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四篇短篇信息 目錄: 大衛對神信靠的禱告(楊震宇) 主使我安然獨處(蔡忠梅) 禱告、認識、信靠、安息(陳家強) 受辱中的禱告(劉銳光) 作虔誠人(四1~8)(臺北靈糧堂) 神的人(四篇1~8節)(臺北基督之家) 平安何處尋?(詩4篇)(香港讀經會) 大衛對神信靠的禱告(楊震宇) 鑰句: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背景:《詩篇》第四篇的詩題是「大衛作的詩,交與伶長。用絲絃的樂器。」本篇是頭一篇有關音樂與唱法的題目。在大衛的日子,伶長是負責管理讚美稱謝神的工作(尼十二46)。這篇歌唱的詩是用絲絃的樂器,常是指絃琴與瑟的樂器,音色是比較柔和。本篇與第三篇的體裁是一樣的。都有八節,每二節有「細拉」。本篇詩的背景很可能與第三篇相連:四8與三6,四6三2可互相對照,所以本篇可能是緊接著第三篇寫成的。第三篇是大衛的晨禱,第四篇則是大衛的晚禱。 提要:本篇是大衛對神信靠的禱告。在這首表達信靠的詩裏,他在受迫害的環境下,向神祈求三件事:(1)應允他,(2)憐恤他,和(3)聽他的禱告;然後,他警告他的仇敵不要犯罪,又勸諭他們倚靠神;末了,他表達對耶和華的信靠,因為祂賜下喜樂、和平與安穩,使他可以安然睡覺。全詩分為三段: (一)向神的呼求(1節)──在困苦中,求神拯救,因為神曾使他寬廣; (二)對人的勸告(2~5)──應當畏懼,不可犯罪,並要獻上公義的祭; (三)自己平靜安穩(6~8節)──心裡快樂,可以安然睡覺、居住。 鑰節:【詩四8】「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大衛遭受迫害,再加上許多人向他變臉與冷嘲熱諷。但他仍堅持不管是早晨和晚上,隨時隨處禱告。在困苦中,他向神禱告呼求,因深信祂「曾」施恩使他寬廣,也必再次搭救他。此外,他堅心倚靠神,信祂必垂聽他的懇求並拯救他。這使他不被困境壓倒,故心中有喜樂與平安,仍可以安然睡覺。禱告能叫人在逆境中得勝,並喜樂地享受在神裏面的平安與穩妥。當我們置身在困境中,是會否全心投靠神,專一禱告,向祂呼求呢? 在「天路歷程」這本書裡,有一段敘述一個基督徒行天路行到一處,遠遠看見路旁蹲伏著兩隻獅子。他很驚慌,不敢前進。當他感到進退兩難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了傳道人所說的話。因為不久之前,傳道人曾囑咐過他,以後無論遭遇什麼危險困難,應該跪下禱告求神解決。當下他便跪下禱告求神指示。禱告完畢,他的心也就平靜下來了,忽然他聽見有微小的聲音對他說:「不要怕,前面的兩隻獅子,是不會傷害你的,你只管前進吧!它們是用兩條鐵煉捆綁著的。只要你行在中間不偏左右的話,它們沒法傷害你的。」可見神不僅聽我們的禱告,並且在任何險惡的環境,祂也必伸出祂的膀臂來保守我們。因為神看顧信靠祂的人,而一切都在祂的掌管之中。 今日鑰節提到「獨有祢。」大衛一生的經歷是坎坷而艱困,在幾次的眾叛親離中,使他嘗盡了人情冷暖,並且倍感孤獨寂寞。但他知道神必聽他的祈禱,並且會應允他。因此在第八節中,他滿懷感謝地向神說:「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本節也可譯作「因為在孤獨寂寞之時,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大衛體驗到「獨有祢」,才能使他在黑夜死蔭中,不覺孤單,也不怕遭害。因為他像孩子一樣,躺在父神的懷抱中,當然他就能安然居住。這是何等的平安,何等的穩妥!所以我們當將一切的難處都交托給神,因為「獨有祂」才能使祂的兒女在逆境中得勝! 此外,大衛在這首詩中提出了五件只有「獨有」神能賜的福:(1)使我寬廣(擴張),(2)光照我們,(3)心裡快樂,(4)安然躺下睡覺,(5)安然居住。親愛的,你是否享受這些虔誠人的福份呢? 「我們若注目仰望主,一切就都變得簡單了。」――達秘 默想:大衛雖遭受人的迫害,但仍然可以因神而安然睡覺。親愛的,你的生活究竟是平靜安穩呢?還是洶湧不平呢?是否能在神的蔭庇下,安然躺下睡覺呢?讓我們安息在神的永久膀臂中(申三十三27),渡過每一個難關吧! 