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二十篇拾穗 【詩二十篇題註】「大衛的詩,交與伶長。」 在這首王者詩篇裏,大衛轉述百姓祈求他在戰爭中獲勝的禱告(1~5節),複述他自己信靠神賜予勝利(6~8節),並重申百姓向他們的王耶和華所發出的禱告(9節)。――《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首君王出戰前為他祈禱,有力量戰勝敵人的詩。此詩的來源雖難確定,但《代下》二十章所記猶大受外族聯手攻擊的事或為此詩背景。當日約沙法王宣佈禁食,向神祈求,獲神允許勝利,說明勝敗在乎神。這是人民為王代求的禱告。――《啟導本詩篇註釋》 這是一篇為君王祈禱的詩:詩人在交戰前夕,求神使王得勝。――《串珠聖經註釋》 本詩可能是大衛出征前的禱告,第二十篇是爭戰前的禱告,第二十一篇是得勝後的讚美。 本詩可以成為我們屬靈爭戰中的禱告。世人為自己爭戰,靠的是車、馬、勢力,而神的百姓為神爭戰,是支取神的得勝。──《聖經綜合解讀》 ◎一般認為這是一篇皇室禮儀詩歌,而且應該是用於君王出征前,為君王祈求平安、勝利。 ◎全篇的「你」都是單數形態,指的應該就是「君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1】「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願名為雅各神的高舉你。」 “雅各神”指拯救以色列全民的神,雅各是以民十二支派的先祖,神當年曾領他們出埃及進迦南(看十四7注)。“應允你”指給王幫助,取得勝利。――《啟導本詩篇註釋》 「名為雅各神的」:或作「雅各的神之名」,代表神的力量。――《串珠聖經註釋》 懇求勝利。即將出戰的君王,在招集軍隊與會眾祈禱獻祭時吟誦。首先,獻上懇求神祝福的禱文(1~5節);宣告王或主管儀式祭司的話語(6~8節);最後會眾獻上簡短懇切的禱告(9節)。本詩談論生死攸關的問題,被視為詩篇中最緊張的詩。21篇是這首詩的完結,已完全消除20篇的危機,詩人獻上充滿歡樂與無限生機的感恩之歌。代下20章明確表現這首詩的背景,由王先向神祈禱,利未人傳講鼓舞性的預言,勸勉以色列百姓信靠神保守的能力。 ――《聖經精讀本》 你……你: 使用單數“你”,不是複數“你們”,分明指6節所說的受膏者。以色列人認為一人可以代表全體,一人的命運就是全體國民的命運(撒下21:17;哀4:20)。願名為雅各神的高舉你: 並不是神名字本身具有某種神奇力量,是神的自我啟示和拯救向投靠的人所發的熱心。 ――《聖經精讀本》 全篇的「你」都是單數,第6節指出這位便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所有人民都視祂為全國的代表,為全國命脈之所繫:祂是「我們鼻中的氣」,如「蔭」能護蔽人(哀四20),是「以色列的燈」(撒下二十一17)。就實際而言,這個角色太重大,除了彌賽亞之外,任何人都擔當不起,只是祂的預表罷了。──《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二十1~6】在這幾節經文裏,“你”是指那位“受膏者”君王(6節)。――《詩篇雷氏研讀本》 1~5節是百姓為王的禱告。──《聖經綜合解讀》 【詩二十2】「願他從聖所救助你,從錫安堅固你。」 聖所與錫安是同義詞,象徵神的聖潔與臨在。 ――《聖經精讀本》 聖所一字,其實只是「聖」,這裏用作錫安的同義詞,當時神的約櫃已經在那裏,代表祂的同在,但聖殿尚未建立(撒下六17)。──《丁道爾聖經註釋》 「聖所」原文是「聖」,指「錫安」(2節)。──《聖經綜合解讀》 ●「聖所」:SH 6944,原文只是「神聖」。應該就是指「錫安」。──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3】「紀念你的一切供獻,悅納你的燔祭。細拉」 「燔祭」:把祭牲全部獻上,一點也不留下的祭祀。――《串珠聖經註釋》 這個禱告的精神,與以利時代只靠賴約櫃本身的態度,或先知時代只靠賴獻祭的心態,完全不同,後者是企圖藉此類方式強迫神行事。惟有神會將他們所當得的賜予他們(悅納的直譯是「使富有,或認為富有」)。──《丁道爾聖經註釋》 「供獻」、「燔祭」都是指出征前的獻祭。──《聖經綜合解讀》 ●「供獻」:SH 4503,「禮物」、「供物」、「素祭」。 ●「燔祭」:是一種把祭物全部燃燒獻給神的祭。 ◎ 20:3 指的應該是出征前的獻祭,如: 撒上 7:8~9 。──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4】「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成就你的一切籌算。」 