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三十七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三十七1】「不要…心懷不平。」
不要冒火,抱不平。我們常見作惡者穿了紫色細麻布的長袍,終日宴樂,凡事順利。“惡人”(詩篇九十二篇七節)執掌大權,欺壓不幸的人們。犯罪的男女享受安逸驕奢的生活,因此好人常會冒火,抱不平。
可是經上說︰“不要…心懷不平。”不要冒火!把火氣冷下去!即使你的冒火是很有理由的,但是也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不平只會起摩擦,(一種沖突);不平不能變成和平。一部火車的車軸如果發熱了,並不能幫助火車前進;它們的發熱只能產生障礙。車軸發熱的緣故,乃是為了不必需的摩擦;我們應該讓神用他的恩膏塗在我們不平的地方,以免生出軋折來。
心中懷了不平,就會有許多尖銳鋒利的砂粒——急躁,惱恨,嫉妒,無禮等——嵌進來,叫你失去生活中謙和的香氣。摩擦生熱,熱後就會發生最危險的破壞。所以不要懷抱不平。讓神的聖膏油使你平滑罷;否則,恐怕因著冒火的緣故,你自己就會列在做惡者之中了。——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譯自《銀親》
【詩三十七1】「不要…心懷不平。」
這是神的命令;和“不可偷盜”(出20︰15)一樣是神的命令。現在讓我們替“心懷不平”下一個定義。到底什麼叫做“心懷不平”呢?在這裡有一個很好的定義︰“心懷不平,是平面上起皺紋”。“摩擦或者消磨”;一個乖戾的,無理性的,吹毛求疵的人不但消磨自己,並且消磨別人。“心懷不平”就是心中煩惱。這是有害的,神不要我們自己傷害自己。
醫生能告訴你︰發一次怒,對於身體的損害,比發一次熱還要厲害,所以一個常常“心懷不平”的人不能得到康健的身體,因為我們知道“心懷不平”容易叫我們生氣,生氣容易叫我們發怒。讓我們服從神的命令——“不要有心懷不平”! ——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濮登
【詩三十七1 詩人如此說,但行惡行不義的人總是大行其道嘛……我應如何看待他們?】我們不應羨慕惡人。他們有些人雖然出奇地有名或有錢,但不管他們擁有多少,他們終將像草一樣枯萎和死去。跟隨神的人的生活與惡人的生活不同,他們在天上有更大的財富。如果幸運的話,不信者的財富可能會終身伴隨他,但也只能持續這一生而已。――《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1~11】民國七十年代,高雄市發生「金世界賄賂案」,就是金世界大飯店的建築未符合建築法令,未取得使用執照。當時此飯店位於市區最繁榮的鑽石地帶,為使合法與使用起見,而行賄於市府有關單位的職員。曾有一位婦女大學畢業,就職於市府相關部門,于金世界賄賂案發生前半年,因不願同流合污而被迫辭職。之後她求職於筆者當時所開辦之幼稚園當廚婦,她說她寧願辛苦賺少錢,不願同流合污違法賺賄賂大錢,生活過得心驚膽跳。半年後,一切案情爆發,那些收受賄賂的官員們都一一被繩之於法。當這夫人得悉這消息後歎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幸而她明智,走得快又走得開。——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三十七3以神的信實為糧】「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以祂的信實為糧。」
“天上的餅”是句諷刺的話,是“畫餅充飢”的另一個說法,表示不實際的幻想。但對基督徒來說,“天糧”是最寶貴的,就是神的應許。
這是一個不要理想的世代。人過著好像沒有天堂,沒有地獄的生活,只是為今生忙碌。他以為只有現今是實在的,只有手抓得住的是實在的,永世是虛無飄緲的。但在神看來,今世是幻影,地上的事物,不過是天上事的影兒,永世的事才是實體。“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只追求物質豐富,為今生而活的人,“像飢餓的人夢中吃飯,醒了仍覺腹空;或像口渴的人夢中喝水,醒了仍覺發昏,心裏想喝。”(賽二九:8)人總不能拿麵包給靈魂吃,將來在地獄裏,也沒有涼水可以解火焰烤炙的乾渴。
