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1】一百是一個最好的、最可愛的數目。得一百分,有一百萬元,活一百歲,是人生得意的事。但若一個人多愁善感,縱得一百分未必保證將來做大事,有一百萬元未必心滿意足,活一百歲未必一定幸福。人生更要緊的是心靈充滿快樂。「歡呼」是因為心中充滿快樂、盼望而發出來的。「歡呼」包含滿足、知足、喜樂、盼望,時時覺得前途充滿光明。 我們信主的人都當學習這門功課:懂得「歡呼」。向誰歡呼呢?詩人說:「向耶和華歡呼。」誰當歡呼呢?詩人清楚告訴我們:「普天下」;全世界的人都當向神歡呼。――《五十靈筵》林治生 【詩一百1~2】在美國曾有一位青年,因為交了壞朋友,離開神的教會多年,有一晚喝得酩酊大醉,在街上遊蕩時,偶而聽見教堂詩班唱出喜樂的詩歌,想起這正是他母親在他年幼時教唱的詩歌,他猛然醒悟過來,重回神的懷抱。後來,竟成為一位頗為著名的培靈佈道家,引領千萬人歸向基督。 一個小女孩整裝梳發,收拾書包後正要上學,這時,她哥哥進來捉弄她,弄得她氣衝衝地沖出門去。她的媽媽看到她的氣臉,就大聲喊她:「瑪莉!回來,你忘了一樣東西。」她也高聲地喊著說:「媽媽!我都帶齊了,沒有忘記什麼東西呀!」她媽媽告訴她說:「你的笑臉那兒去了?除非你滿面笑容,否則就不算打扮整齊。」 雖然衣著整齊,裝扮漂亮,但總不如滿面帶笑,能使我們顯得愉快而美麗。聖經說:「心中喜樂,面帶笑容。」(箴十五13) 從前有一位窮苦的老基督徒,他平常很會唱詩,左鄰右舍常因聽到他那喜樂的歌聲,以致排除了閒愁,而得分享一分快樂,但沒有想到這位老信徒有一天感覺舌頭疼痛,經過醫生檢查,認為他是患了舌根的毒瘤,必須要將舌頭割掉才能保全生命,當他在動手術前問醫生說:「我經過手術後還會唱歌麼?」醫生為他傷心難過的搖搖頭說:「你沒有再唱詩的可能了。」這位患者於是請求醫生把他扶起來,讓他能再唱最後一次,他說:「我平素最喜歡唱詩,今天你說我此後將不再會唱詩了,我要唱出一首靠主喜樂感謝讚美的詩歌,來作為我最後的一次機會!」說拔,他就開始在疼痛中唱出:「一息尚存我要讚美,直到瞑目氣絕身死,我心喜樂。」——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2】這「樂意」二字表示心甘情願,不是勉強。神既是普天下人的真神,事奉祂的人便當甘心樂意。每主日,你是否甘心樂意獻上你的時間,去做禮拜呢?為著主的事工,你是否甘心樂意獻上你的金錢呢?――《五十靈筵》林治生 【詩一百3 知道及承認自己是受造之物的意義在哪裡?】我們並沒有創造自己,神才是我們的創造者。許多人活在世上時,好像他們是創造者、是他們自己小世界的中心似的。這種心態導致了佔有慾,也會失去盼望(如果一切都能被拿走的話)。但當我們明白神創造了我們,並給了一切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時,我們就要像神給予我們那樣給予別人(參林後9:8)。那麼當一切都失去時,我們仍然有神和祂給我們的一切。――《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3】「曉得」二字十分重要。曉得甚麼?曉得耶和華是神。法老不曉得耶和華,說:「耶和華是誰?」結果,惹來埃及大災禍。寫詩的人在這裏要我們曉得耶和華是神,是天地間獨一的神,是掌管生命的主宰,也是人類的救主。信徒必須曉得他所信的是誰,否則人云亦云,糊里糊塗,信與不信並沒有分別。「耶和華是神;我們是祂造的。」英文還有一句:"But Not We Ourselves";今日有些人目中無神,以為自己的膀臂便是神,自己的拳頭便是天下,卻不知人能造飛機,不能造蚊子;人能造坦克,不能造木虱;人能放火箭,不能造箭豬...人能造許多偉大的東西,不能造出一個小生命來!除了神以外,誰能造出人來? 「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表示神對我們的保護和照顧、供給。試看自己這些年來的日子,捫心自問:神是你的牧者,有錯嗎?――《五十靈筵》林治生 【詩一百3】「我們是祂造的,也是屬祂的,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 對神所有權柄的體會,是我們奉獻的基礎。我們在沒有獻上以前,必要認識祂在我們身上的主權。而這主權是基於多方面的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是,因為祂造了我們。 祂造我們,好似窯匠造他的陶器,有一定的目的,也有權照著祂設計的用途來使用。 祂造我們,好似建築者居住而造屋。他當然有權利占每間房,隨心所欲在屋裡走動。 祂造我們,好似編織著織布為穿著之用。當然祂可自由地穿著或脫掉,完全照他的心意,不必顧慮。 我們是屬基督的,因為祂造我們,買贖我們,付上勞苦,流出眼淚,而父神已將我們賜給祂。好牧人有我們這些羊,我們是屬祂的,因為祂付上勞苦與傷痛的代價,我們應承認祂的主權,報答祂的宏恩,我們應仰望祂的面,向祂說:「我們在各方面都是屬你的,而且永遠屬你。原照你的心意領導我,你所選定的我必隨從。我是你的民,也從你的草場上得餵養。將來在天上永遠的榮耀裡,我也可列在聖徒中間。所以我們俯首敞開心門,將自己獻上,我們不能多作什麼,我們也不敢少作。」──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3】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西元前四六九~三九九年)曾經說:「當要認識自己。」可是人不認識神,豈能認識自己嗎?這位詩人以自己的信仰來確信這世界上有一位真神。舊約時代的人都認為唯一創造天地的真神是具有可畏的人格和力量,他與人類之間距離遙遠,是無法親近的。因此他們稱呼神為「至聖者」,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4
