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伯記第三十六章短篇信息

 

目錄:

約伯記箋記(三十六章)(于中旻)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臺北基督之家)(卅六1~23)

約伯記第三十六章(康來昌)

約伯記第三十六章(黃登煌)

神與苦難(36133)(香港讀經會)

 

 

約伯記箋記(三十六章)(于中旻)


  救拔困苦人

  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伯三六:15

  安舒的生活,使人沉睡在愚昧中,以至聽不見神的聲音。瑪拿西在王宮,被善說好話的人包圍,有太多的偶像,太多的私慾,聲色犬馬,聽不見神對他說話的聲音,以至他敢於污穢聖殿,關鎖殿門,不再敬拜事奉神。亞述王的大軍臨境,他仍不悔改;必須要等到亞述的軍隊“用鐃鉤鉤住瑪拿西,用銅鍊鎖住他,帶到巴比倫去。”到那時候,陷在困苦中,自己沒有盼望了,“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代下三三:11-12)這時,神就應允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然坐王位;他才真知道,那是全能的神救拔他。想不到,鐃鉤竟成了救拔的工具,在困苦中救拔困苦人,使瑪拿西悔改。
  神並不願意使人受苦;但人不落在苦難中,總不會知道是神救拔他。就像浪子必須淪落異鄉,舉目無親,山窮水盡,到想用豬吃的豆莢果腹而不可得的地步。在苦難中,他想起父家的豐富,才決定走上歸家的道路。

  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
  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
  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
  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伯三六:15-16

  神不僅是全能的,而且良善,公義。因此,以利戶肯定的說:在原則上,義人必蒙恩惠,享福樂。不過,以利戶勝於其他三個朋友的地方,是他不把世界分割為二,非黑即白;他承認,在真實的世界中,義人也有失敗的可能,“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七:20)。神是一位偉大的教師,又是公義的審判者。祂不容義人的善心善行,抵銷他的罪過,而不予計較;義人犯錯,祂使他們受苦,把他們的過犯指教他們,使他們受教訓而悔改(伯三六:8-10)。
  我們在肉身之內,對於隱秘的事,無法完全了解,如同對銅鏡觀看,模糊不清;必須等到主審判的時候,就全知道了,“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林後五:10,羅二:6
  記得:“神為大,我們不能全知;祂的年數不能測度。”我們既微小,壽命又短少,怎能不謙卑呢!(伯三六:26

 

 

苦難是化妝的祝福(臺北基督之家)

 

經文:伯卅六1-23

這段經文記載,以利戶一開始以神的代言人自居(2-3節),並且自詡:「我的言語真不虛謊,那知識全備的與你同在」(第4節),頗有些傲氣。接下來第5-7節他強調,神反對惡人,決不藐視義人,這乃是祂永恆不變的屬性,既然如此,義人受苦必有其深奧難明的意義在其中,而所謂的義人,在以利戶看來,並非是完全無罪的人,乃是那些敬虔追求神,尊神為大的人,根據這個體會,因此義人受苦是可能的,也是有其目的的。可見以利戶對苦難,的確有比較深刻和正確的體會。接下來他解釋苦難有兩方面的意義:

第一、神藉苦難叫人「知道己過」。沒有苦難,人常任意妄為、自高自大。第8-11以利戶提到苦難如同「鎖煉」和「繩索」(8節),雖然使人失去自由,卻也可以使人謙卑安靜在神的面前,省察自己的內心和行為,因而蒙神的光照、教導、離棄罪惡、擯除內心的驕傲,以致能從苦境轉回,亨通度日(11節)。從古至今,的確有不少的聖徒,是在苦難中聽見了神的聲音而蒙恩的。詩人也說:「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禰的話」(詩一一九6771)。是的!弟兄姐妹!你是否也正被神用苦難把你「鎖住」呢?也許神正借著患難使你謙卑,安靜在祂的面前,更多省察自己,神要向你說話!

第二、神藉苦難救人「脫離苦難」!第15節以利戶說:「神借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既然苦難是叫人知罪悔改的方法,自然它也具有救人脫離苦難的目的,前一種苦難是「神的手段」,是「小苦」、也是「暫時之苦」;後一種苦難是「結局」、是「大苦」、「永遠的苦」。第16節提到神的愛心不忍我們陷在其中,乃是要藉小苦難帶我們到「寬闊地」和「滿了肥甘」的席上。使我們的生活有真自由、真幸福!從這個角度而言,苦難有時是神「化妝的祝福」。所以第17-23節以利戶提醒約伯在苦難中要小心如何回應,他提醒他不要在苦難中被「惡言」、「定罪」抓住(第17節),不要被忿怒觸動而不服責罰(第18節),第18節以利戶提醒約伯,雖然「贖價」,也就是代價很大,但仍是值得的。鼓勵他在患難中不要倚靠勢力使患難離去(19節),也不要求死(20節)!以利戶的這些提醒,也是給所有在苦難中的人的提醒,求主讓我們在苦難中能選擇相信神,雖然我們不明白神為何把苦難加在我們的身上,但我們願意選擇相信苦難是神「化妝的祝福」!

