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三十六篇拾穗 【詩三十六篇題註】「耶和華的僕人大衛的詩,交與伶長。」 在惡人圖謀不軌的背景下(1~4節),大衛說出讚美的話,述說神在拯救人類之工作中的屬性(5~9節),並求神繼續賜下愛的保護(10,11節),他有信心地認為惡人已經被打敗(12節)。“耶和華的僕人”(在標題部分)。神賜給大衛作為受膏君王的資格(撒下三18;七5,8)。――《詩篇雷氏研讀本》 是“惡人的罪過”,而不是神,在惡人心裏說話;但他卻看為神諭,以至他確信自己不用懼怕神。――《詩篇雷氏研讀本》 這是一篇求信實的神保護的祈禱,述說神的良善和惡人的罪過。若側重詩中講善惡的教訓,不涉及個人的景況,可稱之為智慧詩,近似第一及十四篇。1至4節描寫惡人的生活,5至9節說明神的性情和投靠神的人所得到的福分。10至12節為結束的禱告。――《啟導本詩篇註釋》 【詩三十六1】「惡人的罪過在他心裡說:“我眼中不怕神。”」 或作「有關惡人的罪過,我心裡有這樣的話(或啟示):他眼中不怕神」;有古卷作「惡人心中滿了詭計,眼中不怕神的刑罰」。 他不怕神刑罰他,因他自己欺騙自己,以為罪惡永不會被揭發(2)。惡人口中的話和心中的思念都是邪惡(3~4)。――《串珠聖經註釋》 兩條人生之路:①詩人鮮明地指出惡人極具毀滅性、自私貪婪(1~4節);②耶和華的仁慈(5~9節);③以呼求神保護聖徒、審判惡人的禱文結束(10~12節)。自稱聖徒、只求利己的祝福是因尚未認識神仁愛的真諦。應當銘記慈愛的神也具審判能力。雖然惡人在世上誇耀,必在末日的審判台前蒙受永遠的羞辱(雅2:13;彼後2:9)。 ――《聖經精讀本》 惡人的罪過……不怕神: 意為“惡人內心深處的罪狂妄地說:沒有必要懼怕神”。 ――《聖經精讀本》 開頭的幾個字,直譯為「對罪過的神諭」用這幾個字作為刻劃執意犯罪者之詩的標題,令人觸目驚心。它彷彿聲明,罪過本身即是這人的神,或先知。此形式可參照(直譯)「耶和華的神諭」、「大衛的諭令」等(創二十二16;撒下二十三1等)。他內心深處(和合:他心裏)比「我心裏」(AV、RV)更容易瞭解,古譯本中也可找到充分的支持。可是這譯法或許是將一段困難的經文作了修改。如果「我心裏」是正確的,意思乃是:大衛發現他自己在傾聽,而且徹底明瞭了主宰那人的意念。不怕在此是很強的用語,其態度正與十六8成對比:「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信徒的一切道路對準神而行,但這個人根本不把「神的可畏」當一回事。羅馬書三18指出,這乃是罪惡至極的徵兆,而那段經文告訴我們,這幅圖畫所描述的乃是人類(若沒有神的恩典),並非指某些特別敗壞的惡者。凡墮落之人都具有這些特性,只不過有些是隱藏的,有些則表現出來。──《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的心中若沒有神,「惡人的罪過」(1節)就是這人心中的神,不住地「在他心裡說:我眼中不怕神」(1節)。因此人才能說服自己的良心安寧,自欺欺人地繼續活在罪中。這並不是某些特別敗壞的人才有的特徵,而是所有罪人全然敗壞的本相(羅三18)。──《聖經綜合解讀》 「說」(1節)原文是「陳述、正式宣告」,通常用來描述神的宣告(創二十二16;民十四28)或先知傳達神的話(民二十四3),這裡表示惡人把自己的罪過當作了神。──《聖經綜合解讀》 「我眼中不怕神」(1節 )原文是「在他眼中沒有對神的懼怕」。──《聖經綜合解讀》 ●「他心裡」:馬索拉經文作「我心裡」,不過許多抄本與七十士譯本,亞蘭文譯本都作「他心裡」。 ●他心裡「說」:SH 5002,「陳述」、「正式宣告」。此字常用來描述先知的「神諭」。 ●「我眼中不怕神」:原文是「在他眼中沒有對神的懼怕」。 ◎ 36:1 中「罪過」在罪人心裡說什麼話,並沒有被描述出來,經文的重點是「內在的罪惡正式宣告」。──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1~4】不敬畏神之人的寫照。――《串珠聖經註釋》 此時聖靈帶著大衛的靈忽然向上飛翔,超脫人類的墮落,「上及諸天」(5節),那裡洋溢著神的性情。因此大衛的思想從惡人的罪孽、惡事(1~4節),不是轉到自己的受苦、委屈,而是轉到了神的慈愛和公義(5~9節),靈裡立刻進入了「寬闊之地」(一百一十八5)。──《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六2】「他自誇自媚,以為他的罪孽終不顯露,不被恨惡。」 罪孽終不顯露: 人的自負實在是巨大的錯覺,是因對神的無知而產生。神鑒察世人,必不忽略隱藏的惡,必徹底審判(90:8;伯12:22;傳12:14)。靠虛妄的意念欺騙自己、自取滅亡,實在是愚蠢可憐。 ――《聖經精讀本》 因他自誇自媚(也許應譯為,「因為它」──即,他在第1節聽到的神諭──「令他覺得洋洋得意」)在他(自己)眼中〔這樣的眼離開了神(1節),因此毫無準則可言〕。下一句基本上可譯為「關乎」或「至於」「找出他的過犯以憎惡(之)」。這裏的意思也許是指,他自欺過分,以至於無法「察覺並恨惡」(JB;參 NEB);或不認為別人會如此(RSV);但也許這裏是指,他的樂觀使得他更罔顧一切,因此他更會現出真形來(AV、PBV)。這些解釋含義相去不遠,不過此句的模糊、費解,可能因原經文有所損毀。──《丁道爾聖經註釋》 人心裡若只有一個「我」,一切以自我的感覺為准,就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子裡,「自誇自媚」(2節)、盲目樂觀,不去思想將來神的審判。人心裡若有神,才會「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十六8),一切的心思言行都以神的話語為標杆。──《聖經綜合解讀》 「他自誇自媚」(2節)原文是「他諂媚自己」。──《聖經綜合解讀》 ●「他自誇自媚」:原文是「他諂媚自己」。 ●「以為他的罪孽終不顯露,不被恨惡」:原文是「以致無法察覺自己的罪孽來恨惡之」。──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3】「他口中的言語盡是罪孽詭詐,他與智慧善行已經斷絕。」 人的心裡若有「罪過」(1節),口裡出來的自然「盡是罪孽詭詐」(3節)。──《聖經綜合解讀》 ◎ 36:3 是說惡人既然已經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更無法逃離罪惡的捆綁。──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4】「他在床上圖謀罪孽,定意行不善的道,不憎惡惡事。」 不敬神的人晚上“在床上”計劃翌日的惡事。敬神的人卻默想神的律法(一2)。――《詩篇雷氏研讀本》 上了床應該睡覺,惡人仍不止息圖謀作惡。――《啟導本詩篇註釋》 定意……不憎惡: 不是指努力行善中偶然失手,乃是習慣性地沾染惡。罪是魔鬼誘惑的工具,將人的靈魂陷於絕境。要封住罪惡傳染的源頭(帖前5:22)。 ――《聖經精讀本》 人對神的態度,必然會影響他對人的態度。人若與神為敵,就是「與智慧善行已經斷絕」(3節),從此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無法逃離罪惡的捆綁,所以自然會與人為仇。他們不是偶然犯罪,而是「定意行不善的道」(4節)。──《聖經綜合解讀》 「床」(4節)本來是人休息的地方,但不敬畏神的人「在床上」還不肯停止做惡,而是繼續「圖謀罪孽」(4節),把勤奮用錯了方向。──《聖經綜合解讀》 ◎與 36:1~4 惡人的惡對比的,不是義人的義,而是神的屬性。 ◎ 36:4 床本來應該是休息的地方,但是惡人即使已經到了床上,還要持續努力作惡。──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5】「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慈愛”(仁慈)。希伯來文是ch e s e d。忠實的愛或守約的信實(也見於7,10節)。參看何西阿書二章19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慈愛」:SH 2617,「善良」、「慈愛」。 ●「信實」:SH 5300,「堅固」、「忠誠」。 ●「穹蒼」:SH 7834,「雲」、「天空」。──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5~6】穹蒼,……高山,……深淵: 象徵神的公平與正義。詩人並未因惡人在世間囂張而感到失望,反而仰望穹蒼,皈依默然護理歷史的慈愛之神。 ――《聖經精讀本》 這段的天地無比豐富,領我們進入「寬闊之地」(參十八19):無法測度(諸天、穹蒼)、無法攻克(高山)、無法探究(深淵),儘管如此,卻是任人享用,予取予求(6c~9節)。人的世界才是狹窄的。人類的多變使社會搖搖欲墜,與此處高聳入雲的立約之愛與信實(5節)成為強烈對比。人的標準視一切皆為相對,彷彿一片沼澤地,而神的\cs9公義(6節)則像其旁堅定而令人振奮的高山;人的評估與神的判斷比較,不過是陰影。判斷一詞是根據法庭記錄的決定,因此不僅指判斷(包含看法與審判雙重意思),更是指聖經,神所啟示的旨意:見十八22,十九7~10的註釋。──《丁道爾聖經註釋》 【詩三十六5~9】敬畏神之人所蒙的福澤:上文描寫不敬畏神之人如何只顧犯罪作惡,這裡卻刻劃出敬畏神之人在神恩慈之下所過快樂和有意義的生活。