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零二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零二111流淚雲霧的人生】在一個上幾何學(Geometry)的課室,曾有一首打油詩:「人生在世有幾何?何必苦苦學幾何!學了幾何能幾何?不學幾何又幾何?」這是青年學生,內心苦悶的寫真!

唐朝的時代,有一人名叫淳於汾,略有才學,但虛榮心很大。一日酒醉歸家,躺臥床上,不久入睡,忽然看到外面來了一大羣人馬,說是奉槐安國國王的命令,要請他入宮。淳於汾聽了喜出望外,自想他得志的機會到了。一到皇宮,國王立即招他做駙馬。這樣他的地位只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出入何等威風!此後生兒養女,和他愛妻住宮中幾十年,享盡人間幸福。不久,國王即派他到南柯地方作太守。在那裡又住了幾年,很努力為民眾謀福利,受了百零姓的尊敬,從此名聲大振。有一日,忽然來了一個凶訊,報告強大的檀羅國起兵侵犯南柯,淳於汾手忙腳亂,率領將兵出城應戰。因為敵人兵精將強,以致傷亡慘重,不得已棄城逃走,一路上狼狽不堪,兒女失散,愛妻又死亡,自己又害了重病,際此孤苦伶仃,舉目無親,回想以往的榮華,不禁淚下。當感歡涕零之時,忽然警醒,才知原來是作夢,看了壁上時間,不過只睡了一小時,但前後一想已度過一生,這故事叫做「南柯一夢」。——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零二3-4  在痛苦疾病中,人軟弱得可以,甚麼都沒有趣味了;我的指望在哪兒呢?】詩人感覺難受,失去了食慾。當我們面臨疾病和絕望的時候,日子不知不覺的過去了,我們也忘了自己起碼的需要。在這些日子裡,只有神是我們的安慰和力量。在我們弱得無力爭戰的時候,我們可以依靠神。常常有這種情況,一旦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軟弱,神的大能就顯出來了。――《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二6-7  許多人說孤單的感覺並不好,有時候在獨處中反而得力……】這些鳥讓人看到一幅孤獨和獨處的圖畫。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獨處,而且獨處會安慰我們。但不要踢走來找我們的人,也不要拒絕幫助和談話。默默地受苦不是基督徒的做法,也不是健康的做法。相反我們要心懷感激地接受來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幫助。――《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二6~7「我如同曠野的鶙鶘,我好像荒場的鴞鳥;我儆醒不睡,我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

   你無法明白這節經文,除非你體會到鶙鶘帶著牠的食物,鴞鳥在夜裏睜眼不睡,麻雀兀自儆醒;同樣地,基督徒也當帶著他的食物──聖經,睜眼不睡,兀自儆醒。── 慕迪《有福的盼望》

 

【詩一百零二1222盼望的人生】有一則希臘羅馬神話有關潘德拉的故事說:眾神送她一個盒子,每一位神將一些有害的東西放進盒子裡面,並禁止她打開盒子。然後,他們將她帶往伊皮米修斯處,雖然普羅米修士警告過他,絕對不要接受宙斯的任何禮物,但他還是高興地留下她。他娶了她,而當這位危險的女人屬於他以後,他覺悟到他兄弟的忠告真是一點也不錯。因為潘德拉像所有的女人一樣,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她一定要知道盒子裡究竟是什麼。有一天她打開盒蓋,於是瘟疫、憂傷和不幸飛出來給人類。潘德拉在骸怕下蓋下盒蓋,但是,已經太遲了。然而,還有一件好東西留在那裡——「希望」,這是盒子所裝的許多禍害中唯一的好東西。而且,到今日,它一直是人類在不幸中的唯一安慰。

文豪佛蘭克林說:「盼望是生命的泉源,失去它,生命就越於枯萎。」盼望是人的「健康丸」,是基督徒的「財富」。宗教家奈都弗說:「信心是紮根于過去,愛心是現在的活動,盼望則連系于未來。」倘若人有了信心,自然會以愛心表現出來,由信心表現于愛心的生活,便成為未來盼望之錨。

盼望是神的恩賜,神的應許不一定現在就給,可能離兌現的時間有一段距離,謹記:「盼望不至於羞恥。」(羅五5)將軍麥克亞瑟說:「你何時有信心,何時便年輕;何時有懷疑,何時便年老。你和你的希望同時年輕,和你的失望同樣年老。」——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零二17困苦人的禱告】「祂垂聽窮人的禱告。」