「籌算」:為爭戰所準備和定下的計畫。――《串珠聖經註釋》 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 與21:2“他心裡所願的,你已經賜給他”稍有不同,但兩節經文都屬於“讚美耶和華之名與救恩”的同一主題,“所願”有時也譯為“謀略”(賽11:2;36:5)。 ――《聖經精讀本》 雖然在希伯來文中,「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與二十一2的表達略有不同,但二者美好的銜接,使這兩篇成為危機之前與之後的禱告與感恩之詩。籌算一字有時譯為謀略或計謀:參以賽亞書十一2,三十六5,本詩承認人的計畫有其極限,而這兩處經文則從天上與地下暴露出這一點。──《丁道爾聖經註釋》 ●「籌算」:SH 6098,「商議」、「勸告」、「提議」。──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5】「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要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 “旌旗”大概是出戰大軍的旗幟,在典禮中豎立,軍兵環繞,象徵有神同在,能殺敵致果。――《啟導本詩篇註釋》 「救恩」:在這裡乃指從敵人手中獲拯救。 「豎立旌旗」:代表耶和華的同在( 參出17:15的 「耶和華尼西」)或指在戰場上凱旋、奪得敵人的旗幟,也有學者把此句譯作「要奉我們神的名凱旋」。――《串珠聖經註釋》 誇勝: 與6節的“救護”及9節的“拯救”,都派生於“拯救”這同一詞根。勝利不是一時或短暫的,特點在於永恆性。 ――《聖經精讀本》 本節與第6、9節譯為勝利的諸字(和合:誇勝、救護、拯救),其字根為「拯救」(參,耶穌之名)。在戰爭的情況下,這層含義使「拯救」不僅是單單救出來,更多了一積極的內容。神的名請參第1節的註譯。豎立旌旗(希伯來文是一個字)令人憶起民數記二2等處,各支派按次序排列(「各歸自己的纛下」),以及雅歌六4、10中活靈活現的描寫:「展開旌旗的軍隊」。詩六十4用了另一個不同的字。最後,在這節中請注意,成就的深遠含義,即它與籌算(4節)和祈求的關係:參以弗所書三20;帖撒羅尼迦後書一11。──《丁道爾聖經註釋》 當我們「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為神爭戰的時候,「心所願的」和「一切籌算」的(4節)都是為著神的榮耀,所以神必然成就,讓我們能因祂的救恩「誇勝」。──《聖經綜合解讀》 以色列和古代埃及、亞述一樣,都在爭戰(歌六4)或召集百姓(民二2)時「豎立旌旗」。──《聖經綜合解讀》 ●「豎立旌旗」:SH 1713,「豎立旗幟或軍旗」。用以召集、指揮軍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5 旌旗】以色列和其他國家,包括亞述,都有在作戰(歌六4)或召集支派(民二2)之時使用旌旗的習慣。埃及的軍旅以神祇為名(如:亞孟旅、色特旅……等),其旌旗就是用代表這些神祇的事物作為識別。高舉(豎立)旌旗顯然是勝利的表示。昆蘭文獻對旌旗作出了詳細的描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二十6】「現在我知道耶和華救護他的受膏者,必從他的聖天上應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 “受膏者”指君王。――《啟導本詩篇註釋》 「受膏者」:指君王。 「應允他 ...... 救護他」:原作「用他右手得勝的大能應允他」。――《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王有必勝的信心,因他是神的受膏者。──《新舊約輔讀》 6~8節是王的回應,宣告從神那裡得著了必勝的信心。詩篇中常常用「現在」(6節)這個詞來代表轉折。──《聖經綜合解讀》 ●「現在」:SH 6258,「現在」,這個字在詩篇中常常代表「轉折」的發生。 ●「救護」:SH 3467,「拯救」、「解救」、「使得勝」。 ◎此處的「受膏者」,指的應該是「君王」。但實在是讓人會想起「彌賽亞」,而非僅僅是人世間的君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7】「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提到”。誇口。別人以軍事力量誇口;敬虔的人卻以耶和華誇口。