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五十五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五十五1求聽禱告】「神阿,求你留心聽我的禱告,不要隱藏不聽我的懇求,求你……」
禱告的生活和經驗是信徒最主要的生活和經驗,沒有禱告生活的不是好信徒,沒有禱告經驗的,就不會有其他屬靈的經驗,只有藉著禱告才能親近神與神有交通,只有藉著禱告的經驗,才能更認識神和祂的作為。如果我們要認識神,在靈性上有長進,就要多禱告,
並多有禱告的經驗,不但有神聽禱告的經驗,也有不聽禱告的經驗,有立刻蒙允的經驗,也有長久禱告才蒙應允的經驗。
我們讀詩篇的時候,看見大衛是常常禱告,隨時禱告,多禱告的人;因而他的禱告經驗也非常豐富,使他更認識神,明白神的意念和作為,也使他的靈性更有長進;他的禱告有時是非常誠懇,甚至整夜流淚,不停地哀求,心幾乎破碎。可見並不是一禱告就都立刻蒙垂聽的。有時他覺得神向他隱藏,甚至掩面不聽,毫無回音,令他非常難過,哀嘆,悲痛。
是的,我們也會遇到這些情況,有這些經驗,有時越禱告,好像事情越不成功;禱告如同打空氣一樣,或像踫壁撞回來一樣。不過,這
並沒有使大衛灰心,不信,放棄禱告,他仍然不住的禱告,最後神還是聽見了,也證明神是應允了(詩65:2)。──《每日天糧》
【詩五十五6-8 能逃出困阻,就是想想也好……】即使大衛這些跟神很近的人,也有想逃脫自己的問題和壓力的時候。――《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9-11 城內的問題,才是難題;就像我們教會的問題,我心的問題……】該城應該是聖城。它可能遭到了內部問題的困擾:暴力、爭吵、怨恨、虐待、破壞、威脅和謊言。外部的敵人雖是長期的威脅,但比不上內在的腐敗那麼危險。今天的教會也要經常注意防範來自罪惡世界的侵蝕。特別要防範那些我們看不到,卻是由自己的罪所引起的危機。――《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詩55:12-14>
【詩五十五12-14 知己、戰友的關係,可要珍惜!】最大的傷害是來自朋友的傷害。有的時候,朋友頂撞了你是為了幫助你。在患難中與你在一起,並給你帶來醫治、慈愛、接納和理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你是個甚麼樣的朋友呢?不要背叛你所愛的人。――《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16走或守】「至於我,我要求告神。」
在遇到患難的時候,人會錯誤的以為情況比實際更壞,本能往往要退求安全;但感覺自己仿佛被包圍,走投無路。既然無路可走,如果能夠飛出困境該有多麼好!
我說:“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
我就飛去得享安息;我必遠遊游宿在曠野。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脫離狂風暴雨。”
(詩五五:6-7)
在心靈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們可能都有過這種想脫身世外的心理,真寧願不存在,好免麻煩。雖然這是苦境中自然的願望,但卻不是真正的出路,更不是神的旨意。使徒保羅遭受的患難,不比任何人少,他說:“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我們可以想像他的心情是怎樣;可是他繼續說:那只是“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林後一:8-9)對自己,對人和環境失望,只是驅使我們轉向神。
誰曾經歷過大衛的處境?親生的兒子,他溺愛的王子押沙龍,竟然起來篡位奪權,興兵追殺他;不料,他的足智多謀的寵臣亞希多弗,是“我的同伴,我知己的朋友”(詩五五:13),也參加了造反的陣營,真可說是眾叛親離。這些事足以叫任何人的心在裏面傷痛,以至滴血。而他們絕不是以在運動場上決勝負為足,而是要尋索他的老命,因此帶著死的驚惶陰影臨到。
