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零六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零六2  雖然不能完全述說出神的大能,但每天也可數出一、二吧……】我們若列舉聖經中所有的神蹟就會大吃一驚,它們涵蓋了生活中的每一方面。我們對神的作為思想得越多,我們就越欣賞神為我們行出的神蹟﹕出生,性格的形成,親朋好友和家庭,以及特別的引導,醫治和救贖……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從來沒看過神蹟,那就看看自己的周圍吧。我們將會看到神的大能,和神對我們的慈愛。神還要行更偉大的神蹟呢!――《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六2傳揚神】「誰能傳說耶和華的大能?」

  信徒有為主作見證的本分。然而,有的時候,想說而開不了口,發不出聲音,轉而向神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求你拯救我們,從外邦中招聚我們,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讚美你為誇勝。”(詩一○六:47
  這樣禱告的人,顯然是在被擄的地步。當他想在人前傳揚主的時候,忽然想到:如果你是蒙神賜福,有神同在,為甚麼會分散流離在外邦中?他必須準備回答這個問題。
  人到被擄的境況,是失敗的結果。失敗的原因,絕不是因為神大能的膀臂縮短,是因為失去了神大能的同在;失去神的同在,是犯罪得罪神的結果。
  當神引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神吩咐祂的子民,要分別為聖,滅絕外邦人,免得效法他們的惡行。以色列人卻漠視神的話,“反與他們混雜相合,學習他們的行為,事奉他們的偶像,這就成了自己的網羅。”(詩一○六:35-36)混合,學習,事奉偶像,神所禁止的,以色列人全作了。這樣,惹動忌邪的神,自陷在苦難中,被擄分散到外邦。詩篇第一零五篇敘述在埃及地,神向祂子民所施的恩典;第一零六篇則續說人的反應,不是感恩報德,而是悖逆忘恩,以至神公義判斷:“你們怎樣離棄耶和華,在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神,也必照樣在不屬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人。”(耶五:19)在那時,才會悔改歸向神,求告神,得蒙拯救,而感恩歌頌神:

  誰能傳說耶和華的大能?
  誰能表明祂一切的美德?
  凡遵守公平,常行公義的,這人便為有福。
  耶和華啊,你用恩惠待你的百姓,
  求你也用這恩惠記念我,
  開你的救恩眷顧我。(詩一○六:2-4

  今天神的兒女,看到罪惡猖行,作惡的人反而順利發達;好像行公義公平的人,只是在追求一個空虛的理想,是不切實際的;說甚麼遵行神的旨意,只是愚昧失敗者的自我安慰!因此,很容易離棄神的道路,隨從世界的風俗,被擄到事奉外邦人的地步。到那時候,有新生命的人,才感覺到內心的痛苦,知道在埃及的軛下生活,並不是理想的事,為了現世的利益,出賣了長子的名分;離棄神活水的泉源,“為惡事,為苦事”(耶二:19)。被擄歸回的人,會真正從心裏感恩歌頌。──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一百零六12~15】「那時他們才信了他的話,歌唱贊美他。等不多時,他們就忘了他的作為,不仰望他的指教,反倒在曠野大起欲心,在荒地試探神。他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
  我們曾讀過摩西,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1127節)。在上面一段記載裡,我們又看見以色列人,卻和摩西適正相反。他們只會在環境順利的時候歌唱贊美神;環境一改變,信心也隨著改變了。他們原應該安息在那看不見的永生的神裡面的,可是他們卻被四圍的物質的東西統治了。
  有一班基督徒,他們的生活一時冷,一時熱;一時高,一時低;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他們被物質的東西佔住了,他們本該以神為中心的,卻去以環境為中心了。神願意我們在每一件事物上都看見他,凡帶有他信息的事物,一件都不能忽略。
  親愛的讀者,你是單在環境順利得時候信神呢,還是不論環境怎樣,你總是信他呢?——C.H.P.
  信心是相信我們所不見的,信心的酬報,就是得見我們所相信的。——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詩一百零六12「那時,他們才信了他的話,歌唱讚美祂。」

   他們信,他們就唱歌,就讚美。讚美有一個基本的內容,就是信。你不能空口的讚美,必有一個內容,你能夠信,你就能夠讚美。禱告到一個地步,你心裏能夠信,你馬上就開口讚美。人在他裏面有了信,如果不讚美,遲早那個信要失去。