在夢裏忙亂,有甚麼價值,有甚麼目標?但他們總自以為是;並且屬主的人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就受他們鄙薄,處處作對,事事牴觸。他們的固執錯謬,使屬主聖徒“受愚頑人的羞辱”,原因在此。“愚頑人”就是不信的人,既然沒有聖靈真光照亮他的心眼,哪有甚麼道理好講?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智慧人閉口不言,是最合宜的。多言只是自找麻煩,徒惹苦惱。明悟的詩人說:
主啊,如今我等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
求你救我脫離一切的過犯,
不要使我受愚頑人的羞辱。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
我就默然不語。(詩三九:7-9)
知道我們的指望是在天上,就可以忍耐,可以等候,受甚麼苦難羞辱,總不會長久的;忠心守所信的道,持定永遠的盼望,在天有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今生受些微的苦,又算甚麼呢!使徒彼得說:“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彼前四:13-14)使徒約翰的書信中,則沒提受苦的事;因為如果能全心愛主,所有的苦難,就不足介意了。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又要以耶和華為樂。”(詩三七:3-4)他能夠在地上過喜樂滿足的生活,將來在天有永遠榮耀。──
於中旻《詩篇箋記》
【詩三十七3】「以他的信實為糧。」
我認識一位黑種婦人,她是做傭工的,生活很艱難;然而她是一個頂喜樂的基督徒。有一天,一個善於憂郁的姊妹問她說︰“南茜,現在你固然快樂;可是我替你擔心將來的前途;說來或許會使你傷心。
“假若你生病了,不能工作了;假若你的東家辭退你了,沒有別人雇傭你了,假若…”“夠了,太太!”她打岔說︰“我從來不 “假若”的。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你有了這許多 “假若”,自然不會喜樂了。丟棄它們罷,信靠你的神。”
只消兩節聖經,就可以使我們丟棄一切難丟棄的 “假若”,如果我們用孩子般簡單的信去接受它們。請讀希伯來書十參章五節六節︰ “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有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樣呢?”信徒只要以單純的信心接受這段經文,讓神的話在你裡面發生效力,就能除去所有的 “假若”了。
高飛天空的蒼鷹,從不掛慮它將怎樣渡過江河。——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選
【詩卅七4以神為樂「又要以耶和華為樂,祂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人都願意得到快樂,也盡力去尋求快樂,但世上真正快樂的人是太少了,只有小孩子是比較快樂的,但常被哭聲打斷。成年人可能一時高興,但同時有隱藏的煩惱。而且快樂也是非常膚淺,短暫。因為人的所謂快樂不過是從得到一點利益,滿足一些欲望而來的。而所得既易失,欲望又會引起饑渴。這種沒有平安的快樂仍是痛苦的,可以說世上沒有真正的快樂。
但是有一種快樂是真實,常存的,不受外面環境所影響,不以目前情況為基礎,乃是以神為樂,以造物主為樂,因為其它都是有限,而不定的。惟獨以神為樂是永無窮盡,充滿內心。有人欣賞大自然的美麗而頌讚造物者的智慧,也有人感到親人之愛,天倫之樂,品德之美而頌讚賜幸福之神。然而還有更高的,是直接認識神,而以神的救恩為樂,就能更進一步與神交通,活在神的面前,得到滿足和喜樂(詩16:11)。──《每日天糧》
【詩卅七4「要以耶和華為樂。」】
以為屬靈為人陶勒(Tauler,德國敬虔派)曾作一首詩歌,描述人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將人間互相的關係,應用在他與親愛主的密切關係:「新郎對他心愛的,君王對效忠他的,防守堡壘的,駕駛船隻的,主啊,你對我就是這樣。」
我們要以主為樂,並非不需努力的。我們必須從地上的事除去欲念,定睛在主身上。我們整個的心思意念也全集中在神。栽培與祂親近的習慣,就是那位諸天也不能容納的、至大的神。我們卻對神的屬性與工作努力領受,使我們敬仰與崇拜的心更懇切恒久。
