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百二十二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百廿二1】「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 許多時候,你會覺得走這條屬靈的道路實在孤單,好像愛主的人只剩下你一個人。但感謝神,祂為著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沒有向巴力屈膝的(羅十一4);祂為我們豫備屬靈的同伴。當我們看別人也在那裏愛神,聽見他們在鼓勵我們一起追求神時,我們的裏面不知有多少的歡喜、激勵、扶持並安慰。我們不能作一個單獨的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能叫我們的喜樂滿足,像神的兒女在主裏面彼此有交通;也沒有一件事給我們幫助,勝過聖徒的交通。在跟從主的道路上,要寶貝彼此靈裏的交通(不是外面的交際)。――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二1
朝見神,有時歡喜,有時不。究竟是甚麼原因?】上聖殿是很困難、也是很歡喜的事。作為一個朝聖者,詩人參加了一年三次盛大宗教節日中的一次,他高興地同神的百姓一起在殿中敬拜神。如果我們還有未赦免的罪,或對神的愛心冷卻了的話,我們就會感到敬拜神是個累贅。如果我們親近神,喜歡到神的面前,我們就很想敬拜和讚美神。我們對神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對敬拜的態度。──《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廿二1~5聖城的尊貴】一個資本家要他的工人在主日作工,工人中有一人是基督徒,寧願扣薪水,要把主日完全獻給主,專心作禮拜不願作工。那資本家說:「你的聖經不是說,你的驢子若在安息日掉在坑裡,你要把他拉上來嗎?」基督徒工人說:「是的,但我的驢子若在安息日常常掉在坑裡,我若不把那坑填平,就要把那匹驢子賣去。」——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廿二2】「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 當我們與眾聖徒靈裏有交通,我們就跟隨羊群的腳蹤而去(歌一8),不知不覺我們的腳已經在耶路撒冷的門口了。聖經頭一次題到耶路撒冷,是在不認識神的迦南七族中,有一個撒冷王竟是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創十四18)。根據歷史,撒冷就是耶路撒冷,故知耶路撒冷當時是代表神自己在列國中間。耶路撒冷是神揀選的地方,讓神能住在祂的百姓中,向外邦傳揚祂的榮耀。――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廿二3】「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 耶路撒冷是安置神名字的地方,是神寶座的所在,是代表神在地上的見證。今天教會在地上就是安置祂名的地方,有神的寶座在那裏掌權管理一切,將祂見證出去。一座城不是自然有的,需要建造;我們是祂的活石,祂要把我們建造成一座城。神用亞當身上的肋骨造出夏娃(創二22)。「造」的原文就是「建造」。夏娃豫表教會,教會是用你我身上的基督作材料建造起來的。 在建造上有一個難處,這難處不在我們裏面的基督的生命,因這生命自然是合一的。難處乃在我們的肉體上。只有合的才能建造,分的總是拆毀。所以在建造上我們第一個態度,就是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的合一,這需要不跟著外面跑,而回到裏面來。第二,必須接受十字架來對付我們的肉體。 「一座」乃是一個單位,又是許多的部份。城建造時如果沒有計劃,就顯得雜亂無章。我們各人都往基督裏面長,祂是我們的元首,自然就使全身連絡得整齊(弗四15~16)。百體一連絡得整齊,功用就顯出來了。這樣就叫身體增長,得著建立。――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廿二4】「眾支派,就是耶和華的支派,上那裡去,按以色列的常例稱讚耶和華的名。」 「常例」小字或作「證據」。作「以色列的證據」就是作以色列的見證。以色列的見證就是說,我們雖多,仍是一個(林前十二12);十二支派雖分散各地,但在耶路撒冷是合一的。在教會裏面,我們要向世界作見證:我們是合一的,並要在合一裏稱讚我們的神。