  神是公義的。祂吩咐神的子民,“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出二三:3;利一九:15)。因為世人都犯了罪,富人可能有錯,窮人也可能有錯;窮人的窮,並不一定是富人所造成的現象。但人自己以為富足,以為甚麼都不缺,卻是攔阻蒙恩的原因。
  以色列得神的眷顧,有些興盛,“國為列國之首,人最著名…在錫安和撒瑪利亞山安逸無慮”,他們的領袖就夜郎自大起來,“坐在位上盡行強暴”(摩六:1-7),以為不需要神的幫助,可以自立了,結果是神一撤去托住他們的手,拆除保護的籬笆,就被擄去,離開他們所誇口的地。到失去一切的時候,人才知道,原來自己甚麼都沒有,所有的是神所交託的,人不過是管家而已。詩人說:

  祂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
  要垂聽被囚之人的嘆息,要釋放將死的人。
  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
  在耶路撒冷傳揚讚美祂的話。(詩一○二:17-21

  高傲的眼目,是耶和華所恨惡的。神並不是要與人爭勝較力,那是多麼幼稚的事!但人忘記神的恩典,竟以為自己有甚麼,自己能作甚麼,是神所極不喜悅的。猶大統治最短的王約雅斤,不知亡國將至,還是桀驁不馴,只作王三個月,神就叫尼布甲尼撒王來把他打下來,擄到巴比倫去,在桌子底下撿吃的;直到羞辱的三十七年之後,他省悟了,才再蒙恩惠,脫去囚服,在王面前吃飯(王下二五:27-30)。浪子還在父親的家裏,以為自己配得承受豐富家產,他的心就從恩典中墜落了;必須要落到貧窮放豬,連想吃豆莢都不可得的地步,才省悟過來,歸回父家,而得到豐富。(路一五:11-24
  人在任意奔跑的時候,以為自己腿快(詩一四七:10),誰都干涉他不了;到被囚的時候,四面都沒有出路,才舉目向天仰望神,向神求恩,那才是最真切的祈禱。雅各肥壯的時候,以為自己有力可以作甚麼;“到那日,雅各的榮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體必漸瘦弱”(賽一七:4),自己知道該死,才是靈命的轉機,仰望神,才是得釋放自由的時候。
  錫安得復興,不再掩蓋神的恩典,萬國就歸向主。──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一百零二25-27  各樣事情都不順意的時候,我仍要讚美主,因為……】這首詩的作者因為自己惹的大禍,而產生了被拒絕和給拋在一邊的感覺(102:9-10)。麻煩和痛心可以征服我們,使我們感到神拒絕了我們。但神我們的創造主將永遠與我們同在,盡管有的時候我們感到孤獨,祂還是要信守祂所有的諾言。世界將要消失,但神會存在。希伯來書11012節中引用了這些經文來說明,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創世的時候,也在場並參與了創造的工作。──《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二27】「惟有你永不改變。」

這是一首佚名的詩篇。作者顯然十分感動,在神面前傾吐他的心意。但是這孤寂難堪的心看見神,他要在所有世人面前傳揚,一再提說這奇妙的事。有時我們也在荒野漂泊時重新看見永生的神,是一般的人所看不見的。我們就好像熱切的藝術家不顧危險,要從一個更好的角色捕捉山景,然後畫在版面上永存起來。

這首詩歌先有些失望的話。在輕風中雲霧密佈,荒野的草也枯乾了,在陰影中麻雀孤寂地鳴叫。這種情景原是很自然,但是當詩人繼續詠詩時,視線清晰起來。他從地上的霧氣中轉回永生的神。現在他看的是永恆不變的了。神不是創造萬物的嗎?那麼祂也可以叫這些過去,惟有祂永遠是一樣的。讓地如夢一般消失,時間必須過去,天好似一件衣服已經穿舊了,讓最親近的人也從我們懷抱過去。他們都離去了,你卻永遠長存,你是永不改變的。一切都會過去,唯有基督不會捨棄我們,必帶我們到歡樂的天軍那裡,到永遠的天家。

