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四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四1對神禱告】大衛當時的對敵都是那些在國中居高位的,被稱為「上流人」,把大衛批評得一錢不值,也正圖用詭計陷害大衛,無中生有破壞大衛。大衛處於這樣「困苦」情形下,只禱告神替他主持公道,顯為義,替他洗雪伸辯。 摩勒(George
Muller)說:「經過大的試煉,始有大的信心;許多人遇到困苦患難,就以為到了絕境,灰心喪志,但神常使人絕處逢生,反而為他開了更通達的道路。」 在「天路歷程」這本書裡,有一段敘述一個基督徒行天路行到一處,遠遠看見路旁蹲伏著兩隻獅子。他很驚慌,不敢前進。當他感到進退兩難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傳道人所說的話。因為不久之前,傳道人曾囑咐過他,以後無論遭遇什麼危險困難,應該跪下禱告求神解決。當下他便跪下禱告求神指示。禱告完畢,他的心也就平靜下來了,忽然他聽見有微小的聲音對他說:「不要怕,前面的兩隻獅子,是不會傷害你的,你只管前進吧!它們是用兩條鐵煉捆綁著的。只要你行在中間不偏左右的話,它們沒法傷害你的。」於是基督徒有膽量有勇氣繼續前行。到了兩隻獅子的地方,果然毫無危險。他憑著信心,便安然渡過了。 讀者們,今天你的困難,也許就是看見前面有兩隻兇惡的獅子吧!但它們沒法傷害你的,只要你行在神的旨意之中。繼續前行吧! 可惜許多基督徒因為看見前面有兩隻獅子——困難與阻礙——就退後,或走別的路,以致離開神的領導。當日亞伯拉罕就是因為遭遇饑荒,而偏行已路,下到埃及去。到了埃及之後,就失敗犯罪跌倒了,造成了他生平中一件很大的遺憾。 我們常以為患難使人的路愈走愈窄,面臨絕境;但事實上,神常常藉著苦難使我們的道路比以前格外寬廣。你經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約瑟被賣到埃及,結果做了埃及宰相。初代教會在耶路撒冷受迫害,反使教會如同被火烤的通紅的鐡,經鐡匠用力打,其火星花向四面散發之發展。保羅被關在監獄裡,是使福音格外興旺。密爾登如果不是目盲,不會寫出一本「失樂園」。照樣,本仁約翰因被囚,才從事他的著作「天路歷程」。 所謂「福音的真理」,就是人不能靠自己的功勞與律法稱義,只能藉著神所賜給人的義而稱義,大衛知道自己犯了罪,無法在神面前站立,只能靠神恩惠。——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四2 偶像原來不只是那些泥塑木雕的像,也可以是其他的東西……】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常常出現敬拜偶像的問題。以色列人進入了一個充滿偶像的地方,卻沒有遵從神的吩咐把它們除滅,(參士2:1-3)因此,偶像不斷成為他們的試探。敬拜木頭和石頭的偶像就是羞辱那位創造木頭和石頭的神;拜金錢或名譽也同樣是羞辱那創造了財富和價值的神。今天,我們若信靠那些滿足我們需要的受造物過於那位創造主,就是拜偶像了。――《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四3】「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向祂自己。」 耶和華分別我們歸祂自己——「我妹子是關鎖的園。」在荒野草原,主開闢一片土地,築成一個佳美的花園,是祂可以在裡面漫步的。神需要有可與祂相交的心靈。祂有時將人關在病房、寂寞的斗室、甚至苦痛的牢獄之中。沒有什麼可以攪擾他們與祂靈交,因為神要他們歸祂自己。 耶和華分別我們向祂代求——主曾領三個視圖進入客西馬尼園的陰影中,與祂一起代求。在每個教會之中,應有一群人為別人靈魂關切代求。這是主的帶領,為人們甚至為世人求。 耶和華分別我們為事奉祂——那從罪惡中出來的,應成為貴重的器皿,分別為聖,合乎主用。如果你須從人群中退出來,不再有早年的雄心,不必以為希奇。這是主的方法,讓你從事特殊的工作。 記得聖靈怎樣在早期的教會中分別巴拿巴與掃羅從事指定的工作?