坚持神的真理,其实是急于守护自己的主观思想。约伯发现,与神的要求相比,自己实在是腐败至极,便主张人生的虚无,祈求不如让他一死了之(1415)。在本文中,约伯认为死后的世界几近于灭没之状态,他在苦难中所激起的生之欲望似乎又低落了(1020)――《圣经精读本》

 

【伯十二2「“你们真是子民哪!你们死亡,智慧也就灭没了。」

         “你们真是子民哪”等于说“你们真是重要人物”,讽刺他们自以为独占人间智慧。――《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子民」:大概指佼佼者、顶尖儿人物。――《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死亡,智慧也就灭没了:这是极具讥讽意味的话语,反映了约伯的机智。起初,约伯的朋友们是以抚慰者和陪谈者的身份探访约伯;然而,在辩论过程中,他们摆出神之代言人的面孔来论断约伯,并且暴露了许多问题,结果招来了使约伯的状态更加恶化的结果。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有价值的信仰陪谈进行一番深思熟虑:①陪谈者要具备丰富的陪谈知识。即成熟的信仰,多方面的经验等;②应首先营造一种可以使陪谈圆满而自然进行的气氛(47);③很多时候来寻求帮助的人所倾诉的事情背后往往隐藏着问题的根源。因此,陪谈者应洞悉其伤痛的根本原因而预备解决的方法,不应只是提出肤浅的应变式的回答(41621);④陪谈者应帮助对方自发而积极地开始解决问题(416~18),避免强迫性的态度;⑤若想要陪谈成功,首要的事就是正确把握对方的实际状态。因此,陪谈者应努力倾听而不是说个不停(119) ――《圣经精读本》

         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同意那些在约伯的陈述中看出讽刺味道的释经学者;然而,他们的看法在这里却是错不了的。他以嘲蔑回报嘲蔑是正当的,因为他感觉到:我……竟成了朋友所讥笑的(4)。他的嘲弄你们真是()子民哪的意义并不清楚(RSV 所用的冠词并没有出现在希伯来文中,这个事实使解释的工作更为困难),因为子民这个字十分普遍,有些人将它改成他们认为比较适合的另一个字;——《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们真是子民哪」(2),原文的意思不能确定,可能是「你们真是重要人物」。既然琐法说神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做什么」(十一8),约伯就回嘴说「你们死亡,智慧也就灭没了」(2),指责他们自认为像神一样、垄断了智慧。──《圣经综合解读》

                  ●「你们」真是子民哪:表示这论述不只针对琐法,还广泛的论及三友。

                  ●你们真是「子民」哪:「百姓」、「国民」,可能是强调「人性」的意思。──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3「但我也有聪明,与你们一样,并非不及你们。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

         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表明三个朋友的知识过于浅显。他们虽然拥有逻辑性的知识,知道神在天地万物中启示了自己与自己的护理,但这些都仅仅是神的一般启示(78) ――《圣经精读本》

         约伯反驳说他是头「驴子」(十一12)的污蔑,回嘴说他至少也像他朋友们一样聪明;所用的代名词是复数字,他是在对他们全体说话;事实上,他们所说的都是常识,没有必要不同意。他论到神的话语,似乎表达了这个共同的信仰;但是,仔细查看一下,可以看出约伯加上了他自己的重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琐法说约伯是一头毫无知识的「野驴」(十一12),约伯则回嘴说:「我也有聪明,与你们一样,并非不及你们」(3)。也就是说,如果他是「野驴」,三位朋友也是「野驴」。事实上,三位朋友所说的因果报应只是普通人的常识,「谁不知道呢」(3)?但这些人云亦云的观念,却不能满足约伯灵里的饥渴(15)。因此,「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3),这句话实际上是约伯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因为这些「谁不知道」的道理,并不能完全解释约伯所观察到的现实(14~25)──《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4「我这求告神,蒙他应允的人,竟成了朋友所讥笑的;公义完全人,竟受了人的讥笑。」