 

 

約伯記第三十六章(康來昌)

 

以利戶插進來說話(五)

以利戶繼續指示約伯

卅六1-2     1以利戶又接著說:2你再容我片時,我就指示你,因我還有話為神說。

 這裡看到以利戶一方面在指示約伯,是為約伯說的;一方面為約伯說的目的是要彰顯神的智慧和公義。他達到目標沒有?我再次說,不是非常確定,因為神對以利戶沒有責備,所以應該是不錯的;我們看內容也是不錯。但是我覺得以利戶是不是太狂妄了一點?或說太自大了一點、或不夠體貼?但神沒有責備,我們應該基本上就給他正面的肯定。他為神說話如果是出自一個謙卑的態度,也非常的好;我們也希望約伯是受教的,因為我們沒有看到約伯對以利戶講話的一個回答。約伯對其他三個朋友倒是非常憤怒、不斷的責備、且提高他們中間憤怒的層次。

以利戶說話有些狂妄

卅六3        我要將所知道的從遠處引來,將公義歸給造我的主。

 「從遠處」當然是指神的話,從神那裡引來,把公義歸給造我的主。對你還有這三個窩囊的朋友來說,我們的神可是隱沒不彰,那麼我要用神充滿了公義的話來說。我還是覺得這樣講這話有些狂妄、自大、不免太替天行道了一點,甚至可能假傳聖旨了一點。

卅六4       我的言語真不虛謊;有知識全備的與你同在。

「我的言語…有知識全備的與你同在」以利戶這是對約伯講,好像我講的話就是神的話一樣,有知識和全備。我們希望以利戶不是一個驕傲自大的人。應該不是,而是他覺得他講的很有把握是神的話,所以是知識全備的;就是:「我以利戶是跟你在一起,你只要聽就好了」。我再說,人講這樣的話,除非很清楚知道這是神給他的默示的話語,否則我們不大敢接受人說:「我是有知識和全備的,跟你在一起,你得甚麼話都聽我的」,這些事上還是要謙卑一點;而我們在聽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是要謙卑,但尤其是要把神的話放在心裡,讓我們能夠判斷得很正確。

以利戶將神的大能指示約伯

卅六5-12   5神有大能,並不藐視人;他的智慧甚廣。6他不保護惡人的性命,卻為困苦人伸冤。7他時常看顧義人,使他們君王同坐寶座,永遠要被高舉。8他們若被鎖鍊捆住,被苦難的繩索纏住,9他就把他們的作為和過犯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有驕傲的行動。10他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11他們若聽從事奉他,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12若不聽從,就要被刀殺滅,無知無識而死。

這一種觀點,在約伯的三個朋友已經講過,約伯有的時候也會講:神是看顧你們的;神是不會保護惡人的性命的;祂時常看顧義人,讓義人君王同坐。我們看這些經文,馬上又看到不是從字面來講的,因為第7節說「義人永遠被高舉」,第8節就說他們「被鎖鍊捆住,被苦難的繩索纏住,」,這到底是不是矛盾?不是矛盾,「義人永遠被高舉」是從神的觀點來講;是永遠,即便在那永遠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是被鎖鍊捆住了,沒有高舉,甚至降得很卑了,在神永遠的計畫中,是讓他們永遠被高舉的。所以,把這個字眼賦予永恆的意義就對了。一個屬神的人當然是永遠被高舉,就像耶穌,但是祂也有被鎖鍊捆住、被苦難的繩索纏住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說神沒有永遠的看顧。那些苦難也是出於神,但我們輕看那些苦難,重看出於神的神的作為(或者說我們看重這作為後面的神)。

「他就把他們的作為和過犯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有驕傲的行動。」:當他們在苦難中時,耶和華會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自己曾經有驕傲的行動。我們也感謝主,我們希望今天、現在也是這樣,求聖靈來開通我們的耳朵、我們的心,不要心蒙脂油。主啊,讓我們能夠聽;使我們在新約之內,使我們能夠聽;甚至不是別人教我們(或別人教我們,但都是聖靈在我們裡面),使我們真認識你、使我們罪惡真是得到赦免、使我們真是耳朵被開通、且靈活我們的手腳、使我們在開通耳朵聽下去的話,能夠去遵行。「他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開通耳朵同時就是離開罪孽;離開罪孽的結果就是開通耳朵,這兩個互為因果的。我們越聽到神的話,越遠離罪惡;我們越沒有罪惡在心裡,越能聽神的話。

「他們若聽從事奉他,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在神的恩典中繼續聽從、事奉,結果神祝福了。再一次,我們說這不是成功神學,這是一個形容,並不表示不遭患難,可是如果他們是被揀選的,那麼即使是一天、兩天的在世上的福樂、權柄,也是永恆的;即使他這一輩子受很多苦,那一輩子的苦也不過是轉眼之間的。是,信靠神有福氣;「若不聽從,就要被刀殺滅,無知無識而死」不信靠神被刀殺,死於無知無識。這也是何西阿書的重點:「我的百姓因無知識而滅亡」,不認識神,就走在無知、愚蠢的道路上面。神不一定是用刀殺你,最可怕的就是祂不管你,像以利的兩個兒子一樣;祂不管你,到有一天,已經過了悔改的機會,祂就要殺掉你。我們要聽主的話!對約伯、對我們每個人,是有同情的心,但我們還是聽主的話,不要叫神來殺我們。讓我們在各樣的艱難中就是更多學習去信靠祂;如果在這艱難中不悔改,會被刀殺滅的。

卅六13     那心中不敬虔的人積蓄怒氣;神捆綁他們,他們竟不求救;

惡人不悔改是為自己積蓄憤怒

「積蓄怒氣」大概是羅馬書二章5節保羅講的:我們在神的恩典下沒有滅亡,若繼續的不敬虔,就是在積蓄憤怒。他們積蓄憤怒,包括有一天神綑綁了他們,他們也不求救。我想那個「不求救」是指:「不向神求救」、他們沒有真的悔改。神捆綁我們是一件很好的事,因為這綑綁讓我們去向神求救。他們不求救、不向神求救;以色列人向埃及、亞述、亞蘭求救,他們看重馬匹這些東西。這些不是不重要,但是因著把最高的榮耀、權柄、倚靠都歸給神,我們才可以在神的引導下做求救的工作、做其他的工作。那些惡人,他們不向神求救、他們不知道悔改。