他們分別出來歸於聖靈,我們也會有類似的經歷。我們在世上要分別為聖,成為器皿放在聖殿中,不可像巴比倫王伯沙撒任意取用,作祭偶像或褻瀆的用途。神要分別我們出來作為祂居住的所在。──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四3 “我求告耶和華,他必聽我”──大衛的信心可真大,我的信心嘛……】大衛知道神聽了他的祈禱,並且會應允他。同樣我們也可以確信,當我們呼求神,祂也必聽見和答覆。有時我們認為神不會聽,因為我們的生活與祂聖潔的標準有很大的距離,但是神必垂聽,因為我們相信基督的救贖,所以祂赦免了我們。當你感到自己的祈禱只是在天花板上轉來轉去時,請記住自己已是個信徒,神愛你,會特別地看顧你,並會垂聽和回答你的祈求(雖然祂的答覆未必如人所願)。應當在神的能力的光照下去看我們的問題,而不是在我們的問題的陰影中去看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四3~4對敵受警告】大衛不但在睡前祈禱,並且有信心;他知道只要與神的關係沒有問題,雖遭遇厄運,但自問於心無愧。大衛過去雖然犯罪,但已經蒙神赦免,許多人不知就議論他說:他必得不著神的幫助;但他相信「救恩屬乎耶和華」,「我求告耶和華,他必聽我」,所以他不但不怕,還警告敵人。 曾經有一位欠債累累的紳士,外出皆行小巷道,不敢走大馬路,並且都於黃昏或夜晚出入,因怕別人討債,由於畏懼討債的心理,走路都提心吊膽,觀前顧後。有一次冬天的夜晚外出,走小巷道,寒風吹襲,似有人在後捉住他,又由於寒冷發抖,而一直哀求寬恕他、憐憫他,有錢馬上還,請原諒;但不知怎搞,哀求半天也沒回答聲,才勉強回頭一看,才知道他的大衣是被小巷籬笆因大風吹而被牽掛住,使他捏一把冷汗,故事提到「無惡不作虧心事,無事不受良心控告」。 神特別喜歡順從他的人,“虔誠”照英文的譯法是(Godly)就是“那些像神的人。”他們因為有神的靈就有神的品格,神必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四4】「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 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裏思想。”——信徒的思想是很要緊,有人多思多慮自己的過失,因此就心中極其煩悶,我們應當想念主的恩惠。——包忠傑《詩篇註解》 人在床上的時候,最喜歡胡思亂想,或則圖謀大事,或則想入非非,想之不夠,繼之以夢。人在床上,心卻如輪轉動,沒有停下來。所以在床上常常是容易犯罪的時候。 市人吩咐我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躺息的時候,應當緊記斯言,不可放鬆自己。── 吳恩溥《沒藥汁》 【詩四5 要獻上公義的祭──今天我也要、也可以“獻祭”!當獻甚麼?】大衛的時代,敬拜包括了獻祭,在會幕裡由祭司獻上祭牲,祭牲的血就覆蓋(作為一種補償)了獻祭人的罪。獻祭時要遵守好些儀式,但對於神,獻祭人的順服態度比儀式更為重要(參撒上15:22-23)。今天,討神喜悅的“獻祭”也是如此,祂希望我們在獻上禮物之前先要順服和讚美(參來13:15)──為祂獻上完全的順服和從心靈發出來的讚美。――《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四5~6勸告朋友】大衛的朋友跟隨大衛逃難,心裡滿懷心事,大衛就勸告他們,要信靠耶和華,並當獻公義的祭,把一切憂慮卸給神。好比一個人乘坐飛機,因為提心吊膽,抓緊機上的坐椅不放,我們應該只管相信交托給神。有時信徒禱告後,仍然憂慮,重擔放不下。 這是一個禱告的時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受德軍空襲,在歐洲方面英法軍隊已吃了敗仗,這是英國最黑暗的日子,在鄧苟克撤退時,英皇下令全國祈禱,結果天上黑雲滿布,幫助英法聯軍撤退,神實實在在是在聽我們的禱告,可惜在第二次大戰後英國教會冷淡,道德水準低落,他們忘記已往的熱心,他們忘記在最黑暗的日子,最危險的時代,神聽過他們的祈禱,拯救他們脫離危險。 許多世人所追求的只是外面的好處,內心卻彷徨;以住洋房,駕轎車,吃山珍海味就滿足,其實物質的豐富未必是真快樂。照相大王Easman Kodak雖有千萬的財產,但人生缺乏樂趣,到了年老,還是自殺而死。大衛丟了王位、財產、享受,但有天上來的喜樂,真的喜樂,因此大衛為他朋友禱告,求神開他們的靈眼。——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四6虔誠人的好處】「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有甚麼好處?」