於是我們在心靈中就尋得安息,因為祂滿足我們的願望。當神自己是我們的意念,我們必永不失望,因為我們常常有祂,除去缺乏與憂苦。我們必不怕損失,因為祂必不改變,凡要神的人必得著祂,渴求神的也必得恩惠。以神為樂,享受祂的無限,必無缺少,也必領受無盡的福分。祂賜的聖靈是沒有限量的,我們永不會用盡!祂的恩惠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邁爾《珍貴的片刻》
<syncBible ref=詩37:4-5>
【詩三十七4-5 以耶和華我神為樂!但──如何去做呢?】大衛號召我們以主為樂,並將我們所擁有的和所做的(我們的“道路”)交託給主。但我們如何去做呢?以某人為樂,意味著跟他在一起時所經歷的極大樂趣和歡樂。這樣的事情只有跟很熟的人在一起時才會有。這樣的話,要“以主為樂”我們就必須更好地認識主。瞭解了神對我們的慈愛,我們就會感到歡欣。把自己交託給神意味著把我們生活的一切,包括家庭、工作和財產交給神來掌管和引導。將自己交付給主意味著要相信,主(37:5)比我們更能照顧我們自己。我們應該願意耐心等待(37:7)主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利益。――《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5】「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他。」
“依靠”是信的基本型態,它出於舊約,用來表示初民時期的信心。“信心”一詞所表示的,以意志的活動較多。“信仰”一詞所表現的,以精神或理智的活動較多,但“信靠”卻發自心的根本。“信心”和“信仰”比較接近於一種業已相信的真理或期望。
“依靠”則含有更多的意義,它看到,感覺到,並且依靠著一個對象,依靠著那偉大,真實,永生的愛,但願我們在一再延誤之後,不顧一切困難,不顧一切逆境,不顧各種外表的情勢,甚至當我們不明路徑,不知因果的時候,也“依靠他”。永遠“依靠他,他就必成全”。路途會開通,正義會來到,平安會降臨,烏雲會散開,永恆的正午之光終會照耀。——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詩三十七5】「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
壓迫你們的無論是什麼,你只要把它們完完全全交在父神手裡;這樣,你就不會有什麼掛慮了。什麼時候,你預備作一件事,你就先去告訴他,把重擔加在他身上;然後你就安安靜靜,快快樂樂,勤勤勉勉地去盡你前面的本分,專心仰賴神替你成就。信徒啊,把你一切掛慮,和你自己,捆成一捆,輥到神身上去罷!——雷登
我們如果沒有信心,“把我們的事交托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無論主的引導多麼異常,無論主帶領你走上多麼陡峭的絕壁,只要你沒有放鬆你手裡的繩索,是絕對沒有危險的。我們到底願不願意把我們一切的事交托神,讓他去宣判呢?這是要每一個基督徒自己決定的。為什麼許多基督徒這樣不安,這樣膽怯呢?很明顯的是因為他們沒有把他們的事交托主。他們把他們的事帶到主那裡去,又把它們帶了回來。——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選
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見詩22:8注釋;參彼前5:7。如果我們身上的擔子太重,只要把它交托給神就是了。據報導,大衛.列文斯通(1813-1873,蘇格蘭傳教士,在非洲佈道考察達30年)曾說過,他在非洲和英國生活的每一個人生轉捩點,都是這一節聖經支持著他。── SDA聖經注釋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年)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非洲宣教士,他一生的經歷,見證了「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5節)。──《聖經綜合解讀》