         「我这求告神、蒙祂应允的人竟成了朋友所讥笑的」(4),可能响应以利法所说的:「你且呼求,有谁答应你」(1)──《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4~6约伯的个人经历与朋友所说的相反:恶人尽都亨通,公义并不存在。――《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不清楚这几行是如何扮演转接的工作,从他开头的责备转换到第7~25节的主要诗歌。其要点似乎是这样的:朋友们的智慧并未解释在约伯的处境(公义完全人竟成了讪笑的牺牲品)与安逸之强盗的处境间之矛盾;这种相反的情形更为极端,因为约伯求告神,而强盗却「将他们的神放在他们手中」(RSV);将第一句话解释为暗示约伯过去与神良好的关系,似乎是相当率直的,但罗利却认为「这些话是约伯把朋友们嘲弄的话语给陈述出来,他们认为神已经借着患难答复了约伯」(p.112),但这是太不可思议了,这里所用的分词没有丝毫暗示现在的光景。——《丁道尔圣经注释》

         琐法的无礼大大刺激了约伯,使他从争辩变成了讥讽。这是约伯第一次反唇相讥,琐法说一句(十一1~20,共20),他竟然反驳了四句(十二1~十四22,共75)。之前,约伯的情绪汹涌澎湃,有时发言支离破碎。但现在,他的思路突然变得异常清晰,语调变得非常平静,但口气也变得更加尖酸刻薄。这就是人肉体的本相:当我们的智慧之火被点燃时,腐败气息也随之散发。约伯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也会这样没有涵养,竟然会罔顾朋友的善意,把他们的盲点一概看作「讥笑」(4),冷静而尖刻地嘲讽不远千里来看望他的朋友。──《圣经综合解读》

         ◎如果我们真的是认同成功神学,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真的是不可能去防备随时可能临到的灾难。也可能倒果为因,把恶人当大善人了。──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5「安逸的人心里藐视灾祸,这灾祸常常等待滑脚的人。」

         这句经文深奥难解,意思大概是:你们住在自己安舒的环境里嘲笑我是最容易不过的。――《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本节不易理解,大概是指:身居安乐窝者不会同情陷逆境的人,只会讥笑他们;比喻友人幸灾乐祸。――《串珠圣经注释》

         意指像自己的朋友们那样生活安逸的人,不容易关注受苦之人,反而容易责难论断。 ――《圣经精读本》

         「安逸的人」(5),可能指三位朋友,他们自认为没有犯罪,所以才蒙神祝福、生活安逸。因此,他们「心里藐视灾祸」(5),不但无法体会别人的苦难,反而认定受苦者都是因罪受罚。我们若在「安逸」中站着「说话不腰疼」,冷漠、超然地定罪别人,一旦自己落在苦难之中,那套因果报应的肤浅神学必然会「等待滑脚的人」(5)──《圣经综合解读》

                  ●「安逸的人」:暗指「琐法」,他们以为自己没有得罪神,现况又安逸,就很容易对灾祸没有防备,但事实上灾祸常常是「一不小心就临到」(滑脚的)──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6「强盗的帐棚兴旺,惹神的人稳固,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

         最后一句可理解为:“将他们的神送到他们手中”。即强盗的神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此乃意译;原文晦涩,或可译作「将神放在他们的手中」,意即倚靠自己手中力量,奉若神明,或有神授予权力,可恣意妄为。――《串珠圣经注释》

         琐法劝告约伯,只要诚心向神祷告(十一13),「就必稳固」(十一18),所以约伯用「惹神的人稳固」(6)来反驳他。三位朋友的偏见,使他们有选择地列举事实作为论据,却对「强盗的帐棚兴旺」(6)视而不见。「惹神的人稳固」怎么能算是神的赏赐呢?约伯一针见血地证明,自己的智慧并没有不及三友,反而看出了他们的盲点。──《圣经综合解读》

         「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6),也可译为「把他们的神带在手中」(英文ESV译本),意思可能是「强盗手中的武器就是他们的神」。──《圣经综合解读》

                  ●「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原文没有「财物」,是「把上帝带在他的手中。」或者是「把自己的力量当神明」。──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7「你且问走兽,走兽必指教你,又问空中的飞鸟,飞鸟必告诉你;」

         「走兽」(7)、「飞鸟」(7)和「海中的鱼」(8),是神在大洪水之后所提到生命的顺序(创九2;诗八7~8)──《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7~8约伯反过来责备琐法(他曾提到驴子;一一12),告诉他“走兽”比他更聪明,因为他们知道灾难可以从“耶和华的手”而来。――《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为了强调自己的论点,约伯将自然界拟人化。出现在这里的被造物有:①走兽;②飞鸟;③海中之鱼,这也是创造的次序(92;诗878)。约伯所欲强调的是:①神借着一般启示来显明了自己的护理和主权(191);②在这世界上,恶人昌盛,义人没落并不鲜有。但是,三个朋友却否认这种现象,而一味地坚持因果报应式的理论。这意味着他们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者,拘于理论而未曾认识到真实的现实。 ――《圣经精读本》

