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1每一次你與人來往的時候,必須是能顯出你基督徒的地位,才好。如果不能顯出基督徒的地位,總是以離開為妙。你如果走罪人所走的道路,遲早要走到他的地方去。你如果與不敬虔的人坐在一起,遲早你要染上不敬虔。罪惡和不敬虔是傳染的,我們要學習逃避這些事,像逃避病菌一樣。

         「不從惡人的計謀」。最可憐的,就是許多神的兒女碰著事情、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們反而去問不信的人說,我該怎麼作。他們所出的主張,都是你所不能作的。他們所有的思想都是怎樣叫你自己上算,並叫別人損失的。

         「不站罪人的道路」。有許多地方,是基督徒所不能去的。罪人有罪人的路,罪人有罪人的地方。今天,你和不信的人一交通,最難的事,就是你不到他們中間去,但你是走在他們的路上。神不止要我們不在他的地方,神要我們連他的路也不走。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許多不信主的人,喜歡尋基基徒的開心,當著基督徒的面,把主的名字拿來開玩笑,褻瀆主的名。你要不聽褻慢人的話,就得不坐褻慢人的座位,不和他們來往相交。

         原文與華譯有些出入,就是那個「不」字,原文不是用「不」字,從前有一位猶太人在上海講道,他說一1原文是:「有福了,從來沒有從惡人的計謀……」若譯英文,當用Never不當用Not這個字請問我們中間有人從來是如此的麼?又請問自古以來,在中國,在外國,有人從來是如此的麼?我敢大膽說一句:世上沒有一個人「從來不從惡人的計謀」,「從來不站罪人的道路」,「從來不坐褻慢人的座位」的,只有主耶穌一人而已。──  趙世光

<syncBible ref=1:1>

【詩一1  身處的環境、身邊的友誼,是激勵我的靈命,還是帶來阻礙?】作者在詩篇一開始便頌揚敬虔的人,就是那順服神、不聽那些懷疑和嘲弄祂話的人。朋友和同事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對我們有深遠的影響。假若我們堅持與那些藐視神的人保持友誼,我們可能會陷入罪中,漸漸對神的旨意麻木,這種態度其實就是藐視神。你的朋友是建立還是拆毀你的信仰呢?真誠的朋友應該影響你更加親近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1:1>

【詩一1  罪如烏雲,掩蓋我們與神的關係,怎樣才可突破?】詩人的焦點集中在關於喜樂久遠的問題上。在這節他告訴我們不該做甚麼──與褻慢神的罪人為伍;下一節他告訴我們要做甚麼──與神的喜樂和話語為伴。惡人、罪人、褻慢人的影響會使我們與神喜樂的光輝分隔,正如一片黑雲使我們與喜樂的朝陽分隔了一樣。――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1思想神話「不從惡人……,不站罪人,……不坐褻慢人……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篇中充滿寶貴的應許,在這開始的一篇中就有一個非常寶貴的應許,也是非常重要的指示,應該什麼樣的人有福。不是任何人都有,乃是有的人有。這裡提到惡人、罪人、褻慢人,都是神不喜悅的人,結局必至滅亡,什麼樣的人有福呢?乃是那些與惡人有分別,不與之有分,不沾染他們的罪惡、污穢, 並且加以憎惡,遠離的人。

積極方面,是喜愛神的話語、律法,晝夜思想,以至心思意念都被神的話語所充滿的人,要像栽於水旁的樹,按時結果,凡事順利不怕災害,因有神的話同在,也就有神的同在。這樣的人非常踏實,穩固。在神的眼中有價值,而惡人則如糠一般,被風吹散,在審判時要受刑罰。

這很清楚告訴我們每天晝夜都要思想神的話。片刻不離,以至思想與神的話溶和一起。凡與神的話不合的思想,言行都要趕出,一切以神的話為準則,依據。這樣藉著神的話與神同行是何等有福!──《每日天糧》

 

【詩一1求福與求義】這是一幅活動的圖畫,描寫在「福」生活中人的情況:

「不從」說明其旨趣興選擇,「計謀」尚未犯,「喜愛」神,

「不站」形容他的消遣與如何度其閒暇,「道路」正待犯,日夜「思想」神,

「不坐」講到交遊與同伴,「座位」同犯了,一生必「實行」神的話語。

蔣夫人一次在宴會說過一個寓言:一隻蠍子想過河,但不會游泳,就向一隻烏龜說:「你過河時,請允許我坐在你背上。」烏龜回答說:「那可不行,你會螯死我。」蠍子說:「不會的,我若螯死你,我們二個豈不是同歸於盡嗎?」烏龜想想卻也有道理,它若不愛我,它也不能害自己,就讓蠍子爬到自己背上,游到中流,不料蠍子大螯烏龜,結果是同被淹死。臨死前烏龜問蠍子:「你不是說你不會螯我的道理嗎,為什麼現在螯死我呢?」蠍子說:「這與道理無關,我的本性就是如此。」對的,一個罪人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社會、國家,人雖然知道在倫理上許多事都不應該作,但是卻控制不住自己,因為人有罪性,以犯罪為快樂光榮之事。所以現在社會充滿了罪,人心詭詐,連一個義人也沒有。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神的榮耀。(羅三:10

不與惡人相交,要從世界中分別出來;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彼得曾與閒人同坐因而跌倒。人的失敗是一步步地墮下去的:由「從」、「站」而至「坐」(與罪為伍),至終就跳入罪惡的圈中去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而斯人之所以蒙福,是因為他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他的腳步遠避淫行,決不與罪惡為伍,他的生活與世俗人是有分別的;如約瑟之拒絕主母的誘惑,但以理之拒絕祭過偶像的酒肉。「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詩卅七:23——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2求福由神】求福的人是一個與神相交的人,這是求福的積極「作為」。不與惡人作伴,非指與世俗人拒絕往返,乃是不進入他們的夥伴,這乃是消極方面。

以前美國紐約州的土人,只為幾件首飾幾匹洋布,就把整個曼哈旦島,賣給了白人。也有些印第安酋長,用自己寶貴的財產,交換白人的威士忌酒。照樣,有許多基督徒,為了眼前的享樂,把自己賣給罪惡,甚至摧毀神的殿——身體。在這種非基督教環境包圍中,基督徒經常受著壓力與緊張,所以,須鼓起勇氣與世俗化的潮流爭戰。一個被非基督潮流沖倒的人,就失去神之管家的身份。

在日本有句俗語說:「人與屏風,不曲不立。」但是有個著名的日本商人田村幸太郎說:「我的一個交易,就是一個禱告。」我想,臺灣的基督徒,也應該有這種自覺——在生活上的每一件小事,顯出基督的樣子。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定律不變,人生如能循神的律法生活,就有幸福,此乃進入聖潔的初步;又這「福」不加「氣」,因為「氣」代表「福」的陰暗面,「氣」是一種輕浮的東西,沒有多大份量,「氣」也可以代表不完整、不美滿,生氣怒氣。曾有一位華僑富翁,當人家稱讚他子女成群,「福氣」滿溢時,他幽默地說:「福是假的,氣卻是真的。」因為多有兒女時嘔氣得要命呢!「福」字中文是「神」字部首,指示我們真正的福由神而來,由天而降,就把「福」字倒貼,深具其意。「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

「晝夜思想」是代表詩人要追求並察驗何為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行在神的旨意中不偏左右。看聖經若是「走馬看花」,決不能有所獲得,總要多多思想,始能真正擭益。先知以利亞的僕人,只上迦密山去看一兩次,毫無擭益,需連看七次,才得見天上的一小片雲彩從海裡上來。聖經神的話語必須多多地看,隨時揣摩,從其中得亮光,如果晝夜思想神的話,就不會有其他不良思想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2  神的話語,仿如磁石,吸引人去親近祂。這吸引對我而言……】藉著思想神的律法,我們可以學習如何跟隨祂。“思想”的意思是用時間去閱讀和思考神的話,並且知道如何改變自己,使我們的生命可以合乎神的旨意。認識和思想神的話就是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步上。倘若你希望更加親近神,就必須認識祂的話語。――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2  喜樂,不在乎世間的名利,而是在靈裡的豐足。至於我……】這兩節經文給了我們智慧──愈喜愛與神同在,享受神話語中的光輝,我們靈裡的喜樂就愈增長;反之,愈是容許褻慢的罪人影響我們,這大喜樂的源頭就會離我們愈遠。假若你不想喜樂,那就花時間與那些褻慢的罪人為伴吧;如果你要喜樂,就從神的同在和祂的話語裡去找。――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2~3  思想不是憑空想像,而是要思想改變生活的依據……】我們思想的“律法”包括全本聖經,即新舊約全書。我們愈全面認識神的話語,就愈曉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作出抉擇。――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3】「(它的)葉子也不枯乾。」