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年)是英國探險家,歷史上最偉大的宣教士之一(中國有戴德生,印度有克裡威廉,而非洲有李文斯頓),被稱為「非洲之父」,至今非洲地圖上有許多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信仰上,他首先將基督之光帶進了黑暗的非洲內陸;在政治上,他是廢除非洲奴隸販賣的關鍵呼籲者;在醫學上,他是進入非洲內陸的第一位醫生;在地理上,他是畫出非洲內陸河川、山脈的第一人;在探險上,他首先進入非洲內陸、橫跨非洲大陸;在科學上,他首先詳細記載了非洲中部的動植物。面對異教文化、猛獸疾病,李文斯頓滿懷敬畏、熱忱與信心。在33年九死一生的宣教和探險經歷中,無論是面對食人族還是奴隸販子,李文斯頓都沒有對任何人開過一槍。他寫道:「無論在我前面的道路有多難走,神話語的能力都足夠供我克服一切的困難。我發現無論是在英國,或是在非洲,在我人生每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神的話語:『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與『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三十七5),就出現在我的心中。」1873年5月1日,李文斯頓在尚比亞班韋烏盧湖畔跪著禱告時去世。英國議會為了紀念他,于同年6月5日強迫桑吉巴(Zanzibar)蘇丹關閉了東非最大的奴隸買賣市場。──《聖經綜合解讀》
【詩三十七5直譯】「他就工作。」
楊氏譯本把詩篇參十七篇五節“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譯作“當將你的事輥在耶和華身上,倚靠他,他就工作。”
這給我們看見當我們把無論甚麼重擔真正交托,或者從我們手中輥到他手中的時候,他立刻就工作;他並非將要工作,或者或許工作,乃是就工作——現在就工作。真的,如果我們把所有的重擔——憂愁的重擔、難處的重擔、物質需要的重擔、工作的重擔等等——都交托他,他必現在就替我們工作。
“他就工作。”甚麼時候呢?現在!可是我們信神現在就工作的信心太遲鈍。我們不信當我們一交托給神的時候,神就工作;我們以為神必慢慢而行。我們立刻信,神就立刻行;我們就用不著自己再去試了。我們不能,神能;贊美感謝他!
立刻的期望,可使聖靈眷顧到我們所交托的事。這不是我們的能力所及,亦不必自己去徒然費力,“他就工作”。
讓我們在這裡享受安息,不要把我們的手放上去罷!哦,多麼輕松!他正在替我們工作!
但是有人要說︰“我看不見甚麼結果。”不要緊的。如果你已經輥給了他,“他就工作。”信心或許要受試驗,但是他的話語必定可靠!(V.H.F.)
“我要求告至高的神,就是為我成全諸事的神。”(詩五十七篇二節)
有一種美麗的譯本,把“為我成全諸事”譯作“為我成全在我手中的事”。正在我手中的事——今天手中的事——今天我自己的一點特別的瑣事、我所不能辦的事——這就是我可以求他“為我”作的;讓我們自己安息下來罷!深信他必成全。“智慧人,並他們的作為,都在神手中。”(傳道書九章一節)——海弗格爾(Havergal)
神必履行他的聖約,凡在神手中的,神必成全。因此過去的恩典,即為將來的保障,也是繼續求告於神的力量。——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司布真(C.H.Spurgeon)
【詩三十七5】「他就必成全。」
我以前以為我禱告了之後,該負一個責任︰按我所能做的盡力去做,來幫助神成全。後來,神親自教導我,指示我,這是絕對的錯誤,這反能阻攔他的工作。他要我禱告了之後,完全相信,用贊美和感謝去等待他的答應。坐著不動,單信靠神,未免太不穩妥吧;我們常會有極大的試探想去自己活動。
我們都知道一個善於游泳者不能拯救一個溺者,如果後者不肯停止他自己的掙紮。神也照樣不能替我們做什麼,如果我們不肯停止我們自己的活動。並不是神不肯,乃是神不能。我們的干涉反阻攔他的工作。——C.H.P.
屬地的力在活動的時侯,屬天的力不能工作。
神答應禱告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常不肯給神相當的時間。神需要時間去畫一朵玫瑰。神需要時間去長一棵橡樹。神也需要時間來供給我們麵包︰神先預備一塊麥田,耕松,撒種,加肥料,降雨露,降日光,長嫩葉,生穗,結實,磨粉,烘烤,然後製成麵包,使饑餓的人得著飽足。
每一部手跡都需要時間。所以我們今天耕了地,撒了種,就應當等待,信靠,直到神的日期來到。我們應該給神相當的時間。讓我們在禱告的生活中也學習同樣的功課——神答應禱告是需要時間的。——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J.H.M.
