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二十篇短篇信息 目錄: 求神使王得勝的禱告(楊震宇) 得勝的禱告,得勝的信心(陳家強) 為王禱告(劉銳光) 經歷神聖見證的爭戰和凱旋(朱韜樞) 題神的名(廿1~9)(臺北靈糧堂) 真正的倚靠(二十篇1~9節)(臺北基督之家) 從倚靠自己到倚靠神(詩20篇)(香港讀經會) 求神使王得勝的禱告(楊震宇) 鑰句: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背景:《詩篇》第二十篇是「大衛的詩」,交與伶長。有聖經學者認為本篇是大衛王與亞捫、亞蘭聯軍激戰前的禱告(撒下十),二十一篇則是本詩之續篇,高唱王戰勝敵軍的凱歌。當王準備迎戰敵人,會眾聚集同心的禱告,將這場戰爭交託神;但王與百姓相信神的拯救和護佑,終能戰勝仇敵。馬太亨利認為此詩的演唱程式如下:當天上殿獻祭時,祭司與民眾同誦1~3節;當祭物開始焚燒,大祭司便唱第6節,然後由祭司及民眾組成的歌詠團唱最後3節。英國國歌「天佑我王」(God Save The King),歌詞的是出自本篇詩詞。 提要:本篇是出征前求神使王得勝的禱告。在這首祈禱詩裏,大衛詳述王與眾軍和百姓在君王出戰前聚集同心禱告,求神施拯救,並悅納所獻的祭,且奉神的名豎立旌旗;然後,他表達他信靠神的名,確信神的救護使「受膏者」(即王)得勝節;最後,他描述了眾人再同心禱告,求神施行拯救,並願神應允。全詩分為三段: (一)為王出戰禱告(1~5節)──求神危難中施拯救,悅納所獻的祭,奉神的名豎立旌旗; (二)王確信靠主得勝(6~8節)──相信神會拯救,因信靠神的名而得勝; (三)眾人再同心禱告(9節)──求神施行拯救,願神應允。 鑰節:【詩二十7】「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鑰點:本篇我們看見當大衛準備迎戰敵人,會眾聚集同心禱告;他們將整場戰爭交託神,靠著神的名戰勝仇敵。這多是麼美的畫面!在這篇禱告中,大衛一連用了十個動詞來懇求神:求祂要「應允」、「高舉」、「救助」、「堅固」、「記念」、「悅納」、「賜給」、「成就」、「救護」、「拯救」。他相信他所信靠的神會使他們大大得勝。在遭難的日子,我們也可以向神求助,祂必在絕路中為我們開一條出路。 今日鑰節提到「我們要提到。」這一句惟一的動詞是「提到」,或作「大聲傳揚」。此處說到戰車、戰馬,說明這首詩為出戰前的祈禱詩。因此,這個動詞「提到」的特殊含義,是在爭戰信靠時,宣告信靠神的名,以信支取祂大能力,必能征服敵人。大衛知道,這場戰事的得勝不在於戰車與馬兵,乃全在於耶和華的聖名。神的名是得勝的武器,又是穩固的堡壘。從這篇禱告中,讓我們看見爭戰的勝利是由信心而來,信心則是由禱告,靠著神的名而得。 【慕薩的作品就是現銀】大音樂家慕薩(Mozart)遇見一個討飯的。討飯的向他訴說苦情,要他幫助。但是慕薩力不從心,就請討飯的跟他到一咖啡廳裏。既已坐下,慕薩就從袋中拿出一張紙來,在幾分鐘內寫成一篇樂譜,並寫一封信,命那求助的人,拿去見一出版家。出版家一見慕薩的樂譜,立刻將一筆巨款,交給那個求助的人。因慕薩的作品就是現銀,一交到出版家的手中,就如支票能以索取現銀一樣。用不著說,那求助的人得款之後何等欣喜!我們更要歡欣,因著主耶穌的名,和祂的功績,我們可以隨時向神支取我們一切所需要的。 「撒但是極其強而有力,但是神更強、更有力。哈利路亞!」――戴德生 默想:大衛王有必勝的信心,因他是神的受膏者。他得勝的秘訣乃是靠著耶和華神的名。親愛的,當面對人生這麼多的爭戰,你心中所倚靠的是甚麼?除了神之外,你還尋求別的倚靠嗎? 禱告:親愛的主:祢是得勝的主。面對爭戰、或困難,我奉祢的名,倚靠祢的大能,與祢經歷一同得勝。阿們! ──