――《串珠聖經註釋》 「慈愛、信實、公義、判斷」(5~6節)都是神的性情,「諸天、穹蒼」(5節)比喻無法測度,「高山」(6節)比喻無法動搖,「深淵」(6節)比喻無法探究。神的性情不但如此偉大、而且「何其寶貴」(7節),不容錯過。因為祂樂意讓人任意享用祂的豐富,凡尋求祂的人都能得拯救(6節)、得保護(7節)、得飽足(8節)、得生命(9節)、得光照(9節)。──《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六6】「你的公義好像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啊,人民、牲畜,你都救護。」 ●「高山」:SH 2042+SH 4100,意義是「極高的山」、「巨大的山」。 ●「判斷」:SH 4941,「公平」、「公義」、「公正」。 ●「牲畜」:SH 9299,「野獸」、「家畜」、「動物」。 ●「救護」:SH 3467,「拯救」、「解救」。 ◎ 36:6 的意思是神的公義與公正如高山深淵,所有的生命祂都拯救。──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7】「神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的翅膀的蔭下。」 “在你翅膀的蔭下”。參看路得記二章12節的腳註。――《詩篇雷氏研讀本》 「翅膀的蔭下」:強調神的保護。――《串珠聖經註釋》 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 如同雌鳥懷抱尚未長出羽毛的小鳥,神的愛護衛我們得享平安,我們像斷奶的嬰孩在母親懷抱中,感到平安。 ――《聖經精讀本》 寶貴一字將無限立刻轉換成親切、個人化。對慈愛的兩種強調都需要:第5節形容它太偉大,無法領會;第7節則形容它太美好,不可錯失。投靠在𣿫翅膀的蔭下,波阿斯曾用這幅圖畫來描述路得(得二12),耶穌亦用它來描述耶路撒冷(太二十三37);它刻劃出救恩的一些特性:令人謙卑下來,又令人心生確據。──《丁道爾聖經註釋》 ●「寶貴」:SH 3368,「貴重的」、「高價值的」。 ◎ 36:7~9 是描述神豐盛的慈愛,不但保護世人,還讓投靠祂的人可以享有豐盛的宴席與精美飲水,享受生命的泉源。我們常常以為神是個嚴苛的暴君,壓迫我們要過清苦而有紀律的生活。但詩篇的作者卻描述神喜歡叫我們吃喝快樂,享受祂的豐富。──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8】「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 “肥甘”指神聖所中所吃的豐富,有實質與屬靈的雙重意義。“樂河”或指“使神的城歡喜”的河(四十六4)。二者都描寫神賜恩典豐富無比。――《啟導本詩篇註釋》 「肥甘」:原指在聖殿所吃的祭肉餐,但在此處與下文的「樂河」,都比喻神賜給人的屬靈福澤。――《串珠聖經註釋》 肥甘……樂河的水: 藉身體必需的食與水,描繪神對人靈與體的祝福,表明神的祝福不僅滿足需求,更是肥美盈餘(路6:38)。――《聖經精讀本》 樂河一語可能是回應伊甸園,這名字讀起來與「樂」相同;但是賜生命之河水的主題,在以西結書四十七章發揮得淋漓盡致(參,啟二十二1、2)。──《丁道爾聖經註釋》 「肥甘」(8節)指在聖殿所吃的平安祭。一部分獻在祭壇上,另一部分給獻祭的人分享,表示人和神一同快樂相交、一起得滿足。──《聖經綜合解讀》 「樂河」(8節)比喻神所賜的喜樂。我們今日喝主「樂河的水」,將來要在新天新地飲于「生命水的河」(啟二十二1)。──《聖經綜合解讀》 ●「肥甘」:SH 1880,「肥沃」。此處是「盛筵」的意思。 ●「樂河的水」:SH 5158+SH 5730,意義是「喜樂的水」、「精美的河水」。──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8 樂河】由於譯作「樂」的字眼字根與「伊甸」相同,這話可能是指樂園出來的河流。古代近東廟宇和水泉的關係,是有案可稽的事實。實際上,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某些廟宇,以及烏加列神話中的巴力廟,據說都是建築在水泉之上(模仿原始大水),有時更從建築物中流出。這就是本節上半的神殿,為什麼可以和這樂河相對(又見:結四十七)。──《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三十六9】「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 “在你的光中”指在神的愛和恩典中。