【詩三十七5】交託,是投降;倚靠,是相信;結果,祂就必成全了。基督在我裏頭,不錯,但是,如果我不讓祂作,祂就作不來。我們必須投降神。投降是把我的手離開我的生命。是將我們的善、惡、長、短、已過、未來、問題、生命、自己,交在神手裏,專一的讓祂作工。相信是信神必定能救我脫離我所愛、所不肯、所不能的。
【詩三十七7】「你當默然依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
你有沒有禱告了又禱告,等候了又等候,而仍舊沒有效果呢?
你看見沒有效果,覺得厭倦麼?你正想放棄麼?你或許要想你等候錯了。如果你這樣想,就會叫你離開正路——離開神所能遇見你的地方了。
“忍耐等候。”(羅馬書八章二十五節)。忍耐能挪去愁煩。若是主所他要來,他的應許就等於他的同在。忍耐也能擦去你的眼淚。為什麼難過沮喪呢?他比你自己更加知道你的需要,他等候的目的,乃是要使你得到更榮耀,更豐富的祝福。忍耐也能挪去自己的工作。主所要求的工作乃是“信”(約翰福音六章二十九節)。當你相信的時侯,你就會知道一切都已經成功了。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欲,你切望得到你所要的欲,也許遠勝過完成神的旨意。
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軟弱。忍耐不是懶惰,也不是虛度光陰。你既知道神在預備更榮耀,更豐富的祝福給你,你自己也必須預備去接受。忍耐也能挪去一切的飄搖無定,“扶我站起來”(但以理書八章十八節)。神的根基是頂穩固的;我們有他的忍耐在裡面,我們等候的時侯也穩固了。忍耐有贊美和快樂。贊美的忍耐——“歡歡喜喜的忍耐”(歌羅西書一章十一節)——是最美麗的忍耐。“但願忍耐成功”(雅各書一章四節直譯),叫我們在等候中得到神豐富的恩典。——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詩三十七7】在屬靈的路上。等候已經難,耐性等候更加難。但神要我們耐性等候,並且在等候的時候,要默然不出聲,專心依靠神。
掃羅曾等候撒母耳七日,但他不能耐性再等片時,結果他失敗(撒上十三13)。許多時候我們也如此,不是沒有等候,乃是不肯耐性等候神的時候。── 吳恩溥《沒藥汁》
【詩卅七8怒氣與節制】司務德 (Gilbert Charles Stuart, 1755-1828),是美國的名畫家,其作品中包括有名的1795年華盛頓像。
畫像完成後,司務德向李亨利將軍 (Henry Lee) 提起,他可以觀察出華盛頓在端肅的外表下面,有威烈的性情。幾天以後,李向華盛頓總統夫婦說,他見過那畫像,並且說:“司務德說,你有很猛烈的脾氣”;總統夫人立即臉上泛紅說:“司務德先生大膽說這種話!”