楊震宇《讓我們在詩篇中遇見神》 得勝的禱告,得勝的信心(陳家強) 這首詩切合爭戰的前夕,為出征而獻祭祝禱的詩歌(參撒上七7-9,十三8-9)。詩中有不同的呼求:有向「耶和華」禱告,為「你」(1-4,5節,陽性單數詞)和為「王」(9節上)祈求,也有為「我」和「我們」的祈求(5上,6-8節);我們也能聽到第三個呼聲──祭司和百姓輪流禱告與回應(1-4、9節)。王默然禱告,祭司與百姓則求主垂聽王的呼求(1、2節)。祭物正被獻上,眾人求神悅納(3節),並求王的心意得 以成就(4節)。王對自己和他的軍兵滿懷信心(5節上、下),這從祭司、百姓的代禱告蒙神答應可見一斑(5節)。為此,王以另一個堅定的信心回應,證明禱告(6節)和信靠(7、8節)乃是得勝的途徑。祭司和眾百姓輪流以祈禱結束這個儀式(9節),為王的戰事和為神的應允而祝禱謝恩。 附注 第1節第一行「遭難的日子」文意與最後一行「呼求的時候」相呼應。得著得勝的確據必然經歷患難和禱求。第2節 人的保障是因「耶和華的名」(1、5、7節),這等同於神所有的自我啟示。「從錫安」轉成「從……聖天上」(6節):那位與祂百姓同住的主,要以天上的榮耀權能和豐富來成就這一切。第3節禱告必依神所授權的獻祭方法來進行,對我們來說就是根據加略山的禱告。第7節勝利不是藉地上的資源帶進來,得勝乃是因神啟示祂的一切豐盛,這豐盛的源頭乃是祂自己的「名」。「靠」:以求告神的名來呼籲祂作事。 ―― 陳家強《詩篇研究講義》 為王禱告(劉銳光) 這篇詩是和受膏者有關。這受膏者是誰?如果我們用預言詩的立場來看,這受膏者當然是指主耶穌。不過如果我們用大衛當時的心境來看,大衛似乎是用第三身的角度來為王禱告,就是為自己禱告。是的,我們真的要為那些作王的,執政掌權的禱告,好叫他們能好好的作王。 經歷神聖見證的爭戰和凱旋(朱韜樞) 最後兩篇,說出神聖見證的爭戰和凱旋,這是非常美的兩篇詩。第二十篇是神的見證 ── 以色列出征的時候所唱的國歌。中國的國歌是進行曲,人一唱就覺得熱血沸騰,準備要為國家上戰場。可惜我們沒有這兩首詩的調子,有調子的話都應該來唱,是唱著去行軍、去打仗的。這是以色列人出征所唱的國歌,所以必定是聯於神的心意 ── 受膏者的。這一篇甜美的詩,也是前面對基督豐富的經歷所帶進來的;換句話說,你沒有前面那些經歷,你很難唱這樣一首詩。詩人認識他必須聯調於基督,所以他說「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你遭難的日子」的「你」是以色列國,不是一個聖徒,也不是大衛;當國家要打仗,也就是國家遭難了。 第二十篇是當以色列國遭難,準備要出征打仗時所唱的詩。 第一節,「願耶和華在你遭難的日子應允你,願名為雅各的神高舉你」。這些都是為著神的見證。那個「你」就是以色列國,就是神的見證。所以也可以讀作,「願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遭難的時候應允以色列人,願名為雅各的神高舉以色列人,從聖所救助以色列人,從錫安堅固以色列人。」只可惜我們不會唱,不然我們真該唱一唱,因為那個感覺太好了。 從第一篇開始,他不僅經歷神的帶領,經歷神的運作,也經歷神全備的話的製作、供應。在這個時候,他更經歷為神的見證而爭戰。當他起來爭戰的時候,他懂了,「我的爭戰是為著神的見證,就是為著以色列國的。當我為著這個見證爭戰的時候,就要呼求耶和華了。哦!願耶和華在你(以色列人)受敵人攻擊的時候,應允你(以色列人)!你(以色列人)要得勝了!」這些話寫得太甜美了。 第二節,「願祂從聖所救助你,從錫安堅固你,願祂從聖所救助你,」耶和華就是這位向人負責的神,雅各的神是為著祂自己見證的神。「錫安」表明今天的教會生活。願祂藉著教會來得勝,願祂藉著祂的同在救助你,藉著教會生活堅固你。 第三節,「記念你的一切供獻,悅納你的燔祭。」換句話說,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好讓神來為祂的見證,祝福你呢?你必須是一個把一切都奉獻給神的人,你也必須是一個願意把一切都為著神花費的人。供獻是一個奉獻,燔祭是一個焚燒。你不僅要把一切都給神,你也要把自己交給神,讓神來焚燒你。如果你能這樣把自己完全為著主,那麼,你心所願的,祂就會賜給你,成就你一切的籌算。 第四節,「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成就你的一切籌算。」但是請注意,「你心所願的」,是指他心裡所籌算一切打仗的策略,盼望打仗能夠得勝,這都是為著神的見證的。你不要讀到這裡就說,「感謝主啊,我想房子你就給我一個房子,我計劃將來生五個兒子你就給我五個。」不,這一切的籌算完全是聯於神的見證的。