我們的主說:「若不住在我裡面,就像枝子丟在外面枯乾。」這裡也有同樣的含義。將你的根伸張到河床,你必在繼續追求中被神充滿。試探雖如炙熱的日頭,好像刀劍般的光線刺激你,你仍有不衰竭的水流供應。那不衰的美麗是在神的話語裡面,愛慕與默想晝夜不斷。神的話語是什麼呢?不是神的生命表達給人的言語嗎?

不要依靠其他,只是神來餵養你。將根從人或物中伸出,卻埋入神的河流中,那裡是滿了水的。將其他的門閉上,開那些可通至這唯一的過道;可以看見擴張的景色,神在那裡啟示、說明祂怎樣向我們施恩。

請注意「默想」(中文譯為「思想」。根必須接觸溪流,心靈也要進入神的話語之中。我們必須使真理有時間進入且彌漫在我們裡面。我們要退到隱秘處,脫離忙迫的生活環境,使我們不致受這些俗務所纏累。這種經驗必須在心靈裡面追求。這好似古時聖殿中的所羅門廊子,是耶穌所行走的地方。我們的心靈深處也是安靜之處,可以推深。──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3  常以為順利就是甚麼都有,殊不知聖經所言的順利卻是……】聖經所應許的“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並不表示我們永遠不會失敗或沒有困難,也不是有健康、財富和快樂的保證。聖經所指的順利是當神的智慧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會結出好果子,使我們獲得神的嘉許。正如一棵樹得到水分滋潤,可結出豐盛的果實,同樣,我們吸收了神的話語,便產生尊敬祂的行為和態度。真正的順利是從認識神話語的真正價值而來的!――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3根本問題】「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以數字衡量,也不是以其建功樹業衡量,而在其能不能結好果子,及結果如何。聖經說: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一:1-3

  這裏指出,人有兩個可能的結果,同是與思想有關:
  惡人的“計謀”,是錯誤的思想,隨從錯誤的思想,就產生錯誤的行動;腳步就走上不應當走的道路;下一步是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坐在反對神的人當中。
  耶和華的律法,就是神的話。喜愛神的話,讀神的話,才可以晝夜思維;就像栽在溪旁的樹,根自然被溪水吸引,雖然外面看不見,卻是向水伸展,汲取水分與滋養,發長茂盛而健康,雖遇到乾旱,也不枯萎,而按時結出好果子,所作順利。在他選擇行動以先,須要用聖經的話為標準,才可分辨甚麼是惡人,罪人,褻慢人,而不是憑自己的喜好,個人的愛憎。
  但我們應該弄清楚:並非因為三不而蒙福;不行,不站,不坐,都是好的,原則上沒錯。不過,人不能因不作甚麼而蒙福;死人甚麼壞事都不作,但誰也不會認為缺了他不行。甚至單單讀主的話,也不就能蒙福;默想主的話,也不就能蒙福。聖經說得明而且白:“是實在行出來,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蒙福。”(雅一:25
  是否這像是行為主義呢?當然不是。因為有了神的話,默想神的話,成為人思想的一部分,就決定他行動的方向。這就像樹吸收了營養在裏面,就發長,開花,結出果子。行動成為習慣,習慣形成品格,就分別成為惡人或義人。
  這樣說來,壞的思想結出壞的果子,走惡人的道路;神的話淨化人的思想,結出義的果子。最後,果子必要收成,那就是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因為耶和華知道〔看顧〕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一:6
  願主使我們愛慕祂的話,存在心裏,思想遵行;這能幫助我們離開邪惡,行主的道路,在所行的道上必然得福。── 于中旻《詩篇箋記》


