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三十五篇拾穗 【詩三十五篇題註】「大衛的詩。」 在這首詛咒詩篇裏,大衛求耶和華拯救他和毀滅他的仇敵(1~10節),因仇敵無故恨惡他而悲嘆(11~16節),並進一步求主賜下拯救和公平(17~28節)。大衛可能在受到掃羅追殺期間寫成此詩,而且在某程度上是撒母耳記上二十四章15節的詳盡版本。那咒詛不是針對掃羅本人(因大衛已經放過他),而是針對那些煽動掃羅對大衛產生猜忌的人。――《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人向神(祂是戰士也是審判官)呼求保護,不受誣陷他的人傷害,因此是一首被誣告的人禱告的詩。詩中的個人可能是王或眾民的領袖。 全詩包含三次祈求,每次都以感恩的許諾或神必拯救作結(十,十八,二十八節),而每一祈求都與詩人生命中的某一經歷相連,有若從三個角度來描寫。第一部分用戰爭的比喻求神幫助(1~10節),第二部分講詩人舊日友人以怨報德(11~18節),第三部分求神伸冤,因神為公義的審判官(19~28節)。――《啟導本詩篇註釋》 大衛可能在受到掃羅追殺期間寫成此詩,可以說本詩就是撒上二十四15的補充。──《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1】「耶和華啊,與我相爭的,求你與他們相爭;與我相戰的,求你與他們相戰。」 「相爭」:描寫戰場上兩軍對壘的情形。――《串珠聖經註釋》 懇求幫助的禱文。詩人將神描繪為鬥士,守護陷入困境的孤苦人;公義法官,替蒙冤者伸張正義。詩人藉著呼求神為自己爭戰,顯明身處困境,使整首詩充滿緊張。本詩由以下部分組成:①呼求神親自加入爭戰(1~6節);②求告神保守自己脫離仇敵網羅(7~12節);③控訴仇敵忘恩負義(13~16節);④許願感謝頌贊神(17,18節);⑤求神施行客觀審判(19~26節);⑥感謝頌揚的願望與確信(27,28節)。是大衛被掃羅追捕,充滿痛苦、愁悶之時所寫。仇敵指掃羅及誣告的奸臣。從屬靈的角度看,奸臣象徵不義的勢力,試圖誣陷努力稱義的聖徒。 ――《聖經精讀本》 ●與我「相爭的」:SH 3401,「競爭者」、「對手」、「敵人」。 ●與他們「相爭」:SH 7378,「爭論」、「爭訟」。 ●「相戰」:SH 3898,「戰鬥」、「作戰」。 ◎ 35:1 顯示法庭與戰場上的兩種對抗。──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2】詩人完全與神站在一邊,他清楚的知道,神必替地作戰。信徒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是否站在神的那一邊。這一個問題若解決了,他就可以放心,世人因為你熱心服事神藐視你嗎?他們藐視你的善行嗎?你若沒有違背神的話,你良心就不責備你。勇敢的信徒啊!你當放心,因為神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十二19)。── 包忠傑《詩篇註解》 【詩三十五1~3】相爭……幫助: 描繪神是為我們爭戰的勇士,給倍受仇敵逼迫的聖徒帶來莫大安慰。2節,神緊握防禦盾牌,象徵任何力量都不能勝過神。3節,神舉槍攻擊仇敵,表現神叱吒天下的能力,為生活在罪惡、患難中的聖徒帶來安慰、勇氣。 ――《聖經精讀本》 【詩三十五1~10】祈求的內容:詩人身陷重圍,四面受敵,故求神保護他,和消滅他的敵人。――《串珠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2】「拿著大小的盾牌,起來幫助我。」 「大小的盾牌」(2節)是防身的武器,大盾牌適合防禦投擲的箭、矛,小圓盾適合近身博鬥時抵擋刀、劍。「槍」(3節)是進攻的武器,相當於標槍。我們的屬靈爭戰不能靠自己的武器和能力去爭戰,而要求神用祂的武器和能力為我們爭戰。──《聖經綜合解讀》 ●「拿著」大小的盾牌:SH 2388,「緊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2 大小的盾牌】「大小的盾牌」代表護身裝備的兩個極端。小盾牌是圓的,大盾牌則高與身齊,後者最有可能是助手負責攜帶。同樣長短槍(3節,和合本只譯作一個「槍」字)也是代表全部的攻擊性武器。