――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廿二5】「因為在那裡設立審判的寶座,就是大衛家的寶座。」 在耶路撒冷有神的殿和大衛的王宮。殿是指敬拜說的,這是祭司的職分;王宮是指寶座、指掌權說的,這是君王的職分。今天我們在教會裏,一面作祭司事奉,一面與主一同掌權(啟五10)。這不需要等到將來在永世裏才開始,今天就可以開始豫嘗(雖然今天的一切都是有限的)。――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二6耶路撒冷】「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以色列人敬拜的中心,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那成為他們的誇口和榮耀。按照律法的規定,以色列一切的男丁,在十三歲以上,就稱為律法之子,必須盡律法的責任,“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祂;卻不可空手朝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申一六:16-17)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人為甚麼愛耶路撒冷呢?因為那裏有聖殿。神的子民既然愛神,也必然愛祂立名的居所。耶羅波安作北國以色列的王,在但和伯特利設金牛犢偶像,叫人民崇拜,立凡民作祭司,作分裂對立的人意工作,卻沒有神的同在。(王上一二:28-33) 【詩一二二6~9】撒冷就是平安的意思。教會是耶路撒冷,是平安的居所,在教會裏面不能相咬相吞,不能彼此爭戰。願在你的城中,眾祭司在那裏事奉;願在你的宮中,基督的權柄在每一個人身上顯得完全,顯得興旺。我寶貴我的弟兄和同伴,沒有他們,我就找不到耶路撒冷。我更愛我的神,願我的神快樂;當神快樂時,我也滿足了。――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廿二6~9為聖城求福】有一位基督徒于一次聚會中見證說:當他生病臥床數日,極其痛苦時;在禱告中求神憐憫。聖經就啟示感動他有三不徹底。奉獻不徹底,獻了又收回來。聚會不徹底,無事就來,有事就不來。服事不徹底,拉你就事奉,不拉你就不動手。結果他大大認罪悔改。 如果把「教會」兩字代替本詩篇內所有之「耶路撒冷」,然後再恭讀一下。試問,你是否戀慕聖城,戀慕教會呢?——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二十二6-9 為別人代禱的手,遠較為一己的需要而祈求,會帶來更大的祝福……】詩人不是在為自己的平安和發達禱告,而是為在耶路撒冷的兄弟和朋友禱告。為別人禱告叫代禱。我們常常為自己的需要和願望禱告,卻忽視了為別人代禱。我們會不會為今天有需要的人代禱呢?――《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二十二6-9
甚麼是真平安?我到處亂碰,都尋不見;你尋到了嗎?】在這些經節中談到的平安絕不限於沒有爭執。它的內含是完全、健康、公義、繁榮和受保護。這個世界不能給人這種平安。真正的平安是來自人對神的信心,因為只有在神裡面才有完全的平安。要想找到心靈的平安,與人和平相處,我們必須先找到神的平安。──《靈修版聖經註釋》 【詩一百廿二8】「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我要說:願平安在你中間。」 地上的耶路撒冷對猶太人有什麼意義,聖教會、羔羊的新婦與天上的耶路撒冷降臨,對我們聖徒也是很重要。讓我們為這城的平安與興盛禱告,看重它勝過一切的利益。我們的腳若可站在城門之內,多麼高興呢! 當眾支派為紀念祂的聖潔而獻上感謝,我們要與他們同去。在外地我們也許孤獨,在海上也感到茫然,但是我們縱然離開敬拜之地,或關在病室之內,仍不忘記我們是屬於聖潔與奧秘的教會。我們要走上禱告與感謝的樓梯,在那勇往神與羔羊寶座的人潮中,讓我們也置身其中。我們來到神的城,有無數的天使,被成全的義人,以及比亞伯的血說話更響亮的見證。無論什麼地方有我們的弟兄,在地上的教會中都屬一體,是基督的身體,都要為他們平安與興盛。他們雖不認識我們,但在天上只要片刻就能除去地上的生疏。 教會內部一有平安,必定興盛不已。在猶太全地、加利利與撒瑪利亞各處的教會都得平安、被建立。平安使教會人數加贈,因為這是符合真實與公義的原則。首先有公義,再有平安與興盛。──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廿二篇 聖城之戀】你上禮拜堂作什麼?