希伯來書的作者將這些話描述這位稱為神榮耀光輝的主(第一章)。我們應該常讀這首詩篇。我們的救主是神,祂是萬古的磐石,永存不變,我們可以躲藏。──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零二27蘇聯青年的時尚經文﹕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詩10227)。
  美聯社801225日報道﹐摘錄如下﹕
  西方緊身褲已不再是蘇聯青年最顯示其派頭的玩意兒了。
  俄國的青年人現在進而追求刻有英文字的金屬項鏈。更令人驚奇的是在一個朝著無神論方向發展的國家﹐青年人竟然喜歡把十字架帶在脖子上當項鏈。多年來﹐俄國的青年人都是從旅游者那裡買到西方貨。可是﹐蘇聯報紙最近發表的文章抱怨說﹐現在﹐在國家生產委員會的默許下﹐這裡正在生產這類東西。
  《真理報》還刊登了一位莫斯科人的來信﹐信中說﹐他在一個火車站上吃驚地看到有個姑娘竟身穿一件印有頭圍光輪的救世主聖像的緊身汗衫。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很明顯蘇聯的青年人在反對有神論的國家裡﹐公開佩戴十字架和聖像。這絕非是出于對宗教的污蔑和輕視。乃是他們的心被救世主耶穌舍己在十字架的大愛所征服﹐而出于由衷的愛戴。
  所以真正糟糕的﹐並非是青年人信仰耶穌基督﹐以十架為榮﹐恰恰相反﹐糟糕的乃是無神論的藩籬被沖垮。所有不信的基石受動搖。可吃驚的﹐恰恰是在一個朝著無神論方向發展的國家面臨宗教信仰的挑戰。
  讓我舉出以下兩個例子加以佐證﹕
  其一﹐有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拉娜﹐在她所著的《僅僅一年》一書裡所說的﹐茲摘錄一段﹕
  她對斯大林及其繼承者的認識是經歷了一個緩慢和頑強的過程。當共產主義的基本教條已完全失去它們的自身意義時﹐就產生對宗教的信仰。她說﹕宗教使我本人起了巨大變化。不心懷神就不能活。一九六二年她在莫斯科教堂裡受了洗。當施洗前問到她說﹕當成人受洗後﹐他的生活可能發生深刻的變化。在個人方面﹐或是其他方面﹐有時會朝壞的方面發展。你好好想一想﹐以免日後後悔。斯維特拉娜斷然回答﹕絕無顧慮。從此她脫離了共產黨﹐脫離了她從事工作的集體﹐成了塵世間千百萬信徒中的一個了。
  其二﹐一位日本原子物理學家宣稱﹐從戰後六十年代﹐對世界經濟的增長﹐連西方的國家也安心于意想不到的繁榮。看來好象世界上的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但是七十年代把一切都弄糟了。面對著公害﹐蕭條﹐滯脹﹐動蕩的政局﹐連綿不斷的局部戰爭﹐然後是能源危機﹐人口爆炸﹐飢餓威脅﹐失業增長。這位科學家認為世人對所有的主義都已失去信仰﹐特別是對資本主義的信賴大大動搖了﹐現代科學文明開始走上窮途末路了﹐于是不相信可以取代神﹐忽視神的人終將遭到神(看不見的真理)的反擊﹐于是--世人只有把希望托付宗教﹐響往天國。
  從以上斯維特拉娜的見證﹐和科學家的論斷﹐很清楚看到﹐人類處在這個科學文明的時代又有各式各樣的主義學說。按理應該大有作為﹐可是事實在社會暴露出一連串大傷腦筋問題面前﹐反而捉襟見時﹐束手無策。悲觀失望﹐緊緊糾纏著每一個人的內心﹐在物質堆裡找不到安慰和希望。所謂人可取代神的驕傲論調徹底遭到破滅。人們清醒過來﹐唯一救法﹐只有回轉歸向創造主與神和好﹐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才能滿足內心的空虛。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詩4610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懷恩早禱

15 列國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諸王都敬畏祢的榮耀。

16 因為耶和華建造了錫安、在他榮耀裡顯現。

17 祂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

18 這必為後代的人記下.將來受造的民、要讚美耶和華。

19 因為祂從至高的聖所垂看.耶和華從天向地觀察.

20 要垂聽被囚之人的歎息.要釋放將要死的人.

 

感謝天父,在厚薄雲的背後,叫我們守望陽光的再現,深知祢必垂聽全球的信徒接駁不停地呼求,為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求醫治、求平安。因為祢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祢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叫我們一宿雖然仍有哭泣、苦惱、憂愁及孤單,早晨便必重現歡呼。

主耶穌!我們迎接祢再次的臨格,赦免我們的過犯,醫治疫症帶來千瘡百孔的社會,領我們歸回祢的羊圈,重新回到教會中敬拜。

願聖靈堅固我們的心,在此重整我們的信心和我們的靈命、重整我們與家人的關係和家庭的生活、重建我們屬靈的家,叫教會再次興旺起來,廣傳福音。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