卅六14  必在青年時死亡,與污穢人一樣喪命。

惡人必亡

這個「必」,我再次說,是憑著信心說的。可能他一輩子都飛黃騰達,但是在飛黃騰達的時候,他也是會一樣喪命,一定會的;他可能活到八、九十歲、十全老人了,但他在主面前生命是那麼幼嫩短促,會死亡的。弟兄姊妹,神看的時間和遭遇跟我們看得不一樣,願我們來順服神的看法、神的說法,而不是我們強迫神來聽我們的,以致於好像不聽的時候,我們就抱怨說祂該死。

卅六15      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

困苦能使人倚靠神

這句話也真是很對,因為在困苦中人就會去倚靠神,或一般來講那蒙揀選的就會去倚靠神;這樣倚靠神就真是在困苦中得救了。這不知道有多少的例子,像浪子、以色列人在迦南、在埃及都有這樣的情形,好像真是要在困苦的時候我們才會去倚靠神,因此我們為我們的困苦獻上感恩。在詩篇四十篇6「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神要我們聽祂的話;我們的耳朵不斷的被打開,這是神非常喜悅。常常也是要在苦難、欺壓中,我們的耳朵才會打開。不過話又說回來,有些人再大的艱難,他也不會打開。弟兄姊妹,希望我們是被打開的。以賽亞書五十章5節:「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但這開通的時候,是受到很多艱難、責備的,4節:「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我們通常看到的是使我們教、是受教者的舌頭、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但一天到晚想要講,怎麼不聽神的話?如果我們的耳朵不先聽、不先領受,我們對別人的教導也是錯誤、也是沒有用的。感謝主,我們非常希望神開通我們的耳朵,藉著這些困苦的時候,救拔我們,使我們倚靠祂;藉著欺壓,使我們耳朵被開通,不是一意孤行,總是想到我自己的意思。我們真是要求主幫助,讓這些苦難在我們身上造成更正面的東西。

卅六16      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

這我們也是從永恆的觀點來看。在今生,不一定我們能進入寬闊,或者是物質上的寬闊;但如果我們信靠神,就在最狹窄、痛苦的監獄中,我們很寬闊,不是綁手綁腳。我們不憑藉自己有沒有肥甘,但這是信靠順服神才有的情形。

以利戶仍嚴責、指示約伯:

卅六17      但你滿口有惡人批評的言語;判斷和刑罰抓住你。

 以利戶在罵約伯了:你都不相信、敬酒不吃吃罰酒、一直在抱怨神。我還是說,願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不要在艱難的時候就滿口有惡人批評的言語,希望我們總是有信心能勝過;但對別人應該要有多一點的同情。責備是需要,因為那也是同情、也是真愛,但我想可以柔和一些吧。「但你滿口有惡人批評的言語;判斷和刑罰抓住你」,感謝主,約伯好像是被抓住了,但後來是有更大的祝福。

卅六18      不可容忿怒觸動你,使你不服責罰;也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

不可因神管教就憤怒;因神拯救就偏行

「不可容忿怒觸動你,使你不服責罰」:我是常常被憤怒觸動,使我在責罰中不但不知道悔改,反而要引神更多的憤怒,這就是愚蠢的人!「也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也就是說:「要脫離這艱難,好像要很大的贖價,那我就不要脫離好了,付不起這樣的代價」。這可以是一個解釋;或者可以解釋成:「因為神總是會用最大的贖價來救你,那你就很得意的繼續去犯罪」。我們不要這樣!不要因為神在管教,心中就憤恨不平;也不要因為神的拯救,就讓我們偏行己路。

卅六19      你的呼求(或譯:資財),或是你一切的勢力,果有靈驗,叫你不受患難嗎?

「你一切的勢力,果有靈驗,叫你不受患難嗎?」這是再一次請約伯要更謙卑:

「你覺得很苦、覺得神不對,你有能力脫離嗎?你就繼續倚靠神吧!」其實我想約伯也是在做這件事,只是他在倚靠的時候,他有很多的不滿;但他的不滿是向神而發,所以他還是在倚靠神。

卅六20      不要切慕黑夜,就是眾民在本處被除滅的時候。

「不要切慕黑夜」:你說你羨慕黑夜(因為約伯在前面就說他切慕黑夜),不要羨慕黑夜。這裡的「黑夜」倒不是說沒有出生,而是神在興起公義的時候,就是眾民在本處被除滅的時候,對眾民是一個好的刑罰。約伯本來在盼望這種好的刑罰能臨到,但以利戶說:你不要盼望、切慕這些東西;不要幸災樂禍,惡人死亡也不要高興。

卅六21      你要謹慎,不可重看罪孽,因你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

「不可重看罪孽」的意思:

這我們也知道,詩篇六十六篇:「我心裡若注重罪孽,主必不聽。」所謂「注重罪孽」,我想不只是常常想到犯罪的事、腦袋中想到的就是犯罪,主要不是這樣的意思。「注重罪孽」可以是:太關心公義、太關心這些罪人什麼時候被罰,而不是我想去犯罪。我們不是看重這些罪惡;即使是叫惡人被罰,我們要看重的是:這是神的權柄、神的恩典。這「注重罪孽」就是在約伯裡面太深了,就是他「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太深、太覺得自己有理,然後你就在苦難中抱怨神,這就是犯罪了。