這個時候,他的心願是神的見證要得勝,他所盼望、籌算的,是如何帶領神的見證得勝。所以他就見證說,「我願意耶和華神應允你,願意雅各的神高舉你,願意從祂的同在裡救助你,也在教會生活裡堅固你。你要把自己好好的奉獻給神,你也要把自己完全為著神花費。這時你心所願的,神會賜給你的。祂也會成就你的籌算。」這首詩非常的高。 第五節,「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要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這裡「一切所求的」,就是神,就是神的國。神的見證必須要站立,所以,祂要成就你一切所求的。在這個爭戰裡,以色列人豎起了神得勝的旗幟。因為這個得勝,就有了二十一篇。 第六至八節,「現在我知道耶和華救護他的受膏者,必從他的聖天上應允他,用右手的能力救護他。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他們都屈身仆倒,我們卻起來,立得正直。」末了,詩人見證這個爭戰的過程,他是呼求耶和華他們的王來施行拯救的,第九節說,「求耶和華施行拯救,我們呼求的時候,願王應允我們。」耶和華就是我們的王,我們真正爭戰的王,乃是神自己。 ――朱韜樞《詩篇中的神聖經歷(卷一)》 題神的名(廿1~9)(臺北靈糧堂) 這是一首君王出戰前的祈禱詩,百姓求神賜王有力量戰勝敵人。戰場是殘酷無情、禍福無常的,誰也不能預料,誰也不能保證甚麼。在戰場上遭難是難免的,這篇禱詞不是求挪走「遭難的日子」,而是求神在「遭難的日子應允你」(1節),這是基督徒與世人的不同。另一個不同是,世人在遭難的日子,往往走上失望、消沉、痛苦,甚至自殺的路;基督徒卻可以向神呼求,呼求神,神就能在絕路中開一條出路。神可以「從聖所救助你」,人的救助會遲、會不足,但神的救助總是合時而且合宜的。 大衛真認識神的屬性與法則,因此他以信心宣告「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題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7節),他單單靠耶和華他的神,這爭戰原則歷代不變。例如約沙法面臨大軍攻擊,敵軍有車有馬,約沙法卻有神。當約沙法和他的軍隊擺陣站著,眾人歌唱讚美時,「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直到最後屍橫遍地,沒有一個逃脫的,正如神藉先知所說:「勝敗…乃在乎神」。希西家遇亞述王來侵,就「禱告,向天呼求。耶和華就差遣一個使者,進入亞述營中,將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代下卅二20〜21),倚靠車馬的人結局如此,我們為何還不倚靠神呢? 今天到了太空時代,世人戰爭靠空軍、靠火箭、靠衛星,社會競爭靠金權、家世、背景、學歷,但這屬靈的原則仍是一樣,神的兒女只要提神的名,神的救援就來到。仇敵屈身僕倒,神的兒女「卻起來,立得正直」(8節)。 默想 我心中所倚靠的是甚麼?除了神之外,我還有別的倚靠嗎? 回應 全能神,我要提說你的名,或爭戰、或遭難,每當我題你的名,你都用你右手的能力救護我,謝謝你。 真正的倚靠(二十篇1~9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聖經上也說:「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人在世上真是會遇見諸般的患難:有經濟上的難處、婚姻的難處、家庭的難處,也有人際關係的難處,也有人為病痛所苦,基督徒也會遇見事奉上的難處、傳福音的艱難,牧養上的困難等等。耶穌也說:「我們在世上有苦難!」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勝過苦難,人人都希望有所倚靠。你倚靠什麼呢?這篇詩篇是大衛「遭難的日子」,他正在預備迎戰敵人時所作的詩。第7節他提到:「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當你我迎戰生命的敵人時,你倚靠什麼呢?