李將軍插口繼續說:“不過,他說總統有極好的節制。”華盛頓幾乎含笑說:“他沒錯。”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詩三七:8)── 於中旻《喻道集錦》
【詩三十七8-9 在不平時也要等候神?但我心實在著急不已……】生氣和焦慮(不平)是兩種非常有害的感情。這顯露出我們不太相信神愛我們,和祂在掌權。我們不該著急,應相信神,將自己交託給主,讓主保護我們。當你困難重重的時候,就會變得焦慮和易生氣。但如果你盯住神和神的良善,你就會找到平安。看看你注意的焦點在哪兒呢?――《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11】謙卑看起來很難成為一件對付敵人的像樣兒武器。神的爭戰是以安靜的信心,在神面前謙卑,對神的拯救充滿希望來進行的。耶穌也應許了對那些謙卑人的獎勵(參太5:5)。――《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21 惡人義人的分別,你不會不知吧;你是……】你可以根據人用錢的方式,說出這個人許多特點來。惡人以假裝借貸來偷盜,義人則慷慨資助有需要的人。惡人只顧自己,義人卻顧及和關注別人的利益。――《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21~31義人必得善報】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的後代,他是有名的牧師,又是愛神愛人的人。在他的後裔中喲十四位是做大學校長,有一百多位是大學教授,有一百位是律師,卅位做了司法官,六十位是醫生,有六十位是著書者。雖然許多牧師的後代,不能達到這樣的記錄,但是誰都知道,神的恩惠總隨著那些敬畏他的人。所羅門也說:「行為純正的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箴廿7)
義人必蒙耶和華的恩惠,因而好施散,而得豐裕之善報;善有善報,茲舉一則有趣故事如下:
多年以前,法國巴黎有一著名畫家士查科,他要把一個乞丐畫在一幅傑作上,正苦無適當的模特兒。次晨,士查科的畫室裡真的來了一個乞丐。這乞丐的衣服、容貌、表情,都十分適合畫家的心意。不料留神一看,不禁呆著,原來這乞丐不是別人,乃是他的朋友律士才——一位鼎鼎大名,富甲天下的銀行家。士查科見老友如此樂意幫忙,也就不客氣地揮毫繪畫了。正當他聚精會神地工作時候,忽然來了另一個朋友,這人平素樂善好施。他看到那個作模特兒的的乞丐那副可憐相,便動了慈心,於是悄悄地把一枚金幣放進他的手中。奇怪的是,那偽裝的乞丐的富翁,竟沒有道破真相,還露出欣喜的神態收下了。十年之後,那位樂善好施的朋友,忽然接到一封奇異的信,信裡夾上一張一萬法郎的支票。信上這樣寫著:「先生,很久以前的一天,你在士查科的畫室裡,把一枚金元送給律士才,他為你把這枚金元作為投資的本錢,善為使用。今天他要將你託付他的資本,連同利息送回給你。善行必得善報,這是當然的。」神對善人義人的報答,必得知足滿意的結果。——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三十七23請足下留心!】「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詩三十七23)
英國坎特堡大教堂時全世界最美麗的教堂之一。或許你已看過照片。有時我們也在電影上看到它燈火燦爛的夜景。面對這麼高聳入雲的尖塔,使我想起,幾百年來,多少虔誠的心靈在此敬拜神,並且得到他的慰藉。實在捨不得失去這麼美的記憶,所以我打算買一張坎特堡大教堂的圖片。很容易地不久就在附近的小書店裡看到了。
那時已經不早了,我恐怕商店關門了。店裡的燈是亮著,但是沒有人。我一進門時,就聽到悅耳的小鈴聲。不一會兒年輕的女主人從裡面走出來。很快地,我們就成交了。出門時,當我踏在那塊門前的小地毯上時,鈴聲又悅耳地響起,我對這個小鈴相當興趣。我在想,也許這位女主人要管理後面的家又要照顧店面,因此,在門,樞安上這種裝置,以便可以招呼像我這時候來的客人。
①常常在電梯入口、或公車門口都會擺上「請留心」的警誡。②如果在日常生活裡,每踏一步都會聽到這種小鈴聲的話,那我們豈不是會特別留意每一個步伐嗎?③小鈴聲正是提醒我們危險可能近了要特別注意喲!小朋友們如果能常常聽到小鈴聲,也不會迷失路。如果你想做一些事後,怕媽媽知道的事情,小鈴聲即時響起,豈不是提醒你三思而後行嗎
想一想,這樣也不保險的。若是每一步都聽到小鈴聲,不久我們就會習慣而成自然,反而起不了什麼作用。最萬無一失的呢?就是有一顆存正不阿的心,那麼就會走在該走的正路上了。
我們都知道柯達底片最容易感光了,只要一點光線,就能在軟片上留下影像。真正的基督徒也是對罪相當敏銳的,他們不需要小鈴聲或什麼警告器來警告他們不要做壞事,神的靈就是最直接的參謀了。詩篇上,主曾應許:「我會用我的眼引導你。」只要你的眼定睛在神的身上,那些提醒之物都是多餘的。—— 修·堤·卡爾《聖經真道故事》