――《詩篇雷氏研讀本》 信靠神才是能戰勝敵人的武器。此處提到戰車、戰馬,說明這首詩為出戰前的祈禱詩。――《啟導本詩篇註釋》 「提到」:或作「大聲傳揚」(參賽12:4),這裡大概有「誇耀」之意;敵人仗恃戰車戰馬,但選民倚靠神,以神的名為誇耀。――《串珠聖經註釋》 有人靠車……提到……神的名: 極其鮮明對比非基督徒與基督徒的生活態度。前者依靠資財、武力等外在屬世之物,聖徒只信靠神。 ――《聖經精讀本》 誇(AV、RV「信靠」,和合:題)是翻譯添進去的,不過相當合理;這一句惟一的動詞是「我們要題起」(RV)。有人認為,這個動詞的特殊含義,是在崇拜時宣告神的名,將祂的能力帶進來,有點像基督徒奉基督的名求神的保護或得勝。但是由這一片語的前置詞看來,它比較符合舊約對聯盟或關係的表達(如:賽四十八1:「題說」)171。在約書亞記二十三7,它與「起誓」並列,這很像我們俗語的用法,我們會說一個人「奉」某項藥物或精巧之物「起誓」(譯註:即深信其效能之義)。車與馬是古代最可畏的武器,但以色列人卻由此回憶起神奇妙的拯救,如:在紅海邊與基順河旁(出十四章;士四章)。──《丁道爾聖經註釋》 「車」和「馬」都是當時平原作戰最強大的武力,大衛的主要敵人非利士人(撒上十三5)、亞蘭人(撒下八4;十18)和亞捫人(代上十九7)都大量使用戰車和馬兵,但大衛的軍隊完全是步兵。因為神不需要祂的百姓依靠強大的武力爭戰,即使繳獲了車、馬,也要「砍斷他們馬的蹄筋,用火焚燒他們的車輛」(書十一6;代上十八4)。歷史告訴我們,靠車、靠馬的人最終都「屈身僕倒」,而靠神的人卻永遠「立得正直」。──《聖經綜合解讀》 本詩三次提到「神的名」(1、5、7節)。──《聖經綜合解讀》 ●「提到」:SH 2142,「使憶起」、「使想起」、「提及」。 ◎ 20:7 的戰車和戰馬是當代最強而有力的平原作戰武器,但上帝卻是以色列最重要的致勝利器,以致到最後倚靠神的人可以挺身站立 20:8 。我們能體認神是我們事業、工作和各項競爭中得勝的關鍵嗎?──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二十8】「他們都屈身撲倒;我們卻起來,立得正直。」 他所倚靠的是大能的耶和華,因而可預測到結果肯定是「依靠神的必然得勝(此乃「立得正直」之意),依靠人的武力者必然滅亡。」──《新舊約輔讀》 【詩二十9】「求耶和華施行拯救;我們呼求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 會眾為王代求,希望得到王的應允。有的譯本將本節譯為“耶和華啊,求你拯救王,我們呼求的時候,求你應允”,似更能與首節呼應。――《啟導本詩篇註釋》 結束的祈求:古譯本把此節譯成「耶和華啊,求你拯救王;我們呼求的時候;求你俯允。」學者們認為本篇既然是一首為君王祈禱的詩,這樣的譯法較為貼切。――《串珠聖經註釋》 若譯成“主啊,當我們呼求時,求你使王應允我們”,更接近原文。 ――《聖經精讀本》 希伯來文(加上傳統的標點)直譯為:「耶和華,賜下勝利;願王回答我們(或,王將回答我們),在我們呼求的日子」。但 RSV所譯的第一句話:耶和華啊,賜勝利給王,與希伯來文的意思相符,且使這一行與下一行的長度相同。這一點似乎勉強算為可取,不過大致上兩者的意思都甚接近。 最後一句,直譯為「在我們呼求的日子」,與本詩首句成了先後回響。遭難的日子成了禱告的日子,這項事實使得第6~8節充滿希望的精神,成為實際的信心,而不是幻想式的樂觀。──《丁道爾聖經註釋》 最後,百姓再次為王禱告。「願王應允我們」在七十士譯本中譯為「願禰應允我們」(英文NIV版),神是祂百姓真正的「王」。──《聖經綜合解讀》 ◎ 20:9 依照馬索拉經文,是「願他(王)應允我們」,但是七十士譯本作「願祢(耶和華)應允我們」。一般認為七十士譯本比較合理。 ◎這一篇詩是為了眾人擁護的君王出征禱告,我們是否也有值得擁護的屬靈領袖,值得我們為他的得勝(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得勝)禱告的?──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19, 20篇)】 1 詩人讚美神的創造和律法,今日基督徒在教會生活中有這兩方面的讚美麽?當你參與整體會眾的讚美時,你是否如詩人般投入呢?你對神的話是否如此尊重? 2 神的創造和話語(律法)是 啟示的工具,若只有前者的啟示,足夠嗎?要使人認識神,我們須傳講那一方面的啟示?神的話有什麽功能? 3 當你身處的社會或國家發生動亂,你的教會有否為政治領袖禱告?參提前2:1~3。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