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詩篇第一百二十八篇例證與靈感集錦

 

【詩一二八1〔上行之詩。〕「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

   「福」字應譯「快樂」。就著我們的肉體來說,事奉主乃是一件苦事,處處受捆,處處有難處。但認識神的人,在他的經歷中告訴我們,如果今天我們在這裏學習事奉主,而我們有一個敬畏耶和華的心,願意走在祂的路上,我們是最快樂的人。

   「敬畏」原文是「怕」。人放肆而有的快樂都是虛假的,結果帶進痛苦。一面說來,「愛裏是沒有懼怕」的,對於一個真認識神的人,約翰壹書所題那種帶著刑罰的懼怕,在愛裏是沒有的。同時,在愛裏也沒有一種奴僕的懼怕。但另一面,一個真正的愛,裏面還是有怕的成分,這一種是兒子的懼怕,怕父親不喜歡。今天特別那一些好像明白救恩的人,他們受過一點恩典的教訓,在他們的身上最缺少的就是這種怕神的心。怕神的人,凡事定規不敢隨便,不敢放縱。

   「道」最好繙作「路」。你如果要走在主的路上,必須先有一個懼怕的靈。不怕主的人,定規走自己的路,因為這路常是方便的。一個人如果要得著真正的快樂,他必須裏面愛主、怕主,外面走在主的路上。――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二八1】「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

這首詩篇所論的福,特別是指家庭。猶太人注意家庭蒙神賜福。有人曾這樣評論:「猶太人注重家庭的聖神,是很富有情感的傳統,他們追溯祖先,好似以金鏈將他們的家譜串起來,在歷代苦難之中,他們即使躲在一個角落,也會因著家庭的溫暖平安,而以憐憫的眼光來看逼害者,而不是以報復的心。」

我們的屬靈生活,如果力求真實,也常有家庭蒙福的光亮。所以英國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將家庭與天堂連在一起。敬畏神的人,將天堂帶到家庭。我們不必自憐,我們必須除去憂慮惱恨,也消除臉上密集的陰雲。在家中我們相見如賓,也有最甜蜜、歡樂、可愛的表現。

這裡有多麼美的表像,妻子在內室好多結果子的葡萄樹,給予生命的美酒。那是愛與生育的能力,有優美的秀麗。兒女好似橄欖栽子,是永久喜樂的根源,你願意有這樣的家嗎?家的訓語是敬畏神,不使神的靈擔憂。

家——地上的家有甜蜜的工作與照顧,在不知不覺中祂必再來,接我們到天家。──邁爾《珍貴的片刻》

 

【詩一百廿八1行道有福「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

許多信徒不明白,以為只要信主就好了。如果再進一步遵守神的道,就困難了,他們以為遵行神的話,是一件苦事、難事、麻煩的事、不自由的事,所以不願多聽神的道,多明白聖經的真理。甚至厭煩神的命令,以為那是重擔,他們只盼望從神那裡得恩典得好處,其實他們是大錯了。

經上多處說,敬畏耶和華,甚喜愛遵行祂命令的,這人便為有福(詩1121111191)。這不是苦事,乃是福事,所有的福,都在其中,所以神賜給我們命令,律例,教訓,目的是賜福給我們,神不能憑空賜我們所不應得的福分。正如神不能賜福給惡人而只能賜福給義人一樣,聖經就是叫我們學習行道。

神每一個命令、指示,如果遵行,都有福分在內。所以我們不但不要避免、厭煩,而且要尋求、愛慕、遵行,才是聰明人;越多知道,多遵行,福氣也越大。──《每日天糧》

 

【詩一百廿八12當衛斯理開始傳道之時,英國人道德腐敗,社會充滿罪惡;因他一個人傳道,就有千千萬萬的人悔改歸主,因許多人肯從自己本身開始敬畏神,不久,全國就大大改變過來了。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加拿大有一位牧師,名叫葛德(John Geddie),他願意到南太平洋最野蠻的民族中去傳福音,勞苦工作二十四年之後,有人說:「當一八四八年葛德牧師登岸的時候,沒有一個基督徒,到了一八七二年他離開的時候,就沒有一個非基督徒了。」——林政傑《詩篇的講章》

 

【詩一百廿八2「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

   前篇詩告訴我們,「人」如果不對,所有的勞碌就都是枉然的。但一個敬畏主、走在主路上的人,他不是憑著自己的力量去勞碌,所以他要享受,凡事順利。

   要在教會中有事奉,要在建造上有分,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就是要住在主的裏面,也讓主住在你的裏面。這樣人一對了,再去摸事奉就有果效。

   神沒有意思要我們作一個閒站的人,主最不喜歡的就是人「閒站」(太二十章)。外面是我們在勞碌,裏面卻是主的靈在勞碌,這樣就有享受、有安息。――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廿八3~4「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事奉建造的結果,你看見生命加增了,從一個人變成一個家了。凡是自己所產生的美德,都是單獨的、不完全的。一個人若真是活在聖靈的裏面,聖靈所結的果子不是一粒一粒的,乃是一掛一掛的(加五章)