         这里从复数变作单数,彷佛约伯现在已经把注意力锁定在他的一个朋友上;但另一个可能是:约伯是在引用他们当中一位对他说过的话,为他那占据本章剩下之篇幅的辩驳作预备。这里没有使用引句的格式──如「你说……」──来确认说出这些引文之人的身分,是相当微妙的事,对于解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为引用的话未必就代表发言之人的意见。——《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7~10朋友所说的连动物也晓得。――《串珠圣经注释》

         7~10节说连禽兽都知道一切都是「耶和华的手做成的」(9),包括动物之间的弱肉强食,因为「凡活物的生命和人类的气息都在祂手中」(10)。言下之意,是琐法连禽兽都不如。约伯的挖苦使比勒达耿耿于怀,所以后来责问约伯「我们为何算为畜生」(十八3)。三位朋友在指责别人的时候都觉得很痛快,但受到一点挖苦,就会觉得很痛苦,我们岂不也和他们一样?──《圣经综合解读》

          127~8 是说受造物都知道灾难不一定是来自罪恶,也知道生命气息以及随时可能遭遇的灾难都来自神( 129~10 )。原则上年纪大的有智慧,但是人的耳朵也会分辨言语的正确与否,就像舌头可以分辨味道一样,并非什么劝告都可以被接受的。更何况,神比老年人更有智慧,而且有「能力」可以实行智慧。──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8「或与地说话,地必指教你,海中的鱼也必向你说明。」

         「或与地说话」:可作「或与地上的爬虫说话」。――《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9「看这一切,谁不知道是耶和华的手作成的呢?」

         9节是约伯与朋友们的谈论(~三十七章)中唯一用「耶和华」来称呼神的地方。──《圣经综合解读》

                  12是约伯在他的言论中第一次提到「耶和华」。──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9~10有关活物的生命(10a),每一样东西都是耶和华的手作成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当相同的真理应用在人类的气息(10b)上时,结果却令人倍感困惑。经常有人指出,第9节是诗歌部分唯一一处用雅巍这名字来指神的地方,为这缘故,有许多人曾经怀疑它的真实性,有人遂主张,为了「这个字会把原来的散文内容与附加的诗歌内容分别出来」的想法,而删掉这个字,这是种循环论法。从不同的角度看来,这个字具有无以伦比的重要性,因为它的罕见更使它显得如此引人注意;在这个关键时刻,约伯仍然坚持他最初在一21所说的话,在那里使用了这个神圣的名字。——《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10「凡活物的生命和人类的气息都在他手中。」

 

【伯十二11「耳朵岂不试验言语,正如上膛尝食物吗?」

         「耳朵岂不试验言语,正如上膛尝食物吗」(11),可能是一句格言,表示约伯很用心地听三友的话,想明白自己哪里有错,但怎么「试验」也分辨不出正确,怎么「尝」也品尝不出滋味(6~7)──《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11~12既然这几行打断了第1013节之间的连续性,新英语圣经就把它们放在括号里259。这有点道理,因为这问句听起来像是朋友们所发出的旁白,而以智慧为年老的人之特权,似乎不是约伯会持有的见解。第11节所引用的格言可能是试验见解(言语)像品尝食物一样吹毛求疵的一个借口(品尝言语的比喻已经在伯六67用过了);但它也有可能是在抱怨他的朋友们正在享受优美言语的滋味,这是他对比勒达在八2之攻击的报复。——《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11~25在神的智慧、能力掌管下,人的希望被褫夺,人所定的一切制度要消灭,神的作为终究变幻莫测。――《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12「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

         这两个句子也许可理解为问题:“年老的就有智慧,寿高的就有知识吗?” ――《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年老的有智慧:强调了年老之人应当是拥有智慧,指出琐法虽年老却缺乏关于人生本质的智慧。 ――《圣经精读本》

