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十六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十六1-2 神,你真的聽到我的禱告嗎?不騙我嗎?神,你真是……】神是聽禱告的,我們總可以找到神。神會彎下腰來聽我們的聲音。這首詩的作者對神的愛有增無減,因為他有過神回答他禱告的經歷。我們若失去了信心,請記住神離我們不遠。神正在仔細地傾聽每個人的禱告,並且按照神最好的意思做出答覆。――《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十六4】「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 如果我們沒有祈禱這根源,我們能作什麼呢?當死亡的繩索環繞我,患難與愁苦抓住我,我們有什麼幫助能得拯救?這是世人所不能給予的助力,我們只有屈膝來祈求。 「當我被弟兄所傷,在內室受害,我蹲伏下來,臉上充滿愁苦,傷口痛楚,更因罪所苦害,而感疲乏不堪。我只有走向你面前,在你腳邊流淚,將傷處揭開,求你的恩手醫治。向你傾倒的是痛楚,但求得的卻是甜美的。」 最要緊的,我們不可忘記以下每段的經文「若果」…… 約翰十五章七節,我們的生活若在祂裡面,祂在我們裡面,必有美好的相交。 馬太十八章十九節,我們的 生活若接觸別人的,必須是光明磊落的。 馬太十七章二十節,我們屬靈的生命必須滿有活力與健康。 約翰壹書五章十四、十五節,我們必須好好認識神。 我們進深的生命在隱秘處,神的聲音就十分清晰,而世上的聲音就微小了。生命該向神呼籲,喚醒我們立即的反應。「求告我的,我必應允你,且要指示你又大又難的事。」──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十六9行新道路】「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
人行在迷途中,在起初常是很得意的;他以為自己聰明,尋得了捷徑,不必拘守迂遠的道路。等他發現落在困苦危險的地步,才知道所付的是甚麼代價。 耶和華保護愚人; 詩人追憶他的痛苦,和神的恩典,完全的拯救:靈魂的救恩,免於死亡;情感的歡樂,免於哀哭;體力的復健,腳步安穩。這仿佛給我們看見,一個臥床病危的人,得神賜他復原,而跳躍歡呼:本來被死亡的繩索纏繞困臥;現在從捆鎖中解放了,行活人的路。(詩一一六:3,10) 【詩一百十六12報答神恩「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 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神向我們所賜的恩實在是太多、太厚、太大、太深了。我們的生命、身體、才能、力量都是祂所賜的。我們信主以來所蒙的,不但重生得救的大恩,而且一直蒙祂的憐憫。祂聽了我們多少禱告,救我們脫離了多少難處,醫治我們多少疾病,保護我們免去多少危險,供給我們多少需要。我們一生所享用所有的無不是神所預備的,祂更有奇妙的赦罪之恩,沒有按我們的罪惡報應我們,祂一直恩待我們。世上有誰像祂那樣賜我們無盡的厚恩呢? 然而我們是應當怎樣報答神的厚恩呢?以冷酷、無情、忘恩負義、頑梗、悖逆來報麼?蒙恩多年之後,不但沒有長進、更愛主、討主喜悅,反而仍然貪愛世界、體貼肉體、時常軟弱、失敗,甚至跌倒墮落。我們究竟是怎樣報答神的厚恩呢?真是完全奉獻,熱心事奉,切願討神的喜悅,遵行祂的旨意,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麼?或是連感謝讚美的心都沒有,將神的恩當作放縱情欲的機會,是可以妄用浪費的麼,這樣在我們身上找不到蒙恩的憑證,反叫神的名因我們受羞辱,使魔鬼高興麼? 讓我們再想一想,應當怎樣報答神向我們所賜的一切厚恩,以往是太虧欠了,從現在起應當怎樣報答呢?──《每日天糧》 【詩一百十六12】德國的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Arthur),畢生反對基督教。曾有一次重病,在痛苦中喊:「主啊!我的主啊!」在旁的醫師讬異地問道:「怎麼!像你這麼著名的哲學家也信神?」他說:「無神的哲學,在痛苦中是沒有用處的,我的病若是好了,我願相信神」。但是病癒後,完全忘記了諾言。當他再度重病,醫師要使他回憶,他卻說:「不要拿這事來囉唆我……」,當晚他就淒慘地死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十六13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英國探險家羅勃脫·斯各脫(Robert Falcon.Scott1868~1912),最後在南極探險時死在帳幕中,可是他留下的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一切遠勝於在家納福懶散!」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弗五20)我們當然知道「凡事」所包含的意義,愛迪生(Thomas D.Edison