俄國民間流傳一個故事說:一個禮拜日的早晨,天使在禮拜堂門口遇見了魔鬼,很希奇地問他說:「你來這裡作甚麼?你不知道今天是禮拜日?人人都上禮拜堂敬拜神麼?」魔鬼回答說:「我知道,但我想這些人上禮拜堂,不都是敬拜神的。」天使當面斥責他說:「當然都是敬拜神的啊!」魔鬼客氣地說:「讓我們坐下,在堂門口等著看,如果你看見某人進堂,是來為敬拜神禱告的,你就將他的名字記在你的冊子上;如果我看見某人進堂,是來消遣的,我就將他的名字記在我的冊子上;到禮拜結束,我們可以比較,看是誰的人多。」天使接受這個挑戰,就注意觀察進禮拜堂的人,先記下一個名字,好久才寫第二個,又等了好久,才寫第三個,全堂看完了,只有三個人是虔誠來敬拜的。魔鬼拿起他的冊子,寫了又寫,忙個不了,記了一本又一本,還沒記完。據熟悉俄國教會的人說,在俄國革命之前的教會,確定這樣。 禮拜天是什麼?是安息聖日。 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在一個禮拜的七天中,各取出一日作為他們的安息日。禮拜一是希臘人的安息日,禮拜二是波斯人的安息日,禮拜三是亞述人的安息日,禮拜四是埃及人的安息日,禮拜五是土耳其人的安息日,禮拜六時猶太人的安息日,禮拜日是基督徒的安息聖日。 禮拜天是戀慕聖城(殿),敬拜神,他的子民聚會安息的日子。禮拜天基督徒進教會,就是像古代挪亞進方舟,誰進到裡面,就不會在外面被怒海波濤吞噬滅頂。所以,基督徒在這天必進入這「救生舟」去,領受信仰的生命力,蒙永生的得救。——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篇第一二二篇 對聖殿聖城的熱愛——向神委身】詩人歡喜到神的面前,他愛神的殿;因他愛神,愛神就愛神的殿,歡歡喜喜拜親近神。他是屬於神的,是神的子民;這是他歸屬感的表達,神的家就是他的家,神的殿就是也的殿。他把自己投入其中,絕對不作旁觀者;他以神的殿神的城為榮,將自己與神的殿神的城認同。 一個向神委身者,同時一定向教會委身;向教會委身者,同時也一定向弟兄姊妹委身。我們彼此委身,我們都是屬主的人,互相有歸屬感;我們屬於神,屬於神的教會,也屬於弟兄姊妹;彼此建立,彼此關心,彼此鼓勵,彼此幫助。 在非洲傳福音的歷史,有兩個最出名的人物,一是李文斯頓,一是馬巴得;這兩位為主作很好的工作。馬巴得年長,李文斯頓年輕,當他想起事奉主之時,他住在愛丁堡;第一次講道時,他站上講臺,說了幾句話之後,他的思想一片空白,講章都忘記了。他說:「弟兄姊妹,很抱謙!我講不下去了,我忘記了我的講章。」於是離開講臺。這是鼎鼎大名李文斯頓事奉主的第一個經歷;在那聚會中,馬尼得也在場,見此情況,就走到李文斯頓身邊,握凓他的手,對他說:「弟兄,這次的失敗,不是最後的失敗。」會後再和也談話:「一個事奉主的人不一定要講道,可以當個醫生事奉主。」後來李文斯頓攻讀醫學,畢業後也行醫也講道。兩全其美。這位主的僕人,安慰鼓勵的一個青年人;這是互相歸屬的作用,屬神者彼此連系,彼此幫助。──
滕近輝《詩篇中的信息》 【懷恩早禱】 1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 2 耶路撒冷阿、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 3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 4 眾支派、就是耶和華的支派、上那裡去、按以色列的常例、稱讚耶和華的名。 5 因為在那裡設立審判的寶座、就是大衛家的寶座。 6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阿、愛你的人必然興旺。 7 願你城中平安、願你宮內興旺。 8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我要說、願平安在你中間。 9 因耶和華我們 神殿的緣故、我要為你求福。 感謝天父微聲的呼喚,叫我們從美夢中醒來,從古樸的聖城耶路撒冷重返我們居住的城市,願祢坐在我們的城門口為我們定案、聆聽我們獻上的心聲,願祢在我們的城門口宣告祢的恩典臨格,領我們高唱The Holy City ,在讚美和感恩中開展今天。 主耶穌祢是教會的頭,教會是祢的身體,我們都渴望弟兄姊妹能一同聚集,求祢帶領我們預備清潔安全的場所,讓大家能安心敬拜。求祢更新我們的身心靈,預備好同心同行,落實的關懷,預備踏上朝聖之旅。 祈求聖靈引領我們打好信仰的根基,重建內心禱告的殿,求上主重居我心,領我們能舉起聖潔的手,為家人祈求保守、為親友祝福、為城市求太平、為國家求公義、為世界疫情求憐憫、為病弱的求醫治、求教會能更新復興、求家家和睦同居。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