以敬拜讚美的心回應神,我是做了──是真心湧流出來的嗎?】惟有神才配受敬拜。我們對神的敬拜的態度怎麼樣呢?我們是願意並且高興來到神的面前呢,還是做個姿態而已,或者不大願意去教會呢?這首詩讓我們要記住神的良善和可靠,並要帶著感恩的心來敬拜、讚美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4入門稱謝】「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
當你走在街頭上,會發現有人在排隊,進入他們所喜歡的公眾場所;雖然需要買票,排的行列還是那麼長。進入教會很少有需要排隊的。而且有的人來教會,是出於勉強,或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他們出入都不感覺有甚麼特別。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祂歌唱。… 為甚麼敬拜神?敬拜的對象與關係,影響敬拜的動機,決定敬拜的態度。神不是一個專制的君王,強迫臣民敬拜祂,不問是否情願那樣作。神所要的是因愛而樂意事奉,從心底發出歡樂的歌唱。不是勉強進入聖殿的院宇,而是會感謝,讚美。 【詩一百4】「進入」表示勇往直前,如以色列人渡紅海,過約但河。信徒走天路要勇敢,雖遇困難也決不回頭。許多人便因為沒有這股勇氣,結果變成「底馬」,失敗退後,靈性墜落。我們「當稱謝進入祂的門」,帶著感恩的心走進此門,因我們已得救了。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已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已為我們復活,已為我們坐在父的右邊作中保,我們還怕甚麼? 詩人不單要我們稱謝進入祂的門,而且要讚美進入祂的院。「院」是Court,可以解作審判的地方。我們要讚美進入祂的院,因我們的罪已得赦免,即使是「白色大寶座」也不用怕。因此我們當放下一切纏累,讚美著進入神的榮耀中。――《五十靈筵》林治生 【詩一百4~5】為什麼要唱詩稱謝耶和華呢?因為不管世局動亂莫測,耶和華的慈愛和信實是永遠長存,永不改變的。耶和華是至善又公義的神,同時也是充滿著慈愛憐憫的神。他眷顧他的百姓,如同親生兒女一般付出無限的愛心。 有一位名叫陳素月的少女,十五歲時不幸染上了麻瘋病,父母把她送進麻瘋病院。經過了五年的漫長歲月,居然死裡逃生,她的麻瘋病痊癒了。出院的時候,滿心歡喜,想到可以再和舊時的朋友、慈愛的父母久別重逢,真是何等快樂。 豈知她到了家門之後,大失所望,不只是親友遠離不敢見她,就是親生的父母也回避她。她那一顆久經破碎的心靈,真是遭到比麻瘋更為殘忍的打擊,因此她灰心喪志,覺得人生太使她失望了,就心中悲傷不已,最後引恨自殺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5】為甚麼要「歡呼」、「喜樂」、「曉得」、「稱謝」和「讚美」呢?詩人在最後一節說出了原因:主本為善;祂既愛世上屬自己的人,便愛他們到底。我們有這樣一位神作我們的主,我們怎能不歡呼、喜樂、曉得、稱謝和讚美呢!――《五十靈筵》林治生 【懷恩早禱】 1 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 2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祂歌唱。 3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我們是祂造的、也是屬祂的.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 4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當讚美進入祂的院.當感謝祂、稱頌祂的名。 5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祂的慈愛、存到永遠、祂的信實、直到萬代。 偉大無比的天父上帝,我們多日的等候祢!感謝祢大能無比的恩手把我們帶進光明美麗的一天,在疫情使我們全球動盪,人民生活的逆情之中,我們絕不懷疑祢的善良、祢的信實。 主耶穌基督我們的好牧人,我們是祢草場上的羊,祢知道甚麼是我們的需要,用祢的聖言裝備我們,叫我們能站立得穩,以信心為盾牌,不住禱告,活在喜樂和謝恩之中。 願聖靈以靈歌充滿我們,讓我們今天經過的每一扇門,都滿載著稱謝和讚美的言語,心靈的院子充滿清新的花香,用樂意事奉的心活出充實的一天。 奉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