不可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

各位,我們不要「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意思是:我們好像都很怕苦難,只要能夠避免苦難就好;如果我們犯罪不受苦難,那我們願意犯罪。這就叫選擇罪惡過於選擇苦難:「只要犯罪不受苦,我們就選擇犯罪;就是一切以避免苦難為原則」;或者這樣講:「我們只要能發財,就選擇一切能叫我們發財的事,不管是罪孽還是義」,那就不叫真正在選擇義,那是在選擇罪孽。所以「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就是我只要避免苦難就好,即使犯罪也沒有關係。以利戶在這裡就責備約伯是這樣子:你一有苦難就害怕,就口不擇言在犯罪。所以你在說你自己沒罪、在怪罪神的時候,其實你在怪罪神給你苦難;你根本不在乎什麼叫正義、什麼叫罪孽的事,你就是要避免苦難。我們也同意這個責備可能有一些對的地方,但我們又要有更多的同情:是,我是這麼多苦難,如果犯一點罪可以讓我脫離苦難,那我是不是就會選擇罪惡呢?如果羞辱一點神的名,像中國大陸勞改時,基督徒只要說不認耶穌就有很好的(或比較好的)待遇,我們是不是就選擇了這種罪惡呢?求主讓我們絕不上當,求主讓我們不要選擇罪惡;我們寧願選擇苦難,使我們被煉淨得更好。

卅六22-24 22神行事有高大的能力;教訓人的有誰像他呢?23誰派定他的道路?誰能說:你所行的不義?24你不可忘記稱讚他所行的為大,就是人所歌頌的。

以利戶還是在講「神偉大,我們哪能夠去判斷祂?」但是我們能,也應該。這怎麼說?就是我們用神的話,而不用自己的意思。就像在創世紀十八章看到的亞伯拉罕向神禱告,那是根據神的公義跟神摔跤:「你說了你要怎麼樣、怎麼樣;你說了你是一個公義的神,所以你怎麼可以不公義?」。我們理直氣壯的向神求、甚至責備神的時候,那理、氣,必須是很直、很壯;也就是全然倚靠神、從神那裡得到的理。神是最偉大的,沒有人能派定祂的道路、沒有人能說祂行得不義,這我們前面已經看過。神是全能的神,不是我們去派祂、去告訴祂你應該這樣、那樣的;我們自己是渺小,該完全順服祂,否則我們是自打嘴巴。不過,就神的話來講,我們可以把我們看不懂的:「為什麼你違反你的話語?」的這些情形跟神講,甚至講得很重;但是就是因為相信神絕不錯;神的行事、教訓、道路一定是對的,所以我們才會說:神一定不會不義。就是我們先肯定神的話,才能在每件事上做一個分辨是非、對錯的人(甚至包括覺得神有哪些地方不對);而我們也學習願意被祂糾正,因為祂絕對不會不對。只是如果我們現在感覺、怎麼想都覺得祂這樣不對,那麼就把案件帶到神面前,求祂來替我們申冤、也是為祂自己申冤。那我們每次也都會很羞愧的看到祂替自己的申冤,而說:我們下次不敢了。希望我們真是下次不敢了。

卅六25-26 25他所行的,萬人都看見;世人也從遠處觀看。 26神為大,我們不能全知;他的年數不能測度。

神所行的萬人看見,但不見得完全明白

「他所行的,萬人都看見」大家都看到,但問題是:是不是大家都瞭解?如果神的作為沒有聖子和聖靈來加以詮釋和說明、加以光照和賜人智慧的話,我們不能夠知道。但我們又不能說完全不知道;我們是看得到。這又回到羅馬書第一、二章講的話:人不聽神的話就無可推諉,我們都看到神的作為;不但看到,我們還都有些基本的明白。而問題就是:我們常常不知道祂為什麼這樣做。既不知道祂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更要敬畏,而不是就我們所知道的那一點點就來批評、論斷神。當然我再次說,我們誠心誠意的把我們的感覺跟祂講,這是對的;而且我們這樣誠心誠意,就有個信心相信神會得直,而我們說的、控告的一定是錯的。但希望我們不要就真的是覺得神這不對、那不對;我們不要這樣。我以前覺得很誠實的根據神的話來駁斥神,這起碼不錯吧?不是用我自己的標準。這我從前已經講了很多:我們不可以這樣,因為我們不是全知,祂是全知的!即便神有啟示,我們還是很東西並不瞭解。

神在自然界奇妙的作為

卅六27-33 27他吸取水點,這水點從雲霧中就變成雨;28雲彩將雨落下,沛然降與世人。29誰能明白雲彩如何鋪張,和神行宮的雷聲呢?30他將亮光普照在自己的四圍;他又遮覆海底。31他用這些審判眾民,且賜豐富的糧食。32他以電光遮手,命閃電擊中敵人(或譯:中了靶子)。33所發的雷聲顯明他的作為,又向牲畜指明要起暴風。

這裡都在講到神在自然界奇妙的作為,後來耶和華自己也講了這些東西。祂不僅在掌管每件東西,祂也完全知道一切。祂那「遮覆海底」的意思,其實就是從上文來看,應該就是:那亮光一直到照海底;對別人是看不到,而祂是看得到。「他用這些審判眾民」,祂用祂在自然界、人文界所做的一切現象來審判,也用祂一切豐富的作為來賜下糧食。神的審判、拯救、定罪、赦免、賜下豐富的恩典、還是讓人經歷到荒原,都是出於神。我們不論斷神;我們更多的信靠神。

 

 

約伯記第三十六章(黃登煌)

 

第七課以利戶對約伯「受苦心態」的諮商

(伯三十六三十七章)

 