<syncBible
ref=詩37:23-24>
【詩三十七23-24 每一步都行在神的旨意裡?可以嗎?可以吧,可以的!】神所喜悅的人是跟隨祂的人,是相信神和努力遵行神的旨意的人。這樣的人每邁一步神都看顧和保守。你若要神來引導你的路,那就在你邁步之前尋求神的旨意。――《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24屢敗屢戰“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僕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
1988年,保羅·偉利參加了在卡加立舉行的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花式溜冰比賽。臨出場時,在現場兩萬多觀眾以及電視機前數百萬觀眾面前,偉利變得非常緊張。接著,他第一次跳躍出了差錯。他寫道:“突然間,我的手碰觸到冰,冰刀不穩。我開始失去平衡;現在我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在往下掉落。當我摔倒在冰上的時候我只聽到同情的叫聲,仿佛有百萬聲響齊發。”
偉利面臨著一個抉擇:要麼一蹶不振徹底放棄,要麼竭盡全力地完成比賽。就在這時候,有一節經文跳進他的心中:“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僕倒。”(詩37:24)他繼續照常表演,並決定溜冰是“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西3:23)在表演結束時,觀眾為他的勇氣和毅力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跟隨耶穌的時候,我們也可能遭受重擊而失足。所愛的人過世、失去工作、或者沒有得到升遷。我們可能陷入罪中而感到沮喪。跌倒是一回事,放棄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們再次爬起來,確認我們對基督的信仰,並繼續服侍他,就不至於“爬不起來”。
成功是坦然地面對失敗,
從疑雲陰霾中走出來,
面對最重的一擊,仍堅持下去,
情況越糟,越是不放棄。
成功就是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多一次。
──《生命雋語》
<syncBible
ref=詩37:25>
【詩三十七25 義人的後裔不會被棄,也不會挨餓;大衛何以說得如此堅定?誰會供應他們?是我嗎?是你嗎?】今天仍有兒童像大衛的時代一樣在捱餓。大衛的這些話對此有何意義?大衛看的是神在他一生中的供應。雖有不幸的例外,但神還是供應自己的百姓。義人的子女不會捱餓,其他的信徒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在大衛的時代,以色列順服神的律法,貧窮人得到了公正和憐憫的對待。只要以色列順服神,每個人就豐衣足食。當以色列忘記神的時候,富人就只顧自己,貧窮人便要受苦(參摩2:6-7)。今天我們看見一位基督徒弟兄或姊妹受苦的時候,可以有三種回應方式﹕(1)我們可以像約伯的朋友那樣,說他是自找麻煩;(2)我們也可以說這乃是幫助他提高信心和耐心的試煉;(3)我們可以在他的需要上幫助他。大衛准許的是最後一個選擇。縱然今天的許多政府都有自己的扶貧計劃,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三十七34
碰見難題,就想解決;至於等待神,這……】你若想馬上有變化,就很難等候神的行動。但神應許我們說,如果我們順從神的時間表,祂就獎勵我們。彼得說﹕“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彼前5:6)。要耐心持久地做神交給你的工作,讓神來選擇改變你的景況的最佳時機。──《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卅七39與神站在一起 】”但義人得救,是由於耶和華。”(詩37;39)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時候,林肯手下的一位將領,因見形勢惡劣,勝負難分,心中甚覺膽怯。自我安慰似地對林肯說:“我想神可能是和我們北方站在一起的。
林肯卻回答說:“我並不關心這些,我所知道的,是我們站在神一方就是了。”
在信徒的經歷中,只有這樣的信心,才能在表面的失敗中看到真理的得勝,不怕暫時的挫折,不怕艱難險阻,一直戰鬥到真理的最後勝利。
大衛深信自己是站在神一邊,在掃羅的迫退下,不失忍耐和信心,終於獲得勝利。
救主深信自己站在神一物在十字架慘痛中就大喊“成了!”震塌陰間的權勢。
當神使我們經過表面的失敗時,你能深信自己確實站在神一邊嗎?