         「年老的有智慧;寿高的有知识」(12),可能是约伯引用比勒达的话(8~10),意思是「我怎么看不出年老的就有智慧,寿高的就有知识」?还不如禽兽,能从神的作为中去找答案(7~10)──《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12~13约伯认为老年人虽人生经验丰富,知识广博,但绝不能与神的智慧能力相提并论(20)――《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13「“在神有智慧和能力,他有谋略和知识。」

         智慧与权能都属神,也无人质疑神是那终极的善,约伯据此强调神控驭万事万物,善恶都在他权下(16~25)。有人认为约伯责神赏罚任性,并不公正。细读本章,约伯反复申述的是神的权能跨越时空,其他一切都属短暂渺小。自诩有学问、有能力的人都会成为愚笨、倾败(17~19)。显赫一时的文明曾几何时便成为废墟(23),唯有神的权能长存。――《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14~25节对于神的行动做了很长的描述,暗示在善恶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大部分例子都证明神破坏了人的成就,关键的想法似乎是「被诱惑的与诱惑人的」同样「都是祂的」(16b)。为防万一,以免以为这句话在暗示神是反复无常的,或是盲目的力量,约伯坚持说神的能力总是伴随着智能260、谋略和知识,有着可以理解之目的。这些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人几乎不能看出它们的意义,或道德上的正当理由。——《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13~25在变化多端的现实当中,我们很难维持对真理的客观认识。尤其是,约伯陷入了极度的疾苦,很容易主观地看自己。约伯强烈地认识到神的绝对主权,并对现存的社会秩序持有悲观的想法。总之,他向神呼求:①在飞黄腾达之人大都是恶人或不义之辈(20);②掌管着这现实的正是神,这些事实使他倍感挫折(25) ――《圣经精读本》

         在约伯开始列举14~25节神无法测透的作为之前,为了避免别人以为他是埋怨神随心所欲、反复无常,就首先宣告「在神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谋略和知识」(13),这是他始终坚持的立场(4)。因此约伯相信,即使人不能明白其意义或正当理由,神的作为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需要人用自己的逻辑去「编造谎言」(十三4),「为神徇情」、「为祂争论」(十三8),结果越辩越黑。──《圣经综合解读》

         ◎约伯在这段经文中讼赞神的伟大,但主要是集中在神毁坏的能力上,显示出他现在心中对神毁灭能力的畏惧。并且这里并没有说神的毁灭能力只针对罪人,而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14「他拆毁的,就不能再建造,他捆住人,便不得开释;」

         「他捆住人」:指把人囚在监牢里。――《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14~15在自然与历史之间,并没有画出任何一条线来区隔。创世记中创造的故事如何毫无打断地转入亚伯拉罕的故事,也可以照样在神绝对地支配一切中,察觉出人们所住在其中的这一个世界,与大地、天空、水,以及它们周围的事情之间的统一性来。如果这里是在说到任何一个特殊事件的话,那就是洪水,举例来说,动词留住正是用在创世记七16的那个字;但翻字却是倾覆所多玛与蛾摩拉所特有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15「他把水留住,水便枯干,他再发出水来,水就翻地。」

 

【伯十二16「在他有能力和智慧,被诱惑的与诱惑人的都是属他。」

         「被诱惑的,与诱惑人的」:指所有人。――《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17「他把谋士剥衣掳去,又使审判官变成愚人。」

         “剥衣”。即有时候统治者也变得智穷才竭。――《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剥衣掳去」:指夺去他们的智慧。――《串珠圣经注释》

                  ●「谋士」:君王的参谋。──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17~25除了第22节──听起来比较像是原初创造的状态──的例外,这首诗的其余部分都在详细地处理人类历史舞台上所发生的事。所列举之谋士、审判官、君王、祭司、有能的人、忠信人、老人、王子(吕译)、有力之人、首领是一连串的灾祸,不需要去找出特定的历史事件,因为例子甚多,无法计数。这些毁灭并没有被解释为对恶人的审判,以致可以为神的公平辩护。着重点是在于:所有这些大人物在神手指中只不过都是微不足道的人罢了;而且,历史上毁灭的力量并不只是天然灾害──如洪水(15b)──而已。约伯已经分析了社会的崩溃,并追溯它的原因到神在人类心智中更为内在的活动去。衪将……聪明夺去(24a),夺走了领袖们讲论(20)的能力与聪明。虽然注意到偶然之释放(18)或强大(23)的行动,却没有追溯任何的道德肇因,并且由相称之掳掠(19)或瓦解(23)的举动所抵销。约伯所描写的是普通的事实。在这首诗中使用分词,使它变成在吟诵神的属性,这些属性就等于是祂的名称一样。这是一篇仿造的信经;如果它是模仿以利法在五18及下的类似诗歌,也已经把它扭曲成一篇诙谐的改编诗文,那里所描写的积极面(受伤后的医治、被掳后的释放)要不是被约伯删掉了,就是被颠倒过来。权势兴起之后又败落,人们在黑暗中结束。——《丁道尔圣经注释》