以利戶在伯三十三813歸納出約伯心中的三項困惑,且在伯三十三14三十五16逐一回答之後,對約伯提出三項勸告:一)勸告約伯改正受苦的心態伯三十六1~25 ) (二) 勸告約伯修正對苦難的觀點伯三十六26~三十七13 )(三) 勸告約伯存敬畏的心仰望神(伯三十七14~24)

 

勸告約伯改正受苦的心態(伯三十六1~25)

以利戶一如往常,禮貌地請准約伯容他把話說完(伯三十六12)他所講的第一段話,就是勸告約伯改正受苦的心 態。茲分(一勸告的身份(伯三十六3~4),(二)勸告的 根據伯三十六516 );和(三勸告的內容伯三十六17~25 ) 來說明

 

1.勸告的身份(伯三十六34)

以利戶以什麼身份來勸告約伯改正受苦中的心態呢?他在伯三十六3宣稱他的勸言來自神,在三十六4則宣稱他的勸言知識全備;可見他是以「神代言人」的身份對施予勸告

A.以利戶宣稱他的勸言來自神

以利戶對約伯說:「我要將所知道的從遠處引來,將公義 歸給造我的主。(伯三十六3)

「遠處」(rachowq):指天上,以利戶認為他的勸言來自 神(詩一三八6,一三九2) ;「遠處」又可作「多方,以利 戶認為他的勸言是綜合多方觀點所得的結論這勸言的焦點是:「將公義歸給造我的主(伯三十六3b)

舊約智慧觀認為,創造主是按照宇宙的秩序,建立起道德的秩序(伯五9,三十五10 ;箴十四31,十六4)以利戶在此肯定創造主全然公義,因此,人不當在受苦中對「神的公義」有任何的質疑

B.以利戶宣稱他的勸言知識全備

以利戶接著指出,他的「言語真不虛謊」(伯三十六4a) ,也就是毫無謊言或虛假的成分,全然真實無偽

為什麼以利戶如此宣稱呢?他在伯三十六4b指出,因為 「有知識全備的與你同在。」以利戶認為「神」是知識全 備者(伯三十七16)而他的言語既來自「遠處」的神, 因此,他講的話也有「知識全備」的特質,無懈可擊。「全備 (tamiym)可譯為「完整」,以利戶認為他秉承神的旨意所講的話是駁不倒的

根據以上對伯三十六3~4的討論,可以看出以利戶是以「神代言人」的身份來勸告約伯改正受苦的心態

 

2.勸告的根據(伯三十六516)

以利戶根據什麼來勸告約伯改正受苦的心態昵?從伯十六516來看,他乃根據「神公義的屬性來勸告約伯 在這經文,提出苦難具有「救贖性這觀點來闡釋「神公義的屬性」。茲分(一)以利戶有關苦難具有「救贖性」的觀 點;和(二)以利戶有關苦難具有「救贖性」這觀點的評論來討論

A.以利戶有關苦難具有「救贖性」的觀點

以利戶提出苦難具有「救贖性」,這觀點可從四方面來說明:一)神藉苦難顯明賞善罰惡(伯三十六5~7); (二)神 藉苦難使人轉離罪惡(伯三十六8~10)(三)神藉苦難使人學習順服(伯三十六11~14);(四)神藉苦難使人得享肥甘 (伯三十六1516)

a.神藉苦難顯明賞善罰惡(伯三十六5~7)

以利戶指出,「神有大能,並不藐視人;祂的智慧甚廣。 (伯三十六5)以利戶的意思是:神雖大有能力,但祂並非 善惡不分地以苦難來折磨人,因為祂以智慧來運用祂的能,顯明祂藉苦難施行賞善罰惡

以利戶接著在伯三十六6~7對神以智慧運用祂的大能行賞善罰惡以加說明他說:「祂不保護惡人的性命,卻為困苦人伸冤祂時常看顧義人,使他們和君王同坐寶座,永遠要被高舉。」

祂不保護惡人的性命,這裡的「惡人」,從伯三十六13~14 來看,指「本質上的惡人」;以利戶認為神不會以智慧運用 祂的大能來保護這種惡人的性命比如:神不保護暗嫩押沙龍這種本質上屬乎惡人的生命,藉此從以色列排除了二個 不合適的領袖

祂時常看顧義人的「義人,從伯三十六7~12來看,指 偶爾犯錯而落在困苦中的人如:亞伯拉罕,或被冤屈而受 苦的人(如:約瑟但以理;以利戶認為神會以智慧運用 祂的大能來看顧他們比如:神為約瑟但以理伸冤,並高舉他們和君王同坐

神藉苦難顯明祂刑罰本質上的惡人,免得惡人危害社會;神又藉苦難顯明祂看顧偶爾犯錯而落在困苦中的「義人」,使他們行義;這顯明了苦難的救贖性

b.神藉苦難使人轉離罪惡(伯三十六8~10)

義人即使只是偶爾犯錯,還是要受管教。以利戶指出,「他們若被鎖煉捆住,被苦難的繩索纏住」(伯三十六8)

以利戶在此認為「苦難」如「鎖煉」,又如「繩索」,「捆 住人」「纏住人,限制人的行動,目的是勒住人,免得人繼偏行己路;亞伯拉罕蒙召來到迦南,卻因饑荒而下埃及, 帝就使他遭遇「擔心被埃及人謀殺」和「妻子被帶進法老 王宮」創十二 1215)的苦難,這樣的苦難如同「繩索 捆住他纏住他,藉此管教他使他從埃及歸回迦南