禱告:神啊,在狂風暴雨中,「獨有祢」才能使我安然居住。是的,在逆境中,我唯有投靠祢,才得享受平靜安穩。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主使我安然獨處(蔡忠梅) 有人常歎息:「日子越來越難!人真的不知如何處世,處人或自處。」詩篇第四篇給了我們容易靠主過每一天的生活的答案。 本詩告訴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狀況是〜 1.在困苦中,此困苦是自以為「得不著神的幫助」(如三篇第二節般。此幫助一詞亦可解為拯救);是以為常有人「用虛假陷害他」(參二篇1節)。 2.在呼求禱告時,好像主未聽似的。他只想到過去主曾經聽過禱求的聲音,他期盼主今天仍垂聽。 3.有許多人正在說:「誰能告訴我們好的地方呢?」他們一味的破壞、傷害,否定我們。 本篇也告訴我們:人都會如此待我們的〜 1.使尊嚴被羞辱:處處想迫使我們無地自容,羞愧自慚。 2.使所愛成為枉然,使所追尋的如同謊言一般,一無價值。 神要我們如何靠祂度過這些不易生存的年日呢? 1.靠主為義,因為只有主所行的是絕對公義、正義、標準、合宜的,呈獻給主的若是合主心意,滿足主標準的,當然容易靠主度過。 2.要作虔誠人,所謂虔誠人的定義,是指那些活在神的慈愛、公義、憐憫、信實中的人。虔誠此字聖經常譯為慈愛。主會把虔誠人為祂自己而分別出來。 3.要畏懼一一針對犯罪而言。太多人視犯罪如家常便飯,但我們對它要戒慎戒懼,不與它「站在一處、坐在一塊、一起生活」。 作者當然也告訴了我們:主會如何對待信靠祂的人? 1.祂會仰臉光照,「用祂的榮光照在我們身上」,這是神給人最大的好的地方。當神的榮光照著,黑暗就遁形,罪的轄制便解除。 2.祂會使人心裡快樂,原文是「禰已給了喜樂在我的心中」,這比人的五穀和新收成的酒還要多,還要滿足。 3.祂會使人安然躺下居住,此居住也可譯為「使我在平安、安全中獨處」原文整句可如此說:「因為禰耶和華,使我單獨的住在安全中。我可以一躺下並同時就睡著。而無憂無慮過每天的日子。」 因為主是我們的父,祂早已經給我們安息之所,憐恤恩待我們,並垂聽我們的禱告,所以,我們可放心的靠祂過每一天的時辰。 問題默想: 一、當人們將一連串的逼迫如排山倒海的臨到我們時,你如何是好? 二、主如何對待真誠依靠祂的人? ――蔡忠梅《詩篇小引》 禱告、認識、信靠、安息(陳家強) 這是一首晚禱的詩篇(8節),相信是大衛逃避押沙龍追殺(參三篇)的另一個晚上,於惶恐難眠的情況下寫的。儘管謗瀆他尊榮的敵人(2節),及他自己陣營中感到絕望的跟隨者(6節)帶給大衛的壓力仍在,大衛藉這首「禱告」(1節)的詩篇達致「安然」的心境(8節)。但這首詩的最中心主題卻並非禱告,而是認識(3節)及信靠(4-5節)。大衛在想像中,向押沙龍朝中侍立的謗瀆者宣講他所知道的;同時亦向自己陣營中正準備就寢的沮喪者訴說他所信靠的。 第1節 真正的禱告是迫切的(「我呼籲的時候,求你應允我」)、建基於神的公義(「顯我為義的神」)、具體的(「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和仰賴神的憐憫(「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 第2節 在幻想中向押沙龍的臣宰呼籲,要他們停止謗瀆他君王的「尊榮」,不要再對權力存「虛妄」之想及要棄絕「虛謊」。 第3節「虔誠人」 第3節「虔誠人」:一個意義複雜的字,泛指那些愛神的,又蒙神以不變的愛所愛的人(參提後二19上)。 第4-5節 大衛對陣營中已灰心喪志的人忠告:「應當畏懼」,我們毋須否認感到恐懼,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在黑夜中安靜禱告(第4節的「心裡思想」應譯作「心中說話」),以獻「祭」的心〔5節上,包括奉獻(燔祭)、認罪(贖罪祭)、和相交(平安祭)〕和「倚靠」的心(5節下)親近神。 第6節 第6節以適切的禱告回應沮喪。 第7-8節 第7-8節大衛的見證:禱告帶來的喜樂,勝過世上所能得的,因為平安和穩妥,「獨有……耶和華」可賜。