 

【伯十二18「他放松君王的绑,又用带子捆他们的腰。」

         大概指神除去君王的统治权,并叫他们降卑、亲手工作。――《串珠圣经注释》

         用带子捆他们的腰:象征性地表现了降卑成为奴仆而服侍主人(1314)。表明对那些手握令牌而束缚人民的君王和披着宗教外衣而剥削百姓的祭司,神必会按照他们的行为报应他们,告白了神拥有可使他们抱愧蒙羞的绝对主权。 ――《圣经精读本》

         「放松君王的绑」(18),意思可能是「除掉君王的朝服」,代表废去权柄。──《圣经综合解读》

                  ●「放松君王的绑」:可能是指「除掉王袍」的意思。

                  ●「带子」:「腰带」、「腰间的布」、「内衣」。──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19「他把祭司剥衣掳去,又使有能的人倾败。」

         「祭司」:指受人尊敬大有影响力的人。――《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20「他废去忠信人的讲论,又夺去老人的聪明。」

         「忠信人」:指社会上有名望的领袖。

          「讲论」:原指嘴唇。――《串珠圣经注释》

 

【伯十二21「他使君王蒙羞被辱,放松有力之人的腰带。」

         「放松 ...... 腰带」:即失去力量。――《串珠圣经注释》

         放松……腰带:意指解除权柄,表示那些仗势欺人者必会遭到藐视。 ――《圣经精读本》

                  ●「有力之人」:原文是「河道」、「水沟」,原文与「强壮」仅有一点差异,此处可能是「强壮」抄写错误而成。── 蔡哲民等《约伯记研经资料》

 

【伯十二22「他将深奥的事从黑暗中彰显,使死荫显为光明。」

         琐法说「祂的智慧高于天,你还能做什么?深于阴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十一8),但约伯却针锋相对地说,神能「将深奥的事从黑暗中彰显,使死荫显为光明」(22),亲自来启示人。──《圣经综合解读》

  什么都瞒不过神。祂能使黑暗显为光明。 本文可能指:一,神能察觉阴谋诡计;二,神能预见未来;三,神能洞悉人的心灵深处(见太1026)──《SDA圣经注释》

 

【伯十二23「他使邦国兴旺而又毁灭,他使邦国开广而又掳去。」

         神不仅会干预个人的命运,也会左右国家和世界的命运。虽然神特地拣选以色列为选民,但同时也同样关心历史中的所有国家。神按照自己的判断赐下丰盛的祝福(17~12),同时也使用战争。然而,战争的原因总是出于人的邪恶。 ――《圣经精读本》

 

【伯十二23~25神决定“邦国”的结局,祂能使他们的领袖失去聪明智慧。――《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以利法说「祂打破,又缠裹;祂击伤,用手医治」(18),但约伯却不提任何积极面,而是描述邦国兴起之后又败落(23),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25)──《圣经综合解读》

         以利法说,恶人「白昼遇见黑暗,午间摸索如在夜间」(14),但约伯却针锋相对地说,「地上民中首领」(24)也会「在黑暗中摸索」(25),并不能断言他们都是恶人。──《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24「他将地上民中首领的聪明夺去,使他们在荒废无路之地漂流。」

 

十二24 首领聪明被夺去】君王因追求荣誉而自受其害的例子,古代世界有很多。吉加墨斯为个人追求长生不死,走到天涯海角;拿波尼度为追求宗教(经济?)目的而自我放逐到特玛十三年之久;波斯穷兵黩武的追求试图往西面之地中海扩张,结果惨败收场。这是妄自尊大加上无限制的自我放纵所造成的恶果。──《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伯十二25「他们无光,在黑暗中摸索,又使他们东倒西歪,像醉酒的人一样。”」