以利戶在伯三十六910進一步說明苦難捆住人纏住人,發揮使人轉離罪惡的功效他說,「祂就把他們的作為和過犯指示他們,叫他們知道有驕傲的行動祂也開通他們的耳朵得受教訓,吩咐他們離開罪孽轉回。(伯三十六910)

從亞伯拉罕因饑荒下埃及所遭遇的苦難來看,神果真藉著苦難使亞伯拉罕明白他犯了「倚靠自己的聰明,卻沒有倚靠耶和華」這驕傲的過錯,又使他回到「築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十三4)的敬拜生活。

神藉苦難使人轉離罪惡,再度顯明苦難的救贖性

c.神藉苦難使人學習順服(伯三十六11~14)

面對苦難的「救贖性」,落入苦難的義人若順服神藉苦難 所教訓的而轉離罪惡,則必蒙恩以利戶說,「他們若聽從事 奉祂,就必度日亨通,歷年福樂」(伯三十六11)以亞伯拉罕為例,他從下埃及所遭遇的苦難,領受了神的教訓而從埃 及回到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 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創十三3~4)。雖然日後亞伯拉罕還有 軟弱,但他總在苦難中順服地轉離罪惡,因此他得以度日亨通,幸福終老

但受苦的義人如果不順服神藉苦難所教訓的而轉惡,則必罹禍以利戶指出,「若不聽從,就要被刀殺滅,無 知無識而死。」(伯三十六12)義人羅得因住在罪大惡極所多瑪而遭到人與財物都被擄掠的苦難創十四12),藉著亞伯拉罕將他救回來創十四16),他卻沒有從苦受教訓,把握神給他的機會離開所多瑪,反而繼續住在罪 大惡極的所多瑪,最後所有的財物被天上降下的硫磺火焚毀 成灰創十九28)自己也落得以山洞棲身創十九30)°

以利戶為加強以上的警告,又說:「那心中不敬虔的人積 蓄怒氣;神捆綁他們,他們竟不求救;必在青年時死亡, 與污穢人一樣喪命。」(伯三十六1314)撒上二 34記著神差遣神人前來警告以利,他的兩個惡兒子何弗尼非尼哈必一日同死,但這二人卻不悔改,求神憐憫拯救,反而繼續 行惡,以致在青年時被非利士人所殺撒上四11)

神藉苦難使人學習順服而蒙福,若不順服神藉苦難所教訓的而轉離罪惡,則必罹禍;再次讓我們體會到苦難的救贖性。

d.神藉苦難使人得享肥甘(伯三十六1516)

以利戶總結苦難的「救贖性」,說:「神借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伯三十六15)

「困苦人」指偶爾犯錯而落在困苦中的人;「困苦」指困苦人所遭遇的苦難;神藉著苦難開通他們的耳朵,使他們領受教訓,轉離罪惡

困苦人一旦轉離罪惡,「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伯三十六16)

「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的「患難」,有譯為「患難的爪牙,神將困苦人如同從野獸□中搶救出來;不只如此,還引 領他「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狹窄指局促不安與焦慮的境地,寬闊之地則象徵順利自由;神使轉離罪惡的困苦人, 人生的路越走越寬廣,甚至「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再享神的祝福

B.以利戶有關苦難具有「救贖性」這觀點的評論

針對以利戶苦難具有「救贖性」的觀點,我們有如下的評論:一)以利戶的苦難觀細膩呈現神的公義;(二)以 利戶的苦難觀不定約伯為罪人

a.以利戶的苦難觀細膩呈現神的公義

三友簡單以二分法將人分為「義人」與「惡人」,但以利戶在伯三十六7~12卻指出「偶爾犯錯的義人」與「本質上的 惡人」之間的區別,強調神有智慧分辨這二種人,且有能力使這二種人各有不同的結局,以顯明神賞善罰惡的公義。

只是他的論點還是沒有回答約伯對「本質上的惡人為何享大壽數為何勢力強盛的疑惑伯二十一 7~132324 32)

b.以利戶的苦難觀不定約伯為罪人

三友一直認為「苦難」是神對罪的刑罰,因而定約伯為罪人;但以利戶這種「救贖性」的苦難觀,不只沒有定約 伯犯罪,反而暗示約伯有可能只是偶爾犯錯而落在困苦中的義人,這帶給被三友定為罪人而忿忿不平的約伯很大的安 慰,幫助約伯從極力要求神為他申冤,轉而認真考慮謙卑求 神藉著「苦難來開通他的耳朵,領受教訓,使他轉離罪惡 (伯三十六910),迎接即將苦盡甘來的人生(伯三十六 11~14)。以利戶這種「救贖性」的苦難觀,對受苦者有正面的幫助

 

3.勸告的內容(伯三十六1725)

以利戶根據「救贖性」的苦難觀,對受苦中的約伯,提 出六項勸告。茲分(一)六項勸告的內容;和(二)六項勸告的評論來說明

A.六項勸告的內容

以利戶對受苦中的約伯,提出六項勸告:一)不可因苦 難滿腔憤怒求平反(伯三十六17) (二)不可因贖價大就偏 行(伯三十六18b)(三)不可倚賴自己的力量脫困(伯三 十六19 )(四)不要以「死亡」來逃避苦難伯三十六20 ) (不可因苦難而伸手作惡伯三十六21 )(六)不可忘 記稱讚神(伯三十六2425)

a.不可因苦難滿腔憤怒求平反(伯三十六17)

以利戶首先勸告約伯不可因苦難滿腔憤怒求平反,他說:「但你滿□有惡人批評的言語;判斷和刑罰抓住你。」(伯三十六17)

