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八十四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八十四1神的居所】「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他們給神立了一個在地上的辦事處,在那個地址可以找到神。
  但屬神的人,並不是對那個建築有特別興趣,而是從心裏渴慕神,因此連帶愛慕神的居所。
  他的心願是朝見神。因此,他說:“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詩八四:1-2
  他的“朝聖”之旅,不是去看一個地方或建築,而是去朝見神。物質的地方,不論多麼華美,只能滿足眼目,有時也可能激起敬肅懷想的感情,但那不能代替看見神。事實很清楚,那些一生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跟神並沒有關係,甚至住在地上的聖殿,在那裏任職,以宗教為業的人,有的也不認識神,而神也不認識他們,並且厭棄他們,把他們逐出去;不止一次,神讓他們受仇敵欺凌,最後被擄,流落外邦。
  正如離家的浪子,在窮困之中,才想起父家;人常是在遠離神的困苦環境,渴慕神。他想到“人離本處飄流,好像雀鳥離窩游飛”(箴二七:8),孤苦無依,而低賤的麻雀,卻能在神的殿找到棲宿的地方;連變遷不定的燕子,也能夠有搭窩孵雛的處所。祭壇,十字架是神殿的中心,是愛的記號。因此,他的心轉向神。他不再羨慕世上的福,而仰望神,“想往錫安大道”,走向上的道路(詩八四:4-11):

  寧可在我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裏。
  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是盾牌,
  要賜下恩惠和榮耀。
  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這是何等的轉變!他不再爭取世上的榮耀,而只求能親近神,即使是看門也好,以能進到神的門為滿足。要親近神必須有從世俗分別出來的心志:雖然行走疲倦,也不願再跟惡人同處,連短住在同一帳棚也不願意。因為他知道,神能賜給他今世的恩惠,永世的榮耀,世上短暫的虛榮福分,又何足介意?
  “神既不愛惜祂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這包括我們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福分。基督徒過客旅寄居的生活,卻不是要尋找甚麼建築,而是尋求神的面,在世有主的同在,並仰望主的國度,在祂的榮耀裏永遠同住,事奉祂。──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八十四1與神深交的表現——愛神的殿】詩人不想離開神的殿,因他愛神的殿,詩人關心神的殿,因愛神所以愛神的殿;當神的殿有問題,他心裡焦急痛苦如同火燒。

不久之前,新界有間教會,因人數增加座位不足,教會籌備置新堂需一筆款;有一弟兄畢業港大之後找工作,他就將第一個月的薪金奉獻。堂弟兄姊妹知道此事,都大受感動和鼓勵。首次的薪金、意義重大,有的人預先計畫到時如何動用;這位弟兄卻全數帶到神的家中,為神的殿,為基督的教會而用。由此證明他愛神的心。這也就是詩人的表現。

  多年前我在港九研經培靈會,聽貝牧師傳信息。他是加拿大人到中國內地會的宣教士,他說很多年前有個青年,在加拿大參加差傳大會受了感動,覺得應為差傳工作奉獻,他回家後禱告,看神要他奉獻多少錢,他禱告了半小時,決定奉獻五元加幣;在當時可算為數不少。到了次日,他和女友一同出去,輕易地花費卅元卻沒經過禱告,沒加以考慮。貝牧師說,這是愛的問題。有的人為聖工奉獻引以為榮,巴不得奉獻更多;但是有人卻非常勉強,認為可免則免。兩種不同心態分別在於愛的問題上。── 滕近輝《詩篇中的信息》

 

【詩八十四1,4  有時我們渴望見神,有時候就未必了,不是嗎?】作者渴望離開繁忙的世界來到神的殿中會見神。我們可以同神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見面。我們知道,走進教會可以幫助我們撇開生活的繁忙,安靜地默想和禱告。我們的樂趣不僅在於教堂的美麗,而且在於禱告、唱詩、教訓、講道和團契。――《靈修版聖經註釋》


