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三十二篇拾穗

 

【詩三十一篇題註】「大衛的訓誨詩。」

         本詩是七篇「悔罪詩」之一(第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百零二、一百三十、一百四十三篇),也是一首充滿感恩的見證詩。在第五十一篇裡,大衛認罪悔改(撒上十二)、得了赦免以後,可能接著寫了三十二篇,歡呼因著認罪而得著的赦免之福。──《聖經綜合解讀》

         「訓誨詩」原文的意思是「沉思的詩」,指教導和勉勵的詩。──《聖經綜合解讀》

                    46 保羅引用這一篇詩篇時,認為這一篇的作者是大衛。──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篇詩題  訓誨詩是用來教訓人的詩嗎?】“訓悔詩”是個術語,也許是說詩的目的在於使人得智慧或精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或成功機會。――《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二1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這首赦免的詩篇可能是詩篇第五十一篇的續集;在詩篇第五十一篇裏,大衛承認他與拔示巴所犯的罪。他在這裏卻描述那隨責罰與認罪而來之赦免的祝福(1~5),其後鼓勵別人要尋求耶和華的拯救,而不是固執地拒絕跟隨祂(6~10),最後勸勉他們在耶和華裏歡欣喜樂(11)。“訓誨詩”。希伯來文是Maschil,大概指默想或教誨的詩歌。――《詩篇雷氏研讀本》

         “有福的”。多麼快樂。參看第一篇13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傳統將本詩列入七篇“悔罪詩”中(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〇二,一三〇,一四三篇。參六篇題解),但從內容看也是一首感恩的見證詩,是信守神的法則、虔誠認罪的人,得蒙赦免後喜樂滿懷的獻詩。全詩出以對話形式。12節為詩人向會眾講述罪得赦免之人的福氣;37節,詩人向神訴說舊日犯罪、認罪和獲得赦罪的經歷;810節為會中祭司說出神的話,應許引導他,只要順服,不再蹈覆轍。全詩再以詩人的勸勉作結。

題注中的“訓誨詩”指出詩含有教導人正直為善的意思。――《啟導本詩篇註釋》

         罪得赦免的幸福。世人都是罪人,惟有蒙神赦免,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詩人根據自己的體驗表白罪得赦免後的福樂,勸勉後人享受與主同行的幸福。悔改意味人告白自己的罪、蒙神饒恕,恢復神人關係,開始新生活<131~9,關於悔改>。人由神所造,離開神就無法有純全的生活。罪破壞神與人之間的關係。神應許要赦免人的罪(西313),這是保障人藉著悔改恢復生命的座標及前進的方向。本詩與詩51篇有直接關聯,大衛以卑鄙手法得到烏利亞之妻拔示巴,後來悔改、罪得赦免後,感受到的喜樂。詩的內容可分為:①得蒙赦免的喜樂宣告(12);②悔改之前的煎熬,承認罪及蒙赦免(3~5);③根據親身體驗的勸勉(6~10);④勸勉眾人都要讚美神(11) ――《聖經精讀本》

         「快樂」為這些祝福語(見詩一1的註釋)較恰當的開頭,比有福更能表達出神采飛揚的模樣。贖罪的觀念不宜只用一種比喻說明,恐怕應用失當,所以第一節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圖畫:舉起或移開(赦免),和掩住不見(遮蓋)。前者可修正一項錯誤觀念,即以為「遮蓋」之意,是將還存在、未解決的事藏起來(這動詞在第5a節便有此含義:「隱瞞」)。──《丁道爾聖經註釋》

         「遮蓋」(1)的工作只有神去做才是有福的。神的「遮蓋」不是忽略、遮掩,而是因為人認罪悔改,所以「赦免其過」(1)、「不算為有罪」(2)。大衛想靠自己「遮掩」他與拔示巴所犯的姦淫罪,結果卻在罪中陷得越來越深,由姦淫竟然變成了謀殺(撒上十一)。因此,「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二十八13)──《聖經綜合解讀》

                  ●「有福的」:SH 8355,「幸福」、「福氣」。是本詩的第一個字。──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1~2引言:詩人先指出一個罪得赦免的人何等有福,他的生命也最有意義。詩人便曾親身經歷過這種被赦罪的福氣。――《串珠聖經註釋》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不算為有罪的: 三次重複同樣內容,是希伯來式表達完全的方式之一。前兩次表明出於神主觀之愛的寬恕;第三次表現神根據客觀公義之律的赦罪。 ――《聖經精讀本》