「批評」(diyn):指「審判」「訴訟」;「你滿□有惡人 批評的言語:以利戶提醒約伯,在他與三友對話過程中,不 只批評三友,更像惡人一樣,滿□批評神冤枉他,一心追求 用訴訟解決問題,特別在三十一章,以起誓的□氣提出十四 項動糍行為的清白,要求神出面為他申冤。在以利戶看來, 約伯一心一意要循法律程式向神辯白的行徑,正是惡人的行為,對神大逆不道

以利戶以「判斷和刑罰抓住你」(伯三十六17b)來描述 約伯要求神為他申冤的心態「判斷和刑罰」,指公正的法律 訴訟;以利戶以此描述約伯仍緊緊抓住公正的法律,理直氣壯地追求用訴訟還自己清白

以利戶因此勸約伯,「不可容忿怒觸動你,使你不服責罰」 (伯三十六18a) 。「忿怒」(chemah)此字形容沸騰的怒火; 以利戶認為約伯要求神出面為他申冤的□氣,流露出滿腔的 怒火與不服,這是對神不敬,因而勸他不可因苦難滿腔憤怒 求神平反

b.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伯三十六18b)

以利戶接著勸約伯「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伯三十六 18b)

「贖價」:將人從死亡中贖出來所付出的代價;「不可因贖價大就偏行」:付贖價者若只為求勝訴而不計贖價,不循正途,這是偏行己路

以利戶可能認為約伯在十三13~15表明即使付上生命的 代價也務求申冤,也可能認為約伯在三十一章遞上劃押的自 辯書,誓言清白,否則願受刑罰,且咄咄逼人要逼神回答,這是為求勝訴而不計代價的偏差行為,對神非常不敬因此, 以利戶勸導約伯,可為求平反,不計代價,遞上劃押的抗辯書,或要求到神面前申訴

c.不可倚賴自己的力量脫困(伯三十六19)

以利戶也勸約伯不可企圖倚賴自己的力量脫困他質疑約伯:「你的呼求(資財,或是你一切的勢力,果有靈驗,叫你不受患難嗎?」(伯三十六19)

「呼求」(shuwa、)指「財富」;「勢力」(ma'amats) 自己的力量;以利戶在此問約伯:難道你有任何方法(財力 或勢力,可以救自己脫離患難嗎?換言之,你的力量比神大嗎?如果不是,你就不要再與神爭辯,而應服在神手中, 謙卑受教,耳朵才能被神開通,明白神的心意(伯三十三 16 17)

d.不要以「死亡」來逃避苦難(伯三十六20)

以利戶又勸約伯不要以「死亡來逃避苦難他說:「不要切慕黑夜,就是眾民在本處被除滅的時候。」(伯三十六20)

「切慕黑夜」:可能藉人們在黑夜中休息而喻指「求死以脫離苦難」。約伯在受苦中曾經指出,他寧肯噎死,勝似留我這一身的骨頭(伯七15);但以利戶認為,苦難具有救贖性,神藉著苦難要開通人的耳朵,受苦的人沒有從苦難中學到 功課就死,是辜負了神的苦心因此,力勸約伯不要以「死亡」來逃避苦難

e.不可因苦難而伸手作惡(伯三十六21)

以利戶繼續勸道:「你要謹慎,不可重看罪孽,因你選擇 罪孽過於選擇苦難。」(伯三十六21 )

「不可重看罪孽」:三友一直強調神賞善罰惡,絕對公義; 約伯則舉社會中「惡人長壽,勢力強盛」(伯二章)的例 證加以反駁。以利戶看在眼中,擔心約伯誤以為神善惡不分, 而伸手作惡;因此勸約伯不要因受苦而影響判斷力,以至伸 手作惡

以利戶接著指出他勸告約伯不可因苦難而伸手作惡的理由,他說:「因你選擇罪孽過於選擇苦難」。以利戶認為苦難具有救贖性(伯三十六15~16),神藉苦難開通受苦者的耳朵,使他轉離罪惡;可是約伯卻以「惡人長壽,勢力強盛質疑神的公義,此舉不只不肯從苦難中學習功課,更是逐步偏向罪惡

他又對約伯說:「神行事有高大的能力;教訓人的有誰祂呢?誰派定祂的道路?誰能說:禰所行的不義?」(伯三十六 22~23)

以利戶的意思是:(一)神有創造與護理宇宙的能力,使眾星萬物季節循序運行;神也有維護道德秩序的能力, 能藉苦難教導人離惡行善;(二)人希望神照他的願望行事,如果不合其願望,就埋怨神,認為神不公義以利戶認為, 約伯要神還他清白,這是在苦難中向神提出異議;人怎麼可 以指揮神照著自己的願望行事呢?(三)神賞善罰惡有祂智 慧的安排,人怎麼可以因神沒有照他的願望賞善罰惡,就說神行事不義呢?因此,以利戶力勸約伯不可因苦難而伸手作惡。

f.不可忘記稱讚神(伯三十六24~25 )

末了以利戶勸約伯在苦難中不可忘記稱讚神他說:「你不可忘記稱讚祂所行的為大,就是人所歌頌的祂所行的, 萬人都看見;世人也從遠處觀看。」(伯三十六2425)

「祂所行的(poal)指「神的創造大工」;「歌頌」(shiyr) 原意為「看見」,人看見神造物的奇妙,就當歌頌造物的主

「祂所行的,萬人都看見」,世人都能看見神的創造大工; 但是人們所看見的,卻只是一點點,因為世人只「從遠處觀 」。比如:人人都看得到夕陽,但有多少人能領悟到它的含義?以利戶藉此提醒約伯,你看到「惡人長壽,勢力強盛」, 你也自認無辜受苦,但你看到的只是「神的公義這個問題 的一點點而已,你若有這樣的醒悟,你就不會埋怨神,而能 謙卑承認神造物的奇妙和偉大,進而歌頌祂如此一來,你也就能充分得著因受苦而帶來的益處了