八十四2不只求結果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
那是美國國家祈禱日的前夜,一位元基督徒領袖在電視上接受訪問。訪問者引述日漸惡化的道德危機,然後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好象是一個預先設定的陷阱。他問:這是不是意味著神沒有聽到去年的禱告?
不!緊接著是睿智的回答,神是至高無上和威嚴的,他有他作工的時間和方式,你必須接受這一點!的確事實就是如此。
許多人認為禱告只是請求和接受,但事實上禱告不僅只求結果,禱告是一種關係。最重要的是藉著禱告維持與神間的牢固關係。
禱告是與我們所愛和願意親近的人對話,是與我們天上的父親之間的溝通。請注意詩篇84篇的作者是如何渴望親近神的: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神呼籲2節)。當我們禱告時,我們的生命變得豐盛,因為我們與神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禱告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忽略那重要的事實,就是當神的子女藉著禱告來親近他時,他就親近我們(雅480)。這就是我們日復一日,不住禱告的動力。
走在基督的路上,
禱告帶給我們平安和能力,
禱告讓我們與神緊密聯繫,
因此我們需要禱告。
禱告是我們和最要好的朋友說話。
──《生命語》

 

【詩八十四5旅程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
旅遊叢書著眼于幫助讀者到達目的地並盡情享受到達後的時光。但有一套名為旅遊藝術的新叢書,則展現了旅遊更深層的意義。沒有挑戰的旅程毫無意義,作者寫到。沒有目標的人如同沒有靈魂一般。在他的書中,旅程與目的地同樣重要。
我們是如此看待日常生活的嗎?或者我們每日只顧疲於奔波,以至人生不外是一個漫長痛苦且無目標的過程。
詩篇84篇描述了一位從神獲取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5節)的人。節慶之際往耶路撒冷朝聖時,古猶太人就有這樣的經歷。詩篇談到他們在流淚谷找到泉源,因而力上加力,直到錫安(7節)。這是一幅描繪有目的地並且抵達目的地的旅程圖畫,也是一幅描繪旅程中充滿喜樂的樸實圖畫。
聖經是基督徒的生命旅程指南。它鼓勵我們嘗試生活的旅程。當我們發現自己走在崎嶇難途時,抗拒抱怨之外,不忘記自己的心旅目的地。從來不要把我們今天所走的路與明天要抵達的目的地分割開來。
他給我工作,使我在他那裡得安息,
他給我力量來應付最艱辛的試驗;
當我走在預備的恩典裡,
我發現在神的步伐中,喜樂與我同行。
幸福並非只在天堂等待我們,
旅程中也充滿喜樂。
──《生命語》


【詩八十四5~6】「靠你有力量……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
  快樂歡欣的人,不能知道安慰的甜蜜。如果我們想得到神最貴重的禮物——安慰——我們必須進入深處與神合作。——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詩八十四5-7  “流淚谷”,多麼憂傷淒婉的名字啊,裡面埋藏著多少動人的故事……】朝聖者要到聖殿必須經過“流淚谷”,並沒有一個山谷叫“流淚谷”,這是個象徵說法。所有來朝見神的人都要在路上掙扎和流淚。我們往往在生活中走過這段荒涼的旅程,才能在神的面前茁壯成長。喜愛花時間同神在一起的人會視逆境為再次經歷神之信實的機會。如果你正走在“流淚谷”中,要清楚你的目標是奔向神而不是背離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八十四6經過淚谷「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 並有秋雨之福。」】

少有人知道流淚的意義和價值,一般人只知道流淚是受苦的表示,是弱者的行為。然而聖經卻講流淚的另一作用。當人肉體受傷的時候,流血,當人內心受傷的時候才流淚。不知道流淚的人是剛硬的人,冷酷的人。因此不流淚的人,不易了解人生的意義,世界的實情,既對別人缺少同情和體恤,對自己也少有轉機和進深。