“必得見光”指得享完全滿足的生活(永生)。――《啟導本詩篇註釋》 「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人在神的指引下,可活得更豐滿和有價值; 「見光」在舊約多指「生活」或「生命」。――《串珠聖經註釋》 光,這裏主要是指喜樂(參,如:四6、7;帖八16;對照詩三十八10),不過也不能單獨來解,必須同時包括其他含義,即如純淨、清潔、真實等。──《丁道爾聖經註釋》 「在禰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意思是在神的光照之下,我們的人生才有喜樂、聖潔和真理。──《聖經綜合解讀》 ●生命的「源頭」:SH 4726,「泉源」。──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9 生命的源頭】很多其他經文都使用較為完整的「活水的泉源」(如:耶二13)。活水是指流動的泉水(與收集的徑流或雨水相對)。這最有可能是指世上神聖的生命源頭(又見:箴十11,十三14)。古代近東的神明肯定被視作生命之源,但將之喻為水泉卻未有文獻的佐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詩三十六10】「願你常施慈愛給認識你的人,常以公義待心裡正直的人。」 詩人發現,他自己落於人的惡(1~4節)與神的恩典(5~9節)之邊界上;於是懇切地禱告。他曾兩次稱頌神的慈愛(5、7節);如今這慈愛亦臨及需要之處。──《丁道爾聖經註釋》 「認識」意思是經歷、親密相交。認識權貴、認識名人,只能滿足人一時的虛榮。認識神才是人生中最大的福氣,因為祂常施慈愛給認識祂的人(10節),祂不但掌管萬有,而且願意時時與我們同在,做我們一生的牧者!──《聖經綜合解讀》 ●「認識」:SH 3045,「知道」、「由經驗中領悟」。──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10~12】求神恩待敬畏祂之人,又懲罰那些犯罪作惡不敬畏神的人。――《串珠聖經註釋》 詩人描述相對的惡人之路與神之路。結語,呼求神清楚、快速顯明走不同路的不同結果。 ――《聖經精讀本》 ◎作者求慈愛、有能力的神:能夠常將祂的慈愛與公義施行在祂的子民身上,阻擋惡人的邪惡傷害祂的子民。他也信惡人終究會無法再起。 【詩三十六11】「不容驕傲人的腳踐踏我,不容兇惡人的手趕逐我。」 “趕逐”可指逐出聖所或趕出家門,流浪在外(參伯十五23)。――《啟導本詩篇註釋》 「趕逐我」:可能指敵人把詩人趕離家門,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串珠聖經註釋》 希伯來文與古譯本並不支持用「壓碎」這一強烈的翻譯(11a節,NEB等譯本)來取代踐踏,不過此處毫無低估敵人的意思(踐踏本身已是強烈的敵視語:參,如:伯十五21,二十22)。──《丁道爾聖經註釋》 ●「踐踏」我:SH 9355,「臨到」。── 蔡哲民等《詩篇研經資料》 【詩三十六11~12】11節詩人呼求神的保護、免受惡人逼迫;12節稱頌神主動、永恆的審判。惡人不能永遠逼迫義人,反要遭到審判。 ――《聖經精讀本》 【詩三十六12】「在那裡,作孽的人已經僕倒。他們被推倒,不能再起來。」 不能再起來: 聖徒即使在世上遭受失敗、挫折,終必重新站立、進入永恆祝福,惡人在世上跌倒,就難以東山再起,即使起來,也必因末日審判滅絕淨盡(鴻1:15)。 ――《聖經精讀本》 勝負已經決定;其語氣似乎聲明,這景象已然發生,清楚可見。「他們──那些作惡的人──都躺下了」(NEB)。這就是希伯來書十一1對信心的定義:「對所盼望的事具完全肯定;……對所未見的事把握十足」(菲利浦譯本)。──《丁道爾聖經註釋》 雖然大衛還在難處之中,但他的禱告已經蒙了應許,所以他在信心中就看到:「在那裡,作孽的人已經僕到」(12節),因為惡人被「他暗設的網纏住自己」(三十五8),所以「惡必害死惡人」(三十四21)。這就是「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聖經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第36篇)】 1 根據本篇,惡人為什麽會作惡呢?參1; 羅3:18。今日一些行為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善惡純粹是受外在環境的影響,這與詩人的分析有何不同? 2 惡人的生活有意義麽?有何損失?參3~9。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