世界上功利主義的人,以為給多數人好處,自己就可以得到好處。這看來是為了人民,實在是利用人民,為了自己。 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祂自己。 許多人是崇拜肚腹的宗教,奔大路,進寬門。但那真正跟隨主的人,是行十字架的小路,進窄門的人。這樣的人,不是在世上發達得榮耀的,卻是神所揀選,分別出來歸於祂自己的人。在新約是因信主而作神的兒女,有永生,有聖靈的引導,行光明的義路,而與神相交。因此,他可以坦然無懼的說:“我求告耶和華,祂必聽我”。這是屬神的人的特權。 你使我心裏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 追尋世上利益的人,獲得了地上的出產,厚利多財,還要擴建更大的倉庫;只是心中的滿足不能持久,還是要口渴,而且是愈飲愈加口渴。屬主的人的真喜樂,是發自心靈的深處,如同活水泉源滋潤,滿足而且湧流出來,使別人得滋潤。他可以處憂而樂,雖窮而足。他的心裏有真實的平安,雖然在荊棘中,而能安然居住。這是惟有主的福,是虔誠人的分,遠勝過只在今生有指望的人,而有屬天的盼望。──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四7 喜樂與快感有甚麼分別?我是在追求喜樂,還是快感?】這裡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快樂──因認識和信靠神而來的內在喜樂和由舒適環境而來的快感。內心的喜樂會因信靠神而一直隨著我們,但快感卻因環境而異;內心的喜樂能戰勝沮喪,快感是將其掩蓋起來;內心的喜樂是長久的,快感只是暫時的。――《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四7幸福或尋樂?】 「您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詩篇四篇七節。 你奇怪嗎?在聖經當中我們永遠找不到「尋樂」這個字。可是像「幸福」、「快樂」、「喜悅」這一類的字卻在新舊約聖經中一再出現。我們對聖經中找不到「尋樂」這個字絲毫不感到奇怪,因為聖經是應許將「幸福」、「快樂」、「平安」、和「喜悅」賜給凡相信福音的人。不信主的人雖然一心一意去尋樂,但在他們內心的深處卻沒有半點快樂可言。人們尋樂只是求肉體上的快樂,至於成功與否,取決於外在環境的條件。然而「喜悅」卻是出自內心,完全不受外界情況的影響。明白這一點,你自然便會瞭解大衛所說:「您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即罪人)。」 假使外在的條件真能帶給人平安的話,那麼這一代的人必是有史以來最得滿足的一代了!因為在這個時代,到處充斥了聲光欲誘。我們吃的是精選的食物,穿的樣樣精緻,用在玩樂的錢比起那一個世代都多。現代的人旅行,有舒適便捷的工具,日常工作也多半由省力的器械來操作。雖然我們外在儘管擁有這些優越的物質條件,但內心卻並不快樂,因為這個世代偏有更多的不安、苦惱、和煩悶。人們似乎知道他們失去那屬於真實的東西,但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只有那些依靠真理來就近主的人才能得到「快樂」、「喜悅」、和「平安」。「喜悅」這字原義具有「爽朗」的意思,對信主的人而言,路是明亮的。而那些徘徊在黑暗之中的人,將永難找到那導引人走到平安之路。 「吃、喝、快樂——讓我們盡情歡樂」是這世界的銘言,但到路的盡頭(結局)將不會是歡樂的!