 

【詩三十二1~25詩人把邪惡形容為“過”(反叛)、“罪”(射不中靶而錯失目標)和“有罪”(行為不當)。神處理罪的方法是:“赦免”、“遮蓋”和“不算為有罪”。 ――《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三十二2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

         這裏不再用比喻,而是教導我們得蒙稱義與實踐真理之事。羅馬書四6~8引用此節,指出算此一重要字的含義為:若神視我們為義人,這乃是祂所賜給我們的禮物,與我們所應當得的無關;該章其餘部分,是運用創世記十五6所使用的同一個字,藉其上下文來教導我們:這份禮物惟獨用信心來接受。本節的末了既強調真誠(譯註:指和合本的「心裏沒有詭詐」),就摒除了我們可以「繼續犯罪,使恩典顯多」的觀念。──《丁道爾聖經註釋》

         「心裡沒有詭詐」(2),意思是誠實面對自己,真實地在神面前認罪悔改。──《聖經綜合解讀》

                  ●「詭詐」:SH 7423,「欺騙」、「詭詐」。──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3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

         “骨頭”是身體枯朽後剩下的部分。“骨頭枯乾”極言人生已陷絕境。――《啟導本詩篇註釋》

         罪是人心中的重擔和毒素,當我們不肯認罪的時候,身、心、靈都無法得著安息。大衛與拔示巴犯罪以後的一年中「閉口不認罪」(3),表面上若無其事,內心卻無法擺脫掙扎和痛苦,「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3)──《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二3~4大衛“閉口不認罪”(沒有馬上承認自己的罪)的時候,神便在身體和情感上懲罰他。“精液”。生命力。――《詩篇雷氏研讀本》

                   323~4 說明自己不認罪的時候,身心都無法獲得安舒健全。──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3~5詩人曾因犯罪感到被壓,不堪負荷,故向神認罪,並得到寬恕。――《串珠聖經註釋》

         人與人鬧彆扭時,身心也可能發生如此劇烈的不安──卻仍執拗不改。大衛身心的反應或許異常激烈,但像他一般頑固的人卻比比皆是。然而,下臺階之後放輕鬆的心,以及迎面而來的恩惠(5),使所付的代價顯得微不足道。這幾節經文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明白哥林多前書十一30所提到的悲劇,因著基督徒不肯順服,他裏面便產生壓迫感;就和這裏描述的一樣;這就是神審判的運作過程?──《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二4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

         神的刑罰在他身上,沉重異常。他像草木在夏天的熾熱中水分消盡而枯萎。“精液”亦作“精力”,原文有“水分”之意。――《啟導本詩篇註釋》

         「精液」:原是「濕氣」。

         他的精力完全消失,像濕氣在炎夏全被蒸發。――《串珠聖經註釋》

         如同夏天的乾旱: 因太陽曝曬,乾涸的巴勒斯坦曠野,比喻不肯悔改之人的靈魂。 ――《聖經精讀本》

         雖然人的肉體本性都是不肯認罪的,但把自己交托在神「手」(4)中的人卻與世人不同。神的「手」托著我們,能讓我們安穩;神的「手」壓在我們身上,能讓我們知罪。「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來十二6)──《聖經綜合解讀》

         「精液」(4)指精力。──《聖經綜合解讀》

                  ●「精液」:SH 3955,「汁液」,「精力」的意思。──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5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細拉

         他認罪,神便饒恕(約壹一9)。――《詩篇雷氏研讀本》

         不隱瞞: 如1節所說,惟有神能遮掩人的罪過,應當向神坦露一切(約壹19) ――《聖經精讀本》

         神是全知的,祂早就知道我們的一切。沒有什麼人可以在神面前「隱瞞」自己的罪。因此,認罪不是告訴神我們做了什麼,乃是不再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真實地承認這些事是需要求神赦免的罪惡。人若對自己的罪已經沒有感覺,甚至不以罪為罪,主的寶血就決不能「遮蓋」(1)我們。──《聖經綜合解讀》