譯作「短槍」的希伯來語字根(sgr),沒有在舊約其他地方出現。希羅多德提到西古提人有一種雙刃的斧頭(sagaris),死海古卷則用這字形容長矛的柄。若照後一個解釋,經文則只是說同一裝備可以有兩個用途而已。槍桿子可以用來抵擋,或當作長棒揮打,槍頭則可擊刺。亞述城市尼尼微和卡拉(甯魯德)的壁畫浮雕刻有無數這種以及類似的鐵器時代第一、第二期的軍事裝備。──《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三十五3】「抽出槍來,擋住那追趕我的。求你對我的靈魂說:“我是拯救你的。”」 “抽出槍來”亦可作“抽出矛和大斧”。但“大斧”原文有“阻止”的意思,所以《和合本》譯為“擋住”。――《啟導本詩篇註釋》 「抽出槍來,擋住那追趕我的」:應作「抽出槍和大斧,迎擊那追趕我的」。 「我的靈魂」:可作「我」。――《串珠聖經註釋》 槍(Javelin,標槍),或這類武器,是譯者所預期的字,也有人舉外國語言為佐證,支持此譯法。而昆蘭古卷中發現一個類似的字,意為標槍的標頭;但是這個東西從不代表整個武器,何況其實這字原為動詞形態,不是指武器,在希伯來文也能通順,正如 AV、RV 的譯法:「斷其通路」(參 NEB)206。──《丁道爾聖經註釋》 大衛完全與神站在一邊,所以他就清楚地知道,他的仇敵就是神的仇敵,神必替他爭戰。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否站在神的那一邊,如果站在神那一邊,我們在任何難處中都可以放心地求神為我們爭戰,因為祂是我們的拯救(3節)。「我是拯救你的」(3節)原文是「我是你的拯救」。──《聖經綜合解讀》 ●「擋住」:SH 5462+SH 7125,「阻擋會見」、「封鎖遭遇」。 ●「靈魂」:SH 5315,「生命」。 ●「我是拯救你的」:原文是「我是你的拯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4】「願那尋索我命的,蒙羞受辱;願那謀害我的,退後羞愧。」 【詩三十五4~6】 這幾節與三十四5、7的對比,無論是否為蓄意安排,都值得重視,因為蒙羞或羞愧,是定罪的本質(但十二2),而耶和華的使者(見三十四7的註釋),不是拯救我們,就是毀滅我們;參出埃及記二十三20~22。第6節所描述的黑暗光景,比箴言四19更絕望,因為滑一字意味有液體潺流,而且那位追逐的神就緊跟在後頭。人對神大膽侮蔑,至終所造成的惡果,必使他們無法站立得住。──《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5】「願他們像風前的糠,有耶和華的使者趕逐他們;」 “耶和華的使者”。參看第三十四篇7節和創世記十六章9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風前的糠”形容其無助與無用。天使趕逐仇敵象風吹走糠一樣。――《啟導本詩篇註釋》 像風前的糠: “糠”象徵沒有生命、根源、內容、份量、意義,與得享永生之福的聖徒形成鮮明對比。 ――《聖經精讀本》 ●耶和華的「使者」:SH 4397。「使者」、「天使」。原文是單數,表示「一個天使」。 34:7 也有此一詞,這一詞在詩篇中並不常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6】「願他們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華的使者追趕他們。」 又暗又滑: 詩篇常以“寬闊之處”、“平安之地”描述安定繁榮的生活。 ――《聖經精讀本》 大衛的咒詛並不是發表私人的仇恨,乃是站在神公義的立場上,看見將來要行的審判,向神的仇敵預言他們的結局。事實上,大衛雖然有機會殺掃羅,但卻沒有自己向仇敵動手,他心中所渴慕的,是神公義的實現。──《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7】「因他們無故地為我暗設網羅,無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 35:7 是作者對敵人的控訴:他們是無故攻擊作者。 35:12~16說明了攻擊作者的是作者恩將仇報的朋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7~8】詩中提到公義的經典例子。――《詩篇雷氏研讀本》 他暗設的網纏住自己: 是神對仇敵的復仇原理——按他們所行的報應他們。故