——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詩四7~8心靈安樂】曾有兩位畫家,各畫一圖表示「平安」的意義: 一位畫了有山有水,水面平靜如鏡。 另一位畫了一張瀑布,且有風雨,但瀑布旁邊有一枝樹,樹上有一鳥窩,窩中有一小鳥伏在母鳥的翅膀之下。 第一張圖畫意為「平靜」,唯有第二張才是代表「平安」,平安是裡面的一種力量,有了裡面的力量就能勝外面的動盪。 韓戰是很可憐的。有一位元荷蘭的女記者前來參觀北韓戰線,南韓是受聯軍幫助的。這位元女記者把韓戰的淒慘情形描寫逼真的登載於報紙上,以下是這位元女記者採訪的實事。那時有一位美軍在前線被北韓的炸彈炸傷,傷勢很重,性命危急。一個韓國兵看見了就跑上去把美軍兵抱住。美國兵在還沒有斷氣之前,要求南韓兵為他唱一首聖詩,因為這位美軍是基督徒,韓兵也是基督徒。這首詩是台語聖詩二八七首:「救主我愛就你。」韓兵唱了第1節:「救主我愛就你,較倚近你,雖然當負十架,求你扶持,我心時常吟詩,救主我愛就你,救主我愛就你,來就近你。」韓兵唱完了第1節,美軍要求再唱第2節,又唱第3節。第3節的意思是描述雅各看見天梯的情景。第4節是「天門已經開了」。當韓兵唱完了第3節時,美軍已經斷氣了。韓兵正要唱第4節時,自北韓又飛來一個炸彈,把韓兵也炸死了。這兩個盡忠的韓美基督徒軍人,為了韓國與世界的和平,很勇敢壯烈的、榮耀的,奉獻了他們的生命。 大衛的快樂是苦難中由主而來,是內心的真喜樂;大衛的心裡平安,雖然處境極危,仍能安心睡覺;因耶和華同在,而不怕孤單,也不怕遭害,因耶和華保護他;由此可知,平安與喜樂不根基於物質的豐沛,乃在於主賜喜樂;有神同在,就能化凶為吉,無所懼怕,可比方嬰孩在母親懷中一般。 結論而言:大衛的可愛乃在患難中仍關懷敵人,尤其是關心他的反叛兒子押沙龍,勸告他們要接受耶和華神的管教。他語重心長,以一個老年人和一個忠厚長者的口吻,發出良訓。——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懷恩早禱】 1 顯我為義的 神阿,我呼籲的時候,求祢應允我.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寬廣.現在求祢憐恤我,聽我的禱告。 2 你們這上流人哪,你們將我的尊榮變為羞辱,要到幾時呢.你們喜愛虛妄,尋找虛假,要到幾時呢。 3 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祂自己.我求告耶和華,祂必聽我。 4 你們應當畏懼,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 5 當獻上公義的祭,又當倚靠耶和華。 6 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甚麼好處。耶和華阿,求祢仰起臉來,光照我們。 7 祢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 8 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慈愛又公道的天父上帝,感謝祢透過黑夜,給予我們休息,重新得力的睡眠,給予我們安靜,重整一天的思緒衝擊。清早起來領受一天新似一天的挑戰。雖然困難和第二波的疫情仍來勢凶凶,好像排山倒海的泥石流,要掩沒我們的信心及盼望,然而,我們仍向祢舉手,堅信禱告必蒙應允,我們的好處必不在祢以外。 使人因信稱義的主耶穌基督,我們緊靠在祢憐憫的胸懷,領受祢慈聲的安慰和鼓勵,重新領受祢的使命,背起今天的十字架,活出盡心情、盡靈性、盡意志、盡體力去愛我們的天父上帝,又全力以赴去活出愛人如己的生命見証。領我們走過生命的窄路之後,信心地踏進廣闊明亮的福地,因為祢應許義人的路越走越明。 滿載著祝福和喜樂的聖靈,願祢的恩雨使我們乾渴的內心,變成活水的泉源,在彎彎曲曲的前路,活出喜樂和感恩的江河,為身邊的人紓危解困,宣告上帝必來拯救,不怕孤單、不怕遭害,主必保護,主必同在。因上帝是守約不逾的獨一真神,敬虔誠實的人,必蒙照顧,禱告必蒙應允。 誠心獻上的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