他的出路在哪裏?是在上面,幸而他有這可靠的幫助。因此,狂風暴雨侵來了,沒有預警的來了,他雖然不能夠飛去逃避,卻可以向神求告:“至於我,我要求告神;耶和華必拯救我。”(詩五五:16)能求告神的人,永不缺乏在高位的朋友;有天父眷顧的人,總不是孤兒。
詩人能夠用信心說:“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詩五五:22)
你的重擔是甚麼呢?甚麼憂慮使你深夜不寐?你的肩頭上總不會負著國家安危吧?大衛有國事家事需要挂心,可是他不讓這些成為自己的重擔,他知道,神創造萬有,托住萬有,為甚麼要自己負不必要的重擔呢?讓托住萬有的主去負擔吧。你不知道將來有誰供應你的需要嗎?祂必撫養你,像祂供應葡萄樹的營養,只要你恆常連在葡萄樹上,接受祂的栽培修理。──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五十五16~22永久的膀臂】
在噴氣客機的時代,人們可以在三萬尺高空,以時速六百哩的速度平穩舒適地遨遊,即使在較低處的雲層正興著暴風雨,機上的旅客也不會受到影響。雖然偶爾也會遭遇到不穩定的氣流,但在那個時刻,你若看見飛機的兩翼就像巨大無比的膀臂在托住機身,你的心會平靜不少。最近我從亞特蘭大飛往芝加哥,半路上我們遇到突變的氣流,當我注視著客機巨大的銀翼,就想起摩西在申命記三十三章二十七節所說的一段話:「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基督徒在人生的風浪當中如果獲得這樣的保證,那是極得安慰的事,不是嗎?永生神的膀臂永遠在我們下面托住我們。
當約瑟被他的眾兄長賣到埃及時,他會覺得人生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成為過去;然而神永久的膀臂仍托住他,使他蒙福當起宰相。當但以理被下到獅穴之時,似乎死亡已成定局;然而在那樣驚險的環境中,「主的天使護衛敬畏上主的人,救他們脫離危險」(詩三十四7)。許多基督徒在個人的生活經歷中也都有這樣的體驗:神常常化險為夷,明明是困境卻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來十20)。
目前你若覺得周遭的環境不太順遂,你必須放心、倚靠我們的主,祂會加添力量給你。無疑的,那永久的膀臂永遠都在下面托住我們的。——R.W.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詩五十五16~23】信徒無論在任何苦難中,有一微妙解救的方法:「隨時向神呼求禱告」,「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在他有一個穩妥的盼望。
想念父神,虔誠祈禱,專心交托,是大衛得勝秘訣,平安慰藉便豐豐富富地臨到他身上。後來不多時候,亞希多弗自殺,押沙龍死於非命,叛亂平靜,大衛王再得以回朝,他的禱告,全部應驗,這是他的見證。
有一大臣向國王報告,朝臣中有數人對國王不忠,計畫叛逆,理應及早設法揭破他們的陰謀,把他們毀滅。國王說:「好的,他們必被毀滅!」
國王於是下令,召見那些朝臣,他們既來到國王面前,國王竟以至隆重的禮儀接待他們,以至親善的態度歡迎他們;這樣真叫那些朝臣慚愧,覺悟所想的,所做的是多麼錯誤,多麼卑污;他們一個一個都痛自改過,立誓從此對王盡忠盡義。
大臣看著真是又驚訝,又疑惑,問國王:「王呀,你豈不是說過必定要毀滅你的仇敵麼?」國王回答:「是呀,我不是已經把他們盡都毀滅了麼?我的仇敵在哪兒呢?他們早已不存在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五十五17 要定時的禱告?這,我……】早、午、晚都禱告,是我們每天把禱告擺在首位的最佳方式。但以理遵循的就是這個方式(參但6:10),彼得也是這樣(參徒10:9-10)。在罪惡滿盈的世上,神百姓的禱告非常重要。――《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21人們嘗試「製造」愛】當人們嘗試要「製造」愛,顯然地,因為產品是便宜的,是人造的,這是一齣悲劇。「他的口如奶油光華,他的心卻還著爭戰。他的話比油柔和,其實是拔出來的刀」(詩五十五21)。我們彼此之間分享的愛,在這迷失的世界裏,必須由神的靈來培養。它是我們生活的原動力,並非像收音機般可開可關的某些東西。──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詩五十五22