有人也許靠的是自己的才幹、靠自己的錢財、靠自己的勢力,或者倚靠別人的才幹、錢財與勢力,然而正如大衛所宣告的,這一切都不是真實可靠的,我們要倚靠的是耶和華的名。因為正如第1節所說的,唯有神能使人高舉。你想要在你的環境中被高舉嗎?不要倚靠人的勢力,你要專心倚靠神!這篇詩篇也不斷提到神的拯救(2、5、6、9節)。你是否倚靠自己或人的勢力、方法希望從你經濟、婚姻、家庭或人際關係、事奉的難處中得到拯救呢?讓我們再次被提醒:「唯有神是我們最大、最真實的倚靠!」唯有祂能救我們脫離一切在工作、家庭或事奉中的難處。大衛不斷地強調,只要我們呼求祂,祂必應允我們呼求拯救的禱告!讓我們一起來經歷祂,以至於我們也能如同大衛一樣宣告:「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不僅如此,第4~5節大衛強調神必成就我們一切所願、一切的籌算、一切所求的。何等美好的應許,然而我們必須是一個委身給神的人!因為第3節提到大衛把自己全然獻上為祭給神(燔祭是一種全然獻上的祭)!當我們把自己獻給神的時候,如同羅馬書十二章第1~2節保羅所說的,當我們把自己當作活祭獻給神的時候,神必把祂「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放在我們裡面,使我們成就祂一切的心願!這就是一個倚靠神的生命,是一個充滿神同在、得勝的生命! 回應:主啊!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專心倚靠禰!唯有禰能高舉我、拯救我,使我得勝!我也願意把自己委身於禰,願禰借著我成就禰一切的心願! 禱讀:詩篇二十篇7節 7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 神的名。 從倚靠自己到倚靠神(詩20篇)(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幫助我不去倚靠自己的資源,乃是一心一意地倚靠你。 這是一首君王詩。當君王出征前,以色列人就聚集在一起,他們以這詩為禱告,求神賜下平安和勝利。此詩篇可分成三個段落:1百姓為王祝禱(1~5);2王的回應(6~8);3祈願(9)。詩的開首(1)描述王要面臨爭戰(患難),而雅各的神要成為君王的保護(高舉)。在困難中,人往往會倚靠自己的聰明、才幹和方法來尋求出路。當年的雅各就是如此,他一生都倚仗自己的聰明來抓住神的祝福,當然他為此吃了不少苦頭。神後來在雅博渡口與雅各摔跤,改變了他的生命,使他學習全然地倚靠神。如今雅各的神要來保護以色列的君王,百姓藉此提醒王不要倚靠人的能力,乃要倚靠神。 第2節提到神要從祂的聖所和錫安幫助王,這是指神必保護屬祂的子民和國度。當以色列王願意藉獻祭來表明順服和倚靠神的心時,神必「將你心所願的賜給你,成就你的一切籌算」(4),因此以色列人因著神要賜予他們的勝利而歡呼(5)。第6~8節是王的回應,「現在」一詞是重新立志之意,當百姓提醒王關於耶和華神的信實和應許時,王就在眾人面前宣告他信靠神的心志(6)。第7節是全首詩篇的中心思想,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雅各的影子,就是人都想倚靠自己的資源、力量來解決生命的需要。經文中提到有人靠車和靠馬,其實問題並不在於車和馬,因為那是爭戰時所需要的工具;真正的問題乃在於那些並不應是人倚靠的物件,惟有耶和華神才是我們生命的倚靠。 《新聞週刊》曾報導一則新聞:教皇一次到拉丁美州作訪問,所有人都爭相想一睹教皇的風采,惟有一檔小生果店的店主沒有去參加那活動,記者就問他是否非天主教徒,那人回答:「我信天主教,但我只倚靠那可見的錢財。」今日我們說相信這位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但我們心中的倚靠到底是甚麼呢?人都是希望抓住那實際的事物和可見的資源來作為保障。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學習全然倚靠神,求神使我們能以信心發出宣告:「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 |