雖然流淚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總是真實的表達,是內心之窗,像小孩子一樣,是人們生來的天真。神對於祂兒女們的眼淚是很重視的,甚至裝在祂的皮袋裡(詩568)。流淚的祈禱常是蒙應允的禱告(王下205),我們的主在世上的時候也曾流淚(來57;約1135;路1941)。先知耶利米和使徒們也多是常常流淚的(耶91;哀211348;徒201931;林後24)。

凡往錫安大道的都要經過流淚谷,雖然是艱難、困苦、憂傷的所在,但經過之後,這谷就變為泉源之地, 並有秋雨之福,可以流出喜樂,甘甜之水結出佳美,幸福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有改變,在屬靈的道路上更向前進。眼淚不但流出了自己的罪惡污穢, 並變成安慰醫治的膏油,眼淚將來要變成珍珠。──《每日天糧》

 

【詩八十四912敬拜真神與敬拜偶像不同。基督徒要用心靈敬拜,用生活來榮耀神,否則成為「真神假拜」,而那些拜偶像的人則「假神真拜」。

一九八三年時代雜誌調查,發現西德人與北歐人只有百分之六經常到教堂做禮拜,美國人則達百分之四十經常上教堂。蓋洛普的另一項民意測驗結果,有百分之六十的小學程度群眾相信「聖經」的確是神所說的話,而大學程度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七相信。

現今的世界宗教信仰漸越于黃燈變紅燈之危機:有神無神,有教會無十字架,有牧師無使命,有信徒無靈命,有外貌無實質。

于「臺灣宣教的再思」一書,描述臺灣的宗教信仰情況,引述一項政府的統計:臺灣每二·三平方公里,即每一千人就有一座廟,這種密度已高居世界第一位,超過佛教的國家——泰國。臺灣不僅寺廟多,而且也大。例如,台南土城子鹿耳門媽祖廟預算花費新臺幣十二億元,這種經費足建一千萬的教會一二○間,若按一般教會開拓經費三年需一百萬,足夠建立一千二百間教會。臺灣非但寺廟多,並且廟宇與偶像都大。這豈不是批判基督徒的信仰純真度?

中國讀書人的理想人生為「立功、立德、立言」,那基督徒追求理想的人生是甚麼?現在的聖殿預表將來那天上聖城,正像希伯來書十二章1節:「有許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著我們。」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格的發展和成長,不能沒有歸屬感。基督徒需有強烈于神的聚會之歸屬感,認定我們都是兄弟姊妹,都是主內的一家人,具有共同的目標,有同樣的盼望。要常往錫安聖殿朝見神,將來都以天上的家屬永久的家,領受主基督的生命為永恆的生命。——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八十四10人在世上十年,也許在神看來只能算一天,換一面講,可是一天也有能算為一千日的。所以,我們的事奉,是不落空的。天上的日子,不是以二十四點鐘來算的。神的算法是另一種的算法。我們的事奉,如果是合乎神的心意的話,也可以一日頂得上一千日的。── 佚名

 

【詩八十四11】「耶和華是日頭的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

神怎樣供應我們的需要!在黑暗中祂是日頭,在炎熱中祂是盾牌;在地上的旅程中祂賜恩惠,在天上的早晨破曉時祂賜榮耀。我們在人生任何不同的環境中都需要祂,隨時都能得著祂的幫助。詩人說得好,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行動正直的人。在需要的時候,總能從神得著特殊的幫助。

日頭是光與生命的來源。祂將陽光照在宮殿與茅舍、高山與低谷,並無偏見。祂的光芒傾倒下來,我們盡可站在陽光之下,或開門迎入。親愛的心靈啊,神一直光照著,你要出來,在祂無盡的愛中,使你的身體溫暖起來。