:①惡人沒有任何理由辯屈、埋怨;②聖徒因免去當受的刑罰,心存感恩。 ――《聖經精讀本》 無故的,這裏出現兩次,第19節又一次,這是令大衛最痛楚的因素,中間那段講得更透徹(11~18節)。詩篇促使我們格外感受到由不公平造成的傷害;惟有福音能將這種情況變成顯明救贖的時機,跟隨基督腳蹤的機會(彼前二19以下)。至於第8節「詩式的公義」,福音能夠接受,可是如果祈禱與懇求是會實現的話(太五44,二十三37、38),就儘量避免如此禱告;因這並非最值得追求的結果。──《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8】「願災禍忽然臨到他身上;願他暗設的網纏住自己;願他落在其中遭災禍。」 大衛不必自己伸冤報仇,罪惡自己會懲罰仇敵,他們「暗設的網」會「纏住自己」(8節)。就像神所定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惡必害死惡人」(三十四21),是神所定的屬靈規律。──《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9】「我的心必靠耶和華快樂,靠他的救恩高興。」 大衛的「快樂」(9節)不是因為仇敵「遭災禍」(8節),而是因著神的「救恩」(9節)。「我若見恨我的遭報就歡喜,見他遭災便高興」(伯三十一29),就失去了神百姓的見證。──《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9~10】誰能像你的呼聲,應合了摩西之歌(參出十五11),或許是特意回顧那次比大衛的困難更嚴重的危機,以及其榮耀的結局。同理,保羅在幾乎絕望之時,就回顧死裏復活(林後一8~10),因而重燃盼望。我的心(9節)和我的骨頭(10節)是兩種說及「我」或「我自己」的強調語,如六2、3;參考我們的俗語「我從骨子裏清楚這事」。──《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10】「我的骨頭都要說:“耶和華啊,誰能像你,救護困苦人脫離那比他強壯的,救護困苦窮乏人脫離那搶奪他的?”」 “我的骨頭”指整個人。骨頭為疾病所侵蝕(看三十一10),所以現在連骨頭都要見證神的慈愛。 “困苦窮乏人”是需要神説明也是神願意幫助的人在三十七14與“行動正直的人”相對,故也可指敬虔的人,甚至神的僕人(看六十九33)。――《啟導本詩篇註釋》 我的骨頭都要說: 人常用“徹骨”這詞表達充滿心中的情懷。對希伯來人骨頭意味力量的根源和生命。詩人這話植根於信仰經歷,表達要盡全力讚美主。 ――《聖經精讀本》 ●「我的骨頭都」:SH 3605+SH 6106,「全部的骨頭」、「全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1】「兇惡的見證人起來,盤問我所不知道的事。」 ◎ 35:11 描述的是有人用假見證來陷害作者。 【詩三十五11~18】詩人的苦況:他最痛心的就是遇難時,好友不但不助他一臂之力,反而幫助敵人迫害他。這些友人受過他的恩惠,現竟忘恩負義,以怨報德,加增他的痛苦。事實上,當這些敵人患病時,詩人曾經為他們祈禱,穿麻衣為他們悲傷(13~14)。――《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遭難的時候,昔日他所幫助過的「朋友、弟兄」(14節)卻忘恩負義、「以惡報善」(12節),落井下石誣陷他(11~16節)。神允許這樣艱難的功課臨到大衛身上,是要讓他看清世界的真相,從此對人徹底絕望,而是單單仰望神;從此行善不再是做在人面前,而是單單行在神面前。──《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12】「他們向我以惡報善,使我的靈魂孤苦。」 「孤苦」:乃指失去兒女那種苦痛。――《串珠聖經註釋》 使我的靈魂孤苦: 生動刻畫詩人孤獨的心境,滿懷被棄絕與疏離的苦澀、悲痛。聖徒常會陷入被眾人徹底遺棄、斷絕的感覺。然而神必不丟棄我們,總會帶給我們信仰路上的同路人。 ――《聖經精讀本》 ●「靈魂」孤苦:SH 5315,「生命」。 ●靈魂「孤苦」:SH 7908,「失去親人」、「喪失孩子」。 ◎ 35:12 說詩人感覺像失去親人,因為 35:13~15 說明作者當敵人遭難時,為之禱告、刻苦己心,結果現在他的朋友卻陷害他。好像他本來有親密的朋友,現在卻失去了一樣。──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3】「至於我,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 “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是說詩人在朋友患病時曾虔誠為他們哀懇神,都未蒙應允,禱詞好像回到自己懷裡。――《啟導本詩篇註釋》 「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有學者解作「我低頭為他們祈禱」。 另有學者認為這裡是指祈禱不蒙答允(參賽55:11, 太10:13)。――《串珠聖經註釋》 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 我們為別人代禱,若那人不配,祝福就會歸到我們身上(太10:13)。誠實的禱告都必上達於神(出2:23;徒10:4)。 ――《聖經精讀本》 希伯來文沒有提到我低下頭。這句話直譯應為「我的祈禱將歸回(或不斷歸回)我懷中」,RSV以為這是指祈禱的姿勢,可是此處更可能是指祈禱未蒙應允而回,或成為祝福而歸到他自己身上,如馬太福音十13。──《丁道爾聖經註釋》 「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13節),比喻禱告未蒙應允。──《聖經綜合解讀》 ●「我所求的都歸到自己的懷中」:原文的「歸回」是祈使式,整句可以翻譯為「願我的祈求歸到自己懷中」。亦即作者希望自己以往為這些朋友禱告的好處都離開他們,回到自己身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3~14】13下~14上 可譯為「當我的禱告不蒙答允時,我便出入悲哀,好像為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悲哀一樣」。――《串珠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14】「我這樣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為母親哀痛。」 「屈身」:或作「低頭」,是悲哀的表現。――《串珠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15】「我在患難中,他們卻歡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認識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擊我,他們不住地把我撕裂。」 “下流人”。攻擊的人。――《詩篇雷氏研讀本》 本節上半可譯為“我遭患難,他們群聚歡慶”。“我所不認識的”似指仇敵控告他莫須有的罪名(這些人連他都不認識,怎會知道他的事);也可指“在我不經意的時候”這些下流人向他攻擊。――《啟導本詩篇註釋》 「不認識」:可解作「不為意」。 「下流人」:或作「攻擊者」。 全節可作「我遇難的時候,他們幸災樂禍群集相慶;攻擊我的人趁我沒有防備聚集對付我,不斷地要把我撕裂」。――《串珠聖經註釋》 下流人: 指沒有良心、教養、人格卑劣的“奸商”、“牙尖嘴利”之輩。屬靈意義象徵敵擋聖徒的撒但勢力。 ――《聖經精讀本》 跌倒(和合:患難)的譯文或許使我們聯想到犯罪,如新約的用語;但這裏所用的字原是形容傾覆,如:三十八17;約伯記十八12;耶利米書二十10。我所不認識的那些跛子(和合:下流人),看來太突兀,不盡正確,雖然撒母耳記下五6~8曾記載大衛衝口而出之類似話語(那裏是用另一個字,而此處的字則像形容米非波設的字,大衛視他為朋友)。「受打擊者」(即「跛子」或「下流人」)所用的子音,或許也可讀成「打擊者」,因此 NEB譯為「強暴者」。這裏眾人正圍攻一位突然身陷困境的人,卻也是一位曾令別人羞愧的大善人,此種情形在耶穌受審判時完全重演。而從來沒有參與過這類遊戲的人,簡直寥寥可數。