1847~1931)在一九一四年十二月的某一晚上,他的工廠失火,一切的設備和大部分記事都化為灰燼。 當時他向他的孩子說:「母親在那兒,去找她,把她帶到這裡來,她今後恐怕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大場面了」第二早晨,已經六十七歲的愛迪生,在災後餘燼裡走來走去,面對著自己許多的夢想和希望的殘跡,樂觀地說:「災禍也有很大的好處。以往所犯的錯誤全燒光了。感謝神,我們可以從新做起。」——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十六15
神看我們的生命寶貴,我看別人的生命嘛……】神就在我們的身邊,甚至在我們死時也是這樣。當我們所愛的人臨死的時候,我們會感到不解和被神離棄。但信徒(聖徒)對神來說是寶貴的,祂小心地選擇讓他們來見自己的時間。當我們失去所愛的人的時候,就讓這真理來安慰我們吧。神看得見。每一個人的生命對神而言都很寶貴(見耶穌在馬太福音10:29中說的話)。──《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十六15眾門徒受難情形】經文:“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1:20-21,23) "在耶和華的眼中,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詩
116:15)。──《為甚麼要用比喻》 【詩一百十六15~19聖民之死極為寶貴,願一生作神忠僕】自教會成立以來,無數的聖徒為了效忠基督,寧願殉道。 坡利甲(Polycar p.69~155)是初代教會的一位教父,由於信仰基督被鋪。羅馬官員勸他放棄追隨基督,遭到他嚴詞拒絕。坡利甲說:「在我服事他這八十六年來,主從未虧待過我,我何能羞辱這位曾拯救過我的萬王之王呢?」 官員威脅把他投入猛獸當中,他不為所動。後來當局改口把他綁在柱上活活燒死,也不能迫使他就範。他說:「你威脅拿火來燒我,我所受的只是短暫的痛苦;你可別忘了,凡不敬畏神的人,必難逃永恆之火的刑罰。」 坡利甲所說最後的話是:「愛子耶穌基督的父啊,我讚美你保守我在今天這一個時刻,能分享基督的杯,列入殉道者名單之中。」——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十六17我要以感謝為祭】日本有一宗派叫「生命之實相」,每早晨一起舉行崇拜。大家跪下來一起誦經,擁有一百萬信徒。每次遇到信徒朋友,總是要說:「謝謝」,凡事以感謝開始,以感謝來完成。 蒲魯塔克(Plutrach)說:「最蒙神悅納的敬拜,是來自一個感謝與歡愉的心。」華頓(Lzaak Walton)說:「神有兩個住處,一在天上,一在溫順與感謝的心。」——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懷恩早禱】 1 我愛耶和華,因為祂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 2 祂既向我側耳,我一生要求告祂。 3 死亡的繩索纏繞我,陰間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難愁苦。 4 那時,我便求告耶和華的名,說:耶和華阿,求祢救我的靈魂。 5 耶和華有恩惠、有公義.我們的 神以憐憫為懷。 6 耶和華保護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祂救了我。 7 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 8 主阿,祢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 9 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 慈愛的天父上帝,我們讚美祢,祢是滿有恩惠、全然公義、滿懷憐憫的上帝。感謝祢數月來,領我們渡過漫長疫情恐懼的日子,雖然仍未見到盡頭,並添滿雪上加霜的城市動亂和大自然的災難,甚至是死亡的繩索纏繞,陰間的痛苦緊抓不放,我們堅定相信祢昔日如何,今日也必叫明光再現。 體諒人心的主耶穌,祢曾親口的說過,連我們的頭髮也被祢數過。我們看見勞碌建造的受破壞和焚燒,內心充滿悲哀和流淚,求祢把我們的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我們坐在憂傷的爐灰中,求祢安慰的手牽引我們,經歷祢的同行同在。 我們的保惠師聖靈,支撐我們疲憊的手,為家人求平安、為城市求安寧、為世界求和平、為辛勞抗疫的前線人員求保守、為染病的求醫治,為受傷害、受壓的求安慰,為我們下一代的前程求啟導,願我們所高舉無助的手所獻上的禱告,能與基督在施恩座前的代求結連。叫我們哭泣的眼淚化為歡笑,讓隱隱作痛的心靈化為無限的讚美。努力活出無遺憾的一天。 謙恭的禱告,乃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