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受辱中的禱告(劉銳光) 被羞辱,被侮辱是人生痛苦的事,我國人說:「頭可殺,士不可辱」就是最明顯的說明。如果是無了期的受辱,長期被欺負,怎辦? 認識神的主宰(朱韜樞) 現在來到第四篇。第四篇是說到認識神的主宰。第一節,「顯我為義的神啊,我呼籲的時候,求你應允我!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寬廣。」或者翻成,「求你使我寬廣。」或是「你使我成為寬廣。」為什麼這一節這麼重要?因為基督徒沒有不狹窄的。基督,沒有問題;基督有一天成為一個人,進到人裡面去,叫人成為基督徒了,基督徒就沒有不狹窄的。宗教徒是全世界最壞的人,比惡人還壞。為什麼?就是因為狹窄。一個人一信主,真窄啊!一個弟兄剛剛信主,喜歡我們的聚會,若是我在聚會中說方言,他馬上說,「你這是做什麼?」你看,人窄不窄!你喜歡聖經,但是我不喜歡聖經,你就說,「還有信耶穌的人不喜歡聖經的?」你喜歡聚會,我一年才聚一次,你又說了,「你一年就聚一次會啊!」基督徒真奇怪,所以每一個基督徒最好給自己寫一個條子貼在牆上,「我需要被寬廣,我需要成為寬廣。」要不然,基督徒沒有事就說,「你不在流中,你沒有緊緊跟隨!」這都是因為人缺少主的緣故。缺少主、沒有主,就會注意這些。所以主現在要說,「我要在我的主宰裡,不僅叫你認定我,我還要在我的主宰裡來製作你。」 「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成為寬廣,求你憐恤我,聽我的禱告。」(1)。他困苦的原因是什麼?從外面來說,「你們這上流人哪,你們將我的尊榮變為羞辱要到幾時呢?你們喜歡虛妄,尋找虛假,要到幾時呢?」(2)然後是「細拉」,細拉是意思是等一等,稍微休息一下。 主量給我這些困苦,這些困苦叫我成為寬廣。然後說到上流人,他們是虛假的。什麼叫作虛假?人見到你,給你一張名片,「破產公司董事長」;再拿一張名片,「倒閉公司總經理」;再拿一張,「三個博士」。人都是活在虛假裡。有一個弟兄對我說,「我上班的地方,都是爭權奪利。」其實他的工作是最單純的,他是寫戰鬥機的電腦程式。他說,「有兩個法國人,是一對夫婦,看人都不是正眼的,驕傲的不得了。他們寫一個程式,寫了幾個月都寫不出來;有一天,我花了一個晚上把它寫出來了。我一寫出來以後,那兩個人對我馬上肅然起敬,臉色都變了。」我聽了就想,「主啊,人尋找虛假要到幾時啊,人喜愛虛妄要到幾時啊,這都是虛假啊!」就算寫出來了,很快就會有一個新的程式取代它,都是假的。讓那些沒有神的人去混日子吧!我們是有神的人,我們好好愛主吧! 然後是在環境上,他說,「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他自己,我求告耶和華,祂必聽我。」(3)當這些虛假來圍繞著我的時候,當這些虛妄來圍繞我的時候,當這些上流人來打擊我的時候,我就說,「主啊,我願意到你這裡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寬廣。一個人怎麼能夠成為寬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 然後在他的心態上,恢復本是說,「你們生氣,卻不要犯罪。」(4上)只要是人,就會生氣,但是不要犯罪。而且「在床上的時候,要心裡思想,並要肅靜。」(4下)換句話說,就在我休息的時候,我願意安靜在主的面前。 在我的生活上,我「當獻上公義的祭,又當倚靠耶和華。」(5)第六節又說,「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什麼好處?耶和華啊,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光照」這個字是聯於日頭的光,但在聖經中用這個字的時候,常常是聯於生命的。也就是說,你不僅得著一個日頭的光,也因為在日頭的光之下,你對事情能看的清楚。是因著神聖的生命在你裡面,把這個光賜給了你。所以他又說,「你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7),末了他就說,「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8)一個躺下睡覺,會安然居住的人,就是一個寬廣的人。