B.六項勸告的評論

針對以利戶在伯三十六1725對約伯的六項勸告,我們提出二項評論:一)以利戶的勸告使約伯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二)以利戶的勸告擴展約伯對神公義的認識

a.以利戶的勸告使約伯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苦難使約伯的情緒受傷,以致批評神冤枉他(伯三十六 17),且不計代價與神爭辯遞上劃押的抗辯書(伯三十六 18b~19),又存心以「死亡」來逃避苦難(伯三十六20),還 質疑神的公義逐步偏向罪惡(伯三十六21);以利戶對約 伯改正以上心態的勸告,既有事實為據且合情合理,必能促 使本是敬畏神的約伯自我反省,他那受傷而激動的情緒因而大得平靜

b.以利戶的勸告擴展約伯對神公義的認識

以利戶提醒約伯,人不可因神沒有照他的願望賞善罰惡,就認為神不公義,因為這種觀念等同派定神的道路(伯 三十六2223);此外人該醒悟,有限的人看「神的公義」 這個問題,都只能看到這個問題的一點點,不能據此而批評神行事不義

以利戶有關「神公義」的觀點,雖不能解開約伯對公義」的困惑,至少可以擴展約伯對神公義的認識,修自己的公義觀,情緒平靜下來

 

勸告約伯修正對苦難的觀點

以利戶在伯三十六26~三十七13 二度以神在自然界奇妙 的作為來勸告約伯修正對苦難的觀點茲分勸告的內容和評論來說明

 

1.勸告的內容

以利戶先在伯三十六26提出勸告的主題,接著以伯三十六2633和伯三十七13這二段經文來闡釋這主題

A.勸告的主題

伯三十六26是以利戶在本段勸告的主題,他說:「神為 大,我們不能全知;祂的年數不能測度。」

經文的意思是:神的偉大,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的;祂的永恆也不是我們用年數或時間所能測度的

以利戶在此強調:有限的人,對神的作為,所能知道的只是一點點,因此人不能以「自己的有限」作為標準來衡量神的無限作為

他藉此提醒約伯,你看到「惡人長壽,勢力強盛」,你也自認無辜受苦,但你所看到的只是「神的公義」這個議題的 一小部分而已,你不能根據這一點點看見,就下結論說:「神不公義」這正是以利戶勸告約伯的主題

B.主題的說明

以利戶以二段經文來闡釋這主題:(一)伯三十六 27-33 (二)伯三十七 1~13

a.約伯三十六27~33對這主題的闡釋

以利戶接著以伯三十六2733來說明這勸告的主題他說:「祂吸取水點,這水點從雲霧中就變成雨;雲彩將雨落下,沛然降與世人誰能明白雲彩如何鋪張,和神行宮的雷聲呢?祂將亮光普照在自己的四圍;祂又遮覆海底祂用這些 審判眾民,且賜豐富的糧食祂以電光遮手,命閃電擊中敵 人(或譯:中了靶子)。所發的雷聲顯明祂的作為,又向牲畜指明要起暴風。」

這段經文有二個重點:

(a)神在自然界的作為,從清柔的霧氣(36:27a) →厚厚的雨雲( 36:27b) →綿綿的細雨36:28) →隆隆的雷聲(36:29) →四射的閃電36:30) ,世人對此所知有限。

(b)神從造出清柔的霧氣到發出四射的閃電所產生的作 用,可能是「恩典」:生產糧食,嘉惠世人(36:31b);也可 能是「審判:祂用這些審判眾民(36:31a),命閃電擊中敵人36:32);又可能是「警告 」向牲畜指明要起暴風36:33) 神每次從造霧至發出閃電,其目的是什麼,世人都能知道嗎?

 

 

神與苦難(36133)(香港讀經會)

 

祈禱:   在困苦中,求父神幫助我,使我的注意力從苦難之中轉移到你身上,認識你的信實和慈愛,以致我的心靈再次得著安息。

 

以利戶繼續論說神的偉大及祂給予義人苦難的作用。

以利戶肯定一個事實--神是保護義人的(17)。他更表示自己的智慧是從「遠處」而來的,即從天上、從神而來(3)。他更是「知識全備」(4),可以教導約伯學義。有能力的神是會看顧義人,並給予他們君王的尊貴(7)。至於苦難臨到義人的原因,是一種對義人的管教(815)。只要義人願意聽取教誨,改過遷善事奉神,生活必定再度亨通(11)。

以利戶又勸喻約伯要信靠順服神,不要犯罪(1621)。18節的「忿怒」應作錢財,而「贖價」應作賄賂;意思是約伯千萬不要貪財和行賄;「不要切慕黑夜」(20)意思是約伯不要走幽暗的道路,那只會引致滅亡。總之,約伯應該寧願選擇受苦,強過選擇犯罪(21)。最後,以利戶向約伯描繪神的偉大,這可以從祂創造世界的大能,以及發生在自然界和世人中間的事情足見(2233)。

以利戶引導約伯注意神的作為,以致他心靈可以因著體驗神的偉大而視野得到拓闊,不再因著個人的痛苦而憂傷。人不一定可以改變環境,但人可以改變自己對環境所持的態度。這樣的改變是需要神的介入及聖靈的啟迪。因此,受苦者禱告是重要的,因為惟有神才能改變其心境,使其不單止知道神,並且心靈中感應到神的同在,以致他的心靈才能得著真正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