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二十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二十篇詩題】「上行(或作登階,下同)之詩。」 心靈裏對神有一種渴慕,渴慕上行,乃是屬靈生命的開始。――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1】「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 許多時候,一個人要主,不一定是因著愛的激勵,乃是因為他碰到了難處。 人是最會適應環境的。基督徒起初對世界的感覺很敏銳,但如果沒有馬上對付,感覺就會逐漸遲鈍了。如果我們落在世界裏面,與主遠離,還沒有感覺,這乃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光景;這就是許多時候,神把我們放在苦難裏面的原因。路加十五章浪子回頭的動機,是因他受苦而醒悟過來。許多時候我們安於遠方的生活,神就藉著環境來攪動我們,使我們裏面醒悟過來。 在急難的時候,我們就禱告神;這時我們的禱告最多、最真、最迫切。難處會逼你真實的呼籲神。 要有屬靈的進步,第一件事就是裏面要儆醒,要激動起來。在你的靈裏要興起一個願望,你的心轉向神,你向神有所要求,你要你的神。如果在我們裏面,有這一個要神的心,我們的心轉向神,渴慕神,這就是我們上行的開始。――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2】「耶和華阿,求你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 你與世界接觸的時候,世界在你身上最叫你感覺的,就是「說謊話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這一個是世界的特徵,世界的代表。當以賽亞進到聖殿裏看見了神的榮耀,他第一個感覺就是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賽六5)。一個蒙神光照的人,首先所感覺的,就是嘴唇的問題,因為「心裏所存的,口裏就說出來」(太十二34);你的嘴唇把你心裏的光景顯明出來。如果今天我們的口喜歡說不準確的話、挑撥是非的話,就表明我們不在主的裏面。求主厲害的光照我們,叫我們由自己的話語看見裏面的光景,而有所對付。――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2、3】基督徒要謹慎言語,否則必然造成難以醫治的創傷。 曾有一次,路上跑來一人向一男孩發問,問他看見某某醫生經過沒有,往何方向走去。那位孩子向他開個玩笑,故意指向相反的道路。結果怎樣呢?那人因找不著醫生,送了一個孩子的性命。那個小孩因為吃魚不慎,魚刺在喉中;驚慌危險之中,特地請人去請醫生前來施救。醫生沒有趕到,孩子便死了。舉行葬禮的時候,牧師沈痛地說,這位孩子的死乃是由於另一孩子的謊言,而且他的謊言並未出口,只是藉著指頭輕輕一指而已。 我們說的話,若是半真半假,甚至完全虛假;我們誹謗,發怨言,說得超過我們該說的,傳話、說長道短、散播謠言,給人不同的印象,說話引起猜疑,都該反省並悔改。 以下有兩個有趣的故事: 一位夫人請了一位聰明女傭,名叫安娜。夫人很少戴上眼鏡視察她的工作。一天早上,安娜打掃房子之後,這位夫人破例前去視察一番。「今天你一定忘記抹灰了」;她說:「鋼琴上面還是滿了灰塵呢!」「對不住」,安娜很有禮貌地說:「恐怕夫人沒有把眼鏡抹乾淨罷?」夫人把眼鏡取下一看,果然灰塵滿布,一點沒有擦淨。她把鏡子上的灰塵抹去,重新戴上一看,滿屋清潔光亮,毫無灰塵。 我們許多時候只看別人有錯,其實恐怕錯就在自己,因為我們常常帶著蒙灰的眼鏡來看別人。一家主婦,又懶又喜論斷別人。一天,搬來一家新的鄰居,他們在陽臺上曬了許多衣服。她一眼看見鄰居之白被單上,滿了許多油污黑點,便開始批評,見人就說,新鄰居懶惰,連衣服也洗不乾淨,不會理家,只會吃飯。那知當他推開自己窗戶一看,鄰居被單洗得又白又淨,毫無疵點;於是大吃一驚,如何方才看見有污點,現在忽然沒有了呢?後來發現自己的窗戶污穢不堪滿了污點,照在別人被單上面發覺鄰居污穢。 凡盼望敬虔的人,都是謹守自己舌頭與嘴唇的人。須要多防守我們的口,作為上方的力量。——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二十3-4】「詭詐的舌頭阿,要給你甚麼呢?要拿甚麼加給你呢?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的炭火。」 人的話語一說出去,就收不回來,所以對付嘴唇,要用「勇士的利箭」。刀、箭都可以傷人,但刀還可以收刀入鞘,箭一射出去就收不回。也許我們的話射出去不太有力氣,但神的報應是勇士的利箭,又快又準,並且把人穿透。一個喜歡說話,專門用話語害人的人,這人遲早要在話語上受更大的虧,這是一個屬靈的原則。 羅騰木是在沙漠裏的樹,這木容易著火,且可燒很久,所剩灰燼挑一挑,火又起來。我們的話一下就能把火點起來,但神的審判是「羅騰木的炭火」。話怎樣長久,神的審判也是怎樣長久。――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5】「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 當我們被急難驚醒的時候,就會忽然發覺自己居住的地方有問題。