<syncBible ref=106:13-15>

【詩一百零六13-15  有時總為一些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百般的求神賜予,其實那真是對我最好的嗎?】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把眼睛盯在想得到的食物和水上,到最後連神的要求都看不到了。他們越是注重眼前的具體滿足,就越不注重對永久靈性的滿足。他們不要最好的東西,不相信神的關照和供應(參民11:18-33)。我們如果有太多的抱怨,神也許會賜我們所求的,但這可能不是最好的東西。如果我們得不到所求的,也許是神認為那對我們不是最好的。總之我們要相信神的關懷和供應。

<syncBible ref=106:22>106:22  含的土地就是埃及。――《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六1333選民在曠野的罪】中國的歷史上關於「知恩報恩」故事:

    楚莊王有一次歡宴群臣,正當日暮酒酣之時,燈燭忽然被一股強風吹滅了,其中有一人趁    漆黑之際調戲美女;牽扯楚莊王宮中美女的衣服。那女子當即將調戲她的人帽子上的帽纓帶摘了下來,將此事暗中告訴楚莊王,請王趕快點燈,看看是誰的帽子上沒有纓帶,就可找出此人。楚莊王聽了,不以為然,認為宴會是他設的,酒醉而致失禮,也是難免之事,豈可加以責罪呢?於是便傳令說:「今晚在此 飲酒,不取下帽纓不歡。」大家都遵命將自己的帽纓摘下,繼續盡興而飲,最後狂歡而散。後來晉國與楚國發生戰爭,晉國人馬竟將楚莊王圍困,當此千鈞一髮之際,有一臣子,身先士卒,奮不顧身,衝殺敵人,以致解危,使楚莊王得以脫險。事後經過詢問,始知那位臣子,乃是在宴會中牽美人衣服,被摘下帽纓帶的人。因楚莊王沒有追究他的過犯,存心感謝,藉此機會報恩。——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零六15「祂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這是甚麼意思呢?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為著滿足他們的欲望,向神禱告,神垂聽了他們,神給了他們,但他們在神面前卻軟弱了。有一種禱告完全是從我們的需要出發的,那種禱告,有時候神垂聽,但那是為著滿足你自己的需要,並不能滿足神的心意,那種禱告並不能叫神得著甚麼,那種禱告沒有多大的價值。── 佚名

 

【詩一百零六15】「祂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

以色列人堅持神供給他們食物,不只嗎哪,更是肉食。他們發怨言,認為天降的食物太淡,不能滿足食欲,他們太貪食。結果風帶來鵪鶉,飛到地面,容易捕捉。他們十分貪婪地吃,從早到晚都捕捉鵪鶉。結果他們的身體因過量吃食,大起欲心,但是他們的心靈就饑餓起來。當肉還在他們口中的牙縫,還沒有嚼完,神的怒氣就發作,降下大災。他們就因欲心而毀滅。

通常言之,身體與心靈是相連的,身體若注重奢侈,心靈必定饑餓。心靈若得飽足,肉身有時不足,或許我們需要選擇,不只三兩次,而是終生的事。我們只為滿足欲望而使心靈軟弱呢?還是環境差點,而心靈卻十分堅強,滿有生氣與活力。

永生的事似乎常隱藏起來,只留下一片陰影。我們可能只求影子而忽略實質。我們若不以影子為足,努力尋求看見神,那麼一定能夠找到,得以滿足。我們不可將自己的願望求神實現,不要堅持己見,只讓神選擇。你所求的,若不是神所應許的,最好不要勉強。不是最好的,還是不要強求。──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〇六15神的答覆】

以色列的子民不滿意神所開列的功能表,他們要自己點菜。他們不喜歡吃神所預備的嗎哪——他們寧願吃肉(民數記十一13)。神接受他們的要求,滿足他們的心願,但這對他們並沒有好處。神若不准他們的所求,必然還會好些。我們應當學習耶穌所說的「願你(神)的旨意成就」,最安全的作法是把我們的決定權交由神替我們裁奪。

幾年前有一位寡母和一個歲三大的女兒相依為命,不幸她女兒患了重病,被醫生宣佈無救。這位母親開始咒詛神,正如出埃及記十七章三節以色列民發出怨言。她要求神保全女兒的性命,否則將永不再信任神。神終於垂聽她的禱告,讓她女兒很正常的多活了十四年,到十七歲才由於交上壞朋友,結果在家裡投繯自盡。這事使她母親更是悲痛欲絕,她表示寧願在她女兒三歲時就回到父神那裡還好些。她承認堅持自己的主張是錯誤的。