3屬靈之樹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
聖經上將虔誠的基督徒比作栽在溪水旁健壯的樹木,結果累累,樹葉繁茂(詩13,10416)為了做結果子的樹,我們必須:
1
、堅信神。真正基督徒的生命是美好的,不被罪惡所扭曲,也不為虛偽所腐蝕。
2
、保持堅強。深切信奉神話語的人,是不會在受到考驗和誘惑時動搖的。
3
、不斷成長。健康的樹木每年增加一個新年輪,我們也應在主的恩典中持續地成長。
4
、裨益他人。樹木之中有些結果子提供食物,有些供人乘涼,還有一可以做成木材。基督徒也是如此,應對鄰居提供屬靈的糧食和安慰,同時應善用時間和才能幫助別人。
5
、依神的旨意隨時準備移植。基督徒不只是要固守世上,他們也等候被移植到天國的花園,在那裡他們的果子不會枯萎,葉子也不會凋落。
你是一棵好樹嗎?有沒有值得一談的果子、美麗和成長的經歷?還是你已經枯萎,不結果子?成長起來吧!
正直的人像溪水旁的樹,
根莖茁壯,枝葉綠油油,
時逢秋季必結碩果累累,
正直人的行為長存不朽。
成長停止,腐敗開始。
──《生命語》

 

【詩一4  <syncBible ref=1:4>糠秕隨風散,我生如糠秕?不!只是要結出飽滿籽粒來,我,可以嗎?

】糠就是穀粒的外殼,秕是空或不飽滿的籽粒,都是無用的,必須除去,穀粒才可食用。除去糠秕的過程稱為打場和揚場。穀物收割後,放在場上用輥子碾壓,然後用杈子向空中揚起,因為糠秕非常輕,即使微風也可以把它吹走,飽滿的穀粒則會掉回地上。糠秕象徵那些沒有信心的生命,沒有方向地隨風飄蕩;飽滿的穀粒象徵充滿信心的生命,是可以被神使用的。――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1:5>

【詩一5  今天眼前多不公平的人和事,但有一天,神必審判!你相信嗎?】雖然惡人可能在許多時候佔上風,但神向我們保證,審判的一天必定要來臨,他們的罪必被懲罰(參太25:31-46;啟6:16-1720:11-15有關神的審判的其他資料)。──《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56得福的安慰】我們查考人類的歷史中,一個人若走端正的道路,他要得走正道的賞賜;一個人若走錯誤的道路,他也要得走誤道的報應。美國第七任總統名叫Jackson(傑克遜),他的就任典禮當日,在美國一所監獄裡有一個囚犯看到報紙自言自語地說:「啊!僅差一點兒……,我若知道……。」看守聽見則問究竟,囚犯答曰:「原來我和今天就任的總統是同學,十幾年前同出大學之門,有一天我們倆約上酒家,路經一所禮拜堂恰好開佈道會,總統主張進去聽道,我卻反對,因此兩人分開,他終悔改信主,可惜我進酒家,放蕩墮落,誤入迷途,終入監獄……,啊!僅差一點兒。」各位兄姊,可見人走正或誤的路,其後果差得太遠。

義人有良好結局,當審判時惡人不能與義人一同站立,如同水中的魚不能生長在樹枝上;要受審判不能掩飾,無法站立,罪人只好到罪人當中才覺舒服,若請他參加祈禱會、查經班,就會周身不安、坐立不寧,如受審判般。

我想一個不悔改的罪人,所喝罪惡的毒計,最苦的一點就是他放一惡伏在門前,而滅亡自己的生命。有一個使人難以深信的故事說:「有一個愚漢放一餓虎在門口,當他經過的時候,那餓虎便將他撕裂而吞吃了。神正是這樣警戒該隱,假若他怙惡不悛,那麼更大的罪伏在門前,預備不多幾日,要將他撕個粉碎。」

義人的道路,神總會開拓,這是奇妙的恩典,得福的安慰與保障,無限的幸福。請問:世上只有兩條路,兩種結局,你選擇那一條?請遵照「求福的標竿」走吧!——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篇】