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教我。 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專心敬畏你的名。 詩篇86:6-12 ── 佚名《喻道小品》
【詩三十七篇】曾有一寓言故事提到,有一商人雇騾搬運貨物,天天從早到晚都很辛苦,而且笨重的貨物使他們幾乎要累倒了,每只騾都希望主人分給他們的比其他同伴輕省些。長途的拔涉淺灘河流時,把整身貨物浸在水中而蹲下去,貨物就慢慢輕省多了,牠就一而再,再而三這樣做。於是其他騾子們心懷不平,為何主人不懲罰這狡猾的騾?其實主人早已觀察知道,正欲施與公平的處罰。
主人每天所搬運的貨物原來是鹽,難怪經過淺灘河流,把全身與貨物泡在水中,就可以減輕重量。於是主人不聲不響地,改搬運棉花,這些忠心的騾子們,覺得貨物的體積大,但重量較前輕省些。唯這只不忠、狡猾的騾子,依然我行我素,照樣照辦。你知道後果嗎?重量增加數倍!騾子們顏臉相看,暗中自喜。惡有惡報,不必心懷不平。
從前在南京有郵差,清晨騎著腳踏車往郊外送信,發現荒野樹下有一棄嬰慘哭,嬰孩的胸前夾著一封信,內附大鈔三百元;信內請仁人君子撫育這嬰孩,聊表謝忱。郵差心想已有八個孩子,無法收容,遂將錢鈔取去,良心一橫,跳上車子,從小孩身上輾了過去壓死了他。事後心中不安,無心送信,立刻回家,關上門來與妻子一同點數銀鈔。怎知過了幾分鐘,有一位員警前來叩門,問他說:「你們有沒有小孩被車子壓死?」郵差神色蒼白,趕快申辯說:「不是我壓死的,我不知道!」員警見他房中有許多鈔票,又見他面色蒼白,言語支吾,形蹤可疑,十分怪異。員警說:「我不是問你有沒有壓死小孩,乃是問你的孩子有沒有被車壓死?」郵差心中更慌,竭力否認說:「不是我的車子壓死的。」員警不問情由,將他拉到門口,想不到他自己的孩子正躺在血泊之中。原來這小孩因無人照顧,在馬路中玩耍,被一輛疾駛的汽車輾死了。員警將郵差帶到警局報案,郵差在傷痛中,深知罪惡報應非常神速。既後悔已太遲,良心大大控訴,就自動將他的罪狀承認出來。他不但在一日間喪失愛子,也被定了重罪,這是一幕多麼悲慘的「惡有惡報」嚇人的故事。
宇宙見存有一位公義的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這兩句是童叟皆知,家喻戶曉的道德觀念:叫人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懷恩早禱】
3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
4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
5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6 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
7 你當默然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8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天上的阿爸父上帝早晨!感謝天父讓黎明一線的微光,推開我們的眼簾,感謝禰賜給我新的一天!
我們首先誠心地到禰施恩的寶座前,面對領受今天的來臨時,。
天父!我們恭敬把這尚未使用、尚未填充的一天再一次呈獻到禰面前。把我們心靈的房間、思想的房間、情緒的房間及這個身體都呈獻在禰面前;
願主耶穌的寶血再次潔淨,並塗抹在每一個出口、入口。願今天讓我們安心、耐心留在這滿有禰同在的家中,願這居所因充滿禰的話語而被潔淨。
願禰保守我們仍要出門工作的家人(他們的名字)及主內的弟兄姊妹(他們的名字),願你保護我們前線的醫護人員,舒緩他們心中的壓力及恐懼。我們深知禰在我們的船中,仍學效門徒一樣,求禰為我們平息今次疫情的巨浪。我們依靠禰,以禰為樂。
祈求聖靈禰來充滿我們,願禰坐正在我心中啟導前行,願禰把天父的慈愛,和正能量時刻充滿我。讓我今天刻意及儆醒地好好活出有禰同行的一天。讓我的言語能顯出天父的愛,讓我的言行都能彰顯基督的形象,讓我緊隨聖靈禰的感動去處理每一件事。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