         约伯列举了万物的浮沉(15)、人类的兴衰(17~25),却不提任何道德因素,而是三次强调了神的「智慧和能力」(131622)。人若诚实地观察,就会看到神的作为「善恶无分,都是一样」(22),「被诱惑的与诱惑人的都是属祂」(16)。但是,人只能承认这些事都在神绝对的主权之下(15~25),却无法测透「完全人和恶人,祂都灭绝」(22)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祂有能力和智慧」(16),只有神能「将深奥的事从黑暗中彰显」。因此,人不能用有限的智慧去揣测无限的神,更没有资格要求神按照人肤浅的公义标准赏善罚恶。世事错综复杂,人所认定的善,未必是真善,人所认定的恶,未必是真恶;因此,三位朋友也不能一口咬定约伯是因犯罪受苦,强迫他为认罪而认罪。──《圣经综合解读》

         14~25节,实际上是约伯宣告自己的「神观」。神使用琐法的无礼,刺激约伯重新思考自己所信的是怎样一位神。三位朋友心目中的神黑白分明、赏善罚恶,非常符合人的想法,但却与世人发明的宗教没有任何区别——「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只需要努力、不需要信心。但是,约伯的观察更加诚实、思考更加深刻,他并没有用自己能理解的善恶框框去套神,而是用信心仰望人类智慧无法测透的神:这位神对义人并非一昧施恩,也会「拆毁」(14)。实际上,约伯对神的第一句宣告,就已经接近了真相:「祂拆毁的,就不能再建造;祂捆住人,便不得开释」(14)。换句话说,神所「拆毁」的,只有祂能「建造」;既然神已在约伯身上「拆毁」,祂就必要在约伯身上「建造」!──《圣经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12 13)

 1 约伯为何声称神变幻莫测,并将人的希望褫夺呢?你若是他的朋友,又不同意他的话,会怎样做?

 2 约伯责备三友妄言神的义,你认为他有理么?承认所知有限是否比强词夺理更聪明?参135

 3 约伯为何宁死也要跟神争辩(13~14),求神聆听他的陈词?你若有困惑,会向神倾诉么?

    ──《串珠圣经注释》

 

十二2到十三5是一个完整的对称结构,以人的智能(2)开始、又以人的智慧(十三5)结束,而本节中神的智慧乃是中心:

o A. 讽刺三友的智慧(十二2~3)

o  B. 约伯向神求告(十二4)

o   C. 约伯的智慧并没有不及三友(十二5~6)

o    D. 当从神的作为中寻找智慧(十二7~12)

o     E. 神的智慧和能力(十二13)

o    D1. 当从神的作为中寻找智慧(十二14~25)

o   C1. 约伯的智慧并没有不及三友(十三1~2)

o  B1. 约伯向神求告(十三3)

o A1. 讽刺三友的智慧(十三4~5)──《圣经综合解读》

 

【伯十二1~十四22约伯在这里回应他的三位朋友。他严厉地批评他们(一二1~一三12),断言自己的义(一三13~19),然后向神作出恳求(一三20~一四22)――《约伯记雷氏研读本》

         本章至14章为约伯的答复。他受到琐法的无礼怒责,转取激烈态度,力施反击,指责三友一味取悦神。他知道神智慧且全能,但若不守公平的原则,运用起来必害多于益。他哀伤人生太短,巴不得能躲在坟墓里等候神的忿怒过去。他反讥琐法,说他自以为世上智慧全在他一人身上,他若死了,世间智慧也会跟着消失。他指出没有受过苦的人不能答复他的问题:何以公义完全人反而受苦而恶人却兴旺(5~6)

      约伯的答复包括:1,对三友自视高明的态度不满,但承认神的智慧与全能(十二2~25)2,决意和神讲理,嘲笑三友道理的空洞(十三1~27)3,哀叹人生苦短(十三28~十四22)

约伯与三位朋友的谈话,都循先答复人后对神说话的次序。――《启导本约伯记注释》

         反唇相稽:约伯的朋友对苦难的论点不但不能帮助约伯,且令他对他们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产生反感。在他看来,他们的智慧无异于禽兽,但神的智能却变幻莫测(12)。约伯又指责朋友说大堆话谄媚神,而且他们为神的辩证有不尽不实之处(13)。最后约伯再次感叹人生短暂,求神让他死前能喘一口气(14)――《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