把重擔卸給耶和華,憑的是信心啊!可是,我仍有些放不下……】神要我們把擔子放在祂的身上,可我們卻常常自己擔著。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相信神,可是還這樣做。要相信,是同一個力量在保守著我們並為我們挑擔的。──《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五十五2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人,就是把重擔往自己身上背。他們成天掛慮著「將來或許會發生的事」、期待著「將來應該會發生的事」、渴望著「將來不會發生的事」,可是卻無力擺平這一切,結果致使他們陷入長期的煎熬之中。──
霍爾
【詩五十五2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
有一個旅人疲乏地肩荷著重擔,在途中遇見他的朋友,請他上車載他一程。但是他坐在旁邊,仍負著重擔。「你為什麼不把重擔放下呢?」答話是:「謝謝你,你已讓我上車,我怎麼可以再要你載我重擔呢?」所以他仍背負著。許多屬於神的人也是如此,只將心靈信託主,重擔卻不卸給祂。其實神可擔負更重大的,祂既可背負你的眾罪,必更能負擔你的憂患。
你的重擔有些是神給你的,或是教會的困難,或是家庭的壓力,或是別人屬魂的負擔,這些都是父所賜給的。你要卸給祂,更求祂給你忍耐與信心可以時刻承受。神將重擔交給我們,看看我們怎麼處理。我們負重反而受損,當卸給祂,因為祂有福的面光鼓勵著我們。
那些將重擔卸給神的,就是在禱告中交托的人,必感輕省快樂。
要記得我們若卸載重擔,就要相信神已承擔。我們既交給祂,如過再拿回來,就是罪。當你將重擔卸下,神必拿起來,並且儘量為我們成全。祂必支持你,將你和你的重擔一起負荷在祂肩頭上,終日的、長久的!──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五十五22】「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
許多基督徒不能在禱告的職事上給神使用,因他們的負累過重。他們讓各種重擔增加,而沒有將它們在禱告中卸釋出去,結果這些重擔將他們壓壞了,以致他們最後甚至不能禱告。
比如說你有一件工作需要某人來幫忙,但你發現他手中已經滿了各樣的工作。在這情況之下,你向他求助豈不是徒然麼?同樣的,如果神托給你的一件事已將你壓倒了,祂怎能再將新的任務託付你呢?禱告的職事需要一個自由釋放的靈,不然,神的工作將必受到嚴重的障礙。你願意成為一個准備好的器皿,讓神自由使用嗎?如果願意,你就當學習將一切的重擔卸給神,好叫你的靈得著釋放。
我們若能把我們所遭遇的事,一件一件都放在神的手裡,就好了,不然的話,第一件事來,你就把它擺在自己身上,第二,第三件事來,你也把它擺在自己身上,這樣,愈背愈重,你就要受壓,而失去喜樂。我們不要把掛慮一直壓在自己身上,什麼時候我們一有掛慮,我們就當立刻交托給神。——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詩五十五22化憂為喜】"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詩五十五:22)
有一位信主多年的中年婦人,因飽嘗人生苦楚,遭遇不少憂患,所以終日面帶愁容,兒子勸慰均無效。一天早晨,她面帶笑容地下樓吃早餐,兒子詫異地問她何故這樣喜樂,她說:“我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跟一大群疲倦背負重擔的人一起走,前面有許多形狀可怕的惡魔,把一包包黑色的包袱撒在地上,人們和我一樣,邊走邊彎腰拾黑包袱,越背越重,簡直透不過氣來。過一會兒,我看見一位人子,帶著榮耀慈容,在人群中走來走去,最後去到我身邊,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救主耶穌,我說:‘主阿,我實在背不動了。’祂同情地說:‘親愛的孩子,不要背魔鬼給你的這些重擔。’說完只用手一摸,我的重擔都脫落了,喜樂平安充滿我心。我正想感謝她,忽然醒了,我的一切憂慮完全消失。”從此,這姊妹成了全家最喜樂的人。“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七:10) ──《為甚麼要用比喻》