盾牌在炙熱的曠野中是磐石的影子,是蓖麻的樹葉,成為遮蓋的傘。神能阻止試探的熱風過來,午間的炎熱是你無法忍受的嗎?要隱藏在主神裡面,日間炎熱與夜間寒霜都不會傷你。

你需要恩典嗎?祂滿有恩惠,有足夠的恩典。祂的雙手不住地賜給,我們只要學著來領受。恩典是花蕾,榮耀就是花朵,祂給了,就不會收回。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必明白榮耀已在你生命中萌芽,當永恆的夏日來到時,就成為完美了。我們既因信站在恩惠之中,必因盼望神的榮耀而喜樂。──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八十四11  神將好東西都給我們了,只是不知道這些是不是你所希望的好東西……】神沒有給我們人認為好的東西,但神絕不會把永久佳美的東西留著不給我們。神要給我們走神的路的方法,但我們必須要走才行。我們順服神,神就不會留著能幫助我們來事奉神的東西不給我們。──《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八十四11行動正直「耶和華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人都願意得好處、蒙祝福,甚至想用盡各種方法和力量去得。但實際上,不一定得著,有時適得其反,所遭遇的是損失、痛苦,這是因為他們忘記了有一位主宰一切的神,他們所想、所說、所作的都不合神的心意,不討神的喜悅,怎能從神那裡得什麼好處呢?神沒有立刻發出祂的怒氣,已經是祂的恩典了。

神雖有絕對的主權,但作事並不是沒有原則的,祂的賞罰都是有根據的,聖經上常說,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伯3411;詩6212;箴2412)。所以各人所得的報應,正是按著自己的行為,吃自己所種的果子,不能怪神不公,不能嫉妒別人,神喜歡什麼人呢?怎樣可以得好處呢?

在這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也是很大的應許,那就是神未曾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在神看來,詭詐是最壞的東西(耶179)。世上幾乎沒有虔誠、忠信的人,人人向鄰舍說謊,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詩1212)。神所喜悅的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詩152),正直、誠實似乎是不聰明,但神卻要賜他們各樣好處。──《每日天糧》

 

【懷恩早禱】

2 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我的心腸,我的肉體,向永生 神呼籲。

3 萬軍之耶和華我的王,我的 神阿,在祢祭壇那裡,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

6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7 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 神。

10 在祢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寧可在我 神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

11 因為耶和華 神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

 

萬軍之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祢的居所何等可愛,清晨起來跪在祢的寶座前朝見祢,從禱告中領受祢從天而來的親吻。疫情使我們多月來不能返回祢的殿中敬拜,人與人之間也不能表達真誠的握手。天父求祢憐憫我們,領我們走出流淚谷,為我們推開一扇透氣的窗戶,望見祢賜福的泉源就在不遠之處。我們嚮往殿中的敬拜,我們渴望弟兄姊妹的相聚,我們愛慕踏上靈命進深的大道。

 

主耶穌祢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祢應許我們先尋求明白天父國度的權能,行事為人都能盡諸般的義,彰顯討祢喜悅的義,其他一切所需,祢都會加給我們。主耶穌領我們走上門徒之路,操練健康的身心靈,在祢的祭壇前獻上活祭,重整我們屬靈的生命,靠主得力,更新我們的心殿,叫我們能一代接一代,在滿懷恩惠的教會中找著菢雛之窩,我們的下代能力上加力,恩上加恩,成為社群更美祝福的泉源。

 

感謝聖靈推開天上的倉庫,祢彷彿鴿子,帶著天父的恩典,降臨到我們當中,祢擁抱我們這群天父所愛的兒女,領我們飽餐靈筵,叫我們沒有空間去跟從惡意的計謀,去流連在犯事的路上,不再與褻慢的人同夥,我們不願住在惡毒心腸人的帳棚,寧願站在上帝殿中的門檻上作守門人,因為在祢的蔭庇下渡過一日,勝過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打滾千日。我們倚靠上帝,忠心作討祢主喜悅的兒女。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