所以一個愛主的人、跟隨主的人、讓主製作過的人,一定是一個「睡覺」的人,他很安息。你看,他在這裡說,「主啊,我在困苦裡,你曾使我寬廣;現在我安然躺下睡覺,你叫我安然居住!」真好。 第四篇是說到初期生命成長經歷的第二步。他見證說,「我在困苦中,你使我成為寬廣。」他雖然不明白十字架的死,他還不知道什麼叫作十字架;但是卻開始對十字架的工作有了經歷,這是很奇妙的。並不是說,「主啊,我知道我要被對付,求你十字架對付我,把我釘在十字架上,叫我不可以下來!」然而,就在你作一個決定的時候,十字架就在那裡;就在你跟隨主的時候,十字架就在那裡;就在你採取一個心志和態度,要聯於神的時候,十字架就在那裡。所以我雖然不明白十字架的死,卻對十字架的工作有了經歷。 他一面把自己當作虔誠人歸向神,也見證他要獻上公義的祭(3,5),另一面又因著困苦中的寬廣,對自己有基本的認識。他說,「耶和華啊,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們。」(6)這是更深的認識。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在經過這一切處境的時候能說,「主啊,我不能沒有你的光,求你仰起臉來光照我。」在初期的光照裡,在神的同在裡所帶進的是何等的安息!所以最後兩節說,「你使我的心裡快樂。」(7上)我不是在痛苦裡嗎?雖然我在痛苦裡,我仍然有你的光;因為有你的光,我得著了你生命的供應,也得著了你神聖的同在,這個同在叫我心裡快樂,勝過那些亨通發財的人。「豐收五穀新酒」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因今天不是農業社會;所以可以指那些有好的職業,發財的人。「我必安然躺下睡覺,因為獨有你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8)實在好。 ――朱韜樞《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 作虔誠人(四1~8)(臺北靈糧堂) v.2「上流人」:指社會中有影響力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顯我為義的神阿」,為何大衛這樣說呢?因有一群「上流人」批評、論斷大衛,要將大衛的「尊榮變為羞辱」。大衛來到神面前省察之後,發覺他們所指責的全是捏造不實,因此他在顯他為義的神面前,心中得安慰。神「曾」使他寬廣,他深信神必再次搭救。 大衛既有神顯他為義,他知道他是在神這一邊的,因此他向仇敵宣告:「神已經分別虔誠人歸祂自己」(3節)。「虔誠人」按英文的翻譯是「Godly」,就是那些「像神的人」、「義人」。這樣的人是屬神的,神「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曈人」(申卅二10),要得著神保護的條件,就是作「虔誠人」。義人的禱告必蒙垂聽,大衛非常有把握的宣稱「我求告耶和華,他必聽我」,犯罪的人是得不著這樣地位的。 作虔誠人的好處是甚麼呢?他的好處是: 1.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7節):豐收之樂是表面的,會過去的。大衛所說心的快樂,是非物質的,是沒有時間限制的,是無人可奪去的。 2.安然居住(8節):險惡的環境,也都在神的掌管之中,所以在黑夜死蔭中,大衛心中沒有絲毫的陰影,他深知他可以安然躺下睡覺,因他早已有一顆安然的心。他滿懷感謝地向神說,「獨有你」才能使我如此。是的,獨有父神能使祂的兒女在狂風暴雨中仍然安臥。這是何等大的平安! 我們所要作的是作虔誠人,其他的交給神來作。 默想 如何能作虔誠人?我的生命是否常享敬虔所帶來的喜樂及安居之福? 回應 親愛的主,我知道你已經分別虔誠人歸你自己,歸你的你必負責。我願靠主敬虔,得享喜樂及安居的美福。 神的人(四篇1~8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篇詩篇第4節詩人說:「你們要知道耶和華已經分別虔誠人歸祂自己」。