【詩五十五篇】有人說:藝術是由疾病、苦難產生的。人既生在有苦有難的世界上,要想不為苦難所勝,就當會利用疾病和苦難。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在一八○八年因患耳疾損傷聽覺而成聾子,自己作了許多樂曲,卻聽不見樂聲。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十二歲時便給人打聾了耳朵,可是因為耳聾,更叫他專心研究電學,一八七一年發明電報機和傳話機,一八七六年製造留聲機,一八七九年做成白熱電燈泡,一八八五年發明長途無線電報,一八九三年發明活動電影機,前後共計發明了一千一百五十一種。美國還有一位天文學教授,是個瞎子,他掌管天文臺廿五年之久,常向全世界報告,憑他的算學而計算出甚麼星該在甚麼時候出現,毫無差錯。
誰都不要苦難,更不願意受苦難折磨,而一旦陷入苦難之境,總期望早日脫離它。一個信心堅固,靈命長進的基督徒對苦難看法和態度就不一樣,當面臨苦難時,由心裡準備,不感驚慌,就站起來,迎上去與它一拼,更深信在苦難中有主同在,如苦海中的慈航。
苦難是甚麼?是神鍛煉我們的火爐,鑄造不少驚天動地的奇才,許多神所合用的器皿。古代先賢孟子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舊約先知以賽亞曉諭以色列人說:「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賽四十八10)所以苦難也是神訓練我們的功課,使我們更明白他的旨意,受苦難不要灰心,「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五十五篇
這許是大衛逃避押沙龍叛亂時所寫的,其中感受,你可有同感?】這首詩最有可能是大衛在押沙龍叛亂和亞希多弗背叛的期間(參撒下15-17章)寫的。12至14節描述了猶大對基督的出賣,所以有些人認為這裡說的是彌賽亞(參太26:14-16,20-25)。――《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1 神阿,求祢留心聽我的禱告.不要隱藏不聽我的懇求。
2 求祢側耳聽我,應允我.我哀歎不安,發聲唉哼.
4 我心在我裡面甚是疼痛.死的驚惶臨到我身。
5 恐懼戰兢歸到我身,驚恐漫過了我。
14 我們素常彼此談論、以為甘甜.我們與群眾在 神的殿中同行。
16 至於我、我要求告 神.耶和華必拯救我。
17 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祂也必聽我的聲音。
22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
信實無變的天父上帝,早晨在床邊下跪,感謝祢的保守和看顧,領我們又渡過疲乏和困惑的一夜,伴我們走過流淚谷,能卸下心中一切的哀嘆和焦慮。感謝祢又賜下新的一天,叫我們在這疫情的深谷,煩亂的幽谷及信心的谷底中,望見祢恩惠的清泉流入.等候祢秋雨之福,來蓋滿全谷。
大能的醫治者主耶穌,我們合力把患病的弟兄姊妹和生活受壓者,都抬到祢面前,求祢醫治的手按在他們身上,叫他們痊癒過來。在這疫情綑鎖中,我們切望有鴿子一樣的翅膀,能飛出這牢籠,飛到可棲息的地方。然而祢驚醒我們,在你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上帝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勝過雀鳥在荒野中露宿。
聖靈請祢不要站在我們旁邊作導師,請祢進入我們的心中,向我們說話,帶動我們的心跳脈搏與祢同步,叫我們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和不義,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幫助我們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站立得穩,不會搖擺,奉主的名努力活在當下。
禱告乃奉主耶穌的聖名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