──《丁道爾聖經註釋》 ●「那些下流人」:SH 5222,「被攻擊的」。這個字原文難以解釋,許多翻譯者都透過略為修改母音、子音來取得比較可能的意義。──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6】「他們如同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 「咬牙」:指發怒。詩人描述他的苦況後,立志要稱謝耶和華,深信神必搭救他(18)。――《串珠聖經註釋》 席上……咬牙: 指在公開歡樂的席上,污辱、霸道的野蠻行為,根本不將他人放在眼中。表達詩人遭受羞辱與虐待,精神上的傷害與歎息。 ――《聖經精讀本》 RSV的小字(「 ……一塊嬉笑者」,mockers of a cake)顯示,希伯來文的字面意思很費解。RSV本文譯為一再地嬉笑,是按七十士譯本,將ma{`o^g{(一塊餅?)讀為獨立不定詞la{`o^g{(與嬉笑相連)。NEB(「連駝背他們也嘲笑」)是從一阿拉伯文字根「彎曲」演繹而來的含義。頭一個解釋方法,是根據希伯來文表達強化語氣的習慣,比較可取。本節的第二行(咬牙……;參三十七12)表明激發如此嬉笑背後的狂怒,這是司提反在殉道之前所經歷到的(徒七54)。──《丁道爾聖經註釋》 ◎ 35:13~16 描述敵人忘恩負義的狀況,甚至 35:11 說這些人是用「假見證」來陷害作者。以致 35:17 作者不由得抱怨神怎麼能都不理會這樣的惡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7】「主阿,你看著不理要到幾時呢?求你救我的靈魂脫離他們的殘害;救我的生命脫離少壯獅子。」 “生命”。寶貴的生命。――《詩篇雷氏研讀本》 “少壯獅子”亦作“不信神的人”。――《啟導本詩篇註釋》 獨一者: 獨一無二的生命與靈魂。 ――《聖經精讀本》 我的生命(AV、RV「我所親愛的」)一字,見二十二20的註釋,該節正可指出,本節末的直譯:獅子,比 NEB的「不信者」更為可取,此處如此,三十四10亦然。──《丁道爾聖經註釋》 尋求神的人,神不會「看著不理」(17節),祂若遲延,是要「借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伯三十六15)。而離棄神的人,神必然「看著不理」。──《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18】「我在大會中要稱謝你,在眾民中要讚美你。」 在大會中……在眾民中: 詩人的心願是公開頌贊神。聖徒的讚美不應只停留在個人層面,乃要昇華為在宇宙層面,使萬民得以聆聽。 ――《聖經精讀本》 公開獻上個人的感恩。──《丁道爾聖經註釋》 雖然環境還沒有改變,但大衛卻因著一次又一次對神的經歷,就能憑著信心以「稱謝」、「讚美」(18節)來仰望還沒有到來的拯救。──《聖經綜合解讀》 ●「大會」:SH 6951+SH 7227,「大的集會」。 ●「眾民」:SH 5971+SH 6099,「為數眾多的人民」。 ◎ 35:18 就暗示神已經處理了作者的冤屈,所以作者要當眾稱讚神。──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9】「求你不容那無理與我為仇的向我誇耀;不容那無故恨我的向我擠眼。」 “擠眼”是打壞主意的表示。本節“無故恨我“為耶穌基督所引用。詩人的經驗正是祂身受的痛苦(約十五25)。――《啟導本詩篇註釋》 「擠眼」:描寫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神態。――《串珠聖經註釋》 無故的憎恨,是惡對善的基本反應(在第7節已經強調過),因此耶穌視第19節(及六十九4),不是指大衛意外的不幸,乃是指祂所預定的遭遇。這就是「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約十五25),是有關即將發生之事的權威性啟示。這個模式在祂的案件上一展無遺,在大衛的一生中斷續可見,而我們也命定要如此經歷(約十五18以下)。──《丁道爾聖經註釋》 「擠眼」形容打壞主意。仇敵向義人「誇耀」、「擠眼」(19節),是義人心中最難忍受的事情。──《聖經綜合解讀》 ●「無理」與我為仇:SH 8267,「謊言」、「虛假」。 ●「無故」:SH 2600,「平白」、「無緣由」。──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19,21】“擠眼”和“大大張口攻擊我”都是表示惡意和輕蔑的姿態。――《詩篇雷氏研讀本》 【詩三十五19~21】生動表現仇敵充滿“虛假與陰謀、貪婪與暴虐”的邪惡形象。詩人傾注全力抑制對不義、無賴之徒的憤怒,惟求神恢復公義,保守弱者。 ――《聖經精讀本》 【詩三十五19~28】祈求的內容:詩人再次向神祈求,求神立刻對付仇敵。――《串珠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20】「因為他們不說和平話,倒想出詭詐的言語害地上的安靜人。」 「安靜人」:喜好和平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安靜人」(20節)就是那些溫柔的人,他們不為自己爭辯,而是聽憑主怒。──《聖經綜合解讀》 ●「和平」話:SH 7965,「平安」、「和睦」、「友好」。──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21】「他們大大張口攻擊我,說:“阿哈,阿哈!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 仇敵“眼已經看見”的是詩人的不幸遭遇,並為此沾沾自喜。“大大張口”描寫敵人兇狠鄙視,要吃人的樣子。――《啟導本詩篇註釋》 「大大張口」:描寫敵人那種鄙視的神態。 「我們的眼已經看見」:指看見詩人的患難痛苦。――《串珠聖經註釋》 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 仇敵看到中傷及誣陷將義人陷於困境,得意地說出狂妄之言。然而,他們忘了察看這一切的神將施行最後的審判。從屬靈的角度看,驕傲的人只不過像僅能存活一天的蜉蝣。 ――《聖經精讀本》 仇敵「看見」(21節)大衛的不幸遭遇,就此沾沾自喜。他們眼睛所看見的,不過是暫時外面的事,「安靜人」卻是在靈裡看到神「已經看見了」(22節)。──《聖經綜合解讀》 【115 阿哈,阿哈,是什麼意思?詩卅五21】 答:「阿哈,阿哈」原是古時的推羅(地中海東邊離岸不遠的一個平原島)人,他們對耶路撒冷遭禍,抱幸災樂禍的態度,發出一種譏笑的口頭語(結廿六2)。大衛的詩在這裡說到「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因羞愧而敗亡。」(詩四十15)其意思乃指那些喜悅及譏笑他受害的仇敵,因此抱愧蒙羞,而趨於敗退滅亡之途(參詩四十14,15,七十2,3)。――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詩三十五22】「耶和華啊,你已經看見了,求你不要閉口。主啊,求你不要遠離我。」 此處的“你已經看見了”是指公正的神知道真相,不會相信這些人的誣陷。――《啟導本詩篇註釋》 已經看見了完全對應仇敵的呼聲:「我們的眼已經看見了!」在惡人歡唱凱歌時,如此回應比否定他們更切合實際。參,出埃及記三7,由「我已經看見……」一語所導致的結果;亦參列王紀下十九14以下;使徒行傳四29~30。──《丁道爾聖經註釋》 神是超越時空的,事情還沒有發生,神就「已經看見了」(22節),祂必不會遠離祂所愛的人。因此,我們若陷在難處當中,不用去質疑神是否會「遠離我」(22節),而要省察自己是否遠離了神,是否真正把祂當作「我的神我的主」(23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23】「我的神、我的主啊,求你奮興醒起,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我的神( E l o h i m ) 我的主(Adonai)”。訴諸神的能力和權柄。參看創世記一章1節和十五章2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原文是分開的SH 4941與SH 7379。SH 4941是「審判」、「正義」。SH 7379是「爭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23~24】判清……伸明……判斷: 詩人似乎在標榜自己的義。