詩人這句話是向他的仇敵,也是向世人來宣告「我是神的人」。是的,但願我們真知道我們都是「神的人」。既然我們都是神的人,我們也就當有神的人的樣子,我們都應有「虔誠人」的表現。 什麼是虔誠人應有的表現呢?首先就是第四節所說的:敬畏神、遠離罪惡。弟兄姊妹,你認為你是「神的人」嗎?讓我們因著敬畏神、遠離罪惡,以致別人能夠說:「他們真是神的人!」 其次就是我們真實地倚靠神!從這段經文我們看見大衛真是一個虔誠的人,他是一個真實倚靠神的人。從第1節及第2節,我們看見他遇見人羞辱他、找他的麻煩,而且不是一時的,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但他卻仍然信靠神。並且他因為信靠神,以至於大衛在第7節及第8節告訴我們,在患難中他仍然「心裡快樂」、他仍然「安然睡覺」,心中平靜安穩!這就是「神的人」!但願我們也像他一樣,不管環境如何,我們心中仍然靠主喜樂,仍然全然交托,平靜安穩在主的手中!以至於人看見我們能說:「他們真是神的人!」 我們也從大衛身上看見,為何大衛對神這麼有信心呢?就是因為他知道他是「神的人」!因此他相信因著他是「神的人」,神必定會幫助他,也必定會垂聽他的禱告。是的,我們既是神的人,祂必定照顧我們、垂聽我們的禱告。當有人如同第6節一樣問我們說:「誰能指示我們什麼好處呢?」我們能大聲地告訴他們:「就是我們所信靠的神!」「我們在困苦中,祂曾幫助我們!」所以祂必定光照我們,使我們心中快樂、平靜安穩! 回應:主啊!我是禰的人。我願意活出敬畏神、遠離惡事的生命來,我也願意活出真實信靠禰的生命來,好讓人看見我們真是禰的人! 禱讀:詩篇四篇7~8節 7 禰使我心裡快樂,勝過那豐收五穀新酒的人。 平安何處尋?(詩4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幫助我在這個不義的世代中能認定何是公義的事情,因為惟有你才是我的幫助和倚靠。 這首詩可能是第三篇的延續。大衛面對十分嚴峻的環境,他孤立無援,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上流人)顛倒是非黑白,以虛謊的言語來指控和譭謗大衛,指他的遭遇是因為他犯罪,所以神已厭棄了他(2)。大衛在詩中兩次提及「要到幾時呢?」這是以哀歌的文學手法來表達詩人當時面對困境之時,他心中所存有的焦慮、不安和困苦,所以當時大衛的處境可以說是「外憂內患」。 詩人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到平安呢?第1節正確的翻譯應是「我公義的神啊」,大衛認定神是公義的,縱然他面對不公平的譭謗和對待,但神是公義的,必能幫助他。大衛不單認識神的公義,他更知道神是信實可靠的主,因過去他曾確切地經歷神的拯救(1)。大衛隨即進一步地說明他能在這樣的處境中仍有平安的主因(3~5),他認定自己的生命是屬於神的(「歸祂自己」),因此神必聽他禱告(3)。然後詩人選擇安息在主的懷中,全然倚靠祂。「當畏懼,不可犯罪」(4)正確的翻譯應為「在生氣中不要犯罪」(In your anger do not
sin),「生氣」與「安息」和「倚靠」是對立的。當人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心裡存有氣憤的情緒是很自然的事,但人必須作出選擇:繼續積蓄怒氣,讓怒氣掌控個人的反應和行動,因而犯罪;或人可以回歸到神面前,默然倚靠祂,相信神是公義的,祂必有公義的帶領。聖經教導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神容許我們有情緒,但我們卻不能讓情緒主宰或捆綁我們的生命。一個被怒氣充滿的人得不著心靈的安息,也不會倚靠神。 有一個故事講述某個人遭受極不公平的對待,因此他十分憎恨那傷害他的人。一天晚上,天使向他顯現,並願意賜他一個願望,但附有一項條件,就是無論他盼望得到甚麼,他的對頭都會得著雙倍。這人想了一會,說:「那麼弄瞎我一隻眼睛吧﹗」忿怒會帶給自己許多的傷害,使人失去正確判斷的能力,因而犯罪。求神幫助你,無論遇到甚麼事,「在生氣中不要犯罪」(4),認定神是公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