         經過一年的逃避,大衛終於逃不過神的追趕,向神陳明瞭自己的罪。他不再掩飾、不再輕描淡寫、也不再尋找藉口,而是承認「我的罪、我的惡、我的過犯、我的罪惡」。當他這樣徹底認罪的時候,神的「赦免」立刻臨到,他心裡的重擔也立刻得著了釋放,頓時感到無比舒暢!──《聖經綜合解讀》

                  ●「陳明」:SH 3045,「使知道」、「宣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6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大水氾濫的時候,必不能到他那裡。

         「大水泛溢」:象徵最厲害的災禍,甚至有滅頂死亡的危險。――《串珠聖經註釋》

         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 “時候”不是指神的空暇,是指人的靈魂有所準備的時機。神一直在敞開胸懷等候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的靈魂誠實,機會便會到來。 ――《聖經精讀本》

         大多數現代譯本,將第6b節作了修改,譯為在痛苦之時(at a time of distress),如此一來,與前一段的銜接就模糊了。希伯來經文(有七十士譯本、武加大譯本等支持)為「在尋找之時」,亦即「在你可能被找出來之時」(和合本、AVRV),就像以賽亞書五十五6,那裏也是提到,要趁還有機會的時候,離棄罪惡歸向神。那兒強調的是施恩之日,但這兒則強調危險之日,所用的詞彙,與查理.衛斯理受感動所寫的聖詩相近:「可畏暴雨夾狂風, 波濤滾滾勢洶洶; 懇求主將我隱藏……」這裡所提修改的努力,所欲除去的困難,主要是在提到大水之前有一連接詞 raq,這詞通常的意思是「惟獨」或「然而」。但是在有些地方,它有「必定」的意思,最明顯之處為申命記四6,而這意思在此處很合適(參,AVRV)。所以本節可以譯為「……在𣿫可尋找的時候禱告𣿫。當大水泛濫的時候,必定不會淹到他那裏。」──《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二6~7能赦免人過犯的神是可以信賴的神,應趁可尋見的時候尋找祂,把自己交托。“大水氾濫”指惡劣環境迫人,但信靠神的人卻有樂歌環繞。――《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人接著指出他蒙恩後的感想:無論屬神的人遇到甚麽困難,都應向神祈求,神必會拯救。――《串珠聖經註釋》

         「虔誠人」(6)不是不犯罪的人,而是犯了罪以後知道尋求神的人。「凡虔誠人都當趁禰可尋找的時候禱告禰」(6),趁神還給我們機會的時候,趕緊認罪。一旦我們向神認罪悔改,神不只是赦免我們,更從審判者變成苦難中的「藏身之處」(7)。外面雖有狂風,神卻在隱密處「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7)不配的我們,這是何等的有福!許多人沒趁聖靈感動的時候趕快認罪悔改,求神赦免,以後心就變硬了,就再沒有求赦免的心志。這樣的人是自己關了神赦免的門。──《聖經綜合解讀》

                   326~7 意思是要趁神還留機會的時候,趁早認罪,當大災難來臨的時候,就可以來得及躲避,因為神是祂子民的保護。──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7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細拉

         四面環繞: 指“圍繞籠罩”,意味因神的保守,頌贊自然溢出,人被喜樂之歌包圍。 ――《聖經精讀本》

         大衛第一個反應,是與人分享他的發現(6)。現在他再度轉向神,而這時他似乎察覺,周圍有一群興高采烈的敬拜者圍著他──因為不需要像 RSV小字的作法,把得救的歡呼(或大聲歡唱,和合:樂歌)刪除:在希伯來經文中,這字放得很妥當。──《丁道爾聖經註釋》

         「得救的樂歌」原文是「得救的歡呼」。人若沒有真實地認識和承認自己的罪惡,就不會有真實的認罪悔改,也就不能體會赦免之恩的寶貴、喜樂與釋放,所以不能發出「得救的歡呼」。我們傳福音若不能「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就只是空洞的說教,而不是真實打動人心的好消息。──《聖經綜合解讀》

                  ●「保佑」:SH 5341,「保護」、「保守」。

                  ●「得救的樂歌」:原文是「得救的歡呼」。──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8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