但並不是指詩人沒有不義,仇敵與詩人具有不共戴天之仇,乃意味如同黑白不能共處,靠人的方法實在無法對付仇敵。懇求神介入,按公義進行判斷。 ――《聖經精讀本》 【詩三十五24】「耶和華我的神啊,求你按你的公義判斷我,不容他們向我誇耀,」 為我申辯直譯應為判斷我。──《丁道爾聖經註釋》 如果我們確實地把神當作「我的神我的主」,就可以坦然無懼地求神按著祂的公義來「判斷我」(24節),因為我們站在神的一邊,所以神必不容仇敵「向我誇耀」(24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25】「不容他們心裡說:“阿哈,遂我們心願了”,不容他們說:“我們已經把他吞下了。”」 遂我們的心願了!在希伯來文是一個單字,在這節中非常簡潔、活潑,就好像嘴唇「嘖」的一聲。──《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26】「願那喜歡我遭難的一同抱愧蒙羞;願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慚愧,蒙羞辱;」 ●「抱愧蒙羞」:SH 9544+SH 2659,兩字都是「羞愧」、「羞慚」的意思,重複兩次用以加強語氣。 ●「慚愧....羞辱」:SH 1322+SH
3639,兩字都是「侮辱」、「恥辱」的意思,重複兩次用以加強語氣。──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26~27】那喜歡我遭難的……那喜悅我冤屈得伸的: 詩人呼求神以相反的結果對待上述二者,詩人確信神必站在自己這邊。(太16:19)。 ――《聖經精讀本》 26~27節有四個「願」,每一個「願」的結果,都不是為著自己的私利,而是要讓神的名得榮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五27】「願那喜悅我冤屈得伸的歡呼快樂;願他們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耶和華喜悅他的僕人平安。”」 27下 應為「願他們常說:願那位喜見祂僕人平安的耶和華受尊榮」。――《串珠聖經註釋》 大衛雖然經過了許多苦難,但他明白他一切所遭遇的都是出於神,出於神就有神的美意。因此他沒有抱怨,只有感謝和讚美;他也沒有和以利亞一樣落在自憐裡(王上十九10),而是在靈裡看到還有許多愛慕神的「眾民」(18節)和「喜悅我冤屈得伸」(27節)的人,心中倍得安慰。──《聖經綜合解讀》 ●「我冤屈得伸的」:原文是「我的義」。 ●「喜悅他的僕人平安」:原文是「以他僕人的平安為樂」。 ◎ 35:27 陳明神以祂僕人的平安為樂,亦即神會追求祂僕人能夠享有平安,神希望祂的僕人一切都健全。──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五27~28】正如本詩前面所提及,讚美正在等著要出場(參9、10與18節)。此外,大衛還想到一點,是以利亞在同樣情況下所忽略的:他雖有敵人,但仍有朋友,且是「眾民」(18節),他們的喜悅正如耶和華的喜悅(27節)──是同一個字──就是見他得好處。──《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五28】「我的舌頭要終日論說你的公義,時常讚美你。」 終日: 指生命中所有的時間,不是部分時間。 ――《聖經精讀本》 【思想問題(第35篇)】 1 試描述作者所遭遇的痛苦和心境。參4, 11~12, 20~21節。作者唯一的願望是什麽?參23~24節。 2 「求你對我的靈魂說 ...... 」(3下)這句話顯示作者對神的顧念有沒有把握?雖然如此,作者仍懇切的向神祈求,這給我們什麽榜樣?9~10節顯示作者的信心有什麽變化?參腓4:6~7。 3 詩人問:「主阿,你看著不理,要到幾時呢?」(17)但神是否真的看著作者白白含冤而不理?當惡人逞強,而神仍未施行審判時,受屈者應有什麽態度?參羅12:19。 4 作者因著信神而有盼望,知道神必為他伸冤,所以他雖未脫離苦況,但卻為著神將施行的拯救而發出讚美。你若面對還未解決的難題或痛苦,作者給你什麽榜樣呢?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