「米設」是雅弗的子孫(創十2),住在黑海一帶地方,是在迦南地的北面;「基達」是以實瑪利的子孫,住在亞拉伯曠野裏,是在迦南地的南邊。一個屬於神的人,應當住在迦南美地(基督),在祂裏面可以享受神的一切豐富;裏面飽足,外面有保護。但我們常像亞伯拉罕慢慢的遷到南地去了,不知不覺的從基督裏出來,落到世界裏去了。一個人不被逼回到神面前,總不會感覺自己究竟是在甚麼地方。――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5】「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 凡是生活在那沒有同情的地方,真有很痛苦的經驗,那裡只有批評論斷,毫無愛心。一個清新的人最大的苦楚,就是有人不住在他耳中灌輸不清潔的思想以及不正當的言詞。有些人長期與那些不願平安的人居住,爭吵是隨時都有的。 荊棘中的百合花啊,這不是你的經驗!你的主在你以前早已經過這些路,看那些彎曲的路,就知道祂已經踏過。你的孤寂怎麼可以與祂的痛苦相比,因為你有祂同在,其實你仇敵嚴厲的對付,只是激發你更加警醒禱告,立即投向神的懷抱。最近有人對我說:聖潔的生活在城內的倉庫比神學院更為容易。在嫉妒反對與批評之間,我們能有更多的領受主恩。 「當生命的陰影逐漸西斜,地上的希望也已消失。溫和的心靈沒想到,那日常的掙扎,竟是天使信息的主題。」 有一位屬靈的偉人(Samuel Rutherford)說過:「基督的十字架是最好的負擔,好似鳥的翅翼,船的張帆,一直待我到佳美之處。」──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二十7
有時要勝利不一定是透過爭戰,求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益處……】和睦並不總受歡迎。有些人就是要為他們所相信的而戰。戰爭的榮耀在於贏的希望之中,但總會有一方是要輸的。製造和平的榮耀在於產生了兩個贏家,這是神的方式,所以我們應小心地,以禱告的心態來作促進和平的人。──《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二十7和睦的關鍵】「我願和睦,但我發言,他們就要爭戰。」
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係,本來刀劍和危險不能摧毀的,常是被口舌所破壞。 【詩一百二十篇的作者與背景】一般說來,這首詩很可能是大衛寫的;大概在大衛作王之後,把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裏抬到大衛城裏的時候寫的。 背景是當大衛逃避掃羅的時候,在挪伯的城裏被以東人多益看見,他去報告掃羅,結果叫挪伯城裏所有的人都被殺了,所以大衛想起這段苦難而寫的。 這首詩不是寫一個還沒得救之人的經歷,而是寫一個愛神的人,當他要往上去時,他就感覺這一個世界所給他的難處與痛苦。苦難帶人遇見光,認識自己離開神而落在虛謊中的真實光景。――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一百三十四篇 這一組詩篇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這些詩叫作“朝聖詩歌”或“上行之詩”。這是朝著聖殿拔涉(因此是“上行”)獻年祭的人唱的詩。每一篇詩歌就是旅程中的“每一步”。第120篇是以從遙遠的土地上、敵對的環境中的旅行作為開始。第122篇勾畫了朝聖者到達耶路撒冷的情形。其他的詩歌描寫的則是接近聖殿的情形,表現出神各種各樣的性格。――《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1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 2 耶和華阿,求祢救我脫離說謊的嘴唇,和詭詐的舌頭。 3 詭詐的舌頭阿,要給你甚麼呢。要拿甚麼加給你呢. 4 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羅騰木的炭火。 5 我寄居在米設,住在基達帳棚之中,有禍了。 6 我與那恨惡和睦的人,許久同住。 7 我願和睦,但我發言,他們就要爭戰。 天上的阿爸父上帝,我們屈膝到祢施恩寶座前禱告,祢是滿有恩典、慈愛和憐憫的造物主宰,當我們被一切的烏煙瘴氣圍困的時候,早晚巨大轉變的天氣,更顯出我們忐忑不安的心情。然而,沒有這急難的日子,我們就不會緊握雙手禱告,堅定相信祢的垂聽和應允,必定來臨。 主耶穌我們也緊握祢的手,領我們離開苦毒和不義的帳棚,走出灰燼般失望的日子,踏上上行的恩典之路,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必再歡呼歌唱。帶領我們遠離埋怨,仰望教會的重開,百業重新振興,和睦互建的日子再現。 聖靈啊!求祢綑綁詭詐的舌頭,洗刷我們的內心,重新建立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用和平去栽種出仁義的果子。努力去播福音、傳喜訊,為身邊的人祝福。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