詩人說:「他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詩一〇六15)。我們絕對相信,神的決定乃是最好的!——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一百零六24~25感恩之心他們……不信他的話,在自己帳棚內發怨言。
有些人把抱怨當成一門藝術。如果主你說:我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他們會很樂意給你一些建議。他們會數算自己所得到的許多祝福,然後會抱怨說,還有許多祝福他們沒有得到。
在民數記21章裡,我們可以讀到,以色列變成了一個抱怨的民族。他們對神提供的食物嗤之以鼻,他們厭惡沙漠,違抗摩西,說悖逆的話。厭惡神的祝福就是厭惡神,所以神才會以懲罰來教訓以色列眾民。
這情形就像在郵局裡,一個老人走近一個年輕的陌生人,問道:先生,你能幫我寫這張明信片的地址嗎?那個年輕人很高興地幫他做了,然後又幫老人寫了幾句話。最後,年輕人說:還有什麼我能幫你嗎?老人想了一會說:在最後請你給我加一句請原諒字跡潦草。’”
神很認真看待我們的抱怨,抱怨的話語是對恩典的貶低。最好是停止抱怨,數一數我們所得到的恩典,並為此感謝神。這樣,他除了給予我們恩典之外,他還會給我們一顆感恩的心。
以我們的心,我們的手和我們的聲音,感謝神,
他行了許多奇妙的事,
依靠他整個世界充滿歡樂。
心懷感恩永遠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生命語》

<syncBible ref=106:34-39>

【詩一百零六34-39  以色列人犯了這麼大的罪,我比起他們好得多──是?不是?】以色列經常背離神。他們為甚麼看到了那麼大的神蹟,卻仍然要背離神去敬畏該地的偶象呢?我們也看到過神的偉大作為,可是我們有時候也受到屬世之神的誘惑,如權力、名譽、性愛和享樂。以色列有忘記神的時候,我們也有向邪惡世界的享樂讓步的時候。請記住神為我們所作的一切,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屬世的快樂拉走了。――《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106:40-42>

【詩一百零六40-42  受苦有益!你不同意?同意?明白?不明白?】神允許以色列人受苦是為了要幫助他們。我們受苦也有益處,因為﹕(1)讓我們謙卑;(2)使我們離開世界的污染,將我們拉回神那裡去;(3)使我們重視禱告;(4)讓我們經歷神更多的信實;(5)使我們更加依靠神;(6)鼓勵我們順服於神對我們生活的旨意,(7)使我們對身處困境的人更有同情心。――《靈修版聖經註釋》

<syncBible ref=106:44-46>

【詩一百零六44-46  有一個罪人,真誠地悔罪,然後赦免如水洗清了他的罪……這圖畫,你可記得?】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在圖畫中神向本應受罰的百姓顯示了大愛。幸運的是,神對我們的憐憫和同情並不受我們對神的信心的限制。神愛世人,甚至賜下獨生子為我們的罪而死。如果神在我們尚且是罪人的時候就做了這事,那麼現在我們已經是神的兒女了,神豈不會為我們做更多的事嗎?──《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零六  經歷過神的信實,人會怎樣回報?且看以色列人……】105篇總結的是神的信實。第106篇總結的是人的罪惡。第105篇包括了直到出埃及的事件(參出5-14章),第106篇概括了從出埃及到被巴比倫俘擄的事件(參王下25章)。――《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

2 誰能傳說耶和華的大能、誰能表明祂一切的美德。

3 凡遵守公平、常行公義的、這人便為有福。

4 耶和華阿、祢用恩惠待祢的百姓、求祢也用這恩惠記念我、開祢的救恩眷顧我、

5 使我見祢選民的福、樂祢國民的樂、與祢的產業一同誇耀。

 

天父上帝我們要永遠稱謝祢!無論我們怎樣失敗,祢仍用善良的手招聚我們,無論我們怎樣叛逆,祢仍用慈愛的膀臂環抱我們。無論我們怎樣破碎,祢仍耐心地一片一片併合起來,祢的愛何等大,恩何等深,仍不放棄我們這罪人。

 

主耶穌,我們再次跪在祢的寶座前,向祢承認我們不斷悖逆的罪、偏離正道、隨從世俗。願祢賜下憐憫,拯救我們脫離疫情的捆綁,把我們安放在祢保護的高臺上。

 

美善的聖靈,引導我們思念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奇妙作為,幫助我們去數算一生中,上帝所施行的大大小小神蹟,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放下勞苦愁煩,用積極、喜樂的心掌握今天。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