   「內室」應譯「內院」。猶太風俗在內院種花果,供家人享樂飽足,對外是隱藏的。兒女的意思是生命的繁生。「橄欖栽子」是老橄欖樹周圍長出的許多小橄欖樹。我們今天如果真在聖靈裏頭事奉,我們的周圍定規就有一班人起來。

   葡萄所作的酒是代表主的愛,橄欖所壓的油是代表主的名,也就是代表聖靈。如果在你身上有基督的愛和聖靈的膏油,你事奉的結果就要多麼的榮耀,能使人飽足與甦醒。――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八4蒙福之家】「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如果要描繪得神賜福的人,許多人想像的形象,必都是功成名就,大享豐富尊榮。有最好的享受,最多的財產,最高的地位,作為蒙神賜福的可見憑據,固然吸引人,而且簡單,但並不正確;因為會發現具有那些條件的,常是不敬畏神的人。
  最好的蒙福見證,是有神同在的家: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
  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
  必要這樣蒙福。(詩一二八:3-4

  這裏並沒有說,他們有多麼華美的家。家不是一間房子,而是一家人,甚至可能沒有房子,但不妨礙其成為蒙福的家。家,不是“一間”,而是一個家;正像不是一間教會,而是一個教會。家是有主愛的地方;不在於錢財豐富。無知的財主,只知安逸享樂,只為自己打算,卻不曾想到,神在今夜就要他的靈魂(路一二:20);也沒有說有甚麼地位,那與天國有甚麼關係?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在任何區域都可以找得到;但有一個特點,就是“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
  家是生命的衍生。這家有個好的主婦,安靜在內室裏,作最重要的工作,使這家不成為一幢空的華屋。聖經地區的葡萄樹,多是低矮爬行,並不張揚高大,叫人遠遠望見,而是在內室多結果子。顯然的,他們連墮胎的想法也沒有,因為母親的使命是生命的衍生,不是毀滅生命喜愛死亡。主耶穌是真葡萄樹,常連在樹上的枝子,得到聖靈汁漿的滋潤,才可以多結果子,釀成使神和人喜樂的酒,使主的名得榮耀。因為好的家庭是教會的根基,也是社會和國家的福分。
  家是安樂和諧的見證。兒女圍繞桌子,是在一起用餐,也是樂於互相團契。家庭沒有交通,不能成為堅固的家庭。他們好像在橄欖樹旁,生發出幼苗,在根本的周圍,並沒有甚麼代距。所結出的果子,可以榨出油,滋潤人的面和人的心,使別人蒙受喜樂。
  家醜不可外揚,卻總是遮掩不住而外揚。家盡管有屋頂,有牆壁,但是美好的馨香見證,卻可以傳揚到戶外。“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仿佛刻在門框上,並且成為指路碑,引路柱,是最有效引人歸附基督的媒介。── 于中旻《詩篇箋記》

 

【詩一百廿八5~6「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錫安是神權柄所在的地方,一個怕神的人,他身上才有屬靈的權柄,這權柄不是為毀壞人的,乃是為造就人的。耶路撒冷就是代表教會,如果你要看見教會得著建造,你就不能站在旁邊袖手旁觀,凡是袖手旁觀的人,都是批評的人,都是拆毀的人。

   只要我們怕神,走在主的路上,憑著聖靈殷勤事奉,末了自然能「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看見兒女的兒女」,就是看見神的見證一直繼續下去。「願平安歸於以色列」,當一個人是在這一種情形中事奉主的時候,他要帶進平安,歸到神家兒女的身上。―― 江守道《上行之詩》

 

【詩一百二十八  家庭不是酒店,也不是避難所,而是神賞賜的地方。我今天竟是這樣看待我的家庭……】詩人寫到好的家庭生活是神的賞賜。在神的話語中列明的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愛情、服事、忠誠、團結和禱告。這些能幫助人建立所有的關係,對家庭生活也至關重要。我們的家庭生活是合神的心意呢,還是病態百出的呢?研讀和遵守神的話語是家庭生活正常化的起點。──《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1 上行之詩。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

2 你要喫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

3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4 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

5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

6 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讚美崇高至尊的天父!讓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祢的施恩寶座前。感謝祢讓我們經歷從敬畏、虔誠與順服而生出的各樣福氣,從忠心良善的工作態度,活出殷勤而不懶惰,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的喜樂。幫助我們好好修煉自己,叫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子,透過穩健的屬靈生命,活出基督徒的好見証。

 

主耶穌多謝祢降世為人,家人是祢給我們的賞賜和產業,幫助我們用永不放棄的雙手,去築起家庭的幸福。求祢幫助我們,努力用祢無條件的愛去愛父母、兄弟姊妹、甚至兒女孫兒,他們都不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得來的,再者,更加感謝祢!透過我們的配偶,添加更多不必選擇的親屬。讓我們好像纍纍的葡萄和橄欖一樣擠在一起,能互助、互愛、互建,又像一捆合成的繩,滿有能力和盼望,且一代接一代。

 

聖善的聖靈,求祢給予我們信心和忍耐,去教養孩童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使他們走在當行的路上,晝夜思想及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就是到老也不會偏離。賜我們努力不倦的心志去陶造和諧的家,使病態百出的社會重建和平安逸,動盪的國土重返安居樂業的景氣。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