詩篇是聖詩集,加爾文稱詩篇為「靈魂的解剖學」,又是禱文集、見證集;有人說:「詩篇乃基督心臟的跳動」,因位居於全部聖經之中心,連貫新舊兩約。

詩篇第一篇通稱為「訓誨詩」、「聖言的詩」,原文全篇第一字是「福」,故首句當為「福哉斯人」;其福字為複數字,因神所賜的福,總是多數的,意為敬畏神者必得永福,為詩篇全書之序言。

「福」字真是何等吸引動人!新歳納福,福自天來是人人所欣慕,福字在世界文化中成為中國的標幟。論福並非升官發財,生子抱孫便算是福。其實擁有錢財地位,未必就是真福。有人說:

錢財可以買到舒適的臥牀,

未必能得到甜蜜的睡眠;

能買到珍貴的補品,

未必能得到永遠的生命;

能買到名貴的鋼琴,

未必能得到快樂的心情。

曾有一位財主,想到最好能在大年初一清早有「福」光臨,因此找到一個名叫「福來」的,約定他大年初一第一個拍門報告「福來」,但那名叫福來的人,一心想著得回代價,因此在除夕的深夜便跑去富翁家敲門,富翁睡得正濃,很討厭的罵他,而他也反唇相譏,終於鬧翻,因福得禍。

詩篇一篇一節提到,福與義是不能分開,真的福必由於義。耶和華說:「惡人必不得平安。」(賽四十八:22)惡人雖有暫時興旺,但終必滅亡;惡人只有禍患,那裡會有幸福呢?——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篇  你能獨奏嗎?】

「濫竽充數」是中國的一句成語。因為古時候有一位君王,他有一團宮廷樂隊經常為他演奏,其中有一個人是不會彈琴的,也混在裡面濫竽充數。這人仰仗他的財勢,才混進這個樂團,為君王表演。指揮者無奈的接受他,讓他坐在第二排,給他一隻笛,當別人演奏時,他就不時移動他的手指偽裝吹奏,而事實上,他一點聲音也發不出。這樣經過了兩年,他瞞過了任何人。有一天,來了一位新的指揮者,他要檢聽每一位樂師獨奏自己所演奏的部份,於是樂師一位一位表演,輪到這位笛手時,他靈機一動突然臨時裝「病」,但經宮廷醫生診斷的結果,卻查不出病來,因此指揮者命令他表演笛藝,他這才漲紅了臉供認他一竅不通,只是在樂團混混而已,因此才有「濫竽充數」一詞出現。

在教會裡也有許多人,他們只是喬裝的基督徒,等到有一天他們在主的面前接受考試時會發現誰是「濫竽充數」了。——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詩一  常常是徘徊在順服與背逆之間,我真想下定決心,選擇……】神不會以人的種族、性別或國籍來判斷人,神的判斷是看人對祂的信心和所啟示的旨意的回應。那些殷勤服從神旨意的人,就好像生長健壯、果實纍纍、根基穩固的樹(參耶17:5-8),神應許看守他們,用祂的智慧引導他們。相反地,那些不肯順服神的人,生命沒有意義,如糠秕般被吹散。這裡有兩條生命的路可供選擇:或是順服神的道,或是背逆、滅亡的路,當你選擇了你所走的路,也就決定了你是否有永恆的生命。――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2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

4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5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6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讚美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

清晨的微風,喚醒我們的心靈,繼續堅定信心依靠祢,面對今次病毒帶來的世界危機,深知萬事的終結仍在祢的手中。願我們今天心意更新而變化,細察祢的善良,活出討主喜悅的一天。

 

感謝主耶穌在十架上的捨身,為我們換來不朽的生命,叫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奉祢的名好好活出喜樂的一天。

 

願聖靈在我們心中引領我們、加添能力去面對這至暫至輕的苦楚,忍耐等候疫情的過去,仰望那極重無比永遠榮耀的來臨。

 

奉主耶穌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我父在天、願爾名聖、爾國臨格、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日需之糧、今日賜我、求免我負、如我免人、勿導入試、

拯我出惡、以國權榮、皆爾所有、爰及世世、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