         這是耶和華對大衛的回答,透過他也向我們說話,因為第9節的命令乃是複數。此處要求當有受教的心,既然這是從神而來的話,就使得第1~5節的功課,更積極地銘刻在人心中。若罪得赦免是件美事,團契相交就更美;若已經嘗過神的手在我們身上沈重(4),就應當懂得欣賞祂的輕撫,並尋求這樣的經歷。AV的譯文很出名:「我要以眼目引導你」,意指我們對祂目光的回應,但這譯法不正確,不過在詩篇一二三2的確有類似的思想,僕人專心看主人手動作的信號。此處的重點則為神高度警覺與親密的看顧,……定晴在你身上;我們當有的回應記在第9節。──《丁道爾聖經註釋》

         雖然我們對許多事情還不明白,但藏身在神裡面的人,有神親自作我們的良師,讓我們知道「當行的路」(8)──《聖經綜合解讀》

                   328 是詩人轉達神的命令。我們常以為只有新約的聖靈會勸戒、教導信徒。但此處說明神也要教導、指示、勸戒祂的子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8~9詩人且複述神赦免他時所說的話:神應許引導他,只要他順服和聽教。――《串珠聖經註釋》

         8~9節是神對大衛的教導。──《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二8~10說話的人是大衛,他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別人。――《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三十二9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馴服。

         “騾馬”因為無知,所以須用嚼環等來管住。――《啟導本詩篇註釋》

         無知的騾馬: 人不能像牲畜那樣,被強制、牽來牽去,人有神的形像(51),當主動到公義、慈愛的神面前。 ――《聖經精讀本》

         這幅生動的圖畫,以對比的方式將第8節所強調的聽話合作刻劃出來,這是神用心良苦,想從我們得著的反應(參約十五15);因為至於騾馬,無論用什麼方法對待,總不可能用勸戒來帶領,要帶動它,一定要施加壓力。耶利米書八6用馬來形容桀驁不馴,比著名的迷羊之喻有力:「他們各人轉奔己路,如馬直闖戰場。」不過,第9節第三句的真正用意甚難捉摸。直譯為「不接近你」,有人以為是指「(否則)他們就不會接近……」(RV),也有人以為是指「以致他們不接近」(RV小字)。前者比較容易瞭解,不過 RSV所譯否則它就不能由你掌握,是否算按照此意的正確譯法,甚為可疑。──《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都有不肯順服聖靈帶領的時候,對於沒有重生得救的假信徒,神會任憑他們像「無知的騾馬」(9)沖下懸崖而死亡;而對於有重生生命的真信徒,神「必用嚼環轡頭勒住它」(9),興起環境來管教他、挽回他。──《聖經綜合解讀》

                   329~11 是要讀者避免違背神的教導,以致多受痛苦,能夠順服神的,反倒能夠享受歡喜快樂。──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二10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

         所用的環繞一字,與第7節的動詞「環繞」相同(NEB'enfold'……'enfolds')。──《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二10~11勸勉旁觀者倚靠神:好被神的慈愛包圍保護。――《串珠聖經註釋》

 

【詩三十二11你們義人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都應當歡呼。

         都當歡呼: 慈愛、赦免的神,使罪人得蒙赦免,得到永恆的幸福。聖徒應當脫去罪的重擔、良心的痛苦及刑罰的恐懼,過著喜樂的生活(44),用新歌讚美神。 ――《聖經精讀本》

         要人歡呼,也與第7節的應許相呼應,即在敬拜中要將「得救的歡呼」表達出來(7節;見註釋);詩人在患難之時,就已經憑信心期待這一刻。──《丁道爾聖經註釋》

         「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加六8),不肯認罪的人心裡沒有平安,「必多受苦楚」(19)。但我們若以認罪開始,就必結出「快樂」、「歡呼」(11)的果子。──《聖經綜合解讀》

         本篇實在是罪人的福音。使徒保羅引用了1~2(羅四7~8),指出「大衛稱那在行為以外蒙神算為義的人是有福的」(羅四6)。奥古斯丁臨終前把本篇刻在臥室的牆上默想,然後寫下一句名言:「知識的開端,始於認識自己是一個罪人 the beginning of knowledge is to know oneself to be a sinner」。──《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32)

 1 禱文的第一句話與下面所說的有什麽關係?

 2 「虔誠人」(6)是指沒有犯過罪的人麽?他的智慧在那裡可見?

 3 詩人的罪得蒙神赦免時,他有什麽反應?

 4 你是偏行已路、自以為是的「無知的騾馬」,還是順服聽教,尋求神指引的人?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